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研究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研究

20世纪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与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无序流动有关系,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是新型金融危机爆发的外部条件。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借助间接融资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通常又会经历四个阶段:资本大量流入,本币严重高估,国际收支逆差加大;短期外债压力增强,金融脆弱性增加;投资资本攻击,资金外逃,金融危机爆发;在此基础上,资本逆流,危机加深。在了解了资本流动如何导致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资本不正常流动,并根据经验提出相应建议。

一、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通过间接融资市场,主要是银行的贷款行为。国际资本是以贷款的形式进入实体经济并使实体经济发生变化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使银行获得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在金融监管不完善和利益机制的驱动下,银行十分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也就是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银行会将资金投入股市、房地产或生产过剩的领域,此举又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国际资本通过银行业大量流入高风险行业,在一国经济泡沫破裂、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等情况下,该状况必然使银行不良资产剧增,货币贬值压力加大,直至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结果是国际资本尤其是短线的国际游资就出现大量抽逃,最后导致危机的发生。

2、通过证券市场,主要是指国际资本大量流入股市,之后推高股价形成非理性的泡沫经济。当投资者预期资产价格将缩水时,大量资本逆转抽逃,导致金融危机。也就是资本的大规模频繁进出会加大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使该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加。这种资本流动机制就是通过证券市场引发金融动荡。尤其是在一国的证券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金融监管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通过证券市场的传递机制极易诱导危机爆发。

3、通过外汇市场,资本外逃,加剧货币的贬值。主要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因国际收支的变化而使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变化,进而使一国货币对外价值发生变化。在这种制度下,持续的大量的外资流入,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高估,从而损伤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而导致巨额的贸易逆差,形成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共存的微弱的国际收支平衡。当经常项目逆差达到一定程度、经济情况渐趋恶化时,逐利性的国际资本开始外流,结果本币汇率就会出现持续下跌,投机者也会顺势对该国货币发起攻击。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传导过程

1、资本大量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逆差加大,宏观经济失衡。资本大量流入,会推动该国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巨额外资的持续流入, 形成本币汇率高估,就会严重损害出口商品竞争力,与出口相关产业的投资利润率下降,直接恶化了贸易条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加大,开始出现赤字。

为维持汇率稳定, 首先,各国中央银行被迫吸纳流入的外汇资金,使得相当部分的流入资本转化为外汇储备,造成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能力下降,货币政策失控。其次,在实汇率升值情况下,各国可调控短期资本流入并将本币适当贬值。面对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各国只得进一步开放,试图以资本项目顺差来冲抵,这种“路径依赖”使其进入了一个“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经常项目逆差”的恶性循环。再次,资本过度投资于房地产等非贸易品部门。各国国内银行贷款迅速增加,国内银行贷款中用于不动产、房地产和购买设备的资金的比例不断增加。由于这些部门的供给缺乏弹性,因而过度需求必然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当投资者预期资产价格将缩水时,大量资本会逆转抽逃,因而危机不可避免。

2、资本大量流入,举借外债、提高利率,短期外债压力增强,金融脆弱性增加。国家为了缓解经常项目的长期巨额逆差,常常通过提高利率吸引大量的外资流入。同时,还经常以直接举借外债的办法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这容易加大外债压力,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3、非理性预期小,投机资本攻击,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发生。在理性预期的前提下,人们预期该国货币在一段时间后将逐渐贬值,甚至汇率恢复到与货币真实价值相一致的水平。投机资本冲击,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倒闭风险加大,外资加速抽逃,信用恐慌,外汇储备趋于耗竭,固定汇率制崩溃。进而各

国相继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形成了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乃至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场。

4、资本流入停止(逆转),金融危机深化。一方面表现在国内表现为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表现为强烈的“传染效应”。

在国内,引起凯恩斯效应和债务紧缩效应。资本流入突然停止导致信用下降,在信贷市场的扩张作用下导致总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产出、就业下降,经济衰退,即为凯恩斯效应;资本流入的突然停止导致总需求下降,这意味着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需求都在下降,因而出现相对过度供给,贸易品的过度供给可被转移到国外,但非贸易品的过度供给最终要在国内消化,因此其相对于贸易品的价格必然下降。由于非贸易品价格下降,而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因此,非贸易品生产者所面对的真实利率上升,这就增加了其债务负担,因而增加了未履约贷款的比率,导致信用紧缩,经济衰退,即为债务紧缩效应。

