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

一、气候变化及国际应对路线图

气候变化引起世界的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寻求共同解决这一没有国界线的环境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国际谈判;启动了一些科学研究计划;出版了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制定了相关国际条约,开展了减排等相关行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第一次人类气候会议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9年2月12—23日在瑞士日瓦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气候与人类”专家会议,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制定了气候计划及四个子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世界气候影响计划,世界气候应用计划及世界气候资料计划)揭开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序幕,提高了人们对气候变率和变化的意识和科学认识水平,对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评估做出了重要贡献¨引。大会还推动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了IPCC。IPCC成立至今已经发布5次评估报告,对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和成果进行了评估,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8年12月底34届联大会议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的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围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011]。1990年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FAR),以综合、客观、开放透明的方式评估了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问题,明确指出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排放增大,其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并增加温室效应,从而使地表升温。FAR明确了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是近200年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消耗的大量化石能源,也就明确了主要的责任者,从此将气候变化提到政治高度,促使各国政府就开始全球变暖问题进行谈判。

(二)从里约到巴厘岛会议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诞生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各国政府签署的,在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最具权威性、最全面,影响力最广的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合作的一个基本国际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生效为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建立了一套影响深远的组织行动体系,使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得以在一定基础上完善,推动了有关科学问题,增强了公众意识。1997年在日本京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具体实施机制,它首次将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法规的形式体现出来。《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一期承诺已于2012年12月31日到期,但是减排不容乐观,16个国家没有完成《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的减排量,尤其是美国的退出,对减排的影响较大。2007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了COPl3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3次

会议,主要成果是制定了“巴厘路线图”,讨论《京都议定书》下附件一国家第二承诺,及谈判特设工作组关于未来谈判时间表的结论;确定在2009年之前达成一项新的能够在2012年之后接替《京都议定书》的新协议。“巴厘路线图”确立了“双轨”谈判进程,推动了《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2008—2012年)切实履行其减排温室气体承诺,COPl 3是《京都议定书》制定10年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气候大会,“巴厘路线图”首次将美国纳入到减缓全球变暖未来新协议的谈判进程之中,要求所有发达国家都必须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通过《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后期的减排承诺以及增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起到了积极作用。(三)后京都时代

关于2020年后的新条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的国家集团有不同的诉求,要在这些集团和国家的诉求中,寻找一个平衡、折中、妥协和各方能接受的新公约。“巴厘路线图”设定了两年的谈判时间,即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大会完成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没有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设想,最终形成了一份没有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没有就2012年以后减排的目标做出具体的安排,但是《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并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进程。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上(COPl6),确立了双轨谈判的框架,决定建立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基金,是“巴里路线图”阶段性性成果。2011年12月举行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COPl7)决定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在2012年至2015年问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者法律成果,以便各缔约国以此为基础,从2020年起启动有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2012年底的多哈缔约方大会(COPl8),通过了一揽子成果文件,“巴里路线图”谈判宣告结束,确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从2013年1月起至2020年12月3l。欧盟与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和地区在第二承诺期的整体年平均排放将比1990年减少18%。2013年11月23日,华沙气候大会(COPl9)闭幕,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合理要求并未全部满足,取得的成果有限。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认为会议主要取得三项成果:一是德班增强行动平台基本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二是发达国家再次承认应出资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就损失损害补偿机制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同意开启有关谈判。华沙气候大会不是气候谈判的终点,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落实2020年前减排目标仍缺乏力度,新西兰、日本、俄罗斯不参加第二期承诺,加拿大不是议定书缔约方,发达国家极力推卸历史责任,对于切实兑现承诺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缺乏主动性,既没提出时间表也没提出具体数额,这为今后的谈判带来了负面影响。总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2015年达成一个适用于公约所有缔约方的法律文件或法律成果,作为2020年后各缔约方加强公约实施、减控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依据,任重道远。尽管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没有制定各国的限制排放指标,几个公约对各国没有起到限制性作用,但是气候变化的问题由学术问题变成了世界各国政府广泛参与的国际问题,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已达成广泛共识,各国政府均表达了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负责态度,同时各国在减少排放上都不同程度地有所行动。

二、气候问题的本质

(一)气候问题是政治问题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工业的不断进步,气候问题也逐渐开始被人类所普遍关注。1853年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气象会议,人类已经开始认识气候变化。随后,人类加快了对气候问题的关注,1873年在维也纳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气象大会;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1992年巴西里约热卢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1995年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变化第三次会议;京都议定书

的最终签署与生效等一系列会议与决策都表明人类在不断关注着气候变化。

在人类对气候问题的关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气候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学术讨论的问题,“气候变化问题逐渐从一个局部问题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从一个气象问题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政治性问题。”“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环保问题或者全球性的发展问题,它已越来越成为各国政治家谈论的话题,上升为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变得十分突出,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发展与生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气候大会和2008年4月在中国召开的亚洲博鳌论坛大会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会议讨论的主要容。这充分表明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和各个国家对气候问题的重视,从这时开始,气候会议便成了大国政治角逐的舞台,气候问题成为国际政治问题,国际关系问题。

