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美容推拿(中文)

经络美容推拿(中文)

经络美容推拿(中文)
经络美容推拿(中文)

经络美容推拿

分部讲解

主讲教师:邵瑛

推拿教研室

目录

一、面部按摩:

二、头颈部:(仰卧位)

三、肩、上肢部:(仰卧位)

四、手部按摩:

五、下肢部前侧:(仰卧位)

六、颈部:(俯卧位)

七、肩背腰部:(俯卧位)

八、下肢部(俯卧位)

九、乳房保养按摩:

十、卵巢保养:

十一、循经按摩:

十二、推拿减肥:

中医美容是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中医传统美学思想指导下,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方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增进健康,以维护人体形体容貌健为最终目的的一门临床学科。经络通过其全身的调节和整体的调整作用,在美容方面越来越突显其优越性和实用性。而在相关经络和穴位上进行推拿施术,对于美容保健、抗衰、治疗损美性疾病等具有他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作用持久、适应广泛、无疼痛、无毒副作用,值得各位学习和运用。在此总结一些前人和个人的经验,供大家探讨。

一、面部按摩:

1、主要经络与腧穴:

胃经: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

小肠经: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大肠经: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三焦经:翳风、颅息、角、耳门、和髎、丝竹空。

胆经:瞳子髎、听会、上关、曲鬓、阳白。

膀胱经:睛明、攒竹、眉冲

任脉:天突、承浆。

督脉:神庭、素髎、水沟。

2、推拿操作:

①额部:开天门,再拇指分推印堂→太阳,三至五遍。

②鼻额部:用中指指腹沿以下路线点按推移,并在所示穴位上停留点按揉:印堂—神庭,攒竹—眉冲,鱼腰—阳白—本神,丝竹空—头维,瞳子髎—头维,神庭—素髎—迎香—鼻侧—睛明—印堂—额—阳白—额—太阳—下眼睑—睛明。

③眼睛:用中指指腹点按揉以下穴位: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三指同时),承泣—四白(可二指同时)。

④面部胃经:用中指指腹点按揉承泣、四白、巨髎、大迎、颊车、下关、头维,然后以中指指端为主,沿面部胃经叩击。

⑤口部:水沟、承浆、地仓穴位点按揉。

⑥打圈:用中指与无名指的指腹按以下层次推擦揉摩向外上方向打圈:第一层是承浆—颊车;第二层是地仓—听宫;第三层是迎香—太阳,并在起点和止点穴位停留点按揉。

⑦面部循经:将食指指腹扣压在中指第二指节并加力,中指指腹按以下经络顺序依次推按,反复进行数次:胃经(承泣—头维—瞳子髎)—胆经(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曲鬓—完骨—翳风)——三焦经(翳风—角—耳门—听宫)——小肠经(听宫—颧髎—天容—天窗—天鼎)——大肠经(天鼎—扶突—和髎—迎香—睛明)——膀胱经(睛明—攒竹—眉冲—曲差—头临泣—本神—头维)。

⑧抹面:用大鱼际按以下层次抹面:额中—太阳;鼻翼—耳前;口角—颊车,并在太阳、耳前、颊车,一紧一松,轻轻对压。

⑨中指按推任脉督脉(神庭-印堂-素髎,再从天突-素髎-神庭)。

按摩时应配有按摩霜。

二、头颈部:(仰卧位)

1、主要经络与腧穴:

督脉:风府、哑门、大椎、身柱

膀胱经:天柱、玉枕、背俞穴

小肠经:肩中俞

胆经:曲鬓、率谷、角、完骨、脑空、风池、肩井

经外奇穴:四神聪(百会四面旁开各一寸)、血压点(C6棘突下,旁开2寸)、定喘(大椎旁开0.5寸)、安眠(翳风与风池边线中点)

2、推拿操作:

①接面部推拿手法,中指按推任脉督脉(天突—素髎—神庭),再用双拇指按推(神庭—百会),按揉四神聪

②拿法:用左右手十指腹拿头的两侧胆经数次,力度先轻再重,频率缓慢。

③拿五经:用左手托起头部,右手五指反手以前发际梳至后发际。拇指置于胆经,食指置于膀胱经,中指置于督脉,次指置于对侧的膀胱经,小指置于对侧的胆经,数次力度先轻再重后轻。

④小鱼际击法及指尖击法:用左右手的小鱼际合掌击督脉,从神庭到百会数次力度轻,然后

用十指尖先击头前侧,再击头的两侧,数次力度轻。

⑤勾揉法:用食、中、无名指指腹勾揉颈项部,从大椎至风府3遍,力度先轻后重。

⑥拿肩井,再从肩中俞勾揉至天柱穴,3遍力度稍重。

⑦点法:用中指点压两侧风池,一手中指点压风府,再点按两侧安眠、翳风,每穴约30秒至1分钟。

⑧拿法:用左手扶住头,右手拇指与食中二指拿颈部两侧的项韧带,上下反复5次,力度稍重。

⑨勾揉法:同第⑤步用食、中、无名指指腹勾揉颈项部,从大椎至风府3遍,力度稍重。

三、肩、上肢部:(仰卧位)

1、主要经络与穴位:

肺经:中府、云门、天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手三里、曲池、手五里、臂臑、肩禺、巨骨。

心经:极泉、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肩外俞、肩中俞。

心包经: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关、大陵、劳宫、中冲。

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三阳络、天井、肩髎、天髎。

经外奇穴:百劳、肩前

2、推拿操作:

①大鱼际轻揉双肩窝处。

②拿上肢,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反复2-3遍。

③拇指循经按揉。顺序:肺经(由上至下)、大肠经(由下至上)、心包经(由上至下)、三焦经(由下至上)、心经(由上至下)、小肠经(由下至上)。反复1-2遍。

④压极泉法:将一上肢外展,术者一手扶其外展的上肢,另一手拇指强力按压极泉穴,约20秒,可见受术者手指变白无血色,受术者有麻木感。施术者突然、快速松开拇指,可见受术者手指迅速恢复血色。此法可辅助治疗手指麻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中风后遗症手部功能障碍。

