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2012年计算机概论九讲知识点

第一讲:计算机与计算思维

一、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是由高科技电子元器件、线路和机械装置等部件或设备构成的,在计算机软件(程序及文档)的控制下,依照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能够高速、有效地完成人们指定的各种操作的自动化综合系统。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能够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冯·诺依曼原理)。

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主频—主频是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字长—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取的一个数据称为一个字。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容量。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B)。

存取周期—CPU对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操作为读取和写入。从存储器中存取一个字到能够再存取下一个字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取周期。

运算速度—每秒可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2(“埃尼阿克”)1946年,研制成功了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以数字计算机为主导的信息时代。ENIAC采用了电子管技术。

第1代:1946~195×电子管计算机

机器语言,5千~1万次/秒代表性机种:ENIAC

第2代:195×~196×晶体管计算机

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十万~百万次/秒代表性机种:TRADIC

第3代:196×~197×集成电路计算机

OS,编译系统,各类高级语言,百万~千万次/秒

提出“摩尔定律”代表性机种:IBM360

第4代:197×~ 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 199×各类软件完善,千万次以上/秒代表性机种:ILLIAC-IV

199×~ 20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亿万次以上/秒

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群)计算机,千亿浮点运算次/秒,智能化、模拟人的思维方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主要以其主要核心元件微处理器CPU

的字长和芯片上的晶体管电路集成度来划分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存储的功能,逻辑判断的功能,自动处理的能力,具有网络与通信的功能,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第二讲:信息与数字化

1.常用进制数(二、八、十、十六)的表示和转换:

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十:用相应数码乘位权求和来计算

(11001.011)2=

1×24+1×23+0×22+0×21+1×20 +0×2-1+1×2-2+1×2-3

十→二:整数部分除2求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

八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八:自小数点开始向左或右三位一组划分,最后一组不足三位的补0,然后分别将各三位二进制的八进制数码写出

八→二:将每位八进制数码写成三位二进制的数码

例:将十进制数(37.375)10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

●逻辑与运算规则:0∧0=0 0∧1=0 1∧0=0 1∧1=1

●逻辑或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1

●逻辑运非算规则:0=1 1=0

●基本存储单位

●位(bit):比特,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能够存储二进制数据中的一位数据0或

1。

●字节(Byte):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存储分配的基本单位,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简记为B,

1B=8bit。

●字长(Word)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取的一个(二进制)数据串。由一个或多个字节

组成的,

2.数据信息的二进制编码(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

●原码

最高位为符号位,负值为1,其它位是数值位,存放负整数绝对值的二进制形式。

如[-39]原=10100111,[-1]原=10000001

●反码

最高位为符号位,负值为1,数值位是原码的数值位按位求反。

如[-39]反=11011000,[-1]反=11111110

●补码

最高位为符号位,负值为1,数值位是原码的数值位按位求反再加1,即反码加1。

如[-39]补=11011001,[-1]补=11111111

3】ASCII码的表示(七位二进制)及意义,

ASCII码是当前微型计算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编码。它用7位二进制来编码,共可表示128个字符。

任何信息在计算机中都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存放,西文信息处理时,采用ASCII码作为内部码,而汉字则采用国标码----国家标准GB2312。

4.ASCII码表内容:(从小到大:回车、空格、数字字符、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是以94个可显示的ASCII码字符为基集,由两个字节构成一个汉字交换码。第一个字节称为区,第二个字节称为位,共可表示94X94=8836个字,组成汉字6763个(其中,一级常用字:3755个,以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非常用字:3008个,以部首排列),另外还一些非汉字图形字符。

国标码----国家标准GB2312,将区位码的区和位的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并各加上32,再加上80H为机内码。

点阵法中一个汉字所占字节与点阵大小有关,应等于:行点数×列点数/8 (Byte)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关键特征: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多种信息的综合和集成处理、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

