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控规全覆盖

一、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是确定控规成果中若干核心内容的技术标准和编制思路,在该阶段需要进行广泛的讨论、论证,形成指导下一阶段成果编制的技术依据。

第二阶段:完整技术成果本阶段主要是依据技术论证会上形成的共识和成果,由规划编制单位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将城市和地块的具体情况落实到空间上,完成控规成果的完整技术内容。

第三阶段:将规划成果的编制分成核心内容的确定、技术成果的编制、审批依据的完成这三个步骤,从而实现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二、控规内容

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应该“空间上分层次、时间上分阶段;区域弹性控制、持续动态更新”。

1、空间上分层次

(1)编制单元之间

对于不同编制单元,由于所处的区位,各自的主导属性不尽相同,应有区别地对待,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工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由于需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协调周边的建筑风貌,应当以刚性控制为主;而城市工业区规划要素较简单,尤其对新建工业用地,在业态还未明晰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控制的弹性,以规划引导为主。

(2)编制单元内部

编制单元内部按照“编制单元”、“基本控制单元”、“地块”三层次控制。编制单元的规划主要发挥与上位规划衔接,落实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如功能、人口、基础设施、片区指标等。基本控制单元的规划实行粗线条的全覆盖,主要落实三大设施、体现街区特色、控制建设强度、街区指标。地块作为土地批租的最小单位,是对基本控制单元层面内容的深化,以指导一般性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计划。

2、时间上分阶段

以往的控规都以终极蓝图的模式进行编制,而此种模式直接导致以控规作为直接依据的规划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如在城市周边区域,现状为工业用地,而远期退二进三,规划为居住用地,这种改造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而近几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区域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工业用地,而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就很难进行用地审批,因为控规对此区域的定性为居住。因此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因遵循城市循序发展的规律,结合近期建设规划对近期建设范围进行全覆盖规划,远期用地则以规划引导为主,近远结合逐步推进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工作。

3、区域弹性控制

在土地出让的实际操作中,“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与“自下而上”的用地需求一直是矛盾体。一方面控规必须落实总规的控制性内容,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往往出现用地需求与总规层面控制性内容存在或多或少差异的现象,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4、持续动态更新

城市是有生命力的,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而控规是为城市建设控规全覆盖的编制不应是大跃进式的一蹴而就,全区域的覆盖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科学的,针对现有的控规编制和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规划应该在“质”上下功夫,注重“质”的提升和突破,而非一味追求“量”。应加强研究与创新,提高控规的时效性、可操作性,按照空间上分层。

(广东省控规全覆盖图示)

城市总体规划,控规,祥规的区别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 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 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 概念规划的编制要求更灵活和富有弹性.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

