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8级护理专业韩立华71030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模式也由传统的主干家庭为主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这就使我国国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为适应国情的改变,全面、快速、规范的发展社区护理已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支持、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发展趋势 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1]。它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最终目的,集可及性、持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保健性服务为一体[2],是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涉及到的面不仅仅是医疗,而重在人群的预防和保健,是适应社会发展、维持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有效途径[3][4]。 1、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 1.1 我国社区护理工作范畴 1.1.1家庭医疗护理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门诊和出诊为主要形式[5]。 1.1.2社区预防包括传染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卫生监督和管理。 1.1.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1.4社区保健以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对社区特定人群和婴幼儿、妇女、老人进行保健。 1.1.5社区康复采取医学和社会的综合措施,恢复残疾患者的功能,使之重返社会。 1.1.6计划生育服务社区计划生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前哨阵地。 1.2 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 1.2.1人员短缺发达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之比是1:6,而我国是6:1,正好是一个倒置。按照我国社区卫生组织提出2010年社区护士的配置要达到3-4名/万居民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配置还未达到1名/万居民[6][7],因此我国社区护士人员短缺还较严重。 1.2.2 学历偏低目前我国在城市从事社区护理的公共人员中,还要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学历层次上的调整与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里面的社区护士50%以上是大专毕业,30%以上是中专毕业,本科和研究生只占社区护士的1%左右,这就说明社区护理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及培养,他们虽然有良好的工作热情,但缺乏社区护理的知识、技能,对社区护理的特点及工作方法掌握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不少国家对于

新医改形势下的护理价值观

新医改形势下的护理价值观 【摘要】国家实施新医改对医疗机构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它的一系列举措将直接影响到护理事业今后的发展,护理事业的建设发展必须从现在开始,在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上力求新的突破,注重护理发展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体现出新时期护理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新医改护理价值 价值观是与人们的信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价值观是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的,是人们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学观念已从最初的经验医学,历经循证医学,发展到了目前的价值医学。在新医改的初期应如何理解“价值医学”呢?首先必须明白价值医学是指医学不仅是要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更重要的是实现患者的价值,保护公众健康利益。所以我们应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职业价值和生物医学价值的核心,来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健康利益。

1护理价值观的正确理解 护理工作是根据人们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实践活动,包括社区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护理、专科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它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只有客观公正的分析护理价值,正确认识护理价值,树立社会发展需求的护理价值观,才能使护理工作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1.1护理工作价值,在护士为人们提供的各种护理服务中体现出来。其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各种护理服务的需求。 在护理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仅仅提供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护理需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由单纯的生活照顾发展为专业技术服务,服务对象也从病人扩大到社会人群。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护理工作的价值在不断提高。 1.2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现代护理给人们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以配合医疗治疗需要和人们心理生理的需要,达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这就是护理工作价值的社会特性。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主题涵义,从而阐释了护理价值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为主。 1.3护理服务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投入过程,也是护理人员的无私奉献过程。护理工作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上,而并非表现在护理工作的经济所得上,从维护生命和挽救生命的意义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918  2011年10月第19卷第10期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 发展战略思考 龚希若 余龙昆 罗云秋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新医改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章从战略高度探讨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以促进医院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03(2011)10-0918-02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分开等改革措施,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国家医改新政,积极完善与医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不断推动医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1 创新机制———实施全域医疗战略 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协作机制 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倾斜,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大批小病、慢性疾病等医保患者被大量分流到县、乡、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型医院的病源。地市级公立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应注重前瞻思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主体作用,积极完善与国家医改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主动实施全区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挂帮带协作网络。 医院在加强自身优势学科技术服务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品牌宣传,密切协作关系,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延伸到县、乡、社区。通过开展技术支援、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等多方面合作,挖掘和整合所在区域医疗资源,与区域内各级基层卫生机构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小病在基层、社区医院,大病进地市公立医院,康复回基层、社区医院”的合作模式,开展运行管理、资源利用、医疗服务、服务流程、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后勤 支持等一体化协作,最终实现政府、社会、各级卫生机构的共赢。 2 创新技术———实施特色医疗战略 主动拓宽巩固医疗市场 新医改实施后,国家将逐步取消医院的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地市级公立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新设备的效用带动新业务的开展,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医疗,以吸收更多的重症、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主动抢占、拓宽、巩固医疗市场,从而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1]。 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一是要跳出临床医院常规发展之路,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突破口,积极与高等医药院校合作办学,选择开展境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医院科教研医疗水平,抢占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兴的医疗保健业务项目,拓宽医疗市场的覆盖面。三是及时引进当地短缺的医疗设备和项目,强化现有优势医疗技术,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为目标,巩固医疗市场的占有量。 3 创新学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和学科是决定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化,医院要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依托医疗技术的创新,更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向科技要效益。只有培育出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变“跟跑”为“领跑”[2]。 作者简介:龚希若(1955-),男,大专,副主任医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方向:医院管理。通信作者:余龙昆,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政工师。Email:longkun9324@163.com

