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第六屆「公共事務」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地緣政治的演變與發展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Geopolitics

研究生:張政亮

中華民國96年3月10日

一、前言

地緣政治(Geopolitics)作為近現代國際關係的重要理論,係指以地理的空間區位與資源特性為立基點,來分析與預測世界或區域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進而藉此擬定一個國家戰略和外交政策,以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由於地緣政治學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或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這種觀點為國際關係理論所吸收,因而對國家的政治決策有相當的影響。

早期政治地理學者如德國的拉采爾(Ratzel, F.)、英國的麥金德(Mackinder, H.J.)所提出「世界島」及「心臟地帶論」(Heartland thesis)等陸權思想,美國的馬漢(Mahan﹐A.T.)也申述宰製海域重要性的「海權論」觀念,於是在鞏固國家生存與權勢的達爾文主義迷思下,強調國家為成長所需可以不斷擴張,且有支配資源權利的論點便甚囂塵上、蔚為風潮。1916年瑞典學者謝倫(Kjellen, R.)正式使用「地緣政治」一詞,並認為:「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條件是:廣闊的空間及對全體國民的控制和自由的活動權力」。於是在地緣政治理論介入國家的政策實務的轉運及影響下,列強因勢利導地窮兵黷武與向外侵略,最後終於接連引爆二次世界大戰,也致使偏狹的地緣政治主張遭到唾棄與冰凍。而後隨美蘇兩強陣營冷戰的尖峰對峙與後現代全球性議題的思索,沈寂多時的地緣政治亦逐漸甦醒並獲重視,尤其近年來隨東歐蘇聯解體,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發展快速且紛紜,特別是科技帶來全球網絡的「地球村」變革,強權空間版圖的扭擠變移與政治經貿的互動糾結,促使各種地緣政治的理論與運作、爭辯與預測均隨之多元地演化與進展1。

在這百家爭鳴,錦簇繽紛的地緣政治學說中;如何梳理經緯、允執厥中以求經世致用,並避免以筦窺天、治絲益棻之闕漏謬失,實有待對地緣政治的來龍去脈做全盤理解。緣此,本文之研究目的乃在於︰1.分析地緣政治思想之發軔與其及內涵;2.探討地緣政治的型態特徵與演化;3.推敲地緣政治在現今國際局勢中的運作蛻變與發展趨勢。

1歷史上將「地緣政治學」於20世紀70年代的復甦,歸因兩個主因一是美國國務卿季辛吉(Kissinger, H.)的提倡,並應用於現實國際關係中,其二是於法國在二次戰後痛定思痛,欲知己知彼,故政治地理學者開始對德國夾地緣政治思想所衍生的侵略行為進行分析與批判,從對抗、瞭解到反思與興革,形成所謂新地緣政治學(new Geopolitics),其探究的議題開始重視全球貧困與生態環境等議題,逐漸代表人物如拉考斯特(Yves Lacoste)、雷克呂(Elisee Reclus)等人,見Parker, G. (1998): Geopolit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p.3~16.

二、地緣政治的本質與意涵

「地緣政治不會爭辯,他本身就是爭辯」~史派克曼(Spykman,1944)

綜觀現今國際之地緣政治研究,雖然成果頗豐,但無論在方法論還是在問題探討的領域上,仍明顯存在著缺憾;因為在人文地理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的研究中,地緣政治(Geopolitics) 雖是一個被頻繁使用的術語,但其因其指稱廣泛、含義模糊和角度多元,故使其探究的事項和內容經常混淆不清、模棱兩可;例如地緣政治在探究的領域上,從環境決定論、政治研究的空間層面到純粹思維方式之探討,幾乎無所不包,而研究方法上,也欠缺新理論與新方法之奧援,使其在變動激烈的世局中,無法為國際關係的研究提供充足之解析能力(Spykman,1944;Parker,1998;陸俊元,2005;孫相東,2005);所以像格雷(Gray,C.S.) 即坦言:「地緣政治學成了一個無所不裝的思想籃子,此一術語可以隨時地被不負責任地濫用」。這不僅將地緣政治問題本身的研究處於嚴重混沌與錯亂之中,也致使地緣政治理論在國際關係分析中的功能日漸萎縮或被取代,因此唯有先從地緣政治的本質與內涵進行透視與剖析,才能正本清源並斧底抽薪地解決地緣政治失焦的問題。

2.1政治地理與地緣政治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有史以來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生活便離不開地理環境,因此探究地理因素在軍事、政治中的影響程度並實際付諸行動的事證屢見不鮮;前段引文所描述的即是中國古代在《三國志》記載有關國家版圖與政治霸業的爭奪戰中,強調考慮空間區位、地形特徵、物產資源與遠交近攻等地理因素的關鍵地位。換言之,將地

理因素視為「富國強兵」的重要礎石一直是中國人深耕地固的傳統思維,從《山海經》、《漢書地理誌》到清初的《讀史方輿紀要》都論述了中國古代利用地理特點經營國防、保衛政權的史證,所謂「荊軻獻圖」代表著將記載一個國家或城鎮的位置、範圍和相關資源分佈全部獻出,意即降服或歸順於別人,顯示地理空間實體的握擁是國家政治威權的最具體表徵。同樣地在西方很早便孕育出相似的地緣政治觀念,例如西元前六世紀的希臘人便以氣候環境來在劃分不同的社會政治結構區,例如他們將當時的世界劃分為歐洲部分(包括西伯利亞)和亞非洲(緊鄰歐洲的局部)兩部分,歐洲代表北方寒冷地區,亞非代表南方溫暖地區,適於居住的亞非地區被認為是主要實力地區,會有強勢的政治組織出現 (Cohen, S.

B.,1986),這樣的地緣思想與環境決定論不斷地延展茁壯,到了十五、六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更促使西方世界開始用全球的觀念審視地理與政治的關連問題,相關的知識與學說也隨之得到了空前的躍進,於是政治地理學便順理成章地率先粉墨登場。

19世紀末德國的地理學家德國的拉采爾(Ratzel, F.)用人類地理分佈學之概念來研究地理學、人類學和政治學之間的關係,創立了政治地理學(Political Geography)這一新的學科。簡而言之,政治地理屬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人類社會政治現象的空間分佈與地理環境互動關係的學科,主要的議題包含國家疆界的型態和變動、自然環境的特徵和分佈、人口和民族構成、資源開發和產業結構與及對外關係等對國家政治發展之影響,尤其著重分析政治區域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政治區域之間的相互關係(Cox,2003);由於拉采爾深受當時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風潮薰染,把國家理解為有感覺和理性的生命,遵守生長、發育和衰亡的規律,所以國家生存的發展,包括空間分佈和區位要素的分析,均視為政治地理學所應能提供之服務。20世紀初拉采爾的學生也就是瑞典地理學家謝倫(Kjellen, R.)首次提出了地緣政治學的名詞與概念,宣告了地緣政治學的誕生2,謝倫認為政治地理則是一門地理科學,研究人類政治共同體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相關,而地緣政治則可歸為政治科學,是把國家當作一個有機地的理實體或一個空間現象來探討的科學;遺憾的是謝倫踵繼並深化拉采爾的思想,把空間看成是

2拉采爾在(Ratzel, F.)在1897年出版Politische Geographie (Political geography)正式使用政治地理一詞,而謝倫1901在斯德哥爾摩出版了《國家有機體》(Staten Som Lifsform)一書;1916年《國家有機體》一書在德國萊比錫出版,出現了Geopolitik(Geopolitics)。

國家有機體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認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強大國家,只有突破有限的空間範圍,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地緣政治強調爲戰略家和政治家提供一個在國際關框架中可具體實踐的理論,以求經世致用,然而各具特色的理論學派之發展結果,卻淪於為特定政治野心企圖之虛偽招牌,西方利強藉此將領土擴展政策的合理化,並引發向外侵略與利益糾葛;終於在納粹德國想躍居歐洲之統治地位,而引發全世界的戰亂,亦使地緣政治推入萬丈的深淵。

地緣政治因脫胎於政治地理,故兩者實存有概念與學科上的交集與差異,如同《大美百科全書》所載:政治地理是「研究地理現象的政治層面」,而地緣政治則是「研究政治現象的地理層面」,雖然兩者共同關注一個國家作為一個存在於地理空間中的實體性質,但研究目的但探詢方法確有明顯的不同,陸俊元(2005)歸納相關的研究區分出以下的差異:(1)研究的單一性與綜合性-政治地理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是純粹使用地理學,而地緣政治則以地理為視角,借地理學的研究方法並結合歷史學、政治學、心理學與其他社會科學做政治學研究。(2)研究的重心有異-政治地理重視地理學的區域傳統,常區劃不同的政治區域分析區域性質及區域間之差異,而地緣政治的研究重點在區域內之行為體間的相互作用與關連。(3)政治著眼點不一-政治地理在探討政治現象時,常將政治作為一個既成事實的整體看待,來觀察政治與地理環境之相關,而地緣政治是以政治本身出發,先關注內部結構、利益關係和運行規律。(4)政治時態差異-政治地理把政治當做是一個「結果」或是已存在的現象,所以是一個靜態的現象,而地緣政治則將政治當做是一個「原因」,關注其運行的方向與趨勢,是一種動態現象。(5)研究立足點不同-政治地理立足於地理層面,透過其上政治型態分佈進行歸納,找出空間差異或規律,而地緣政治的目的是解決政治問題,立足於社會關係層面,從政治運行規律出發,找尋影響政治的各種地理因素和模式,並提出解決之法。(6)觀察方向與流程相異-政治地理的觀察方向、研究思路與程式是:地理-政治-地理,地緣政治則是政治-地理-政治;換句話說政治地理是以地理理論和方法出發,觀察政治現象,然後將政治要素帶回地理層面上解釋,而地緣政治是從政治系統出發,觀察影響政治現象的地理要素,但最後研究仍須回歸到政治層面上分析。