在国际上表现为强烈的“传染效应”。无论是基于“经济基本面的传染” (即所谓“溢出效应”)还是与经济基本面无关的“纯粹的传染”都与资本流动的突然停止有着必然的联系。“纯粹的传染”,导致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使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全球。

三、案例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

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

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一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一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32。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此后连续的冲击波使东南亚和亚洲主要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

危机发生前巨额资本流入东亚。资本流入引起实际汇率升值、银行信贷迅速膨胀,使东亚经济更易遭受资本流入逆转的冲击。危机隐患表现为几个方面:资本流入迅速增加;亚洲各国政府实行几乎不变或变动很小的汇率,央行在事实上替投资者吸纳了汇率变动的风险,这就刺激了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的流入;实际汇率升值,1990至1997年初,亚洲主要国家货币实际汇率不断提高;1990年代中期,以现行美元计量的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在1996年除菲律宾外,各国出口都大幅度下降;各国国内银行贷款迅速增加,贷款中用于不动产、房地产和购买设备的资金的比例不断增加;外债中短期负债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韩国、泰国和印尼。资本撤出和恐慌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1997年初,韩、泰两国同时感到压力倍增,各大企业纷纷破产或陷入困境,银行坏账率显著增加。外国债权人对此的反应是从该地区撤资,各国面临强大的汇率压力。债权人认为泰国出了问题,其他国家

离危机也不会太远了。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也降低该地区各国的信用等级,进一步增加了撤资压力。许多未对冲其外汇风险的国内债务人开始购买外汇以弥补一些损失,对货币造成更大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扩散。

由此可见: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密切相关,资本流入通过间接融资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来引起国内汇率、利率波动,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形成泡沫经济,并由凯恩斯效应、债务紧缩效应、传染效应波及全球。

4.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理论以及案例分析发现:金融危机总是与资本的大规模流动相伴。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具体而言:

一、征收托宾税。托宾税即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的交易税。旨在减少纯粹的短期投机性交易。我国如果征收托宾税,将有助于打击热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资本对我国的投机性交易,使短期的投机性交易转变为中长期对投资性交易。有助于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由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经济危机。

二、加强对我国资本帐户管理。加入WTO后,我国事实上在证券市场部分交易、金融信贷部分交易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开放了对资本可兑换的限制。因此,加入WTO之后,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也将走上一条金融市场类别开放推动资本帐户具体项目逐个开放的不归路。事实上,尽管亚洲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注意到

过快开放资本帐户的危害,但从国际范围看,开放资本帐户仍然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加入WTO后,确定资本帐户开放的合理顺序和进行必要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严格控制对外借债,逐渐实现全口径管理。对短期外债实行余额管理,对中长期外债实行计划指标管理。限制对外借债主体,除外商投资企业在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差额内可自行对外借债外,其他境内中资机构原则上要通过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对外借债,并需要事前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将外资银行对外借款和3个月短期贸易融资纳入外债统计。

四、谨慎开放证券投资,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做到只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境内发行的B股和在境外发行的H股、N 股等外币股票及外币债券,但不允许其投资境内人民币标价的股票和债券。根据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允许组建中外合资的证券经营公司,但规定其只可以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发起设立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乐陵市支行(刘长勇段向辉黄爱苗)

金融危机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理论文献综述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不仅次数大大增加,破坏力也明显增强。理论界对金融危机的研究的热情也同时被激发。迄今为止,金融危机理论大致可分为三代:以Krugman (1979)和Flood and Garber (1984)为代表的第一代理论;以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的第二代理论;第三代理论因出现较晚,争论很大,流派很多。第一代模型认为政府实行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的内在矛盾引起一国外汇储备的枯竭,当外汇储备降到临界水平就会引发投机性攻击,造成危机。第二代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并不是线性膨胀的,而是理性的;所以政府会比较维持和放弃汇率制度的成本来选择措施,危机并不一定发生在储备耗完之后;另外这模型还强调“多重均衡”和“自我实现”性,当公众预期危机会发生时,“好”的均衡会转为“坏”的均衡从而引发危机。第三代模型的观点还不统一,研究者从而不同角度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有的强调危机的传染性、有的强调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有的强调道德风险引起的过度借贷、有的强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还有的强调企业的收支平衡恶化。三代金融危机模型都与现实事件相联系。第一代模型是对七八十年代拉美金融危机的解释,第二代模型以1992年EMS 金融危机为基础,第三代模型是对1997亚洲金融危机的解释。 1、第一代模型 1.1基本分析框架 0,>-=-αφαφt t t i y p m (1) 10)1(<<-+=r R r rD m t t t (2) 0>=μμt D (3) t t s p = (4) t t t s E i i +=* (5) 除了利率,其余的变量都为LOG 值。t m 表示名义货币,t D 国内信贷,t R 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t s 即期汇率,t p 价格水平,* i 国外利率(假定为常数),t i 国内利率。t E 表示t 时期可用信息的预期值。 方程(1)定义了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国内利率成反比。方程(2)是将货币量与储备和国内信贷相联系的一个等式。(3)式表示国内信贷以速度μ增长。购买力平价和公开利率平价分别由(4)式(5)式表示。 在完美预期条件下,t t t s s E =。设0* ==i y 并结合方程(1)、(4)和(5)得到: t t t s s m α-= (6) 当汇率固定时,设为s ,则0=t s 。中央银行通过向公众购买或出售国际储备来调节国内货币需求。