关键技术: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与解压缩技术、专用芯片、海量存储器、支持多媒体技术的软件。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将声音、图象等多媒体信息由模拟信息,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转换为数字信息的技术

每秒钟存储声音容量(字节数)的公式为:

采样频率×采样精度(位数)×声道数/8

例:标准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立体声,其每秒音乐所需要的存储量:

44.1 ×16 ×2/8 = 176.4KB

图像信息的采集和数字化

一幅不经压缩的图像数据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

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颜色深度(位数)/8

例:若一幅640×480中等分辨率的黑白图像,颜色深度为8位,那么在没有压缩的情况下,存储该图像文件的字节数为:

640 × 480 * 8 / 8 = 300 K B

第三部分计算机硬件知识

1.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见上

2.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和性能指标:

组成:主板、CPU、(内外)存储器、总线与(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设备其他设备;

主要性能指标:CPU指标,运算速度,内存容量。

3.配置一台微型计算机方案:

(1)硬件配置

主板型号

cpu 2.0GMhz(intel/AMD)

内存256MB—1GB(sdam/ddr)

显示卡显卡内存32/64

硬盘80Gb以上

显示器

光驱40X

刻录机

软驱1.44Mb

外挂优盘32m/64m/128m

声卡64位

网卡100M/PCI

机箱250W以上/散热效果好

键盘和鼠标

(2)软件配置

操作系统:win/xp/2000p win NT4.0/2000s

支撑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Vfp,Access,SQL……

计算机语言:VC,VB,JA V A,C++…...

应用软件:Office2000/xp, IE6.0, KV3000, 输入法……

4.存储单位及表示:

(1)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之为位(bit,又称比特)

(2)存储器中所包含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

简称B),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第四部分操作系统与软件知识

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1)简述: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重要、最基

本的系统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大型程序。(执行命令)

(2)作用: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进程管理. CPU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现代操作系统还增加了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

3.常用操作系统的认识:

MS-DOS为美国微软公司于80年代初推出的微机操作系统(DOS--Disk Operating System),至目前已经历了DOS1.0, DOS2.0, DOS3.0, DOS3.31, DOS4.0, DOS5.0,

DOS6.0和DOS6.22等多个版本,其功能不断完善和丰富。是95年以前的主流操作系统,在当前WIN95/97/98/2000视窗操作系统中仍保留有MS-DOS的命令操作界面。

MS-DOS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命令仍然是学习操作系统的基础。

(1)MS-DOS是操作系统软件,由若干个程序文件组成,主要分为二个部分:

○1DOS系统文件:引导程序,输入输出管理程序(IO.SYS)

文件管理和调用程序(MSDOS.SYS)

命令管理程序(https://www.doczj.com/doc/9912735279.html,)

*由DOS系统文件的磁盘称为DOS系统盘。一张软盘即可存放。

DOS外部命令:以文件的形式独立存放,用于完成某一操作功能,使用时先装入后运行。

DOS外部命令有几十个,一般都集中存放在磁盘的某个子目录中。

○2DOS状态

在Windows环境下进入MS-DOS方式(真假DOS的概念):

方式1:开始----程序----进入MS—DOS方式

方式2:开始----运行----输入命令:command或cmd

4.操作系统操作对象—文件基本知识

(1)文件:指计算机系统中传递信息时,所采用的一种“媒体”,这种“媒体”即文件可

以包含数字、文字、符号、程序、图表、声音、动画等信息,不同的文件内容用不同的文件名区别。文件记录在存储器上。

(2)文件名:用不同文件名来区别不同的文件内容。文件名的一般形式为:

设备名:路径\文件名.扩展名

如:c:\https://www.doczj.com/doc/9912735279.html,

c:\windows\https://www.doczj.com/doc/9912735279.html,

c:\windows\system\netbios.dll

d:\dujs\pro\123.c

a:\abc\data\du.txt

DOS系统规定:由1--8个字符组成称短文件名;

