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数学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幼儿数学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幼儿数学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幼儿数学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幼儿数学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电影院,在餐厅,在商店。同样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排队或游戏时都会牵涉到序数,可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以《纲要》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于是就有了这次有趣的数学活动。

今天的教育活动内容是:参观“动物火车站”,教育目标:学习1—5的序数。

我和孩子们来到布置好的游戏场地——动物火车站(五排椅子,每排各有五把椅子),教师提问:“都有哪些动物火车?”孩子们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小鸡火车、小猫、小狗……”“那一共有几列火车呢?”孩子们通过点数发现原来有五列火车。

这时,我出示箭头:这是什么?(箭头)我们要看清楚箭头,按它的方向来数谁是第一列火车呢?孩子们按箭头的方向点数:“小猫是第一列,小狗是第二列,第三列、第四列……”师:“谁是第二列火车呢?”(小狗火车)“那第五列火车呢?”(小鸡火车)请幼儿数一数。

(箭头换个方向)师:“我们换个方向数,谁是第一列?”

(小鸡)“咦,刚才它是第几列火车?”(刚才是第五列火车)教师小结:“原来换个方向数,火车排列的顺序就不一样了。”

教师请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火车,请一个孩子坐上自己喜欢的“车子”并说一说自己是坐在第几列火车上,也请他和别的孩子一起数一数验证自己的答案。(箭头换方向)在请两个孩子坐上“火车”,分别让男孩和女孩说一说他们分别坐在第几列火车上,但有孩子说错了,教师便请个别孩子看清楚箭头的方向在数一数,给孩子一个验证和改正的机会。

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增加了交流、互动的机会,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的语言和孩子一起去看看“动物火车站”,沟通的语言转教学化语言为情景化、生活化、游戏化语言。另外,作为新授课,学习五以内序数的第一个环节首先要给孩子完整的序数的概念,所以引导幼儿反复点数,确定火车的排列顺序必不可少,然而单纯的点数枯燥无味,中班上学期的孩子们年龄也较小,想象的创造性很低,对具体、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于是在这里我们注重发挥游戏、情境的作用,让幼儿融入角色之中,注意在游戏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动物火车站”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情境,孩子们觉得这比在教室里坐着摆弄雪花插片排序有趣多了,不仅在活动的开始就激发了孩子活动兴趣,同时也为后续的游戏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这次的数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孩子的教育要来源于生活,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游戏情景贯穿始终。在活动中,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对孩子讲“列”“排”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只停留在“有丰富的玩教具”上。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情境中,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从生活中认识“数”。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付静

2014年4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