(二)气候问题是大国之间的博弈

气候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各个国家之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的角逐,是国家间为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发展空间,大国地位等诸多方面利益的相互博弈。

当今世界的经济与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许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早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这些国家提倡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合作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原本在工业化发展初期需要的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不发达国家生产,给这些国家的环境与资源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率先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气候的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有的正在走向工业化。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不够发达,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资源结构不合理,发展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因素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法都不够先进才导致的。发展中国家要谋求发展,发达国家要提倡环境保护,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是当前气候问题的主要分歧。发达国家将气候问题转嫁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公平的,更是没有根据的。

三、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与政策

3.I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就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从那时候起,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经历了数次变化。在小布什执政的八年中,由于认为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一直否认存在着紧迫的气候问题,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2002年2月,布什宣布美国将实施“新环境方案”以替代《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每百万美元国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未来lO年(2002—2012)里削减18%。这一方案的提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国家认为此方案无法替代《京都议定书》。奥巴马在当选总统之后,将气候变化作为仅次于振兴经济的重点政策领域。2008年11月18日,在洛杉矶举行的全球环境峰会上,奥巴马重申了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支持,提出每年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最终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到2050年再减少80%,同时许诺在节能技术方面投入1 500亿美元。奥巴马还批评了小布什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表示在他的总统任期他将带领美国重新在气候变化方面承担领导者的角色,“拖延不再是政策选择,拒绝不再是可以接受的反应”,“现在是我们一劳永逸地同这一挑战做斗争的时候了”。尽管美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的公共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但很多州已经制定出了详尽的减排目标心。有39个州参加了州际气候登记组织,还有数百个城市加入了《美国市长气候保护协议》,该协议覆盖的人口高达7 700万,同时还为地方

政府提供实践指南。这些城市采纳了与《京都议定书》相同的目标,即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7%。同时,在联邦层面上,国会的立法和辩论也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仅在2007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文件就有十多个。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众议院于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该法案提出,2012、2020、2030与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3%、20%、42%与83%。法案一旦生效,美国85%的行业和领域将会被涵盖,基本上包括所有的电力企业和每年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超过25 000 t的主要工业企业,这将比欧盟现行的气候变化法案的覆盖面还要广泛。此法案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例如,皮尤气候变化中心总裁克劳森认为,该法案包括了积极的减排目标,采取措施保护美国消费者与工人,并配套部署了低排放或者零排放技术,“代表着美国气候与环境政策的崭新起点”。3.2欧盟

欧盟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调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领袖角色。早在1992年,当时的欧共体就对除可再生能源之外的其他能源统一加征碳/能源税,以将使用能源对环境的外部影响部化C26J。2000年,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欧盟制定《欧盟气候变化计划》,确定了约40项成本低于20欧元/t二氧化碳的减排措施,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6.64—7.65亿t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实现《京都议定书》目标需求量的2倍左右旧。同时,欧盟还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欧盟积极推动建立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基金并自2005年以来每年提供4.1亿美元资金支持,制定了《发展合作背景下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与中国建立“欧盟一中国气候变化合作关系”。在2007年3月的理事会会议上,欧盟提出,发展中国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做法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一致,并将继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降低脆弱性与增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支持。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欧盟始终坚持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的原则。为实现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20年比1990年减少30%、到2050年减少60%一80%的目标,在经过大量经济分析并征求成员国意见之后,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月23日提出了“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一揽子执行措施”,2008年12月12日,该计划在欧盟首脑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17日得到欧盟议会正式批准。该计划被认为是欧盟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容是三个“20%”: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其他发达国家若能相应大幅度减排,则为30%),并将任务分配给各国(见图2);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能源等)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将能源效率提高20%。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扩展排放交易机制;解决交易机制没有覆盖的其他部门的排放问题;推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发展与安全使用;提出减少交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等。

3.2.1英国

英国始终是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方面坚定的领导者,积极寻求国和国际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2000年,英国政府就发布《英国气候变化规划2000}。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构建一个低碳社会》,首次提出了要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在此后的几年,英国政府又先后出版了《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气候变化:英国规划2006>>以及2007、2008年两个相应的年度报告等。2007年3月13日,英国公布《气候变化法案》草案E32J,并于2008年11月26日正式通过《气候变化法》。该法案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危害的长期法律框架,其主要条款包括"-2020年C02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至少26%,2050年削减80%;建立碳预算体系,要求政府制定碳预算5年计划并在2009年6月1日之前制定出最初的三个五年计划(2008—12、2013—17与2018—22);成立独立的、专业的气候变化委员会,每年就减排进程向议会提交年度报告等。作为《气候变化法案》的一项重要容,气候变化委员会(Cormittee On Climate Change,CCC)已于2008年12月1日成立。在题为《建设低碳经济——英国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贡献》的就职报告中,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前三个五年碳预算。根据临时预算,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1990年削

减34%(较2005年削减21%),相当于1.10亿t二氧化碳;而根据意愿预算,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1990年削减42%(较2005年削减3l%),相当于1.75亿t二氧化碳。3.2.2荷兰

