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 生理复习资料(完整)

高职 生理复习资料(完整)

高职 生理复习资料(完整)
高职 生理复习资料(完整)

生理复习资料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血浆:经抗凝剂处理过的血液经离心沉淀后,上层液体部分。(淡黄色液体)

血清: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血液离心沉淀后的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常见的抗凝:肝素,草酸盐合剂,枸橼酸钠,草酸钾,草酸铵,柠檬酸钠,抗凝血酶。

促凝措施:接触面粗糙,一定范围加热,维生素K

肺换气: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组织换气发生的位置:体毛细血管与组织之间。

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消化花圃的产物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中央乳糜管:在小肠绒毛中轴的中央有1—2条纵行的、以盲端起始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其通透性较大,某些大分子物质,如乳糜微粒能进入中央乳糜管。在中央乳糜管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纵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内皮有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可使绒毛伸展与缩短,推动绒毛中轴的中央乳糜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和淋巴液的运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反刍:反刍动物在采食时,饲料一般不经过充分咀嚼就匆匆吞进瘤胃,饲料在瘤胃经侵泡软化和短时间的发酵,当动物休息时再将食团返回口腔仔细咀嚼,这种特殊的消化活动。

嗳气:瘤胃中的气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

食管沟:食管沟是反刍胃内特有的附属结构,是由两片肥厚的肉唇构成一个半关闭的沟,起自贲门,延伸至网-瓣胃孔。当饮入流体食物时,食管沟反射地卷缩成管状,成为食管的延长部分,可将液体导入瓣胃和皱胃。反刍动物在食母乳阶段所饮入的乳汁和水,就是经食管沟卷缩的管直接进入皱胃的。

原尿:肾小囊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其他各种成分(如葡萄糖,氯化钠,无机磷酸盐,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物质)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而且渗透压酸碱度和导电性也与血浆相似,可以说是一种含量丰富营养和较多废物的血浆超滤液。

终尿:原尿中大部分水,无机盐,电解质,葡萄糖等经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被运输回血液后剩下的液体经输尿管到膀胱排出体外是为终尿

反射:是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的最基本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致使信息

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突触: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产生效应的细胞,通常将这种存在于神经元与效应器相接处的部位的特殊结构

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分子。

激素:是由人和动物某些细胞合成和分泌、能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特殊物质。现在把凡是通过血液循环或组织液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都称为激素。它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肾皮质集合管,增加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促进钾离子的排泄,也作用于髓质集合管,促进氢离子的排泄,酸化尿液。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内分泌腺的活动。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

甲状腺:甲状腺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成人甲状腺的平均重量为20-40g。甲状腺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表面结缔组织深入到腺实质,将实质分为许多不明显的小叶,小叶内有很多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

甲状旁腺:很小,位于甲状腺附近,呈圆形或椭圆形家畜一般具有两对甲状旁腺。甲状旁腺为内分泌腺之一,是扁卵圆形小体

肾上腺:肾上腺是动物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位于两侧肾脏的上方,故名肾上腺。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肾的上方,共同为肾筋膜和脂肪组织所包裹。左肾上腺呈半月形,右肾上腺为三角形

胰岛:胰岛是胰脏的内分泌部分,是许多大小不等和形状不定的细胞团,散布在胰的各处,胰岛产生的激素成胰岛素,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性腺各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和分泌异常时的临床表现:

精子获能:精子在受精前必须在子宫或输卵管经某种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即到达机能上是成熟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二.解答题。

1.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方式;特点。

答:纠正内环境的过分变化,使被扰乱的内环境重新得到恢复。方式:

1.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反应准确,作用部位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有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3自身调节:作用比较局限,调节幅度较小,但对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稳态有一定的意义,其在体液和神精调节未参与下发挥作用。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

覆盖其间。磷脂分子的流动性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的转运物质的形势有几种?它们是怎样进行物质转运的?答:4种,1.简单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

3.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和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

4.入胞出胞:入胞: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过程。出胞: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由细胞内向外排除的过程。

4.什么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叙述产生机制。

答:静息电位:细胞膜未受到刺激时存在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电位变化。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2.安静时膜对K+的通透性远大于Na+,K+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电-化学平衡。

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1.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2.细胞兴奋时,膜对Na+有选择性通透,Na+顺浓度梯度内流,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

3.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5.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钙离子起何作用?

