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14956763.html,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作者:陈琦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27期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地位

本节课选自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上)中实训一的内容。心肺复苏是贯穿整个急救过程的主要技术,是每个护理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是护士执业资格认证的必考项目。在发达国家从中学生已经开始普及,在我国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势在必行。

三、学情分析

(1)教学优:①中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医护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对心脏的位置、胸腔的结构及心肺呼吸骤停的判断已掌握。③学生具有强烈的掌握救护技能以服务社会的愿望。

(2)教学劣势: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耐心稍显不足,对操作浅尝辄止,不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能简述心脏骤停初级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要求。(重点)。②能正确实施人工循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的操作。(难点)。过程与方法:“做中学,做中教”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四、教学策略

(1)教法:①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完成四个任务:评估判断与安置体位;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判断复苏效果,从而完成对心肺复苏操作的学习。②直观演示教学法:通过观看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竞赛一等奖的操作视频,加深对要点、易错点的辨识。③1-4-16教学法:1-1个教师,4-四个小老师,16-16位学生。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心肺复苏说课稿教学文案

《心肺复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第8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五部分:教材简析、简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总结教学效果。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地位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术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其中心肺复苏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例,那么全民普及心肺脑复苏术势在必行。 (二)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教学时数是2学时(理论学时1,操作学时1),在此之前学员已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急危重症学护理、内科护理学等,在实习期间对“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已非常熟悉,会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会进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本次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1.知识目标 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3.情感目标 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备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伤”精神。 4.重点及难点确定 上述目标中,对心搏骤停的类型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员进行实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和注意事项中的一些数据和方法已落后于临床实际,在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

心肺复苏术讲课内容简介

心肺复苏术讲课内容简介 1.心肺复苏术:英语简称CPR。国际红十字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 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这个国际组织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2.心肺复苏术的适用范围:急病、创伤、中毒、溺水、触电等,导 致心跳、呼吸骤停。 3.抢救最佳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 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超过10分钟后存活率几乎为0。平时不愿意做,怕传染、怕脏等等,这是我们存在的心理障碍,我们要把他当做家人和朋友,比方说我们天天在一起工作、喝酒聊天,他出事了,你说你不会你不救?要积善行德。 4.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①判断意识: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婴儿: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 ②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③摆放成复苏体位 ?现场环境安全 ?仰卧位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左右脚分别置于颈部和腰部)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松解裤带。 5.开始步骤:C —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是心搏骤停后形 成人工循环唯一有效方法。 1.检查脉搏:触摸颈动脉搏动,位置: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婴儿上臂中点内侧部位 2.心脏按压:①部位:胸外心脏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央心窝处;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②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③胸外心脏按压的要求 ●按压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 儿大约为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 6.打开气道: ①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急救护理》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急救护理》说课稿 《急救护理》说课稿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杜利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很荣幸能有一次这样交流和学习机会。 我是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教师,今天我说的课程是: 急救护理。 我想从以下五方面展开: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设置 1 、课程定位《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下面我结合护理职业岗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作简要说明。 通过对鄂州及周边省市地区护士职业市场调研,了解到目前护士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医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这三种护理岗位都需要护士为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整体护理能力,需要科学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获取和使用护理新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2003 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为: 1 / 12

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等;一般能力为: 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等。 通过以上护士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本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 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临床、社区、家庭及老年福利院等一线岗位,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方法,有效开展临床、预防、保健、康复、营养等护理活动,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根据护士职业能力分析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为三大领域: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对应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护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专业领域课程的学习来实现。 专业领域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科护理课程、综合护理课程等三大类,分别对应学生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急救护理》是培养学生对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紧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等能力的一门综合护理课程,需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技

2019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析

2019年心肺复苏(cpr)指南 2010 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新指南 20 条核心建议(1)进一步强调胸部按压的重要性,建议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2)强调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3)增加了在院外设置心源性猝死相关的警告标识的认识;(4)对于院外、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的电除颤,不推荐特殊的 CPR 时间点;(5)在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行胸部按压,减少电击前后的间隔。 (6)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7)在心导管室或心脏外科术后立即出现的室颤和无脉室速,可使用 3 次快速、连续电击;(8)在不能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再建议气管插管内给药,可通过骨髓腔途径给药;(9)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应在第 3 次电击后、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然后每 3~5 min 给药 1 次。 第 3 次电击后,也应给予 300 mg 的胺碘酮;(10)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不再建议应用阿托品。 (11)早期行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下降;(12)进一步强调了 CO2 图的重要性, CO2 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 CPR 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13)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得到认可;(14)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得到了认可。 1 / 1