与英国一样,荷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荷兰认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远不足以阻止气候变化趋势。根据《京都议定书》,荷兰的目标是到2012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6%,但是,为了使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清洁且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荷兰制定了更为积极的政策《清洁与效率计划》m],主要目标是:(D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30%;②能源使用效率每年提高2%;③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计划》几乎涉及所有的部门。考虑到各部门的成本曲线不同,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取决于该部门的技术能力与成本,以公平有效地分摊任务。其中,建筑环境部门(builtenvironment)、能源公司、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与农业要与荷兰政府就所要实现的目标签订协议。

3.3日本

日本一直是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力量。1997年,日本阁设立“地球温室化对策推进本部”,在1998年制定《地球温室化对策推进大纲——面向2010年的地球温室化对策》,并于2002年重新修订。近年来,日本政府致力于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5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一次演讲中强调,建设低碳社会与推进创新技术发展是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半的两个重要手段;提出“清凉地球50”倡议。2007年12月。日本环境省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的原则、理念与实现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路线图。根据日本一英国联合研究项目于2008年6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日本2050年C02排放量有可能比1990年减少70%,其中,工业部门、客运部门、货运部门、家庭用户与服务业的减排比例分别为30%一40%、80%、50%、40%一50%与40%。日本环境省发布的(2008年年度报告:迈向低碳社会与循环型社会》则认为,“世界正处于建设低碳社会的转折点上”。

在2008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清凉地球5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清凉地球促进计划”,并建议通过后京都框架、国际环境合作与创新三方面的容实现这一计划㈨J。2008年6月9日,福田康夫又发表名为“致力于‘作为低碳社会的日本”’的演讲,提出日本的长期目标是比现有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0%一80%。中期目标包括:日本可能在2020年比2005年减少20%排放量;努力使世界了解部门法;在下一年(2009年)公布国家减排目标;建立包括主要经济体、而不仅仅是日本与欧盟的“全体参与”框架。在2008年7月的G8道峰会上,福田康夫提出,为准确界定各国的减排能力,建议使用“部门法”,即首先确定各部门在使用最先进技术时的减排量,再加总得到潜在的排放减少量;认为基准年的选择应当能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温室气体排放行动中,由于2000年后的温室气体排量同1990年相比较高,以1990年作为基准年“需要仔细考虑”。

3.4印度

2008年6月30日,辛格总理签署了印度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了截至2017年的八个核心“国家任务”:①太阳能国家任务,光电量增加到每年10亿瓦,形成至少10亿瓦的太阳热发电;②提高能效国家任务,要求高能耗产业降低能源消费,为节能设施提供税收减免,为私营企业的参与提供金融支持;③可持续生活环境国家任务,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部分;④国家水任务,将水使用效率提高20%;⑤维持喜马拉雅山生态系统国家任务;⑥“绿色印度”国家任务,在森林退化地区造林600万hm2,将印度的森林覆盖率从23%提高到33%;⑦可持续农业国家任务,通过推广气候适应性作物、拓展天气保险机制等方式提高农业的气候适应性;⑧气候变化战略知识国家任务,计划推出一项新的气候科学研究基金,改进气候模型,提高国际气候合作,以更好的了解气候科学、影响与挑战。与中国一样,印度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也坚持“人际公平”。辛格

总理在就《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发布而发表的演讲中称,多边国际谈判“的结果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使用大气空间的权力,因此,人均排放量的长期趋同是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唯一的公平的基础”。

四、中国在国际谈判中的立场

中国一直是国际气候合作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早在1972年,中国便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的讨论,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开始从国家层面上制定环境政策。1992年,中国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第五个批准该协议的国家。2004年,根据《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中国提交了《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概括而言,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注重环境含义、注重政治含义与注重经济含义三个阶段。过去,中国一直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低、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强硬的、有时缺乏灵活性的立场使中国在国际谈判中赢得了“强硬路线者”的声誉ⅢJ。近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立场稳中有“变”,在坚持不承担量化减排义务的同时,在相关领域表现出的更加积极、开放、合作的态度。中国政府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应当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应当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继续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作为整体到2020年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未批准《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应当承担可相与比较的减排义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并作出相应的机制安排。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在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五、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路径

1.借重主权国家是全球治理有效推进的保障。国际治理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今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依然是主权闲家,而现实中的国际治理之所以举步维艰,成就有限,就是由于主权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因利益冲突收益差异而导致的各国对治理的态度与参与程度也参差不齐。在谈到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这些词汇时,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体现的是国际社会中那些被唤醒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上台,因而使得有关全球治理中主权国家的作用容易被漠视,为非政府组织的预期作为而欢欣鼓舞;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其他非政府组织的瞀场似乎昭示着主权国家体系即将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将会终结维斯特伐利亚体系,从而有利于解决当今时代的公共性问题。然而在事实上,全球治理的实质性推进必须要充分借重主权因家的作用。由于气候变化本身的复杂性,要想以实际行动推动气候变暖速度的减缓,不仅需要主权围家问达成共识,签署相关的协议;更重要的是这些协议的落实需要各国国相关部门的配套支持,因此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主权国家的作用是其他非政府组织所难以比拟的。“全球化的加速和全球治理的兴起并没有也不可能排斥民族困家的作用,把全球治理理解为‘给超出困家独寺解决能力围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带来更有秩序和更可靠的解决办法的努力’,不过是一种理想的设计。”在全球治理的进程中,我们一方面需要积极支持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动政府问组织以及主权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全面参与,这既是在全球治理既有成绩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全球治理推进和改善的保障。