(完整版)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哪些内容呢? 1、用地性质 2、用地地块划分 3、适建性、兼容性确定 4、各级道路红线位置、控制点、标高 5、市政设施配套情况,定位 6、与图则配套的地方规定。 7、每个地块内的建筑控制,包含一般经济指标、出入口位置、建筑限高(城市天际线)、建筑色彩规定等。 估计还有更多,随着逐步深入学习,将持续更新。 总之,我们应该明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内容、分区规划的内容、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针对各自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包含的内容,确保编制的控规能适用于规划局日常的规划管理工作。 另外,我们必须研究的就是控规的编制单元确定,如何能在能在管理中进行弹性调整。因为我国没有类似美国的开发权转让制度,而国土管理部门片面强调土地节约原则及鼓励向空中要地的做法加剧了对控规的侵害,因此如何科学地公平公正的做好弹性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对编制单元内的建筑容量、环境容量、人口容量、公建设施配套等做好平衡,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控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将控规纳入法定规划,城市和镇都必须编制控规,经依法批准的控规具有法定效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和出让均应该符合控规要求;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批准的控规既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也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依据。控规既能控制市场开发行为,避免市场失效,也能控制行政行为,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但是,控规理论自身还不够完善,编制水平各地差距较大,编制方式也不尽相同。《城乡规划法》要求控规全覆盖,实际操作中有一次全覆盖、分区分期编制、根据出让情况临时编制小地块控规等多种。一次性全覆盖统观全局、整体性好,各项配套设施能够全盘考虑,但也有研究不足、针对性不强、编制粗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等缺点。根据项目情况编制小地块控规优缺点正好相反,针对性强但缺乏全局观念,三大设施难以配套到位。以上两种方法对大城市弊端尤为突出。分区分期编制控规综合了上述方法的优点,既能纵观全局,也加强了各区域的针对性研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考虑控规的普适性,也考虑针对性,强调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全国编制控规较好的城市均采用分区分期编制方法,如北京市中心城共1088平方公里,划分成33个片区(平均约30平方公里)、300个街区(平均约3平方公里)、3万多个地块(3公顷左右)。各分区一次编制,逐步深化,分期审批,定期评估并进行动态维护,不断将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城市规划及建设上来。 就合肥市而言,控规编制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4年)以《城市规划法》实施为标志。《城市规划法》自1990年实施后,合肥市即启动了控规的编制工作。初期,主要结合道路改造和建设,编制道路两侧地区的控规,如马鞍山路地区控规等。中期,结合城市改造成片地区编制控规,如南七地区控规等。后期,即2000年以后,主要针对新区建设编制控规,如政务文化新区控规、望湖城地区控规等。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报审稿) 南京市规划局 2005 年5 月

1. 总则 1.0.1 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 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分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重要强制性控制内容;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 规划采取分级审批和分级调整的办法,由市政府负责总则的审批,市规划局负责分则的审批,规划调整也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在相应的权限内进行。 1.0.4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 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1.0.5 为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全覆盖。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了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 作调整并备案。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 ,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详见《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 1.0.6 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本文介绍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背景、意义,规划范围,覆盖工作过程以及其他相关的解读。 6月13日下午,市规划局叶浩军副局长在本局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1年6月8日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进行了详细解读。广州各大媒体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一、控规全覆盖的背景、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控规的法定地位:控规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同时,控规也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工具,落实城市近期发展重点的手段,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维护城市运营、保障民生的依据,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与工具。 我市自2000年制订战略规划、2005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审批通过之后,在总体规划及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先后编制了《广州市原中心八区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导则》等控制性详细规划(153个)、村庄规划(639个),并构建完成我市“规划管理一张图平台”。通过制定上述规划,广州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较好地实现了上层次规划的控制要求,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各类重大基础设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基本落实,但尚未实现市域范围内控规全覆盖为保障广州市区近期发展要求,保证规划许可的依法行政,根据《200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局在《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指导下,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启动了我市控规全覆盖工作。控规出台将促进广州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升级转型。 二、规划编制范围 根据我市已有和在编控规的情况,确定本次规划的范围是番禺、花都、白云北部、萝岗的控规编制工作,编制范围约为1284平方公里(含范围内的村庄)。本次控规全覆盖完成后,将实现对广州市市辖十区行政区3737平方公里的控规全覆盖。 三、控规全覆盖工作过程 本次规划落实了总体规划、镇总规等上层次法定规划对控规的强制性规定,

城市规划培训课件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类别代码:0853) 一、专业类别概况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City planning)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城市规划专业学位属工学门类下的专业学位之一,学科代码:0853。 二、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奋斗的理想和抱负。系统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强的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哲学、艺术和人文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敬业爱岗,身心健康。毕业后能胜任城乡规划学及相关领域的设计、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学习年限和学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最低要求为32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对于同等学力或转专业入学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现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或者加修本领域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两门),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但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四、课程设置

