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趋势

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趋势

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趋势
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趋势

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趋势

潘德礼

2011-03-11 21:2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6月3日第003版

2008 年 5 月 7 日,俄罗斯顺利完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交接,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5月 8 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了梅德韦杰夫对普京出任政府总理的提名。至此“梅普组合”正式启动。“梅普组合”能否长久,俄罗斯是否会再现“双重政权”、两个权力中心的政治局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政治力量格局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普京担任总统的八年里,俄罗斯始终保持着政局的稳定,逐渐形成了新的政治力量格局。普京大力推进的富民、强国方略以及一系列政策深得民心,强化政权体系的措施成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有力保障,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使得普京本人以及国家政权享有很高的社会支持率。2007 年 12 月,国家杜马选举结果显示出当前俄罗斯政治力量格局:多年来纷繁复杂的俄罗斯政治派别经过不断的分化、组合大致演化成了目前三股主要势力并存、此消彼长的政治格局,这就是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代表的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左派政治力量:以“统一俄罗斯”党为代表的,在很大程度上包括“公正俄罗斯”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等一些亲政府的政党在内的支持普京探索、坚持俄罗斯自己发展道路的政治力量,姑且称其为俄罗斯本土派政治力量:以及以“亚博卢”集团和右翼力量联盟为代表的亲西方的右翼自由派政治力量。经过十几年来的较量,左、右两翼政治势力都遭到削弱,唯有处于中间位置的俄罗斯本土派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今俄罗斯社会的主导政治力量。

作为主要的反对派政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坚持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对包括普京执政时期在内的俄罗斯政府政策持尖锐的批评立场。近年来,在当政集团和其他各种政治力量的挤压下,俄共处境艰难,曾经经历过几次组织上的分裂。在 2003 年和 2007 年国家杜马选举中,尽管俄共都以仅次于“统一俄罗斯”党而排名第二的身份顺利进入国家杜马,但其得票率在不断下降,而且其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大不如从前。如果考虑到国家杜马当前的党派组成状况,则更为明显的是,俄共将受到“政权党”和其他亲政权的党派的牵制,无法发挥类似 1995 年至 1999 年第二届国家杜马、1999 年至 2003 年第三届国家杜马时强大反对派的作用。

右翼自由派政党江河日下,早已失去了俄罗斯立国初期时的辉煌。自由派政党“亚博卢”集团和右翼力量联盟在 2007 年国家杜马选举中仅分别获得 1.6%和 1.0%的选票,继 2003 年国家杜马选举后再次未能进入国家杜马。这固然与当前俄罗斯社会政治情绪的变化有关,也与右翼自由派未能实现联合以及政权当局的防范、挤压不无关系。这一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俄罗斯目前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民族爱国主义,亲西方的右翼自由派正在不断丧失其影响力。

本土派政治力量的主要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得益于坚定支持普京以俄罗斯本国国情为基础寻求发展和振兴的“主权民主”理念,拥护普京的治国方略和几乎所有方针政策而得到不断发展。该党拥有 120 万党员,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政党,党内汇集了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的精英,并有各级政府官员、地方领导人的积极参加而实际上成为执政党,严格说来它更像是现政权的附属组织。它控制着绝大多数俄罗斯联邦主体的议会,并占据国家杜马三分之二以上绝对多数,如果再加上亲政权的政党,那么把新一届国家杜马看作是执行权力控制下的立法权力机关也不为过。“梅普组合”的出现使得原先唯总统马首是瞻的“政权党”因普京总统的卸任、普京总理的上任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普京担任“统一俄罗斯”

党主席职务,被奉为精神领袖,无疑增强了普京和普京政府对总统的牵制力、威慑力,当然这并不一定是现实的、消极的。

二、政党政治与国家权力体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2007 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不仅保证了“政权党”的胜利、印证了多数选民对普京治国方略的拥护和支持程度,而且从制度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即向着形成较为完备的政党制度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国家政治体制、权力体制的变化。

普京担任总统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改革政治体制,整顿政治秩序,规范政党活动,使俄罗斯实现了从“乱”到“治”、从“治”到“兴”,政治局势始终保持着稳定。普京充分利用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运用法律手段、通过行政系统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逐步形成了一种保持民主形式、实行总统统一领导的权力体制和管理方式。随着普京总统的卸任,新总统的上任,原先那种以个人威望为基础的总统集中管理模式能否延续下去,成为政局稳定、国家安定的关键。

