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单元操作选择题

吸收单元操作选择题

吸收单元操作选择题
吸收单元操作选择题

吸收选择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吸收操作的依据是(B)。

A.挥发度差异

B.溶解度差异

C.温度差异

D.密度差异

2.在逆流吸收塔中,增加吸收剂用量,而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不变,则该吸收塔中操作线方程的斜率会(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3.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35kPa、E2=1.1kPa、E3=0.65kPa则(A)

A.t1

B.t3>t2

C.t3

D.t1>t2

4.在吸收塔中,随着溶剂温度升高,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将会(C)。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5.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 D )。

A.用水吸收氨属液膜控制

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C.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

D.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都不可忽略

6.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B )。

A.溶解度系数H很大,为易溶气体

B.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C.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D.相平衡系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7.扩散系数D是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下列各因数或物理量与扩散系数无关的是

( D )。

A.扩散质和扩散介质的种类

B.体系的温度

C.体系的压力

D.扩散面积

8.吸收塔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D)。

A 物理吸收

B 化学吸收

C 高浓度物理吸收

D 低浓度物理吸收

9.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A)。

A 气体混合物

B 液体混合物

C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D 气液混合物

10.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下列那种情况正确(D)。

A. 回收率趋向最高

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 操作最为经济

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11.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C)。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 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D .气相主体的涡流扩散阻力

12.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得传质总系数K L ( B )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 L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 L

C. 大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 G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 G

13.对某一汽液平衡物系,在总压一定时,温度升高,则亨利系数(B)

A.变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14.为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采取的措施是( B ) 。

A 加压升温

B 加压降温

C 减压升温

D 减压降温

15.吸收速率方程式中各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是A。

A (K G)-1 = (k G)-1 +(H k L)-1

B (K G)-1 = (H k G)-1 +( k L)-1

C (K G)-1 = (k G)-1 +(m k L)-1

D (K G)-1 = (m k G)-1 +(k L)-1

16.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D。

A p i = c i

B p i > c i

C p i < c i

D p i = c i/H

17.物质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随压强的增大而( C),随温度的升高而(A)。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8.对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B)。

A、气相一侧

B、液相一侧

C、气液相界面处

D、无法判断

19.在吸收过程中,(C)将使体系的相平衡常数m减小。

A、加压和升温

B、减压和升温

C、加压和降温

D、减压和降温

20.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基本属于( B )吸收控制,其气膜阻力( B )液膜阻力。

① A.汽膜 B.液膜 C.共同作用 D.无法确定

②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1.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组成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组成的差值为( D)。

A.负值

B.正值

C.零

D.不确定

22.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 Y为2kmol/(m2.h),液膜吸收系数k X为4 kmol/(m2.h),由此判断该过程为(C)。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

C.不能确定

D.双膜控制

23.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的流量增大,其他操作

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起出塔气相组成将(B)。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4.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液体的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起出塔气相组成将( 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5.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A)。A,Y-Y* B.Y*-Y C.Y-Y i D.Y i-Y

26.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将进塔液相组成X2增大,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C),气相出口浓度将(A)。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7.在逆流吸收塔中当吸收因数S〈1,且填料层高度为无限高时,则气液平衡出现在( A)。

A.塔顶 B塔上部 C.塔底 D.塔下部

28.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当将进塔气体组成Y1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起出塔气相组成Y2将(A),吸收率φ(C)。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9.在吸收塔的计算中,通常不为生产任务所决定的是:_____D_______

A.所处理的气体量

B.气体的初始和最终组成

C.吸收剂的初始浓度

D.吸收剂的用量和吸收液的浓度

30.设计中,最大吸收率ηmax与_____ B____无关。

A.液气比

B.吸收塔型式

C.相平衡常数m

D.液体入塔浓度X2

31.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是_____C____

A.气相总压一定,稀溶液

B.常压下,稀溶液

C.气相总压不超过506.5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

D.气相总压不小于506.5kpa,溶解后的溶液是稀溶液

32.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 A

(A)各不相同(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D)均为0

33.只要组分在气相中心的分压_____A_________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34.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溶解度系数H之间的关系为:______A_______ A.H A>H B B.H A<H B C.H A=H B D.不确定

35.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相平衡常数m之间的关系为:______B_______ A.m A>m B B.m A<m B C.m A=m B D.不确定

36.下列不为双膜理论基本要点的是:______D________

A.气、液两相有一稳定的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

B.吸收质是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两膜层的,阻力集中在两膜层内

C.气、液两相主体内流体处于湍动状态

D.在气、液两相主体中,吸收质的组成处于平衡状态

3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D_______

A.对给定物系,影响吸收操作的只有温度和压力

B.亨利系数E仅与物系及温度有关,与压力无关

C.吸收操作的推动力既可表示为(Y—Y*),也可表示为(X*—X)

D.降低温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吸收操作最好在低于常温下进行

38.吸收操作中,当X*>X时:______C______

A.发生解吸过程

B.解吸推动力为零

C.发生吸收过程

D.吸收推动力为零

39.气相吸收总速率方程式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C________

A.吸收总系数只与气膜有关,与液膜无关

B.气相吸收总系数的倒数为气膜阻力

C.推动力与界面浓度无关

D.推动力与液相浓度无关

40.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____A______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41.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_____B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2.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_____A_____