答:收缩时:当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此时肌肉

中的钙离子浓度是肌肉收缩的基本条件。当然肌肉收缩时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会升高。

6.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①运输②参与体液调节③保持内环境稳态④防御功能⑤调节体温

7.血浆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答:白蛋白:功能:①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②与各种配体(ligands)结合,起运输功能。球蛋白:功能:纤维蛋白原:功能:有助于血液凝固。

8.血液凝固的过程及其机制?

答::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③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机制:

9.何谓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有何生理功能?

答:晶体渗透压: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力,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盐平衡起。胶体渗透压:血浆中的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对维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盐平衡。

10.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答:1.中性细胞:吞噬外来微生物和异物。2.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肝素,激活血浆中的脂肪分解。3.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迅速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4.单核细胞:吞噬外来的微生

物和异物。5.淋巴细胞:1.T淋巴细胞:参加细胞免疫。2.B淋巴细胞:参加体液免疫。

11.呼吸过程?

答: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2.肺通气的动力。什么是胸内压?胸内压为何始终为负值?

答:胸廓和膈是动力。胸膜腔内的压力。大气压为零位标准,而肺回缩力又持久存在,所以胸内压也永远为负值。

13.什么是肺表面活性物质?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2.防止液体在肺泡里聚集。3.降低吸气阻力,真加肺的顺应性,减少吸气做工。

14.气体交换的过程,机理,什么是呼吸膜?

答:首先是从外界机体吸气进入肺,在进入肺泡,肺泡在与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换气,然后就是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换气。肺泡气体与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组织结构。

15.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方式有哪些?各种消化方式有何内在联系?

答:1.机械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3.微生物消化动物

16.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有何生理作用?调节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1.改变消化道内的PH,以适应消化酶的需要。2.将食物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3稀释食物或消化产物,调节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便于黏膜上皮细胞吸收。4.通过

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黏膜;神经因素体液因素。

17.胃的运动方式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答:1.容受性舒张意义:增加胃容量,暂时储存食物,防止食糜过快排入小肠。 2.蠕动意义:可粉碎、搅拌食物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3.紧张性收缩意义:使胃肠保持一定的形状、位置和基础内压,是进行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18.胰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有何生理作用?调节胰液分泌有哪些因素?

答:水和HC03- 蛋白水解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1.改变消化道内的PH,以适应消化酶的需要。2.将食物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3稀释食物或消化产物,调节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便于黏膜上皮细胞吸收。4.通过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黏膜;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19.胆汁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有何生理作用?

答:胆汁酸和钠盐;1.作为乳化剂 2.分解脂肪 3.增强脂肪酶的活性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刺激肠运动。

20.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答:瘤胃是以微生物消化的。糖分分解和合成;饲料蛋白质分解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脂肪消化和代谢;维生素合成;气体产生。

21.瘤胃内消化代谢过程?

答:饲料进入瘤胃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消化和代谢过程,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饲料的分解产物可用来合成微生

物蛋白、糖原和纤维素等,供机体利用

22.草食动物内大肠的消化有何生理意义?

答:因各种动物胃和小肠的消化不同,大肠内微生物消化差异很大。草食动物大肠内消化特别重要。尤其是马属和兔等动物,饲料中的纤维素等多糖物质的消化吸收,全靠大肠内微生物的作用。作用:分解消化纤维素、合成蛋白质、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20.小肠作为动物最主要的吸收部位,其组织结构和功能有何特点?答:(1)管壁有环形皱襞:环形皱襞是由黏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2)肠绒毛:粘膜表面有许多指状的突起称肠绒毛,绒毛由表面的柱状上皮和中央的固有层组成。①上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②固有层:中轴固有层含致密结缔组织、有孔毛细血管、中央乳糜管和少量平滑肌细胞。(3)微绒毛:肠绒毛的柱状上皮游离面有许多指状的胞质突出称微绒毛。微绒毛可扩大吸收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4)固有层内有大量肠腺:小肠腺是绒毛基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内形成的管状结构,可分泌消化酶、溶菌酶、粘液等。