⑤活动关节:摇肩,拔伸肩关节,用右手握住受术者的手腕向前方、上方、外侧方三个方向拔伸。摇肘、腕关节。

⑥搓抖上肢。

⑦击法:医者用左右手侧击(双手交替),患者上肢的前面数次,力度均匀,频率稍快。

接手部按摩

四、手部按摩:

1、经络与穴位:

肺经: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心包经:间使、关、大陵、劳宫、中冲;

心经: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大肠经:阳溪、合谷、三间、二间、商阳;

三焦经:外关、阳池、中渚、液门、关冲;

小肠经:养老、阳谷、腕骨、后溪、前谷、少泽

奇穴:八邪、手部按摩疗法经外奇穴。

2、推拿操作:

①分掌法:施术者双手托受术者一手,将两拇指分别置于大鱼际、小鱼际,然后由中间向两侧分推,反复进行10次。

②指推掌根法:以一手固定手部,用另一手拇指指腹自掌心向掌根手腕方向推,反复10次。

③推揉手背,由指掌指关节处推至手掌根部。点按揉手部经外奇穴及合谷、劳宫、神门等穴。

④循经按摩法:用拇指指腹循经按摩手部六经:肺经(列缺—少商),大肠经(商阳—阳溪);心包(间使—中冲),三焦经(关冲—支沟);心经(通里—少冲),小肠经(少泽—养老)。

⑤推指腹法:以一手托住手掌背,用另一手拇指指腹在掌心侧由掌指关节推至各手指指腹,反复10次。

⑥捻指法:以拇指和食指捏住指根部,自指根到指端做相对捻搓。

⑦活动关节:活动揉捏手指18个小关节,逐个牵拉指头并抖动。

⑧勒指法:中、食指弯曲夹住指根的掌面与背面,向指端做勒、捋、抖,捋到指端时急拉滑脱,施以寸劲,熟练时可以发出“叭、叭”的响声。

⑨抖动手腕法:一手握前臂,另一手握手部,环绕活动腕关节,推、拉、抖腕关节。按摩时应使用润手霜作为介质。

五、下肢部前侧:(仰卧位)

1、主要经络与穴位:

胃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

脾经: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

胆经:环跳、风市、阳陵泉、阳交、光明、悬钟、丘墟

肝经:中封、蠡沟、曲泉

肾经:太溪、涌泉

经外奇穴:女膝(足后跟部)、八风

2、推拿操作:

①掌根揉法:用左右手掌根重叠揉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往返3遍,从髋关节至膝关节力度先轻后重。

②指拨法:用左右手拇指重叠按(拨胃经从髀关至犊鼻;再拨脾经,从三阴交至血海;再拨胆经,从风市至悬钟;最后拨肝经从中封至曲泉;单方向一遍),注意阳经用力稍重,阴经用力轻。在拨胃经时要点犊鼻、足三里穴,拨脾经时点血海,拨肝经时点阳陵泉各一遍。

③击法:先用小鱼际或拳眼击股四头肌数次,再击下肢的外侧数次,双手交替,频率稍快。

④摇法:医者左手扶握住患者下肢髌骨的前端,右手握住患者下肢小腿的前侧,两手相对用力使患者的髋膝关节弯曲90度后,再从小幅度到大幅度再到小幅度的顺逆时针摇3遍。

⑤掌揉膝关节髌骨1-3分钟。

⑥推按法:以膝关节为起点,医者左右手掌分别置于膝关节的上下端向髋、踝关节方向按三次,要求用力要果断,幅度小而连贯。

脚部按摩

①活动脚部关节:摇踝关节,活动掌趾关节、趾间关节。

②擦足:双手搓热,遍擦足背、足掌、尤其足心涌泉穴,至微微发热。

③捏揉跟腱法:以拇指、食指持续揉捏跟腱。

④拇指平推足背法:以一手持足端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平推法自4、5足趾根部沿足背外侧推至外踝前下方;同法自中趾推至解溪穴;自第一趾骨小头沿足掌侧缘推至足跟部。各反复5-7遍。

⑤穴位点按:点按揉三阴交、太冲、行间、太溪、然谷、涌泉。

⑥捶击足跟法:一手持足端,使膝关节屈曲90度,另一手握拳,节律性地捶击足跟部5-7次。⑦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搭配穴位按摩。以神失调为背景者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溪、太冲。以月经病、带下病为背景者选:足三里、三阴交、地机、蠡沟、太溪、隐白。以脾胃不调为背景者选:足三里、太白、公、、行间。

脚部按摩应使用按摩膏。

六、颈部:(俯卧位)

1、主要经络与穴位:

督脉:风府、哑门、大椎、身柱

膀胱经:天柱、玉枕、背俞穴

小肠经:肩中俞

胆经:脑空、风池、肩井

经外奇穴:血压点(C6棘突下,旁开2寸)、定喘(大椎旁开0.5寸)、安眠(翳风与风池边线中点)

2、推拿操作:

①单手拿颈项部两侧韧带、肌肉,从上至下,约1分钟。

②拇指按揉风池、风府、定喘、大椎、肩中俞、肩外俞、肩井、肩贞穴,每穴约30秒至1分钟。

③拇指三线揉法:用左或右手拇指指腹从风府按揉至大椎,再风池揉至肩中俞,先侧再另一侧。3遍力度由轻重轻。

④点法:用中指点压翳风、风池、风府、安眠两遍,力度逐渐加力再逐渐放松。风池、风府可用拇指指间关节点压揉。

⑤双手交替拿颈项部,时间约1-2分钟。

⑥手指推揉经络法:左手扶头顶,用右手食、中、无名指揉拨从后发际至头顶(中指揉拨督

脉从风府至百会,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揉拨两侧膀胱经从天柱至百会,3次力度从轻到重。