关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关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 摘要:所谓城市规划,如字面所述,是对一个城市整体发展的策划,主要涉及 城市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等多个部分,是全局性的工作,需要以战略性的视 角去分析。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对于城市整体发展的规划管理,是拓展城市发展 空间,改变城市布局以及的关键环节。因此下文将针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 思考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改革 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在经历了长久的时代变迁后也有了进 一步的转变,具备了我国独有的发展特点,规划工作的内容更加深刻,层次也更多,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将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融合进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 现代化城市规划,确保社会综合效益。 一、当前控制性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相关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当中,土地分类单一的问题十分明显。在实际控规过 程当中,城市土地的类别划分,普遍都是依照国家给出的固定标准进行简单化、 程序化的处理,相关的规划许可环节通常是不明确的,这便导致在规划管理过程 中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实际需求。此外规划的灵活性也并不强。用统一的规范去规划不同地块,控制过死,不利于后续发展。而且会有很大 概率出现规划内容因违背市场需求而不得不反复调整的问题。另外还会有分析研 究不足的问题,就当前大量的土地批租事实来分析,以往的控规分析研究显然存 在不足,无法确保城市土地开发得到有效管控,亦无法达成经济、社会、生态三 大效益的协同保障,无法为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建设提供合理指导。 (二)编制相关问题 当前国内控制性城市规划成果受到的影响,多数都在指标体系上有所反映, 当前控制指标的订立普遍缺乏深入的研究思考,对于市场选择的随意性及杂乱无 序的问题十分明显,所以必然会导致整体规划管理出现混乱局面。用地规模的规 划一旦存在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会影响到整体规划的深度。如果用地规模不足, 规划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城市景观、空间构成等要素,一旦用地过大,又会导致规 划出现空白区,无法得到很好的规划方案。即是说只有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将规 划意图及需要规划的内容明确体现出来,才能被相关管理人员准确理解与落实。 (三)法制层面 在我国《城乡规划法》当中,城市控制性规划要求通常可确定为核心制度。 在涉及土地划拨及出让时,必须要根据相应规划条件及程序要求去落实整个控规 修改流程,这与我国控规长久以来的高调整率是自相矛盾的。以上所谈及的问题,会使得规划工作陷入两难窘境,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就要通过对于控规体系的 创新去逐步完善[1]。 二、创新思路 当前我国控规的创新思路,主要是以“非确定性”的规划思想为主导,以进一 步追求城市规划优化与管理实效性的提升为目标。要实现对控规单元图则及地块 详细控制图则两个层面的全面管控。针对控规单元图则,必须要合理应用分区平 衡法进行管理,针对每个单元总量进行合理控制,需要运用二元控制法针对各个 城市的布局建设进行管理,针对地块详细控制图则进行优化,应当首先在地块内 划定“六线”,明确体现出地区分界,禁止开口的路段以及主要的出入口、进而确

