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2020D 次哈尔滨至幸福镇的动车需要匀速通过一条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与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火车通过隧道分为3个过程:逐渐进入隧道,完全进入隧道并在其中行驶,逐渐出隧道

【详解】

火车在逐渐进入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增加;

火车完全进入隧道后,还在隧道内行驶一段时间,因此在隧道内的长度是火车长,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火车在逐渐出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减少;

符合上述分析过程的为:A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分析事件变化的过程,并能够匹配对应函数图像变化

2.如图,矩形ABCD 中,6cm AB =,3cm BC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1cm /秒向终点B 运动,动点Q 同时从A 点出发以2cm /秒按A D C →→B →的方向在边AD ,DC ,CB 上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 (秒),那么APQ ?的面积()2

cm y 随着时间x (秒)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APQ面积的变化,进而得出△APQ的面积y(cm2)随着时间x (秒)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情况.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AP=x,Q点运动路程为2x,

①当点Q在AD上运动时,

y=1

2

AP?AQ=

1

2

x?2x=x2,图象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

②当点Q在DC上运动时,

y=1

2

AP?DA=

1

2

x×3=

3

2

x,是一次函数;

③当点Q在BC上运动时,

y=1

2

AP?BQ=

1

2

x?(12?2x)=?x2+6x,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

结合图象可知A选项函数关系图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三种情况讨论三角形APQ的面积变化.

3.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ABCD,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A D C

--的路径向点 C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B C D A

---的路径向点 A运动,当点 Q 到达终点时,点P停止运动,设PQC

?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则能大致反映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三种情况求出解析式,即可求解.

【详解】

当0≤t≤1时,即当点Q 在BC 上运动,点P 在AD 上运动时,

()2222212S t t =??-=-, ∴该图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1<t≤2时,即当点Q 在CD 上运动时,点P 在AD 上运动时,

()()21222322

S t t t t =

--=-+-, ∴该图象开口向下, 当2<t≤3,即当点Q 在AD 上运动时,点P 在DC 上运动时,

()()21424682

S t t t t =--=-+- ∴该图象开口向下,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求出分段函数解析式是本题的关键.

4.已知圆锥的侧面积是8πcm 2,若圆锥底面半径为R (cm ),母线长为l (cm ),则R 关于l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扇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判断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1

2

×2πR×l=8π,

则R=8

l

π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圆锥的计算、函数图象,掌握圆锥的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说法:①函数y=x的取值范围是6

x>;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

算2|

-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函数y=x的取值范围是6

x≥;故错误;

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

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⑤计算的结果为1;故错误;

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

==是无理数;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中,点P从A点出发,沿A→B→C→D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点Q同时从A点出发,沿A→D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则APQ

?的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动点的运动过程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知:

3AP t =,AQ t =,

当03t <<时,

2133sin sin 22

S t t A t A =??=? 0sin 1A <<

∴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当36t <<时,

133sin sin 22

S t A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过一、三象限的一次函数;

当69t <<时,

2139(93)sin ()sin 222

S t t A t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所以符号题意的图象大致为D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点运动过程表示出函数解析式.

7.如图,在Rt ABC ?中,点D 为AC 边中点,动点P 从点D 出发,沿着D A B →→的路径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B 点,在此过程中线段CP 的长度y 随着运动时间x 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则BC 的长为( )

A .1323

B .43

C .45511

D .145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即可求出CD 的长,从而求出AD 和AC ,然后根据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和垂线段最短即可求出CP ⊥AB 时AP 的长,然后证出△APC ∽△ACB ,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AB ,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 .

【详解】

解:∵动点P 从点D 出发,线段CP 的长度为y ,运动时间为x 的,根据图象可知,当x =0时,y=2

∴CD=2 ∵点D 为AC 边中点, ∴AD=CD=2,CA=2CD=4

由图象可知,当运动时间x=()211s +时,y 最小,即CP 最小

根据垂线段最短

∴此时CP ⊥AB ,如下图所示,此时点P 运动的路程DA +AP=()()

1211211?+=+

所以此时AP=(21111AD -=∵∠A=∠A ,∠APC=∠ACB=90°

∴△APC ∽△ACB

AP AC AC AB = 114AB

= 解得:AB=1111

在Rt △ABC 中,22455AB AC -=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函数图象解决问题,掌握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2

MN BC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a =

12

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12

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

12(BM·DM?CN·EN )=

()()221tan tan 22

2x a x a tan x a ααα????-?=??--, ∵2

a tan α?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9.如图,矩形ABCD 中,P 为CD 中点,点Q 为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Q 作QM PA ⊥于M ,QN PB ⊥于N .设AQ 的长度为x ,QM 与QN 的长度和为y .则能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面积得出S △PAB =

12PE?AB ;S △PAB =S △PQB +S △PAQ =12QN?PB+12PA?MQ ,进而得出y=PE AB PB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PQ ,作PE ⊥AB 垂足为E ,

∵过Q 作QM ⊥PA 于M ,QN ⊥PB 于N ,

∴S △PAB =12PE?AB ; S △PAB =S △PQB +S △PAQ =

12QN?PB+12

PA?MQ , ∵矩形ABCD 中,P 为CD 中点,

∴PA=PB ,

∵QM 与QN 的长度和为y , ∴S △PAB =S △PQB +S △PAQ =

12QN?PB+12PA?MQ=12PB (QM+QN )=12PB?y , ∴S △PAB =

12PE?AB=12PB?y , ∴y=PE AB PB

?, ∵PE=AD ,

∴PE ,AB ,PB 都为定值,

∴y 的值为定值,符合要求的图形为D ,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动点函数的图象,根据已知得出y=

PE AB PB

?,再利用PE=AD ,PB ,AB ,PB 都为定值是解题关键.