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阶段辅导一——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问题一: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问题二:简述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 ●答案请在论坛提交。 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 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很多,有根本性的、一般性的、政治的、经济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益率的驱动 增值是资本运动的内在动力,利润驱动是各种资本输出的共有动机。当投资者预期到一国的资本收益率高于他国,资本就会从他国流向这一国;反之,资本就会从这一国流向他国。此外,当投资者在一国所获得的实际利润高于本国或他国时,该投资者就会增加对这一国的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国际超额利润或国际垄断利润,这些也会导致或加剧国际资本流动。在利润机制的驱动下,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流往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这是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二)汇率的变化 汇率的变化也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普遍建立,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经常波动,且幅度大。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持续升值,则会产生兑换需求,从而导致国际资本流入,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汇率不稳定或贬值,资本持有者可能预期到所持的资本实际价值将会降低,则会把手中的资本或货币资产转换成他国资产,从而导致资本向汇率稳定或升高的国家或地区流动。 在一般情况下,利率与汇率呈正相关关系。一国利率提高,其汇率也会上浮;反之,一国利率降低,其汇率则会下浮。例如,1994年美元汇率下滑,为此美国连续进行了7次加息,以期稳定汇率。尽管加息能否完全见效,取决于各种因素,但加息确实已成为各国用来稳定汇率的一种常用方法。当然,利率、汇率的变化,伴随着的是短期国际资本(游资或热钱)的经常或大量的流动。 (三)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 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一国的投资气候恶化而可能使资本持有者所持有的资本遭受损失。经济风险是指由于一国投资条件发生变化而可能给资本持有者带来的损失。战争风险,是指可能爆发或已经爆发的战争对资本流动造成的可能影响。例如海湾战争,就使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在战争期间许多资金流往以美国为主的几个发达国家(大多为军费)。战后安排又使大量资本涌入中东,尤其是科威特等国。 (四)其他因素 如政治及新闻舆论、谣言、政府对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干预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等因素,都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加复杂、多变。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传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的传导过程,以及从美国传导至全世界的机制过程,以期为各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发生时减轻经济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由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从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经济复苏缓慢。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巨大,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都认同这次危机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然而:为何在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会逐渐衍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何在美国本土发生的危机会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为何危机从影响虚拟经济到后来发展到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巨大伤害?这当然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全球化来一言以蔽之。其中,复杂与连续的传导机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作简单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越快。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很快就从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 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此次金融危机是在次债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的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二)溢出效应(Spillovers) 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溢出效应,另一种是贸易溢出效应。由于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两个重要途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入都会大幅减少。比如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

2008年金融危机对金砖四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对金砖四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摘要:金砖四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世界经济形势对各国自身的发 展有着突出影响,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17.7%1的金砖四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显著的反馈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各国国际收支产生了明显影响,各国在危机中表现出的复苏能力亦有着较大差异,这与各国的商品出口结构关联紧密。政府做好出口商品的产业布局,增加出口商品的多样性,对国内经济及世界经济均尤为重要。 关键词:金砖四国国际收支金融危机进出口商品结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金砖四国概况 (2) 二、研究课题意义 (2) 三、金砖四国金融危机前后国际收支概况介绍 (2) (一)中国 (3) (二)印度 (4) (三)巴西 (4) (四)俄罗斯 (5) 四、从金砖四国国际收支状况看各国的经济复苏能力 (6) (一)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8) (二)印度出口贸易结构 (8) (三)巴西出口贸易结构 (9) (四)俄罗斯出口贸易结构 (9) 五、思考与建议 (10) (一)思考 (10) (二)建议 (10) 六、参考文献 (10)