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控规全覆盖 一、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是确定控规成果中若干核心内容的技术标准和编制思路,在该阶段需要进行广泛的讨论、论证,形成指导下一阶段成果编制的技术依据。 第二阶段:完整技术成果本阶段主要是依据技术论证会上形成的共识和成果,由规划编制单位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将城市和地块的具体情况落实到空间上,完成控规成果的完整技术内容。 第三阶段:将规划成果的编制分成核心内容的确定、技术成果的编制、审批依据的完成这三个步骤,从而实现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二、控规内容 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应该“空间上分层次、时间上分阶段;区域弹性控制、持续动态更新”。 1、空间上分层次 (1)编制单元之间 对于不同编制单元,由于所处的区位,各自的主导属性不尽相同,应有区别地对待,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工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由于需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协调周边的建筑风貌,应当以刚性控制为主;而城市工业区规划要素较简单,尤其对新建工业用地,在业态还未明晰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控制的弹性,以规划引导为主。 (2)编制单元内部 编制单元内部按照“编制单元”、“基本控制单元”、“地块”三层次控制。编制单元的规划主要发挥与上位规划衔接,落实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如功能、人口、基础设施、片区指标等。基本控制单元的规划实行粗线条的全覆盖,主要落实三大设施、体现街区特色、控制建设强度、街区指标。地块作为土地批租的最小单位,是对基本控制单元层面内容的深化,以指导一般性建设和土地一级开发计划。 2、时间上分阶段 以往的控规都以终极蓝图的模式进行编制,而此种模式直接导致以控规作为直接依据的规划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如在城市周边区域,现状为工业用地,而远期退二进三,规划为居住用地,这种改造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而近几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区域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工业用地,而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就很难进行用地审批,因为控规对此区域的定性为居住。因此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因遵循城市循序发展的规律,结合近期建设规划对近期建设范围进行全覆盖规划,远期用地则以规划引导为主,近远结合逐步推进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工作。 3、区域弹性控制 在土地出让的实际操作中,“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与“自下而上”的用地需求一直是矛盾体。一方面控规必须落实总规的控制性内容,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往往出现用地需求与总规层面控制性内容存在或多或少差异的现象,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4、持续动态更新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现行规划体系: 按照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大阶段,各层次规划均以依法批准的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有效过渡和衔接,起着深化前者、控制和引导后者的作用。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和深度适宜,又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的,避免了开发建设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 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根据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强化,“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 三、我市控规编制的有关情况: 1.从1999年开始,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提高依法行政的科学性,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将371平方公里用地划分为176个单元,组织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该项工作历时两年完成,于2000年经市政府批复后正式实施。控规的有效期限为五年。 2.2005年1月开始进行了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 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线以内371平方公里地区以及外环线东北部调整扩大的约84平方公里用地(较上版控规扩大了范围)。外围地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 【摘要】本文论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概念及联系,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现行控规编制、审批和实施方面的问题,阐明控规中城市设计的理念。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该如何做好城市设计,使之法规化、图则化,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来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使我们的城市更美丽。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指标适应性 【正文】 一、研究背景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8条规定了“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根据这条规定的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将城市设计的思想贯穿到城市规划的所有过程之中。 (1)当前控规效果与目标曾在差距,控规是为了适应规划建设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规划控制模式,居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地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编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控规指标体系和相关控制技术手段,对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实施管理,保证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提高城市建设质量。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很多地区实施后的结果与原来规划内容差别很大,指标屡屡突破,破坏了控规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2)控规中城市设计成果内容比较薄弱。控规在实践中,较重视规定性指标内容的确定,而主要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引导性指标性内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指标控制过于概况、抽象,且控制指标并不能与城市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对应关系,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差。而直接与城市建设质量相关的,体现城市设计引导性控制指标,由于多为描述型文字内容,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个人理解缺乏统一评判标准,所以难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3)忽视城市对控规的研究作用。控规中的常用指标从本质上说都与城市设计内容密切相关,城市设计研究是根本,指标数值是其抽象表达形式而已。当前控规的编制工作没有深刻认识到城市设计研究对控规编制的巨大指导作用。现实中为了保证控规成果的速成和便于操作的特性,规划部门制定了一整套控制指标来满足开发建设的基本功能,并模式化的套用在控制区域内的所有地块中。这样的做法忽视了不同性质用地的不同控制要求,难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城市特色。同时控制指标的确定往往是凭经验,难以保证其科学性。(4)控规审批中曾在的问题。第一,城市设计内容不受重视。当前控规在审批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简介 一、控规全覆盖的背景、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控规的法定地位:控规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同时,控规也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的工具,落实城市近期发展重点的手段,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维护城市运营、保障民生的依据,日常规划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与工具。 我市自2000年制订战略规划、2005年《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审批通过之后,在总体规划及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先后编制了《广州市原中心八区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导则》等控制性详细规划(153个)、村庄规划(639个),并构建完成我市“规划管理一张图平台”。通过制定上述规划,广州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较好地实现了上层次规划的控制要求,城市骨架基本拉开,各类重大基础设施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基本落实,但尚未实现市域范围内控规全覆盖 为保障广州市区近期发展要求,保证规划许可的依法行政,根据《200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局在《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指导下,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战略规划”),启动了我市控规全覆盖工作。控规出台将促进广州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升级转型。 二、规划编制范围 根据我市已有和在编控规的情况,确定本次规划的范围是番禺、花都、白云北部、萝岗的控规编制工作,编制范围约为1284平方公里(含范围内的村庄)。本次控规全覆盖完成后,将实现对广州市市辖十区行政区3737平方公里的控规全覆盖。 三、控规全覆盖工作过程 本次规划落实了总体规划、镇总规等上层次法定规划对控规的强制性规定,市与区联合组织编制审查,并注重编制与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的衔接。 本次规划的编制、审查过程中多次征求市、区各职能部门、镇街等单位的意见,并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对所提意见进行分析论证,解决矛盾,使控规成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四、本次控规全覆盖工作特色 本次规划的主要特色是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城乡一体”、“远近结合”的原则。 (一)生态优先 本次规划关注区域绿地及水系保护、环境容量控制和人居环境改善,衔接上层次规划,重点抓好区域绿廊、绿轴保护,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手段实现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目的。