2.2 地緣政治的內涵與研究途徑

地緣政治學一詞,一開始就引發了極大的爭論,除了其定義不明確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主張介入國家政策的現實事務,所以地緣政治常被理解為旨在改變整個政治地理空間參數而進行的現實政治活動,奧圖塞爾(O'Tuathail, G.)首先注意到地緣政治此這一術語的多重定義,並進行歸類分析,依據他的研究自二次大戰以來地緣政治學的三種主要用法:(1)用作描述對特定地區或問題的概觀(Survey),在這種用法下,地緣政治學就是對某一問題進行考察的分析工具。例如關於「能源」的地緣政治或「中東」的地緣政治,當然也可以改稱為石油、資源、資訊、中美洲、歐洲地緣政治等。(2)地緣政治幾乎是政治現實主義(Realpolitik) 的同義語,20世紀的70年代冷戰對抗時,美國國務卿季辛吉(Kissinger, H.)重新啟用地緣政治一詞,並把它帶回到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核心地位,這裡的地緣政治乃力求在世界政治中維持“有利的均衡"的努力,是強調權力至上的馬基維里務實主義(Machiavellism) 的思想。(3)作為大戰略(Grand strategy) 的同義語,這一視角關注地理在國際政治中的中心作用,把永久的地理因素視為國家行為的驅動力(孫相東,2005)。

地緣政治就是為了解決政治問題,故地緣政治是實踐了大戰略的思維方法,而不是治理國家藝術的日常策略性操作,地緣政治把所謂永久的地理元素視為國家行為的驅動力;而這個永久不易變動的地理元素一言以蔽之就是指空間實體,如版圖疆界的大小、人口與資源的多寡,衍生迄今當然還包含科技、社經與文化水平等人文地理特徵。因此地緣政治分析的本質乃在國際政治權力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當然地緣政治觀點亦可能會隨著變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對此變動性質之解釋而異;Parker(1998)即將地緣政治解釋為:「以空間觀點(或地理中心觀)來探索國際實況整體的研究,但必須先檢視分析國際整體的組成份(即國家)來達成目的」。Agnew(1998)則進一步詮釋地緣政治有兩個核心概念,即地理( Geography)和政治( Politics) ,前者是指對地理空間的一種表像認識,即「世界是怎樣的」,後者是指獲取世界權力的一種戰略思考,即「我們應該怎樣去做」;而論述者個人因所屬國家、社會、文化等主觀環境不同,在各持自我國家安全考量原則或外交政策企圖下,地緣政治研究論說自然易形成其多樣與主觀的特質。

然而歸納上述的分析可以知曉地緣政治存有兩個不同層面的內涵,一是指人

類政治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一種客觀存在並具有物質性之政治現實,這是以地理為基礎的特定政治關係,也就是說這種政治現實,如古代人類早就知悉利用地理區位或環境特徵來進行政治活動,只是不知使用地緣政治此一名詞而已,意即人類稍後發明「地緣政治」的概念名詞來統攝或詮釋此客觀存在已久之政治現實;其次,是指人類對這種政治現實的認識與理解,慢慢會產生相呼應的觀念,包括各種思想、理論、主張以及建構的方法,並漸漸形成所謂學說,也就是人類對政治與地理之因果關係產生足夠的知識,可做出系統或理論的解釋而生成所謂地緣政治學。所以廣義的地緣政治內涵包含地緣政治的現實和地緣政治學兩個層面,而狹義的地緣政治即是呈現所謂政治現實的客觀運作(圖一)。

圖一 地緣政治的內涵

換言之,地緣政治在本質上乃兼具地理與政治屬性,所交互作用形成的,從地理方面來看:地理環境要素成為影響政治的重要參數,所以地理環境要素可以成為政治的籌碼,故大國與小國因地理要素(如面積、位置、資源)之組成不同,故施展之策略有別;而從政治方面來看,政治做為特定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社會關係,其本質包含利益、權力和權利,尤其權力與利益更是其核心內容,故以國家作為地緣政治的行為主體,強調國家安全、國際權利和國家利益為其最高指導方針。此外,在研究上地緣政治的主要分析手段是政治地圖,方法則包含於對其特性的考證中,借此理解其所揭示的現象和滋生其形態的過程;故地緣政治的分析方法首先是對基本空間客體自身特徵的檢視,以因果關係(地理因素為原因,形成政治力量和關係為結果)及其過程互動為探討對象;其次要探究客體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空間模式;最後是將地緣政治空間作為一個整體的分析,從而確立對其全部特徵的判斷。

政治地理學 地緣政治(廣義)政治學 地緣政治學

地緣政治現實(狹義)

三、地緣政治的型態特徵與演化

歷經15至16世紀文藝復興後,地理大發現與啟蒙運動,促使人類有了全球空間的想像,並逐漸瞭解整個充滿結構與有序的世界,也藉由政治、社經演變的認知歷程來切割並二分地理空間,於是諸如東西方、核心邊陲、文明野蠻、海陸權等概念便油然而生。此時在政治組織上,依專制力(despotic power)和基礎力(infrastructural power)之組合,演變為所謂封建社會、官僚政治、帝國主義和獨裁主義等四種不同類型的國家,並且易產生超強霸強的宰制;而社經情勢的變遷上,強權國家從歷史時間的延續變成了地理空間的拓展,描繪、探索並奪取未知世界的領域成為了現代地緣政治的特徵;在此地緣政治的理念下,現代主權國家需要明確土地領域來確定國界保障安全、區隔內外利於統轄,並維繫社經承傳文化,為了鞏固統治階層,當代國家面臨高壓競爭勢力與資源掠取的問題而衍生出霸權(Great power)爭奪戰與區域性結盟的組織。時至今日在國際政治板塊大洗牌與全球化歷程衝擊下,國際局勢與強權演替的結果為何?有無規律與模式可尋呢?所以在本節的分析層次上,首先是探討不同時期中國家與國際空間結構的關係(如:核心邊陲概念),其次是嘗試瞭解國家權力基礎以及國家間交互作用的本質演變(如:權力互動演替,政治組織變革)。

3.1各時期之地緣政治論說與型態

二次大戰前地緣政治的型態主要是帝國主義導引出以其國家所在地為重要中心的核心邊陲模式。例如「陸權論」的主張者,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教授麥金德(Mackinder, H.J.)將歐、亞、非三洲大陸視為擁有廣大面積土地的「世界島」,世界島的心臟地區在東歐與蘇聯一帶,包括歐陸全部、印度、東南亞、中國的大部分,是人口及經濟資源最發達的地區;所以他的全球戰略觀點,歸納為如下名言︰「誰統治東歐,誰就能控制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控制世界」(Martin & James, 1993)。此學說的影響所及是俄、德兩國的陸心東進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學人豪斯霍弗利(Haushofer, A.)等人,利用國家有機說、生存空間論與及麥欽德的「陸心說」,作為納粹德國侵略擴張侵略的藉口,造成悲慘世界的後果。相對於陸權的心臟說,美國海軍將領

馬漢則強調「海權論」,認為以貿易立國的國家,必須控制海洋。奪取並保持制海權,特別是與國家利益和海外貿易有關的主要交通線上的制海權,是國家強盛和繁榮的主要因素,他並認為奪取制海權的方法是艦隊決戰和海上封鎖,故在平時和戰時需建立並加強海上實力,以實現國家的戰略目標,英國和美國是明顯的服膺者。

隨著飛機的發明,地緣政治的視角也由陸海二維空間,轉變為陸海空三維空間,繼「海權論」、「陸權論」後,義大利空軍軍官杜黑於1921年提出「空權論」,把地理環境和戰略相結合以及使地緣政治視野從平面變為立體,因空中無任何障遮可自由進攻,故戰場已擴大到整個國境而前後方之分,交戰國的全體居民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戰爭中,故「空權論」除了改變了戰爭的模式,也使地緣政治立體化,而後陸續有人對「空權論」提供新的元素及內容,使「空權論」的理論基礎更為完善,並成為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制定全球戰略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此外,美國國際關係學人史派克曼(Spykman, N.J.)於1944年提倡陸緣說(Rimland theory),強調陸心帶周遭的外緣地區,擁有大量的人口、豐富的礦產和農業資源,故才是主宰世界的關鍵地區;而位在兩個或多個敵對強國勢力間的陸緣地區與國家 (如中東和東南亞),因是爭奪激烈的接觸帶,政治最為破碎、實力相對弱勢,但卻往往成為列強間角力的緩沖作用區,而彰顯其舉足輕重的重要性。例如列強殖民時代的泰國,因位居英國控制的印度半島與法蘭西控制的中南半島間,而幸免於被侵吞支解的命運;冷戰時期美國利用東亞民主島鏈對共產鐵幕進行圍堵,也是陸緣學說的應用典範(見圖二)。