10.如图1,在扇形OAB 中,60O ∠=?,点P 从点O 出发,沿O A B →→以1/c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P 运动过程中,OBP V 的面积()2y cm

随时间()x s 变

化的图象,则a ,b 的值分别为( ) 图1图2

A .4,43π

B .4,443π+

C .222π

3

D.22,

22 22

3

π

+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函数图像中的(a,43)可知OB=OA=a,S△AOB=43,由此可求得a的值,再利用弧长公式进而求得b的值即可.

【详解】

解:由图像可知,当点P到达点A时,OB=OA=a,S△AOB=43,

过点A作AD⊥OB交OB于点D,

则∠AOD=90°,

∴在Rt△AOD中,sin∠AOD=AD AO

∵∠AOB=60°,

∴sin60°=

3 AD AD

AO a

=,

∴3

∵S△AOB=3

∴13

43 2

a

?=

∴a=4(舍负),

∴弧AB的长为:6044

1803

ππ

??

=,

4

4

3

b

π

=+.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动点函数图象问题,考查了扇形弧长、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解答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1.小亮的奶奶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奶奶看了10分钟

报纸后,用了15分钟返回家,下面图中的哪一幅能表示奶奶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A.B.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像的横坐标确定时间,纵坐标确定离家距离,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

解: 0分钟到报亭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看报10分钟,离家的距离不变;15分钟回家离家的距离岁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的应用,根据图像确定出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甲,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动点P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到达点D即停止,若E、F分别是AP、BP的中点,设CP=x,△PEF的面积为y,且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线段AB长为()

A.2B.3C.5D.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S△PEF=1

4

S△ABP,由图像可以看出当x为最大值CD=4时,

S△PEF=2,可求出AD=4,当x为0时,S△PEF=3,可求出BC=6;过点A作AG⊥BC于点G,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解.

【详解】

解:∵E、F分别为AP、BP的中点,

∴EF∥AB,EF=1

2 AB,

∴S△PEF=1

4

S△ABP,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x的最大值为4,∴CD=4,

∵当P在D点时,△PEF的面积为2,∴S△ABP=2×4=8,即S△ABD=8,

∴AD=2

4

ABD

S

V=

28

4

?

=4,

当点P在C点时,S△PEF=3,

∴S△ABP=3×4=12,即S△ABC=12,

∴BC=2

4

ABC

S

V=

212

4

?

=6,

过点A作AG⊥BC于点G,

∴∠AGC=90°,

∵AD∥BC,

∴∠ADC+∠BCD=180°,

∵∠BCD=90°,

∴∠ADC=180°-90°=90°,

∴四边形AGCD是矩形,

∴CG=AD=4,AG=CD=4,

∴BG=BC-CG=6-4=2,

∴22

42

+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的函数问题,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

1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速度为v,

由于v分为三个阶段,

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成穿入大正方形,

=?-?=-≤.

S vt vt vt

2214(1)

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

S=?-?=,

22113

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

=?-?-=+≤,

S vt vt vt

22(11)3(1)

∴符合变化趋势的是A和C,但C中面积减小太多不符合实际情况,

∴只有A中的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

14.“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正确理解小诗的含义,然后再根据时间与离家的距离关系找出函数图象.

【详解】

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

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

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

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

15.2019年,中国少年岑小林在第六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赛上,破“30秒内单脚单摇轮换跳次数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实践证明1分钟跳绳的最佳状态是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则跳绳频率(次/秒)与时间(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哪幅图来近似地刻画()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前20秒频率匀速增加,最后10秒冲刺,中间频率保持不变判断图象即可.

【详解】

:秒频率保持不变,排除选项A和D,再根据最后10秒冲解:根据题意可知,中间2050

刺,频率是增加的,排除选项B,因此,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是解此题的关键.

1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靠在一起,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正方形保持不动,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重叠部分后的面积为s,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

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

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

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1,

分析选项可得,D符合,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

m s和17.甲、乙两人在一条长为600m的笔直道路上均匀地跑步,速度分别为4/

m s,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则从起跑出发到其中一6/

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在经过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100秒,则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50米,据此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甲在乙前面50m处,若两人同时起跑,经过50÷(6?4)=25秒,乙追上甲,则相距是0千米,故A、 B错误;

相遇以后乙在前边,相距的距离每秒增加2米,乙全程用的时间是600÷6=100秒,故B.、D错误;

相遇以后两人之间的最大距离是:2×(100?25)=150米.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理解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实际意义,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点P是?ABCD边上的一动点,E是AD的中点,点P沿E→D→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BAP的面积是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BAP的面积的变化趋势.

【详解】

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BAP的面积大于0;当点P在AD边上运动时,△BAP的底边AB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P在DC 边上运动时,由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不变,△BAP面积保持不变;当点P带CB边上运动时,△BAP的底边AB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动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

19.某工厂加工一批零件,为了提高工人工作积极性,工厂规定每名工人每天薪金如下:生产的零件不超过a件,则每件3元,超过a件,超过部分每件b元,如图是一名工人一天获得薪金y(元)与其生产的件数x(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则下列结论错误的()

A.a=20

B.b=4

C.若工人甲一天获得薪金180元,则他共生产45件.

D.人乙一天生产40(件),则他获得薪金140元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a、b的值,从而可以判断选项A和B是否正确,根据C和D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题目中对应的数据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由题意和图象可得,

a=60÷3=20,故选项A正确,

b=(140?60)÷(40?20)=80÷20=4,故选项B正确,

若工人甲一天获得薪金180元,则他共生产:20+18060

203050

4

-

=+=(件),故选

项C错误;

由图象可知,工人乙一天生产40(件),他获得的薪金为:140元,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0.函数

1

x-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B.x>0 C.x≥1D.x>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1≥0且x-1≠0,

解得x>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