A.X*—X

B.X—X*

C.Xi—X

D.X—Xi

43.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_______C_______

A.1.5

B.1.8

C.2

D.3

44.吸收操作中,当物系的状态点处于平衡线的下方时:______C______

A.发生吸收过程

B.吸收速率为零

C.发生解吸过程

D.其他条件相同时状态点距平衡线越远,吸收越易进行

45.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______D_______

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

B.是操作线的斜率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46.吸收操作中,增大吸收剂用量使:______B_______

A.设备费用增大,操作费用减少

B.设备费用减少,操作费用增大

C.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增大

D.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减少

47.逆流吸收操作线:______C_______

A.表明塔内任一截面上气、液两相的平衡组成关系

B.在X-Y图中是一条曲线

C.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D.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下方

48.吸收操作中,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的是:______B______

A.用并流代替逆流操作

B.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量

C.减少吸收剂用量

D.吸收剂循环使用

49.关于适宜液气化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A______

A.不受操作条件变化的影响

B.不能少于最小液气比

C.要保证填料层的充分湿润

D.应使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之和最小

50.吸收塔尾气超标,可能引起的原因是:______D_______

A.塔压增大

B.吸收剂降温

C.吸收剂用量增大

D.吸收剂纯度下降

51.吸收操作气速一般:______D_______

A.大于泛点气速

B.大于泛点气速而小于载点气速

C.小于载点气速

D.大于载点气速而小于泛点气速

52.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液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______B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53.吸收过程产生的液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C_______

A.液体流速过大

B.液体加入量不当

C.气体速度过大

D.温度控制不当

54.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时,应:______B_______

A.先通入气体后进入喷淋液体

B.先进入喷淋液体后通入气体

C.先进气体或液体都可以

D.增大喷淋量总是有利于吸收操作的

55.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_____A______的流速。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D.视具体情况而定

56.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___D____

A.吸收推动力最大

B.吸收率最高

C吸收液浓度趋于最低 D.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

57.吸收在逆流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吸收剂用量(能正常操作),将引起:_______C______

A.操作线斜率增大

B.塔底溶液出口浓度降低

C.吸收推动力减小

D.尾气浓度减小

58.吸收操作过程中,在塔的负荷范围内,当混合气处理量增大时,为保持回收率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A_______

A.降低操作温度

B.减少吸收剂用量

C.降低填料层高度

D.降低操作压力

59.其它条件不变,吸收剂用量增加,填料塔压强降______C_______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

60.吸收时,气体进气管管端向下切成45度倾斜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B______

A.气体被液体夹带出塔

B.塔内向下流动液体进入管内

C.气液传质不充分

D.液泛

61.吸收塔底吸收液出料管采用u型管的目的是:_____A_______

A.防止气相短路

B.保证液相组成符合要求

C.为了热膨胀

D.为了联接管道的需要

62.除沫装置在吸收填料塔中的位置通常为:_______A_______

A.液体分布器上方

B.液体分布器下方

C.填料压板上方

D.任一装置均可

63.某低浓度气体溶质被吸收时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且kY=3×10-5kmol/(m2·s),kx=8×10-5kmol/(m2·s),m=0.36,则该过程是:_____A_______

A.气膜阻力控制

B.液膜阻力控制

C.气、液两膜阻力均不可忽略

D.无法判断

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C______

A.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B.相平衡常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C.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D.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65.能改善液体壁流现象的装置是: C

A.填料支承

B.液体分布

C.液体再分布

D.除沫

66.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Y1,则:出塔气体浓度Y2将。 A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67.200C时与2.5% SO2水溶液成平衡时气相中SO2的分压为___________Pa(已知E=0.245

×

7

10Pa)。③

①1.013 ×

5

10②1.65 ③ 16.54 ④ 101.3

68.常压下200C下稀氨水的相平衡方程为y*=0.94x,今使含氨5%(摩尔)的含氨混合气体和x=0.1的氨水接触,则发生___________。②

①吸收过程②脱吸过程③平衡过程④无法判断

69.常压200C下稀氨水的相平衡方程为y*=0.94x,今使含氨10%(摩尔)的混合气体和x=0.05的氨水接触,则发生___________。②

①脱吸过程②吸收过程③平衡状态④无法判断

70.总压1200kPa,温度303K 下,含2co 5.0%(体积)的气体与含2co 1.0g/L 的水溶液相遇,则会发生___________,以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为__________kPa 。 ①

①解吸 117.3kPa ②吸收 117.3kPa ③平衡状态 0 kPa ④无法判断

71.吸收过程避免液泛的主要操作要点是 。 C

(A )控制液体流速 (B )控制温度

(C )控制气体速度 (D )控制压力

72.在填料吸收塔中,为了保证吸收剂液体的均匀分布,塔顶需设置

A (A )液体喷淋装置 (

B )再分布器

(C )冷凝器 (D )塔釜

73.选择吸收剂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D

(A )对溶质的溶解度 (B )对溶质的选择性

(C )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 (D )操作温度下的密度

74.选择吸收剂时应重点考虑的是 性能。 D

(A )挥发度+再生性 (B )选择性+再生性

(C )挥发度+选择性 (D )溶解度+选择性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基本操作》(word版含答案)

