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一、造影剂副作用类型

1.轻度反应:局部疼痛,潮红,灼热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喷嚏流涕,咳嗽,结膜充血,胃痛,发痒发麻,少量局部荨麻疹。

2.中度反应:全身大量荨麻疹,颜面四肢水肿,胸闷,气急,声音嘶哑,心慌气短,全身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偏低,肢体抖动。

3.重度反应: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困难,手足厥冷,唇、肢端紫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二、造影剂副作用的预防

1.禁忌症○1禁用:有碘过敏史者,碘过敏试验阳性者,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出血性疾病者。○2原则上禁用,非常必要时可慎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全身状态极度不良者,急性胰腺炎者,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癫痫病患者,已确诊或疑诊嗜鉻细胞瘤患者应先给予α受体阻滞剂,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3慎用:本人或父母、兄弟中有患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体质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呈脱水状态者,高血压者,重度脑动脉硬化者,长期糖尿病高危者,甲状腺疾病者,肾功能减退者,幼儿,小儿及高龄者。

2.解除患者心理压力。

3.碘过敏试验:30%造影剂1ml,静脉注射,密切观察10~20min,出现心悸、头晕、期及、颊粘膜水肿、恶心、呕吐、、皮疹、

大量流涎、血压下降、发热、鼻塞、眼睑水肿等不良反应为阳性。

4.造影前给药:○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氟美松5mg静脉注射,○2抗组织胺药物:普尔敏4mg或甲氰咪胍0.2g或苯海拉明20mg或非那根25mg,○3必要时水化处理及适当给予镇静剂。

5.CT室必备抢救药品及器械:肾上腺素、氟美松、葡萄糖盐水、升压药、呼吸兴奋剂、镇静剂、氧气、血压计、听诊器、吸痰机、气管切开包等。

三、造影及过敏反应的抢救处理

(1)轻到中度过敏反应:○1+减慢注射或停止给药,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嘱其大量饮水,以加速造影剂排泄。○2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0.5mg,或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或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

(2)重度过敏反应:○1首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1mg。○2给氧,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维持血压。○3清洁呼吸道,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喉头水肿或喉痉挛患者可用舒喘灵气雾剂吸入,重者作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5支气管痉挛患者,用氨茶碱0.25g溶于50%葡萄糖溶液20~40ml中,缓慢注射。并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入。○6休克病人,使患者处于平卧位,补充血容量,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快速静滴,密切注意患者血压、脉搏变化。○7血管活性药物阿拉明10~60mg、多巴胺20~60mg静脉滴注以升高血压。○8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尼克刹米0.375mg或洛

贝林3mg静脉注射。○9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患者,静脉注射毒毛旋花子甙K0.125~0.25mg或西地兰0.2~0.4mg,给氧。○10兴奋病人加用异丙嗪50mg肌肉注射,惊厥者给与苯巴比妥0.1~0.2g肌肉注射。○11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及室颤时,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心脏扣击,并用除颤器除颤,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mg或异丙肾上腺素0.5mg,利多卡因50~100mg或普鲁卡因酰胺0.5g。待心脏恢复自主收缩后,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3)血管渗漏处理:可常规应用氟美松或普鲁卡因封闭局部,肿胀面积小者用75%酒精,肿胀面积大者用20%甘露醇纱布湿敷。患部禁擦油或热敷。一般3~4天后可消肿。

放射科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

放射科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应急预案 制订目的:为了应对放射科使用碘造影剂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过 敏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医患纠纷,科室医护人员在 使用碘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时采用以下应急处理预案: 适用范围:医护人员及患者 处理流程: 一、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1. 轻度过敏反应:患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灼热感、眼睑浮肿、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呕吐、 寒战等反应。 2. 重度过敏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速、口唇紫绀、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二、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 1.详细询问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每例患者都有应用造影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过敏反应的潜在危险性,因此需 要事先详细询问病史。对于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甲亢、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谨慎使用 含碘造影剂。 2.完善抢救措施放射科造影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药品器械。常用药品有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托

