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_解垩

2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_解垩

2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_解垩
2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_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_解垩

第26卷第5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Vol126,No.5 2005年10月TSINGH UA JOU RNAL OF EDUCAT ION O ct.2005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解垩

(山东财政学院研究生部,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教育类似于出口的思想,通过面板数据(P anel dat a)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0.13%,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果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产

出弹性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发展高低重心不同的

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生产函数;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519(2005)05-0074-07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Schultz,1956,1959)估算了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率。他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丹尼森(Dennison,1960)则采用了不同于舒尔茨等人的思路,他试图从历史统计分析中度量增长的各种因素。在计算教育程度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时,丹尼森将教育程度提高归入人力资本投入量增加的范畴,把教育水平提高看作是促进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从而是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由此计算出美国1922-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有1/5应归于教育。他们都没有进一步分离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教育综合指数法)))计量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48%。胡永远、刘智勇(2004)用崔玉平的方法计算出的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一个多百分点。所有这些计算方法都是建立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 oduction Function)的基础上,都是从从业劳动力(L)质量的增加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角度来考察教育对经济的贡献,而没有单独计算大学教育部门对经济的贡献。其实,高等教育是通过知识生产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主要通过大学的教职员工和高年级学生的学术研究与科技开发及其它创造性活动,通过知识的社会传播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教育具有类似于出口的性质(H aveman R.H&B.L.Wolfe,1984;B.L.Wo lfe and Zuv ekas,1997)。除了可以通过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外,教育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其它部门的生产,教育部门对其它部门生产的外溢效应与教育所生产的人力资本同样重要。为此,我们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Levin& Raut(1997)出口模型的思想,借助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 odel)分析生产/知识0生产要素的大学对经济的贡献。

二、模型构建

1.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

假设经济由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性大学组成,企业生产物品与劳务,这些物品与劳务用于消费和物质资本投资。大学生产被称为/知识0的生产要素,然后这两个部门免费利用知识。它们的生产函数及资本积累公式如下:

Y=F[(K,(1-u)EL]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函数) (1)

$E=g(u)E

(研究性大学的生产函数)(2)$K=sY-D K (资本积累)(3)

u 是在大学的劳动力的比例(且1-u 是在制造业的劳动力比例),E 是知识存量(它又决定了劳动生产效率),g 是表明知识增长如何取决于在大学的劳动力比例的函数。其它符号是标准符号。

2.大学教育部门对经济贡献模型

传统的C-D 生产函数为:

Y it =A it L A it K B it (4)

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由常数项所表示的残值,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TFP)。这里我们把两部门内生增长函数模型和Levin &Raut(1997)出口模型结合起来,将大学教育部门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分为两类:①大学教育部门对非大学教育部门的要素生产率优势;②大学对其他部门的技术扩散效应。建立用大学教育内生化的技术进步模型如下:

A it =C it (1+G stu it )invest C

it (5)其中:Y it ,L it ,K it ,stu it ,inv est C it 分别代表GDP,劳动力,资本存量,在校大学生占劳动力的比重和国家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A it 代表i 地区t 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G 为大学生占劳动力比重的弹性系数;C 度量了大学部门在非大学部门的TFP 的外部效果。从式(5)可以看到,大学教育部门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其途径有两条:①提高大学教育部门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G ;②通过对其他非大学教育部门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正向溢出C ,残余项C it 则表示影响技术进步的各种外部因素(如管理水平、制度绩效等)。把式(5)代入式(4),得到:

Y it =C it (1+G stu it )inv est C it L A it K B it (6)

对式(6)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得到:lnY it =lnC it +G stu it +C ln(invest it )+A lnL it +B lnK it (7)

当Q 数值很小的时候, (1+Q)U Q,对式(7)等号右边第二项作近似估计,则式(7)可写成:

lnY it =lnC it +G stu it +C ln(invest it )+A lnL it +B lnK it

(8) (i=1,,,31;t=1998,1999,,,2002)

式(8)即为基本计算公式。三、估计结果

1.全国

研究大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东中西部①大学教育贡献率的差异,既要考虑各地区大学教育部门自身的差异(体现在截面单元上),又要综合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体现在时间序列上)。而单纯利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我们选用能够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截面和时间单元两