2020年化学中考专题训练《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给试管加热 C、滴加液体 D、移走加热的蒸发皿 2、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手拿滴管 D、盖灭酒精灯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7、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吋,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11、下列对实验目的及操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为保持稳定,滴加液体时可以将胶头滴管的管口紧靠试管内壁B.安全起见,实验室中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为节约火柴,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其它的酒精灯 D.为防止酒精挥发,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后要再盖一次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1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4、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15、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doczj.com/doc/986216354.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计算机二级MS-office操作题及答案

计算机二级MS-office操作题及答案 2017计算机二级MS-office操作题及答案 一、字处理题(共50分)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DOCX。某高校学生会计划举办一场“大学生网络创业 交流会”的活动,拟邀请部分专家和老师给在校学生进行演讲。因此,校学生会外联部需制作一批邀请函,并分别递送给相关的专家 和老师。 请按如下要求,完成邀请函的制作。 (1)调整文档版面,要求页面高度l8厘米、宽度30厘米,页边 距(上、下)为2厘米,页边距(左、右)为3厘米。 (2)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背景图片.jp9”设置为邀请函背景。 (3)根据“Word一邀请函参考样式.docx”文件,调整邀请函中 内容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4)调整邀请函中内容文字段落对齐方式。 (5)根据页面布局需要,调整邀请函中“大学生网络创业交流会”和“邀请函”两个段落的间距。 (6)在“尊敬的”和“(老师)”文字之间,插入拟邀请的专家和 老师姓名,拟邀请的专家和老师姓名在考生文件夹下的“通讯 录.xlsx”文件中。每页邀请函中只能包含1位专家或老师的姓名, 所有的邀请函页面请另外保存在一个名为“Word一邀请函.docx” 文件中。 (7)邀请函文档制作完成后,请保存“Word.docx”文件。

二、电子表格题(共50分)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都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国家统计局每l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掌握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及规模。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1)新建一个空白Excel文档,将工作表sheetl更名为“第五次普查数据”,将sheet2更名为“第六次普查数据”,将该文档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xlsx”为文件名进行保存。 (2)浏览网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入到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数据”中;浏览网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htm”,将其中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El普查主要数据”表格导入到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数据”中(要求均从Al单元格开始导入,不得对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3)对两个工作表中的数据区域套用合适的表格样式,要求至少四周有边框、且偶数行有底纹,并)将所有人口数列的数字格式设为带千分位分隔符的整数。 (4)将两个工作表内容合并,合并后的工作表放置在新工作表“比较数据”中(自A1单元格开始),且保持最左列仍为地区名称、Al单元格中的列标题为“地区”,对合并后的.工作表适当的调整行高列宽、字体字号、边框底纹等,使其便于阅读。以“地区”为关键字对工作表“比较数据”进行升序排列。 (5)在合并后的工作表“比较数据”中的数据区域最右边依次增加“人口增长数”和“比重变化”两列,计算这两列的值,并设置合适的格式。其中:人口增长数=2010年人口数一2000年人口数;比重变化=2010年比重一2000年比重。

office办公软件考试精彩试题题目

office办公软件考试试题题目Office办公软件考试试题题目 题型单选题 题目在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哪个操作正确()选择A 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表格”命令 选择B 按Delete键 选择C 按Space键 选择D 按Esc键 答案 B 题目艺术字对象实际上是() 选择A 文字对象 选择B 图形对象 选择C 链接对象 选择D 既是文字对象,也是图形对象 答案 B 题目在Excel 2003 中,进行分类汇总之前,我们必须对数据清单进行() 选择A 筛选 选择B 排序 选择C 建立数据库 选择D 有效计算 答案 B 题目 Word 2003 中对文档分栏后,若要使栏尾平衡,可在最后一栏的栏尾插入()选择A 换行符 选择B 分栏符

选择C 连续分节符 选择D 分页符 答案 C 题目在Excel 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区域默认的字段汇总方式是() 选择A 平均值 选择B 乘积 选择C 求和 选择D 最大值 答案 C 题目下列删除单元格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择A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按Del键 选择B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按剪切按钮 选择C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按Shift+Del键 选择D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使用右键菜单中的删除单元格命 答案 D 题目在Word中欲选定文档中的一个矩形区域,应在拖动鼠标前按下列哪个键不放()选择A Ctrl 选择B Alt 选择C Shift 选择D 空格 答案 B 题目在PowerPoint中,为所有幻灯片设置统一的、特有的外观风格,应运用() 选择A 母版 选择B 自动版式