品、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抢救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终端设备、氧气袋。 三、碘造影剂过敏急救措施: 1. 完善抢救措施:科室须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仪器,急救药品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科主任每月检查一次,药剂科每月 抽查一次,生命支持类仪器每天检查,24小时处于“正常备用” 状态,设备完好率100%。 常用抢救药品: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 托品、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抢救物品:抢救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终端设备、氧气袋等。 2 急救措施: (1)造影前后对高危人群进行水化治疗。 (2)轻度过敏反应:①立即停止注入造影剂;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③静注地塞米松10-20mg,吸氧,监测血压,并做 好患者心理护理,待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30分钟才能离开,并做好记录。 (3)重度过敏反应:立即通知临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①如出现休克、心动过缓、血压骤降时,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建立静 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胶体溶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②呼吸抑制时,遵医嘱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克刹米静脉 滴注,呼叫麻醉科准备插管用物;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 记抢救记录。(急诊:7020675 麻醉科:7018734) 科室培训:科室定期进行碘造影剂过敏事件应急培训,组织学 习碘造影剂过敏的应急流程。

造影剂不良反应及防治

造影剂不良反应及防治 临床上应用碘制剂过程中,个别病例可出现过敏现象。由于介入诊斯、治疗术中所用的含碘造影剂浓度高、剂量大、注射 速度快;不良反应率亦增加。其发生时间通常在注入含碘造影剂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偶见数小时至数日后出现的迟发反应。 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不同,一般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轻度反应 1.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灼热感,眼睑浮肿,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呕吐,寒颤等。 2.治疗原则: (1)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 (2)静脉输液。 (3)一时性轻度反应以观察为主,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者应用抗过敏药物以及对症用药: 1)静脉注入H1、H2受体阻滞剂,如扑尔敏4~6mg,非那根4~6mg或西米替丁400mg,必要时静脉注入氢化可的松250mg 或地塞米松40mg。 2)应用止吐剂。 (二)中度反应 1.临床表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2.治疗原则: (1)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吸氧,必要时喉部喷支气管扩张气雾剂。 (2)静脉输液:滴注血浆代用品或林格液500~1 000ml。 (3)应用激素、平喘、镇静及抗胆碱药: 1)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250~500mg。 2)静脉注射氨茶碱250mg。 3)必要时肌注安定5mg。 4)静脉注入阿托品0.5~3mg或缓慢滴注异丙肾上腺素0.25~0.5mg。 (三)重度反应 1.临床表现:休克。 2.抢救措施: (1)平卧位或头、胸部及下肢皆抬高30‘。 (2)立即吸氧。 (3)静脉补液扩容,改善微循环。 (4)四肢保暖,头戴冰帽。 (5)应用平喘、脱敏、升压、强心、激素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3.抢救要点及方法: (1)立即在输液管中加入肾上腺素0.5~lmg,快速滴人未建立静脉通道者可采用肌肉注射方法。 (2)立即静脉注射或经导管、鞘管中注人地塞米松20-40mg。 (3)立即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或静脉缓注1%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注射)。 (4)伴支气管痉挛时立即静脉缓慢注入50%葡萄糖溶液20mi、氨茶碱0.25g、地塞米松10mg,继之静脉滴注10%葡萄糖 溶液500ml、氨茶碱0.5g、地塞米松10mg。 (5)伴喉头水肿并严重气道阻塞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切开正压供氧。 (6)伴少尿、无尿及昏迷时,应立即留置导尿,观察尿量,每分锦尿量应维持在≥20ml水平。 (7)补液种类比例:5%~10%葡萄糖溶液:0.9%NaCl:5%NaH(~:3:2:1。若休克纠正之后上述比例改为7:2:1。 (适当选用血管扩张剂,如阿托品、654-2、异丙基肾上腺素或苯苄胺。 (9)激素的使用不应超过3d。 (10)静脉输注血浆、全血、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及复方氨基酸。 (11)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四)极重度反应 1.临床表现:心跳骤停。 2.急救:, (1)心跳停止时,立即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lmg,胸外心脏按压。