#

75#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个方向上变化规律的Panel data 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如包括1998-2003年31省市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式(8)所示,所有指标数据均取自1999年到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年鉴》和《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其中的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由高校在校生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乘积得出。在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时,先要进行模型设定检验以决定使用哪种形式的面板数据模型。具体的检验方法是首先使用沃尔德F 检验(原假设是适用OLS),拒绝原假设说明使用固定影响模型更好。再利用布罗施-帕加(Br eusch and Pag an,1980)的拉格朗日乘数(LM )检验随机影响模型(原假设是适用OLS),拒绝原假设说明使用随机影响模型更好。最后再利用豪斯曼(H ausm an,1978)设定检验来判断是选取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选取随机影响模型。首先假定在没有自相关和异方差的情况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固定影响模型和随机影响模型研究大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关系,计量结果见表1

所示。

根据拉格朗日乘数和沃尔德F 检验,都拒绝使用OLS 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更合适。根据H ausman 检验结果,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更好。所以,基于随机影响模型可得如下结论。

(1)我国近几年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有不变的规模效应。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3(大于一般情况下的0.25),表明资本仍属于稀缺资源,其对生产发展的边际贡献较大。在1%的显著水平下,高校在校生占劳动力比例的生产弹性为0.192,大学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①最大值是0.39%,最小值是0.043%,平均值是0.13%。大学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有限似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低有关。我国在2003年的全口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17%,而美国在1996年的毛入学率是80.9%,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高校在校学生数占同龄人口数的比例就达到了16%,领先我们半个世纪多进入高教大众化。

(2)高等教育国家投资的产出弹性符号与预期的相同,但不显著。这与五年中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76#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教育事业费出现两年的负增长有关。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199.96元,比2001年的6816.23元减少9.36%,2001年比2000年减少6.75%,生均经费的降低影响了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应。

另外,对全国的随机效应模型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 )纠正组间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FGLS 的估计模型结果如表2

所示。

注:_co ns 表示常数

根据计量结果可以发现,纠正异方差和自相关后,面板模型更有解释力,大学在校生占劳动力的比例与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现在显著水平远远小于1%,并且其生产弹性增大到0.235,可大学教育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只有0.15%。也说明组间异方差及自相关问题并没有使实证结果发生偏差。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生产弹性虽然提高,并且显著性上升,但统计显著性仍不明显。

2.分地区

为了研究大学教育部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我们分别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进行回归。与全国的回归模型选定步骤相同,经过沃尔德F 检验、LM 检验和H ausman 检验(具体检验过程见表3),确定东部地区用固定效应模型,中西部地区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并根据大学教育部门的产出弹性计算出分地区的高等教育贡献率(结果见表5)。

首先,高校在校生占劳动力比的产出弹性表现出由东部到西部的递减性,分别由东中部的0.253、0.224递减到西部的统计不显著的0.067。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产出弹性也沿着由东到西的路径递减,中西部的国家高等教育投资还出现虽然统计不显著的负值,分别为-0.01和-0.006。造成高等教育产出弹性地区差异的原因是(1)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地区间差距大。1998-2003,东部、中部和西部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5860.917、3569.4和4929.98元,东部是中部的164%。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投入差距影响了地区间产出弹性的大小。(2)东、中、西三地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平均每个省市的年均在校生为240979人,中部地区平均每个省市的年均在校生为212759人,中部地区平均每个省市的年均在校生则为104938人。在校生占劳动力的比例东部平均为1.6%,西部平均为0.99%,西部平均为0.73%。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有地缘优势和发达的高等教育,能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进入东部地区高校就学,提高东部大学教育部门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3)东部地区的制度更完善,政策更灵活,市场经济的作用更强。东部沿#

77#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注:各省市由于可得数据所限,其教育贡献率由各省所属三大区域的lnst u 产出弹性乘以各省在校生,再除以各省GDP 得到。东中西部的平均贡献率由东中西部的lnstu 产出弹性乘以东中西部在校生,再除以东中西部G DP 得到,其平均贡献率非所包括省市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贡献率时忽略掉了产出弹性较小的lninvest

其次,个别省份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与所在区域的产出弹性同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贡献率平均为0.165%,而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北和湖南的高等教育贡献率超过了一些东部省份,分别达到0.26%和0.21%。湖北省由于高校数量、高校在校生规模五年中一直在全国前三位之内,使得高等教育贡献率较东部平均贡献率还高。湖南作为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沈百福,董泽芳,2000)的第八位,其高#7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发展规模排全国第六位,由于连续五年生均经费降低,其高等教育贡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098%。广东省尽管在在校生数量和经费投入上都有较大的增幅,但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较低,达不到百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广东高等教育基础较薄,加之大量劳动力流入该地,其高校在校生占劳动力的比例只有0.8%,该比例只有东部地区平均值的一半,影响了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