选择C 配色方案 选择D 联机协作 答案 A 题目在Excel中,工作簿一般是由下列哪一项组成:() 选择A 单元格 选择B 文字 选择C 工作表 选择D 单元格区域 答案 C 题目字号中阿拉伯字号越大,表示字符越____中文字号越小,表示字符越____。() 选择A 大、小 选择B 小、大 选择C 不变 选择D 大、大 答案 A 题目把文本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的顺序是:1、按“复制”按钮;2、选 定文本;3、将光标置于目标位置;4、按“粘贴”按钮;请选择一组正确的操作步骤:() 选择A 1234 选择B 1324 选择C 2134 选择D 2314 答案 C 题目字数统计命令包含在哪个菜单中() 选择A 视图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 B.随意倾倒在水槽中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2、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燃烧匙 3、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试管 4、下列仪器中,可与试管、烧杯、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 A.集气瓶 B.漏斗 C.量筒 D.锥形瓶 5、下列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B.过滤时,液体应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C.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D.使用天平时,用手取用砝码 6、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切勿让试管底部接触灯芯,这是因为() A.将使酒精燃烧不完全 B.易使酒精灯熄灭 C.灯芯温度低,易使已受热后的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D.灯芯温度高,易使试管底部溶化 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药品不定量时,固体一般去1~2克 B.安装过滤器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 C.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一定要盖上灯帽 8、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 B. 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 C. 取液后的滴管,放置时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 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9、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集气瓶 B. 量筒 C. 试管 D. 烧杯

10、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 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 实验室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一些无毒性的试剂 C. 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可以不作处理 D.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实验台上,致使酒精溢出燃烧,可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12、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1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块状固体药品时,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手拿 B. 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C. 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 D.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其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 14、用托盘天平称量3.6克食盐,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 A. 加砝码 B. 加药品 C. 减药品 D. 调节螺丝向左旋 15、量取8毫升稀硫酸应选用的仪器是() A. 50毫升量筒 B. 5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 C. 10毫升量筒 D. 1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 16、下列各组仪器,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一组是() A. 量筒、蒸发皿、烧杯 B. 量筒、蒸发皿、试管 C. 集气瓶、蒸发皿、试管 D. 烧杯、蒸发皿、试管 17、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A. 酒精灯 B. 托盘天平 C. 蒸发皿 D. 漏斗

计算机二级office操作题

计算机二级office题库操作题 操作题一 字处理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DOCX。K001 某高校学生会计划举办一场“大学生网络创业交流会”得活动,拟邀请部分专家和老师给在校学生进行演讲。因此,校学生会外联部需制作一批邀请函,并分别递送给相关得专家和老师。 请按如下要求,完成邀请函得制作: 1.调整文档版面,要求页面高度18厘米、宽度30厘米,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页边 距(左、右)为3厘米。 2.将考试文件夹下得图片“背景图片、jpg”设置为邀请函背景。 3.根据“Word—邀请函参考样式、docx"文件,调整邀请函中内容文字得字体、字号与颜 色. 4.调整邀请函中内容文字段落对齐方式。 5.根据页面布局需要,调整邀请函中“大学生网络创业交流会”与“邀请函”两个段落得 间距。 6.在“尊敬得”与“(老师)”文字之间,插入拟邀请得专家和老师姓名,拟邀请得专家和老 师姓名在考试文件夹下得“通讯录、xlsx”文件中。每页邀请函中只能包含1位专家或老师得姓名,所以得邀请函页面请另外保存在一个名为“Word-邀请函、docx”文件中。 7.邀请函文档制作完成后,请保存“Word、docx”文件。 文字解析: (1)【微步骤】 步骤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得文档“WORD、DOCX”. 步骤2: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页面设置"组得对话框启动器,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在“页边距”选项卡中得“页边距”区域中设置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页边距(左、右)为3厘米。 步骤3:在“纸张”选项卡中得“纸张大小”区域设置为“自定义”,然后设置页面高度18厘米,页面宽度30厘米. 步骤4: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页面背景”组得“页面颜色"右侧得下三角,打开“页面颜色”下拉列表,选择“填充效果”,打开“填充效果”对话框,单击“图片”选项卡中得“选择图片”按钮,去选择考生文件夹下得图片“背景图片、jpg”,这样就设置好了背景。 (2)【微步骤】 步骤1:选中文本“大学生网络创业交流会”,设置字号为“初号”、字体为“黑体”与颜色为“深蓝”。对齐方式为“居中"。 步骤2:选中文本“邀请函",设置字号为“初号”、字体为“黑体”与颜色为“黑色”。对齐方式为“居中”。 步骤3:选中剩下得文本,单击“开始”选项卡→“段落”组得对话框启动器,打开“段落”对话框,在“行距"中选择得“多倍行距”,在“设置值”中设置“3”. (3)【微步骤】 步骤1:单击“邮件”选项卡→“开始邮件合并"组→“开始邮件合并”→“邮件合并分步向导”命令。 步骤2:打开了“邮件合并”任务窗格,进入“邮件合并分步向导”得第1步(共6步),在“选择文档类型”中选择“信函”。 步骤3:单击“下一步:正在启动文档”链接,进入“邮件合并分步向导”得第2步,在“选择