普京担任总统期间,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可以看作是筹划未来的权力结构的一种选择,一直致力于政党体制的改革。普京在其总统任期内把建立对人们坦诚和有效的政党体系看作是国家的任务、国家元首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普京的大力推动下,俄罗斯通过一系列立法文件为政党体制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相继通过了政党法、地方选举获胜政党参与联邦主体领导人权力分配法,修改补充了选举法、政府法。这些法律的实施,促进了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型政党的发展,提高了政党的地位,突出了政党的作用,从而向政党政治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 2007 年国家杜马选举,俄罗斯政治体制显现出向以议会多数派政党组阁方向发展的迹象。普京曾经多次提出要加强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明确提出建立议会多数派为依托组阁的设想。这一发展方向显然是基于俄罗斯政治力量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支持现政权的力量日益壮大。反对派力量日渐萎缩。而这一发展方向必然对未来的国家权力结构、对“梅普组合”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未来政治发展趋势。与上一次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相比,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叶利钦执政时期的混乱、衰败与普京执政时期的稳定、振兴形成鲜明对照。显而易见,普京时期对于叶利钦时期而言是扬弃多于继承。普京时期探索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尝试是成功的,普京执政近八年来对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调整、改革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并因此而受到主要党派以及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由此也使得普京的继任者将更多的是继承:延续普京的路线、普京时期的“既定方针”。

普京担任总统期间,保持了执政的精英集团、干部队伍的稳定与相对团结,为“梅普组合”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梅德韦杰夫是普京团队的重要成员,与普京合作多年,而且在普京支持下当选了新一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当选俄罗斯总统、“梅普组合”的形成实质上是执政的精英集团的一次“内部分工”。

普京政府与历届政府的区别在于,普京政府的权重发生积极变化,有可能成为高效的政府。这首先是由于普京的个人威望。其次,普京拥有在自己任总统期间积累下的政治资源。普京的总理任期有可能是长期而稳定的,因为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在解决许多问题时立场一致。他们两人最近在一系列内政外交方面的表述上虽有不同,但只是侧重点上的差异,并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1992 年至 1993 年“双重政权”期间,俄罗斯两大权力机关对立、对抗是基于两个都有宪法依据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而当前的情况是宪法赋予总统的权

力、政府的职权、总统与政府总理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总统是国家最高权力。问题在于在有普京这样一位有相当威望、兼任最大的政党——实际上的执政党的领袖的总理的情况下,新总统想独立行事的确不容易。新总统和新总理之间确实需要一个磨合期,精英集团、干部队伍也需要一个适应期。普京和普京政府有可能对国家对内和对外政策决策有很大发言权和影响力,但不大可能挑战总统的权威、取代总统在重大决策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施宇200915035

浅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 施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915035) 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社会主义转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上也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俄罗斯政治制度。本文把“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作为俄罗斯政治制度一个特点加以说明,政党制度和联邦制度作为另外两个特点加以说明。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制度;总统;政党;权利;联邦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方向由社会主义急转为资本主义,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形成了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三权分立和赋予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度。但由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个人专制政治和当前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俄罗斯政治制度运行带上了以总统为权力中心的强烈的个人威权色彩,一般而言,俄罗斯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近年来俄罗斯政党制度逐渐演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的也在变化,因此还需加上“政权党”和“单一制联邦”才能更完整描述俄罗斯政治制度特征。 一、“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 1、强大的总统 在地位上,俄罗斯总统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保证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完整;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协调行使职能;确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向。 在权力上,俄罗斯总统类似于法国总统,集内政、外交、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于一身,除了和法国总统享有相同的权力,如对对议会和政府的解散权力、对政府、司法、军事机构的人事任免、重大会议的主持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赦免权等之外,俄罗斯总统还享有更大的权力: 第一,根据宪法,俄罗斯总统可以“根据联邦宪法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公决”,而宪法中没有显示其他机构也有公决权,也就是说提请公决是俄罗斯总统独享的权力。 第二,顺利的任命政府总理的权力。在俄罗斯,总统可以在国家杜马三次否决总统的提名的候选人资格后,仍然任命总理并解散杜马。就政府信任问题上,总统拥有裁决解散政府还是解散杜马的权力。 第三,俄罗斯联邦总统有权提名任命和解职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在司法体系中,除了法院系统,俄罗斯还有一套检察机关。 由弹劾总统程序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总统地位稳固,宪法规定对总统的弹劾只能是因为叛国罪或其他重大犯罪,由两院提出指控,再由联邦宪法法院做出裁决。但俄罗斯宪法同时又规定“联邦委员会关于罢免俄罗斯联邦总统职务的决定应在国家杜马对总统提出指控后的3个月内作出。如果联邦委员会在这段期间内没有作出决定,对总统的指控即为废除。”此外在俄罗斯,总统几乎不用考虑公决后果。早在1992年年底和1993年3月,叶利钦发动了两次公决试图解决“府院之争”,其结果严格来说都失败了,但叶利钦不仅没有辞职,反而动用武力,最后还通过公决通过了对总统集权有利的宪法。因此,公决无法约束总统。 2、孱弱的议会 俄罗斯议会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 从宪法文本上就可以体现俄罗斯议会的孱弱,首先议会权力被其他权力机构分割,权利范围受限。例如立法动议权被总统、政府、各主体立法机关、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和俄罗斯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所分割。法律须经总统签署和公布。在权力范围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俄罗斯市场的中国企业

