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信监控技术规范 文件附件-平台分册

电信监控技术规范 文件附件-平台分册

附件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6年2月

目录

前言 (3)

1、 编制说明 (4)

2、 适用范围 (5)

3、 引用标准 (6)

4、 缩略语 (8)

5、 中心平台系统 (9)

5.1中心平台系统描述 (9)

5.2中心平台逻辑结构 (9)

5.3 CMS (9)

5.4 VTDU (10)

5.5 NRU (10)

5.6 AAA (10)

6、 中心系统平台功能要求 (11)

6.1 CMS功能要求 (11)

6.1.1 注册服务 (11)

6.1.2 告警服务 (11)

6.1.3 控制服务 (11)

6.2 VTDU功能要求 (11)

6.3 NRU功能要求 (12)

6.4 AAA功能要求 (12)

6.5业务支撑功能要求 (13)

6.5.1 客户管理 (13)

6.5.2 配置管理 (13)

6.5.3 权限管理 (13)

6.6系统网管功能要求 (14)

6.6.1 节点资源管理要求 (14)

6.6.2 设备的软件版本信息管理 (14)

6.6.3 系统日志管理 (14)

6.6.4 故障管理 (14)

6.6.5 统计报表管理 (14)

7、 平台互联技术要求 (15)

7.1实现技术构架 (15)

7.2平台互通功能要求 (16)

7.3接口规范 (16)

7.3.1 接口规范原则 (16)

7.3.1.1 总体协议要求 (16)

7.3.1.2 SIP消息头域 (16)

7.3.1.3 媒体传输格式 (18)

7.3.2 平台CMS之间的消息接口 (18)

7.3.2.1 通信方式 (18)

7.3.2.2 平台管理功能 (19)

7.3.2.2.1 时间同步 (19)

7.3.2.2.2 平台注册 (19)

7.3.2.3 设备管理 (21)

7.3.2.3.1 设备划归 (21)

7.3.2.3.2 设备搜寻 (23)

7.3.2.4 设备控制 (25)

7.3.2.4.1 PTZ控制 (25)

7.3.2.4.2 透明通道 (26)

7.3.2.4.3 报警消息 (28)

7.3.2.5 设备参数设置 (29)

7.3.2.6 设备参数查询 (33)

7.3.2.7 录象查询回放 (37)

7.3.2.7.1 启动录像 (37)

7.3.2.7.2 停止录像 (38)

7.3.2.7.3 录像回放请求 (39)

7.3.2.7.4 停止回放请求 (41)

7.3.2.7.5 前端录像查询请求 (42)

7.3.2.7.6 录像删除请求 (44)

7.3.2.8 计费 (45)

7.3.3 平台VTDU之间消息接口 (46)

7.3.3.1 通信方式 (46)

7.3.3.2 功能接口 (47)

7.3.3.2.1 实时视频请求 (47)

7.3.3.2.2 停止实时视频请求 (48)

7.3.3.2.3 实时视频浏览路由请求 (50)

7.3.4 消息编号 (51)

7.3.5 说明附件 (52)

前言

本规范之目的主要是在原来的《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技术规范(暂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便解决全球眼业务发展中存在的前端设备的标准化、平台互连等问题。基于这个新的技术规范,平台厂家和中国电信运营、维护人员能够在本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平台的开发、其它业务系统接口的开发和维护。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视频监控中心服务平台设备支持的功能、接口、性能、协议定义等方面的技术定义和要求。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平台支持的业务、功能、性能、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功能与接口标准,指导系统厂商进行系统平台的开发,为全球眼平台开发、与其它业务系统接口的开发、平台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在本规范中:

必须:表示该条目是本规范必须。违反这样的要求是原则性错误。

必须实现:表示该要求必须实现,但不要求缺省使能。

不允许(不可以):标识该条目绝对禁止。

应当(建议):表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忽视该条目的理由,但是忽视或违反该条目时必须仔细衡量。