中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卫生医疗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社区护理的工作、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社区护理的开展情况以及社区护士的现状等分析中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关键词】社区护理;分析;现状;社区护士;展望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提出,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现就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 进行分析。 1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communitynursing)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1]. 2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 2.1社区护理教育 我国的社区护理起步晚,所以社区护理教育现在也正处在发展阶段。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面临培训体系、师资培训、培训基地及培训质量控制等问题[2].在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各护理院校纷纷开设社区护理教育[3],但是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社区护理课程,却缺乏实习的基地,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不可能培养出实用型的社区护理人才。目前,中国护理人员的主力军仍然以中专学历为主,以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为主体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当代护理的需求[4],同时部分护士既缺乏临床护理能力,又缺乏社区护理服务经 验,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 2.2社区护理主要的工作 社区的大部分工作,如社区保健服务、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社区康复等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在对北京市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社区站内护理占日工作量的58.2%,其中各种给药、治疗所花时间占直接护理时间的40.1%,而健康宣教仅占5.7%[5],80%患者认为护士健康教育理论充分,但12.2%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方法不灵活[6].另一项调查也表明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主要以治疗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内容仍停留在各种注射、输液以及病情观察等项目上,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较少考虑疾病的预防家庭、群体和社区,更少考虑对群体行为干预而达到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社区护理服务功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没有 充分得到体现[5,7]. 2.3社区护理的开展情况

新形势下医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医院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市中医医院李新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推进,医院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医院体制机制的变革、群众就医需求的快速增加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等新形势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主动作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是医院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新形势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概括起来就是“理好路、定好位、管好院、做好事、服好务”。 一、医改政策给医院带来的新变化 医改的实施进程、我市医改基本情况、四年医改主要变化、十二五期间的医改 医改的实施进程 2009年4月,中央作出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2009年4月国务院专门出台了近期三年重点实施方案,提出了五项重点改革的任务(四基本、一试点)。 2012年4月,国务院在总结三年医改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医改规划和实施方案,对2012年到2015年的医改工作作出了统一的部署,将主攻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到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三个重点。同时,推进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

章丘市作为医改的前沿征地,按要求分步落实了各级医改政策。回顾四年多的时间,中国的医改坚持了“三个基本”:坚持把基本医疗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这“三个基本”是推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很多改革的举措都源自这“三个基本”。 四年医改主要变化(经济):一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体制机制建设);二是政府投入增加。 1、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时带来的医药卫生行业的体制机制变化(倒逼机制—配套改革)。 医院:提高服务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医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制度保障)。 药品集中招标、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合理降低,生产、流通企业重新布局--市场调节。 2、政府投入增加(保需方、促供方):医保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设施不断完善;对医院投入加大,补偿机制建立(药品差价、医院建设、经费保障等)。 把增加的投入和建新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投入来促进改革,用新的投入换来新的机制,“政府花钱买机制,花钱建机制”。 十二五期间医改:医保、医药、医疗,完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三重点、一配套),“三轮驱动”。 医改大的方向、目标、和任务都已明确。 二、新形势下医院面临的挑战和功能定位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精

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 居家养老的意义在于老年人养老的场所是在自己家中, 除需要家庭照料外,还依靠社会帮助。它强调了社区照顾在养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老年人开展日常照料、生活护理、精神慰藉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开展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1、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 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在排除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维护老年人与其子女双方的自尊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雀尚能反哺,靠子女养老的做法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是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状态面前,时间地域等的限制使得完全靠子女在身边尽孝的选择越来越变为一种奢求。一方面,子女在亲情上割舍不开、不愿父母离开,另一方面从社会舆论上更难以接受背负不赡养老人的骂名,可是自身的工作不允许长期分心,自己的体力也不允许兼顾老人和事业,往往是病榻上老人身体未好,病榻