CT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知多少

CT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知多少 发表时间:2019-09-04T11:54:27.57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杨杰 [导读] 造影剂会对人体有伤害,那么什么是造影剂?它的用途是什么?有什么不良反应?又该如何预防?下面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逐一研究探讨。 岳池川东医院四川省岳池县 638300 最近新闻上有这样一篇报道:有一名患者因为做了一个CT检查,差点丢掉了性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几天前,这名患者因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因为病情确定的需要,医生给患者开了增强CT扫描的项目,而增强CT检查前需要注射造影剂,所以在检查之前医生会特别询问患者是否有什么药物过敏,或者其他过敏史,但病人都说没有过敏史。但刚开始注射完造影剂准备CT扫描的时候,病人突然恶心、头晕、心跳加快、呼吸也越来越急促,与此同时身上开始浮肿并出现了很多红疹。于是医生赶紧把病人送到急诊室进行抢救,多亏抢救及时才使病人脱离危险转危为安,在病人脱离危险后询问家属才得知,原来病人早已有碘过敏史,而患者当时以为没有什么大影响,且为了尽快检查才隐瞒病情,险些酿成丢掉性命的大祸。通过这一问题让我们知道了造影剂会对人体有伤害,那么什么是造影剂?它的用途是什么?有什么不良反应?又该如何预防?下面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逐一研究探讨。 什么是CT造影剂 临床上把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和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就称之为造影剂,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普遍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体腔和血管的显示,造影剂种类繁多,目前最常用的是自1924年美国用百分之五十的碘化钠股动脉造影成功后流传下来的含碘制剂,造影剂也随着放射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换代。 CT造影剂的用途是什么 CT增强扫描是静脉局部注射较大剂量的含碘造影剂进行检查和扫描的方法,增加正常组织密度与病灶组织密度之间的对比度,使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显示得更加清楚。对于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的准确率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且为医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直观明了的参考价值。 CT造影剂的用法与药量 使用造影剂进行CT扫描时,因造影剂中含有大量的碘剂,所以医生必须详细了解询问患者的病史及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因碘过敏而发生不良反应,且注射造影剂前最好选用1毫升同种造影剂进行过敏试验,确保无特殊反应时,在进行相关的CT检查,选用造影剂含量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断需要按照1.5-2.0毫升/千克体重进行高压注射器团注给药,时刻观察注射完造影剂后患者的反应。 CT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注射造影剂后的不良反应一般在30分钟之内出现,所以造影剂注入体内30分钟内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各种指征,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大致将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分为三类,分别由轻度不良反应、中度不良反应和重度不良反应等三个级别构成,级别不同相应的反应症状也不同,轻度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局部疼痛、恶心呕吐、打喷嚏流鼻涕、结膜充血、胃痛、发麻发痒、局部灼热感、荨麻疹等症状;中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全身大量荨麻疹、呼吸急促、声音嘶哑、胸闷、心慌气短、脉搏细速、血压较低、肢体抽搐水肿等不良反应;重度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极其危险,若不及时处理后果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其主要表现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手脚冰冷、嘴唇发紫、脉搏细速、血压急速下降、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失去心跳和呼吸。 CT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如何处理 首先,对于造影剂轻度反应的患者,应让患者在通风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几分钟,必要时给予氧气供应或服用扑尔敏等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并嘱咐患者检查后大量饮水,使造影剂尽快的排出体外,降低造影剂对患者自身的影响。 其次,对中度反应的患者,应注意患者保暖、输氧并及时给予患者药物干预,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 最后,对于重度反应的患者,除上述常规的处理方式,应立即通知相关急救科室进行抢救,以保证患者生命得以正常延续。 如何预防CT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了解造影剂的禁忌症:首先,严格禁用的人群;如有碘过敏史的人群,和患有急性出血性疾病和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其次,正常情况下禁用,但特殊情况下可慎重考虑使用的适应症;如严重的肝功能、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心功能障碍的患者、及癫痫患者等可在医护人员密切关注下酌情使用;最后,需要慎重使用造影剂的人群;主要包括;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糖尿病综合征的高危患者或者近亲中患有荨麻疹、皮疹、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者,还应特别慎重考虑造影剂在新生儿、幼儿及年长者中的应用。 做CT造影检查前,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原理、安全性及检查的必要性,并告知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让患者对于CT造影检查有个初步的了解,安慰并鼓励患者,减缓紧张情绪,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病几率。 在大量注射有机水溶性碘造影剂之前,应先做碘过敏试验,取1毫升含碘百分之三十的造影剂,使用高压注射器团注的方式静脉给药,注射后5分钟到20分钟之间患者的反应,若无过敏反应现象的出现即为碘试验阴性,可以进行CT造影扫描,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水肿等现象则为碘试验阳性,若为阳性则患者不适宜进行CT造影扫描。 造影前用药,也可降低造影检查后造影剂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类药物或抗组织胺类,可缓解造影剂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五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3增强检查扫描前一般进食半饱,避免空腹或进食过饱,以免刺激或加重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4对比剂使用前先做过敏试验,扫描前预防性用药,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可减少或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对对比剂的耐受力。 5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6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 7增强扫描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30min方可离去。如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则要相应延长观察时间,以防止对比剂延迟反应的发生。 轻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1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 后重复一次。 2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4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 1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2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 3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耳针取神门、肾上腺等穴。 4对神经血管性水肿着可肌注非那根25-50mg;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或肌 注0.1℅肾上腺素0.5-1.0ml,或安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注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见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血压药物,呼吸受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抑制者可应用尼可刹米、. 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抗颠痫和抗休克治疗。