二次大戰後至蘇聯強權垮台的冷戰時期,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特徵是以美蘇極化對抗之核心架構來發展,美國地緣政治學家柯恩(Cohen, S.B.)在1964年發表的《分裂世界的地理與政治》中提出「分裂世界論」,他認為世界性權力中心的第一級地緣戰略區有兩個主體:一是依賴貿易的海權世界,核心是美國;二是歐亞大陸世界,核心是蘇聯;第二級是地區性權力中心,比較明顯是海洋歐洲(西歐)和中國大陸;柯恩把世界地緣政治系統描述為一個按照等級制的空間序列排列的地緣政治結構,分為宏觀的地緣戰略區、中觀的地緣政治區和微觀的民族國家三大層次,空間尺度豐富,並考慮了行為體以及由行為體構成的單元之間的互動,所以他認為世界權力核心並非只是單純的兩極對抗,還蘊含多層次的互動結果。另外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在1974年2月會見非洲尚比亞總統時,對當時世界

局勢提出「三個世界論」的地緣政治思想3,他認為稱霸世界的超級強權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則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工業化國家,則稱為第二世界,中國、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則屬第三世界。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論」,有除有軍、經的階層排序外,所傳達出的政治訊息可以被解讀為:無論實行何種意識型態指導下的政經制度,中國不願依附於任何超級強權之下,也就是維護國家利益中始終聚焦於國家主權,安全至上的觀點。當時因中國與蘇俄交惡,又與美國不親,為求自保提出「三個世界論」的實質,就是從當時的具體條件出發,將自己歸類於受到美蘇壓迫的弱勢組織,聯合許多開發中國家形塑同仇敵慨的氛圍,來建立一個最為廣泛的反霸統一對抗戰線(唐仁俊,2006)。

美國人華勒斯坦(Wallerstein, I.)在1974年出版的《現代世界體系》一書中,提出「世界體系論」的觀點,他在分析當代地理空間時,援用二次大戰前麥金德的核心概念,把世界體系論「核心」與「外圍」的關係看作是最重要的關係,華勒斯坦認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在技術和在利潤的驅動下,將原本同存於近代世界的各種體系吸入其軌道;「核心」是指以經濟和社會複雜性為表徵的資本集中地區,這些核心地區在經濟結構上相對自主。而「外圍」是指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依附於核心的地區;至於「半外圍」(Semi-Periphery),則是指那些不明顯屬於上述兩類區域的地區。華勒斯坦觀點對於地緣政治理論研究重點的典範轉移極為重要,也使地緣政治學家們重新回到分析全球性政經議題的機會,所以有人說:「麥金德指出東西方之間的對抗以及核心區內部的對抗,那麼華勒斯坦的探討方法則是把南北對抗放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4。華勒斯坦的理論有許多學者加以延伸或應用,例如美籍華人地理學家伍承祖提出了「兩環區論」,該理論是以北極投影中心為基礎來觀察世界,亞洲、歐洲、非洲、美洲諸大陸是連成一個整體的,北美大陸的美國、加拿大、歐亞大陸的蘇聯、歐洲諸國、日本和中國等位於內環區,外環區包括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南亞和東南亞以及大洋洲國家和太平洋一些島嶼地區,形成一個以北極為中心的內環區和外環區的戰略地理

3此第三世界非今日流行的「第三世界」概念,現今一般世界體系理論(the world system theory)中的第三世界,是被歸類為屬於「半邊陲地帶(the semi-periphery)」或「邊陲地帶(the periphery)」的國家。這類國家在地理上多處於「工業化國家(industrialized nations)」的南邊,因此常被以「南方國家(The Southern Nations)」加以泛稱;就發展經濟學的角度而言,這類國家包括被稱為「發展中」及「低度開發」等國家

4見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紀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頁169。

結構。而北太平洋、北印度洋、北大西洋三大戰略水道是連為一整體,溝通內外環區,故爭奪海洋霸權,實際上就是爭奪這幾個戰略要地5(見圖三)。

1991年蘇聯瓦解後,隨兩極體制崩散和冷戰時期結束,全球交流網絡化和世界經濟區域化,使多邊主義和區域集團組織在國際事務中逐漸佔據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經濟的競爭與合作已構成國際關係的基礎,國家的政治戰略、軍事戰略乃至於環境戰略基本上都是為國家的經濟戰略服務;又急遽全球化的交流也使得原在兩極體系下隱藏的問題,如宗教、文化、環保等問題逐一浮現。如今在一超多強的國際局勢中,如何互動與後續演變一直都是關注的焦點,因為全球化帶來牽一髮而動全身複雜性,也促成地緣政治朝多元化發展,尤其是目前超霸獨強的美國,懼怕其勢力的殞落與另一霸強的崛起與挑戰,故對地緣政治理論鑽研最深,所以今日全球地緣政治受三個主要發展面向影響:一為去領土性( Deterritorialized)與高流動的全球化經濟體制,二是不同文明區域的文化戰漸增可能性,三乃美國超強霸權勢力的鞏固。1996年杭廷頓(Huntington, S.)在《文化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提出,冷戰結束後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兩極對立與衝突已不復存在,今後的世界將進入文明衝突的新階段。在當今世界上,文明有以下若干種類: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東正教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等,而杭廷頓預言:在文明的斷裂帶上,將出現重大衝突,例如儒家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將結盟並向西方文明挑戰,形成西方對抗非西方的格局,並危及美國超級霸權的地位6。另外一位美國學者布里斯新基(Brzezinski, Z.)於1997年著有《大棋盤》一書,作者就後冷戰時期的國際新形勢,延續麥金德、華勒斯坦的「心臟核心區」概念,作為分析當前國際形勢的藍圖,因為預防歐亞大陸出現一個主宰世界島的霸權,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問題。因此,本書試圖為美國找出威脅其全球霸權的地區及國家,在承認誰能掌握歐亞大陸誰就能稱霸世界的原則下,如何有效壓制歐亞大陸國家的崛起並能有效掌控是本書的重點所在,作者認為要掌握歐亞大陸必須先掌握一些關鍵地區,包括歐洲、俄羅斯和中國,文中即針對這些地區之地緣政治特色,制定因應策略,歸結而言作者認為美國歐亞地緣戰略的短期目標應是加強和鞏固歐亞現有的地緣政治多元化;中期目標則是使

5見王孝才,「地緣政治與國際格局的演變」,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2期,2000年4月,頁30。

6參見杭廷頓著,黃裕美譯,《文化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

跨歐亞安全體系成為全球真正共同承擔政治責任的核心,這些理論策略都具體成為美國現今外交活動與國際戰略的事實。

圖二 陸權說、海權說與陸緣說之圖解

圖三 三世界與二環說之圖解

21世紀仍有許多地緣政治的理論與策略在不斷地發酵與萌生,例如太空地緣政治等,然歸結而言,誠如華爾滋(Waltz, K.)所言:以地緣政治來檢視全球戰略的理解中,至少有三個特點︰第一,地緣政治突出體現了地緣政治思想參與國家政策和戰略的熱情,地緣政治可以被描述為國家政策的理論化和解決實踐問題的理論,它的核心特點是它在政策和政治中的應用性。第二,地緣政治反映了在民族國家為基本組織形式的國際體系架構中,產生國家自主、自立和自助的基

本國際政治規範。第三,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中,國家在製定和實踐國家戰略時需要倚賴對地理原素的把握和分析。所以地理成為政策和戰略製定的重要依據,地緣政治也成為政策和戰略擬定的一種方法。

3.2地緣政治的演化模式與規律

地緣政治思潮歷經近百年的推演、應用與檢證,而成為一門專業,許瓦布(Schwab,1964)便認為學科知識應將領域中的相互關連的部分,有序地結合在一起而產生整體的意義,其次,能將被觀察的事實以概念或符號來表現共同的屬性與特徵,並架構出模式或組織成理論,最後要能以邏輯關連的辯證、演繹和推估,探悉模式與理論的規律性和正確性。科漢(Cohen)認為地緣政治分析的要點即在於國際政治權力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和規律,故地緣政治從空間的橫剖面拆解是知曉地理環境提供穩定、長週期(long duration) 規律性,有助於地緣政治概念和理論的生成和推估,例如將國家當作一個三維空間現象所進行的研究,疆域、氣候、資源、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特性等作為就是其背景資料,因為氣候和地形等自然環境對生存的法則不易打破,而人類從糧秣到石油、天險到航道的追求改變則是與文明的進程接軌,這些地理要素對政治格局是否是重複出現的行為模式,便形塑出地緣政治型態上的規律或秩序(Order)。