如:abc a11 统计表申请报告

WINDOWS系统规定:由1--256个字符组成称长文件名;

如:programfile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五届运动会的筹备报告

注意长文件名在DOS状态下的显示方式:

progra~1

fffee~15

(3)设备名: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标准输入输出设备都作为文件来处理,这些与设备有关的文件称为设备文件,均规定的相应的设备名(设备文件名)。常用的有:

磁盘名A: (B:) C: D: ……

打印机名PRN: LPT1: LPT2:

控制台CON: (键盘名和显示器名)

通信接口COM1: COM2:

虚拟设备NUL:

(4)路径:建立在磁盘上的一串目录名(文件夹),各目录名之间规定用符号“\”间隔。如:

windows\system

temp

dujs\data\txt

路径又分为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1绝对路径以根目录符“\”开始,如:

\windows\system

\temp

○2相对路径以缺省目录开始,如:

dujs\data\txt

(5)扩展名: 由0--3个字符组成,文件名与扩展名之间规定用符号“.”间隔。如:

.doc .txt .exe .com .c .dbf .avi .wav

.mp3 .dat .xls .sys

取扩展名的作用:给文件的内容进行分类,表示文件的性质,便于文件的使用和管理。

“*”和“?”在文件名扩展名中的意义

“*”——替代文件名或扩展名中的一部分,表示该部分的所有的意思;

“?”——替代文件名或扩展名中的一个位置,表示该位置的所有的意思;

(6)文件类型

计算机系统中对文件扩展名作的一些约定,以区别文件的类型。常用的有:

.com .exe .bat

这三类文件称为可执行文件(应用程序);

只有可执行文件才可在计算机上运行。(键入文件名或鼠标双击)

.sys .bak .dll .txt .dat .hlp .lib .doc .xls

.dbf .mid .wav .mp3 .avi .gif .jpg .htm .ini

.bas .c .pas .prg .zip .arj .ico .$$$ .lnk 等等

的各种类型文件均称为非执行文件。

非执行文件只能被可执行文件使用。

(7)文件属性:计算机系统中给文件规定了四种属性,用于管理和保护文件。四种属性为:

只读属性R

隐藏属性H

系统属性S

存档属性 A

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属性,可以通过显示文件属性的操作观察。

(8)目录(文件夹):在磁盘上建立目录或文件夹来合理有效地管理磁盘上的大量文件。

○1根目录—每个磁盘都有一个根目录,在磁盘格式化时自动建立,用符号“\”表示;

○2子目录(文件夹)—由用户自己建立,取不同的目录名表示,子目录可以建立在根目录下,也可以建立在子目录中;建立子目录或文件夹来存放相关的文件。便于文件的使用、操作和管理。

○3目录结构:各目录或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用树型结构表示。

(9)常用DOS命令

dir----显示磁盘上的文件名和目录名(文件夹名);

cd----改变当前所在的目录(文件夹);

cls----清除屏幕;

exit----返回;

copy----文件复制;

fdisk----硬磁盘分区;

format----磁盘格式化;

xcopy----批量文件复制;

5.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6.常用应用软件的了解

第五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954年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单个主机为中心、面向终端

1969年ARPA网,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1983年OSI模型,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Internet的建立,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详见第一部分中)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产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条件: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功能:1.信息交换;2.资源共享;3.分布式处理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连接设备、网络软件系统(常用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地址(IP 地址构成、分类及表示、子网IP地址和子网掩码)

4.域名及表示,

表示:主机名.机构名.顶层域名

PS:顶级域名:即没有国家后缀的,eg:https://www.doczj.com/doc/9912735279.html,

5.常用网络测试工具:

(1) IPCONFIG: 命令:IPCONFIG/ALL

用来查看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显示网卡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的相关信息如: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

(2) Ping (packet internet gopher) 用法: Ping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