正文: 一、金砖四国概况 金砖四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1753亿美元,占世界比重17.7%,相比美国的23%,仅低了5.3个百分点。以各国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测,金砖四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16年以前超过美国。金砖四国与世界经济之间将产生更为突出的联系与反馈。 表1-12统计了金砖四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各项占世界总值的比例,同时以美国各项数值作为对比。 由表1-1可知金砖四国的经济指标均接近或超过美国,金砖四国作为一个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砖四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变化既是世界经济形势的一个好的反映,同时,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状况也将对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二、研究课题意义 一是,透过2006年-201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金砖四国各账户余额的变化阐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找出各账户余额的具体波动状况,以便了解导致账户余额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为各国应对危机保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建议。二是通过金砖四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阐明金砖四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著地位,解释其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说明金砖四国保持经常账户余额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金砖四国金融危机前后国际收支概况介绍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占世界9.3%(中国)、2.7%(印度)、3.3%(巴西)、2、3%(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 比较分析及其引起的思考 摘要:频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总共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这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从成因背景、影响程度、各国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共性和特性分析,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日后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从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普遍呼声,我国应当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探讨以前各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上面提到的四次危机都是近期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因此,本文分别从危机的背景和成因、危机的传递和影响以及解决危机采取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来分别对上述四次危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等有所启示。 一、四次金融危机简介 第一次是1992年9月的欧洲货币危机,又称“9 月危机”。是年9月,在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一时间,英镑和里拉对马克的汇价急剧下挫,在官方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英镑和里拉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也受到重创。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瑞士等国的中央银行向外汇市场投人了近10 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约60亿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因此面临自建立13 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它迫使欧洲货币体系在短时间内两度调整汇率,这就给欧洲货币体系乃至经济与货币联盟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次是1994岁末199 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 94年12月19日墨西哥财政部长突然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次日,政府又宣布中央银行不再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与影响

前言 世界经济、金融在向着多极化、区域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走向一体化,同时伴随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从经济发展所需资本来看,国际间资本流动量加大,速度加快,覆盖面扩大。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中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且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活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本流动在近几年表现出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我们应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加以研究,以便在今后的引资问题上加强计划性,预防盲目性,防止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做到更加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以便加快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步伐。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 21世纪以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以惊人的速度冲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市场运作以及产业结构方式。国际资本的流动在此时进入了全新的全球发展阶段,必然出现很多新的特征。总的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规模迅速增长,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年以来,在债券和银行贷款的推动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其中,以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最为活跃。2002年到2006年期间,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增长了6倍,而此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出现了规模性的增长,储备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资本流动也持续加速。这期间,外国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同的发展势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到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2年,跨国公司已有6.4万家,其中分支机构87万个,这是20年前的6.7倍和14.5倍;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收入也相当于全球总出口的2.7倍。[1]跨国公司是90年代后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力量,通过全球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和销售、售后等服务环节,这样一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生产投资和贸易,出现了研发、营销、服务和消费全球化的新趋势。近些年来,投资主体逐渐由官方向私人转变,私人资本流动当前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使资本积累速度增加,从而导致了资本大量过剩;其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那些过剩资本提供了相当大的流动空间,创造了跨境投资和增值的机会,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市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1—06 作者简介:王丽丽(1976—),女,吉林农安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孙愫汎(194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王丽丽,孙愫汎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22) 摘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与根源,指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现实会逐步证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真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金融危机;危机理论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79—03 一、问题研究背景 2007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 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此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影 响。为了应对危机, 各国政府实施了降息、大幅减税,货币贬值,增加政府支出,公布刺激经济计划等 一系列措施。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 已促使人们在提出应对措施的同时不得不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 层次原因。经过层层探析,最终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是从商品流通形式 的分析开始的。在原始社会末期, 产品有了剩余之后,人们进行偶然的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 商品和货币, 当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就外化为商品和货 币之间的矛盾,使得商品买卖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使商品生产者生产过量的产品成为可能。 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在支付货币时不再用现金支付而采用赊账方式,如果某些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欠款就会影响其他债务人的支 付能力而使整个信用链条发生断裂, 不仅使商品销售难以为继而且会引起一系列企业破产。但是,马 克思指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 一系列的关系, 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才会从可能转变为现实。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 中说:“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 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这就是促使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三个因素。在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使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多数人只占有很少 的生产资料或不占有生产资料, 两极分化严重。资本积累的发展,造成了商品生产的过剩,然而劳动人 民的购买能力却在相对减少。在资本主义繁荣时期,信用制度充分发展。马克思认为,当生产相对过 剩存在时, 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会绝对化、公开化,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才成为现实。(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不同于斯密的一般的生产过剩的危机以及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消费不足的危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所谓生产相对过剩,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9 7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测试题