一级OFFICE选择题库完整

一级OFFICE选择题库 1.CPU中有一个程序计数器(又称指令计数器),它用于存放()。 D A)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容 B)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容 C)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存地址 D)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存地址 2.通常用MIPS为单位来衡量计算机的性能,它指的是计算机的()。D A)传输速率B)存储容量 C)字长D)运算速度 3.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采用的两种翻译方式是()。A A)编译和解释B)编译和汇编 C)编译和连接D)解释和汇编 4.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协调。总线常由()3部分组成。A A)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输入总线、输出总线和控制总线 C)外部总线、部总线和中枢总线 D)通信总线、接收总线和发送总线 5.Internet中完成从域名到IP地址或者从IP到域名转换的是()服务。A A)DNS B)FTP C)WWW D)ADSL 6.若在一个非“0”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右边加两个“0”形成一个新的数,则新数的值是原数值的()。A A)四倍 B)二倍 C)四分之一 D)二分之一 7.国标”中的“国”字的十六进制编码为397A,其对应的汉字机码为()。A A)B9FA B)BB3H7 C)A8B2 D)C9HA 8.已知字符B的ASCII码的二进制数是1000010,字符F对应的ASCII码的十六进制数为()。 B A)70 B)46 C)65 D)37 9.某显示器技术参数标明“TFT,1024×768”,则“1024×768”表明该显示器()。A A)分辨率是1024×768 B)尺寸是1024mm×768mm C)刷新率是1024×768 D)真彩度是1024×768 10.所有与Internet相连接的计算机必须遵守一个共同协议,即()。C A)http B)IEEE 802.11 C)TCP / IP D)IPX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题

考题训练(十七)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夯实基础 考点1常用仪器的用途 1.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当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图K17-1 2.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B.量筒C.试管D.烧杯 3.图K17-2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四种仪器,按要求填空。 图K17-2 (1)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量筒的用途是用来量度____________。 (3)用完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因为酒精有________。 (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A.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 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 C.为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 D.实验结束后,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 5.实验结束后,图K17-3所示仪器的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K17-3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K17-4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K17-5 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图K17-6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O2: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10.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的实际体积相比() A.偏小B.偏大 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 11.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溶液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12.下列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图K17-7 能力提升 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K17-8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实验报告1windows的基本操作范例

实验名称: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主题的设置。 2.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3.掌握开始菜单的组织。 4.掌握多任务间的数据传递——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属性查看和设置。 6.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与恢复。 7.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8.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存储和解压缩。 二、实验环境 1.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通过上机完成实验4、实验5所有内容后完成该实验报告 1.按“实验4--范例内容(1)”的要求设置桌面,将修改后的界面复制过来。 注:没有桌面背景图“Autumn”的,可选择其它背景图。 步骤:在桌面空白区域右击,选择菜单中的“个性化”,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桌面背景”,在背景栏内选中“某一张图片”,单击“确定”。 修改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2.将画图程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固定项目列表”上。 步骤:右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菜单中的画图程序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附到「开始」菜单”命令。 3.在D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姓名”为名的文件夹(如01108101刘琳)和其子文件 夹sub1,然后:

步骤:选定D:\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学号+姓名”;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sub1” ①在C:\WINDOWS中任选2个TXT文本文件,将它们复制到“学号+姓名”文件夹中;步骤:选定“C:\WINDOWS”为当前文件夹,随机选取2个文件, CTRL+C复制,返回“D:\学号+姓名”的文件夹,CTRL+V粘贴 ②将“学号+姓名”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到其子文件夹sub1中;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中其中任意一个文件将其拖拽文件到subl ③在sub1文件夹中建立名为“”的空文本文档;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 sub1”为当前文件夹,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新建\文本文档”,把名字改为test,回车完成。 ④删除文件夹sub1,然后再将其恢复。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选择“删除”,然后打开回收站,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 4.搜索C:\WINDOWS\system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名第一个字母为s、文件长 度小于10KB且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并将它们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选定“ C:\WINDOWS\system”为当前文件夹,单击“搜索”按钮,在左侧窗格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中输入“s*.exe”,在“大小”中,选择“0~10KB”。 5.用不同的方法,在桌面上创建名为“计算器”、“画图”和“剪贴板”的三个快捷方式, 它们应用程序分别为:、和。并将三个快捷方式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①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②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画图",将其拖至桌面空白处。 ③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在“创建快捷方式”