⑦拿法:用左右十指拿头枕部两侧数次,力度稍重。

⑧指尖击法:用左右手指尖击头枕部两侧及后侧数次,力度先轻再重最后轻。

⑨搓拿揉颈项部约30秒。

七、肩背腰部:(俯卧位)

1、主要经络与穴位:

督脉:大椎、道T1、身柱T3、神道T5、灵台T6、至阳T7、筋缩T9、中枢T10、脊中T11、悬枢L1、命门L2、腰阳关L4、腰俞(骶管裂孔中)、长强。

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T1、风门T2、肺俞T3、厥阴俞T4、心俞T5、督俞T6、膈俞T7、肝俞T9、胆俞T10、脾俞T11、胃俞T12、三焦俞L1、肾俞L2、气海俞L3、大肠俞L4、关元俞L5、小肠俞(平第一骶后孔)、膀胱俞(平第二骶后孔)、中旅俞(平第三骶后孔)、白环俞(平第四骶后孔)、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分别位于八个骶管裂孔中)。

膀胱经第二侧线:膏肓俞T4、神堂T5、膈关T7、胃仓T12、志室L2。

经外奇穴:夹脊(T1-L5,旁开0.5寸)、腰眼(L4棘突下,旁开3.5-4寸之间)、血压点(C6棘突下,旁开2寸)、定喘(大椎旁开0.5寸)。

2、推拿操作:

(1)双手叠掌揉:先从上至下揉竖脊肌,再揉菱形肌,再揉冈上肌、冈下肌,最后揉三角肌,各肌分别从起点到止点往返3遍,力度由轻到重再轻。双手四指勾揉腋下约5-10下。

(2)循脊柱两侧膀胱经施滚法,3分钟。

(3)拨法:用左右手的拇指重叠先从肩中俞纵行拨至膈俞,然后再拨肩井穴附近,再横拨大杼至关元俞,力度先重后轻。

(4)拇指或大鱼际分推背部。双拇指分推按揉背俞穴,从上至下2遍。

(5)拇指按揉法:在分推的同时,按揉以下穴位:肺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每穴按揉3-5秒。

(6)捏脊法:从下至上1-2遍。

(7)掌推七线法:督脉、夹脊穴(双)、膀胱经第一侧线(双)、膀胱经第二侧线(双)。

(8)摆腰法:用左右手掌根压住腰椎小幅度地左右来回推揉数次。

(9)拿腰法:双手虎口握住腰部,拿10次。

(10)点腰眼3-9下,再分推腰部肌肉3-6下。

(11)按压法:用左手掌根重叠于腰骶椎脊柱上按压,用力要快速果断、幅度小,注意呼吸。

老中医讲解按摩跟推拿的区别

推拿就是按摩?按摩就是推拿? 、 很多人做理疗时都会觉得推拿时间太短了,当医生跟他们解释推拿不同于按摩时,大家都会反应他们一直以来觉得中医里的推拿和按摩都是一样的,效果也是一致的。实际真的事这样吗?推拿和按摩两者到底有何不同?按摩的手法和技巧你又知晓多少呢?别急,下面神农中医馆刘建山老师就来揭晓答案. Question 1推拿和按摩的功效有何区别 中医里的推拿是需要根据穴位来帮助治疗疾病的,而按摩主要是帮助缓解一些劳损 的情况,或者是帮助手脚活动的。可能大家觉得这两个都可以帮助去除人体的一些 疲劳,所以就会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中医推拿是有很多要求的,因为推 拿的作用是可以影响到一些内脏的工作的,可以说在短时间里面会对身体有一些刺 激。而按摩的手法的运用与推拿相比有些许不同,所以效果也是有差别的。Question 2推拿和按摩的手法有何不同 推拿的手法有强有弱。“轻推、顺推皆为补”,即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能活跃脏 腑的生理功能,为补法;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会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 为泻法。 针对具体的患者,手法轻重应以患者的耐受度而论,产生较强烈的酸麻胀痛感时为 泻,感觉轻微时为补。手法的频率也与补泻有关,“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即频 率低的为补法,频率快的为泻法。 Question 3推拿和按摩的疗效差异 因采用的手法方向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 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适用。腹部按摩时,以患者自身的方 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 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头面部基本按摩方法

头面部基本按摩方法 头面部保健按摩共分十一步,要求被按摩者仰卧,按摩师坐于被按摩者头部前方。 第一步:抹法,分抹印堂穴到太阳穴。 按摩师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经前额,分别向两侧分抹到太阳穴,轻抹,反复按摩5-10次。每次均需从印堂穴开始,抹到太阳穴时顺势在太阳穴按揉2-3次。腕关节要配合灵活运动,手掌和其余手指不能扶按被按摩者头部。 第二步:摩法,按摩睛明穴、眼眶。 睛明穴,在内眼角上方约0.1寸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对目赤肿痛、内眦痒痛、迎风流泪等有一定的疗效。 用双手拇指指端轻掐睛明穴半分钟,然后用两手拇指指腹由睛明穴开始,由内到外,由上到下轻摩眼眶3-5次。按摩时要注意,着力要轻,以免推出川字纹。双手拇指由内向外摩动,而不能由外向内摩动,以免向下牵拉外眼角,使眼角下垂。 第三步:推法,推摩鼻翼到颧髎穴。 这一步要按摩的穴位有迎香穴、巨髎穴、颧髎穴。 巨髎穴,取穴时双眼平视,在瞳孔直下,平鼻翼的下缘。按摩这个穴位对口眼歪斜、眼皮跳动、牙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颧髎穴,在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的凹陷处。按摩这个穴位对口眼歪斜、眼皮跳动、牙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用双手拇指指端点压迎香穴半分钟,然后由两侧鼻翼经巨髎推到颧髎穴,反复按摩3-5次。推到颧髎穴时,稍向上用力,这样能提起面颊肌肉。 第四步:推法,推抹水沟穴到地仓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从水沟穴推摩到地仓穴,反复按摩3-5次。推摩到地仓穴的时候,点到为止。要注意:按摩时,拇指要稍微向上提,而不能向下推,以免使口角下垂。 第五步:摩法,轻摩下颌到颊车穴。 用双手四指指腹按摩,食指在下颌上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下颌的下面,分别由中间向两侧分摩到颊车穴,反复按摩3-5次。操作时,不能够