2.大国协调可以加速气候治理。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理想状态意味着尽量地满足多元主体的关切、偏好和诉求,然而考虑到治理过程中庞杂而又立场不同的主体,这种状况只能是孜孜以求的一种追求或者期望的方向。有效可行的治理只能是各主体间立场协调的产物,在这种协调中可能有利益的争执和价值的争议,而最终的治理结果只能是多方妥协平衡的产物。就当今国际社会的现实而言,全球治理的推进与大困间的协调是密不可分的,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进程中,甚至只有当大困协调成功时,方可有气候治理的启动。因此在可见的将来,

全球治理的推进程度将会与大国协调的力度相一致,在未来的全球治理中必须重视大国协调的作用。

3.经济手段的利用可以极便利气候治理。有效的全球治理也是积极调动经济手段的刺激作用的治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经济的支持,可行的事会很少。因此在气候领域中直到国际金融体系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和赋予新能源项目以活力之前,可行的事也很少。”借助经济手段,将会极方便全球治理的操作。正因如此,当今全球治理的讨论中,征收“碳税”作为气候治理途径的观点很有市场,因为征税是最容易操作和最易调动相关利益攸关方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4.气候治理必须是价值引导的。气候治理的实践并不仅仅是一种多主体间讨价还价,合纵连横的战略协作,而应该是某种为了寻求更加美好的社会和更加美好的个人生活而孜孜以求的一种努力;面对诸多纷争矛盾的世界,全球治理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才是将各种治理主体凝结起来的核心力量,正是这种凝聚力量的驱动,人类才有可能超越目前的障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当然全球治理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尚在争议当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关于全球治理的设计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类似于美国的缔造者们的挑战:如何为一个在规模和多样性上前所未有的政体设计出卓有成效的制度。我们只有站起来迎接挑战,才算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历史的使命。”

六、国政策与行动

在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同时,中国也在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制定产业政策与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

2007年6月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方案》提出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量化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m3;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O.5亿t二氧化碳等。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中国宣布了2020年的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我国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②继续抓好国家方案的落实,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④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⑥加强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哥本哈根会议结束后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规定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另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起草一个为期10年的清洁能源计划,其目标是,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在2020年达到1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投资数十亿元,用于建设核电站、风电场、太阳能工厂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

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策略

面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与形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在既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气候谈判的大国博弈中既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也能和其他国家达成妥协来共同面对气候问题;如何处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环境

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和世界格局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动承担义务,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困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需要资源也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然而,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应当意识到自身发展对本国环境,对世界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当前气候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海平面的持续升高也会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国应当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义务与责任,努力实现我国能源的结构调整,从粗放型向技术型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政府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帮助重工业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人民大众也应当正确看待气候问题,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本着对世界人民负责,本着对自己有责任大国形象的维护,中国应当在气候问题上采取更积极,更具体,更有时效性的措施。

(二)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气候问题,然而,在气候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气候谈判的契机试图限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将气候问题政治化。面对这种无端的指责况且是在中国已经努力节能减排,积极参与解决气候变化的合作前提下,中国政府是不能接受个别国家妄图将气候问题政治化,利用气候问题限制中国和平崛起,无端指责气候问题是中国造成的谬论。发达国家在对待气候问题上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欧洲国家以及亚非拉各国都对气候问题采取了高度关注的姿态,积极参与气候问题谈判,寻求互相合作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对于中取的积极态度也表示出了肯定和理解,也试图通过合作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是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国,在面对气候问题的态度上一直非常消极,甚至抵触气候谈判,经常以高姿态和不合作的态度对待气候问题。布什政府曾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不愿意承担气候变化的责任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美国对于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始终非常消极,无端指责中国应当承担起与美国相同的节能减排义务,无端指责中国应当对世界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等谬论。