应当(建议)实现:与应当(建议)类似,实现时不必要缺省使能。

不应当(不建议):表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在所描述行为可接受或有效的理由,但实现该行为时必须仔细衡量。

可以:标识该条目确实可选。某些厂商可能出于市场或其它原因实现该选项,另一厂商可能出于类似理由不实现该选项。

本规范中“必须”和“必须实现”的条款规范了现阶段网络建设的基本需要。“应当(建议)实现”和“应当(建议)实现”主要规范了网络设备和技术发展目标的需要。各地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决定对本规范中各条款的满足程度。

本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如中国电信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规范有矛盾之处,按此规范执行。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心系统平台的开发、入网检测、工程设计和网络运行、管理维护等提供技术依据。

本规范主要引用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规范制定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有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规范

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V2.0)-总体技术要求

ITU-T Q.931

RFC3261-2002 SIP会话发起协议

RFC2327-1998 SIP会话描述协议

RFC2617-1999 HTTP认证-基本和摘要访问认证

ITU-T H.323-98 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ITU-T H.263-1998 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RFC2138(1997) RADIUS协议

MPEG-4(ISO/IEC 14496) 面向复杂视音频通信的多媒体系统标准 ITU-T H.264(MPEG 4 part 10)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

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

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

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CCITT G.711建议(1988) 音频信号的脉冲编码调制(PCM)

CCITT G.722建议(1988) 7 kHz 的64 kbit/s音频编码

CCITT G.728建议(1992) 使用低延时代码激励线性预测(LD-CELP)

的16 kbit/s语音编码

ITU-T G.729建议(1996) 使用共轭结构代数代码激励线性预测

(CS-CELP)的8 kbit/s语音编码

IETF RFC 1889 和1890 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控制协议

(RTCP)

RFC872 TCP 传输控制协议

RFC877 IP 互联网络协议

RFC877 TCP UDP 用户数据包协议

RFC775 FTP 远程文件传输协议

4、缩略语

请参见《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V2.0)-总体技术要求》的定义。

5、中心平台系统

5.1 中心平台系统描述

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平台系统负责用户和设备的接入管理,提供视频访问和控制服务以及录像处理服务等业务。由CMS、VTDU、NRU、AAA服务几部分组成。

5.2 中心平台逻辑结构

图5-1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物理结构图

5.3 CMS

CMS是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平台系统中心管理服务单元,是中心服务平台的核心单元,负责实现PU、CU的接入、各单元的信令转发控制处理、报警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以及业务支撑信息管理。

5.4 VTDU

VTDU是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平台系统的媒体处理单元,实现音视频请求、接收、分发。实现多级级联和分布式部署。VTDU仅接受本域CMS的管辖,但为其它域提供媒体访问接口。

5.5 NRU

NRU是网络视频监控中心平台系统的网络录像服务器,可实现视频存储、检索。支持视频回放。可实现分布式部署。

5.6 AAA

AAA提供用户使用本业务的认证/授权/记帐服务。

6、中心系统平台功能要求

6.1 CMS功能要求

6.1.1 注册服务

实现前端设备的注册验证,以及实现设备的IP地址自动更新服务。 6.1.2 告警服务

1) 提供告警服务,接受来自前端应用服务器的告警信息,以EMAIL和短消息通

知相关人员。

2) 将告警信息分发给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最终转发给客户端

子系统的当前操作用户。

3) 支持客户端的告警联动处理。

4) 支持报警设备的布防/撤防设置。

6.1.3 控制服务

要求支持对设备的参数设置、查询服务,支持客户对云镜的控制处理。同时支持录像命令的请求。

6.2 VTDU功能要求

1)转发:

视频可通过VTDU被转发,访问方只要访问VTDU并告知要访问的前端设备,VTDU可代为取到视频流并转发给该访问方。

2)分发:

一路视频通过VTDU可以被复制成多路送给不同的访问方。

3)支持多VTDU的级联与负载均衡和分布式部署。

4)计费原始信息采集记录

VTDU提供视频访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视频流量信息等计费原始信息。

6.3 NRU功能要求

1)媒体数据中心存储

1. 定时:根据用户预置的时间表进行录像;