是网络上一种利用“回响”功能测试对方主机是否能应答的工具。

6.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

WWW信息浏览、E-mail电子邮件、FTP文件的上传和下载、Telnet远程登录、IP(网络)电话、Intranet(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7.统一资源定位URL,

它可以理解为HTML 文档在Internet网上的“地址”。通过URL地址,人们可以访问Internet上任何一台机器上可用的公共数据。

8.搜索引擎

9.浏览器

10.网络信息的下载。

第六部分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

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电视图像。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

?多样性:媒体、处理方式

?集成性:媒体、设备与软件的集成

?交互性:用户与多媒体信息

?数字化:媒体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和处理

?实时性:声音媒体和视频媒体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 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 2. 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 3. 集成电路制作技术

? 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 5. 虚拟现实技术

? 6.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

节省存储空间,提高通信介质的传输效率,使计算机实时处理和播放视频、音频信息成为可能。

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

JPEG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和多级灰度的静态图像

MPEG标准适用于运动图像、音频信息。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MPEG 系统(视频和音频的同步)。MPEG已制定了MPEG-1、MPEG-2、MPEG-4和MPEG-7四种。

多媒体信息数据的表示: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的数字化表示及格式,

图像、音频存储容量。

1.文本;2.图形;3.图像;4.动画;5. 视频;6.音频

第七部分信息安全与其它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和防治方法:

定义:计算机病毒就是具有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主要特点: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可触发性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措施:

?安装实时监控的杀毒软件或防毒卡,定期更新病毒库;

?经常运行Windows Update,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

?安装防火墙工具,设置相应的访问规则,过滤不安全的站点访问;

?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附件;

?不随意安装来历不明的插件程序;

?不随意打开陌生人传来的页面链接,谨防恶意网页中隐藏的木马程序;

?不使用盗版的游戏软件;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1)使用杀毒软件

2)使用病毒专杀工具

3)手动清除病毒

网络安全技术:(1)黑客攻击技术;(2)防火墙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加密解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

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1.国家有关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2.软件知识产权

附录:

2. E-mail电子邮件的邮件地址:用户名@电子邮件服务器名

3.远程登录Telnet:以命令方式登录格式为:telnet 主机域名

4.采样频率: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量化位数(采样精度) :存放采样点振幅值的二进制位数。通常量化位数有8位、16位,分别表示有28、216个等级。

声道数:声音通道的个数,立体声为双声道。

每秒钟存储声音容量的公式为:

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声道数/8=字节数

例如,用44.10 kHz的采样频率,16位的精度存储,则录制1秒钟的立体声节目,其WAV文件所需的存储量为:44100×16×2/8=176 400(字节)

5.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Wave格式文件(. Wav)

记录了真实声音的二进制采样数据,通常文件较大。

?MIDI格式文件(.MID)

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记录的是音符数字,文件小。

?MPEG音频文件(.MP1/.MP2/.MP3)

采用MPEG音频压缩标准进行压缩的文件。

6.分辨率(行、列)和颜色深度:

真彩色每个像素点占3个字节,224=16777216 种颜色。

计算存储一秒图像公式:

列数×行数×像素的颜色深度/8 ×帧/秒=字节数

例:1280×1024分辨率的“真彩色”电视图像,按每秒30帧计算,显示1分钟,则需要:1280×1024×3×30×60 ≈ 6.6 GB

7.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BMP和DIB格式文件

与设备无关的位图格式文件,Windows环境中经常使用.