气候问题需要国家之间密切的合作与互相理解,因为气候变化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面对的,也不是一个国家单方面造成的,气候问题是世界的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各成员国也应当在联合国的框架,积极配合国际合作,共同努力应对气候问题。中国政府一向重视国际多边合作,积极投身于联合国各项决议的制定中,主通过联合国来解决国际问题。在国家间加强互相沟通与了解,通过技术的相互交流,一同合作解决气候问题。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始终愿意与各国政府一同合作,通过各种协调机制来共同应对气候问题,解决气候问题。也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才能让世界其他国家看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问题的态度和诚意,才能理解中国节能减排的压力和困难。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预计到下个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 近百年(1909年—2019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达 0.9℃—1.5℃,近15年来气温上升趋缓,但仍然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沿海地区海平面1980年至2019年期间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未来中国区域气温、降水量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202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到45%的上限目标;近期的技术升级、产品价值链提升、第二产业内部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对节能减碳的效益贡献较大,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林业碳汇是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增加碳汇途径;2030年左右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在此阶段达到峰值,但发展方式、政策导向和科技创新等都将对峰值时间和水平有所影响。 东北地区 在21世纪,东北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略有增加。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在温室气体三种排放(分别为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的情景下,2019年至2030年、2071年至2100年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将分别升高1.0℃至1.1℃和2.5℃至 4.3℃。2019年至2030年区域降水量略有增加,2071年至2100年增加8%至14%。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的情景下,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本世纪末年暖日和暖夜、高温日数可能增多,冷日和冷夜霜冻日数趋于减少,年最大连续干日天数趋于减少,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平均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均有所增加。 华北地区 未来温度继续上升,降水可能趋于增加。在高和低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预估21世纪华北区域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3~0.44℃/10年,与1980—1999年平均值相比,21世纪20年代华北区域年平均气温可能增暖0.99~1.11℃,30年代可能增暖1.17~1.61℃,50年代可能增暖1.80~2.54℃,其中,冬季升温速率最大,春季最小;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8%~1.8%/10年,21世纪20年代、30年代、50年代华北区域年降水量分别可能增加0.95%~1.11%、1.17%~1.61%、 1.8%~6.29%,其中,冬季降水量增加速度最快。 华东地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摘要: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委员会地球与生命研究部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最近向白宫提交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咨询报告,以供布什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决策参考。该报告根据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工作对100年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的认识,对IPCC关于气候变暖的的研究成果与预测作了剖析。该咨询报告在承认全球变暖 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同时,指出全球变暖确实存在,并对白宫与民众所关心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作了回答,这些问题是:自然气候变化的幅度;温室气体和其它对气候变化具贡献作用的气体的排放是否在加速增长及其增长速率与来源;气溶胶的驱动作用;降低温室气体以及其它一些对气候变化具贡献作用的排放物的增加趋势所需的时间;气候变化是否正在发生以及如何发生;温室气体是否导致气候变化;未来100年温度的变化幅度以及发生地点;所预计的气候变化有多少是气候反馈过程(如水蒸气、云和冰雪融化)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全球变暖的后果;科学研究是否已经确定温室气体浓度有一个“安全”水平;为了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还有哪些专门领域需要更深入地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意义重大,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和关注重点。 关键词: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美国;京都议定书 背景介绍 受白宫2001年5月11日的委托,隶属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理事会地球生命研究部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气候变化科学委员会)于2001年6月6日向白宫提交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咨询报告,以供布什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决策参考。该报告根据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工作对100年以来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对IPCC关于气候变暖的的研究成果与预测作了剖析。IPCC一直呼吁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更加严厉的控制措施,并于1997年12月达成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中明确指出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世界38个发达国家6种温室气体(以CO2作用最为突出)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美国减少7%,欧盟成员国减少8%。但布什政府对是否存在全球变暖趋势、变暖的程度以及其