從縱向的文明史來看,政治體的發展,約略可見兩種模式的差異,並區分派別為「超強權獨霸」與「兩極或多極的競爭」兩種模式;Parker(1998)認為政治的形態被理解為由城邦(State)的政治組合,發展為民族國家(Nation),最後演變為集權與擴權的霸權帝國(Empire),所以Parker認為早期城邦的政治組合,人民地緣知識淡薄、國家結構較為鬆散,但帝國主義導引出以其國家所在地為重要中心的核心邊陲模式,歷史上雖曾依次出現歐洲、南亞、東亞核心區(如羅馬帝國、大唐帝國),這些特定空間中核心邊陲形成特殊關連性,是人類與文化發展的中心,但因地理距離的離心力抵銷了政治統轄的向心力,霸權維繫不若19世紀之帝國霸權長久;Reuber也支持霸權週期之模式型態,認為權力互動存在以大約一個世紀為間隔的長週期,每個週期都有一個超強霸權者產生,各個週期裏都包含4個階段:崛起、主導、變革與消散。Agnew對政治組織的分析從專制力(Despotic power)和基礎力(Infrastructural power)組合之矩陣,亦得出政治組織會

演變為:所謂封建社會、官僚政治、帝國主義和獨裁主義等四種不同類型的國家,並且會產生一超強霸強宰制,故政治組織配選與拓展有其相似之歷程。雖然Parker 認同超強霸權之存在,但他也提出地緣政治過程的三階段演變論:第一階段是一個大國企求核心支配地位,第二階段是兩個大國或大國集團的敵對,第三階段霸權大國衰退瓦解,小國林立取得均勢,到多極結盟而等一下霸權出現。所以地緣政治有週期性並呈現可觀察之模式,此回應了地緣政治的知識內涵,即包括了對總體上所謂「秩序」之理解,並對其所不斷重複之行為模式進行探究。

Parker第二階段的兩大國或大國集團論,是指早期歐洲與亞洲的出現的二元結構到19世紀形成英、俄代表海、陸權兩強爭霸,二戰後則演變為美蘇的民主與共產陣營激烈對恃的兩極世界,隨後亦有南北半球邊陲-核心之兩極論說。而第三階段的大區域或多極主義世界的提出則是對麥金德與馬漢兩極觀點的挑戰,例如美、俄、英法大三角,美、俄、第三世界與OEEC、NATO等跨國地緣政治結構的組織集團生成,進行多極的競爭。Parker與Dodds兩者相似之處,即在於此縱橫交錯的匯聚點上,均發現現今世界的確存在著兩極或多極的對抗模式,從美蘇兩強爭霸、南北半球經貿差距與及區域聯盟體系(如歐盟、東協、OPEC),此外中共、印度、巴西等第三世界的崛起,都印證多元集團組織化與區域化的特性;而差異處是Parker的衝突論可以解釋兩強或多強的對恃中,需拉攏邊陲勢力或求強權結盟以支持對抗團體,維繫動態平衡;而Dodds的功能互動論,充分解釋國際體系中包裹或連結著多極體系,透過位置相鄰與資源互補,在全球框架內發展多重權力叉點,故北美、蘇聯、中國和歐洲等多極勢力集團結構能在全球化的脈絡中順遂發展。

不管是世界當今與未來的政治板塊會呈現「兩極或多極的競爭」抑或「超強權獨霸」地緣空間發展模式,藉由綜合各家論述有助拼湊出地緣政治學的特色與並瞭解其進展,地緣政治學說的主要概念為:1.核心區概念:Parker、Henrikson、Agnew、 Dodds和 Reuber 等學者都提出核心概念,核心地區又稱為「心臟地帶」最具戰略價值,往往是世界政治與文明的樞紐位置;例如麥金德認為歐亞大陸是世界的核心區。核心概念後來有兩種演變:一是成陸權海權的爭霸及核心-陸緣區的重要性辯論;二是世界體系中的核心-邊陲(或稱外圍,相對應於核心較落後之鄰近區)的理論,後來發展成文明野蠻、東西方、南北半球發展差異等地理空間二分帶。2.權力互動演替:呼應Parker(一國支配、二方敵對、瓦解成眾三

階段)和Reuber所提出霸權週期戰略循環論(崛起、主導、變革和消散四期)之論述,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3.全球化歷程與衝擊:Henrikson、Agnew、 Dodds 和 Reuber等人均描述全球化歷程對地緣政治之影響,例如地緣政治的主體、集團、疆界與治權逐漸被階層化、網路化與虛擬化取代。新知識與技術從根本上重塑了社會、經濟、政治邊界和各種行為體的觀念,也改變了地緣政治學的範圍和內容,所以地緣政治從19世紀迄今的發展依其空間、地區和人民特性可分為國民地緣政治、國籍地緣政治與觀念地緣政治三個演繹時期。

四、地緣政治的取向與發展

4.1地緣政治的發展

20世紀末期所謂後現代( Postmodern) 時期,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強,使原本以國家為中心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超越國界的世界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新技術亦從根本上重塑了社會、經濟、政治邊界和各種行為體的觀念並縮減了時空距離。Dodds, K.(2000)歸結21世紀影響地緣政治學說的主要因素為:1.世界政治依然紛擾,零星衝突未曾間斷,例如中東、印度等國家基本教義派的宗教紛爭未熄,區域結盟與戰亂的人道關懷意識踵繼而至;2.經貿的無國界提倡運作,形成全球化理論但也帶來區域特色的消失與資本強權勢力之入滲;3.全球化運動的多元社會結構面臨著資訊財經網絡延展,常牽一髮而動全身,骨牌風險效應增高;4.全球化形成傳統與批判地緣政治學的爭論,例如地緣政治的主體、集團、領域與權術逐漸被全球化、網路化與虛擬化取代;5.地緣政治的操作演進:黑白種族消弭、美蘇對抗瓦解、第三世界崛起與南北差異的縮小;

6. 軍備競賽未歇,1991年全球已佈滿1900個核子彈,以文化發達區之空間分佈最多,許多國家也欲擠升至核武俱樂部,一旦恐怖平衡失控或落入野心陣營,將是文明與全球浩劫;

7.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恐怖主義、飢荒難民與人權議題(如特赦、墮胎)已漸提高其影響性,故區域結盟組織影響力漸增;

8.全球化思考,在地化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之思維迫在眉睫,也成為當代人類處境與實踐行動的準則。在過去二十年間由於政治和經濟動亂,已經導致國際重組或產生的新社會和政治組織(如東協加三),故為處理明顯而快速的變化,地緣政治必須重新考慮並且擴大它的傳統的概念,今日英國與美國逐漸發展出兩條思維途徑:一是政治行動視角的調整和重視文化的新區域差別意識,二是為地緣政治目的而在地理與政治課程設計上所產生的新詮釋手法,包括處理生態政治、資源分配、領土衝突、政權符號認定與及全球化和新國際關係等。奧圖塞爾(O'Tuathail, G.)便將地緣政治的歷程分為:帝國主義地緣政治學、冷戰地緣政治學、新世界秩序地緣政治學、環境地緣政治學和反地緣政治學。前兩者被劃歸傳統地緣政治

學( Traditional geopolitics) ,而後三者被劃歸新地緣政治學( Neo - geopolitics) 7進一步分析,地緣政治需在歷史的反思基礎上與全球化的激盪下日益蛻變,例如領土權力(Territorial power) 受到科學技術的遙感權力( telemetrical power) 挑戰,造成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區分困境,也誘使許多文化相互衝突,所以地緣政治與其他學科的統合呼籲也漸高張,例如若將地緣政治看做是社會與文化現象,那麼它就有著多樣和普遍的學理基礎,它應該既是“高級的"(像國家安全)又是“低級的"(像經濟事務和日常生活);既是能夠看見的(像促使政府行動的象徵性目標)又是散漫的(像那些為軍事行動辯護的言論) ;既是傳統的(像外交政策中永遠的宗教主題) 又是後現代的(像資訊管理和網路戰爭)的雙元架構發展。此外在概念上全球化的歷程已使全球和區域政治牽連在一起,所多地理實體的常態穩系性統,也發生變化和衝擊,例如實質距離的地理疆界已被打破,傳統的地理概念所謂距離可指稱是因地形或環境的障蔽而影響通達性之程度,但國際與國內事務雖隨全球化與科技化(如網路、衛星)而縮短傳遞時效,但實體障礙依然存在,但距離的意義已明顯改變。誠如Henrikson, A. K.(2002)所分析:許多國家之策略規劃與國際外交事物的因果與重要性取決於:1.引力距離-是指對大小重力區的推拉影響,例如地緣政治中的核心區會對邊陲區造成資源與人力的吸拉效果,造核心區的重要性擴大;2.拓撲(Topological)距離-原是指歐基理德的幾何學分佈狀態,此處是援用於解釋地緣政治的地域特性,例如北美大陸只有兩個國家,而非洲大陸卻形成53個大小國家羅列在一起;3.屬性(Attributional)距離-屬性距離係指國家因秉性之差異,而造成的距離與阻隔,例如共產與民主國家的壁壘分明,近鄰卻不往來,是形成國際集團對抗之主因,屬性距離可以透過對話與普及的網路體系進行拆解或融合,例如東歐變天與宗教種族和平。上述三種距離均非實質之空間障礙,所以是可以克服的,故不管在多元強權集團或地球村的網絡時代,若要對決衝突,Henrikson認為宜先思考彼此間資源、人口、族群、宗教與文化等抽象距離之差異程度,因為這些要素決定著國家的經濟權力、政治權力與及未來發展的潛力。

7參見:Gearoid O'Tuathail, Critical Geo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6, pp. 57 - 59.