正确认识CT造影剂的肾损害

正确认识CT造影剂的肾损害 CT检查医学上叫做计算机体层摄影,也就是非增强CT扫描与传统的X线照相一样,CT也是利用X线成像的原理,所不同的是CT可以区分密度非常相近的组织或病度。因此,CT得到的影像非常清晰,没有重叠结构,组织密度显示精良,这些特点是传统X线照相所不具备的,目前CT检查已经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等各个临床医学领域。 临床上有些疾病只应用非增强扫描就能够得到明确诊断,但还有一些病变在非增强时不能被发现,这些疾病要想定性诊断,必须做增强扫描,比如心脏病要做主幼脉CT,脑部动脉瘤要做CTA,肾肿瘤要做泌尿系统三维重建,而所有这些检查都离不开造影剂,但对造影剂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不仅患者不了解,有些医生知道的也不全面,因此在充分利用新型CT新技术新功能的情况下,也要掌握造影剂的副作用对肾脏的损害,及时应对,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保证患者安全。 上世纪前叶,科学家发现碘溶液可以在X射线照射下使胶片显影,也就是说碘溶液具有吸收X线的特点,因此医学家们便利用碘的特性制成了专用于医学放射检查的造影剂,增强扫面的时候需要在患者的静脉内注入大量的造影剂,通过提高血液的密度,观察组织及器官的血流通过,灌注的密度差异来判断病变。一般来说造影剂对人体是安全的,但是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人会对造影剂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血管毒性,肾毒性,其中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肾毒性是最严重的,对比重点说一下造影剂肾损害。 1 发病率 近年来,由于对造影剂肾病认识不断深入,采用降低风险的措施以及碘化造影剂的肾毒性逐渐降低,造影剂肾损害的发生率国外 3.3%~7%,存在危险因素时达20%~30%国内0~5.8%不等,然而由于以来造影剂的操作不断增加,绝对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 2 造影剂引起肾损害的机制 造影剂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有关科学家提出①对肾血流动力学影响和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有关,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如何是反映肾单位萎缩及肾实质功能下降的程度,一般而言,肾小球滤过率是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必要条件;②可能与造影剂渗透浓度和粘度有关。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造影剂根据渗透压高低可分为高渗、低渗和等渗,高渗造影剂,(如汔影葡胺)的渗透压是人血液的数倍,对肾脏损害较大,低渗造影剂其渗透压实际上仍高于血液,等渗造影剂是指其渗透压于人血液相近,因此科学家认为对肾脏的影响,等渗造影剂优于低渗造影剂。其次是造影剂的粘度也可能是造成肾损害的重要因素;③患者的基础病变,如高龄、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也是导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升高的重要原因;④患者合并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处理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处理 【关键词】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 碘造影剂因其显影清晰,毒副作用少,且易于吸收与排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中。与此同时,由于碘造影剂具有高渗性及化学毒性,静脉注射后也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造影检查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 临床上应用的碘造影剂包括离子型和非离子型2类。虽然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使用逐渐增多,有效地减少了碘造影剂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但由于经济条件等因素,离子型造影剂仍在广泛使用,即使是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依然可能造成过敏反应。因此,做好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是保证CT增强检查的重要环节。 1 碘造影剂的种类与结构 CT检查使用的多为水溶性造影剂,均为三碘苯环的衍生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离子型造影剂,另一类是非离子型造影剂。前者是三碘苯甲酸的盐,主要是钠盐和葡甲胺盐如泛影葡胺(diatrizate meglumin angiografin),异泛影葡胺(Conray 60),异泛影钠(Conray 400)等。由于带有电荷,因此常称为离子型造影剂。它们所带的阳离子为含三碘苯环,阴离子为葡甲胺、钠、钙、镁等。第二类造影剂是新一代的单体或双体三碘苯环造影剂如优维显(Ultravist)或称Iopromide(碘普鲁胺),欧乃派克(Omnipaque)或称Iohexo(碘苯六醇)等。由于其不是盐类,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不带电荷,故称为非离子型造影剂。这两类造影剂又分为单体与双聚体两种类型。单体造影剂指一分子造影剂仅有一个三碘化苯环,双聚体则指一分子造影剂含有两个三碘化苯环。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除伊索显(Isovist)外,均为单体造影剂。离子型造影剂的碘原子数与溶质质点数之比为3∶2,即造影剂与盐之比为1.5,其渗透压高达1 400~2 300 mmol/kg,因此又可称比值1.5造影剂或高渗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的碘原子数与溶质质点数之比为3∶1,即比值为3,其渗透压在634~800 mmol/kg 范围,因此又可称比值3造影剂或低渗造影剂[1]。 2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原理 在临床工作中,所用的碘造影剂浓度越高、剂量越大、注射速度越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随之增加。机体对碘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分为特异质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2种类型。特异质反应为类过敏反应及免疫反应,与使用造影剂的剂量、注入方式无关,小剂量(1~2 ml)甚至微量即可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者死亡,可能与组胺等介质释放、抗原抗体反应、急性激活系统(激肽、补体、纤溶、凝血因子)等机制有关。物理化学反应较为多见,与造影剂的渗透压、水溶性、离子性、粘滞性及化学毒性有关,与造影剂用量、注入方式和速度有关,主要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等[2]。 3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相应处理 3.1 轻度反应面部潮红、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打喷嚏、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发热与搔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咳嗽、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出现此类反应时,