国外社区护理模式

新加坡政府主张减少医疗消费,因而70%的住院病人是急诊入院,大量慢性病病人集中在社区内治疗和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多由护士承担。因此社区服务摆到重要的位置。鉴于此种情况,政府加大了对社区保健的财政投入,如在设有急诊的综合性医院增加老年病床数,在社区综合诊所建立护理中心,还建立了护理之家《老年人长托》,逐渐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中心——护理之家——白日护理双向转诊的服务网络,比较好的解决了老年患者的就医护理问题。 国外社区护理模式和特点 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社区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21世纪社区服务的重点。社区护理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全民的身体、心理、社会整体水平,服务对象是长期处于社区的整个群体。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要求综合素质高,常需对个人或家庭进行访问和护理工作,除了要应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关系学等学科知识去护理患者外,还需运用流行病学的知识去发现社区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具备一定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就国外社区护理特点作一总结,并提出在我国应用的具体建议。 国外社区护理特点 1.有系统和规范的社区护理机构尽管不同国家对社区护理机构的称呼不同,社区护理机构所属的部门和性质不同,以及组成社区护理

网络的结构不一样,但是所有机构都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有明确规范的收费标准、服务项目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作保障,并逐步形成了“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家庭护理机构”的一条龙服务,建立了“疾病护理-预防保健-生活照顾”为一体的网络系统。 2.有多元化服务模式国外社区护理服务形式和项目丰富多采。如美国社区护理就包括:家庭健康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以及老年人护理等多个方面的服务项目,为不同人群、不同层面的人们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精神支持、语言治疗、健康访问、健康诊查、精神调理、缓解疼痛、临终顾问以及生活照顾等服务内容,使全体民众在家中或社区即可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节省和降低了现有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3.有全社会支持和全民参与综观各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各国社区护理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各级政府机构在决策和财力上给予的倾斜和资助,离不开保险公司及社会团体的经济支持,离不开全体民众的积极参与。 国外社区护理模式 1.安德逊的“与社区为伙伴”的模式安德逊、麦克法林与赫尔登(Anderson,Mcfarlane&Helton,1986)根据纽曼的系统模式(NeumanSystemModel),提出了“与社区为伙伴”的概念架构。此模式将压力、压力源所产生的反应、护理措施,以及三级预防的概念,纳入护理程序中,强调了在社区护理中应注意社区压力源的评估。按照护理步骤,首先应评估社区的人口特征、物理环境、社会系统;第2步找出社区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确定护理诊断;第3步在制订护理计划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刍议

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刍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医院设置总会计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 求。本文从分析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公立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标签:新医改;公立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 [Abstract] With the medical health system reform advances further,to set up chief accountant in hospital is put forward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the status quo of chief accountants und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and discussed the role orientation ofchief accountantsin public hospitals. [Key words] The New Medical Reform;Public hospital;Chief accountant;Role orientation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新医改正式拉开帷幕。《意见》提出,公立医院要“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修订了1998年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中“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说法。 2014年10月下旬,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卫生计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方案(2014年—2020年)》,提出要建立总会计师培养制度,实现三级甲等医院都配备总会计师。 2015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落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1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的必要性 1.1设置总会计师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逐渐由办医院转为管医院,按照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改革方向和思路,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将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家今后将更加重视和加强对医院国有资产和财务的管理,医院的财务部门将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设置总会计师,全面加强医院经济核算,保证医院在各项法规和政策框架内健康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