24.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答:1.蛋白质:首先经过胃的和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加工,然后在小肠中,经过小肠蛋白酶、小肠肽酶、胰蛋白酶、胰肽酶消化,最终由蛋白质变成肽然后变成氨基酸由小肠毛细血管吸收。 2.脂肪:进入小肠后,由来自肝脏分泌的胆汁将其乳化,然后在小肠脂肪酶、胰脂肪酶的作用下消化成脂肪酸和甘油。经过小肠中的淋巴管吸收。 3.淀

粉:先经过口腔淀粉酶消化部分成麦芽糖。然后淀粉和麦芽糖通过胃进入小肠,在里面经过小肠淀粉酶、胰淀粉酶消化成葡萄糖,经过小肠毛细血管吸收。

25.影响肾小球过滤作用有哪些?有何影响?

答: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相应降低,有效虑过呀降低肾小球滤过也减少。 2.血浆浆体渗透压: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率过压相应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3.囊内压:囊内压升高,有效率过压相应降低,滤过率降低。4.肾的血流量: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大。

5.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1)滤过面积: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滤过膜通透性:通透性增强肾小球滤过率增强。25.尿的生成过程?

答::血液流入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网,滤过后形成的原尿进入肾小管中,由于肾小管有重吸收的功能, 可以把很多一部分水和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氯化钠等重吸收回血液中,之后肾小管还有排秘功能,能排酸,排钾.形成尿液

27.影响尿的生成因素有哪些?

答: 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2.有效滤过压

28.比较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生理功能特点?

答:锥体系:调节单个肌肉的精细动作锥体外系:协调肌群的动作29.述传出神经与自主神经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联系和协调的?答: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

统。前者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及腺体等效应器,后者则支配骨骼肌。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共同构成了心脏、血管、腺体、内脏器官和平滑肌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中枢发出后,在外周神经节换元后到达效应器,因此又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大部分内脏器官及其组织一般都接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呈现生理性拮抗效应,通过调节机制,达到对立统一的协调一致。

30.述小脑和丘脑的主要功能?

答: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下丘脑中有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这些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例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作用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因此可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31.大脑皮质运动区有哪些功能特点?

答:1.对躯体运动的支配呈交叉性; 2、功能定位精确,其支配部位是身体的投影; 3、运动愈精细的肌肉,其皮质代表区愈大; 4、电刺激使个别肌肉收缩,不发生肌群的协同性收缩运动

32.述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的两大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及其损伤后的感觉障碍?

答:组成:①特异投射系统,②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①.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协调肌紧张、维持和改变大脑皮

层的兴奋状态、调节内脏功能、维持醒觉②、产生特定的感觉、产生内脏感觉、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使大脑皮质纤维觉醒障碍:33.神经胶质细胞有什么生理功能?如何理解它们对神经细胞所起的保护作用?

答:功能:1、支持作用2、修复和再生作用3、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4、绝缘和屏障作用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6、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保护作用:

34.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有哪些差别?

答: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可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的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的直接作用之故。

35.肾上腺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什么生理作用?分泌如何调节?