详解推拿治疗的八大方法

(1)温法 温法用于虚寒症,常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连续作用,时间稍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刺激感,温法有补益阳气的作用。缓慢、柔和、深沉的手法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操作,使能量深入肌肉或脏腑组织,以达温热驱寒的目的。 (2)通法 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的病症。在治疗手法中要刚柔兼施,如用推、拿、搓法于四肢,能疏通经络,拿井肩则有通气机、行气血之作用;点、按背部腧穴可通畅脏腑之气血。 (3)补法 补气血津液不足,脏腑之机能衰弱,补法应用范围广泛。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虚热盗汗、遗精等症。一般以推、摩、揉、擦等法,但手法要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刺激。临床上经常用于补脾胃、腰肾。 (4)泻法 一般用于下焦实症。由于结滞实热,引起下腹肿胀或疼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的力量宜稍重,可由慢逐渐加快。用摩擦、摆动、挤压类手法。如食积便秘,推拿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以通腑泻实。 (5)汗法 就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主要用于风寒和风热外感两大类。对外感风寒,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逐步深入,因重则增温,使全身透汗。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刺激量小,柔和轻快,使腠理疏松,病人感到汗毛竖立,周身舒适。手法多用推、拿、按。如推拿颈部风池、风府,能疏散风邪;按、拿合谷、外关,可去表邪。 (6)和法 和解、调和之意。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可使用。手法要平稳而柔和,可用滚动、摩擦类手法。常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 (7)散法 消散、疏散的意思。散法可使气血得以疏通,结聚得到消散,如饮食过度导致腹胀满、痞闷。一般以摆动及摩擦类手法为主,要求轻快柔和。 (8)清法

美容师卵巢保养手法腹部淋巴引流按摩步骤

美容师卵巢保养手法腹部淋巴引流按摩步骤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美容师卵巢保养手法:腹部淋巴引流按摩步骤女人要对自己好,卵巢是女人的秘密花园,卵巢保养对于女性来说非常的重要。所以现在不少女性朋友会到美容院做卵巢保养相关的美容项目,腹部淋巴引流按摩是美容师卵巢保养手法的一种,因而腹部淋巴引流手法也是美容师要学习的。下面不妨来看看美容师卵巢保养手法:腹部淋巴引流按摩步骤。 一、重要穴位: 首先,美容师要了解腹部淋巴引流按摩的相关穴位。 1.神阙穴:肚脐眼正当位任脉和蒂脉交叉(调节阳经经气) 2.太阳神经丛:两肋骨连接的凹陷处。 二、相关经络: 了解完穴位,再来就是经络了。做美容护理必须要清楚了解人体的经络才行,否则就会导致技术不到位。 1.带脉:第十一肋骨先端向下1寸8分 2.任脉:循环于胸腹正中,上抵颌(调节阳经经气) 3.督脉:调节阳经经气 4.腹部为结肠区,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5.腹部脏器包括:胃肠,胃,膀胱,五官等这些脏器混乱会影响经络堵塞不通,导致颜面气血失于调和,从而破坏面部皮肤代谢的内环境,造成皮肤脱水,干燥,分泌正常,发生色斑,痤疮等皮肤问题。 三、腹部淋巴引流手法步骤: 腹部淋巴引流按摩是美容师卵巢保养手法的一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正确的步骤。

1.上油:把油倒在手上,右手站起,站于顾客右侧,开始抹开结肠,横结肠,降肠区,顺时针。 2.手避开腹部自线,手指指腹,抹贴向下斜朝腰部走,带到腰侧两手交替做上走“3”线动作与顾客呼吸频率左肋骨与跨骨范围之内。 3.横向站着,用左手掌根的力量在太阳神经丛,压三个回合,动作与顾客呼吸频率一致(手不要离开皮肤)。 4.指尖抚贴不动,用右手掌根的力量做引流,从升结肠—核结肠—降结肠(3遍)。 5.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做引流,指腹从升结肠—结肠—降结肠(跳过腹部白线做三遍)。 6.双手重叠做引流,左手在右手上,指腹丛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7.在顾客右侧蹲马步,双手虎口打开,平贴肚皮,一手推,一手收(四指并拢)双手交替做捏肚皮的动作。 8.双手在拇指和中指(虎口要抚贴)从左腰侧走到右腰侧做弹跳动作。 9.双手抚贴,指尖集推到肋骨外转手,掌根相对,遇到腰侧斜带上来,三指指腹膀胱经撑一下(3遍)。 10.压太阳神经丛,右手压3个回合(同3个动作)停留5秒丢掉。

成人按摩手法

成人推拿手法操作套路 一、头面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端坐在患者头顶端 1. 指揉印堂。(5-10秒) 2. 开天门。(指推法20-30次) 3. 分阴阳。(三线:鱼腰线、阳白线、前发际线,各分推20-30次) 4. 压三经法。(三经:印堂-神庭—百会;鱼腰-阳白-四神聪,3条直线依次指按法2-3遍,每穴5—10秒) 5. 分抹前额法,(以大鱼际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额部正中向头两侧分抹5—8次)。 6. 一指禅偏锋推或按揉眼眶周围穴位(晴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瞳子髎)。(揉30—50次) 7. 指振睛明、分抹眼眶、再做轻轻揉摩反复5~10次 8. 指揉太阳。 9. 指按揉面部穴位:睛明、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廉泉、大迎、颊车、巨髎、颧髎、下关、耳门、听宫、听会、太阳等穴。(每穴10秒) 10. 指按揉头部经穴:神庭,百会,四神聪,头临泣,头维、率谷、耳后高骨、翳风等穴) 11. 指推面部六线。(承浆-颊车,人中-颊车,迎香-颊车;目内眦、承泣-太阳,晴明,眉弓-太阳,前额-太阳)分推10—15次 12. 大鱼际揉面颊,拿捏下颌骨,搓掌浴面。