1.中国商品进入俄市场的4种方式: 第一种: 大多数中国商人采用跨国直销方式做对俄贸易,他们一身兼三职,出口商,进口商及批发商。 大多数俄罗斯商人不能以信用证方式进口外国商品,中国商人将货在中国交给运输公司, 运输公司在俄罗斯清关后将货送到中国商人的指定地点, 中国商人收货后一般通过集贸市场将货批发出去,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但所承担的风险很大,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变化。 随着俄罗斯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法律的执行,20万华商已经从俄罗斯撤出 第二种:

主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批发市场,如北京雅宝路市场, 根据俄罗斯采购商需求(上门采购或者通过电话下单),将采购商订购的货物打包, 通过空运,陆运或海运包税方式运出去。 这种方式前几年流行,销量很大,但近几年来,销售逐渐下降,而且客户拖欠的货款越来越大,引起了许多坏帐,这种交易没有契约,出口没有单据,海关不能提供证明,因之而起的毁约,拖欠款,丢货和扣货等种种风险,商户只能自己承担。 第三种:通过正规的出口渠道 俄方客商或其他国家(最后转口俄罗斯)看样订货,厂家供货收汇。 这种方式目前较少,但随着俄经济的发展,采用这种方式的俄商家会越来越多。 第四种: 中国企业在俄组建公司(独资或与俄罗斯的合资形式), 或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正常的清关手续进行货物或原

材料的 销售,目前许多中国商家正在探索这个操作模式。 2.影响 商品进口体制和经营纳税 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国和俄罗斯签有经贸互惠协议,俄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关税优惠幅度为25%,当前俄进口关税除零税率外,分别为5%,10%,15%,18%等四档。对汽车、白糖、酒精、酒类制品、烟草制品等特别敏感的商品实行25%或30%的进口税率。 俄目前实行两种增值税率:粮食、基本食品、原糖、野生果实、浆果、核桃,用于科技目的、生产饲料或制作药品的鱼粉、鱼或海产品,儿童用品等进口商品的增值率10%,其它商品的增值税率是18%。 目前仅对酒类、香烟、汽油、首饰和小轿车等5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重要问题整理与解析

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 关键词:典型的总统制总统集权制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sident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两权之争) (苏联解体后,从一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选择再到两大机关的矛盾,最后通过武力确立总统制、三权分立) (1)人民代表大会与以总统为首的执行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出现了矛盾分歧,前者主张建立议会制国家,后者主张建立总统制国家,双方都有理由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双方对立的原因:1991年底,俄罗斯独立以后,选择了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土地私有化,经济市场化(这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降到最低限度)。但是,这种激进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经济急转直下,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苏维埃对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进行批判。 (3)两权对立的加深:国家政治体制的争论。 总统一方:废除旧宪法,确立新宪法,建立总统制,取消最高委员会,把最高苏维埃转变为专业性立法的会议。 最高苏维埃:执行权力机关受最高苏维埃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决定提交全民公决(1993年3月29日),决定将有关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交由全民公决。之后,总统试图解散人民代表大会,而人民代表大会也决定暂停执行总统命令。叶利钦还决定选举新的俄罗斯议会,在这期间全部以总统执行权力机关指导,切断人民代表大会的水电与对外联系。最后,炮打白宫,以流血方式确立了国家权力体制。 The features of Totalitarian Presidential system (集权主义总统制的特征) (1)总统决定俄罗斯的内外政策,而议会没有什么话语权。 (2)人事权掌握在总统手里。这样通过议会选举产生的少数党有可能进入政府,而多数党可能不能进入。总理由总统提名,议会杜马通过,其他政府成员无需议会同意,由总统决定即可。政府要员的提名任命完全由总统说了算。俄联邦政府几乎成了总统的一个普通办事机构。 (3)总统拥有强有力的否决权,议会的立法权受到很大限制。议会杜马通过的法案必须以总统签字后才能生效。 (4)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很难监督政府。 (5)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俄罗斯宪法规定总统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可以提前行使总统职权,让总理代行总统职权。这实际上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健康状况”界定不明。总统犯叛国罪等重罪,会议可以罢免,但程序非常复杂。 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虽然各派力量颇有微词,但修宪程序复杂,至今未曾修改过。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俄罗斯普京式政治体制改革 朱晓姝 2011-03-05 14:44:38 来源:《当代世界》2005年第4期 普京自2004年3月连任以来,为进一步强化总统权威,构筑具有俄式特点的政治体制,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依靠较高的民意支持率和连任后较大的施政自主性,大刀阔斧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效果显著。但是,由于改革刚刚起步,且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施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俄要建立真正高效、顺畅的国家权力体系任重而道远。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组国家权力体系 普京连任以来,本着加速发展、权威治国的理念,着力整顿权力秩序,并以别斯兰人质事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顺了总统、政府、议会、政党的关系。近一年来,普京在推进政治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举措: (一)大力扶植统一俄罗斯党并改组政府,基本确立以总统为核心、府院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政体构架。普京吸取叶利钦时期府院相争内耗激烈、国家政权机构运转受到严重干扰的教训,开始运用扶嫡遏异己手段,拉统俄、压俄共,在2003年底杜马选举中,动用行政资源助统俄参选获胜,夺取杜马主导权,从而建立总统对议会的有效控制。之后,普京在大选前后大幅改组政府,任命与自己有相同执政理念的弗拉德科夫为政府总理,组建以强力集团为班底的听命于己的“技术型小政府”,从而建立总统对政府的绝对控制权。从此,俄政坛以总统为绝对权威的“三驾马车”得以按普京意愿有效行驶和运转。