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应认真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吸入的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 94%~98%;(15)对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进行了更多的细化和强调。 (16)一个有结构的复苏后治疗计划可改善 ROSL 后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这一点已得到认可;(17)进一步强调初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在 ROSL 后患者(包括昏迷)的应用;(18)修订了血糖控制的建议: ROSC 后成人血糖值超过 10 mmol/L 应进行治疗,但要避免低血糖;(19)应用治疗性低体温治疗心搏骤停后昏迷的存活者;(20)承认目前许多公认的预测因子不可靠,尤其对已用治疗性低体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 关键点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初始人工呼吸在需要行CPR 的成人中,心搏骤停更多可能是来自于心脏的原因,所以 CPR 应从胸部按压开始。 最佳的胸部按压技术包括: (1)按压胸部至少 100 次/分,深度至少为 5 cm,但按压深度不应超过 6 cm;(2)在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3)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只行胸部按压的 CPR 对接受过培训的救援者及相关专业人员来说,胸部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是实施 CPR 的首选方法。 如果旁观者不能或者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则应鼓励他们只进行胸部按压,或者是在急救电话中指导他们进行胸部按压。

气道异物说课稿范文

气道异物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心肺复苏术》选自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中实践3中的主要内容(P131~133)。是贯穿整个急救过程的主要技术,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在整个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达国家从中学生已经开始普及,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势在必行。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士技能大赛、医院选拔人才是必选项目,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熟练这项操作[2]。 二、说学情 本实践的授课对象是卫校的10级学生。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对理论科缺乏必要的兴趣,但对实践课充满求职欲望。 职业中专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生理、解剖、健康评估等相关学科,对心脏的位置、胸腔的结构及心肺呼吸骤停的判断已掌握,如何正确、熟练、协调地施行心肺复苏术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中利用视频、直观教具,加强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握课堂的重点。他们具有强烈的掌握救护技能以服务社会的愿望,这些为本课的实施提供了认知前提和情感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包括实验课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救护技能。 (1)列出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列出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2)简述心脏骤停初级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要求,复苏时心脏按压部位、频率、深度、注意事项。吹气深度、有效呼吸的判断、与按压次数之比。畅通气道的方法。 (3)复苏成功的标志。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人工循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自我、关爱他人的生命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常说“医者仁心”,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重在掌握初步现场急救技术——CPR。其难点和重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心肺复苏术的.正确操作。同时对教

【说课稿】触电急救--心肺复苏法

【说课稿】 触电急救——心肺复苏法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维修电工作为特殊工种,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维修电工专业学生入校后,必须首先接受安全教育,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才可以进行电工实际操作。《触电急救—心肺复苏法》选自《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三单元课题一。心肺复苏作为维修电工安全知识的重点内容,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刚刚入校的新生。对他们而言,学习环境是新的、专业知识是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新的,新环境的适应需要老师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当然对教师而言,这也是引导新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触电后的现场急救,重点在于心肺复苏操作方法的准确与否,只有熟练掌握了其步骤方法,才能达到现场救护的目的。所以心肺复苏的步骤方法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的心脏胸外按压,技术性要求比较高,学生最容易出错,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心肺复苏步骤方法的基础上,在操作中真正熟练应用心肺复苏法进行现场救护;并能在教师创设的竞赛情境中,

用所学的触电急救知识去指导实践,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电工职业素养和习惯,提高学生意外情况下的互救能力。 5、教学准备 现在展示的是本次课的课时分配、教学准备及小组划分情况。主要体现一体化教学的讲练结合、效果考核,并充分考虑一体化设备与条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二、教学方法 我认为本课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需要用情感去引导学生,情感决定态度,而态度决定了效果。 电工技能入门中,学生不存在学习基础的差异,只存在学习态度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到心肺复苏的任务学习中去,使任务与所创设的情境自然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发的去学习;通过示范操作、多媒体演示、对比分析等多种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的学到基本的感知技能与操作技能;在考核环节中,我将采用竞赛考核法,按技能比赛的操作规程组织考核,让学生在一体化教学中多体验实战的气氛。学生则通过思考讨论、集体观摩、实训操作、竞赛等方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的去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做”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本次课的教学过程 1、任务引入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 程指南更新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 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 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 2.1 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 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指南针对医务人员的有何提醒呢?又与此前2010版指南有何变动呢?以下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供大家学习。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更新):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旧):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胸外按压的强调事项* 2015(更新):医护人员应为所有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提供胸部按压和通气,无论这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而且,医务人员比较实际的做法应是,根据最有可能导致停搏的原因,调整施救行动的顺序。 2010(旧):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理由:建议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因为这种方式相对易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医护人员理应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才能够有效实施按压和通气。但是,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单独行动时,仍应是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给予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顺序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改变,比如在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取得并使用AED时。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5(更新):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立即可取得AED,施救者应从胸部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在现场有AED或除颤器的医院和其他机构,治疗心脏骤停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在AED/除颤器可供使用后尽快使用。

