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

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

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
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

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

套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文件精神,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使贫困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资助实施“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

一、救助对象

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儿童,对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的残疾儿童优先资助。

二、资助范围与资助标准

资助范围:

为贫困视力残疾儿童配发助视器;为贫困肢体儿童配置矫形器、轮椅、坐姿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为贫困聋儿购置配发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并补贴人工耳蜗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经费;为贫困聋儿(配戴助听器)、贫困肢体残疾儿童、贫困智力残疾儿童、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经费。

资助标准:

——为贫困残疾儿童免费配发低视力助视器、矫形器、轮椅、坐姿器、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共20700件,总计金额2280万元。

——为1500名贫困聋儿配发人工耳蜗产品,补贴人工耳蜗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经费,总计金额18900万元。

——为9000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并补贴康复训练经费,总计金额22320万元。

——为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9000人次,总计金额9000万元。

——为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15000人次,总计金额15000万元。

——为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3600人次,总计金额3600万元。

(各项目资助的具体标准见项目实施办法。)

三、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

(一)组织管理

中国残联和项目省残联有关业务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二)职责分工

——中国残联制定项目总体规划,下达任务指标;指导各地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开发管理项目数据库;检查、监督各地项目执行进度和质量;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地方残联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省项目工作;做好项目申报、审批、数据统计、检查验收等工作。

(三)项目实施

——制定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办法制定本省的项目实施方案,会同本省财政部门研究制定本省补助资金分配的具体方案,并报中国残联备案。

——受助对象的确认和申请各地严格按照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执行。

——信息收集与统计将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数据统

计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业务数据统计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和项目执行单位负责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存档,并由项目执行单位将有关表格的内容和数据等逐级汇总,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疾人事业业务数据统计管理的要求,及时录入、上报,项目实施地区于当年12月15日前按要求将数据汇总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省残联于次年1月15日前上报至中国残联信息中心。

——督导检查各地和各项目执行单位要负责项目的经常性检查,中国残联及各省负责组织阶段性集中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各省按照中国残联要求上报项目执行报告。

四、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具体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困难。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救助对象的筛选、资金的使用和辅助器具的配发不发生违规现象。集中做好项目的部署、培训,确保项目执行地区、执行机构的人员掌握项目管理要求,精通服务技术。要建立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项目救助情况。

(二)规范管理,专款专用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资金不得用于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以外的用途。各地要积极争取落实配套经费,用于对象筛查、组织协调等。对落实经费的省,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对弄虚作假、违反项目实施原则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单位,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酌情减少下年度资助额度。

(三)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各地要主动协调宣传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宣传项目的意义、资助内容和申请办法,及时宣传报道项目开展情况和受助效果。通过举办项目启动仪式、组织慰问受助残疾儿童等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实地了解项目工作情况,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和关注贫困残疾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扶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要及时收集各方面宣传资料,建立专门的项目宣传档案,努力把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做成名气大、影响广、社会效益突出的精品康复项目。

(四) 严格督导,保证质量中国残联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组织检查评估。各地要建立工作制度,定期检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指导基层及时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上报中国残联。

各地要以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积极推动完善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救助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附件:1、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另行下发)

2、中国残联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助听器)实施办法

3、中国残联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4、中国残联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5、中国残联贫困孤独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6、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

中国残联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助听器)

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为贫困聋儿免费配发助听器并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为保证救助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中国残联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助听器)》。

一、任务目标

——2009年-2011年,为9000名贫困聋儿免费配发助听器,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

——2009年度全国完成3000名贫困聋儿筛选、助听器验配和康复训练工作。

各省按照救助分配指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010、2011年救助指标根据各省2009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另行制定并下发。

二、救助对象要求

——年龄不超过6周岁,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的聋儿;

——救助对象原则上应为城乡低保家庭的儿童。

三、救助标准

——由中央财政免费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适合的全数字助听器两台。

——由中央财政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每年人均1万元康复训练补贴经费,2009年度的救助对象可连续得到3年救助;2010年度的救助对象可连续得到2年救助;2011年度的救助对象可得到1年救助。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doc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共有1名适龄残疾儿童。精神三级残疾的李世香同学是我校六年级一名学生。 李世香同学由于精神残疾,虽一直到校就读,但不能接受系统的教学。为此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希望能帮助她快速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李世银 副组长:王发中 组员:班主任潘延花 三、工作计划: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

