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产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牛生产学名词解释:1.肉牛的生产力:又称产肉力,是指肉牛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所提供出来的一定标准、一定数量牛肉产品的能力。
2.补偿生长:当幼牛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
当营养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长到正常体重。
3.肥育: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
通常是喂给大量的精饲料。
也叫育肥、催肥。
4.胴体重:宰前活重-(头重+皮重+血重+内脏重+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重)。
5.泌乳周期: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了成年母牛的行列,开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
因为乳用母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事围绕着泌乳进行的,因而称为泌乳后期。
6.围产期:奶牛临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
按传统方法,前15为干奶期,后15为泌乳期。
7.全混合日粮(TMR):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分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8.酒精阳性乳:是指用68%、70%、72%、75%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牛奶。
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为18-20°T以上,加酒精发生凝固的牛奶)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在11-18°T之间,加酒精可产生细小絮状凝块的牛奶)。
9.早期断奶: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
10.泌乳曲线:奶牛在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过程中,产奶量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1.干奶: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在紧张的泌乳期后能有一充分休息的时间,使其体况得到恢复,泌乳得以修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
12.肉牛异地肥育:在甲地繁殖并培育犊牛、架子牛,在乙地专门进行肉牛肥育,发挥各种优势。
一、填空题1.牛肉营养价值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
2.我国引进的肉牛品种有皮埃蒙特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利木赞牛和夏洛来牛等。
3.生产中,草食家畜母畜体重一般达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即可初次配种。
4.黄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5.牛羊反刍动物的胃分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四个胃室。
6.反刍动物的瘤胃容积大,内存大量细菌和纤毛虫。
7.草食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8.南江黄羊是我国目前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我国引进的国外著名的肉用山羊是波尔山羊。
9.牛羊反刍动物日粮中常添加的非蛋白质含氮物是尿素。
10.牛羊常用粗饲料有干草、秸秆和秕壳等。
11.肉用山羊育肥通常可分为放牧育肥、舍饲育肥和半舍饲育肥三种方式。
12.预防山羊体内外寄生虫常采用的方法是定期药浴和驱虫。
13.肉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其共同特征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联系而成.14.鉴定母牛发情的主要方法是外部观察。
15.山羊的重要繁殖生理指标包括性成熟、体成熟、发情周期、持续期、妊娠期、产羔间隔、分娩持续时间、公羊配种次数、射精量16.实现母羊多胎多产的措施有实行羔羊早期断奶、缩短产羔间隔时间、改善营养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缩短妊娠期 .17.山羊的常用饲料包括青干草、灌木枝叶、桔杆饲料、秕壳饲料、尿素、微量元素、增长剂。
18.山羊的育肥通常可以分为放牧育肥、舍饲育肥、半舍饲育肥。
19.山羊的放牧技术包括头羊的调放和训练,放牧羊群的组织及羊群队形。
20.本地区的主要水牛品种有德昌水牛和涪陵水牛。
21.黄牛的性成熟时期是8-10月龄,体成熟时期是18-24月龄。
22.提高秸秆饲料饲用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青贮、物理、化学和微贮处理。
23.发情母牛适宜配种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8-24小时。
24.瘤胃内所含有的微生物种类最多,包括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三大类。
25.反刍又称倒沫、倒嚼,指反刍动物将吞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和一定时间的发酵后,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咀嚼的特殊消化活动。