计算机二级MSOffice考试word题型汇总附答案

WORD 专题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保存文档。 某高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职场定位和职业准备,提高就业能力,该校学工处将于2013年4月29日(星期五)19:30-21:30在校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题为"领慧讲堂--大学生人生规划"就业讲座,特别邀请资深媒体人、着名艺术评论家赵蕈先生担任演讲嘉宾。 请根据上述活动的描述,利用Microsoft Word制作一份宣传海报(宣传海报的参考样式请参考"Word-海报参考样式.docx"文件),要求如下: 1. 调整文档版面,要求页面高度35厘米,页面宽度27厘米,页边距(上、下)为5厘米,页边距(左、右)为3厘米,并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 "Word-海报背景图片.jpg"设置为海报背景。 2. 根据"Word-海报参考样式.docx"文件,调整海报内容文字的字号、字体和颜色。 3. 根据页面布局需要,调整海报内容中"报告题目"、"报告人"、"报告日期"、"报告时间"、"报告地点"信息的段落间距。 4. 在"报告人:"位置后面输入报告人姓名(赵蕈)。 5. 在"主办:校学工处"位置后另起一页,并设置第2页的页面纸张大小为A4篇幅,纸张方向设置为"横向",页边距为"普通"页边距定义。 6. 在新页面的"日程安排"段落下面,复制本次活动的日程安排表(请参考"Word-活动日程安排.xlsx"文件),要求表格内容引用Excel文件中的内容,如若Excel文件中的内容发生变化,Word文档中的日程安排信息随之发生变化。 7. 在新页面的"报名流程"段落下面,利用SmartArt,制作本次活动的报名流程(学工处报名、确认坐席、领取资料、领取门票)。 8. 设置"报告人介绍"段落下面的文字排版布局为参考示例文件中所示的样式。 9. 更换报告人照片为考生文件夹下的Pic 照片,将该照片调整到适当位置,并不要遮挡文档中的文字内容。 10. 保存本次活动的宣传海报设计为。 1.【解题步骤】

OFFICE试题库汇总

------------------------------------------------------------精品文档-------------------------------------------------------- OFFICE试题库 一、选择题 1、Word97是_____C_____中的一个部分 A、Windows95 B、Windows97 C、Office97 D、WPS97 2、在WORD97的编辑状态,设置了标尺,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_____C_____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全屏显示方式 3、在 一、选择题 1、Word97是_____C_____中的一个部分 A、Windows95 B、Windows97 C、Office97 D、WPS97 2、在WORD97的编辑状态,设置了标尺,可以同时显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的视图方式是_____C_____ A、普通视图 B、页面视图 C、大纲视图 D、全屏显示方式 3、在WORD97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_____C_____ A、将指定的文档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 B、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口 C、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入内存并显示 D、显示并打印指定文档内容 4、在WORD中打印4-10,16表示打印文档案的_____C_____ A、第4页,第10页,第16页 B、第4页至第16页 C、第4页至10页,第16页 D、第4页,第10页至16页

5、WORD菜单中常会出现一些暗灰色的选项,这表示_____D_____ A、系统运行故障 B、WORD本身缺陷 C、文档带病毒 D、这些项在当前无效 6、在下面几种方法中不是word保存文档的正确顺序的是____D______ A 文件菜单——保存/或另存为 B 通过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C 关闭文档时助手提示保存选是 D编辑菜单——保存/或另存为 7、word2000可以为文字设置不同的格式,是在___B___对话框里进行设置。 A 打印 B字体 C 选项 D样式 8、word中系统默认的对齐方式是_____A_____ A 两端对齐 B右对齐 C居中对齐 D分散对齐 9、要给一个word文档换个名字存储应_____B_____ A 保存 B 另存为 C 没有办法 10、单击WORD主窗口标题栏右边显示的最小化按钮后_____B_____。 A、 WORD的窗口被关闭 B、 WORD的窗口被关闭,变成任务栏上一桉钮 C、 WORD的窗口关闭,变成窗口图标关闭按钮 D、被打开的文档窗口末关闭 11、在Word中插入图形,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B____。 A、直接利用绘图工具绘制图形 B、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再选择某个图形文件名。 C、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再选择某个图形文件名 、利用剪贴板将其它应用程序中的图形粘贴到所需文档中D.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题后括号中)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量取8mL水稀释浓硫酸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5.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学习化学,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志使用不恰当的是 ()

8.徐浩同学准备了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9.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的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克的碳酸钠粉末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 L医用消毒酒精 12.做溶解、过滤、蒸发实验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试管B.烧杯C.酒精灯D.玻璃棒 1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4.“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 L B.小于10m L D.等于10m L D.无法确定 1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题 18.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4)蒸发、结晶操作中应使用。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一、试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当。 内容包含:试验题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注意事项。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三、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目的:掌握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材料: 器材:注射器 1 ml、2 ml、5 ml;针头:4号、5号、6号。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注射用5.0-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2号针头;大鼠与兔子用16号针头。 药品:生理盐水 试验方法: 1、安装针头:选择适宜号数的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管嘴上,拧紧,要求针尖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2、吸取药液: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左手持针管,右手提抽针芯,缓慢吸取药液至需要量。 3、排尽气泡:将吸入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向上,先抽一下针芯,使针头内的药液进入针管,并使针管内的空气汇集在药液上面,然后轻轻推动针芯,使空气自针头排出,直至溢出药液为止。若遇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再抽入空气少许,使该微量气泡汇合于抽入的空气中,然后一并排出(注意:避免将针头朝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喷射到人身上)。 4、持注射器: (1)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食指固定在针头与针管接头处;进针后,用食指夹住针管,拇指推动针芯注药。 (2)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无名指固定在针头和针管接头处,食指推动针芯注药。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 2、按接针头时须旋转90度; 3、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4、排尽气泡; 5、注射器针头按接处需用食指或无名指固定;