总之,无论从全国还是分地区的视角,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不到百分之零点二,显得非常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高,这与高等学校规模的确定往往是一种/政府限定在校生人数的国家主义行为0有关。还可能是由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含金量0不高、市场意识不强和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中介途径所致。

四、政策含义

1.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而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培养又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将高等教育囿于少数精英教育,显然是不可取的。仅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属偏低水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口径对比,1999-2002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中国为7.45%,韩国为71.69%,菲律宾为29.45%,泰国为31.92%。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就业压力的增大都提高了高等教育的需求弹性,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需要连续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高等教育经费中由学生负担的部分)))学费,其收费标准已临近普通家庭的承受底线,提高学费标准的困难很大,而高校由于体制及自身性质决定的产出滞后等原因,其他经费来源渠道有限,迫切需要国家增加经费投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用于知识的生产及其传播的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其中教育占10%,在职教育占5%,高额投入造就了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教育。而我国人均教育公共支出占GDP 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半,比一般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还低。国家应在扩大招生规模后不使生均经费下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

2.制定/因地制宜0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产出弹性较强,应该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重心)))向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西部所需大量人才除了靠东部输送外,主要应依靠当地培养,应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拓宽办学门路,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办好现有综合大学和本科院校基础上,着力发展低重心)))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各地高校还应该健全科技成果产生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质量。真正解决/科研为什么0的基本问题,应把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标尺,而不应把发表论文数量、承担课题项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为成果顺利转化提供市场组织条件。

参考文献

[1]A ndr ew L evin ,Lakshmi https://www.doczj.com/doc/989006059.html,plementarities betw een Expor ts and H 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g row th:Evidence fr om the semi-industr ialized countr ies,Economic Dev elo 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M ].1999.

[2]Denison ,E. F.T he sour ces of Econom ic Gro wt h in the U nited States and the A lt er natives befor e U s[M ].Co m -mittee fo r Economic Development,N ew Y or k.1962.

[4]K oenker ,Ro ger."Panel Data,"L ecture 13,mimeo ,U niv ersity of Illino is at U rbana-Champaig n.2004.

[5]Schultz ,T.W.A g ricultur e and t he A pplicatio n o f K now ledge ,A loo k to the F utur e[M ].W.K.K ello gg funda -#

79#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7]包群,许和连,赖明勇.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3):3-10.

[8]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31-37.

[10]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1]胡永远,刘智勇.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9),11-14.

[12]沈百福,董泽芳。高教发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J].教育与经济,2000,(2),27-30.

[13]林光平,杨大勇.计算计量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威廉H.格林.经济计量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5]N #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On the Con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an Analysis Based on Tw o-sector Endog enous Grow th M odel

XIE E

(Gr aduate Departm ent ,Sha ndo ng I nstitute of Finance ,Jina n 250014,China )

Abstract:Draw ing lessons fro m tw o-sector endo geno us gro w th m odel and the thought that educa -tion is similar to ex ports,and using Panel Data M odel,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to the econom ic g row th of higher education is just ar ound 0.13%,and that ov er flow -ing effect o f g overnment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r em arkable.T he o utput elasticity and contribution rate to the econo mic g row th of hig her education in eastern ar eas,central parts and w estern regions decrease sequentially.Advancing the hig her educatio n po pularization,increasing national input to higher education,developing different levels higher educatio n in different areas is the rig ht w ay to pro mote interaction betw een hig her educatio n and econom ic g row th harmoniously.

Keywords:hig her education;economic g row th;production functio n;regional disparity #8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有关贡献率的计算问题