牛生产重点名词解释1.反刍:牛在摄食时,饲料一般不经充分咀嚼,就匆匆吞咽进入瘤胃,通常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再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叫做反刍。
2.嗳气:瘤胃中产生的气体通过食管向外排出的过程称嗳气。
牛嗳气平均为20 ~40次/h。
3.乳汁的分泌:乳腺组织的分泌细胞,以血液中各种营养物质为原料,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生成乳后,分泌到乳腺泡腔中的过程。
乳分泌包括泌乳启动和泌乳维持。
4.排乳反射:在哺乳或榨乳刺激作用下,使母牛乳头和乳房皮肤的神经受到刺激,传至神经中枢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经血液到达乳腺,从而引起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乳房容纳系统紧张度改变,使乳腺泡腔内和乳导管内储存的乳受挤压而排出,此过程称排乳反射。
排乳反射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在哺乳或挤乳刺激后1min内达到高峰,维持时间一般不超过5~7min。
5.排乳:依靠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和乳导管系统平滑肌的反射性收缩,将乳汁周期性地转移入乳导管和乳池过程称为排乳6.犊牛开食料:根据犊牛营养需要而配制的一种适口性强、易消化、营养丰富,专用于犊牛断奶前后的混合精料。
7犊牛:是指出生至断奶阶段的牛,也有指6个月以内的小牛。
育成牛:从断奶到14~16月龄配种前的母牛的统称。
青年牛:是指初次配种妊娠后至第一次产犊的母牛。
8.奶牛生产周期:从本次产犊开始到下次产犊为止的整个过程,在时间上与产犊间隔等同。
奶牛生产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
9.泌乳期是从分娩后第1 天开始至干乳为止,持续305天。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产后各21天。
10.持续育肥: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育肥阶段进行育肥,一直到出栏。
11.轮牧周期:从第一分区至最后分区循序利用一遍,并返回第一区的时间。
12.划区轮牧:根据牧草的生长和放牧牛对饲草的需求,将草原按计划分为若干分区,在一定时间内逐区循序轮回放牧,是一种生态放牧制度。
简答1瘤胃微生物的生存条件:①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畜牧禽类知识点总结一、畜牧禽类概述畜牧禽类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养殖和生产畜牧禽产品的动物的总称。
包括牛、羊、猪、鸡、鸭、鹅等动物。
畜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来源。
二、畜牧禽类常见品种1. 牛类牛类是畜牧业中重要的养殖动物,主要包括奶牛和肉牛两大类。
奶牛主要用于生产牛奶,肉牛主要用于肉类生产。
2. 羊类羊类分为绵羊和肉羊两类。
绵羊主要用于生产羊毛,肉羊则专门用于肉类生产。
3. 猪类猪类是我国主要的肉类生产动物,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4. 鸡类鸡类主要包括蛋鸡和肉鸡两类。
蛋鸡主要用于产蛋,肉鸡则主要用于肉类生产。
5. 鸭类鸭类在我国养殖量很大,主要包括鸭肉鸭和蛋鸭两类。
6. 鹅类鹅类主要用于生产鹅肝和鹅脯等高档餐饮食材。
三、畜牧禽类养殖管理1. 圈舍建筑养殖场的圈舍建筑是畜牧禽类养殖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畜禽的生长、生产、疾病预防等方面。
2. 饲料管理畜牧禽类的饲料管理对于养殖业来说非常重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能够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降低生病率。
3. 疾病防治畜牧禽类的疾病防治是养殖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是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措施。
4. 环境监测畜牧禽类的环境监测也是养殖业的重要一环。
合理管理环境能够提高畜禽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降低畜禽的压力和疾病发生率。
5. 繁殖管理繁殖管理是畜牧禽类养殖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选配育种和繁殖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优良品种的遗传传承。
四、畜牧禽类市场分析1. 畜牧禽产品市场畜牧禽产品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食品来源,市场需求量很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畜牧禽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的趋势。
2. 养殖业现状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养殖业的发展也愈加重焕发生机。
畜禽生产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畜禽生产概述1. 畜禽生产的概念和意义畜禽生产是指利用畜禽等家畜动物进行经济性养殖和生产,以获得肉、蛋、奶、皮毛等产品的过程。
畜禽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食品,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