心肺复苏教案一讲课稿

《心肺复苏》课题名称:心肺复苏

授课 时间理论课+实操课课型 课时1学时(45分钟)安排1.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教学2.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目标3.牢固树立现场急救的意识 教学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重点教学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手法 难教理论讲授法、图片展示法、操作演示法、讨论方教多媒体、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仪1《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及安全技能训练考核 参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资2《院前急救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导入新课】:(5分钟) 案例一: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比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心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比赛场地的中圈里。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可惜经(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片,并援引北京青分钟抢救无效后辞世。45年报的评论进行讲述) 案例二:2011年X月X日,某矿地面车间职工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人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人员在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急救,但因施救(由

教方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生命。师直接讲述) 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进行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 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3.【教学过程】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 (由教师结合数据图片进行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 :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1提问 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生溺水、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一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此处插入数表辅助进行讲解)呼吸停止时: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 在10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 所以,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急救护理说课稿

《急救护理》说课稿 ——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杜利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很荣幸能有一次这样交流和学习机会。我是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教师,今天我说的课程是:急救护理。我想从以下五方面展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下面我结合护理职业岗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作简要说明。 通过对鄂州及周边省市地区护士职业市场调研,了解到目前护士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医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这三种护理岗位都需要护士为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整体护理能力,需要科学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获取和使用护理新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2003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关于《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护士职业的核心能力为: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具备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护理能力等;一般能力为: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等。 通过以上护士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本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临床、社区、家庭及老年福利院等一线岗位,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方法,有效开展临床、预防、保健、康复、营养等护理活动,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根据护士职业能力分析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确立为三大领域: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对应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专业领域课程的学习来实现。专业领域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科护理课程、综合护理课程等三大类,分别对应学生基本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急救护理》是培养学生对急危重症病人病情观察、紧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等能力的一门综合护理课程,需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紧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这种能力又是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①明确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评估、急救与监护的专业知识;②学生知道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知识;③学生知道与急危重症救护相关的人文和法律知识。 能力目标:①能识别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及变化,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②能对常见急危重症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及配合医生抢救,培养快速有效的应急能力;③能参与灾难及意外伤害救护,对伤员正确的检伤分类及安全转运,培养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

心肺复苏说课稿(干货)

心肺复苏说课稿 《心肺复苏法》说课稿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第 8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五部分:教材简析、简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总结教学效果.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地位《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之一,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术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其中心肺复苏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猝死的人数超过50万例,那么全民普及心肺脑复苏术势在必行。......感谢聆听(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教学时数是2学时(理论学时1,操作学时1),在此之前学员已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急危重症学护理、内科护理学等,在实习期间对“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已非常熟悉,会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会进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本次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感谢聆听 1.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识目标?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3.情感目标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备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伤"精神.? 4.重点及难点确定?上述目标中,对心搏骤停的类型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员进行实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和注意事项中的一些数据和方法已落后于临床实际,在参考美国心脏协会(AHA)《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调整。 二、教法简述......感谢聆听 (一)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时可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根据原有知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员回顾相关知识,启发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从而实现学员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部分内容可采用讲授—演示法,即边讲解边示教,不仅吸引学员注意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员的观察能力等。......感谢聆听 (二)教学资源 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第3版)》,供本科、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由张波桂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另外还参考了《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 设备:理论授课的教室有电脑及投影设备,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和教学模拟示教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所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儿科心肺复苏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内容是《小儿心肺复苏术》,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出示幻灯片)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小儿心肺复苏术是:吉林科技技术出版社,《儿科护理学》第五章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内容。 本节是学习了护理学基础成人心肺复苏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小儿急救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小儿心肺复苏的知识与之后所学急症患儿的护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项技术有广泛的意义。 儿科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 二、说学情 1、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但对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差。 2、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不愿独立思考问题,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 3、心理特点:表现欲强,对护理操作期盼已久,喜欢教师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儿童基础生命支持的CAB步骤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说出小儿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并能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儿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程序 难点:操作中对小儿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按压部位、深度及按压手法不同的把握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法:利用播放视频、图片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小儿心肺复苏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易理解。 情景模拟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操作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心肺复苏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两课”评比(2014年度) 教案设计 心肺复苏术