对比剂过敏抢救流程

龙陵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碘造影剂反应初步处理规程 一、造影前准备 1、明确造影检查的目的,选择适合的造影剂、剂型及剂量。 2、履行告知签字手续。 3、在做预试验或碘造影剂应用之前一定要询问有无碘过敏史或碘造影剂反应史,有过敏史、反应史或预试验阳性者应建议病人改做其它检查或请示上级医生。 4、详细了解有无高危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过敏性疾病(哮喘、枯草热、荨麻疹、湿疹等)、其它药物过敏史、心脏病、7岁以下及60岁以上者、一般情况较差者、失水者、恐惧紧张者等,应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或改做其它检查。 5、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已经不要求行预试验,而离子型造影剂仍应行预试验。 6、预试验应在造影前一天进行,应用静脉法静脉注射后观察15分钟,如出现:心慌、胸闷、恶心、呕吐、搔痒、荨麻疹、喷嚏、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及其它不适者为预试验阳性。 7、碘造影剂反应:包括特异质反应和离子反应,反应差异性大而复杂,预试验特异性及敏感性差,即假阳性和假阴性都高,预试验阴性或非离子性造影剂仍可发生造影剂反应,应注意观察并作好抢救准备。 二、造影剂反应的判断

1、造影剂反应大多数发生在注射造影剂后30分钟内,使用碘造影剂时应严密观察病人以及时发现异常并迅速处理。 2、在使用碘造影剂时或以后发生以下反应即考虑发生了碘造影剂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皮肤潮红,咽喉、眼、鼻、耳部发痒、口唇及手足发麻、恶心、呕吐、哮喘等;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3、碘造影剂反应的程度 (1)轻度反应:出现轻度荨麻疹、面部潮红或苍白、流涕、喷嚏、流泪,一过性胸闷、气促、胸痛、肠鸣、恶心、腹痛、头昏等。 (2)中度反应:反复呕吐,较重的荨麻疹,寒战高热,轻度支气管痉挛、轻度面部及喉头水肿,轻度或暂时性血压下降。 (3)重度反应:有以下几类表现: ①喉部痉挛、重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所致的哮喘和呼吸困难。 ②血管神经性水肿、大片皮疹,甚至皮下或粘膜下出血及肺水肿等。 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休克,昏迷。 ④头痛、惊厥、视力障碍、意识朦胧,甚至意识完全丧失。 (4)死亡:抢救无效或未及时处理导致死亡。