2. 畜禽生产的发展历程畜禽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饲养方式到现代化养殖的演变过程。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科学管理理念的引入,畜禽生产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畜禽生产的现状与特点目前,畜禽生产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兽医兽药安全等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养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标准化等新特点,行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前景。
二、畜禽的类型和特点1. 畜禽的分类及特征畜禽包括了家畜动物和家禽动物两大类。
家畜包括牛、猪、羊、马、骆驼等,家禽包括鸡、鸭、鹅、鹌鹑、鸽子等。
畜禽动物的特点包括适应性强、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等。
2. 畜禽的用途及产物畜禽动物可以提供肉类、蛋类、奶类、皮毛等丰富的农副产品。
这些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3. 畜禽的形态特征畜禽动物的形态特点可以体现在种类的不同,包括外形、体型、行为等方面。
三、畜禽生物学基础1. 畜禽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畜禽生物学是研究畜禽动物的结构、功能、发育和生命规律的科学。
了解畜禽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畜禽的生产特点。
2. 畜禽生长发育畜禽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生长速度快、青春期早、繁殖力强等,这些特点对畜禽的饲养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 畜禽繁殖生理畜禽动物的繁殖生理是指动物体内通过激素调节而保持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一门科学。
了解畜禽的繁殖生理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繁殖管理措施。
四、畜禽饲料1. 畜禽饲料的分类畜禽饲料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粗饲料和浓饲料,根据性质不同有粗饲料、浓饲料和添加剂。
2. 畜禽饲料的品种和适宜性不同种类的畜禽需要不同种类的饲料,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嵘满发表了日志牛生产学笔记养殖业在国民经济里的重要地位?答:1、存栏数多,人均占有头数少;2、发展养牛业符合节粮型畜牧业的客观要求和我国国情;3、我国农区每年生产数量庞大的作物秸秆,为养牛业提供了物质保障;4、养牛业是节粮型养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人们改善食物结构的需求;5、发展养牛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养牛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7、养牛也是退耕还林还草的后续产业。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答1、分解粗纤维转化为能量;2、把低品质的饲料蛋白质(CP)转化为高品质的菌体蛋白质;3、氢化作用(把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全国形成了三个新的肉种养殖区、即中原区、东北区、西南区、加上传统的西北牧区,四个产区产合计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水牛:我国现有水牛2274.5万头;牦牛:全球百分之九十五的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肃、云南、内蒙古的部分高寒地区,估计目前我国约有1341万头;黄牛:900万头。
我国养牛业的发展趋势?答:1、在农村牛作为役畜的地位,还是有一定的存留空间的;2、大力发展肉牛业和奶业;3、合理开发和利用我国饲草饲料资源;4、加强牛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5、推动科技发展和应用。
世界养牛业的发展趋势?答:1、奶牛品种单一化,奶牛场数目减少,经济规模扩大。
(荷斯坦奶牛、爱尔夏牛、娟珊牛)。
2、开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3、肉牛品种大型化4、肉牛生产发展迅速5、饲养管理科学化66、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牛的紧急学分类?答:1、乳用牛品种;2、肉用牛品种:(中小型早熟品种)大型欧洲品种、含瘤牛血液的品种()奶牛品种: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的被荷兰省和西弗里生省又称荷斯坦—福利圣牛,是世界上著名的主要乳用牛品种,英气毛色黑白相间,界限分明的花片,故称黑白花牛。
)娟珊牛:小型乳用品种,原产于英吉利海峡的娟珊岛,生产性能,单位体重产奶量高,乳汁浓厚,乳脂肪球大,易于分离,风味好,适于制作黄油,其鲜奶即乳制品备受欢迎。
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总结一、引言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员对养牛生产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
本文将对养牛生产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课程的核心要点。