第17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 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A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 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 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 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33年,正是大危机时代。各国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关系渐趋紧张。 2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A 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 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 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 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历史上极其严重”“100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 泛性,选B。 3 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 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 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 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A 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 关税壁垒严重 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 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1935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

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4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 16亿美元,1932年入超增加至8 67亿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C 四大家族垄断的影响 D 美国加紧侵华的影响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大危机发生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故选A。 5.1929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 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D。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29年”“牛市”,再联系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10月24日股价狂跌可知,D项与题意相符。 6.“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A.破坏性严重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解析:B:根据题干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可知,这说明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反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故选B项。 7.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A.对经济的破坏十分严重B.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C.引起了政治危机D.促进政府调整政策 解析:C。由“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可知,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标签: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 0 引言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1 金融体系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2 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8 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 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情况。2014 年,全球经济曲折复苏,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但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 显增强,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一、 2014 年我国收支总体状况: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顺 差 2197亿美元,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 2014 年末,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余额为38993 亿美元,继续占据对外金融资产首位,占 资产总值的比重为61%,占比较上年末减少 4.0 个百分点,为2004 年以来的最低。同时, 民间部门正在加快“走出去”,因风险偏好较低,更青睐传统投资渠道,对外直接投资和存 贷款等其他投资资产共计22469 亿美元,占资产总值的比重升至历年最高值(35%);而对外证券投资资产2625 亿美元,占比4%,较上年末略降0.2 个百分点。 2014 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去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579 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48%。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97 亿美元,增长4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 亿美元,下降89%。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3541亿美元,进口1878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和1%;顺差4760 亿美元,增长32%。 服务贸易逆差继续扩大。2014年,服务贸易收入1909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支出3829 亿美元,增长16%;逆差1920 亿美元,扩大54%,其中运输项目逆差较上年微增2%,旅游项目逆差延续扩大态势,增长40%。 直接投资净流入小幅下降。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4 年,直接投资顺差2087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其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804 亿美元,增长 10%;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净流入 2891 亿美元,下降1%。 证券投资净流入快速增长。2014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824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108 亿美元,扩大102%;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932亿美元,增长60%。 其他投资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014年,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出2528 亿美元,而上年为净流入722 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的贷款、贸易信贷和资金存放等资产净增加3030 亿美

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理论(Financial Crisis Theory) [编辑] 金融危机理论的概述 20世纪多次金融危机使社会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相应的研究催生了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呈现为经济金融视角→货币金融视角→技术金融视角的研究进程,折射出研究者从理论解释到防范危机的愿望。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 [编辑] 金融危机的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es)。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2)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3)外债危机(Foreign Debt 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atic Financial Crises)。可以称 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