气候变化论文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的无节制排 温室气体放,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全球气温急剧上升,导致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冰川退 缩,海平面上升……形势相当严峻。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 的升高是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必须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才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低碳经济正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并被视作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造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低碳经济是“后危机时代” 的实体经济的方向与出路。气候变化危机归根到底是人类过度耗费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入手。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气候,气候变化,低碳,低碳经济 正文: 1. 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 为10 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1.1 气候变化简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 ( climate change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 Global Warming )、酸雨( Acid Deposition )、臭氧层破坏( Ozone Depletion ),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1.2 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 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预计到下个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 近百年(1909年—2011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达0.9℃—1.5℃,近15年来气温上升趋缓,但仍然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沿海地区海平面1980年至2012年期间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未来中国区域气温、降水量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202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到45%的上限目标;近期的技术升级、产品价值链提升、第二产业内部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对节能减碳的效益贡献较大,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林业碳汇是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增加碳汇途径;2030年左右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在此阶段达到峰值,但发展方式、政策导向和科技创新等都将对峰值时间和水平有所影响。 东北地区 在21世纪,东北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略有增加。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在温室气体三种排放(分别为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的情景下,2011年至2030年、2071年至2100年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将分别升高1.0℃至1.1℃和2.5℃至4.3℃。2011年至2030年区域降水量略有增加,2071年至2100年增加8%至14%。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的情景下,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本世纪末年暖日和暖夜、高温日数可能增多,冷日和冷夜霜冻日数趋于减少,年最大连续干日天数趋于减少,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平均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均有所增加。 华北地区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标志 概述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目录[隐藏] 简介 会议概况 各方态度 会议成果 大会之最 大会前瞻 大会意义 简介 会议概况 各方态度 会议成果 大会之最 大会前瞻 大会意义 [编辑本段] 简介 哥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编辑本段] 会议概况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地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 焦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目的: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结构和成员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健康状况恶化。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科研人员经研究发现,在降水比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食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表水的水质也会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食用了这样的水,就会患上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人的机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都会下降。届时,肠伤寒、痢疾、疟疾、兔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就会成为常见病。 而在另外一些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逐渐荒漠化的地区,由于缺水,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将会加重,人们也会被迫食用水质不好的水。同时荒漠化导致土壤盐分增多,将不再适合作物种植。 天灾还是人祸? 虽然全球变暖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每个人都看见了,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变暖,在科学界至今悬而未决。 马柱国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个长期过程,与大自然自身的变化规律有关,但人为因素加剧了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不容忽视。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肯定会使地球变暖,但温室效应在地球变暖中占多少份额,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另外,人类的其他一些活动也有可能造成地球气候变暖。比如城市化的加速造成地表植被减少,这势必会使地球的“肾”(湿地)和地球的“肺”受到损伤。 去年,俄罗斯专家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人的居住环境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并非一日之事。未雨绸缪,人类应该及早采取措施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研究期待深层次 全球变暖是上个世纪以来观测到的明显事实。学术界更加关心的一直是探寻这些变化的原因,而被《科学》杂志认可的气候研究进展却侧重于变化后的观察与适应。但要真正理解或证实这种关系,必须提出理论上的证据,即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这一点国际学术界进展甚微。事实上,对气候变化后果的观测和讨论与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生命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即便这种变化的原因像当前主流研究认识的那样单纯———是由于温室气体造成的,研究者对于气候系统本身复杂性的认识也将影响到对于气候变化后果的预料。反过来,对当前人们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准确评价对于气候系统本身性质的研究也非常有价值。 ■相关链接 根据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到二○五○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 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全球变暖与一千一百零三种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青蛙和昆虫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一研究推断到了二○五○年的情况。研究人员指出,因汽车和工厂废气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已达到了过去一百至三千万年间从未达到的水平,这威胁了许多物种,全球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清洁能源。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天气、气候变化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意识到了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成书于战国前后的《黄帝内经》使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了顺应天时而养生的理念,“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当如今的生存环境变得看上去日益险恶,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世界每个角落的注意。通过谷歌趋势的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在2007年及之前对于“climate and health”(气候与健康)的搜索为0,从2008年2月开始,针对这个关键词组的搜索开始出现,迅速攀上了一个高峰,并在近两年来居高不下。 气象与环境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乱爆发的元凶可能是厄尔尼诺,太平洋增暖的环流刺激隐匿霍乱弧菌的浮游生物生长,为霍乱在南美洲19个国家流行创造了条件。 虽然这种理论颇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相信,霍乱爆发只是一种先兆,全球的气候变化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医疗气象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式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王敏珍、董继元表示,气候变化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光、热、水、气等气象要素通过人体感受器官对人体产生影响。当这些感受器官接受了来自大气环境的刺激后,会引起体内的一系列反应。 但并不是所有个体都会有一致的反应。他们认为,气象因素对人体刺激后引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的情况,还取决于各人的心理状态与体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对气象因素刺激的反应并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比较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但是当气象条件的急剧变化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时,人们就会感觉不适或进而生病。 这些疾病或症状包括伤疤痛、风湿痛、心肌梗塞、栓塞、感冒、中风、多发性关节炎、风湿病和一些传染病等。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世界贸易组织气候变化会议的主要议题与中国方针

世界贸易组织气候变化会议的主要议题与中国方针 一、气候变化谈判的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一)多边谈判情况 目前,联合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多边协作机制。在联合国的努力下,各国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气候变化的协定,包括1994年全球第一个环境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的规定了20XX—20XX年第一承诺期工业化国家减排承诺和减排机制的《京都议定书》、20XX年的“巴厘岛路线图”。温室气体减排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关系到各国的具体经济利益。在20XX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谈判中,各国分歧很大,未能达成有效协定。美国、一些欧洲国家提出了多项贸易谈判建议,试图将气候变化和贸易挂钩,对没有采取减排措施或未达到减排目标的国家实施相应的贸易限制,但气候与贸易的谈判不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范畴。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不是全球环境保护组织,它的能力只限定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上。尽管如此,自关贸总协定(GATT)以来,有关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签署后,WTO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20XX年,多哈部长级会议明确了新一轮谈判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具体谈判内容有三项:(1)明确WTO规则和各种多边环境协议中贸易条款的关系;(2)各种多边环境协议的秘书处与WTO相关委员会之间的常规信息交流;(3)减少对环境产品及服务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多哈宣言》还指示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环境措施对市场准入的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与WTO知识产权协议相关的问题;(3)环境标签问题。可见,WTO多哈谈判意识到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但这里的环境问题在范畴上要大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问题还不是WTO的工作内容,并未列入多边谈判日程。 (二)美国和欧盟的内部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它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20XX年6月,由美国众议员亨利?韦克斯曼(HenryWaxman)和爱德华?马基(EdwardMarkey)提出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A)在众议院投票中顺利通过,该法案中的国际条款部分涉及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关系问题。主要包括:(1)总量控制与交易(cap-and-trade)①。ACESA对美国大型温室气体排放源设置了具有法律约束力且逐年下降的总量限额。在该体系下,法案要求排放源对其排放的