?GIF格式文件

Internet上的重要文件格式之一,最大不超过64 KB,

256色以内,压缩比较高,与设备无关。

?JPEG格式文件(.JPG)

利用JPEG方法压缩, Internet上重要文件格式之一,

适用于处理256色以上、大幅面图像。

?WMF格式文件

位图与矢量图的混合体, Windows中许多剪贴画图像

是以该格式存储的。广泛应用于桌面出版印刷领域。

8.视频:

模拟视频常用两种标准:

NTSC制式(30帧/秒,525行/帧)

PAL制式(25帧/秒,625行/帧),我国采用PAL制式。

公式:分辨率*采样深度*帧/秒*时间

动画:24帧/秒

9.常用视频文件格式:

?AVI(Audio-Video Interleaved)文件

将视频与音频信息交错地保存在一个文件中,较好地解决了音频与视频的同步问题,已成为Windows视频标准格式文件。

?MOV文件

利用它可以合成视频、音频、动画、静止图像等多种素材。

?MPG(.mpg)文件

是按照MPEG标准压缩的全屏视频的标准文件。

?DAT文件

是VCD专用的格式文件,文件结构与MPG文件格式基本相同

10.常用流媒体文件:

?RealMedia

RA (RealAudio)用来传输接近CD音质的音频数据

RM(RealVideo)在低速率的网络上实时传输活动视频影像

RF(RealFlash)一种高压缩比的动画格式

?QuickTime

是数字媒体领域事实上的工业标准,是创建3D动画、实时效果、虚拟现实、A/V和其他数字流媒体的重要基础。

?ASF与WMA

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音频、视频、图像以及控制命令脚本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这种格式,以网络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实现流式多媒体内容发布。

WMV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音频格式,是用于高清晰度映像的编解码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知识点归纳大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2.计算机当前已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领域,而计算机最早的设计是针对科学计算。 3.计算机有多种技术指标,其中决定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的是字长_。 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电子器件。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6.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能高、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电子器件。 7.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8.个人计算机属于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可以进行自动处理的基础是存储程序。 10.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时的高精确度主要决定于基本字长。 11.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主要取决于编制的软件。 12.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可编程性。 13.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辅助设计是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和绘图。 14.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科学计算。 15.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军事。 16.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17.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8.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属于的应用领域是信息处理。 19.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20.用来表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CAD。 21.利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称为人工智能 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23.所谓的信息是指处理后的数据 24.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程序内存或称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冯·诺依曼。 2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 26.计算机系统中,最贴近硬件的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_。 27.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可以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是机器语言。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系统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 2.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______和EBCDIC码。 3.一个比特(bit)由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由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每个ASCII 码由____个字节表示。 4.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少包括三个域:_____、_____和_____。 5.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6.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7.根据模型的设计方法不同,数据库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8.将___________、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9.提高计算机系统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处理的并行性,其途径是采用______、 ______和______等三种方法。 10.BASIC语言的赋值语句中,赋值号的左边必须是一个_____,而不应该是常量、函数或 表达式。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一般将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主机与外设两大部分。() 2.目前计算机中的运算器中不只有加法器,还有减法器。() 3.门电路用来寄存参与运算的二进制数,而触发器用来实现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5.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6.如果编译过程是多遍的,则其工作过程中除第一遍外,前一遍的工作结果将作为后一遍的输入信息。() 7.任何操作系统都必须设法预防死锁的发生,而当死锁一旦发生,必须能够检测到死锁并设法解除死锁。() 8.通常,文件系统允许一个逻辑记录占用几个物理块,但不允许一个物理块内存放多个逻辑记录。() 9.目前计算机中有加法器和减法器。() 10.单一连续分区法支持多道程序的运行。()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台完整的微型机系统应包括()和软件系统。 A.微型机 B. 硬件系统 C. 存储器 D.主板 2.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17)10=(_______)2 A. 10000001 B. 00010001 C. 01000001 D. 10001000 3.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运算器和()。 A.控制器 B. RAM C. 主板 D. CPU 4. 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组成。

吉首大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吉首大学工学院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答案:B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 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 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 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 使用数据集合答案:D 8.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 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答案:A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 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答案:A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答案:D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doczj.com/doc/9912735279.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复习用(1)_计算机概论总复习练习题