二级MS Office真题第9套完整解析

Word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 面的操作。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都保存在考生文件夹[C:\WEXAM\65990001]下 某出版社的编辑小刘手中有一篇有关财务软件应用的书稿“会计电算化节节高升.docx”,打开该文档,按下列要求帮助小刘对书稿进行排版操作并按原文件名进行保存:1.按下列要求进行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16开,对称页边距,上边距2.5厘米、下边 距2厘米,内侧边距2.5厘米、外侧边距2厘米,装订线1厘米,页脚距边界1.0厘米。 2.书稿中包含三个级别的标题,分别用“(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全部删除 4.书稿中有若干表格及图片,分别在表格上方和图片下方的说明文字左侧添加形如“表1-1”、“表 2-1”、“图-1”、“图2-1”的题注,其中连字符“-”前面的数字代表章号、“-”后面的数字代表图标的序号,各章节图和表分别连续编号。添加完毕,将样式“题注”的格式修改为仿宋、小五号字、居中。 5.在书稿中用红色标出的文字的适当位置,为前两个表格和前三个图片设置自动引用 其题注号。为第2张表格“表1-2好朋友财务软件版本及功能简表”套用一个合适的表格样式、保证表格第1行在跨页时能够自动重复、且表格上方的题注与表格总在一页上。 6.在书稿的最前面插入目录,要求包含标题第1-3级及对应页号。目录、书稿的每一 章均为独立的一节,每一节的页码均以奇数页为起始页码。 7.目录与书稿的页码分别独立编排,目录页码使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 书稿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1、2、3……)且各章节间连续编码。除目录首页和每章首页不显示页码外,其余页面要求奇数页页码显示在页脚右侧,偶数页页码显示在页脚左侧。 8.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Tulips.jpg”设置为本文稿的水印,水印处于书稿页面的 中间位置、图片增加“冲蚀”效果。 1. 【解题步骤】

最新Office考试试题库

123 Office办公软件考试试题题目 课程名称 Office 办公自动化(XHKC-ZY-002) 题型单选题 题目在选定了整个表格之后,若要删除整个表格中的内容,以下哪个操作正确()选择A 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表格”命令 选择B 按Delete键 选择C 按Space键 选择D 按Esc键 答案 B 题目艺术字对象实际上是() 选择A 文字对象 选择B 图形对象 选择C 链接对象 选择D 既是文字对象,也是图形对象 答案 B 题目在Excel 2003 中,进行分类汇总之前,我们必须对数据清单进行() 选择A 筛选 选择B 排序 选择C 建立数据库 选择D 有效计算 答案 B 题目 Word 2003 中对文档分栏后,若要使栏尾平衡,可在最后一栏的栏尾插入()选择A 换行符 选择B 分栏符 选择C 连续分节符 选择D 分页符 答案 C 题目在Excel 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区域默认的字段汇总方式是() 选择A 平均值 选择B 乘积 选择C 求和 选择D 最大值 答案 C 题目下列删除单元格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择A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按Del键 选择B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按剪切按钮 选择C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按Shift+Del键

选择D 选中要删除的单元格,使用右键菜单中的删除单元格命 答案 D 题目在Word中欲选定文档中的一个矩形区域,应在拖动鼠标前按下列哪个键不放()选择A Ctrl 选择B Alt 选择C Shift 选择D 空格 答案 B 题目在PowerPoint中,为所有幻灯片设置统一的、特有的外观风格,应运用() 选择A 母版 选择B 自动版式 选择C 配色方案 选择D 联机协作 答案 A 题目在Excel中,工作簿一般是由下列哪一项组成:() 选择A 单元格 选择B 文字 选择C 工作表 选择D 单元格区域 答案 C 题目字号中阿拉伯字号越大,表示字符越____中文字号越小,表示字符越____。() 选择A 大、小 选择B 小、大 选择C 不变 选择D 大、大 答案 A 题目把文本从一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的顺序是:1、按“复制”按钮;2、选定文本;3、将光标置于目标位置;4、按“粘贴”按钮;请选择一组正确的操作步骤:() 选择A 1234 选择B 1324 选择C 2134 选择D 2314 答案 C 题目字数统计命令包含在哪个菜单中() 选择A 视图 选择B 插入 选择C 格式 选择D 工具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有答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考题及要求 答案仅供参考 一、说出下列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 1 干燥器 2 电热套 3 蒸发皿4洗瓶 5 称量瓶 6 试剂瓶 7 锥形瓶 8 抽滤瓶9滴瓶 10 漏斗11 量筒12 1000 ml容量瓶13 量杯14分液漏斗

15移液管16 酸式滴定管17碱式滴定管18刺形分馏柱19直形冷凝柱20球形冷凝柱 21 布氏漏斗22 烧瓶23 蒸馏头24 接引管25滴管 二、判断题 1、洗净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剂瓶等不能倒扣在实验台上。(V) 2、洗瓶尖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V) 3、铬酸洗液不能重复使用。(X) 4、量筒洗净后应放在烘箱中烘干。(X) 5、用烘箱烘干玻璃仪器时,烘箱的温度可设定为105~110℃。(V) 6、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头不可伸入到通风厨中。(V) 7、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标签颜色分别为红色、蓝色。(V) 8、固体试剂装入广口试剂瓶,液体试剂装入细口试剂瓶。(V) 9、可以将鼻孔靠近试剂瓶口去感觉试剂的气味。(X) 10、在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前,磨口玻璃塞要用橡皮筋系在瓶口。(V) 11、取用化学试剂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应按照最少量取用:液体取l~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V) 12、实验过程中,未用完的化学药品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中,要将其丢弃。(X)