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质虽,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了解国内外社区护理现状及展望社区护理事业的未来是必要的。本研究对中、美、韩的社区护士角色、职能、教育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l 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 1.1 社区护理实施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求,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体系。就实施机构而言,各个国家虽有不同,但均有以下的共同特点:服务场所在社区;服务对象不仅是社区的病人,还包括健康人群;服务内容不仅有疾病的治疗,而且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综合性的服务为一体。在国外,如美国、韩国是由保健中心、保健所、保健支所、保健诊疗所等专门机构负责实施社区护理服务。在中国根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到技术实力、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大部分是由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医院派出的社区护理人员负 责提供社区护理服务。 1.2 社区护士的角色与职能大部分的护理文献中将社区护士的角色分为三级预防水准。一级预防护理强调综合性的健康促进和特别保护,如营养、环境卫生、预防接种的管理或预防职业危险、中毒和事故的发生。二级预防护理强调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治疗,如评估儿童发育程度,乳房自我检查的指导,在筛查过程中早期发现结核、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三级预防护理强调维持最佳机能状态和残障的最小化的护理,如理疗、语言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就业、精神健康咨询、癌症病人的精神支持等。各个国家又根据自己的国情,对社区护士的角色及职能做了更具体的陈述。 1.2.1 美国社区护士角色职能:目前美国的社区护理主要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注册护士承担,从事社区护理的注册护士人数占全体注册护士人数的15%。 在美国,各州社区护士的活动范围有很大差异,大部分从事传统的预防业务和家庭访问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完善,许多社区护士涉及和参与二、三级医疗保健,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2000年在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 ,远远高于医院护士7.6% 的比例,又通过专科护理专家(Nursing Specialist)制度,使社区护士具备较高的行政管理能力,并与医生合作,管理和实施各项工作。美国护士协会1986年制定社区护理活动基准为:理论、资料收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质量保证及专业人员的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研究等,共9个领域]。在美国,家庭护理和精神护理可以说是社区护理的专门领域,根据1 996年的统计,美国保健中心的1名护士负责3000名对象的保健医疗服务和家庭护理服务。 1.2.2 韩国社区护士角色与职能:韩国从2o世纪6o年代开始大力发展社区护理事业,到了70~80年代,已公认护理人力是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的有效人力,引进了为农、渔村居民服务的保健诊疗员制度,到了9O年代已培养出了2000多名护士出身的保健诊疗员

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比较_李晓惠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重要成员,目前我国社区护理的研究发展速度滞后于全科医学研究的发展。如何确定社区护士的准入标准、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绩效考核、护理技术成本、岗位培训目标、实施上岗资格认证等系列问题,将成为今后社区护理领域中重点课题。“看病难、看病贵”已被专家解读为“十一五”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解决的“四大矛盾”之一。我国政府将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对社区护理现状研究有利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促进社区护理的深入发展。 1 公共卫生护士(Public Health Nurse)与社区护士(Community Health Nurse)社区护理起源于西方国家,是由公共卫生护理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1]。因此在隶属关系上社区护理可看成是公共卫生护理的一部分,在专业方向上两者基本一致。公共卫生护理与社区护理是护理学的分支,均属于专科护理,因此公共卫生护士和社区护士是专科护士。在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公共卫生护士和社区护士有共同点。因此很难将他们区分开。我国目前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或站)工作的护士称为社区护士,在其他医疗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护理的护士,如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慢性病防治院工作的护士称为公共卫生护士。但无论是公共卫生护士还是社区护士都与 临床护士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服务 对象:是健康人群、部分高危人群和 少部分病人,是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相 对较固定。服务范围:除个人、家庭 外,还包括各种群体。如社区内幼儿 园的儿童、学校的学生、工厂的工人、 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各服务机 构的服务人员。护理的时间:对护理 对象的照顾是长期的,服务是全程的、 连续的。护理的工作目标:护理鼓励 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管理,重视参与 意识,服务对象有选择服务项目的权 利。工作的自主性:具有高度的独立 性,可针对社区、人群、家庭存在的 主要健康问题,主动地开展护理工作。 与其他人员的关系:社区护士除了与 社区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并与服 务对象之间保持长期的帮助关系,与 社区内其他团体和服务机构保持长期 稳定的合作关系外,还需要与多个部 门的人员沟通。服务方式:社区护士 走进社区,迈进各个家庭,将服务送 进病人家里。与临床护理最大的区别 在于护理目标不同:社区护理和公共 卫生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促 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 2 社区护理与公共卫生护理的界定 美国护理学会于1980年给社区护 理下的定义是[2-3]:社区护理融合了公 共卫生与护理两个领域,以促进并维 护居民的健康。社区护理是整体性的 护理服务。它不限于某一特殊年龄群 或是诊断,它是连续性的而不是片断 性的服务。主要的责任是以社区为整 体,通过对社区中个人、家庭和团体 的照护,以达到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 目标;同时,以促进健康、维持健康、 卫生教育、协调与管理及持续性的照 护构成完整的护理方式,来增进社区 内个人、家庭及团体的健康。美国公 共卫生学会1982年给公共卫生护理的 定义是:公共卫生护理融合了公共卫 生与护理的知识,以促进整个社区的 健康为目标。此目标乃建立在第一线 预防与健康促进的公共卫生护理基础 上,并且是公共卫生护理服务的根本。 公共卫生护士通过个人、家庭、团体 的照护及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团队合 作的方式以达此目标。达成此目标最 有效的方法为:发现人群中重要疾病、 残疾或过早死亡的高危险群体,并运 用社会资源提供所需的照护。危险因 子的减低和社区健康的促进能否成功, 还要依消费者的参与程度而定,特别 是高危险群体本身,及社区中参与卫 生计划和自助团体活动的其他成员。 综合以上两个定义,可以说公共卫生 护理和社区护理没有本质区别,它们 均融合公共卫生与护理两个学科的理 论和知识,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疾 病、促进及维持居民的健康为目标。两 者共同特点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 人口群体为对象,重视社区合作,也 看重个案的参与。 3 国内社区护理现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大 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比较李晓惠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2005DGQ4D172)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518055 广东省 作者简介:硕士,副教授 综述 Summary