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 §6.1 地质时期古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方法 1、总述:地质时期的气候体现了大气圈、岩石圈、冰冻圈、水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气候 系统的综合变化。因此,这个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生物学、地质学、地 球化学、古地理等研究方法。 2、生物学方法 这是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各种古生物(包括喜冷、喜暖、喜干和喜湿的古植物和古动物)的生存范围、分布区域以及随时间的变化,都可以为古气候研究提供极好的证据。比如应用极广的微体古生物(包括植物孢粉、微体动物象介子生物的化石等)。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微体古生物的数量、分布范围等,来研究气候变迁。 3、地质学方法 包括通过研究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地层沉积相的变化,恢复沉积环境,并与现代的气候条件比较(将今论古),以确定古气候状况。 这里沉积作用指的是固体物质从空气或水体的悬浮或融解状态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如黄土是一种风积物,从粉尘物质的产生、搬运、沉降到发育微黄土的全过程中,一直暴露于地表空间,受到当时大气圈及区域生物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这样可以通过分析黄土——古土壤层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当时的风速大小、气候干燥度等。通过分析孢粉等含量可以知道当时古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知道气温、降水等的变化。 4、冰川学方法 (1)气温序列的建立:冰盖是降水积压形成的,其本质上是水构成的。水分子中的氧同位素含量与降雪的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氧同位素来推算古代 温度。一般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1oC,δ18O(氧同位素的变化值)约 降低0.7‰。 (2)定年:利用冰盖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确定气温序列,但这一序列是什么年代的,则需要定年。积雪的物理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使冰盖 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每年一层,就如同树木年轮一样,这 样,在冰盖表层就可以用肉眼直接分辨年层。但在冰盖深层(时间比较早 的冰层),由于冰盖的分层越来越薄,则就需要借助仪器分析,比较可靠的 是利用δ18O,因为δ18O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有时候也可根据其它指标来 定年,如甘肃敦煌冰盖是参照微粒量来定年的。或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估 算。 5、矿物分析法 即通过对岩石、矿物的分析研究获取古气候变迁的历史。另外也可以通过地球化学的方法推测过去的气候。比如如果某地层中含有煤层,则可推断当时气候湿润;如果有珊瑚,则当时为热带海洋气候;若有石膏和岩盐则为干燥气候;有冰迹物则为寒冷气候等。 §6.2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 一、总述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方法有四种:历史文献、树木年轮、考古发现和自然地理迹象。 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文献和树木年轮的方法,而后两种方法由于经常是一些间断的证据,难以利用它们建立连续的序列,因此主要用于对前两种方法建立的序列零星检验,或只能给某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提供证据,因此,这里不作祥熙介绍。 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

科学证据十分清楚,地球正在变暖,变暖的速度在加速。气象学家们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2008年4 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WHO 选定该主题是因为认识到气候变化对全球卫生安全造成的威胁正在日益增长,旨在促进公众参与防范气候变化对健康不良影响的全球宣传运动。 气候变化将可能干扰地区的天气形式和生态平衡,从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多方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影响传染源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增加及地理分布扩大;通过影响粮食产量导致营养不良型疾病;通过海平面升高引起的人口迁移导致传染病和心理疾病的增加;通过影响空气质量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增多;通过影响社会,经济和人口导致更广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由气候变化产生的健康效应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传染病(尤其是虫媒传染病譬如疟疾、血吸虫病、病毒性脑炎和登革热等)的传播过程;全球趋暖还将使海平面和海表面温度上升,从而增加经水传播疾病(例如霍乱和贝类水产品中毒)的发病率。因此我们应积极发展疾病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对策,减少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可能影响。 1、气候变化对虫媒传染病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虫媒传染病的传播,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虫媒的地区分布,增加虫媒繁殖速度与侵袭力和缩短病原体的外潜伏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并登革热和其它虫媒病毒性疾病。 (1)疟疾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气候变化相关传染病,在非洲、欧洲、亚洲、美洲,甚至在全部病例均为输入型病例的大洋洲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气温、降雨量与疟疾病例的增加呈正相关。疟疾也是全球流行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全世界有1/20的人口患有疟疾,每年有3亿5000万新病例,约200万人死于该病。疟疾在有些地区原已被消灭或控制,但现呈复发之势,这主要是由于疟原虫和传播疟疾的蚊虫已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气候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疟疾的传播,由于疟原虫一般在16℃以下难以存活,所以疟疾分布有地区性。 温度可直接影响疟原虫的生长和蚊虫的生命周期。充沛的雨量有利于蚊虫的滋生,适宜的气候条件可加强蚊虫的侵袭力。如1987年,疟疾在卢旺达大流行,主要是由于气温(尤其是最低气温)升高和连续下雨。计算机模型预测到2100年,世界人口受疟疾影响的比例将可能由现在45%增至60%,即每年将新增病例5000万~8000万。 (2)登革热是最常见的蚊虫传播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全球的登革热病例在过去的50年增加了30倍。大洋洲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和公共卫生措施,到2100年,登革热的传播地区可能向南(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延伸1600公里,如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登革热向南的延伸可以控制在600公里之内。中国和马来西亚也有天气变量与登革热关系的相关报道。 每年全球有25万到50万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气温是影响登革热传播的重要因素,当气温升高时,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潜伏期缩短,蚊虫叮咬人群的频率加快。目前,登革热主要分布在一些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趋暖,登革热分布范围可能扩大(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虫易被霜冻和持续低温天气杀死)。 (3)乙脑和流行性出血热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较少。有限的研究表明,气温、降雨和湿度都可以影响乙脑的发病率,而且这种影响在农村和城市中均有体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经鼠类传播。目前,气候变化对啮齿类动物传播的疾病的影响尚不明确。安徽省的研究显示降雨量与出血热的发生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4) 立夫特山谷热(Rift vally fever,RVF)为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发生于南非、肯尼亚及埃及。该病经蚊传播,主要侵袭对象是牛、绵羊和山羊,病死率高尤以新生家畜为甚。立夫特山谷热病原立夫特山谷热病毒属布尼病毒科白蛉病毒属, 该病毒传播媒介众多,可由多种属蚊子传播,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

