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一、目标

示范区总体防控效果达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将防控关口迁移,空出预防性。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养活病虫害发生基数,突出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破口抽穗期保护等预防性措施,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防治技术。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防控重点

重点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纹枯病,注意防治粘虫。

(二)非药剂预防技术

1、农艺措施。(1)选用抗(耐)病虫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在秧田期以前彻

底处理田间及周边的病稻草,不能用病稻草做盖种、催芽、保温

的覆盖物,养活病原菌。

2、生态调控。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提高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发挥自然控制作用。(1)示范区田边和田埂不使用除草剂,也不进行人工除草,保留禾本科杂草和显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和栖息地,可以显著提高寄生蜂等天敌的控害能力。(2)示范区田埂种植万寿菊、凤仙花、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3)示范区田边种植诱集植物香根草,间隔3-4 米种植1 丛,诱集二化螟和大螟产卵,在香根草上的卵可以孵化,但不能完成幼虫历期,这样可逐步减少螟虫的种群基数。

3、生物防治。因地制宜。选择稻蛙共生、稻鸭共育、稻鱼共生、人工释放天敌等生物防治技术。

(1)稻蛙共生。建立稻蛙共生生态系统,稻田为蛙提供生存场所,蛙通过捕食水稻害虫减少虫口基数,通过活动实现抑草控草,改善稻田小气候,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形成食物链的良性循环。①蛙苗投放时间及数量:选择在插秧结束秧苗返青成活后进行。放养密度10000 只/ 亩左右;②蛙池建设:蛙池根据稻田的形状来建设,宽80-100 厘米,深20-50 厘米,安好围网、天网、进出水管,注意防范蛇、鼠、鸟的攻击,勤换水,保持蛙池水清洁;③食堂建设:食台要高于稻田10-20 厘米,食盘上有变质的饲料要及时处理,围网和天网有破损的立即修复,食盘要定位,不能随意变动,冬季要注意防冻,加盖稻草;④定时投

料:定时早晚投料。

(2)稻鸭共育。水稻分蘖初期,将15-20 天的雏鸭放入稻田,每亩放鸭10-30 只,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3)稻鱼共生。按照当地习惯进行,养鱼稻田早放水、早整地、旱插秧、早放苗种,在插秧后3-5 天,即水稻插秧苗开始返青时放鱼即可。

4、理化诱控。(1)性信息素诱杀。从稻纵卷叶螟迁入代蛾始见期开始,示范区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来控制害虫基数。选用干式飞蛾诱捕器和持效期2 个月以上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平均每亩放置1 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蘖期距地面50cm、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cm为宜。(2)害虫诱捕器、杀虫灯诱控鳞翅目害虫。

(三)药剂防治技术首先必须明确,化学防治是基于上述非化学技术仍难以控制病虫发生为害时采取的最终措施,而不应在病虫发生的初期就喷药。药剂防治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普及种子处理技术。二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生态友好型药剂,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三是注重施药技术,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三是注重施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四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

安全间隔期,稻鱼、稻蛙、稻鸭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必须慎重选

用药剂,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重点推行“一浸二喷、叶枕平定时”施药防控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技术。一浸:种子药剂浸种(或包衣)处理;二喷:在水稻生育后期打两次药,即田间1/3 ——1/2 的植株到达“叶枕平”时打第一次药,破口期(5%始穗,或第一次打药后7——14 天)打第二次药;“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数第二叶叶枕持平。

1、种子处理技术。重点针对稻瘟病(黄、叶瘟)、恶苗病、稻飞虱、稻水象甲等。

(1)针对稻瘟病(苗、叶瘟)、恶苗病的处理技术。①处理药剂:280 克/ 升异噻菌胺·肟菌脂悬浮种衣剂(毒性为低毒)+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对稻瘟病

的持效期约70 天。

②药剂剂量:按每公斤

干种子拌280 克/ 升异噻菌胺·肟菌脂悬浮种衣剂(入田)4 毫升+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 克。

③拌种液配制:按每公斤干种子计算,拌种药剂兑水40 毫升混合均匀,配成拌种液。

④干种子拌种,在水稻浸种前2 天进行,将配制好的拌

种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再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

(2)针对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水象甲等的种子处理技术。

①处理药剂:600 克/ 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对稻飞虱、稻水象甲持效期较长。

②药剂剂量:按每公斤干种子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 克。

③包衣液配制:按每公斤干种子计算,拌种药剂兑水

5 毫升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

④拌种方法:将催芽后的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或放在塑料盆中),将配好的包衣液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放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放置8 小时左右)后播种。或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催芽,在催芽露白时用配制好的搅种

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彻底阴干后播种。

2、本田期药剂防治技术

(1)提高稻株抗逆性,增强水稻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减轻病虫害发生。水稻移栽后5-7 天叶面喷雾;①采用“菌盾”每亩250 毫升300-500 倍液;②或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