13. 揉捏耳垂、耳廓,推擦耳根。 14. 拿五经法。(从前发际向后拿至后枕部5~8遍) 15. 扫散法,(沿胆经操作10~20遍) 16. 搔头法(1分钟)五指指端叩击头部。 17. 拿捏颈项肌,勾按风池(20—40秒)。 18. 颈椎摇法,颈椎扳法。 19. 拿肩井,叩击、拍打肩部。…………………………结束 二、胸部推拿手法常规操作 被操作者仰卧位,术者站其身侧。 1. 术者以两手拇指分置于两侧俞府穴(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余四指固定胸部两侧,沿肋骨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止。由上而下,分肋至第四肋间,反复操作。青年女子可分推至第3肋间隙止。 2. 按揉膻中。(先顺时针揉30次,再逆时针揉30次) 3. 按压中府、云门。 4. 术者在两肋部自上而下施滚法,紧滚慢移,反复操作。 5. 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俞府穴处,余四指固定胸部两侧,两手向外分推至腋下与第四肋间隙平齐部位,女子推至腋下第三肋间隙止。 6. 点按揉胸骨穴位,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穴位。 7. 术者以掌跟沿腋中线从第四肋间隙推摩至第六肋间隙。反复操作。………结束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是我国自古代起就存在的一种养生保健手段,到目前为止,也演变出了很多的手法,不同的手法可以帮助人们刺激不同的学法,实现强身健体,活血化瘀的效果。那都有哪些推拿手法?良子健身根据以往的操作,总结出了12种中医常用的推拿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6.揉法 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摇法

4种揉腹手法,让你腹软如棉!

4种揉腹手法,让你腹软如棉!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 揉腹不但可防病,而且对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所以揉腹是自我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学习! 1、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2、腹部按揉利于减肥 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促进脂肪消耗,收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3、睡前按揉有助睡眠 揉腹有利于人体保持精神愉悦,睡觉前按揉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 对于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气和、血脉流通,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4、揉腹防疾病 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揉腹1次,每次约揉5分钟,可达到辅助治疗溃疡病的目的。因为胃溃疡病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经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 5、慢性肝炎 每天早、晚坚持揉腹,则舒肝解郁、调理脾胃,可解除肝区隐痛、腹胀不适、食欲不振等。 6、手术后肠粘连 患者在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自我腹部摩擦,可防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一般应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点、下午3点钟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揉腹能促使肠道蠕动,有利于局部组织对手术后渗出液吸收。 经常练习不同的摩腹法,能够达到缓解便秘、疏肝理气等功效。四种按摩手法,功效各不同 1.揉脐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动作: 揉脐腹时,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

头部按摩手法教程解读

头部按摩手法教程 一.头部保健按摩法的预备 幽静清幽的环境,优良的效力语言,专业的技巧领导,或许加上轻柔的音乐享福,都是保障按摩疗法疗效的根基。 二.头部保健按摩法的操纵环节 中医按摩法是依据经脉在头部的走行方向施术,调经通络起到保健结果,笔者在实践操纵中,将其分解为: 1根基按摩:所有头部病患按摩的大致按摩 (1)额部五道线按摩 ①第一条线:印堂至百合,途经神庭,上星,脉属督脉 ②第二、三条线:鱼腰至头临泣、途经阳白、脉属胆经、三焦经。平行第一条线。 ③第四、五条线:丝竹空至头维,脉属小肠经等.平行第一条线。 (2)头侧面部各三条按摩 ①第一条线:太阳穴至头维穴 ②第二条线:太阳至率古穴 ③第三条线:太阳至听宫穴 (3)面部、顶部、颞部按摩 (4)颈、肩部按摩 (5)按摩手段:灵便利用推、揉、掐、点、抹、切、摇、拔等各种手段. 2辩证按摩:依据病症不同,抉择着重配穴位按摩. (1)太阳位痛在顶颠1、颈项后头部,取昆仑至阴,后取后湮穴 (2)少阳经痛在头部两侧,偏头部,取足少阴、阳临泉穴,后取率古穴

(3)阳明经痛在上额两眉棱骨前头部,取内廷,后取合股. 3松懈保健按摩手段:以扶、抓、拿、敲、梳开为主. 三按摩不骤要决:头部保健按摩法手段演艺 压印堂,抹至顶,分两眉,达太阳,索八线,掐经穴,三位到,全放懈.开天门,推软宫,分合阳阴,清眸明目法,清窍利肺法,运水入土法,麻姑拜寿法,鸣鼓清脑法,啄木取虫法,悬发利骨法,力劈华山法,难逃法网法,双龙摆尾法。 四头部保健按摩法的留神事项 1习惯症:非急危病症惹起的所有头部疾病. 2切忌症:急危病症,面部外伤出血性伤害,急性化脓性疾痛等 头是人体神经操纵中枢的部位,当代医学实践证实:头(即大脑),人类性命行动的神经中枢,身躯神经首要分为中枢神经和方圆神经形成.中枢神经是人接纳、剖析、解决外在感知和应变激动发生的中枢掌控组织,而四周神经体系所含的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是感触外在感知(感觉器)并向中枢神经输入号令以及领受中枢神经的实行号令并完结机能反响(效应器)的高等神经组织,固然神经性能盘根错节,可是正常情形下却摆置有序,保持人体各种正常性命运动,当因环境、因素或某种形势波及下,会使人体神经的感知、效应或传导反常即造成病理形势,从而使大脑皮层.髓质以及机体某中机能形势的电位、负荷产生变换产卧病理反响.我国传统医疗学以为,头为诸阳之汇,十四正经络、奇筋八脉交通纽带.在中医致病因素(七情六淫)波及之下,会因肝阳上元、血气虚、痰浊湿淤、肾虚等各种头部病患.在人类常年与疾病做战斗的历程中,经过常年的实践和概括.构成了诸多保健治疗手段来缓和和治疗头部病患,随着疗法的不停深入,在当代保健按摩学中,施术者对受术者头部,联结经穴同源的中医原理和当代医学的神经体液