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

[8] Puddu PE,LantiM,Menotti A,et al .Serum uric acid for short 2ter m p redicti on of cardi 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Gubbi o popu 2lati on Study[J ].Acta Cardi ol,2001,56(4):243. [9] Szant o I,Kahn CR.Selective interacti on bet w een lep tin and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s in hepatic cell line [J ].Pr ocnatl Acad Sci US A,2000,97(5):23552236. [10] Khosla UM ,Zharikov S,Finch JL,et al .Hyperurice m ia induces en 2 dothelial dysfuncti on[J ].Kidney I nt,2005,67(5):173921742. [11] Sevanian A,Davies K,Hochstein P .Serum urate as an anti oxidant f or ascorbic acid[J ].Am J Clin Nutr,1991,54(6Supp l ):1129S . [12] Selby JV,Friedman G D,Quesenberry CP J r .Precurs or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 on:pul m onary functi on,heart rate,uric acid,serum cho 2lester ol,and other serum che m istries[J ].Am J Ep ide m i ol,1990,131(6):101721027. [13] Steinberg Ho,B rechtel A,Johns on A,et al .I nsulin 2mediated skele 2 tal muscle vas odilati on is nitric oxide dependent[J ].J Clin I nvest,1994,94(3):1172. [14] Jossa F,Farinar o E,Panico S,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hyperten 2 si on:the olivetti heart study[J ].J Hum Hypertens,1994,8(9):6772681. [15] MazzaliM ,Kanellis J,Han L,et al .Hyperurice m ia induces a p ri 2 mary renal arteri ol opathy in rats by a bl ood p ressure ?independ 2ent mechanis m [J ].Am J physi ol Renal physi ol,2002,282(6):F9912F997. [16] 吕建国,梁爽霖.冠心病与血尿酸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杂 志,1998,3(4):2882289. [17] Freedman DS,W illia m s on DF,Grunter E W ,et al .Relati on of ser 2 um uric acid t o mortality and ische m ic heart disease .The NG ANE 2SI Ep ide m i ol ogic f oll ow up study[J ].Am J Ep ide m i ol,1995,141(7):6372644. [18] B ickel C,Rupp recht HJ,B lankenberg S,et al .Serum uric acid as an independent p redict or of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ngi ographi 2cally p r oven cor 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J Cardi ol,2002,89(1):12217. [19] Moriarity JT,Fols om AR,Iribarren C,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of cor onary heart disease:A ther oscler osis R isk in Communities (AR I C )Study[J ].Ann Ep idem i ol,2000,10(3):1362143. [20] Leht o S,N iskanen L,Ronnemaa T,et al .Serum uric acid is a str ong p redict or of str oke in patientswith non 2insulin 2dependent di 2abetes mellitus[J ].Str oke,1998,29(3):6352639. [21] Scott GS,Sp itsin S V ,kean RB,et al .Therapentic interventi on in experi m ental allergic encephal onyelitis by adm inistrati on of uric acid p recurs ors [J ].Pr oc Natl Acall Sci US A,2002,99(25):16303216308. [22] Yu ZF,B ruce 2Keller AJ,Goodman Y,et al .U ric acid p r otects neu 2 r ons against excit ot oxic and metabolic insults in cell culture,and a 2gainst focal ische m ic brain injury in vivo[J ].Neur osci Res,1998,53(5):6132625. [23] 陈红,姚恩达.老年人脑梗死与血脂、血糖、血尿酸关系分析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942495. 收稿日期:2008206226 修回日期:2008209221 医学影像学 CT 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 尹 东,李宏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084(2008)2123315204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药卫生基金(Z2008071) 摘要:CT 血管造影已经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治脑血管 疾病(特别是脑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在肿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方面有初步 应用。随着CT 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CT 血管造影技术认识的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范 围正逐步扩大。本文就CT 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血管造影;血管疾病;肿瘤;三维重建C li n i ca l Appli ca ti on and Progress on Techn i que of Com puted Tom ography Ang i ography YI N D ong,L I Hong 2yu .(O rthopeadic D epart m ent,Guangxi Zhuang Autono m ous R egion Hospital,N anning 530021,China ) Abstract: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is one of the most i m portant techniques in diagnosis of vascular diseases,es peciall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 m 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 m s,cor onary arterial and extre m ity arterial diseases .Preli m inary app licati on of 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has been used in diagnosis and p re 2operative evaluati on of s ome kinds of tumors such asmuscul oskeletal tumors .I n this arti 2 cle,we described recent clinical app licati on and p r ogress in 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 Key words:Tomography,X 2ray computed;Angi ography;Vascular diseases;Tumor;Three di m en 2si onal reconstructi on 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 omography angi ography, CT A )又称螺旋CT A 、三维CT A,已经成为诊断血管 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 面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治脑血管疾 病(特别是脑动脉瘤)、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 等[123]。在肿瘤的应用方面,目前局限于颅底、肾、胰 等高血供肿瘤[426] 。随着CT 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 及对CT A 技术认识的提高,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 1 CTA 在颅内血管的应用CT A 一般不诱发颅内出血,较脑血管造影安全。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①动脉瘤。CT A 越来越多地作为筛选动脉瘤的首选方法[7] 。对于怀疑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的患者,CT A 是及早获得诊断的安全有效方法。CT A 可以显示各型动脉瘤,包括梭形动脉瘤;还能够准确的显示动脉瘤和瘤颈的形状、瘤顶的方向及动脉瘤与周围骨结构(如前床突)的关系,并可以测量动脉瘤和瘤颈的大小,有时还可显示动脉瘤的破口,甚至模拟手术入路。Taschner 等[8]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 on angi ography,DS A )作对照,发现 CT A 诊断动脉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3%,