答: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①盐皮质激素、②糖皮质激素、③性激素)作用:①促进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即

保钾、保水和排钠作用②作用有,对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盐代谢均有作用;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加速氨基酸转移至肝脏,生成肝糖原;当动物受有害刺激,如缺氧、创伤、手术等,血液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含量立即升高;增强骨骼收缩力、抑制骨的形成、促进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等作用③性激素为小分子物质,具有脂溶性,主要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通过构象变化和热休克蛋白解离获得进入细胞核内的能力,并由胞浆转移至核内,激素与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从而激发DNA的转录过程,生成特异mRNA,然后进入胞浆,在核糖体内翻译形成蛋白质,发挥生物效应。调节:①切除动物腺垂体后,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和网状带萎缩,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停止,如及时补充ACTH,可使萎缩的组织及分泌功能都恢复。表明,ACTH促进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发育与生长,并刺激它们分泌糖皮质激素,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中,糖皮质激素有反馈调节作用②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③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已如前述激素分泌的适量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机体在接受信息后,相应的内分泌腺是否能及时分泌或停止分泌。这就要机体的调节,使激素的分泌能保证机体的需要;又不至过多而对机体有损害。引起各种激素分泌的刺激可以多种多样,涉及的方面也很多,有相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但是在调节的机制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36.血液中钙离子和葡萄糖浓度是如何维持相对稳态的?

答:

37.甲状腺的合成储存和释放过程,对动物发育和代谢有什么调节作用,功能是怎么调节的?

答:合成:碘和甲状腺求蛋白;储存:在腺泡腔内以胶质的形式储存;释放:当甲状腺受到TSH刺激后,腺泡细胞顶端的绒毛伸出伪足,将含有T4、T3及其他碘化酪氨酸残基的甲状腺球蛋白胶质小滴通过胞饮,摄人腺细胞内,随即与溶酶体结合而形成吞噬体,并被溶酶体蛋白水解酶水解,生成T4、T3及MIT和DIT。发育;它主要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若没有甲状腺激素,垂体的GH也不能发挥作用。代谢: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它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十分复杂。功能: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摄取、贮存碘,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甲状腺素能加速全身细胞的氧化过程,促进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作用,提高机体代谢率。

38.腺垂体分泌哪些激素,它们的靶细胞是什么?可产生哪些生理学效应?

答:分泌:1、促甲状腺激素,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促性腺激素,4、生乳激素,5、生长激素靶细胞:1、甲状腺,垂体2、肾上腺皮质3、生理学效应:1、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和分泌2、促进肾上腺皮质生长发育和分泌3、促进性腺生长发育和分泌4、促进成熟乳腺泌乳5、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肌肉的生长。

39.简述初乳的成分特点及生理作用

答: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蛋白酶,白蛋白,酶,维生素及溶菌素等;干物质含量高可超过正常乳数倍之多,Va,Vc,的含量比常乳多10倍,Vd比常乳多3倍,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如:镁盐.。作用:大量的免疫抗体包含不能通过胎盘传送的抗体增加新生幼畜的被动免疫能力,镁盐可以轻泻排胎粪,高含量的Vd促进乳汁中钙的吸收,高含量的Vc 抗坏血病;高含量的Va防夜盲症。含氮类激素和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氮类;第二信使学说,作为第二信使的cAMP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继而激活细胞内各种底物蛋白的磷酸化反应,引起细胞特点的生理效应。固醇:基因表达学说;具有脂溶性的固醇类激素,分子小,可以穿过细胞膜核膜进入细胞核内,与细胞核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启动或抑制DNA的转录过程,促进或抑制mRNA的表达,并诱导或抑制蛋白质的形成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

40.精子与卵子在受精前准备以及受精过程如何。

答:精子和卵子都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到达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在这段时间内它们需要经历一系列变化,为受精做好准备,1精子获能;精子在受精前必须在子宫或输卵管经某种生理,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即到达机能上是成熟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2.获能部位及获能时间;各种动物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开始和完成获能的部位不同。3.去能与在获能;已获能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的过程。

41.何谓受精

答: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新的细胞----合子的生理过程。

42.卵巢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卵巢是是雌性动物的主要生殖器官,能够产生并排出成熟的卵子,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

43.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答:睾丸曲精管的生精过程和间质细胞的内分泌机能均受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的调节。来自环境的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促性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促使腺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44.何谓生殖?其基本过程如何?

答: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生殖是由生物产生幼小的个体易繁殖后代。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动物的有性生殖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而无性生殖则有出芽生殖和细胞生殖两种.植物的无性生殖分为孢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基本过程: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过程包括:受精与授精、妊娠、分娩

45.何谓性成熟?