腹部按摩手法

看着自己越来越松弛的腹部和讨厌的赘肉,让人心生烦恼,我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塑腹减肥,效果还很显著哦!广大美女们要注意一句真言:“天下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只要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进行按摩,会越来越美丽哦。 穴位按摩步骤 1.☆环跳穴 工作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重压之下,久而久之,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下半身血液循环不良,出现浮肿的状况。 位置:环跳穴位于臀外侧部,在股骨大转子后方凹陷处。如果站着臀部绷着劲,两个臀部最洼的地方大约进去10cm深的位置就是环跳穴。 功效: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按摩此穴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耗下半身堆积的脂肪,消除下半身浮肿。 按压方法:用拇指或其他指关节向下按压,作圈状按摩,不少于一分钟。 2.☆承扶穴 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由于工作的繁忙,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臀部肌肉长期处于放松并被挤压状态,再加上贫于运动,使得臀部肌肉无韧性,原本紧翘的臀部会变得松弛、下垂。 位置:位于臀部下缘线正中央位置,左右各有一个。

功效:在承扶穴的刺激下,肌肉会变得紧张起来,让松弛的肌肉恢复弹性和活力,改善臀部下垂的状况。 按压方法:首先将背挺直,收紧臀部,慢慢吸气,用拇指以外的四根指头按压承扶穴,往上按压6秒钟时,将气吐出,如此重复10次。每天早晚各做10 次。 日常按摩 1.按摩可以提高皮肤的温度,消耗能量,促进血液循环,让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在按摩时可以搭配塑腹特,促进腹部皮肤吸收,效果会非常好的。 2.取适量的塑腹特于手心,用掌心的温度温热乳液后,从腹部开始往腰部涂抹。 最初时候力量可以稍轻一些,如果没有不适可加重力道,效果很显著。 3.1、以肚脐为中心在腹部画一个问号,沿问号方向按摩,两侧各按摩30次。 4.2、双手放在腹部,然后用指腹由胸骨下方部位沿直线向下腹部用力按摩,重复 此动作30次。

头面部推拿全身调理术

头面部推拿全身调理术 自古以来,中国人最好面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总喜欢察言观色,人与人的初次见面,也都是通过脸面来认识,然而很多人却不知头面更深层的意义,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皮层在调节机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感觉,思维乃至最细微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脑的支配,祖国医学认为头面居于人体首要部位,与经络,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心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等等。我们运用中医理论的指导,结合现代科学以及具有治疗作用的安杰玛精油推出了一套个性化的头面部按摩疗法。 一,面部皮肤 面部皮肤的直观感觉,普通人当先论妍媸,殊不知皮肤的色泽可直接反映人的精神面貌及健康状态,如:“面色缺少光泽为气虚或气血俱虚,易出现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等症,面色青白为元气虚弱的寒证,如手脚冰凉、怕冷、腰膝酸软、关节冷痛等,面色发红潮红为胃有热。满面通红为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面色暗红者,提示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微循环障碍,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面色灰暗预示免疫功能下降或肝肾解毒排毒功能减弱。面色青暗为肝郁气滞,肝、脾功能失调,常出现口苦、不思饮食等。 二,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熏于面……。”十二经脉中,手足三

阳经及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分布到面部,其余的阴经通过表里两经的经别相合而上头面部,奇经八脉也循头面,使面部与全身的脏腑、肢节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面部是人身各部气血汇聚之所,全身脏腑、肢节、经络的反映中心。由于面部气血丰富,皮肤薄嫩,故反映体内疾病也最为灵敏。因此,人体有病时,往往可以在颜面部有所反映。 1经络在头面部的分布(图十二经络图) 2头面部的重要腧穴(头面部穴位图) 神庭定位仰靠坐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印堂经外奇穴。 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取穴。 攒竹两眉头处取穴 鱼腰两眉中间部位 丝竹空两眉稍处 四白目下一寸.当眶下孔部位,直对瞳孔 睛明目内眦角上方0.1寸凹陷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太阳太阳穴在前面,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咬肌隆起最高点 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完整版)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

常见面部穴位 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 1.百会穴: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由两耳间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中点 作用:主治头晕、休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2.神聪穴:定位: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共4个 作用: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 3.神庭穴: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 作用:主治眩晕、头晕 4.头维穴:定位:额角直上0.5寸 作用:主治而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 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 5.上星穴:定位:前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处 作用:主治头痛、目痛 6.太阳穴:定位: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一寸 作用:头痛、眼部疾痛等 7.风池穴:定位: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的凹陷处 作用:眼部近视、鼻炎等 8.风福穴:定位:后发际直上一寸处 作用:颈部强痛、中风不语等 二、眼部穴位 1.印堂穴:定位:两眉连线中点 作用:眼头痛、眩晕、鼻病等 2.攒竹穴:定位:眉头内部凹陷中 作用:头痛、流泪、目赤肿痛等 3.鱼腰穴:定位:眉毛中间 作用:眼部疾病等 4.丝竹空:定位:眉梢外侧凹陷处 作用:偏头痛、眼部疾病等 5.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外侧0.5寸 作用:头痛、目肿痛等 二、眼部学位 6.晴明穴:定位:内眼角上方0.1寸 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 7.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1/4与内侧3/4交界处 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 8.承泣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眼下眶缘边缘止 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 9.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一寸 作用:眩晕、头痛等 三、鼻周穴位 1.素髎穴:定位:鼻尖正中 作用:鼻炎、鼻塞等 2.迎香穴:定位: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 作用:鼻炎、鼻塞等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 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 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 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试以合谷穴为例。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 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以足三里为例。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 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腹部便秘按摩手法