二、课程目标养牛生产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使学员掌握养牛的基本理论知识、养牛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学员在养牛生产中的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熟悉养牛的整个生产过程,掌握牧草种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提高养牛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课程内容1. 养牛基础知识:介绍牛的种类和品种,牛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牛的饲养环境要求和生活习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 牛舍建设和管理:包括牛舍设计、选址和建设,牛舍内部环境控制,牛舍卫生和消毒等内容。
学员将学习到如何合理利用牛舍空间,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牛群的健康和生产。
3. 牧草种植与饲料管理:介绍适合牛群的牧草种植技术,包括草地选址、草种选择、种植管理和刈割收获等。
同时,学员将学习到合理配制饲料,满足牛群的营养需求,提高饲养效益。
4. 疾病防控:介绍常见的牛群疾病和预防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疾病监测和防疫措施。
学员将学习到如何识别和处理常见的牛群疾病,确保牛群的健康和生产。
5. 繁殖技术:介绍牛的繁殖原理、配种方法和孕期管理等内容。
学员将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配种方法,提高繁殖效益,实现牛群的良性循环。
四、课程特点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养牛技术,提高实践能力。
2. 专业师资力量:课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养牛专家和教授授课,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专业性。
3. 实用性强: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养牛生产实践中。
五、课程总结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是培养学员养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员能够全面了解养牛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牧草种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提高养牛效益和经济效益。
《牛羊生产与疾病防治》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补偿生长:指牛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由于饲料不足,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或因疾病造成生长速度下降,甚至停止,一旦恢复高营养水平饲养或环境条件满足了生长发育需要,则生长速度比正常时还快,经过一定时期的饲养,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
2、犊牛124原则: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饲喂初乳,2小时内挤净母牛乳房中的初乳,采用初乳灌服技术第一次灌服4升初乳。
3、305天产乳总量:是指自产犊后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总产乳量。
不足305天者,按实际乳,并注明泌乳天数,超过305天者,超出部分不计算在内。
4、初乳:母牛产犊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1小时内新生犊牛喝到的新产母牛的牛奶),色深黄而粘稠。
5、TMR:是指根据奶牛的营养配方,将粗饲料,精饲料,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頃加剂在饲料搅拌喂料车内充分混合成的一种营养平衡的日粮,也称全价日粮。
6、品质支数:羊毛细度在纺织工业上常用品质支数来表示,即以1千克净梳毛能纺成1千米长度的毛纱数,就叫多少支纱。
7、体况评分(BCS ):是衡量奶牛体组织储存状况和监控奶牛能量平衡的一种方法。
采用5分制,1分表示过度消瘦,5分表示过度肥胖。
8、干奶牛:临产前两个月停止产奶的妊娠母牛。
9、NND:奶牛饲养标准中采用相当于1kg含脂率4%的标准乳能量,即3.138M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10、DH: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亦称奶牛群改良)。
二、单选题:1、标准奶的乳脂率为()。
CA、3.4%B、3.6%C、4%D、5%2.()母牛发情期配种适宜时间是。
CA 、发情后8~10小时B 、盛情期后30~36小时C 、发情开始后12~18小时3.当前我国奶牛“两病”较严重。
两病系指()。
DA、乳房炎和结核病B 、结核病和肢蹄疾病C 、肢蹄疾病和繁殖障碍D 、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4、肉牛理想的体形是呈()。
BA、三角形B、长方形C、正方形D 、倒梯形5、牛易患创伤性网胃炎和心包炎的原因是()DA 、牛的网胃和心包结构易受细菌感染B 、牛喜欢吃比较粗硬的食物C 、牛要经常进行反刍D 、牛在采食时不经仔细咀嚼即将饲料咽下,容易将混入的铁丝、铁钉等尖锐异物误食入胃内6、牛的妊娠期大约是()天。
架子牛:通常就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得幼牛,就是幼牛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或日粮营养水平较低得情况下,没有引起牛生长发育得变化,但使牛生长速度下降,骨骼、内脏与部分肌肉优先发育,搭成骨架,形成架子牛。
1、体高:又称鬐甲,就是自鬐甲最高点到地面得垂直高度。
过瘤胃蛋白:通过瘤胃而未经微生物消化分解得蛋白质通常称为过瘤胃蛋白。