历届世界气候大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 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国。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于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 COP1·德国柏林 1995年 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COP2·瑞士日内瓦 1996年 会议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未获一致意见,决定由全体缔约方参加的“特设小组”继续讨论,并向COP3报告结果。通过的其他决定涉及发展中国家准备开始信息通报、技术转让、共同执行活动等。 COP3·日本京都 1997年 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

减7%,日本削减6%。 COP4·布宜诺斯艾利斯 1998年 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一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AOSIS),他们自愿承担减排目标;二是期待CDM的国家,期望以此获取外汇收入;三是中国和印度,坚持目前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5·德国波恩 1999年 通过了《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指南、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报告编写指南,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COP6·荷兰海牙 2000年 谈判形成欧盟-美国-发展中大国(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势。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执意推销“抵消排放”等方案,并试图以此代替减排;欧盟则强调履行京都协议,试图通过减排取得优势;中国和印度坚持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7·摩洛哥马拉喀什 2001年 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COP7上,通过了有关京都议定书履约问题(尤其是CDM)的一揽子高级别政治决定,形成马拉喀什协议文件。该协议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批准京都议定书并使其生效铺平了道路。

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趋势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一、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一)气候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 气候如何变化,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直接温度观测。气温观测资料证明20世纪全球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0.3摄氏度到0.6摄氏度,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专家撰写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0.6℃。许多专家预测,如果人类能源消费格局不发生根本变化,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由于使气候变冷的二氧化硫排放将减量,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采取减少措施,预计到2010年,全球变暖温度可升高1.4~5.8℃,较1995年预测的1~3.5℃高出40%,海平面将明显上升,较严重的干旱将影响农业和供水,森林和珊瑚系统将遭受更严重的破坏,热带和亚热带谷物减产,干旱地区洪涝灾害和传染性疾病增加。不少国家的首脑对全球变暖十分关注,美国将重新修订清洁大气法。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如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世界每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损失将超过3000亿美元。 21世纪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可能将大大超过过去5000年中的变化,这种高频率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如果各级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对人类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另有其他证据表明气候确实变暖: 海洋温度: 据测量和估算,自1955年到1996年世界海洋的混合层有0.15℃的绝热增温。 大气温度:对流层及平流层低层的大气温度观测序列较短。探空资料显示对流层低层自1958年以来有0.1℃/10a增温趋势。而1979年以来的卫星微波探测则显示增温趋势为0.05℃/10a。但是,1976~1999年全球地表气温的增温趋势为0.19℃/10a,可见对流层低层气温上升幅度不如地表面温度大。而平流层温度则下降趋势明显,而且高度愈高温度下降幅度愈大。 钻孔温度:根据有关学者整理的616个钻孔温度剖面,200-1000m深的地下温度在20世纪上升了0.5℃。大约80%钻孔的温度是上升的。 陆地雪盖: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但是下降是不均匀的,在下降趋势上迭加有7~8a振荡。前期下降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约减少10%雪盖面积的减少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这可能是气温上升的结果。雪盖面积与积雪区气温的相关系数达到-0.60。重建的雪盖序列表明最近10a春夏雪盖可能是20世纪的最低值。但是北美冬季的雪盖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前苏联雪盖也有类似的变化。这可能反映由于气候变暖北半球中纬度冬季降水增加。 海冰: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同时有5-6年的振荡。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 山岳冰川:冰川的前进后退是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冰川所在高度较高,一般那里缺少气温观测。因此是研究气候变化的良好代用资料。但是无论冰碛石还是过去的绘画、照片大多只反映了某个时期的冰川状况。因此很少可能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序列。不过对于研究气候变化趋势却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根据世界范围冰川资料,20世纪之前只有缓慢的后退,20世纪初后退加速,到20世纪末不少冰川后退了1-3km。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有10-70a的滞后,从冰川后退来判断,气候变暖的开始应不迟于19世纪中。但是实际温度观测说明变暖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矛盾。值得指出的是,近20-30年热带的冰川后退迅速。有报告说近20年热带雪线上升约100m,大约相当温度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