20世纪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20世纪的金融危机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文桦1200800675 摘要:首先笔者想对这个题目进行一点简要的解读。题目分量部分,第一是20世纪的金融危机,我会对发生在20世纪的比较突出的几次金融危机进行一个梳理;第二部分是发生在20世纪的金融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解读完题目,这篇文章的重心就放在讨论了最新一次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问题上,并且着重谈了在这次危机中国所受到的影响,以及面对这场危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关键词:20世纪次贷危机 一自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 进入工业时代后,经济、金融危机始终伴随着人类经济发展间歇性爆发。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重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主要包括:1929年至1939年:大萧条。随着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一场毁灭性的经济大萧条席卷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并在一些国家持续十年之久。大萧条期间,美国最高失业率达到25%,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失业率一度接近30%。美国经济在1933年陷入谷底,工业产出下降到衰退前的65%。1973年至1975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对美国等国实行石油禁运,同时联合其他产油国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导致石油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在主要工业国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超过20%。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自20世纪60年代起,拉美国家大举外债发展国内工业,外债总额在80年代初超过3000亿美元。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触发了震动全球的“债务危机”。债务问题严重阻碍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拉美国家198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800美元,退回到70年代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在持续数年的过度增长后,开始出现灾难性下跌。由于资产全面缩水,日本在10年中经历了漫长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增长停滞,进入“零增长阶段”。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在美国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亚洲国家出口不断下降。1997年7月,随着泰国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亚洲国家普遍出现货币贬值,爆发金融危机。此次危机中,印尼、泰国和韩国是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三国GDP在两年内分别缩水83.4%、40%和34.2%。2007年至今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长期以来,美国金融机构盲目地向次级信用购房者发放抵押贷款。随着利率上涨和房价下降,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最终导致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导致过度投资次贷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机构纷纷倒闭,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严重的信贷紧缩。美国次贷危机最终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和美林公司被收购标志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随着虚拟经济的灾难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激增,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1 二美国次贷危机促使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的产生。 1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并不会发生改变。 1https://www.doczj.com/doc/989732740.html,/ziliao/2008-10/10/content_10175705.htm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化为经济危机,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金融海啸”,以此来形容其来势之猛。在这种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比较及时、到位,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6年来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在全球独树一帜,保持了稳健运行。 一、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本外币负债总额为6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的态势。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不是对银行业的直接财务影响,而在于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进而对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仍无法判断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蔓延和扩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在增加。银行业与整个实体经济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就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高速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总体来看,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实体经济下滑的影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速减慢和下滑,受海内外市场有效需求锐减的影响,直接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产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处于减产、半停产和停产状态,基于对未来经济增长放慢的预期,加上房地产、钢铁等基础行业市场供求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解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丁冰, Ding Bin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26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2009,""(2 4次参考文献(5条 1.查看详情 2008 2.斯大林全集 1956 3.丁冰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问题研究 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胡星.Hu Xing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警示与反思 -社科纵横2009,24(1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以猛烈之势席卷全球.根据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从本质上说,美国金融危机是由金融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以及信用和监管缺失所导致的一场信用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并表现出其"传染"的整体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特征.危机使我们警醒 ,也让我们反思.应充分认清这场危机的本质和危害,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2.期刊论文丁浩.DING Hao 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与美国金融危机根源探究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的根源并不是次贷危机而是美元国际本位币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政策.美国政府和居民的过度消费,美元的全球流通体制和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才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只有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才能看清楚危机的本质,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类似金融危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位论文吴晓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2009 2007年突然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使正在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放缓了脚步,也使得全球再次聚焦于金融危机这个话题上.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大灾难,为了能尽量减少灾难中的损失,并从经历的灾难中获得启示,对正在经历的灾难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是研究金融危机很好的切入点,以此我们能观察到金融危机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危机的潜伏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还是危机之后的恢复阶段都是通过传导来实现的. 本文的论述以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为核心.导论部分包括了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详细介绍了金融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各类传导机制.包括金融危机的定义分类,以及三代金融危机模型理论.在对金融危机理论有系统了解的基础上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和发展:资本开放问题

国际资本流动和发展:金融开放问题 新古典理论认为,由于存在资本边际递减,资本会从富国流向穷国,但卢卡斯悖论则提出富国间的资本流动远远高于穷国,之后便不断有了诸多的研究,通过放开原有假设来考察其他因素的作用,包括政策、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但本论文更加关注的是资本管制对于资本流动的影响作用,并在后期的实证中发现其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相对于较为封闭的经济体,金融开放的低收入国家有更高的资本流入,且收入越低,净流入越大,符合新古典理论。在考虑的资本管制的约束下,论文采用了资本账户开放度(分布于0~1之间)来度量一国金融开放程度,同时在模型构建中,本文提出并检验了一个假设,即人均实际GDP (代表着一国的收入水平)对国际资本流动量的影响与一国金融开放度相关。即除了研究各因素对资本流动的单独作用,本论文还考察了收入与开放度的交互影响。 在对个数据进行处理之后,能够得到明显的回归结论:较强的资本管制下,初始收入水平与经常账户没有正的相关性,但在开放的金融环境中,两者又为正相关关系,符合新古典主义理论,与假设相符。同时,还得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结论:穷国之间资本账户开放度与经常账户负相关,富国之间则正相关。这对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因为放开资本账户对不发达国家意味着资金净流入,从而导致进口增加,若不发达国家需要维持经常账户的稳定,资本管制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在最后的稳定性测试中,作者对一系列外部变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如优惠贷款、国内私人信贷量等对经常账户余额有显著的负相关,但对回归结果并没