红旗小学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红旗小学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罗滨 副组长:王松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

残疾儿童康救助项目描述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描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残疾人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该为残疾人构建完善的社会化保障网络。 儿童期是人的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康复干预最有效的时期,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重建生活、学习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将为残疾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残疾儿童康复投入少,效果好,社会影响面大,社会效益显著,是减轻家庭压力和社会负担的抢救性工程。但由于家庭经济承受力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的残疾儿童未能及时得到康复,错过最佳的康复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根据年度闵行区委全委会会议、《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等制定的战略目标,根据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完善残疾人保障和服务”的要求,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本市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的通知》,对本市有需求的少年儿童给予适当的康复训练费用补贴,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经费补贴制度,

保障残疾少年儿童的康复权利,满足残疾少年儿童基本康复需求,确保残疾少年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目前,本项目为16周岁以下本区户籍的残疾儿童少年,经市卫生局指定的专业机构评估确有康复需求的脑瘫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视力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在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约定的专业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对象,补贴12000-24000不等金额的费用补助。 (二)项目依据充分性 该项目是执行《关于印发上海市2007年对2000名7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沪残联[2007]57号);《关于对本市8-16周岁残疾少年儿童康复训练实施补贴的通知》沪残联[2010]81号;《关于调整本市脑瘫、孤独症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标准的通知》沪残联[2012]114号及上海市闵行区残疾人联合会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闵行区残疾人联合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区残联康复科具体负责,各镇、街道残联具体实施,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康复救助。 (三)项目必要性和重要性 该项目可以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重建生活、学习及社会交往能力。儿童是家庭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针对残疾儿童康复设立的此项目投入少,效果好,社会影响面大,社会效益显著,是减轻家庭压力和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检查评价.docx

项目 基 本 条 件 5 分 康复业训练务 职 能 家长15 培训分 宣传 普及 康复 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分值得分评估方法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1分 2.查看从业执照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1分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1分注:其中任何一项不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1分达标者不予评估 小计5分 合计5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2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2分 2.观摩主题课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1分 3.座谈、访谈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1分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1分 小计7分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1分 2.座谈、访谈 小计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 2分查阅档案资料 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小计2分

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2分档案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1分管理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1分 小计4分 合计15分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1分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1分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1分场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1分 场所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2间,每间至少 15㎡1分设个别训练室至少 3间,每间至少 5㎡1分 所 置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50㎡1分设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15㎡1分置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1分与 小计9分设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1分施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1分15 场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感统训练室:配备 PT 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 分 1.5分所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设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 1.5分 施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1分 小计6分 合计15分查阅档案资料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 方案 1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导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rsquo; rsquo;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目标要求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健康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三、具体安排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募捐活动,让她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学校免费提供信封)学校在五月份将开展一次给远方父母一封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教处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楼下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开信箱,阅后并给与回复。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两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帮扶教师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三个二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四、德育成果经过近一年来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我校的残疾儿童在不断地减少,这是件高兴的事,说明我校的学生生源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我校的随班就读生有6位。由于人数的减少,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何柏林副组长:张教德 组员:陈路军、胥小艳、陈怀中 2、具体工作(生活、学习管理)责任人 一年级:林仁华、梁光建;二年级:杨光路、陈怀中 四年级:彭敏诗、付兴华;六年级:谢吉光、胥小艳 二、入学管理: 1、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 2、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教学、生活管理: 1、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对他们与以关注,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掌握.他们能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的提问。一方面可 以促进其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取得进步。把随班生安排在教室前三排的位置,便于老师,随时随地帮助。 2、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掌控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在本学期,我们将配合大队部的工作,让随班生积极地参与我们的大活动,老师为他们搭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也品尝快乐的滋味。 4、对他们提出稍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有收获。 5.全体老师参与校本教研,《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定于11月中旬,进行教研活动,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细则(最新)