4.2地緣政治的批判

上述的分析,說明了科技的革命性變革,已徹底地重塑了社會、經濟、政治邊界和各種行為體的觀念以及它們通過全球空間的互動,大規模地跨國界之旅遊、運輸、通訊和移民使得時間和空間距離被壓縮而減少,但全球卻面臨著資源、糧食和生存空間等的短缺危險,這些涉及人類生存與未來發展的共同命運,這都是跨越地理邊界的,不能以傳統的方式加以應對,在這個體系中,儘管國家間的競爭仍然存在,但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擴張領土和爭奪勢力範圍的零和關係,而是在競爭中謀求可能的共同安全與繁榮,所以傳統的「國家安全」概念在當代已經變成了「全球安全」概念。許多問題與理論的湧現反映了新世代人們對地緣政治學的重新思考,所以被稱為新世界秩序的地緣政治學是融入在一個與地緣經濟和地緣文化等相互依存的國際關係體系中,所以有一些戰略家和政治家因感覺地緣政治漸被地緣經濟、地緣文化等概念取代而式微,故乾脆宣告地緣政治學已壽終正寢,表達一種反地緣政治學的傾向。

批判地緣政治便是在此種氛圍中逐漸反思和發展出來的,它明顯地融合了國際關係研究中的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和全球主義的研究典範。它引入了主體性的視角;強調地緣政治研究不可能保持價值中立和行使批判功能,批判地緣政治透過對傳統地緣政治觀念的解構,強調全球性聯繫和國際合作的色彩。作為地緣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儘管依然是以“地理- 權力( Geo-power) "為分析的核心概念,但面對以全球化和資訊化為特點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批判地緣政治研究依據新的理論方法和為了「全球的整體利益」的研究宗旨,而對地緣政治有關「政治的」和「地理的」傳統思維提出了質疑與挑戰。批判性地緣政治學的最大貢獻就是在全球化與資訊化條件下,引入了批判理論的精神,開闢了地緣政治學發展的新路徑。然值得注意的是批判地緣政治以強調全球性聯繫為特點,但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國家並沒有真正消失,當今世界上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包括民族自決、民主擴散、制度轉型和領土秩序等,還都是以主權國家為主角。因此,發展地緣政治學說儘管需要更新觀念與方,但地緣政治理論對「國家」、「領土」等內涵仍須持續關注。

五、結論

地緣政治學作為一門真正的學科,是源於20世紀初近代民族國家為主體的世界體系形成之後,帝國主義列強進行戰爭掠奪和殖民擴張的產物。所以一開始便引發了極大的爭論,究其原因是其內容的混沌與實用的強調性,本文首先對地緣政治的本質與內涵進行透視與剖析,認為狹義的地緣政治即是呈現所謂政治現實的客觀運作,而廣義的地緣政治內涵則包含地緣政治的現實和地緣政治學兩個層面。其次,地緣政治的本質乃是分析在國際政治權力與地理環境的關係,而其探究內容的演變,則是由初期瞭解自我國家與國際結構整體的強國論說,到目前以世界政治為研究對象,研究重心已隨著國際時勢的轉變大幅度地調整。世界權力結構論說也由陸海對峙的「二極霸權」,趨向合作交流的區域性「多極(元)權力論」。換言之,地緣政治的型態由僵硬的霸權分配演變成目前動態平衡的世界觀;進而由解析世界政治平衡空間結構,進展到今日的尋求世界政治局勢平衡機制與建構全球化下之政治系統理論。最後,在全球化歷程與衝擊下,地緣政治的主體、集團、疆界與治權逐漸被階層化、網路化與虛擬化取代。新知識與技術從根本上重塑了社會、經濟、政治邊界和各種行為體的觀念,也改變了地緣政治學的範圍和內容。

參考書目

1.Parker, Geoffrey (1998). Geopolit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ondon: Pinter. 199pp.

2.Agnew, John (1998) .Geopolitics: Re-visioning Worl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50pp.

3.Dodds, Klaus (2000). Geopolitics: In a Changing World. Essex, England:

4.Gearoid O' Tuathail, Critical Geo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6, pp. 57 - 59.Longman, 192pp.

4.Reuber, Paul(2000). Conflict Studies and Critical Geopolitics -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Recent Research in Political Geography, Geo journal, 50, 37-43.

5.Henrikson, Alan K.(2002). Distance and Foreign Policy: a Political Geography Approach,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3(4), 437-46

6.

6.Nicholas J. Spykman(1944). The Geography of Pea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p. 43; as cited in Glassner, pp. 227-28.

7.陸俊元(2005):地緣政治的本質與規律,北京:時事出版社,頁1~60。

8.唐仁俊(2006):地緣政治的發展與未來,空軍學術雙月刊,591,頁66-87。9.許勤華(2006):評批判性地緣政治學,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1期,https://www.doczj.com/doc/988953685.html,/show.asp?NewsID=1251。

从地缘政治看台湾问题

从地缘政治看台湾问题 台湾在整个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主权问题,也是中国的海权以及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台湾还与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和美国控制亚太格局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首先。台湾于中国可谓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是亚洲六大陆的的前卫,西太平洋的桥头堡。而台湾海峡是欧亚航线必经的通道,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之间航空及海运的必经之地。台湾是中国守卫大陆内地的前哨,也是中国面向太平洋的门户,意义可谓生死攸关。 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从日本到东盟,中国基本上处于美国岛链战略包围中,中国的活动区域受到严重的限制。而东南沿海一带是我国经济的黄金地带,最发达的工业基地也基本在此范围内。中国要想突破美国的岛链限制,保护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太平洋地区找到一个安全的入海口,而台湾是中国面向太平洋最便捷的门户,是实现其海权利益的东海前沿基地。“统一台湾,中国北可遏制日本军事对中国东北再次觊觎的可能,南可与海南省一道对中国南沙主权诸岛屿形成巨大的钳型保护,并由此对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海运安全产生有效的保障;西可扩展中国东南安全空间,对中国东南沿海黄金经济带形成前锋拱卫。”中国军队就可以东出太平洋扩大海防纵深,从而更好地保护大陆沿海和内地的安全。如果台湾不统一,中国是一个连小国都敢来取一勺饮的受遏制的大国. “台独”一旦得逞,南沙就会不保,中国原本就不太乐观的海权就将受到毁灭性打击.中国通往欧洲的航线将受到阻截,且失去南沙丰富的海洋空间和资源,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前沿地带的东南沿海地区,就将失去保护屏障,直接受到日本和美国的威胁. 到那时中国就相当于一个内陆国家.中国将丧失大国地位,其安全权和发展权乃至生存权将受到致命性打击.台湾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台湾问题意味着中国对延续百年的海权地缘政治的根本挑战,无论如何中国非得统一台湾,这关乎一个历史大国的信誉、生存以及发展. 同样,台湾对于延伸日本的安全空间也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历史,日本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冲破雅尔塔体系的束缚。而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缺乏发展的地缘政治空间。“日本的地缘政治条件四面掣肘,极其脆弱。在北方,俄国人踩着“北方四岛”后尾。南方还有美国在冲绳岛牵着日本的缰绳。中间还有亚洲国家不断的敲打日本右翼们的脊梁骨。”根据马汉的理论,要控制海洋,必须控制海上交通线;而控制海上交通线,就必须控制关键的海上据点。所以日本要发展,必须在海洋空间上大作文章,占领更多的岛屿,从而利用《国际海洋法公约》,以获取岛屿周围半径200海里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 日本有难以割舍的台湾情节,早在甲午战争时就侵占过台湾,而且台海地区是日本能源渠道的咽喉地带,台湾对于延伸日本的安全空间有重要意义。拥有台湾,日本可以控制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

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透析 可以说,世界诸大国中,中国的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最为恶劣。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分布着利害交织的15个国家,其中2个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1.8万多公里海界对面的6个国家中,至少有4个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争议。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崛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体系压力也与日俱增,这种压力首先表现为中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频繁爆发,如最近发生的“黄岩岛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周边地缘战略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这种严峻形势更加凸显。当前中国的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可谓冷战结束20年来最为严峻的时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形势呢?我们该如何突破这种困境呢? 从历史视角来看,中国当前的周边地缘战略环境源于近代以来的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笔者认为,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环境的演变大约可分为3个阶段: (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东亚“朝贡体系”崩溃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视为中国近代以来地缘环境的第一阶段。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经过激烈的抗争,古老的中国终于突破西方的围堵,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重塑了东亚地缘战略环境结构。 (二)第二阶段从1949年至1991年冷战结束,这是一个调整的阶段,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调整其国际角色,较好地适应了美苏争霸的地缘战略环境,并成功转型生存下来。 (三)从1991年起至2030年左右为第三阶段,这是中国努力突破西方新的一轮围堵,实现和平崛起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将呈现从动荡渐趋于稳定的特点。当前的中国周边地缘环境正处在第三阶段的“时间中值”位置上,也即由不稳定趋向稳定的时间节点上。这个节点在宏观上表现为当前中国和平崛起进程遭遇现存的国际体系的空前挑战,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周边地缘环境中诸多不稳定因素能量的集中释放,周边安全问题频发。中国面临的诸多周边安全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伴随着中国战略崛起的进程。这些问题中既有周边区域内国家的双边、多边因素,也有国际体系内权力转移的因素。