目录 一、教材简析 (01) 1、教材选用 (01) 2、教学地位 (01) 4、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01) 二、学情分析 (01) 三、教法、学法的选择 (01) 四、教学实施设计简述 (02) 五、教学实施设计(教案) (03) 六、附件一: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 09 七、附件二:心肺复苏评价标准-------------10

心肺复苏术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选用 选用的教材是傅一明主编的《急救护理技术》。它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教学地位 心肺复苏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把 1、(明确心肺复苏 3 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掌握现场心肺复苏的方法及步骤, 总结归纳出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制定为知识目标; 2、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正确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技能目标; 3、在实训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 具有争分夺秒的抢救意识。 因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实用性人才, 所以把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列为重点; 鉴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不足,我把急救意识的形成和急救技能的掌握列为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她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已经接触生理、解剖、基护等学科,她们具有强烈的掌握救护技能,从而为服务社会的愿望。 三、教法与学法选择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1学时,实训1学时,技能竞赛1学时。理论讲授时采用任务驱动- 案例教学法,根据案例、明确任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可采用讲授—演示法,即边讲解边示教,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训练习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仿真练习,最后通过学生竞赛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自主学习法,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合作探究法是培养学生协调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为学生在观察与造型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效果:比如在操作时运用观察法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2019心肺复苏(CPR)的指南解读)

2019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201 0 年心肺复苏(CPR指南解读新指南20条核心建议 (1 )进一步强调胸部按压的重要性,建议尽量减少胸部按压的中断;(2)强调跟踪和触发系统可以检测病情正在恶化的患者,且能预防院内的心搏骤停;(3)增加了在院外设置心源性猝死相关 的警告标识的认识;(4)对于院外、非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目击 的电除颤,不推荐特殊的CPR时间点;(5)在除颤器充电时持 续行胸部按压,减少电击前后的间隔。 (6)不再强调心前区捶击的作用;(7)在心导管室或心 脏外科术后立即出现的室颤和无脉室速,可使用3次快速、连续 电击;(8)在不能建立静脉通路时,不再建议气管插管内给药, 可通过骨髓腔途径给药;(9)在治疗室颤或室速时,应在第3次 电击后、胸部按压再次开始时给予肾上腺素,然后每3 ~5 min给 药1次。 第3次电击后,也应给予300 mg的胺碘酮;(1 0)在心室静止或无脉电活动时,不再建议应用阿托品。 (1 1 )早期行气管插管的重要性下降;(1 2)进一步强调了CO2图的重要性,CO2波形图能够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持续监测气管插管的位置和CPR的质量,能为恢复自主循环提供一个早期标识;(1 3)超声成像在高级生命支持中的潜在作用得到认可;(1 4 )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高氧血症的潜在危害也得到了认可。 . .专业资料.

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应认真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吸入的氧气浓度应该被滴定,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4 %?98%; (1 5 )对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进行了更多的细化和强调。 (1 6 ) 一个有结构的复苏后治疗计划可改善ROSL后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这一点已得到认可;(1 7 )进一步强调初期 经皮冠脉介入术在ROSL后患者(包括昏迷) 的应用; (1 8)修订了血糖控制的建议: ROSC后成人血糖值超过1 0 mmol/L应进行治疗,但要避免低血糖; (1 9 )应用治疗性低体温治疗心搏骤停后昏迷的存活者; (20)承认目前许多公认的预测因子不可靠,尤其对已用治疗性 低体温进行治疗的情况下。 关键点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初始人工呼吸在需要行CPR 的成人中,心搏骤停更多可能是来自于心脏的原因,所以CPR应从胸部按压开始。 最佳的胸部按压技术包括: (1 )按压胸部至少1 00次/分,深度至少为5 cm ,但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 cm ;(2)在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3)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只行胸部按压的CPR对接受过培训的救援者及相关专业人员来说,胸部按压联合人工呼吸是实施CPR的首选方法。 如果旁观者不能或者不愿意进行人工呼吸,则应鼓励他们只进 行胸部按压,或者是在急救电话中指导他们进行胸部按压。 抢救者的危险抢救人员应每2 min进行轮换,以免因抢救者疲劳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用药与急救》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用药与急救》说课稿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用药与急救》一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 主要介绍了安全用药常识和一些急救方法。内容比较丰富活泼,密切贴近生活,对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具备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了解急救的一般方法步骤。 技能目标:学会基本的药品知识,正确使用日常药品。 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初步急救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关注自身及他人生命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②急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全用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日常用药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思维敏捷,能够通过对以往学过知识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但系统的医药知识是首次接触到。 能力储备:

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如实验法和观察法。但是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中的能力较弱。 情感态度: 初二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高峰,在想法上容易出现极端,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契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 课堂上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且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药与急救) 2.自主学习,区分概念(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小组合作,设计交流(读懂药品说明书,设计主题小药箱) 4.师生探究,突破难点1)危急情况,120呼救 2)常见险情,策略归纳 3)心肺复苏,全景演练 4)出血设定,摸索方法 5)交流收获,思想升华 5.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用药与急救 一、安全用药二、急救 1.类别:处方药、非处方药(OTC) 1.120急救电话 2.药品说明书的使用 2.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3.主题小药箱的设计 3.出血和止血

心肺复苏演讲稿

徒手心肺复术 A.徒手心肺复苏术 一.现场急救处理 它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或急重病人在未到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你可曾知道: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突然的意外事件:如触电、溺水、自缢、严重创伤、烧伤。 2.急性中毒:常见的有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药物和部分金属中毒等。 3.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肌疾病等。 4.严重代谢紊乱:如酸中毒、高血钾症、低血钾症、脱水等。 5.严重感染和休克:如败血症、过敏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等。 时间就是生命! 2.心跳、呼吸骤停的危害: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CPR成功率 1分钟内>90% 4分钟内60% 6分钟内40% 8分钟内20%

>12分钟2-5% ?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3.心肺复苏的原则 ?1)立即进行(15-30秒内) ?2)就地抢救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进行(强调早期心脏按压) 1)基础生命支持(BLS) (CAB) C 人工循环 A 开通气道 B 人工呼吸 徒手心肺复苏简易三步骤: 现场评估 ?在现场救助伤者,首要的问题是评估现场是否有潜在的危险。?如有危险,应尽可能解除。例如,在交通事故现场设置路障,在 火灾现场需防止房倒砸伤。还要注意到意外事故的成因,防止继发意外发生。 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1.意识丧失: ?2.呼吸停止: ?3.心跳停止: 确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后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注意事项及指征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及指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心肺复苏讲课稿

心肺复苏 (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一适应症: 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二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三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心肺复苏Ⅰ期):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急结合不间断进行。 判断有无意识、呼吸、脉搏 1判断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面颊或肩部。耳边呼唤“喂,怎么了?”。 婴儿轻拍足跟,掐捏上臂看是否睁眼、啼哭。 如无意识,立即呼救。 2判断呼吸:通过一看、二听、三感、三步骤完成。 一看:胸廓有无起伏 二听:有无呼吸音 三感觉:有无气流流出(面部) 3判断颈动脉搏动:食指、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如无搏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时间<10s。 A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 1 体位:床放平(软床胸下垫胸外按压板),去枕平卧位,解开领带、衣领、腰带, 暴露胸部。 2 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及口腔内异物 3 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耳垂与下颌角连线垂直于地面。 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两指抬起下颏,使下 颌角、耳垂与地面呈90℃(60℃儿童,30℃婴儿)。 B 人工呼吸 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当时间条件不允许时,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婴儿)呼吸不失为一项有效而简单的人工通气方法,这只是临时性的紧急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管,人工气囊挤压或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 口对口(口对口鼻):吹气两次,每次两秒钟,注意胸廓起伏。操作方法:以置于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将自己的口唇紧贴患者的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直至胸廓上抬,然后让患者自然呼气。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14956763.html, 心肺复苏(CPR)说课稿 作者:陈琦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27期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地位 本节课选自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上)中实训一的内容。心肺复苏是贯穿整个急救过程的主要技术,是每个护理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是护士执业资格认证的必考项目。在发达国家从中学生已经开始普及,在我国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势在必行。 三、学情分析 (1)教学优:①中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医护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对心脏的位置、胸腔的结构及心肺呼吸骤停的判断已掌握。③学生具有强烈的掌握救护技能以服务社会的愿望。 (2)教学劣势: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耐心稍显不足,对操作浅尝辄止,不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能简述心脏骤停初级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要求。(重点)。②能正确实施人工循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的操作。(难点)。过程与方法:“做中学,做中教”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四、教学策略 (1)教法:①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完成四个任务:评估判断与安置体位;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判断复苏效果,从而完成对心肺复苏操作的学习。②直观演示教学法:通过观看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竞赛一等奖的操作视频,加深对要点、易错点的辨识。③1-4-16教学法:1-1个教师,4-四个小老师,16-16位学生。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