有关贡献率的计算问题 产业部门贡献及贡献率、需求拉动及拉动率、地区贡献及贡献率是经济增长分析经常用到的指标 , 本文介绍这些指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描述它们在我国九十年代的数据表现。 一、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 从生产角度来看 ,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 , 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等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之和。产业部门贡献指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即经济增长率 ) 的增加额 , 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 一 ) 计算方法 用 y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t 代表年度 ,, 则 t 年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r t - =(y t - y t-1 )/y t-1 (1) 假设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被划分为 n 个产业部门 , 用 y i 表示产业部门 i 增加值 , 则 (1) 式变为 r t =(y t 1 - y t-1 1 )/y t-1 + (y t 2 - y t-1 2 )/y t-1 +…+ (y t n - y t-1 n )/y t-1 (2) 其中 r t i = (y t i - y t-1 i )/y t-1 (3) 就是产业部门 i 对经济增长率 r t 的贡献 , 简称为产业部门 i 的贡献。它是 t 年产业部门 i 增加值增量与 t-1 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是拉动率?) 将 (2) 式两端同时除以 r t , 则有 1= [ (y t 1 - y t-1 1 )/y t-1 ] /r t + [ (y t 2 - y t-1 2 )/y t-1 ] /r t +… + [ (y t n - y t-1 n )/y t-1 ] / r t (4) 其中 p t i = [ (y t i - y t-1 i )/y t-1 ] /r t = r t i / r t (5) 就是产业部门 i 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 , 简称为产业部门 i 贡献率。它是产业部门 i 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将 (1) 式代入 (5) 式 , 则产业部门 i 贡献率也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p t i = (y t i - y t-1 i )/(y t - y t-1 ) (6) 即产业部门 i 的贡献率等于产业部门 i 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国内生产总值有现价和不变价 ( 名义值和实际值 ) 之分 , 所以 , 经济增长率 , 从而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也有现价和不变价 ( 名义值和实际值 ) 之分。不过 , 在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 , 经济增长率仅指不变价增长率 , 从而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也仅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 , 因此也可称为产业部门的实际贡献和贡献率。请注意 , 国内生产总值的现价和不变价往往是不同的 , 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价格变化的比例也往往是不同的 , 从计算公式 (3) 、 (5) 和 (6) 可以看出 , 产业部门的现价贡献和贡献率与产业部门的实际贡献和贡献率往往是不同的 , 所以一般情况下 , 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 ( 二 ) 应用举例及有关说明 表 1 和表 2 分别为我国某连续两年按当年价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分产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表 1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分产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表 2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分产业部门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表 2 计算 ,t 年经济增长率为 r t - =(y t - y t-1 )/y t-1 =(8267 - 7595) ÷ 7595=8.8%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方法综述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算方法综述 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崔玉平 什么是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财富的的实际增加量或实际增长速度。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Per capita)增长率或人均国民收入(NI per capita)增长率来表示。随着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及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迫进,过去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数量和实物资本积累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现在正逐步转变为以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盘活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来源。随之而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角色作用,日益成为争论的中心议题。作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显著。这种显著性及显著性的大小,需要通过估算的数据来说明。尤其是在我国,一方面希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和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公共教育资源的稀缺和高等教育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日趋递增,人们开始思考高等教育是否应该随着私人教育需求量的扩大而扩大,公共教育资源是更多地投入到基础教育以促进公平,还是更多地投入到高等教育以提高民族的科技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被迫重新去思考和估算,教育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是否值得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投资。 事实上,人们最初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估算,并不是出于教育自身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而是由于经济学家在寻找导致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时候,发现了教育这个人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试图把这种作用分离出

来,加以量化,从而开创了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和方法。比如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于20世纪20年代所采用的工资劳动简化法;以及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丹尼森(E.F.Deniso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都是出于对经济增长因素计量的需要而建立的。本文的目的仅在于综述和发挥各种有关估算教育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 一、教育贡献率的表示方法 表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看,可以从估算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标值入手; (1)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额的贡献比例,即由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 e)占国民收入总增加量(△Y)的比例(△Y e/△Y)。 (2)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即把教育当作一个生产要素,由教育这个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y e)占国民收入总增长速度(y)的比例(y e/y)。 (3)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例,即由教育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量(△(Y/L)e),占总劳动生产率增加量(△(Y/L))的比例(△(Y/L)e/△(Y/L))。 (4)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即由教育这一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S e)占总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S y)的比重(S e/S y)。 目前所见到的方法,主要是从前两个方面入手来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面主要介绍前两方面的估算方法。 二、估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率的方法

贡献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贡献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贡献率”,那么“贡献率”是什么含义?它是怎样计算的?这里简单向大家做一介绍。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为: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可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大小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1、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2、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度×100%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3、各产业贡献率。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一般情况下,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增量进行计算。(统计局综合股供责任编辑康宁)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 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 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论文

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论文 工商101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中国储蓄率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高储蓄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利用我国1982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可以通过各种检验的城镇居民储蓄率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可以得出可支配收入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不大,还有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很小,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中的基尼系数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影响是相当大的。

引言(提出问题)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即(MPK-δ),约为0.9%。我国的资本收益(MPK-δ)=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n+g=9%)。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则偏低。所以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减少投资,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达到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那应该如何降低我国的储蓄率呢?下面我们将以城镇居民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_张倩