(二)改变联邦主体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强化国家垂直权力体系。针对原有的国家垂直管理体系结构松散且运作不力,总统派驻七大联邦区全权代表没能发挥实际作用,地方利益集团利用州长选举营私舞弊等漏洞。普京提出将各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由直接选举产生改由国家元首提名,经该联邦主体立法会议批准产生。在去年12月3日杜马通过的政治体制改革法案中规定,总统在联邦主体行政长官任期届满35天前提出候选人,地方议会应在14天内予以批准如果地方议会三次否决总统提名,则总统有权解散地方议会。此举一方面大大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减少了其与联邦中央抗衡的本钱,强化了以总统为筷合的垂直权力体系,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地方议会的权力,使地方领导人对本地区发展负起更大责任,并把本地区发展同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联邦制的发展。 (三)消肿、反腐、打寡,力图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权体系。普京连任伊始,开始大力精简政府机构,裁减冗员。他先改组政府,后又大刀阔斧精简总统办公厅,初步划清政府各部门权限、简化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效率。普京还以严惩官僚腐败为重点,采用加强反腐立法、建立专门反腐机构、加大司法惩处力度、高薪养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全社会营造反腐氛围等多种举措遏制腐败势头,使反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此外,普京继续对寡头穷追猛打。去年再度以偷税、逃税等罪名,对霍多尔科夫斯基旗下的尤科斯公司提出起诉,最近又对该公司最大子公司的股份进行拍卖,名正言顺地将其收归国有,把这个不可一世的石油帝国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坐拥75亿美元的俄第二大富翁阿布拉莫维奇也因“严重违反金融政策”被迫辞去楚科奇自治州行政长官一职。 (四)改变国家杜马选举方式,修改政府法和政党法,提升政党作用,加强政党制度建设。普京深知,政党是公民利益代言人,俄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体制离不开政党的作用与影响。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普京以此为契机,在提升政党作用、推动政党建设方面连出“三板斧”,先是取消杜马单席位选区制,将原

俄罗斯西布尔公司情况介绍

俄罗斯西布尔公司情况介绍 一、企业基本情况 西布尔(SIBUR)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俄罗斯最大的油气化工公司及东欧石化领域的领军者,是一个垂直一体化的集团公司,俄气(Gazprom)银行是其最大的股东(持股70%)。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整个石油化学处理产业链,囊括了石油伴生气加工以及单体、塑料、橡胶、矿物肥、轮胎、橡胶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塑料加工等整个生产过程。生产产品多达2000多个。在俄罗斯市场中其产品生产比例分别为:石油伴生气占50%以上,丙烯占23%、聚丙烯占23%、聚乙烯占17%、各类橡胶占30%-49 %、轮胎占34%、氮肥占16%,以及大量的其它石化产品。 该集团在俄罗斯20个地区拥有企业,职工总人数超过5万人。公司管理是按产品门类构筑的:集团下设3个总部(即碳氢化合物原料部、塑料及有机合成制品部和合成橡胶部)以及2个子公司(西布尔–矿物肥公司和西布尔–俄罗斯轮胎公司)。

该公司业务战略目标是要成为世界级的石化公司并在全球市场上扩大竞争能力。在满足俄罗斯本国市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原料的深加工来创造额外价值和利润,建造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

力的大型工厂。其主要业务战略目标及目前企业分布情况如下:西部尔公司各项业务战略目标

二、企业主要生产资源情况 1、西部尔公司在天然气化工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可从俄罗斯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获得占全俄总量50%以上的石油伴生气资源。同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和秋明–BP石油公司建立了石油伴生气加工合资企业,以及拥有6个石油伴生气加工原料部门,还拥有西西伯利亚石油伴生气及其加工产品的运输基础设施以及位于托博尔斯克和新古比雪夫斯克市的加工轻烃的石化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在实施一项现代化以及新建石油伴生气加工厂的综合性计划,预计到2012年将石油伴生气的加工能力从140亿m3增加到225亿m3。 此部分业务由其总部碳氢化合物原料部管理,该部所辖企 业如下: ? 西布尔秋明燃气股份公司 ? 尤格拉石油伴生气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与秋明–BP油公司 的合资企业) ? 托博尔斯克–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西布尔–东方有限责任公司 ? 新古比雪夫斯克石化厂股份公司 ? 南鄂毕河沿岸石油伴生气加工厂有限责任公司(与天然气 工业石油公司的合资企业) ? 西布尔-燃气服务股份公司 ? 托博尔斯克–聚合物有限责任公司 ? 西布尔-港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俄罗斯政党政治