形势与政策_地缘政治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要谈中国地地缘政治,我们就必须先分析他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即处于陆权论的核心地带,又处于边缘地带,同时对于海权论而言它又有着广阔的领海和漫长的海岸线),而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中国面临着一个较为复杂和严峻的地缘政治问题。按照地理位置我们可将这一问题氛围东、西、南、北四线。 北线对于中国来说是压力最小的一个方向。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联邦和蒙古共和国有着漫长的陆地分界线。虽然有如此漫长的陆地分界线,但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与这两个国家并没有的发生过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一方面,随着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就政治而言中国北线的这种安定局势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蒙古作为一个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一个小国,在这两个国家友好相处的格局下,也不可能对中国以及俄罗斯的政治地位及国家安全有太大威胁。即使这样,我们也需要注意日本的一些小动作。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近日访问了蒙古,这个可能跟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中国也需要在这方面给关注,以确保中国在北线的这么一个地缘政治优势。 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与中亚五国和印度接壤。对于西线,中国面临着两大问题:一个是反恐,另一个就是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塔吉克斯坦等国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和中国、俄罗斯等定期举行联合军演以及一些反恐演习,而且中国与巴基斯坦一直沿袭着时代友好。由于地理等原因使得这一区域经常会有东突势力活动,这对于我国(尤其是新疆)的社会安定有较大威胁。所以,我国应该在这一地区的反恐问题上下大气力。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近些年来同中国一样有了迅猛的发展。印度虽然在军事武器自主科研方面和中国有一定差距,但它是西欧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个主要军备购买商。所以说,印度的军事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在领土上有一定的争端,再加上他有如此雄厚的军事实力和较强的综合国力,因此不能排除中国与印度发生小规模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南部通过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同时又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随着经济方面互信

地缘政治世界的建筑批判3.0

CRITICAL ARCHITECTURE INA GEOPOLITICAL WORLD Peter Eisenman 地缘政治世界的建筑批判 彼得·埃森曼 There is a new condition of ideological politics today, onewhich no longer deals with the class struggle of communismversus capitalism, of First World versus Third World, butwith an ideological condition based on geopolitics. Geopoliticsinvolves two conditions: one, that despite the increasingmediation of the globe as a single entity, location has becomean important political factor; and two, since western capitalfinds itself unable to continue to provide for the economic,social and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that evolved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the emerging Pacific Rim and Muslim worldcountries, and their geopolitical positions, are no longernecessarily dependent on the western world for capital. 当今思想政治有一个新的状况,一个不再涉及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不再涉及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阶级斗争,而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思想状况。地缘政治涉及两个方面:一、尽管强调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地理位置却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二、西方资本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像在十九世纪那样为经济、社会和政治提供基础,新兴的太平洋沿岸和穆斯林世界的国家,他们的地缘政治不再需要依赖西方世界的资本。 The idea of western capital evolved gradually over 200 years: it grew out of the revolutionary and ideological politics of the class struggle against the ancient regime. Most manifestations of western colonialism were grounded in this ideology. When colonialism is no longer a dominant ideology, class politics is replaced by a politics of location. Indonesia, Malaysia,Singapore and Hong Kong are examples where a politics of place is evident. An aspect of this concerns the survival of a secularism which is no longer dependent on a western colonial condition. Since western capital is no longer able in its economic framework to provide for its own infrastructure, it can hardly support an iconic structure. That is, a critical structure for architecture. In such a context,architecture is no longer seen as relevant. Instead, information-age capital is being invested in an infrastructure necessary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services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architecture and iconic symbolism. 西方资本的观念是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它是在阶级斗争的革命和思想政治中成长出来的。西方殖民主义的大部分表现都是以这种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殖民主义不再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被地缘政治更换。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是很明显的例子。这是一个世俗而不再依赖西方殖民地的生存状态的一个方面。由于西方资本在其经济框架内不再能够为它自己提供基础设施,它很难支撑一个标志性的结构,即建筑学的批判性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不再被视为政治相关的。取而代之地,在信息时代中资本被投资进以维持高水平服务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中,再没有什么与建筑和标志性的象征意义有关了。 In Jakarta,Kuala Lumpur and Singapore, the idea of a critical architecture has little relevance because there is no enabling mechanism to support such an idea. This gap in society's sensibility as to what would even constitute a critical architecture and its purposes, leads to a

地缘政治

1、地缘政治学:概念与视角 在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研究,甚至日常谈话中,人们经常使用“地缘政治”和“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的术语。那么,究竟什么是地缘政治和地缘政治学呢?人们在使用和谈论它们的时候,又是指的什么呢? 关于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拉祖瓦耶夫归结了三类基本观点: 一、地缘政治学突出了地理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侧重于地理对政治的影响。 二、把地缘政治学推广到大国争夺世界或地区优势和权力的斗争上,最一般的是,人们称国家间竞争,特别是全球性竞争的典型情况为地缘政治。 三、地缘政治学首先反映了国际舞台上争取权力的斗争同地理的联系,地缘政治学被看作外交政策的工具,它从地理决定论原则出发规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优先权。 奥图泰尔总结了二战以来对地缘政治学的三种主要用法: 一、用作描述特定地区或问题的概览(survey),以便把握被认定为外部事实的事物的明显特征。在这种用法下,地缘政治学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考察的分析工具。如,关于X 的地缘政治,X可以指石油、资源、能源、信息、中东、中美洲、欧洲等。 二、地缘政治几乎是现实政治的同义语。这几乎全部来自基辛格的遗产。基辛格用“地缘政治”一词来描述他力求在世界政治中维持“有利的均衡”的努力。这样,地缘政治学就是一种不含任何意识形态或感情色彩的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方法。 三、作为大战略的同义语。这一视角关注地理在国际关系中的中心作用。该视角把永久的地理因素视为国家行为的驱动力。地理成为政策和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地缘政治学成为大战略制定的一种方法。 斯隆通过评价地理同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的性质,实际上给出了他对地缘政治学概念的三种理解: 一、认为这种关系是政策的一个目标,是两个或各个国家之间冲突中的奖赏。当国家行使对领土的控制时,其领土的任何一部分都成为同他国冲突的根源,从这一前提出发,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成功保卫其不受外部世界的攻击。对国家政治权威地理范围的关注是国际关系学者对地理最通常的看法。地理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之一,就像象棋的棋盘。 二、对领土的第二种观点是关于环境的观点,这一视角集中研究环境对人和社会给予的影响、制约和机遇。这一视角既是自然的,又是历史的。它包括所有动物志、植物志、地形、气候特征。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最持久和最稳定的,所以,这就为通过地理来研究人和社会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三、地理作为军事行动或政策决策的舞台。这种理解更加抽象、简单化和模式化。动物志、植物志不再相关。军事战略家或指挥官只会解读那些同军事目标相关的地理特征,政治决策者在决定战略政策的优先次序时也是如此。 在谈到地理对战略的影响时,格雷认为地理对战略有三种影响: 一、它是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自然场地和舞台。 二、作为每一环境独有的自然变量。 三、地理激发了高级理论的宏大叙事,即对地缘政治学的通常理解。在这种理解下,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工具是政治地图,其方法论是对政治地图特征的考察,以求理解地图所揭示的现象和产生政治地图不同形态的进程,世界政治舞台可以被视为是由空间事物及空间事物的互动所构成的。 奥图泰尔还把地缘政治理论分成四种类型: 一、领导人和外交官僚机构的应用的地缘政治学。它研究的是通常的地理理解和认识如何框定了外交政策决策中的观念。 二、战略研究层次上的正式的地缘政治学。正式的地缘政治学是指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