一、序言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它的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学者对第三产业做了大量研究,鲍默尔和富克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第三产业就业容量、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第三产业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加拿大学者格鲁伯和沃克对加拿大第三产业增长的原因及第三产业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国关于第三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定性分析,如关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二是定量分析,如关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预算与预测分析等。国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拉动经济增长的某一方面的贡献率,如科技进步、区域创新能力、制度、人才资本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研究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度问题。 鲜有文章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方面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纵向分析,从统计预测的角度分析第三产业历史贡献率推断未来贡献率,即研究数列彼此之间存在统计上的依赖关系。同时辅之以横向分析,即研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着重考察人口结构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错位差。本文从时序和结构两方面探讨陕西省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 二、实证分析 1.第三产业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纵向分析 首先对陕西省1996年至2008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数列进行单位根检,检验数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认为原序列是平稳的,不具有趋势性的。然后,做出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可以看出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都是拖尾的,初步确定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适合ARMA模型。本文采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数据为1996年至2008年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数据来源为《陕西省统计年鉴》。 根据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图可以初步预测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是ARMA(4,4)模型,进行定阶实验,最终确定模型为AR(4),AR(8),MA(4)的综合模型。 本文采用的是最小二乘估计法估计,以实际值和模型拟合值之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为原则对参数进行估计。建立的模型为: F检验:模型的F检验值为12.512,相伴概率为0.000,F检验显著即回归方程显著。代表着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滞后4期,滞后8期,残差滞后4期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有显著影响。 t检验:=7.892,相伴概率为0.0000,=9.605相伴概率为0.0000,=-3.505相伴概率为0.0025,=-12.768相伴概率为0.0000。这说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滞后4期,滞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滞后8期,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残差滞后4期别对被解释变量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都有显著影响。 AIC值为-2.685,SC值为-2.487。在同类结果中也是最低的。 适应性检验:是指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模型解释系统动态性(即数据系列的相关性)的程度。合适模型应该完全或基本上解释了系统的动态性(即数据系列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得出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残差是白噪声序列。 此模型各种检验都能通过,模型设立符合预期设想,很好的估计了解释变量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的滞后4期,是设立比较好的模型。 2.第三产业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横向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存在错位的主要原因是各次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以及存在剩余劳动力,当物化技术水平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引起。 (1)陕西省产业结构错位的测算 选择1979-2008年的数据为测算对象,测算出陕西历年产业结构错位值。在考察期内,第三产业错位幅度稳中有降,在20世纪90年代错位幅度较大,一度达到了17.46(1992年),但随后错位幅度开始大幅下降,在2008年时已经下降到0.42。说明第三产业实际劳动生产率在进入21世纪后接近于本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趋向匹配,但从第三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却没有明显增加,甚至有所下降,究其原因,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高,以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缓慢,致使吸纳的劳动力较多的分布于较低层次的服务行业,从而并未能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增的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错位主要是由于两大因素:产业结构水平滞后难以吸纳拥有高级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致使产业的附加值大大降低;劳动力供给丰富,但总体质量偏低,造成劳动力资源难以有效被利用。 (2)第三产业内部比例对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的影响 为寻觅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第三产业相关数据作定量分析。一般地说,第三产业三个层次在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中所占的比重会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因此,研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各层次发展水平之间的规律性,可以用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作为自变量,用第一、二、三层次占第三产业比重作为因变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张倩 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纵向建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时间数列模型,并使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横向研究从人口结构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错位差,以及第三产业内部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陕西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模型,得出了陕西省经济发展要从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第三产业内部格局优化、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和积极推动现代服务行业五个方面进行的结论。 关键词: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错位差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210-01 收稿日期:2011-04-16 (下转第212页)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 1、投资率,又称资本形成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为: 2、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总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用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社会上也有人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替最终消费,用生产法GDP 代替支出法GDP计算消费率,但这种方法大大低估了消费率。原因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存在较大差异,它仅与最终消费中的商品性货物消费相对应,服务性消费以及实物性消费、自产自用消费和其他虚拟消费都不包括在内,不能全面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果中用于最终消费的总量。 反映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指标 3、投资拉动率,又称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投资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投资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投资拉动GDP增长(百分点)=投资拉动率×GDP增长率 其中的GDP增长率一般为不变价生产法GDP增长率(下同)。 4、消费拉动率,又称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消费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消费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消费拉动GDP增长(百分点)=消费拉动率×GDP增长率 5、“贡献率”?它是怎样计算的? 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贡献率”,那么“贡献率”是什么含义?它是怎样计算的? (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产业拉动率: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第11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讲义版)