11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分开等改革措施,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国家医改新政,积极完善与医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不断推动医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1、创新机制——实施全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协作机制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倾斜,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大批小病、慢性疾病等医保患者被大量分流到县、乡、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型医院的病源。地市级公立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应注重前瞻思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主体作用,积极完善与国家医改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主动实施全区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挂帮带协作网络。医院在加强自身优势学科技术服务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品牌宣传,密切协作关系,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延伸到县、乡、社区。通过开展技术支援、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等多方面合作,挖掘和整合所在区域医疗资源,与区域内各级基层卫生机构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小病在基层、社区医院,大病进地市公立医院,康复回基层、社区医院”的合作模式,开展运行管理、资源利用、医疗服务、服务流程、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后勤支持等一体化协作,最终实现政府、社会、各级卫生机构的共赢。 2、创新技术——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主动拓宽巩固医疗市场 新医改实施后,国家将逐步取消医院的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地市级公立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新设备的效用带动新业务的开展,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医疗,以吸收更多的重症、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主动抢占、拓宽、巩固医疗市场,从而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一是要跳出临床医院常规发展之路,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突破口,积极与高等医药院校合作办学,选择开展境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医院科教研医疗水平,抢占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兴的医疗保健业务项目,拓宽医疗市场的覆盖面。三是及时引进当地短缺的医疗设备和项目,强化现有优势医疗技术,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为目标,巩固医疗市场的占有量。 3、创新学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和学科是决定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化,医院要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依托医疗技术的创新,更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向科技要效益。只有培育出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变“跟跑”为“领跑”。地市级公立医院要结合实际,将“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务求实用”的科研理念贯穿于“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管理全过程,深化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确立区域卫生规划中骨干地位,积

社区护理医学论文

社区护理医学论文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护理医学论文供大家参阅!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卫生服务必须贯彻“社区化”的原则[1],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患者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社区护理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地方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几乎没有相关措施出台,全国仅有xxxx、xxxx、xxxx、xxxx等几个大城市设有不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2],因此,社区护理的推行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如何改变目前状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社区护理;现状;对策 1 国内护理现状 1.1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 人力配置中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社区护士人力配置严重不足,医护比例倒置,一方面反映出社区卫生机构人力配置不合理,不符合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造成社区医生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社区护士人力不足,不能满足社区群众对护理服务的需要,影响社区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广大农村,社区护理多由未经培训的卫生员来承担;在城市,一个社区服务站服务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有3000~5000人,护士只有1~3名甚至更少,这势必影响社区护理的内容和质量。1.2 护理人员水平有限 由于社区机构建设不健全,所以社区护士也很少。社区护士一般是由医院护士转化的,但医院护士暂时很难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需要。社区护理人员大多都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护理教育,尤其是在疾病预防和家庭保健方面知识陈旧且局限,