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格局三个阶段

中国历史上地缘政治格局三个阶段首先说个人看法。 我认为中国最好的结果是成为东亚地区的领头羊,东亚共同体的盟主;至于什么接替美帝成为世界霸主,如果按照现在的路径我个人非常不看好;即使当上了,无非是第二个毛子而已,持久不了。 为什么呢? 奥根斯基的霸权转移理论和马汉的海权论,都强调一个持久霸权的基础建立在本国充足的“安全盈余”上,即本国基本不必担心本土遭到入侵。符合这样条件的国家,比如岛国(大英)或单一大陆霸权国(美帝),都有当霸主的天命。其实从这个角度看,澳大利亚也有,可惜没赶上称霸的年代。 安全不足的国家,最好的结局是地区强国、地区盟主。由于其安全不足,对内一切政治经济都给“维护国家安全”让路,容易形成集权军国主义和狂热民族主义;对外疑神疑鬼,同时又处处被其他游戏玩家警惕。如此两点,难以崛起为持久的霸权。典型代表是德国。 俾斯麦看得门儿清,所以他避免一切可能刺激大英的做法,而设法让大英接受德国在欧陆的领导地位。但是威廉二世和下面的比洛一干崽卖爷田不心疼,作为一个先天后天都是安全不足的国家非要嚷嚷着当世界大国。然后两次世界大战把德国打清醒了,老老实实当欧陆老大,把一体化建设当作盟主资本,才是王道。 中国,从1840年以来就处在严重的安全不足中,周边超级大国、次级大国、地区强国围了一圈,个个都有雄心壮志,稍有不慎就会重蹈威廉二世的餐具。因此,我的个人看法是,中国的地缘环境具有天然安全不足的特点,这是崛起的硬伤。 从全球来看,国际局势从来都是“春秋战国”。势均力敌的强国之间还能保持春秋争霸的体面,开一些“和会”,签一些“公约”。强国对于弱国则纯粹是战国灭国战的架势,早年是割地赔款,现在是搞“巴尔干化”和“可控混乱”。但是从历史来看,大国争雄则更像是对弈,有布局、有中盘、有收官,所谓“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某些乘乱而起的强权未必能笑到最后,某些中落的帝国则注定要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战略选择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战略选择/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地缘政治下的中国战略选择 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正处于地缘政治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的地缘政治选择不会违背和平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国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道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地缘政治的概念地缘政治学兴起于19世纪末,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和西方列强的政治利益需要而产生和演变的。由于时代和国家利益的差异,对地缘政治的涵义可以说是众所纷纭。我国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间内在联系的学问”。地缘政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国家集团,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其理论核心是强调获取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本国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即地理因素对国家权力的重要作用。在地缘政治中,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为标准来区分敌友关系。对国家利益有利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朋友,对国家利益不利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敌人。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二、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 1.有利条件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雄踞亚洲东海岸,位居远东的中间部分,具有漫长的属于中纬度的海岸线,辽阔的版图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亚洲面积,这种地理位置为中国提供了在亚洲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生长、发展和壮大的优越条件。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以和平方式同大多数邻国解决了领土和领海争端,建立了多元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周边和平稳定的局面。目前,在东北方向上,中国与韩国、日本明确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还构建了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在东南和西南方向上,中国和菲律宾、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中国还与东南亚地区最大国际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西北方向上,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些战略伙伴关系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为中国维护

分析地缘政治学理论和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

分析地缘政治学理论和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 摘要: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延续和发展自身的超然地位,依赖其自身经济、军事、文化上的优势,扩大其政治上的影响力。但是限于美国地理位置上远离世界中心,必然需要联合或侵入欧亚地区国家来实现目的。地缘政治对于美国来说是它扩张影响力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3—5个) 地理政治、冷战、陆权理论、霸权主义 正文 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较晚的。由于其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因此,从其独立到19世纪末,这个国家在安全方面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为遇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在美国建国之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美国外交所奉行的是由“国父”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 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孤立,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的这100多年中,美国奉行的地

缘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西半球防御”战略,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对西半球的入侵,从而获得其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地缘政治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欧洲之后经过西方国家军事政治家的研究与发展,出现了海权论、陆权论、控权论以及德国纳粹扩张的地缘政治理论。 大部分的人同意,地缘政治学源起于政治地理学。而地缘政治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在1897年所提的“国家有机体”论,以及之后发表的“生存空间”概念。 身为美国海军军官,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的马汉,经由对英国海军发展与海洋霸权的研究,提出一套以制海权概念解释历史的理论。于1890年,出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阐述海权理论,其论点之中心在于海上力量对于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重要性,若是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必须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动的能力。 1904年,英国地缘政治学鼻祖麦金德发表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论文,创立了与海权相对应的陆权理论。他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称为枢纽地带,是其为世界政治的枢纽。1919年,又将“枢纽地带”的概念修改为“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并且把欧、亚、非三大陆统称为“世界岛”。他的“心脏地带论”认为,控制了东欧就等于控制了心脏地带,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则于40年代基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概念,提出了相应

当前我国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

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目前,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威胁安全的因素多元化,国际安全形势更为复杂。第二,恐怖主义问题呈现国际化趋势,各国间加强合作与协调。第三,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失衡,以武力解决争端的趋势有新发展。第四,亚太地区总体和平,但威胁安全的因素有所增长。第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人类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回顾过去,西亚北非动荡先后蔓延到十多个国家,一些国家政权倒台,一些国家政权摇摇欲坠。利比亚内战也引发了北非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从而创造了冷战后西方大国干预地区事务的新模式。美欧债务危机导致的西方国家内乱,虽然与西亚北非动乱的性质不同,但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乃至政治危机也是西方模式受到更大质疑。大国深度介入南海争端,一些小国在主权问题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使中国周边的海洋权益问题更加突出。在军事领域,地区热点此伏彼起,局部紧张,局面升温。大国的军事调整继续深化,各国间的合作与斗争互现,军事斗争的新领域不断扩展。老牌大国军费开支减少而新兴国家加大投入,军事尖端领域竞争不仅激烈而且日益实战化,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消除危机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周边问题无外乎于边境问题、领空问题以及领海问题,目前中国周边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下面主要探讨的是领海问题。 领海问题一直都是沿海各国争执的最严重的问题,联合国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十二海里的界限为止,然而很多邻国就叠加到的领域一直都争执不休。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于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领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

解析中国资源及环境现状及问题

解析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解析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摘要:代际和谐要施可持续发展。中国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为代价的,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代际和谐必须实现“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必须建立一整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利用国家、市场、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的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代际和谐;科学发展观 人类的需世代延续、无限上升的,而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 境质量却是稀缺而有限的。如果每一代人都在满足自己无限需求 的理由下毫无节制地消耗世代累积的资源和环境,而不对其进行 有效合理的代际分配,那么人类生活质量将一代不如一代,人类 无限上升的需求将终难满足,资源和环境质量将在现有基础上进 一步衰退,从而使未来几代人的生活质量持续下降。一个不关心 后代利益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民族。“如果每代人都只顾自己的 需求和最大享受而不关注后代,则人类注定要完蛋。”因此,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求在资源和环境的配置上进行代际协调,这就 意味着当代和后代所有成员进行假设性协商,根据某些准则来决

定资源和环境的代际间分配。在后代人作为主体缺位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可持续性标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长达20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使我国跃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环境质量作为代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退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呈现,如何保持资源和环境质量上的代际利益协调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资源现状及问题 在中国目前的资源问题中,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人均拥有的资源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对外依存度增大,自主回旋余地受到一定限制。 1、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40%。其中,、、天津、、、等省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 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60%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在水资源缺乏或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近40%,每年流失的土壤在50亿吨以上,中国荒漠化面积已 占国土面积的1/3。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

论中国地缘政治战略思考

论中国地缘政治战略思考 中国是一个独踞欧亚大陆东南隅的陆海复合国家,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靠蒙古高原和西部利亚,南邻印度支那半岛,西接中亚和南亚,东临太平洋与日本隔海相望。数千年来中国的发展史几乎可以看做是中华与周边各游牧民族不断冲突与争夺的历史。随着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欧亚大陆日益呈现出在国际政治中地缘政治意义上的重要性。早在20世纪初麦金德就将欧亚大陆和非洲视为“世界岛”,认为“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斯皮克曼以麦金德学说为基础,将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区称为“边缘地带”,认为“谁控制边缘地带,谁就统治了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之命运”。1997年,布热津斯基在其着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仍把欧亚大陆看做是决定国际胜负的关键地区,“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一超”的优势加紧推行其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全球地缘战略:在欧亚大陆西翼,坚持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对不屈从美国的南联盟施以无情的军事打击;在欧亚大陆南翼,发动阿富汗战争,武力打击占领伊拉克,与中亚五国加强军事关系并力图使之纳人北约体系,以控制中东一中亚能源供应带及欧亚交通枢纽和战略制高点;在欧亚大陆东翼,加强与日、韩、澳、菲、泰的五国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并力图使其向中国西南、西北方向延伸,开发部署TMD,意在对中国形成外线包围态势,削弱中国核威慑能力。北约东扩至中亚国家,也有呼应美日同盟、对中国施行东压西挤的地缘战略意图。时至现代,长久威胁着中原百姓甚至数度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仍然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但却更加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二战结束后,在国际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和第三世界国家三大政治力量之间的角逐主导着东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军事冲突是这一阶段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周边甚至中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地区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如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苏珍宝岛冲突,三次印巴战争,越南战争,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入侵阿富汗等。 随着冷战结束和亚太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亚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政治战略的又一重心。中国在南亚毗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并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隔南海相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历史上曾经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往来关系,由于冷战时期的一系列国际局势剧烈变化以及南海问题的日益尖锐所带来的新的不确定因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展前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提到东南亚不得不先说越南,提到越南,中国人往往抱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二战结束后中国对于印度支那战争和以后的越南战争中对越南的大力支持所带来的越中友好的怀念,另一方则是对于此后越南在印度支那强力推行“印度支那联邦”政策(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企图吞并老挝和柬埔寨并建立所谓的“印