控规全覆盖区域后规划的思考

控规全覆盖区域“后规划”的思考 ——基于温州现实的反思 刘卫东 【摘要】虽然城乡规划法对控规提出“上位审核、公众监督、严控修改”的高标准要求,但控规全覆盖区域依然是通过愈加频繁的修改来推进具体项目的实施,这种就地块论地块的方式不断削弱既定规划的系统控制要求,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从政策、经济、规划自身等视角分析原因,提出控规全覆盖区域应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后规划”工作,温州“一站式”的规划模式从编制体系、理念手段、核心控制内容等方面进行完善,尽可能避免局部规划游离于体系之外,以增强规划的可控性和延续性。 【关键词】控规全覆盖;后规划;温州 1.象——城乡规划法后控规修改愈演愈烈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作为“依法批地”的直接依据,地方政府为方便随时随地招批租规划用地,迅速完成城市规划区控规全覆盖,这种“激进式”的做法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建设环境,于是局部的控规修改成了地方政府落实近期项目、反应建设意图的重要手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严控”之下,控规修改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愈演愈烈。在温州,据不完全统计,瓯海行政中心区约7平方公里范围内仅2012年下半年涉及控规修改项目多达40余项,甚至有多项是反复修改的地块,这种就地块论地块“急功近利”式的修改不断突破既定控规路线,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并非个案,在温州属于普遍现象①。针对这种现象,文章进一步分析原因,提出控规全覆盖区域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后规划”的编制,并从编制体系、理念手段、核心控制内容等方面进行思考,与规划同行交流和探讨。 2.控规频繁修改的根源 2.1 政策行为导致控规频繁修改 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制定和执行与政府行为息息相关,且这种政府行政行为往往影响着未来几年城市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已经形成的诸多规划总是体现出难以适应的“症

广州市城市规划“一张图”

广州市城市规划“一张图” 彭高峰李颖王朝晖师雁孙翔 [摘要] 在分析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直接面向于日常规划管理工作,兼具权威性与灵活性的城市规划管理图则新模式。该模式是以“一张图管理”为目标,以分层次、双阶段编制为框架,以城市规划管理单元为基础,强制性与非强制性控制相结合的、动态更新的城市规划管理图则编制创新,它将为依法行政和城市法定规划的编制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可以认为,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宏观政策背景下,基于城市规划管理单元的规划管理图则新模式更多的将是在规划技术层面上的创新。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图则,城市规划管理单元,分区规划,规划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发展的关键性导控因素,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各地都加大投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包含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可进一步细分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四个层次,另有城市设计贯穿其中。近10年来的实践中,为满足城市的规划、管理和建设需要,各地的城市规划编制涵盖了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每个阶段与层次,而且上述各层次规划成果原则上都作为法定规划管理依据被要求严格执行。但在实际规划管理中,往往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矛盾。有时针对某一开发地块,存在不同层次的规划对其进行控制,且都依据不同研究侧重点制定了一套控制指标(内容),由于没有很好地协调统一,相互矛盾,常常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于1998年完成了上一轮分区规划全覆盖,在1999-2001年期间开展了近200项城市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和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等专项规划,为实现城市形象“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奠定了基础。至今广州市仍然投入巨大,逐年开展各层次规划编制工作,但是,随着规划成果的积累,也出现了城市规划管理依据分散、控制层次过多的问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尚缺乏完善的定期检讨与动态更新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编制完成的各层次规划成果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和谐,甚至与管理实际相矛盾的现实。为了寻求城市规划管理的准确与高效,广州市于2001年开展分区规划整合工作,将各层次已审批规划和相关城市规划管理动态信息在分区规划层次进行梳理、协调,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图则,提出实