2. 手动:按照用户的开始录像、停止录像指令进行控制的录像;

3. 事件触发:由系统中事件(报警、图像运动)触发的录像,同时应

有预录机制,预录时间可灵活设置,预录时长不小于2分钟。录制

时间也可灵活设置,时长不小于5分钟。

2)媒体数据检索/回放

1. 支持客户按时间、地点、报警事件等信息检索并回放视频;

2. 支持客户实现播放、快放、慢放、单帧放、拖曳、暂停功能;

3. 支持任何情况下,客户能随时回放1分钟前的录像;

4. 支持客户对录像文件边下载边回放;

5. 录像文件支持Media Player等通用播放器;

6. 可支持客户端多路视频同步回放功能。

3. 管理媒体数据

1、实现录像的策略管理:定时删除、额定空间的循环覆盖等;

2、在CMS的统一调度下能够根据一定的调度策略进行分布式部署和灵活

调度;调度策略必须支持根据单台NRU的压力负荷情况进行调度和分配。

6.4 AAA功能要求

1)认证/授权服务功能

用户使用监控平台提供的各项业务服务的时候需要首先对其身份作出验证和授权。用户通过身份认证及授权后,可以使用远程视频监控平台提供的授权服务。

2)计费

处理用户访问以及录像等所产生的计费原始信息,提供对外的帐务中心处理接口。

6.5 业务支撑功能要求

6.5.1 客户管理

1)、客户档案维护 :客户基础及扩展信息的修改,包括跟客户相关信息的维护、联系人等;

2)、客户档案查询: 提供多种方式组合查询客户档案,以及客户信息的详细展现;

3)、用户档案的查询:提供多种方式组合查询全球眼用户档案,以及用户信息的详细查询;

4)、客户受理信息:开户、开通、变更、销户。

6.5.2 配置管理

要求支持对业务数据的配置信息管理。

1) 主要支持对平台设备、前端设备的添加、配置、属性、注销、查询、划

归、启/停用等管理功能;

2) 支持对业务开通相关数据进行配置和管理。

6.5.3 权限管理

1) 要求支持分级管理权限机制,不同级别给予不同的操作及管理权限;至

少设置电信管理员、电信操作员、客户管理员、用户四级;

2) 电信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创建客户管理员,完成用户开户,设置用

户数量的操作;可配置及修改客户管理员的管理范围,实现对整个系统

客户群的分群分级管理;

3) 电信操作员可在电信管理员授权下进行操作,可在根据客户需求在营业

系统中进行数据的录入、修改、维护。

4) 客户管理员可对所属用户进行用户名创建、分配、修改、删除等操作,

分配业务功能操作及管理权限,实现客户自主管理;

5) 用户行使管理员所赋予的操作及管理权限,可自主修改用户密码;

6) 实现对用户权限的设置管理。

6.6 系统网管功能要求

6.6.1 节点资源管理要求

要求提供网络资源节点的管理,可以实现了解整个网络系统配置及分布;了解当前的网络系统中所有节点,它们运行状态如何,有哪些是新增加的节点;实现根据管理区域的范围进行分级管理。

6.6.2 设备的软件版本信息管理

1) 系统能够提供设备硬件和软件版本信息;

2) 对远端的网络硬件设备支持远程软件版本和配置文件的升级; 6.6.3 系统日志管理

要求提供系统操作日志的管理;

1) 日志分类:应用日志、系统操作日志、告警日志;

2) 监控业务、应用相关的所有重要操作记录在应用日志,系统的所有

操作记录在系统操作日志中,所有的告警信息记录在告警日志中。

6.6.4 故障管理

要求实现对系统设备、网络等故障信息的维护管理。

6.6.5 统计报表管理

要求提供业务的统计报表功能。

7、平台互联技术要求

7.1 实现技术构架

建议平台部署时,对信令传输、媒体传输分别配置承载网络,如图7.1所示。

信令承载网络

CMS2

媒体承载网络VTDU2

NRU1中国电信

网络

图7.1 平台承载网示意图

对于信令承载网络,建议采用MPLS VPN方式组网,需保证传输质量及信令传输安全性。

对于媒体承载网络,建议CN2上传输或在CN2上组建MPLS VPN传输,可采用标签技术保障QoS。(全球眼的等级优先级为白金业务,城域网标记101,CN2标记101)。