腹部便秘按摩手法 文章目录*一、腹部便秘按摩手法*二、便秘食疗误区有哪些*三、便秘不能吃什么 腹部便秘按摩手法1、腹部便秘按摩手法 1.1、按揉腹部三穴 腹部能够治疗便秘的三个穴位是天枢、大横和中脘,天枢位于肚脐水平旁开2寸,大横位于肚脐水平旁开4寸(平天枢),中脘位于肚脐正中直上4寸。平躺于床上,全身放松,双腿自然伸直,大拇指适当用力分别按揉上述三个穴位50次左右。 1.2、按揉腰部二穴 腰部二穴是指肾俞和大肠俞,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大肠俞),以适当大小的力度按揉50次左右。 2、长期便秘的危害 2.1、长期便秘会使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而后吸收入血,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口内有异味(口臭)、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 2.2、便秘会导致身体发胖、皮肤老化,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贫血、肛裂、痔疮、直肠溃疡,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 2.3、便秘针对上了年纪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是致命的

危险因素:排便时必须用力,血压就会升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和心梗,从而危及生命。 3、治疗便秘的水果有什么 3.1、香蕉,香蕉含有的大量的水溶性植物纤维,能够引起胃肠液进行分泌,从而将水分吸附到粪便,这样就会让大便变软而容易被排出,加上香蕉有很多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3.2、火龙果,火龙果有着预防便秘、促进眼睛保健、还有增加骨质密度、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瘦身、润肠滑肠等功效,富含的花青素还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便秘食疗误区有哪些1、多吃萝卜能通便 "其实,这是一个便秘饮食中非常常见的误区。"专家指出,便秘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内热上火导致的热秘、脾肾亏虚和津液亏虚导致的虚秘等。 在中老年中,虚秘占的比例非常大。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胃肠动力不足。"白萝卜有消食解气的作用,胀气性便秘吃点确实管用。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本来气就不足,再泻泻气,便秘就更重了。"专家说。 2、膳食纤维要多吃 膳食纤维的确可以缓解便秘,但它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胃肠功能差者多食反而会对肠胃道造成刺激。也并不是所有富含膳

腹部捉悸痞按摩疗法

腹部九宫捉悸痞按摩疗法 (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整理) 一、腹部九宫捉悸痞按摩疗法的根据 “捉悸痞”腹部按摩法的源于九宫分区理论,出自《灵枢经〃九宫八风》。 这张图的名字叫做“九宫图”,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洛书”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按照这张图片,以肚脐为中心区,把肚脐外围分成八个部分。即肚脐为第5区,肚脐正下方为第1区,肚脐正上方为第9区,肚脐正右方为第3区,以此类推。按照九宫图用捉悸痞”腹部按摩法进行腹部按摩。 河图布数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脏腑归属区域歌:一区属肾二属脾,三肝四胆五归脐,六为大肠七为肺,胃心分属八九区。

二、腹部各区病症反应 第1区,肾系区域。主肾脏病、膀胱病。耳病、骨病,腰脊肩背部的肌肉僵硬疼痛。 第2区,脾系区域。主脾虚引起的各种身体虚弱、痰湿泛滥、消化不良、习惯性出血证等。长期按摩第2区还能缓解忧思抑郁的低落情绪。“脾在志为思” 第3区,肝系区域。主肝脏虚弱症,如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手足颤抖、关节拘挛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女子以肝为先天”,所以很多妇科疾病会在第3区找到反应点。经常按摩该区域还可以治疗缓解肝肾阴虚型的小儿多动症的症状。 第4区,胆系区域。主胆病,如口苦、眩晕、胆怯、喜欢叹气等。 第5区,中央区,脐部。神阙穴,古来禁针宜灸,是宜补不宜泻的意思。 第6区,大肠系区域。主大肠津液亏虚,大便干燥、便秘、便难、头晕、口臭等。 第7区,肺系区域。主肺病,如咳嗽、哮喘、气管炎症、鼻炎、咽炎等。肺脏虚弱造成的气短、无力、面白、精神不振等症状。很多皮肤疾病会在第7区找到反应点。“肺主皮毛” 第8区,胃系区域。主胃部疾病,各种慢性胃疼、反酸、呕吐、打嗝、胃胀等。肝木气盛会克制胃土,造成足阳明经的各种反应。所以因为气恼或者情志不舒造成的头痛和女性乳房胀痛,按摩第8区的

中医头部按摩手法

中医头部按摩手法 文章目录*一、中医头部按摩手法*二、头部按摩的好处*三、头部按摩后的注意事项 中医头部按摩手法1、中医头部按摩手法之按摩印堂穴 1.1、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或者躺在床上。 1.2、放松神经,然后伸出双手,用拇指按住太阳穴,然后四指并排地按住额部,由下往上地从眉毛上端开始推向额部。 1.3、按摩的力度应该是从轻到中等,然后按摩30次,直到额部局部微微发红为止。 2、中医头部按摩手法之按摩前额 2.1、处于放松状态,伸出双手,双手拇指按住太阳穴,然后弯曲食指,其余三个手指呈握拳状态。 2.2、然后用弯曲后的食指第二指节的外侧按摩额头,从额部中间逐渐想外按摩到太阳穴。 2.3、然后又重新回到额部中间进行下一次按摩。 2.4、一边按摩额部中间的时候一边用拇指进行太阳穴的按摩。 3、中医头部按摩手法之推前额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注意力量不宜过大。

4、中医头部按摩手法之摩掌熨目 两掌互相摩擦,搓热后将两手掌心放置在两眼上,使患者有温热的舒适感。重复操作3至5次,对于用眼疲劳,视力不佳者可多做几次。 5、中医头部按摩手法之疏通经络 用两大拇指指端沿头部经络线依次点按。自头发发际前沿正中开始到发际后沿正中为正中线;正中线旁开一横指为第二线;自额角处开始,平行于正中线至发际后沿为第三线;自太阳穴(定位见上)开始绕耳廓至发际后沿为第四线。如遇痛点可适当做局部的反复弹拨,轻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头部按摩的好处1、头部是人体活动最重要的部位,管理着人的思维、运动、语言、平衡等功能。 中医学认为,头为十二经络的会聚之处,百脉所通,对于控制对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当各种原因导致头部的神经、血管、脑膜等组织受到不良影响,就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多种不适,严重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做头部的保健按摩,可以促进清阳上升,百脉调和,清醒头脑,增强记忆,又能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状况,使人精神振作,容光焕发。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详解