过瘤胃蛋白与瘤胃微生物一同由瘤胃转移到真胃,随后进入小肠,继续进行消化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单细胞蛋白。
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得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奶牛能量单位(NND): 指1Kg含脂4%得标准乳能量,及3、138MJ产奶净能作为一个奶牛能量单位。
全混合日粮(TMR):全混合日粮,指根据牛群营养需要得能量、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把揉切短得粗料、精料与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调整为45%左右而得得营养较平衡得日粮。
标准乳FCM:乳脂含量4%得乳。
排乳反射:挤奶操作与犊牛吮吸时,使母牛乳头与乳房皮肤得神经受到刺激,传至神经中枢导致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经血液到达乳腺,从而引起乳腺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腺泡腔内与末梢导管内储存得乳受挤压而排出。
初乳:母牛产犊后5-7d内所分泌得乳。
常乳:常乳就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得乳汁,也称作成熟乳。
305天产奶总量:奶牛自产犊第一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得总乳量,当实际挤奶天数不足305天得,以实际奶量为305天得乳量,而超过305天得,则从305天以后得奶量不计在内。
补偿生长:当幼畜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得生长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液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得饲养才能长到正常体重得特性。
补偿生长:肉牛在生长发育某阶段中,因营养不足,而使生长速度下降,一旦恢复高营养饲养水平,其生长速度比正常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后使体重达到或接近正常某阶段未受限制得水平,即为补偿生长。
围产期:就是指奶牛临产前15d到产后15d这段时间,也可适当缩短或延长1周。
干奶,为了保证乳腺得以恢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期得两个月采用人为得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称为干奶。
干乳期得长短一般在45-75天,平均为50-60天。
干奶牛饲养管理:意义(满足胎儿发育要求、乳腺组织周期性休整、恢复体况、治疗疾病);干奶期长短(一般60天);方法(逐渐干奶法、快速干奶法);21、请列举不同类型牛得品种牛,乳用牛品种黑白花牛、乳肉兼用牛品种西门塔尔牛、肉牛品种夏洛来、海福特、安格斯、役肉兼用牛品种我国黄牛、秦川牛、南阳牛、主要水牛与牦牛品种魔拉水牛、尼里-瑞菲水牛、天祝白牦牛。
4、乳用牛得外貌特点(重点)奶牛外貌特点: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与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型特点表现明显,呈楔形。
答:乳用牛得外形要求:外貌特点,“三宽三大”:背腰宽、腹围大角宽、骨盆大后裆宽、乳房大腰并且,皮薄骨细、肌肉不发达、皮脂少、外形清秀细致。
局部鉴定(重点就是乳房):大小、形状:容积要大,前部附着深广,延伸到腹部后部附着极高,使后乳房充满于大腿之间,突出于躯体后方;四乳区发育均称、乳头间距宽、底线平坦(叫四方形乳房)就是最理想得乳房。
品质:“腺体乳房”——柔软,泌乳盛期,最理想比例:腺组75-80%,结缔组织20-25%。
肉牛外貌特征:肉用牛要求呈长方形体型,从前望、侧望、上望与后望,其轮廓均接近形。
前躯与后躯高度发达,中躯相对较短,四肢短,重心低,体躯短、宽、深。
颈圆粗而短,髻甲平而宽厚,背腰平宽,胸宽而深,臀部丰满而深,骨骼发育良好,全身肌肉丰满,皮下脂肪发达,被毛细密,富有光泽。
“五宽五厚”,即“额宽颊厚,颈宽垂厚,胸宽肩厚,背宽肋厚,尻宽臀厚”。
5、役用牛得外形特点答:从整体上来说:皮厚骨粗,肌肉强大面结实,富线条,皮下脂肪不发达,属粗糙紧凑体型。
役用牛得体型就是前躯强大,而后躯较弱,显得前高后低,而腹线又反而显得前低后高,形成“倒梯子形”得侧面形象,这就是役牛得理想体型,(前躯比较发达)属前强体型。
6、中国荷斯坦奶牛得特点(重点,着重讲解乳房部位)答: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黑白相间。
额部有白斑,腹底部、四肢腕、飞节一下及尾端呈白色。
体质细致结实,体区结构匀称。
有角,多数由两侧向前向内弯曲,角体淡黄或灰白色,角尖黑色。
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牛得特殊消化生理现象:反刍,唾液分泌,食道沟及食道沟反射、瘤胃发酵及嗳气。
瘤胃与网胃得生物学消化:可消化饲料中含70%~85%得可消化干物质与约50%得粗纤维,并产生挥发性脂肪酸、CO2、NH3以及合成蛋白质与某些维生素。
微生物:厌氧性纤毛虫、真菌、细菌。
作用:分解与利用碳水化合物,分解与合成蛋白质,合成维生素。
牛得常用饲料:青绿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
过瘤胃保护技术:热处理、化学处理(锌处理、过瘤胃保护脂肪)。
提高秸秆饲用价值途径:适时收贮、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合理搭配。
目得:改良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增加营养。
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要点:合理分群、适当得营养梯度、经常检测日粮及其原料得营养含量、日粮营养要均衡、合理得投料次数、确保牛只采食空间、检查饲养效果。
牛得生理学特性:消化生理与泌乳生理。