第十一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3) 本次授课框架: 总结波动理论,引出增长理论。 增长方程推导及对增长因素的讨论(包括索洛剩余) (1) 增长方程推导(总量形式),假设条件 (2) 人均形式生产函数 (3) 总量与人均量之间的关系 索洛稳态方程推导过程 (1) 索洛稳态定义 (2) 根据均衡条件的推导 (3) 稳态条件的存在性讨论(生产函数假设,INADA 条件) (4) 储蓄线和投资持平线(补偿线)相互关系的讨论解释稳态调整路径 比较静态分析 (1) 储蓄率增加情况 (2) 人口增长率增加情况 总结“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影响总量、人均增长率的因素(结合储蓄率)与各国收入趋同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评价 一、增长方程推导 假设生产函数: N N N K AF N N K AF N K K N K AF K N K AF K A A Y Y N K AF Y ???*+???* +?=?=),(),(),(),() ,( 假设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1。根据欧拉定理: 1 对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 of Scale ,简称CRS )的理解。第一,经济规模足够大,以至于来自专业化分工的收益(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已不存在。当资本和劳动增加一倍时,只能重复原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使产出翻倍而不能带来更多;第二,强调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重要性,其他因素如自然资源的相对次要地位。本章的一道作业题也表明这种假设的合理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阻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逾越的。

总量表达式2 N N K K A A Y Y N K AF N N K AF N N K AF K N K AF K ?-+?+?=?-=??*=??* )1(1),(),() ,() ,(θθθθ 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 N N k k K K N N y y Y Y ?+?=??+?=? 人均量表达式 k k A A y y ?+?=?θ 索洛发现:技术进步、劳动供给增加和资本积累按此顺序是GDP 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人均GDP 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大部分历史中,两个重要的要素,当推资本积累3(实物与人力)与技术进步。我们对增长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这两个因素。 索洛剩余 产出增长中不能通过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来解释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A A ?)带来的增长。A 4有时也被称作“全要素生产率”(TFP ),这是一个比“技术进步”更为中性的术语。实证研究表明: 技术进步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大约为80%左右。由于产出和劳动、资 本投入可以直接观察到,而A 却不能,经济学家测量“索洛剩余” A 利用:])1[(K K N N Y Y A A ?+?--?=?θθ 二、稳态分析 2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资本的收入份额θ是0.25,劳动的收入份额θ-1是0.75。这意味着,资本年增长率如果为3个百分点,导致产出增长率还不到1个百分点。 3 如果将资本进一步细化为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H ),生产函数将转化为:),,(N H K AF Y =。曼昆、罗默等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指出,生产函数中实物资本K 、非熟练劳动力N 和人力资本H 的要素份额各占1/3。 4 A 被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说法,只是针对),(N K AF Y =这种生产函数形式的,这种技术进步 类型在历史上也被称作“hicks-neutral ”(希克斯中性);如果生产函数形式为),(AN K F Y =,这是的技术进步被称作劳动增广型(labor-augmenting )技术进步或“harrod-neutral ”(哈罗德中性)。如果采用这种生产函数形式,也可以推导出类似的增长方程以及索洛稳态方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迅速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由于分配机制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达到稳定小康之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旨在对近几年,我国城镇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本文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数据,运用一定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和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并找到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回归;Eviews

目录 摘要.................................................................. II 前言. (1) 1 问题的提出 (2) 2 经济理论陈述 (3) 2.1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理论假说 (3) 2.2有关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 (4) 3 相关数据收集 (6) 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9) 5 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10) 5.1计量经济的检验 (10) 5.1.1模型的回归分析 (10) 5.1.2拟合优度检验: (11) 5.1.3 F检验 (11) 5.1.4 T检验 (12) 5.2 计量修正模型检验: (12) 5.2.1 Y与的一元回归 (13) 5.2.2拟合优度的检验 (13) 5.2.3 F检验 (14) 5.2.4 T检验: (15) 5.3经济意义的分析: (15) 6 政策建议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9)