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制度

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制 度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在应用对比剂时,对比剂的浓度越高、剂量越大、注射速度越快,过敏反应会机率会越高。所以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除应严格控制对比剂应用外,还要做好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对症处理。 一、轻度不良反应 1、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球 结膜充血、少数红疹、轻度荨麻疹等。 2、处理:出现类似情况时,应暂时停止注射对比剂,让患者安静休息 并密切观察发展趋势,一般无需用药症状自行缓解,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地塞米松或其他抗组胺药物。患者须观察至少30min方可离开导管室,由医务人员车床护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班。 二、中度不良反应 1、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量皮 疹、球结膜充血、血压可出现短暂性下降。 2、处理:出现此类叫危急的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患者平卧 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肌注抗组胺药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症处理。同时应做好护理记录并观察30min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用车床护送回病房,做好交接班。 三、严重不良反应 1、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衰竭、 心跳骤停等严重循环衰竭的表现。

2.处理: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就地抢救, 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等药物、呼吸囊辅助呼吸等对症处理,同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协助抢救;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CPR、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病情稳定后护送CCU观察,并做好抢救记录及交接班。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和护理措施在CT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做CT增强检查者20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0例,A组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不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B组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给予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轻度不良反应者19例(1.9%),中度不良反应者4例(0.4%),重度不良反应者2例(0.2%);B组轻度不良反应者4例(0.4%),中度不良反应者2例(0.2%),重度不良反应者1例(0.1%)。通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出,中、重度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轻度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B组被检者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了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多发于药物注射10min 以后,多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和皮疹,若仅有周身发热、喉头发热的现象,属于生理反应,则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嘱被检者张口深呼吸以缓解其的紧张情绪,之后症状会自行减轻。轻度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红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度不良反应:以颜面部水肿、荨麻疹、胸闷、呼吸急促、窒息感为主要症状,其次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发抖、痉挛、喷嚏、流泪等;重度不良反应:以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最为严重,还可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脉搏细弱、皮肤温度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休克等症状[1]。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做CT增强检查者20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21例,女性979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9岁。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2]:碘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肝、肾衰竭者;急性胰腺炎者;老年痴呆者;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哮喘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等异质蛋白血症者;急性血栓性静脉炎;精神障碍者;认知障碍者。随机将2000例研究对象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A组:不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B组:给予预防和护理