当代俄罗斯政党政治制度的演化 2014年11月26日 09:03: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那传林 《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规定,将国家杜马代表选举制度从选举时原来只有党派参加的比例制选举制度,恢复为多数—比例相结合的混合制选举制度,为小党的党员以个人身份参选从而使该政党进入国家杜马敞开了大门。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政坛新生了许多政党。这些新生的政党,填补了苏共倒台后的政治真空,密切了俄罗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政治关系,对俄罗斯国内政治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政党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这个问题俄罗斯历任总统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此相伴,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制度也处在持续的演化中。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建立两党制的尝试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并没有即时实行西方政治制度意义上的议会选举。这与叶利钦本人不喜欢政党有直接关系,当时政党这一政治符号留给俄罗斯人许多负面印象。新的俄罗斯宪法尚未确定,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还在发挥法律效用。从1991年底到1993年,俄罗斯出现了短暂的议会制共和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然而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却极力反对叶利钦总统。双方处于尖锐的对峙状态,最终叶利钦于1993年10月4日炮打白宫解散最高苏维埃,之后完全掌控了国家权力。同年12月,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联邦宪法获得通过,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3条承认意识形态多样性和多党制。宪法同时也规定了总统的无党派人士的身份以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权力和地位。根据俄宪法,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由俄罗斯联邦总统提名,经国家杜马同意任命,而不是由在俄罗斯杜马选举中获胜的党组阁,因此在俄罗斯没有执政党。 在20世纪最后10年,俄罗斯开始了建立类似于英美的两党制的尝试。第一次尝试是在1993年杜马选举前盖达尔创立的“民主选择”和沙赫赖的“俄罗斯统一和谐”党;第二次是在1995年切尔诺梅尔金的“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和雷布金的社会党,但他们都未在杜马选举中获得成功。从当时的政治情况看,即使他们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由于政府总理必须由俄罗斯总统提名,如果得不到总统提名,获胜的政党也无法组阁。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多党政治制度得以确立,但是俄政党缺少制度规范,自发杂乱而无序,只是在国家杜马中起表决机器的作用。为了支持总统提案在国家杜马的通过,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国家杜马开始出现了“政权党”——支持总统的党。 普京第一、二任期:从“政权党”到“优势党” 2000年,在当时的国家杜马中存在两个根本政治价值接近的政党“政权党”:“团结”党和“祖国”运动。两党合并,2001年7月12日支持普京政策的“团结和祖国”联盟产生,之后“全俄罗斯”运动又加入其中。普京不仅希望杜马中存在“政权党”,更希望“政权党”能获得超过杜马2/3的席位,也就是可以通过任何法案的绝对多数,成为“优势党”。同年12月1日,“团结”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三大亲总统的政党成功地合并为“统一俄罗斯”党。2003年的第四届杜马选举后“统一俄罗斯”党成为俄议会第一大党。2007年“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得超过杜马席位2/3的315席,“政权党”成了“优势党”。 “统一俄罗斯”党,在国家杜马出现一党独大的局面与普京对“统一俄罗斯”党的直接支持相关,更得益于普京的“大党”政党制度的设计。具体来看,第一,2001年7月《俄罗斯联邦政党法》的颁布效应。《俄罗斯联邦政党法》规定:每个政党的党员人数不得少于1万名,而且要在全国半数以上的联邦主体设有地方分部。政党获得杜马5%及以上选票才能进入杜马。第二,2004年9月“别斯兰事件”后普京为加强垂直权力,11月3日颁布《政府法》,取消先前对联邦政府总理和部长不能加入政党的限制。第三,2004年12月24日第四届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了《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修正案,并在2005年5月19日由普京签署颁布。该选举法取消了自1993年以来杜马实行的“混合选举制”,改为全部按照“比例代表制”的方式进行选举,即国家杜马所有450个议席,将在取得进入议会资格的政党中,按照其得票比率进行分配。政党成为杜马选举的唯一主体。第四,2006年1月1日普京签署了《关于联邦主体立法机关和执行机关组织总原则》修正案,其中规定:在联邦主体议会选举获胜的政党有权提出联邦主体行政长官人选,提高了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的作用。第五,提高国家杜马的准入门槛。2005年5月19日由普京签署颁布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修正案把杜马的门槛从5%提高到7%,这就整合了政党数量。 梅德韦杰夫任期和普京第三任期的政党制度改革 梅德韦杰夫2008—2012年担任俄罗斯总统只不过是一个过渡,尽管他的自由主义理念不同于普京。但梅德韦杰夫在任期内,小幅推进了俄罗斯政党建设,首先是为小党创造政治空间。根据相关法律,在国家杜马获得5%选票但不到7%的政党,可以得到1个议席,而得票超过6%但不到7%的政党,可获得2个议席。其次,降低组建新党党员人数门槛的相关法律,2010年1月前,新建政党必须有5万多名党员,在全俄半数以