计算机概论总复习 练习题 2010年12月

《计算机概论九讲》课程考核说明: 考核形式采用全部选择题,其中单选题80个,双选题20个。考试中用标准答题卡,用2B铅笔涂写。 《计算机概论九讲》复习知识点 第一讲知识点(25%) 计算机定义、冯诺依曼结构系统、存储程序原理、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特点、计算机分类; 信息和数据、信息技术; 计算机发展历程、微处理器发展、我国计算机发展; 计算思维的概念 第二讲知识点(10%) 进制数的概念、十,二,八和十六进制数的表示和互相转换; 原码,反码和补码的概念、ASCII码的概念和ASCII表的内容; 汉字编码,标准,输入法和汉字字形表示; 常用图像文件格式、常用视频文件格式、常用音频文件格式; BMP图像文件容量计算、WAV音频文件容量计算; 声音数字化的过程、声卡还原MIDI声音的方法; 第三讲知识点(10%) 计算机基本结构、指令和指令的组成、指令的执行过程; 中央处理器及性能指标; 存储器系统、分类、容量表示、性能指标和常用存储设备;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设备驱动程序;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配置; 常用术语:CPU,RAM,ROM,IDE,SCSI,USB等; 第四讲知识点(10%)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操作系统的载入和启动; 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的表示,文件的类型和文件目录结构; 常见的文件类型:.exe .com .txt .doc .xls .ppt .pps .dot .pot .htm等; 第五讲知识点(5%) 软件的概念,软件的组成,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信息数字化和可计算概念; 常用软件开发技术,网格计算和云计算; 常用应用软件; 软件的价值和版权概念; 第六讲知识点(5%)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娇小的冗余度、交稿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间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目的: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的信息。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概念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关系模型关系,元组,属性,码,域,分量,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关系数据模型的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概论九讲复习资料