内生增长理论

1

and Howitt于1992年提出了增长过程中的创造性破坏的作用,在他们于1998年出版的《内生增长理论》 一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熊彼特方法,并对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作用进行详尽的分析。Aghion and Howitt在他们所建立的模型中,引入了新技术使原有技术过时的概念,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一种具有 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新熊彼特主义的另一个特点与技术进步的微观机制有关。在九十年代关于增长理论的文献中,很多模型[12]发展了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例如Aghion and Howitt(1998))。但是,就 笔者所见,如何建立一个市场结构内生的技术进步模型,仍是值得经济学家努力的[13]。以杨小凯 为代表的分工驱动经济增长思想,由于引入角点解而将分工与增长模型化,逐步得到了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尽管目前来说,基于分工的研究尚未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由Smith第一次系统提出 并强调的分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4],由A.Young(1928)进行了发扬,但其间直至八十年代才重获经 济学家的重视。对于分工的概念及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学家的研究是沿着两条思路进行的:第一条思路是基于分工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深,这是从厂商进行最优决策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如 A.Young、Romer(1987)、Grossman(1991、1992)等人所作的研究;第二条思路是基于分工是经济中的个 体(agent)最优选择的结果,体现为个体的专业化水平。这条思路的沿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的有 G.Beker(1992)、杨小凯(1991、1992、1993)等人。沿第一条思路进行的分析,主要问题在于忽略了分 工的生成与演进过程。虽然Romer(1987)以中间产品的品种数作为生产的迂回程度,并假定中间产品的非 完全替代性与非完全互补性(事实上,Romer所运用的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D—S型的生产函数), 解出了一个生产迂回程度的一般均衡解。但其分析过程中没有讨论因生产迂回程度增加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增加问题,其模型对现实的意义并不太大。杨小凯的贡献在于其认识到了Romer模型忽略交易成本的缺陷,将分工与交易成本联系起来,用交易成本来解释分工的演进。然而,从他已发表的论文与专著(如杨小凯(1998,2000,2001))来看,杨小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演进(evolution)的概念。在杨那 里,分工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决定分工演进的是交易成本。但交易成本的定义与测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局限了杨的模型的应用,而且,更为致命的是,在杨那里,经济人(AGENT)的理性是有问题的,即在既定 交易成本具有无穷的理性推理能力,但在预见交易成本的演进方面却一无所知[15]。 随着理论的进展,不少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内生增长理论面临着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实证分析。无论是沿着Romer的独立研究与开发部门研究路线进行的研究,还是沿着Lucas的人力资本溢出研究路 线进行的研究,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的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种实证研究事实上是沿着两条技术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进行国别间的研究,寻 找内生增长证据;另一条是沿一国的长时段数据,研究一国的经济增长因素;或者单独讨论某个具体因素,如对外开放、税收、平等、金融进步、长周期、教育支出、创新等,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沿第一条技术路线进行的研究,大部分实质上是以著名的Barro型回归(Barro-type regressions)进 行的,即以一国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为因变量,同时以一国的人均收入为自变量,对国民收入增长率是否趋同进行回归检验。如Barro(1995,1996)对92个国家、美国国内各州、日本国内各县的趋同趋势进行了检 验;Kremer(1993)对于全世界有史以来的经济增长过程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人口规模存正相关关系, 这在经验上支持了内生增长理论;Michael J.Boskin(2001)对战后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认为技术 进步应同时体现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调整上,据此,他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而可见资本为25%以上,而70年代以后增长率的下降则应归因于单纯物质资本调整型技术进步;Greenwood等(1998,NBER,W6647)对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核算,认为美国的增长与技术进步之 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关系,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及资本改进之间有着强互补性,得到了一些内生增长的证据;Aghion and Howitt(1998)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到能代表国家间 差异的数据,如一国与另一国之间所存在的增长率的差异,可能是因为两国间的文化传统与政治经济制度所造成的[16],同时国与国之间的GDP差距是否如汇率所显示的那么大,是值得探讨的,然而,对于 GDP的调整,虽有PPP之类的方法,但迄今为止尚没有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沿着第一 条技术路线进行的研究,并没有找到很多对内生增长理论进行支持的经验证据,如DeLong and Summers(1991)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事实的研究表明,设备投资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Mankiw,Romer,Weil(1992)所进行的研究(即著名的MRW检验)表明,有着递减报酬和外生技术进步的 Solow-Swan模型,能够对经济增长率进行解释,而且,他们的工作也表明了条件趋同的存在;