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细则 为了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印发X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关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让残疾儿童家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美丽幸福X 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统筹残联、科教体、民政、财政、人社、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切实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

2.坚持制度衔接、规范有序、公开公正。加强与基本医疗、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科学规范、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救助。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结果公正。 3.坚持保障基本、突出重点、应救尽救。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着力满足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坚持救小、救早,优先救助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积极开展低龄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 (三)工作目标 到X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到X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救助对象、内容和标准 (一)救助对象 救助对象为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0-6岁(含6周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包括城乡最低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方案

薛家湾第一小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对残疾学生开展随班就读,提高残障儿童入学率的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校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制定以下方案: 一、加强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1、整体规划随班就读,明确学校、教师各自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的管理。 2、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 3、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一支随班就读教师的骨干队伍。 4、健全随班就读管理机制,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 二、规范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对象确定、安置及后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必须依据残联部门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2、残障学生(除了聋、低视力、肢体残疾等存在明显残障的学

生以外)一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 三、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随班就读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积极情感、丰富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2、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医学、语言学、运动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3、因人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随班就读方案。并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加强个别化教育。 4、建立个别化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 5、创设有利于残障学生发展的支持性环境。要积极利用学校、特教中心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残障学生服务。 6、学校主动为家长提供有利于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具

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XX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中国残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为加快推进我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开展,结合本社区实际,特制订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新会区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的要求,建立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 二、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有效的服务,使残疾人康复得到保障、文体生活不断丰富,并把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无障碍环境逐步改善,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 1、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 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设有专职委员,做到有社区残疾人协会牌子、有办公地方、有活动场所、有协会章程和各项制度;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社区残疾人基本信息状况实现建档立卡,管理完善。 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担任。设委员3名,其中残联干部1名,残疾人2名。 2、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 社区救助系统等公共服务网络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实现有康复场所,有康复器材,并有专人管理,在社区居委会和上级康复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社区残协把社区残疾人康复列为

重要工作内容,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及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档立卡;社区协会和社区医疗卫生站配合康复站承担残疾人康复服务和训练任务。 3、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服务 (1)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康复、文化、教育、就业、娱乐等提供服务,及时解决残疾人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社区便民网点优先安排条件适应的残疾人; (3)关心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子女的教育,对入学困难的提供支持和帮助,保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4)积极开展“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和“邻里助残”等帮扶活动,并结合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残疾人节日,组织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并造册登记相关工作,从而使扶残助残能制度化、长期化。 4、活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关心、重视、帮扶残疾人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鼓励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区内各类公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设施,为残疾人提供优惠和方便,购置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视、听读物和体育器具等。 5、提高无障碍意识,对新建或改建的住宅、公共设施、道路,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建设社区无障碍设施;加强对现有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正常使用。 6、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社区群众提高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做到本社区宣传栏有反映残疾人工作的内容;了解掌握社区内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听取残疾人意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定期走访重度残疾人

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

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改善我市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xx年在本市纳税或缴纳社会保险。 (二)年龄为0-16周岁的残疾儿童。 (三)具有指定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 (四)接受本办法所列康复救助项目服务。 第三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制度衔接、应救尽救。加强与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确保残疾儿童家庭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自愿、就近、就便原则,着力满足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三)规范有序、公开公正。建立科学规范、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实行机构、救助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结果公正。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更好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不断推进基本康复服务均等化; 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提高康复服务质量。 第四条康复救助包括康复指导、医疗康复、康复训练等康复服务,以及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等。 第五条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在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基础上,对个人自费剩余部分提供限额补助。剩余部分低于限额的,按照实际发生额补助。 第六条残联会同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按照公开择优原则选择确定残疾儿童诊断、评估、治疗、康复服务定点机构(以下统称定点康复机构)。 第二章救助内容和标准