IP地址202.197.108.89属于C类网络,它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在IP地址A类的网络数为27,主机数为224。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在IP地址分类中C类的IP地址表示范围192.0.0.0—223.255.255.255。专业术语PPP的中文名称点对点协议。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每个网卡都有唯一、固定的物理地址(48个二进位制,或12个十六进位制)通常称为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1.数据结构答: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区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存储) 结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结构。2.计算机病毒答:一种对系统运行产生危害(破坏数据和文件、耗用系统资源等)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传染(自我复制)能力。3.操作系统答: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和程序的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的集合。4.计算机网络答:用传输介质连接起来的具有自主运行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用途是实现数据传输(交换)与资源共享。5.剪贴板答:由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的一部分内存区域,用于在一个应用内部或不同的应用之间交换数据(相当于数据的中转站)。1、简要叙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答:(1) 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2) 确定求解问题的算法(3) 编程(4)调试程序(5) 运行程序得到问题的结果。1第一台计算机ENIAC淡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电子商务;辅助制造(CAm);辅助设计(CAD)4二进制换算法则:将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时除二取佘;二进制转化为八进制时以三位为一组6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由软件系统和硬件 系统两部分组成7 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存储器主要有内存和外内之分;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内容丢失的是RAM,外存主要有硬盘,软盘,光盘,移动存储器优盘8软件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有关的 资料。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软件即实用程序(如WPS,OFFICE,PHOTOSHOP等)。10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是计算机语言11显示器的分辩率是显示器一屏能显示的像素数目,是品价一台计算机好坏的主要指标。12打印机主要有针式打印机,喷墨式,激光打印机14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的安全的程序;复制性,破坏性,隐藏性,传染性15常见的感染病毒特征:计算机启动比平时过慢,运行异常;有规律的发生异常信息;访问设备时长时间不响应或异常,如打印机不能联机,乱码等;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或不识别磁盘设备;程序及数据神秘丢失,文件名不能识别;显示莫名信息及异常显示;经常死机,重启,不能正常启动;可执行文件大小变化及不明来源的隐藏文件出现17上网必须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即将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和电话线传输识别的模拟信号进行转化19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所以利用网络的最大目的是资源共享同时方便数据传输20按地理位置不同一般将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一般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结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1. 运算器: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的主要部件2.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其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种:PC的内存主要有ROM、RAM和Cache三种●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用来固化一些重要的系统程序●RAM[随机读写存储器]是PC的主存储器,做成内存条插在插座上。计算机一旦掉电,RAM中的信息全部丢失。目前配置一般有64MB、128MB、512MB或更高●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A. 为解决CPU速度[提高很越来越快]和内存速度[提高较慢]不匹配的瓶颈问题B. Cache是一种速度较高造价也较高的随机存储器,配在内存和CPU之间或两者分别配有C. 内存中的部分数据放在Cache中,CPU读写数据时,先访问Cache,不能满足时才访问内存,这样既可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又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其他。软件是所有程序和文档的总和。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基本指令的集合构成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指令由两部分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操作码规定计算机做何种操作;地址码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及操作结果所存放的位置(简单的地址码只有一个,复杂的可有两到三个)指令的种类:运算指令、传送指令、控制指令、输入输出指令、特殊指令。2.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3.程序设计语言(1)机器语言●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机器指令的集合。其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别的语言。运行速度快,但难以记忆(2)汇编语言●用助记符号表示的语言。也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低级语言)●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3)高级语言●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其是面向过程的通用性很强的语言●也要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常用的有VisualC、VisualFoxPro、VisualBASIC、JAVA等(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与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提供人机界面的程序的集合。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2)语言处理程序: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必须经过翻译处理才能转换成计算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语言处理(翻译)程序有三种:●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后执行的翻译程序●解释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逐句翻译、逐句执行的翻译程序●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整个翻译成目标程序并连接再后执行的翻译程序(3)实用程序:也称为支撑软件,是机器维护、软件开发所必须6 、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7.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和使用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7.1.1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1)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相互联接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2)网络的基本功能●合理分配和调剂系统资源●集中处理系统中数据信息●均衡负载,协同工作,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央处理系统:运算器+控制器 硬件存贮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外设: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软,硬,U,光)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 统、网络通信管理程序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用户程序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具有记忆、存储的功能 4、具有 逻辑判断的功能、5、具有自动处理的能力6、具有网络与通信的能力7、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电子管时代特点: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元器件磨损率高,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晶体管时代特点: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集成电路时代:重量只有原来的1/100,体积与功耗减少到原来的1/300。计算机体积、质量、功耗大大减少,但运算精度和可靠性等指标大为改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及性能、价格比方面均比上一代有较大的突破。3、CPU主要由运算器与控制器组成,运算器主要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硬盘虽然装在主机箱内,但它属于外存 5、将数字信号变换成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调制; 6、磁盘处于写保护状态,那么磁盘中的数据可以读出,不能删改,也不能写入新数据 7、CD-ROM属于存储媒体 8、BBS是电子公告板 9、CPU处理的数据基本单位为字,一个字的字长为8个二进制位10、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11、各种网络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不同的传输距离 1、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思想: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 2、衡量cpu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主频、字长、外频与倍频、缓存等 3、存储系统的分层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 4、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软件 5、shell是外壳,通常是借助图形用户界面来实现与用户通信的。Kernel是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包括文件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内存管理程序。 6、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CMOS设置与BIOS设置的区别是在BIOS ROM芯片中有一个程序称为“系统设置程序”,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 7、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7、常见的操作系统:MS-DOS、windows、Unix、Linux、Mac OS 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 软件 程序数据文档 源程序目标程序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设计文档使用文档5、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概念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DB、DBMS、DBS、DBA 数据管理的发展: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数据库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 据库事务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模式(逻辑模式)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二级映象在DBMS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 外模式/模式映象 1.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1. 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的分两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三种主要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第二章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 关系二维表,属性是列,元组是行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R(U,F) 关系数据库关系的集合 关系的码 候选码(CK)关系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组,称为该关系的候选码 简单情况: 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 极端情况: 关系的所有属性是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All-key) 主码(Pk)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 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外码(FK)设F是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 关系R称为参照关系关系S称为被参照关系 选修关系的“学号” 与学生关系的主码“学号”相对应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第一、二章 1.计算机产生: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计算机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年以来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通信与网络 1.科学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过程控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控制,多用于航空 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5.人工智能(主要是只能机器人方向) 6.通信与网络(上网听歌看电影玩游戏,qq聊天等)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力强、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 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 1.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 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为止。 2.十进制转八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8,小数部分乘以8。 3.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16,小数部分乘以16。 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 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 5.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五大硬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裸机) CPU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 (1)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存储器 ①分类内存被CPU直接访问,存储容量小、速度快、价格贵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概论考核知识点 考核知识点需计算的有:存储容量,进制数转换,源码反码补码,ASCII表,IP地址, 子网IP地址,图像和音频存储容量。 第一部分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史: 乔治.布尔----英国数学家。完善了二进制理论,创立了逻辑代数理论(布尔代数); 冯.诺依曼----美国数学家,是一位科学天才。明确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确立了近代计算机的逻辑结构(称为计算机之父); 克劳德.香农----美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学家、信息理论的先驱。创立了信息论、通讯数学理论和开头电路理论。 莱布尼兹----德国数学、物理和哲学家,是一位科学天才。提出了二进制运算思想,用0和1两个数字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状态; 图灵----美国数学家,是一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近代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图灵机),最早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设计了“图灵测验”,来验证计算机是否能思考。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2(“埃尼阿克”) 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46年至58年电子真空管 第二代58年至64年电子晶体管 第三代65年至71年集成电路块 第四代72年至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块 计算机工作原理:由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 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器+运算器 存储器(内存)RAM+ROM RAM----随机读写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 磁盘(软盘A:(母盘)B:硬盘C:…Z:) 光盘CD-ROM CDW CDRW DVD 移动硬盘, 优盘 磁带 存储容量:字节B KB MB GB TB 8个二进制位(bit)为一个字节B(Byte) 1KB=210 B=1024B 1MB=210 KB=1024KB 1GB=210 MB=1024MB 1TB=210 GB=1024GB 请计算一下: 一个容量为250GB的硬盘可存放50万字的书多少本?(一个汉字占二个字节 B) (2)软件系统: 软件的含义:由人事先编制好的一组指令(程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 存储器上,使用时先装入后运行,一个程序或若干个程序形成一个软件。