俄罗斯公司注册地址变更最新规定

2016年俄罗斯公司注册地址变更最新规定 2016年1月1日起,俄联邦法对在俄境内注册的公司进行公司注册地址或法定地址变更程序进行了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注册地址是指在俄联邦境内的地区(如,莫斯科市,莫斯科州,利佩茨克州等等),而法定地址是指公司实际营业地址。 根据2015年3月30日通过的俄联邦法№ 67《为确保法人及私企国家注册所提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对俄联邦法做出进一步调整的规定》,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今后将必须通过以下两个程序: 第一步:向国家统一法人目录机构递交公司注册地址变更的相关公司决议 决议中需着重强调公司通过了变更地址的决议,相关文件需要在公司决议通过之日起的三个工作日之内递交。 变更申请中需指明:拥有决议中指出的公司注册地址变更地房屋的使用权,具体可出示如下文件予以证明: 1.办公地点租赁合同复印件 2.担保函 3.所有权证书复印件

第二步:向国家等登记机关提交材料 该法律生效后,上述国家注册地址变更的相关文件,需在第一步“向国家统一法人注册机构”递交申请之日起20天后再次向国家登记机关提交。 上述操作方法并不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注册地址为公司负责人的家庭住址或其拥有该住址所在地的使用权。 ②注册地址为持有50%以上股份股东的家庭地址,或其拥有该住址所在地的使用权。 登记机关对地址真实性的审核 注册机关需要对国家统一法人目录中的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对其真实性产生疑问或出现异议,则税务机关需进一步核实。 ①对登记机关持有的文件及信息,针对相关人员的异议,以及申请人递交的文件及说明进行研究分析。 ②听取相关人员的解释说明。 ③接收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信息及证明。 ④对不动产进行核查 ⑤安排专业人员及专家参与审核 如登记机关对公司注册地存疑需要调查,纳税人有权执行国家登记审查放缓,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俄罗斯的公司法、公司类型及其特征

俄罗斯的公司法、公司类型及其特征 俄罗斯是奉行欧洲大陆法系的国家,根据俄国家杜马1994年10月21日通过的俄联邦《民法典》的规定,俄罗斯的公司类型划分为: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附加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五种形式。公司的基本特征是:(1)公司是法人,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财产;(2)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都不能称为公司;(3)公司必须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民事主体。 无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以协议方式所组成、全体股东对于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的一种形式。无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数额没有数量规定,并由股东自行筹集出资。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的责任不以其出资额为限。当公司资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公司的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每个股东对债权人都负全部给付的责任。当公司财产不足低偿其债务时,公司股东有义务用自己的财产来清偿。无限责任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的债务仅以公司财产作抵偿,不能及于出资人个人所有的财产。 两合公司两合公司是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股份公司。两合公司兼有无限责任公司以个人信用为基础

和有限责任公司以股东资本为基础的双重性质,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不能管理公司业务,也不能对外代表公司。无限责任股东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管理业务。 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由法律规定的一定数量的股东组成、公司不公开发行股票、股东以其认定的出资额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俄联邦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数不能超过50个,公司的最低法定资本应该不低于公司注册之日联邦法定最低劳动报酬的100倍(目前俄法律规定的最低劳动报酬为450卢布,2003年10月1日起,将改为600卢布)。其他相关规定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基本一致。 附加责任公司附加责任公司是指由一个或几个股东创立的、公司的法定资本分成等额的股份、股东按其在公司成立文件中所确定的出资额的多少及以其个人出资比例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公司。若公司创立文件中关于债务清偿方面没有特殊规定,当其中任何一个股东因破产无力偿还公司债务时,此债务将在其余的股东之间根据其出资额的多少按比例分摊。附加责任公司的名称中应注明“附加责任”字样,其它相关规定可适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则。 俄联邦《股份公司法》简介

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变化必然引起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历史学的反响。2004年2月,普京总统指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俄罗斯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马尔科夫具体而简练地描绘了这个“悲剧性”状况厂最近15年来俄罗斯的确发生了一系列悲剧性的变化,生活水平下降,道德水准乃至整个文明程度都在滑坡”[3]。资深政治家齐普科教授在《我们怎样认识斯大林?》一文中指出:“今天俄罗斯……试图重新评价历史,是俄罗斯现实存在深刻的社会危机的反映。可以说500年来俄罗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提出或实践“重新审视苏联历史”这个命题的,不仅有著名的俄罗斯学者,还包括相当部分的前“持不同政见者”、国家领导人、主要政党、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等等。据最近的统计,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已经不限于共产党(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自由民主党肯定斯大林者比例最高(占该党被调查者的83%),而在亲总统的俄罗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中,肯定斯大林的也占到被调查者的58%。俄罗斯民众。十余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历史的认识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在各种民意调查、特别是全民投票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他们的情感。例如对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俄罗斯人还赞同继续这些改革,到90年代末,则有超过2/3的人反对它。这里要特别提及俄罗斯年轻人情感的变化。以往肯定或者怀念苏联历史的人确实集中在老一代人,现在