浅谈中国地缘政治和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39041216陆瑞枫 提到中国的发展,大家都是一脸的欣喜,而中国一直自称和平崛起。不过,邻国们怎么看,就是另一说了。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情况。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与多个陆地国家为邻。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而今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有着不少纠葛,南海争端,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中印边界争端,中越边界争端,诸多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发展。除了相邻国家多,关系复杂外,更不利的是中国与多个强国为邻。主要是日本、俄罗斯、印度。按照国际关系学的理论,一旦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差距越小,相近力量的国家的安全感就越小。如果两个国家本来存在比较具体的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两国想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来说,同俄罗斯有着根深蒂固的猜疑,同印度有着现实的边界冲突,同日本在钓鱼岛、在地区事务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使得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地缘位置,确实是“四战之地”,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东北面和北面是俄罗斯,西面是一直要与中国争个高下的印度,南面有对中国的崛起深感忧惧的东盟,特别是素有排华传统的印度尼西亚,运输资源命脉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掌握在新加坡手中。东面是对中国深怀戒心的韩国(甚至朝鲜),至于再往东的日本……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正殚精竭虑地阻遏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的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而中国的海防还极待加强。冷战后,中俄利益比较一致。1996年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2年又签定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反对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方面,中俄可以说有着共同的语言。中俄相邻,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无疑是有利的。至于中印关系,近来有所缓和,但双方之间难以摆脱边界争端的阴影,而印度要建立南亚地区霸权的野心也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美国最近和印度关系的走近,无疑是想借印度遏制中国。中日既是近邻,而且两国历史关系复杂,又在现实利益中有着直接的冲突。美国把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支柱盟友,通过所谓安全保障条约来制约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强敌伺环,如履薄冰。温和、谨慎而坚定的外交是地缘政治环境的长期要求。 要国人多看地图,熟悉中国的周遭态势,是因为地缘对目前的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之所以地缘有这样的意义,是因为中国还停留在地区性大国的阶段,这一点国人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美国的文化是世界性的,我们不是;美国的经济是世界性的,我们也不是;美国的军事力量是世界性的,我们仍然不是。没有三个“世界性”的前提,我们就不能和美国进行大规模和全方位的抗衡。诚然,中国是有潜力和美国抗衡的国家之一,但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在本地区内拥有绝对权威,能够起到团结各种势力,压制异己的地区性强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本钱逐鹿于天下。 所谓和平崛起,不过是不想邻居干扰到自己的发展,中国应该学会在艰难的地缘环境中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摘要: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曾一度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也难逃解体的厄运。而苏联的解体,除了社会主义阵营被无限削弱,还对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关键词:苏联解体地缘政治美国欧盟 俄罗斯总理普京说过,“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曾经的红色帝国,在整个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将苏维埃联盟推向了世界政治的顶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分庭抗礼长达半个世纪。但是,这种局面却随着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三色国旗定格成了永远的历史,从此,这个强大的苏维埃联盟,分崩离析,留下了一个名存实亡,争吵不休的独联体,留下了虚弱不堪的俄罗斯。苏联的解体,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加进了霸权主义扩张的步伐,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格局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打破两极分化局面,把美国推向政治霸权 苏联的解体彻底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分化的局面,是的独联体分崩离析,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终于无所顾忌,开始了新一轮的霸权扩张。苏联的解体,直接奠定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①。 二、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中国被推向风口浪尖 苏联的解体,导致了社会主义力量被严重削弱,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仅有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首。但这也给中国带来了四面受敌的危机,被推向了世界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需要承受西方霸权的重重阻碍②。 三、东西力量对比失衡,南北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解体导致了东方与西方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欧洲自主力量开始崛起,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苏联解体后,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日渐泛滥,欧洲追求自我的步伐开始加速。 ①郗润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对世界政治的影响[J].和平与发展,1992,03:3-5+11+1. ②关贵海.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A].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第二辑)[C].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2008:8.

浅析中国地缘政治中的安全形势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侧,太平洋西侧,其海陆兼备的地缘特点使其在国家安全方面面临着海洋和陆地两方面的压力,是海上力量和陆上力量争夺和冲突的要冲。由于中国处于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此是促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变化或存在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与周边缘海国家的安全形势日显突出甚至严峻。为此,笔者特从以下方面探析当前我国与周边缘海国家的安全形势 1,中美关系 -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的国家,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各种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追求的是单极的世界格局,是绝对的霸权和绝对的领导地位,而正在崛起的中国被美国认为未来最有潜力在经济、政治、安全方面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战略竞争对手。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全球战略重心从欧洲向亚洲的转移。它精心构筑了一条由日本列岛、韩国、琉球群岛、台澎列岛、 菲律宾群岛为核心的“太平洋锁链”并继续保持和强化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在中亚、南亚建立军事基地,并且调整、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力图围堵中国,压缩中国的生存空间。可以说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中国的战略合围。 但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地区大国,中国近年经济能力、国际影响力都在大幅提升,在当今诸多国际事务的解决中不可或缺,比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朝核危机、伊朗问题及经贸问题,特别是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使美国处于衰退,美国不得不对中国采取“接触”政策。所以在地缘战略上,总体来说,美国对中国采取了“遏制+接触”的政策,“接触”政策是其利益驱使或不得不为之,而“遏制”政策乃为其长期的战略考虑。 对于中美关系,我们应该很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尚无实力对美国提出挑战,中国应该有条件地承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主导作用或霸权地位,但美国也应该尊重中国的特定的国家利益,特别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2,台湾问题 所谓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其实质是台湾的统独问题和美国的干涉问题。台湾地处东海和南海之间,西太平洋航线的要冲。它在西太平洋地区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被视为中国防范他国的门户和屏障,而中国未来的经济和战略生命线,都处在台湾和南中国海方向,可以说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崛起全局的战略问题,远超出一般的国土安全和国统概念。台湾问题将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大的安全挑战和最敏感的外交课题。 目前,马英九政府上台后,出现了积极回暖趋势,出现了有望和平统一的新局面,但绝不排除台独势力越线进行挑衅和美国强力阻“统”的可能性。 3,中日关系 日本的民族特性和岛国心态曾使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靖国神社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一度激化,造成中日关系冷淡甚至一度紧张。再之,日美之间保持一种特殊关系,日本被美国视为“亚洲的英国”,被美国视为其在亚太霸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美国妄图利用日本牵制中国,遏制或延阻中国的崛起,防范中国填补东亚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日本为实现“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的战略,竭力附和美国,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倾向。就目前来讲,钓鱼岛问题、东海问题是中日争端的热点问题,不排除争端升级的可能性但中日同为经济大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特别是在目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恶浪下,中日之间更需要广泛合作和加深信任。 所以对于中日关系,合作中要有充分的警惕和防范。 4,南海问题 在南沙群岛,提出所谓主权要求的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提出海域分割要求的有印度尼西亚。目前,除中国大陆控制的六个礁岛和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外,南沙群岛共有44个岛礁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geopolitics),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简介 地缘政治学渊源于政治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后又发表有关“生存空间论”的论文,把C.R.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优生劣汰的生物概念应用到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上,认为国家像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广阔的空间。瑞典学者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于1917年发表的《作为生命形态的国家》一书中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名词。他认为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条件是:广阔的空间、对全体国民的控制和自由的活动权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学者K.豪斯霍弗利用和歪曲国家有机说和生存空间论以及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的陆心说,为纳粹德国侵略扩张服务。他认为德国缺乏必需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方法。此外,他把世界划分为几个泛区域,其中整个欧洲、非洲和亚洲西部广大地区作为属于德国势力范围的泛欧区,德国是该泛区域的核心。由于他把地缘政治学与A.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联在一起,致使地缘政治学名声不好而一度衰落。1960年L.K.D.克里斯托夫提出应当恢复作为科学的地缘政治学的声誉,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的媒介,其研究应当对自然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 理论发展 20世纪,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A.T.马汉强调海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他的理论被称为海权论。H.J.麦金德则提出陆心说,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他的理论被称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很大。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提出陆缘说,为陆权论中的另一派地缘政治理论。50年代塞维尔斯基根据空军在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国、苏联空军控制范围重叠的地区,提出北极地区对美国争夺制空权十分重要的理论,被称为空权论。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缘政治战略模型,将世界分为海洋贸易区和欧亚大陆区两个地缘战略区。地缘政治已经成为各国制订国防和外交等政策的一项重要依据。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所不同。过去多从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考虑,而近年来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视。 中国战国时代的纵横家,是中国古老的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发端于瑞典地理学家克节伦,意指“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所不同,过去多从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考虑,而近年来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视。 威廉·恩道尔,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在他的新书<<石油战争>>,<<粮食危机>>指出,因为地缘自古就是种族的延续,其实质就是种族清洗的理论变型。目前是美英后代的霸权时代。 主要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