数据库系统概论部分知识点总结

1、表中的一条记录就是一个实例,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2、数据库整体结构 3、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数据的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4、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 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5、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a)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b)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c)冗余度较小 d)数据独立性较高 e)易扩展 6、什么是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7、DBMS的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8、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 确定组织数据的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 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提供多种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 ?数据操纵功能 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 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数据库初始数据装载转换、数据库转储 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 性能监视分析等 ?其它功能 DBMS与网络中其它软件系统的通信 两个DBMS系统的数据转换

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 9、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构成 10、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c)应用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11、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a)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b)数据可以变长 c)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12、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13、文件系统阶段: a)记录内有结构。 b)数据的结构是靠程序定义和解释的。 c)数据只能是定长的。 d)可以间接实现数据变长要求,但访问相应数据的应用程序复杂了。 e)文件间是独立的,因此数据整体无结构。 f)可以间接实现数据整体的有结构,但必须在应用程序中对描述数据间的联系。 g)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 14、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 a)共享性:数据库系统从整个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 多个用户、多个应用所共享。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避免了数据之间 的不相容性和不一致性;使系统易于扩充。 b)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指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 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 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 也可以不变。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c)统一管理: (1)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2)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3)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 (4)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15、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 息。 16、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17、数据模型分为两类(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 (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