13、用胶头滴管往容器中加入较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V) 14、采用倾倒法取用液体试剂时,试剂瓶的标签要靠在手心,试剂瓶口不能与承接试剂的容器口接触。(X) 15、为将粉末状固体试剂送入容器的底部,可以使用纸片折成的V型槽。(V) 16、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时,砝码应放在右盘。(V) 17、称量0.1200~0.1300g药品时,要用加重法在分析天平上进行。(X) 18、带有刻度的烧杯可以作用量器使用。(X) 19、称量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而要用纸带套住称量瓶。(V) 20、要待分析天平的零点显示稳定后方可进行称量操作。(V) 21、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量的液体时,留在移液管尖嘴的少量液体要用洗耳球吹出。(X) 22、碱式滴定管通过玻璃珠和橡皮管间的缝隙大小来控制滴定速度。(V) 23、酸碱滴定管除可用于酸碱滴定外,也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V) 24、滴定用的锥形瓶在洗净后一定要烘干方可使用。(X) 25、量筒的刻度值为“上小下大”,滴定管的刻度值为“上大下小”。(X) 26、用移液管移取试剂瓶中的液体时,移液管要插入到试剂瓶的底部。(X) 27、从移液管中放出液体到容器中时,移液管的尖嘴口要接触容器内壁。(V) 28、在滴定开始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可以不予排出。(X) 29、滴定管使用完后,要洗净并倒置夹在滴定台的蝴蝶夹上。(V) 30、如果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旋塞处漏液,可以采用在旋塞上涂抹凡士林来处理。(V) 31、分液漏斗的旋塞操作方法和酸式滴定管相同。(V) 32、从分液漏斗中放出液体时,上下层液体均应从下口放出。(X) 33、普通常压过滤时,漏斗流出口的尖嘴端不能靠在烧杯的内壁。(X) 34、过滤时,要将待过滤液直接倒入漏斗中。(X) 35、布氏漏斗中不用放入滤纸。(X) 36、为了维持过滤时滤液较高的温度,应采用热过滤,热过滤又称保温过滤。(V) 37、分液漏斗使用前不用检查是否漏液。(X) 38、减压过滤时,吸滤瓶的支管口要通过橡皮管与真空泵相连。(X) 39、抽滤完成后,应先关闭真空泵再拨开抽滤瓶上的橡皮管。(X) 40、减压过滤简称为抽滤或吸滤,比常压过滤的速度更快。(V) 41、蒸馏时,圆底烧瓶中装入的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2/3。(V) 42、蒸馏装置的安装应遵循“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拆卸顺序与安装顺利相同。(X) 43、蒸馏完成后,要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X) 44、蒸馏时,温度计从蒸馏头上口插入的深度没有明确要求。(X) 45、当液体的沸点差距小于30℃时,要使用分馏方法来进行分离,而不能使用蒸馏。(V) 46、安装分馏装置时,接引管应伸入到接收器中,但不能接触接收器内壁。(V) 47、当蒸汽温度超过140℃时,依然可以使用水冷凝管。(X)

实验一 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一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 2.熟悉常用玻璃仪器及洗涤与干燥 3.掌握称取、吸取和量取的操作规范 4.掌握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此部分要求同学们自己写,挑主要的写即可) 三、常用玻璃仪器(此部分不用写在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中的玻璃仪器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标准磨口仪器。 1. 普通玻璃仪器 常见的普通玻璃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等,见图1-1所示。 图1-1 常用普通玻璃仪器 2. 标准磨口仪器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标准磨口仪器如图1-2所示。

短颈圆底烧瓶斜三颈烧瓶梨形烧瓶蒸馏头标准接头 克氏蒸馏头二口接管接受管真空接受管搅拌器套管 温度计套管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 图1-2 标准磨口仪器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实验报告此部分序号为“三”,抓自己认为重点的写,不需要全部照抄) 1. 玻璃仪器的洗涤 使用洁净的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化学工作者应有的良好习惯。洗净的仪器在倒置时,器壁应不挂水珠,内壁应被水均匀润湿,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如果有水珠,说明仪器还未洗净,需要进一步进行清洗。 (1) 一般洗涤 仪器清洗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毛刷蘸上去污粉或洗衣粉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洗刷时,不能用秃顶的毛刷,也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戳破仪器。有时去污粉的微小粒子粘服在器壁上不易洗去,可用少量稀盐酸摇洗一次,再用清水冲洗。如果对仪器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时,可在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进行淋洗 次,用蒸馏水淋洗仪器时,一般用洗瓶进行喷洗,这样可节约蒸馏水和提高洗涤效果。 (2) 铬酸洗液洗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