答: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了正常的繁殖功能,称为性成熟

睾丸有哪些生理功能:.1.生精功能:曲细精管内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它们都是

生殖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内分泌功能:睾丸的间质细胞是人体分泌雄激素睾酮的主要来源,也能产生少量的雌激素。睾丸每日总共向人体供应7mg睾酮,以维持机体正常需要。血睾屏障:间质毛细血管和曲细精管腔之间,隔有毛细血管、淋巴管的内皮细胞和基底膜、肌样细胞、曲细精管基底膜和支持细胞等结构,可阻挡间质内一些大分子物质穿透精曲小管上皮细胞的间隙进入管腔,这些结构被称为血睾屏障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二十七、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二十八、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二十九、视力:是指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三十、视野: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围。正常人颞侧和下侧视野较大,鼻侧和上侧视野较小。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 三十一、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三十二、牵涉痛:是某些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兴奋性: 2、动作电位: 3、血浆渗透压: 4、能量代谢: 5、主动转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由血浆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谓() A、血浆渗透压 B、晶体渗透压 C、胶体渗透压 D、渗透压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3、肺活量等于() A、潮气量+补呼气量 B、潮气量+补吸气量 C、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 D、潮气量+余气量 4、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A、进食 B、肌肉活动 C、环境温度 D、精神活动 5、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错误的是() A、清醒 B、静卧 C、餐后6小时 D、室温25℃ 6、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是() A、皮层小脑 B、前庭小脑 C、脊髓小脑 D、脊髓 7、缓慢持续地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称为() A、腱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肌紧张 8、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 D、不能总和 9、小管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主要发生于() A、集合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远曲小管 10、关于葡萄糖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近球小管不能将肾小球滤出的糖全部重吸收 B、只有近球小管可以吸收 C、是主动转运过程 D、近球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有一定限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个空,20分) 1、成为细胞生存和活动直接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主要由参与性止血、、 三部分。 3、心脏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谓心动周期。 4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是 mmHg,脉压是 mmHg。 5、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6、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7、血液对机体内环境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血液的功能主要由缓冲功 能;;;; 。 8、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来实现的。 9、成人每日吸收的铁约为 mg,食物中的三价只有还原成才可被 吸收。铁主要在被吸收。 10、经典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呼吸气体交换的动力及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3、胆汁的主要作用?

动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 (5分) 1.机体功能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2)稳态的概念 2.机体功能的调节(1)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改变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例如:血管平滑肌在收到牵拉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5分) 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兴奋性与兴奋的概念 (3)阈值、阈电位和锋电位 2.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物质转运和信号传导 物质转运方式:1.小分子物质或离子的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的转运:出胞和入胞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第一代动物。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具有杂交优势,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封闭群动物(远交系):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1%。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 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 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

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 , A.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心脏射血 D.防御反应 E.基础代谢 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 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 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 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 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 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 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 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 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 10.内环境的稳态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全

(注:其中加粗的知识点考大题的概率为99.9%、还有编辑时可能有误差请大见谅、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绪论 1.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研究水平:①整体和环境水平;②器官和系统水平;③细胞和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2.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机体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对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4.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第一章、细胞的功能 1.细胞膜物质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分子的脂溶性物质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方式。如:二氧化碳、氧气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需要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电化学梯度)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如:Na+通道 易化扩散分类: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离子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主动转运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消耗能量(3)需要载体介导 (1)原发性主动转运如:钠钾泵、钙泵、碘泵(2)继发性主动转运如:主动转运分类: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转运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分类:(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

历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3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 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动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全