残疾儿童少年工作方案

少阳小学2016—2017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实施 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对盲、聋、弱智学生开展随班就读,提高残障儿童入学率的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校施教区内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制定以下方案: 一、加强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1、整体规划随班就读,明确学校、教师自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的管理。 2、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3、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要发现和推广随班就读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一支随班就读教师的骨干队伍。 4、健全随班就读管理机制,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聘请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人员、特教学校、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 二、规范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对象确定、安置及后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必须依据残联部门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2、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撤销工作在暑期中进行,每学年初,由学校将筛查认定的随班就读学生名单附上相关资料报教育局教育科审查批准,由教育局教育科按规定统一编排学生学籍号码,填写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登记表。学生从新学期开始取得或撤销随班就读学籍。 三、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随班就读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积极情感、丰富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2、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医学、语言学、运动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3、因人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随班就读方案。并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加强个别化教育,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30分钟的个别训练。 4、建立个别化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 5、创设有利于残障学生发展的支持性环境。要积极利用学校、特教中心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残障学生服务。如果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超过10人以上,就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生动的、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支持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南陆小学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孩子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虽然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创伤,但学校这个大家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以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和心灵的抚慰。对于随读的残疾学生,为他制订切实可行的个别工作计划十分必要。 一、健全关爱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对残疾孩子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二、付出真情关爱,努力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孩子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比如在数学学习辅导上,可以借助直观,使智力残疾孩子掌握计算的有关概念、法则和定律。计算能力既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将来智力残疾孩子适应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智力残疾孩子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差和言语发展迟缓,导致他们对算理算法理解困难,计算技能难以形成,运用也不灵活,因此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要从加强概念、法则教

学入手,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残疾孩子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孩子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同学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残疾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三、加强家校联系,力争取得多方合力。 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做好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同时甄选优秀学生与残疾孩子结对子手拉手,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关爱残疾孩子,不单是家庭与学校的事,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提高认识,做出积极努力,使残疾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

环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 第一条为帮助残疾儿童在最佳时机恢复、矫正部分残缺的身体(心理)功能,促使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根据省残联、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及配套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康复救助,是指政府主导、财政补贴和家庭承担相结合,以帮助聋儿、弱智、自闭症、脑瘫儿童及时接受“开智”、“启聪”等“抢救性训练”和矫治的救助措施。 第三条康复救助对象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环县户籍; (二)年龄在14周岁以下; (三)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四)正在接受康复训练或接受康复手术治疗。 第四条符合上述条件的救助对象申请康复救助,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居民户口本、身份证、《残疾人证》(第二代)和有康复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训练或康复手术证明; (二)《环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表》; 第五条县残联负责残疾儿童的普查登记、评估和相关审

批工作,并于每年8月31日前确定下一年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计划。 第六条康复救助经费来源于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精神病防治等康复专项经费、县财政拨款和社会捐款。 第七条康复救助计划当年有效,跨年度的须经审批后列入下一年计划;每个康复救助对象原则上只享受1个周期的康复救助。 第八条残疾儿童“抢救性训练”、矫治计划执行周期为:(一)听力语言康复配置助听器2年,植入耳蜗2年; (二)弱智“开智”综合训练3年; (三)自闭症“行为矫治”综合训练3年; (四)脑瘫儿童“运动功能补偿”综合训练3年; (五)残疾儿童家长训练:聋儿15天,弱智20天,自闭症30天,脑瘫儿25天。 社区训练矫正周期同上。 第九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参加康复训练的脑瘫儿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聋哑、弱智、自闭症儿童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聋儿自费配置助听器的每人一次性补助4000元;聋儿列入省“听力重建计划”植入人工耳蜗的,每人补助10000元,聋儿自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每人补助20000元。 对残疾程度较轻,凭康复医疗机构开具的有效证明,每个

关爱三类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黄泥河小学2017年关爱“三类残疾儿童”工作 实施方案 为促进农村残疾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黄泥河小学“关爱三类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三类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三类残疾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残疾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1 、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残疾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残疾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教务处、少先队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残疾儿童工作。 2 、建立残疾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残疾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 、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 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残疾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 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残疾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 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残疾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残疾儿童制度。 残疾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湖北省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孝感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康复救助范围 (一)康复救助对象为0-6岁(或7-14岁家庭经济困难)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是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 (二)康复救助对象条件。 1、具有汉川市户籍或有效居住证,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残疾评定指定医院、三级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 2、残疾儿童监护人有康复意愿,预期合理。 3、有康复服务适应指征,并经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有康复潜力,通过康复服务可以达到功能重建或改善。 二、康复救助内容和标准 (一)机构康复训练。