这种情况有所改变。2003年3月5日,齐普科教授指出:“俄罗斯的年轻人比其他人更尖锐感受到国家的衰落和混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对斯大林的向往。”〔4〕2003年2月27日,基里尔·亚基梅茨在《斯大林先生万岁》一文中写道:“目前20岁一代的人更希望国家强大和有秩序,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俄罗斯所缺的。对这一代人,苏维埃政权和斯大林在其心目中是不坏的象征。”〔12〕这就说明,当前俄罗斯重新审视苏联历史确实不是个别人或少数团体的行为,而是涉及相当广泛的民众范围,是值得加以关注的。苏联解体初期,一些人曾预言:“这是资本主义和民主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将出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将建立一个有新的世界秩序的社会”〔15〕(P184)。当时广大俄罗斯民众似乎都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认为苏联解体有利于俄罗斯发展:因为建立了“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十年后,饱受艰辛的俄罗斯人态度有了改变。1999、2000、2001年俄罗斯几次民意调查证明,认为苏联解体造成悲剧性后果的人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7.1%、73.5%和72.0%。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在1993~2001年,共7次向俄罗斯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1998年4月、8月分别调查1次,(缺94、95年资料)。认为由于这些年的“改革”而获得好处的俄罗斯人,每年分别占被调查者的25.1%、13.9%、7.5%、7.6%、6.5%、9.3%、15.9%;认为由于这些年的“改革”而遭到损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如何在俄罗斯注册公司和代表处

如何在俄罗斯注册公司和代表处 一、在俄罗斯投资注册企业需要办哪些手续? (一)设立企业的形式 在俄罗斯可以创建有外国资本的公司(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分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代表处。 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是有外国投资的法人机构,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封闭式股份公司、开放式股份公司,其中外国资本不少于10%,创立人可以是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分公司、代表处不具法人资格。公司、分公司、代表处的注册方式不同,建议咨询并委托当地律师事务所或服务机构办理。 (二)注册企业的受理机构 俄罗斯联邦税务部及各地方税务机关为企业的国家注册机构。 俄罗斯司法部国家注册局或俄罗斯工商会为公司代表处的注册机构。 (三)注册企业的主要程序 1、提供创建文件

(1)如果是俄罗斯法人需提供已公证的以下文件复印件:----章程; ----建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的合同; ----法人国家注册证; ----税务注册证; ----国家授权代码委员会信函; ----开立账户的银行证明。 (2)如果是俄罗斯自然人需提供以下文件复印件: ----公民护照; ----注册信息(带邮编的居留证明); ----统一纳税人号码。 (3)如果是外国法人需提供以下文件: ----国外公司的注册证明文件; ----国外公司驻在国国家商务机关对公司注册或认证的证明;

----章程、或备忘录,或公司条文,或股份协议,或合意证明; ----外国银行公司账户的证明; ----税务证明。 (4)如果是外国自然人需提供以下文件: ----带签证的护照(复印件); ----外国人个人账户的银行证明(原件或公证过的复印件)。 2、提供以下信息 (1)总经理及总会计师信息(可以是同一个人); (2)有关注册法人的地址信息; (3)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额,与创建份额相符(注册资本额,股份数量及股东间关系)。 3、文件公证 外国文件必须公证及认证,并需同时准备几份经公证和认证的文件副本。公认及认证的取得需经过以下四个步骤:(1)由具有翻译资格的公司译成俄文;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 择》 陈兆德 2011-02-04 10:18:31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6期 苏联在1991年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原来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以独立国家的身份成了其合法的继承国,并仍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10多年来,俄罗斯社会经历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现在,俄罗斯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但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矛盾还很多: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早已确立,但政治转型过程尚未完成,政治民主、政治效率和政治秩序的目标还未实现;俄罗斯务实外交的方略已渐趋形成,但仍有一些制约的因素不利于其大国外交的实施。因此,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与对外战略进行跟踪研究就十分必要。加之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政治大国,又是我们最大的邻国,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俄两国具有大致类似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范建中等同志撰写、时事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择》一书(以下简称《当代俄罗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入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走向的好书,值得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国际政治教研工作和外事工作的人们认真读—读。 重点突出显主题。这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当代俄罗斯》一书没有泛泛研究俄罗斯的全貌,而是着重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在

俄罗斯的政治与文化

俄罗斯的政治与文化 政治 苏联时期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十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后扩至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独立国家时期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法国式的半总统制(半总统制又名半议会制,又名议会执政府制,是一种具有总统制的实质,但在形式上保留议会制的外衣,而且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又在实际上掌握行政权力的政治体制。半总统制的内阁有相对较稳固的地位,国会权力相对缩小。)的联邦国家体制。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4年。2008年修宪改为6年,由人民直选产生。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包括了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但必须经议会批准。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首领以及国家安全会议的主席,并可以不经议会通过直接颁布法令。总统不可以连任超过2届。