一、概述 (5分) 1、机体功能与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得概念(2)稳态得概念 2。机体功能得调节 (1)机体功能调节得基本方式 (2)反射与反射弧得概念 动物生理学:就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得科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内容:①阐明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特点,以及各部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得规律;②阐明机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器官、系统活动得变化规律、 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水平:①整体与环境水平;②器官与系统水平;③细胞与分子水平。 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1、急性实验(①离体实验;②在体试验)2、慢性实验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就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得环境、 内环境稳态:组成内环境得各种理化因素得变化都保持在一个较小得范围内,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就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得必要条件,也就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就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得变化所产生得有规律得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得基本方式就是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 反射得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 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内分泌腺与具有内分泌功能得组织细胞产生得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到达较远或邻近得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改变其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作用方式: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特点: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得反应,这种反应就是组织、细胞本身得生理特性,并不依赖于外来得神经或体液因素得作用,所以称之为自身调节。例如:血管平滑肌在收到牵拉刺激时,会发生收缩反应。 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就是神经与体液调节得补充。 动物生理功能得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反馈调节:即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得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得活动进行调节。 反馈包括正反馈与负反馈。 正反馈:从受控部分发出得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得活动,称为正反馈。如: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够降低控制部分得活动,称为负反馈。如:血压、体温、肺牵张、血钙、 二、细胞得基本功能(5分) 1、细胞得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2)细胞兴奋性与兴奋得概念 (3)阈值、阈电位与锋电位 2.骨骼肌得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得兴奋传递(2)骨骼肌得兴奋-收缩偶联 细胞膜得生理功能:物质转运与信号传导 物质转运方式:1、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得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2。大分子物质或团块得转运:出胞与入胞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自考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4.红细胞凝集 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5.溶血 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6.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7.血型 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 1.自律细胞 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

人体生理学各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反射 3、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B.生理学C.动物学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 3、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负反馈调节 4、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分娩C.排便反射D.减压反射 5、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6、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 7、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B.细胞外的液体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D.血液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

9、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反应C.神经冲动D.正反馈调节 三、填空 1、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 2、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 3、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 4、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 5、反射弧由感受器、、、、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四、判断题 1、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2、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4、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5、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6、D 7、C 8、C 9、B 10、A 三、填空1、组织液;血浆2、神经;3、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4、缓慢、 广泛;持久5、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判断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2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1)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得概念 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得一门科学. 2、动物生理学得研究内容 根据机体结构得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 A、整体与环境水平得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得反应与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得整合机制。(捕食行 为、逃离行为) B、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机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得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与控 制它们得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得作用与意义。 C、细胞与分子水平得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得活动规律。又称为细胞生理学 3、动物生理学得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1、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得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得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得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得功能变化。由于这种动物可 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假饲实验) 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得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得手术与方法;整体条 件复杂不易分析。 2、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 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 缺点实验往往就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得在体活 动情况. 4、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与系统得生理功能所发挥得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就是机 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得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 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与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得过程。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得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得调节。 特点:适应范围与作用范围都比较小。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1、细胞膜得结构特点 液态相嵌模型 1、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液态、膜具流动性 2、镶嵌蛋白质:α-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 3、糖类在表面: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 2、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 一、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得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 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得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得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跨膜转运得方式。 特点: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得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改变。 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三、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得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得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得过程,由生物泵完成。 特征: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 四、入胞与出胞:入胞:细菌、异物得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得吸收。 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得分泌。 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得概念 兴奋:就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得刺激后所产生得生理功能加强得反应。 抑制:物质得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全丧失得现象。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与机体发生反应得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得刺激引起得相应得活动。 兴奋性:就是指活细胞,主要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得外正内负得电位差。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产生得可扩布得电 位变化过程。 极化:细胞就是不良导体,膜内得细胞内液与膜外得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三十四、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三十五、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Ⅱ、填空题(借鉴以往的考试试题,预判分析) 1.当细胞受剌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它是导致Na+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 2.观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时,若主、次侧均不凝集为O型血。 3.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受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的调节。 4.肺每分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 5.胆碱能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阿托品。 6.眼的调节主要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眼球会聚的调节。 7.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呆小症是由于胎儿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 8.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和少量的雄激素。 9.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10.静息电位值接近于钾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钠平衡电位。 11.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晶状体前凸、瞳孔缩小和视轴汇聚。 1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13.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胰液和小肠液。 1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