控制性详细规划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讲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形势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城市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人口、用地迅速增加,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根据有关方面预测,未来15-20年内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2020年将达到50%。我国城市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市场经济多元化体制增加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活力具体表现为: (1)城乡企业、合资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布局的调整; (2)开发区的建设开辟了城市用地发展的新途径; (3)劳动力的多方式引进,保证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4)土地有偿使用及房地产开发推动了城市住宅、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旧城改造。 3.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城市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1)城市用地管理上的转变 ①无计划划拨用地变为有计划划拨用地; ②零星分散拨地变为成片拨地; ③无偿使用土地变为有偿使用土地; ④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用地变为以行政、经济、法律并用的手段。基于上述的转变,就要求在进行拨地开发前提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要求和各种控制指标,既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又作为土地有偿使

用的一种衡量标准,同时,作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实施。 (2)城市开发改建方式的转变零星建设、“见缝插针”影响城市布局的合理有序和城市风貌的完整性,致使市政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质量差。目前的成片综合开发促进了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的建设按照城市规划有序地进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高利润导致了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失控,造成城市空间格局混乱,环境质量下降,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因此,必须制订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管理城市开发建设的规划,其中包括详细的建设要素控制,以此体现和维护整体城市利益,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国际交往与合作不断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也要与国际接轨,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城市在迅速发展,新的建设要保证城市协调、合理的发展,不再成为将来改造的对象,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保证规划能够得以实施。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健全城市规划的法制化体制。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是详细而明确的城市规划控制指标。 5.传统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 (报审稿) 南京市规划局 2005年5月

1.总则 1.0.1根据建设部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要求,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 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制定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定。在南京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本规定要求。 1.0.2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规划的强 制性内容,全面整合已有各项规划成果,形成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全覆盖的基本图则,实现“规划落地”和“一张图管理”。 1.0.3为保障规划可操作性,合理解决规划弹性与刚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成果分总则和分则两部分,总则为重要强制性控制内容;分则是具体技术图则。 规划采取分级审批和分级调整的办法,由市政府负责总则的审批,市规划局负责分则的审批,规划调整也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在相应的权限内进行。 1.0.4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六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高度控制、特色塑造特定意图区范围及控制引导。 1.0.5为突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规划区的 全覆盖。为实现全覆盖并保证片区规划的无缝衔接,根据南京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定了规划编制单元(以下简称“规划单元”),作为研究和开展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空间单位。 规划单元边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涉及的相邻规划单元边界应同时

作调整并备案。规划单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划分为“规划次单元”,次单元应是规划单元的子单元。 规划编制单元的划分详见《南京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 1.0.6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提高规划可操作性,除专家参与规划的讨论审查之外,还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地区政府、市民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的参与。 1.0.7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 应符合《南京城市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指引》、《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规划指引》、《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规划标准与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如因特殊原因低于上述标准的,应做出专门说明。 1.0.8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纳入规划成果信息系统,成果数据必须经验 收并入库校核无误后,规划编制工作方可结束并履行合同有关条款。 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应符合《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规范及成 果归档数据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