中医推拿的12种常用手法 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 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 拿法将我们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 拿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这个手法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它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 按法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 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4. 摩法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 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 擦法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 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6. 揉法我们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身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这种手法比较适合头面、胸腹、四肢,它能够起到疏通

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 搓法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 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8. 摇法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 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 捻法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 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10. 点法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常用于脘腹部、背腰部和四肢。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11. 抖法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 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12. 拍法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 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

20种常用按摩美容手法汇总

20种常用按摩美容手法汇总 按摩美容手法1、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夹挤治疗养护部位。可分为三指捏、五指捏及捏脊。 [操作要领]①三指捏法是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指腹相对用力挤压某一部位;②五指捏法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挤压某一部位。挤压时用力要均匀、和缓而有节律性。临床上可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三指捏法或五指捏法,也可双手同时使用。③捏脊法是在长强至大椎一条直线上捏挤操作的专用手法。可拇指在后,食、中二指在前,从长强穴起,用三指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滚推捻动向前操作,直至大椎穴上。亦可食指屈曲在后,拇指在前,用食指桡带及拇指从长强穴起,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滚推捻动向前操作,直至大椎前。捻动的过程中可捏三下提一下局部皮肤,以增强疗效。 [作用与应用]捏法可舒筋通络,活血祛瘀,行气导滞。适用于颈、背、腰、臀、腹及四肢等美形。捏脊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捏脊法用途广泛,是按摩美容、美形的常用手法之一,也是人体保健及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手法。 按摩美容手法2、振法 振法是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用腕关节的伸屈和内

外旋转,带动手法做往返的滚动。 [操作要领]操作时以手背尺侧近1/2处为附着点。腕关节摆动时力要均匀,外旋及内旋时均应用同样大小的力,频率120~160次/分。操作时不可在表皮拖动、碾动。 如以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为着力点,腕部作往返均匀摆动的方法称为“振法”。 [作用与应用]舒筋活血,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可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在按摩美容中振法可用于腰、臀、大腿等脂肪沉积部位,还可用于因肥胖而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及颈部美容等。 按摩美容手法3、揉法 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的方法。揉法可分为带动皮肤揉法及不带动皮肤揉法。 [操作要领]带动皮肤揉法多在点法、按法的基础上,用指腹(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根或大鱼际,贴附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皮肤作局部按揉,以增强点、按法的疗效,临床称为按揉法。操作时必须吸定在所需治疗或养护的部位及穴位。不带动皮肤揉法是用拇指末节桡侧缴或大鱼际贴附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放松并摆动,带动大鱼际或拇指末节桡侧缘,在局部做轻柔和缓的摆动,手法向下的压力要轻,动作要谐调而有节律性,操作时不可带动皮

推拿手法详解

单式手法 一、推法 (一)直推法 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二)旋推法 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法 (三)分推法 又称分法。用两手拇指指面或桡侧,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八”形推动。 (四)合推法 又称合法。用两拇指螺纹面自穴位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此法动作方向与分法相反。【动作要领】 1.推法操作时上肢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直推拇指或食、中指指间各关节要自然伸直,不要有意屈曲,旋推拇指接触面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不稳。总之,主要是腕、肘、肩关节和掌握关节活动要协调,方能达到轻柔着实的效果。 2.直推和分推时必须要始终如一,呈直线单行方向;旋推时着力面要呈螺旋型。 3.推动穴位时,动作须有节律性,用力均匀柔和,动作协调深透。 4.操作频率每分钟120~200次。 【临床应用】 1.本法具有祛风散寒、清热止痛的双重功效,且能通经活络,广泛应用小儿的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部穴位的“线”状和“面”状穴位。 2.操作时,一般都辅以葱姜汁、酒精等为介质,以防小儿在施推时皮肤破损,并能加强推拿手法的疗效。 3.根据病情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 4.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揉法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但有区别,须严格分开,而分推法又不同于摩法,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 二、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 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持续的揉捏动作,称拿法。拿法可单手进行,也可双手同时进行 【动作要领】 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掌要自然蓄力,用拇指面着力。 2.拿时,提拿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临床应用】 1.拿法刺激较强,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醒神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急救和急性病症。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治疗外感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酸痛。 2.拿法是从按法演变而来,但与按法不同,按法是按之不动。而拿法是多指端相对用力而揉动。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doczj.com/doc/991675063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1.gif" width=137 height=169>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doczj.com/doc/991675063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2.gif" width=130 height=150>穴位:百会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按揉30次。主治:头痛,脱肛,遗尿,惊痫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doczj.com/doc/991675063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3.gif" width=137 height=169>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doczj.com/doc/991675063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4.gif" width=175 height=138>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doczj.com/doc/991675063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5.gif" width=137 height=169>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知识讲解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 整理

推拿手法学 第一章绪论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 1.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 2.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3.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 5.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6.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 7.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 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 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

《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 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 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 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 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 法,摩小腹下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 下颌关节爪法

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

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 1.开天门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 要领 1)两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 2.抹双柳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 腰至眉梢丝竹空穴止,推而抹之,往返数次。 (3)要领 1)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 2)推抹时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术后眼前豁亮,头脑清爽。 3.掐鱼腰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尖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 穴经鱼腰,丝竹空摩到上关穴止,反复摩动2~3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掐鱼腰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4.掐四白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尖掐四白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四白穴推至瞳子髎,反复摩动2~3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下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掐四白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5.揉太阳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 揉动2~5分钟,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白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推至耳 门穴止,反复推摩2~5分钟。 (3)要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