CT室含造影剂收费项目明细2012-3-15

CT室含造影剂收费项目明细(新) 2012/3/15 1:CT增强药品及耗材(碘海醇30g)437.9625 437.96碘海醇30g:235.14 一次性高压注射器针筒:72.60X2=145.20 高压注射器连接管:27.50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24.20 250mlNacl*: 2.30X2=4.60 1ml注射器:0.4025 20ml注射器:0.92 2:CT增强药品及耗材(碘海醇35g)472.2025 472.20碘海醇35g:269.38 一次性高压注射器针筒:72.60X2=145.20 高压注射器连接管:27.50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24.20 250mlNacl*: 2.30X2=4.60 1ml注射器:0.4025 20ml注射器:0.92 3:CT增强药品及耗材(碘普罗胺30g)573.2225 573.22碘普罗胺30g:370.40 一次性高压注射器针筒:72.60X2=145.20 高压注射器连接管:27.50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24.20 250mlNacl*: 2.30X2=4.60 1ml注射器:0.4025 20ml注射器:0.92 4:CT增强药品及耗材(碘普罗胺37g)660.2125 660.21碘普罗胺37g:457.39 一次性高压注射器针筒:72.60X2=145.20 高压注射器连接管:27.50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24.20 250mlNacl*: 2.30X2=4.60 1ml注射器:0.4025 20ml注射器:0.92 5:18G或20G静脉留置针(含贴):25.92525.92 18G或20G静脉留置针:24.20 静脉留置针贴: 1.725 6:冠状动脉CTA(含造影剂及耗材) 1882.21 CT扫描费用:1222.00 CT增强药品及耗材(碘普罗胺37g)660.21 说明:1~4项中含药品各2种,第6项中含2种药品同第4项。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3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4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5手术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尿量。

6对比剂不良反应类型 1)轻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①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 ②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④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 滴。 ⑤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 并做好记录。 ⑥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 殊治疗处理。

2)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 ①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②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 ③对神经血管性水肿者可肌注非那根25-50mg;喉头或 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0ml,或安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 200-4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注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见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血压药物,呼吸受抑制者可应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抗颠痫和抗休克治疗。 ④对症处理。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肌肉软瘫无力者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CT造影剂副作用及其处理 一、造影剂副作用类型 1.轻度反应:局部疼痛,潮红,灼热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喷嚏流涕,咳嗽,结膜充血,胃痛,发痒发麻,少量局部荨麻疹。 2.中度反应:全身大量荨麻疹,颜面四肢水肿,胸闷,气急,声音嘶哑,心慌气短,全身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偏低,肢体抖动。 3.重度反应: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困难,手足厥冷,唇、肢端紫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二、造影剂副作用的预防 1.禁忌症○1禁用:有碘过敏史者,碘过敏试验阳性者,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出血性疾病者。○2原则上禁用,非常必要时可慎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全身状态极度不良者,急性胰腺炎者,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癫痫病患者,已确诊或疑诊嗜鉻细胞瘤患者应先给予α受体阻滞剂,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3慎用:本人或父母、兄弟中有患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体质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呈脱水状态者,高血压者,重度脑动脉硬化者,长期糖尿病高危者,甲状腺疾病者,肾功能减退者,幼儿,小儿及高龄者。 2.解除患者心理压力。 3.碘过敏试验:30%造影剂1ml,静脉注射,密切观察10~20min,出现心悸、头晕、期及、颊粘膜水肿、恶心、呕吐、、皮疹、

大量流涎、血压下降、发热、鼻塞、眼睑水肿等不良反应为阳性。 4.造影前给药:○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氟美松5mg静脉注射,○2抗组织胺药物:普尔敏4mg或甲氰咪胍0.2g或苯海拉明20mg或非那根25mg,○3必要时水化处理及适当给予镇静剂。 5.CT室必备抢救药品及器械:肾上腺素、氟美松、葡萄糖盐水、升压药、呼吸兴奋剂、镇静剂、氧气、血压计、听诊器、吸痰机、气管切开包等。 三、造影及过敏反应的抢救处理 (1)轻到中度过敏反应:○1+减慢注射或停止给药,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嘱其大量饮水,以加速造影剂排泄。○2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0.5mg,或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或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 (2)重度过敏反应:○1首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1mg。○2给氧,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维持血压。○3清洁呼吸道,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喉头水肿或喉痉挛患者可用舒喘灵气雾剂吸入,重者作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5支气管痉挛患者,用氨茶碱0.25g溶于50%葡萄糖溶液20~40ml中,缓慢注射。并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入。○6休克病人,使患者处于平卧位,补充血容量,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快速静滴,密切注意患者血压、脉搏变化。○7血管活性药物阿拉明10~60mg、多巴胺20~60mg静脉滴注以升高血压。○8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尼克刹米0.375mg或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