有太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研究中被认为有重要解释作用的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却没有显示出较强的相关性,一部分原因可能为资本开放程度对其影响作用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作者并没有给出较为具体的解释,另外储备资产的影响在封闭的经济体中才较为显著。 在一系列的分析中,虽然还存在诸多不明的因素,但资本开放程度对国际间资本流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资本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新古典主义的结论将得到证实,然而同样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将面临经常账户余额的减少,,不利于本国经济结构的发展,虽然文章并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的政策主张,但能够发现其所表达的一定程度资本管制的重要性,通过控制资本流动来稳定贸易,尤其像美国和欧洲央行所推出的货币宽松政策,采取一定程度地管制是有必要的,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要根据当下的时情来斟酌,不要一味地追求。总之透过本文,我们应该了解到资本管制并不一定是处于对经济的抑制状态,至少对于低收入国家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2013310220 金融13-2班 杨哲

07至今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07至今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策 继1929年--1933年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盛而爆发的全球经融危机之后,2007年又再度出现了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从而放大了此次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故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融危机而言更为严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世界上较庞大的、外向型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的,自然也受到了此次危机的波及。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也需从多方面来论述。 新中国仅仅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及中国有着大量外汇储备,虽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迅速缩水,但这些因素却是使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正面冲击的主要原因。中国虽然庆幸没有在金经济上遭受危机严重的正面尖锐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快速衰退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依旧是严峻、不可忽视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的时期,中国长期运用以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从2007年开始,中国沿海对外贸易极度发达的城市相继因为欧洲等资本主义大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出口额大幅度下降、通货紧缩,原本外销的产品大量转为内需,导致内地迅速通货膨胀,略有人民币贬值的倾向;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原材料期货价格暴跌,外企投资大量减少、外企裁员严重,国内就业形势更为紧绷、国企对外兼并增多等等。这些成了中国高速发展经济道路上巨大的绊脚石,为中国的发展增加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金融危机固然令人厌恶,但他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也未尝不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从国际看,这场危机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最好的时机,我国家可借机摆脱美国多年对于我国部分经济控制,利用这次机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与我们的实力相称的话语权,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从国内看,这可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受到重创的产业假以人性化的结构管理模式。同时,这也是对国民收入格局进行调整的一个不可错过的好时机。利用长期的资助,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已达到扩大我国内需、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作

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综述 (3)

金融危机理论至今已经发展了三代。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金融危机理论进行了综述,如肖德和陈同和(2000)、刘明兴和罗俊伟(2000)、王春峰(2000)以及李成(2004),但他们的综述对最近几年的文献,尤其是2000年以来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的最新发展方面的文献涉及甚少。为了弥补理论研究的这一缺陷,本文对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对强调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和危机传染性的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并提出了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可能的发展方向:强调金融危机与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强调经济基础变量与投资者预期形式之间的联系。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krugman(1979)深受salant和herderson(1978)对国际商品价格的稳定计划研究的启发,提出了货币危机的早期模型。在krugman的开创性理论框架下,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改进、修正了这一模型,形成了所谓的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产生源于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的货币危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攻击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 在krugman(1979)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中,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财政赤字的货币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制)之间的不协调。当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不协调时,理性的投机攻击就会发生。在政府存在大量财政赤字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然增发货币为财政赤字融资。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外币的影子价格会逐步上升(本币贬值),由于本外币的收益率出现差异,公众会调整资产结构,增加对外币的购买。随着政府持续地为财政赤字融资,在理性的投机攻击之下,不管初始的外汇储备有多大,终有一天会耗竭外汇储备,固定汇率迟早要崩溃。 在krugman模型的基础上,flood和garber(1984)放弃了krugman(1979)中的完全预见能力假设,认为国内信贷过程是随机的,投机攻击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线性模型。conn011y和taylor(1984)分析了蠕动钉住汇率体制与投机攻击,强调汇率崩溃前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行为,指出汇率崩溃前存在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项目的恶化。edwards(1989)也强调了贬值前货币升值与经常项目恶化的模式。krugman和rotemberg(1991)将原来的模型拓展到投机者冲击的目标区域问题。墨西哥1994危机后,flood、garber和kramer(1996)、lahiri和vedl(1997)考虑了中和干预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影响。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70-80年代的货币危机,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的恶化——过度扩张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恶化等。他们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是,必须保证政策间的一致性,不断强化宏观经济基础变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