1、脑瘫残疾儿童康复:为脑瘫残疾儿童提供功能评估、康复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救助标准为每人16000元。 2、救助资金主要用于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家长培训、康复教材、康复档案、康复设备、功能房布置和人员培训等费用补贴。 3、多重残疾儿童康复:同一年度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残疾类别接受机构康复训练救助。 三、申请、审核、救助和效果评估 (一)申请。 1、评估。由残疾评定指定医院或三级医院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评估(康复需求明确的持证残疾儿童可不进行评估)。 2、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根据评估意见,填写《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持家庭户口本、诊断证明书或残疾人证原件,向汨罗市残联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二)审核。市残联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由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对于7-14岁困难家庭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由市残联与民政、扶贫等部门进行相关信息比对作出审核决定。 (三)救助。 1、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到定点康复机构办理康复训练注册登记,接受康复训练。定点康复机构对残疾儿童实行实名制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魏家庄小学特教班学生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市上工作交流会议精神,推进我县特殊教育的发展, 我校将本着“为了每一个残障孩子,为了残障孩子一切”的原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让每个残疾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专门成立残疾儿童班级是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1、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特殊教育。通过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全国助残日”、“志愿者助残”、“手拉手”等活动,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儿童少年的新风尚。 2、学校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成立残疾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魏永生(校长兼) 副组长: 王英芳 组员: 安玉萍魏邦秀魏周瑞 为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同时建立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教研室、德育处、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参加的学校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㈡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保证特教班工作的实效性 1、规范鉴定程序,建立残疾生学生档案学籍 学校将严格执行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类《残疾标准》,加强对三类 (视力、听力、智力) 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和鉴定,鉴定结论不予公开. 仅由有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在学生中扩散。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为其健全教育档案. 2、依法治校,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学校将增强依法治校意识,不拒收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招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 并安排适当的时间与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 3、加强个别教学,提高残疾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校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确保特殊儿童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

最新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显得尤为迫切。以下是分享的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 三、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在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特殊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七、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由校长主管,分管校长专管,年级组长监管,具体落实到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形式,加 强了心理咨询的管理和运用,每周安排对随班生进行个别辅导,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定出分层目标,关注随班残疾生。 八、针对不同的残疾生,联系对口帮扶省市,给他们争取治疗机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 总之,我们学校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坚持了因材施教,提供了合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能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学生健全部分和潜能,对于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对他们进行了有效的帮助。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孩子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虽然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创伤,

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协议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市2014年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协议书(孤独症儿童) 甲方(康复机构): 乙方(受助监护人):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2014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改善残疾儿童状况的一项抢救性工程。为办好办实事这项惠民工程,明确责任,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甲方同意接受(乙方)为本康复机构在训人员享受政府补贴,为其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2、甲方根据省定点康复机构建设和服务标准的要求,为乙方孩子提供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时间为一学年(10个月)、每天训练课时6课时(每课时30分钟),其中每天要安排单训课和感统课至少各一节的康复服务项目。 3、甲方根据定点康复机构建设标准的要求,保证训练场所,教学设备的完善,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受助对象的人身安全,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4、甲方要建立健全受助对象的康复训练档案,内容包括全年康复计划、康复记录、康复小结以及康复前期、中期、后期的评估,填发《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残疾儿童康复工程”项目救助卡》(以下简称《救助卡》),保质保量做好受助对象的康复训练。 5、甲方可适当收取食宿费,食宿费不能超过当地物价部门规定普通幼儿园食宿收费标准。若有违反视为放弃作为定点康复机构单位。应保质保量做好受助对象的康复训练,并提供受助对象康复训练票据和救助卡记录。 6、甲方协助乙方凭《救助卡》及票据到残联领取政府定额补助资金。 二、乙方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