难以适应多元化的护理,特别是高级护理人才短缺影响社区护理开展,xxxx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选择年龄在42岁以上,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社区护理[3]。施永兴[4]对xxxx3家医院社区调查显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数为0:2:15,说明现有社区护理队伍中拥有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人数仍然很少。 1.3 服务对象及服务模式单一 调查显示,慢性病老年患者是社区医疗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而老年患者又是服务的重点。对于健康人及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孕妇和儿童的服务较为欠缺。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家庭护理的要求会日趋复杂,其内容除了大量的基础护理外,将涉及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5]。目前社区的家庭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家庭现存问题的处理,缺乏对家庭的全面评估和对潜在问题的关注。1.4 社区护理缺乏社会重视 护理从属医疗,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不仅社会上的人们有这种认识,就连医务人员也这样人为,这种观念远远落后于国外,阻碍了护理学的发展,同时也势必影响到社区护理的开创与发展。护士职责被认为是以协助医生完成医疗工作为主,未被提升到促进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不能充分认可护士的社会价值,尤其对于护士独立自主的护理服务持怀疑态度,影响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1.5 社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边远山区,文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很差,尤其是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疾病的预防知识,表现出对定期体检和保健措施不理解以及疾病初期不及时就医,采取等待或乱投医的态度。 1.6 社区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社区护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本文对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中的组织管理、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社区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黄金凤(1984-),女,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05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初级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而社区护理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居民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需认清存在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护理实践,进一步满足居民对健康的需求。 1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组织管理系统不健全: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

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颁发了多项政策文件,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等。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护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护理的管理职能不到位,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某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建立护理管理组织,社区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部分社区护理人员的管理仍沿用综合医院的管理模式,忽视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 1.2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匮乏 1.2.1社区护理人才短缺:WHO提出社区护士与社区医生的比例应为2∶1或4∶1[1]。侯淑肖[2]等人通过对18个省市的7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调查发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平均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12%,医护比例为1.6∶1;社区卫生服务站护士平均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3.3%,医护比例为1.5∶1。虽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有了初步发展,但目前社区护理人才

以医改为契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以医改为契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8-17 10:17:42 编辑:体制改革处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促进医患和谐等方面担负了大量的工作,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新医改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新的护理需求急剧上升,传统护理模式亟待改变,护理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契机,从五方面入手,解决长期束缚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发展。 夯实护理人才队伍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护理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已达到9 5%以上,建立了57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强化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透析等8个专科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联合山西省妇联印发了《关于加强合同制护士聘用管理,稳定护士队伍的指导意见》,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保障护士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截至2014年底,山西注册护士数达到12. 7万名,在岗注册护士7.9万名,约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7.74 %;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总的床护比达到1:0.63,平均医护比达到1:1.58,医护比例倒置和临床护士短缺的现象逐步得到扭转。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群众的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护士数量相对不足,特别是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配备还有一定差距。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的长效机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任务。要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综合服务能力,尤其要重视充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使护理队伍建设适应医

11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11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 思考

新医改形势下地市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分开等改革措施,给地市级公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国家医改新政,积极完善与医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实施全区域医疗、特色医疗、人才强院、内涵发展、人本服务等差异化战略。不断推动医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1、创新机制——实施全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协作机制当前,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倾斜,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大批小病、慢性疾病等医保患者被大量分流到县、乡、社区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型医院的病源。地市级公立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应注重前瞻思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主体作用,积极完善与国家医改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主动实施全区域医疗战略,建立县、乡、社区卫生机构挂帮带协作网络。医院在加强自身优势学科技术服务建设的同时,应主动前移服务窗口,扩大品牌宣传,密切协作关系,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项目延伸到县、乡、社区。通过开展技术支援、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等多方面合作,挖掘和整合所在区域医疗资源,与区域内各级基层卫生机构共同打造“资源共享、一体发展”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小病在基层、社区医院,大病进地市公立医院,康复回基层、社区医院”的合作模式,开展运行管理、资源利用、医疗服务、服务流程、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后勤支持等一体化协作,最终实现政府、社会、各级卫生机构的共赢。 2、创新技术——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主动拓宽巩固医疗市场 新医改实施后,国家将逐步取消医院的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地市级公立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依靠新技术、新设备的效用带动新业务的开展,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医疗,以吸收更多的重症、疑难病患者前来就诊,主动抢占、拓宽、巩固医疗市场,从而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实施特色医疗战略,一是要跳出临床医院常规发展之路,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创新型医学人才为突破口,积极与高等医药院校合作办学,选择开展境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医院科教研医疗水平,抢占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兴的医疗保健业务项目,拓宽医疗市场的覆盖面。三是及时引进当地短缺的医疗设备和项目,强化现有优势医疗技术,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为目标,巩固医疗市场的占有量。 3、创新学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和学科是决定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化,医院要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依托医疗技术的创新,更要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向科技要效益。只有培育出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变“跟跑”为“领跑”。地市级公立医院要结合实际,将“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务求实用”的科研理念贯穿于“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管理全过程,深化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国家优惠政策,确立区域卫生规划中骨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