A消化生理特点:①牛为反刍动物,有瘤,网,瓣,皱胃。
前胃无胃腺,真胃有胃腺。
②采食与饮水:牛喜爱吃酸甜味得饲料。
采食速度快,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休息时进行反刍。
用舌头卷食。
牛饮水量为每天15~30升。
③唾液分泌:每天分泌100~200升,有利于消化饲料与形成食团。
④瘤胃与网胃得微生物(纤毛虫与其她微生物)消化:a分解利用碳水化合物b分解形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⑤反刍:分为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咽下,一昼夜反刍6~8次,每次40~50分钟。
⑥食管沟反射:乳牛吸奶时直接进入瓣胃,防止乳汁在瘤胃内发酵。
⑦瓣胃得消化:瓣胃能将较大得食物磨碎。
⑧排泄:正常尿9次,排粪12~18次。
牛采食粗饲料得意义a能有效地刺激反刍与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得正常环境b起到瘤胃填容作用,促进蠕动与后送c保证牛乳中有高得乳脂量。
B泌乳期生理特点:分泌与排出过程。
①乳房得结构a乳区得结构:2个乳房,4个乳区,4个乳头各个乳区相通,各个乳区都有独立得泌乳系统。
②乳腺结构a乳腺泡与乳腺导管系统得实质b由纤维结构得结缔组织与脂肪构成得间质有保护与支持实质得作用。
乳腺得发育:母牛干奶期40~60天。
初乳营养特点:1初乳中含有大量得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喂初乳来获得应变能力。
2初乳中含有大量得Mg盐,具有倾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得排出。
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4初乳中有溶菌酶与K-抗原凝集素具有杀菌作用。
12、初乳得作用(重点)答:哺喂初乳指生后5—7天内母牛产奶,因其营养丰富,比较粘稠,故又称胶奶。
作用:a、初生犊牛胃肠空虚,第Ⅳ胃及肠壁上无粘膜,初乳可代替粘液作用,防止细菌浸入血液中,可提高对疾病得抵抗力。
b、初乳含有溶菌酶与抗体,前者能消灭多种细菌,后者含有r-球蛋白抑制病菌得活动。
另外,K抗原凝集素,能抵抗特殊品系得大肠杆菌,保证犊牛不受病害。
C、初乳得酸度较高,促进胃液交酸,不利有害细菌得繁殖。
d、初乳促使分泌大量得消化酶,使胃肠机能早期活动。
e、含有较多得镁盐,具有倾泻作用,利于排除体内胎素。
f、初乳含有丰富易消化得养分。
19、补偿生长就是如何使用得。
答:a、3月龄以前受阻,3-9月很难恢复;b、受阻时间过长,亦难恢复;即使在结束期能达到理想体重,但肉质受影响。
注意:在肉牛生产中,为了要生产优质得小牛肉,不宜生长受阻,特别就是对1-3月龄期饲养尤为注意。
在不影响肥育、培育效果前提下,可暂时喂低能量饲养以降低成本。
20、简述提高肉牛肥育效果得主要技术答:1)、品种与年龄选择, 2)、牛舍温度 3)、育肥天数 4)、饲料要求 5)、添加增重剂 6)、驱虫、健胃与管理 7)、适时屠宰21、TMR饲养技术就是什么?其最重要得意义就是什么?答:TMR即全混合日粮,就是指根据奶牛在泌乳阶段得营养需要,把铡切成适当长度得粗饲料以及精料补充料与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得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而得到得一种营养相对平衡得日粮,再由发料车发料,让散放牛群自由采食得一种饲养方法。
最重要得意义就是改善适口性,增加干物质采食量。
初乳营养特点:1初乳中含有大量得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喂初乳来获得应变能力。
2初乳中含有大量得Mg盐,具有倾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得排出。
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4初乳中有溶菌酶与K-抗原凝集素具有杀菌作用。
1、初乳对新生犊牛得意义就是(1)由于母牛胎盘得特殊结构,母体血液中得免疫球蛋白不能在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而新生犊牛无免疫能力。
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犊牛可通过吃初乳来获得免疫能力。
(2)初乳中含有大量镁盐,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犊牛胎便得排出。
(3)初生犊牛皱胃不能分泌胃酸,因而细菌易于繁殖,而初乳酸度较高,有杀菌作用。
(4)初乳中有溶菌酶与K-抗原凝集素,也有杀菌作用。
2、犊牛早期断奶得优点有:(1)节约大量得商品奶,降低犊牛得培育成本。
(2)节省犊牛哺乳得人工费用。
(3)可促进犊牛消化系统尤其就是瘤胃机能得尽早发育,对其以后提高生产性能有益。
干奶期得意思,母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速度快,胎儿大于一半得体重就是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增长得,需要大量营养,随着妊娠后期胎儿得迅速增长,体积增大,占据腹腔,消化系统受压,消化能力降低,母牛经过10个月得泌乳期,各器官系统一直处于代谢得紧张状态,需要休息,母牛在泌乳早期会发生代谢负平衡,体重下降,需要恢复,并为下一个泌乳期进行一定得储备,在10个月得泌乳后期,母牛得乳腺细胞需要一定时间进行修补与更新,并利用干奶期预防与治疗乳房炎。
因此,母牛在紧张得泌乳后期,有一定得干奶时间,对胎儿得正常发育,对母牛自身得身体健康与下一个泌乳期得稳定高产都就是非常必要得。
干奶牛得饲养:干奶期饲养管理得目得:使母牛利用较短得时间安全停止泌乳,使胎儿得到充分发育,正常分娩;母牛身体健康,并有适当得增重,储备一定量得营养物质以供产犊后泌乳之用;使母牛保持一定得食欲与消化能力,为产犊后大量采食作准备;使母牛乳房得到休息与恢复,为产后泌乳做准备,干奶期分为2阶段,即干奶前期得饲养与干奶后期得饲养。
1干奶前期得饲养,干奶前期指干奶之日起至泌乳活动得哺乳期,减少犊牛得哺乳量、根据目前我国得奶牛生产得水平,采用两个月哺乳期,总喂奶量为225-293Kg得方法较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