(完整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L t=L0e nt(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sf(k)=nk(10) 在经济均衡增长时,收入、投资与资本均按劳动增长率或自然增长率n增长: (1)收入按n增长 当经济均衡增长时,由于QL=f(k),故人均资本量(k)不变,人均产量(f(k))也不变。但劳动力始终按固定比率n增长,为了保证人均产量不变,产量也必须按n增长。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由于投资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大对GDP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扩大生产能力以增强对GDP的推动力和由于扩大投资所引起的需求增加而产生对GDP的拉动力来实现的。从需求方面看,投资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从而造成就业人数及收入的增加,并由此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供给方面看,投资有利于今后扩大再生产,增加社会产品的供给。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投资规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投资在拉动GDP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盲目扩大投资,超出国家财力、物力,也会阻碍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在这方面,我国有过不少历史教训。 目前主要有三种定量方法测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或贡献率): 一、国民收入法 这种方法基于国民收入支出法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简称其为国民收入法。 对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用国民收入法测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为:①计算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比重,该比重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

表述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百分之多少。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应等于100%。 ②将①计算的贡献率作为权数乘以报告期GDP增速,所得百分比即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常表述拉动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 两种计算方法对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I/△GDP ×100%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I/△GDP×( △GDP/△GDP0) ×100% 其中:△ I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 :报告期GDP增量,GDP0 :基期GDP; △GDP /△GDP0 :报告期GDP增速。 例如:(1)赣州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05年和2004年分别为1861394万元和1594408万元(皆为可比价);2005年和2004年的GDP(可比价)分别为4714952万元和4184368万元,则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861394-1594408)÷(4714952-4184368)×100%=50.32%。 根据公式可知: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之和应等于报告期GDP的增速;故有50.32%×12.7%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计量经济学经济模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量因素分析 2010级工程管理赵莹 2010002711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拉动作用。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市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我选取了全国1990年-2009年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详 一、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 导入数据后得到下表:

表2 由表2可知,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550.78004.0023.0403.0?3 21-+-=X X X Y (0.046) (0.016) (0.006) (50.521) t= (8.743) (-1.442) (0.802) (-1.555) 999564.02=R 999483.02=R F=12239.64 n=20 D.W.=0.9217 二、异方差性的检验 用怀特检验进行异方差性的检验,得出下表:

表3 由表3可知,35292.11n 2 =R ,由怀特检验,在α=0.05的情况下,查可 知92.16905 .02 =)(χ >35292.11n 2=R ,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三、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由表2中结果可知D.W.=0.9217,D.W.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n=20,k=2,查表得20.1d =L ,41.1d =U ,由于0

内生增长理论59935

第2章长期增长II:内生增长理论 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所指出的,在索洛于1956年发表的经典文章之后,增长经济学经历了将近20年的繁荣,但却在上世纪60年代末沉寂下来。究其原因,大概可以说就是索洛模型的中心结论就是让人失望的:在缺乏连续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人均增长将最终停止。但就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瞧,这并不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所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因此,增长经济学需要注入新的理论活力才能有后续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的繁荣。在Romer(1986)发表20年后的今天,无论就是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还就是经验研究都显著地改善了其在整个经济学中的地位。现在,经济增长既就是整个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也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与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时候,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短期的经济波动,无论就是在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的文章中,还就是在各种级别的经济学教材中,关于经济增长的内容扮演的都只就是次要的角色。 Romer(1986)与Lucas(1988)就是今天我们称之为内生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这一领域的两篇经典文章,尽管她们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就是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在她们的模型中,资本这一生产要素被赋予了新的解释,从而克服掉了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这一导致了索洛模型的中心结论的关键性假定,进而长期的人均经济增长可以内生地实现。但就是,这一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并不需要真正的内生技术进步,经济的长期正增长来源于知识在生产者之间的扩散或者人力资本所带来的外部效应或替代效应。 众所周知,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竞争性。因此,要想实现知识的连续进步的话,就必须赋予知识的发明者一定的垄断权利作为激励,即其在知识的使用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排她性,这就要求研究增长的经济学家们突破传统的完全竞争框架来为知识或技术进步在生产中的作用建模,真正地将知识的这种特征引入增长理论的研究始于Romer(1987,1990)以及Aghion and Howitt(1992),这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她们在各自的增长模型中都不约而同地引入了不完全竞争框架,从而有垄断利润作为R&D活动的激励,这就为技术进步的内生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此外,内生增长理论还包括试图将索洛模型中的另一外生变量——人口增长率——内生化的研究工作,其中关键的想法就是将生育选择分析整合进增长理论的框架,或者构造一些涉及到迁移或劳动/闲暇选择的模型,这方面的开创性文献包括Braun(1993)以及Becker与Barro(1988,1989)等。 第一节生产性要素的非递减报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