俄罗斯居民的贫困状况

俄罗斯居民的贫困状况 顾志红 早在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国情咨文就把解决贫困问题列为国家面临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并提出在2010年以前消除俄罗斯社会中存在的贫困现象。在2005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普京再次以金融行业的职工为例强调解决贫困问题的紧迫性。可见,贫困问题已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函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虽然俄罗斯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但是贫困人口并没有减少,反而呈上升之势,而且贫困人口年龄构成趋向年轻化。2004年贫困人口中年轻人的数量增加了1倍。俄罗斯政府减少贫困人口工作难有成效的一大障碍是,大多数俄罗斯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生活现状,严重依赖国家的优惠政策。 一俄罗斯政府规定的贫困线 (一)2004年俄罗斯政府规定的贫困线是月收入低于2376卢布的人群。根据这一标准,2004年俄罗斯的贫困人数约为2550万(占总人口的17.8%)。与2003年相比,贫困人数减少了13%(380万人)。但是,官方的这一数字还不能全面反映出俄罗斯贫困化的实际清况。首先,这一数字没有反映出贫困人口中的年龄构成。2003年,在极度贫困人口中有65.2%的人具有劳动能力(从19一59岁)。而且这一比例从1999年开始呈稳定上升之势。同时,有1/4的贫困人口是16~30岁的壮劳力。其次,过去我们认为,俄罗斯的贫困人口主要是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但实际上,55岁以上的妇女和6o岁以上的男人只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2.1%(2003年)。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领取养老金人群的生活必需支出减少,或者有灰色收入,所以这部分人还不是俄罗斯赤贫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俄罗斯穷困人口具有显著的地区特征。在某些联邦主体,贫困已成为普遍现象。 例如,在印古什共和国,有83%的居民(2003年)生活在政府划定的贫困生活线以下。而在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贫困人口只占当地总人口的8%。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在俄罗斯人口中有一大部分居民生活在贫困线的边缘,他们随时可能滑向贫困人群。如果把贫困线提高5个百分点,那么,俄罗斯的贫困人口就会增加19.7%。 虽然政府不断给居民增加工资,但是俄罗斯职工2004年的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仍然只是1991年的89.8%。也就是说,俄罗斯人现在的实际货币收入还没有达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 另外,42.2%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属于贫困人口。这一数字反映出俄罗斯官方与民间对贫困的理解有差异。 (三)目前,俄罗斯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居民收入不平衡。这是引起社会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2004年,在俄罗斯总人口中10%的最有保障的人群的收入占全国货币总量的29.8%。同时,在俄罗斯人口中10%的最低保障人群的工资收入仅占全国货币总量的2%。我们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俄罗斯政府提高工资的政策主要受益者是高收入人群。 2004年,俄罗斯lO%的富人的收入比10%的贫困人群的收入高出13.8倍。2003年这一差距为13.5倍,2002年为13.3倍,而1990年仅为3.4倍。2003年年底,莫斯科10%的富人的收入高出10%的穷人的收入51倍。秋明州的收入差距为21倍。全俄平均收入差距为133倍。 二俄罗斯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水平

俄罗斯马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俄罗斯马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非1,张目2 (1.辽宁省沈阳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34; 2.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马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培育出很多优秀马匹品种,在世界养马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2011年数据,俄罗斯马匹保有量为136万多匹。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俄罗斯马业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运动用马、产品用马、工作用马、繁育用马结构较为合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管理机构,制定了标准的马匹登记、质量评价及马匹饲养、繁育、调教全过程财政补贴体系,依据马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马业经济软硬件设施建设。 关键词:俄罗斯;马业经济;产品养马业;运动马中图分类号:S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377(2015)04-0001-05 俄罗斯经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马产业也是处在转型的过程,在这个大背景下,马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 1马业经济现状 1991-2011年俄罗斯马匹数量由261.84减少到136.22万匹,降幅48%。1990-2006年连续十六年马匹 数量下降,2007-2011年马匹数量首次回升,5年间马匹数量增加了5.83万匹,增幅为4.5%。详见表1。 表11991-2011年俄罗斯各区马匹数量分布及年度变化表 作者简介:刘非(1971-),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匹育种及饲养管理。E-mail :liufei7080@https://www.doczj.com/doc/9914927374.html, 通讯作者:张目(1973-),女,中国马业协会副秘书长,致力于中俄及独联体国家马业经济研究。收稿时间:2015-04-14,修回日期:2015-04-15 各区1990年2000年2006年2011年2011年占% 1990年2006年中心区32.5420.5111.797.2122.261.2西北区 6.24 4.01 2.46 1.7227.669.9南部区21.4910.699.019.4343.9104.7北高加索区12.927.617.018.1563.1116.3沿伏尔加区64.4241.6131.9724.8238.577.6乌拉尔区18.7311.157.17 6.5935.291.9西伯利亚区82.1451.8846.7459.3172.2126.8远东区23.3614.3114.2318.9881.3133.4总计 261.84 161.77 130.38 136.21 52.0 104.5 万匹,年末马匹数量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