系统部署时,建议CMS设备部署防火墙,VTDU和NRU部署在防火墙外部,同一域平台设备间应有高质量网络连接(一般在同一IDC机房内,可采用局域网连接)。

承载网性能要求参见总体要求8.1处。

7.2 平台互通功能要求

要求支持:

1)平台注册功能:实现互通平台之间的平台信息的注册。

2)平台间设备共享管理:提供被异域平台可访问设备的共享

a) 设备划归

b) 设备搜索

3)支持异域设备的控制

a)PTZ控制

b)通明通道处理功能

4)支持异域设备的参数设置/查询功能

5)支持异域平台录像控制/远程检索回放功能

6)支持异域视频访问功能

7.3 接口规范

7.3.1 接口规范原则

7.3.1.1 总体协议要求

本规范定义消息的原则如下:

(1) 以RFC3261定义的消息格式为参考;

(2) 对中国电信全球眼需要的功能参考SIP的构架和信令交互实现的机制进行消息规范;

(3) 采用SIP的结构描述方式,头信息完全采用SIP协议头结构,消息体采用XML结构化方法。便于后期向SIP体系平滑过渡。

7.3.1.2 SIP消息头域

SIP是基于请求/响应的事务处理模型,使用消息方式完成用户的定位,会话的建立和管理。SIP消息分为两类:SIP请求和SIP响应。SIP消息的基本格式为:

generic-message = start-line

*message-header

CRLF

[ message-body ]

start-line = Request-Line / Status-Line

一般的SIP消息由开始行、消息头、消息体组成。SIP请求和SIP响应在开始行内容不同。

SIP请求的开始行为:

Request-Line = Method SP Request-URI SP SIP-Version CRLF

SIP响应的开始行为:

Status-Line = SIP-Version SP Status-Code SP Reason-Phrase CRLF 头信息的具体描述:

请求头:

INFO sip:xxx

Content-Type: application/global_eye_v10+xml

Content-Length: xxx

To: xxx

From: xxx

CSeq: xxx INFO

Call-ID: xxx

Max-Forwards: xxx

Via: xxx

Contact: xxx

[CrLF]

回应头:

200 OK sip:xxx

Content-Type: application/global_eye_v10+xml

Content-Length: xxx

To: xxx

From: xxx CSeq: xxx INFO Call-ID: xxx Max-Forwards: xxx Via: xxx Contact: xxx [CrLF]

7.3.1.3 媒体传输格式

平台互联中的媒体传输格式请参见《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V2-PUCU 分册》CU 与 VTDU 的通信协议(8.2)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本分册不再复述。

7.3.2 平台CMS 之间的消息接口

7.3.2.1 通信方式

通讯层负责请求和应答消息在网络上的实际传输。平台互联通信必须采用无连接的UDP 通信方式,默认通信端口5060。平台在通信过程中具有客户端和服务端两个角色。请求、响应的包要预留200个字节以供SIP 头部via 字段使用,在实现上必须支持实际网络关于UDP 最大包限制的消息处理。请示与响应必须一一对应。

1)客户端角色

通讯层的客户端负责发送请求和接收应答。通讯层的用户把请求交给通讯层的实例进行处理,包括IP 地址和端口。当接收到应答时,通讯层的客户端必

一次交互实例

须检验XML 消息中Header 标签的消息类型(Message_Type)和包序号(Sequence_Number),如果参数不符合客户端通讯层在请求中插入的值,那么这个应答必须丢弃。

2)服务端角色

通讯层的服务器应当能够接收从任何IP 地址、端口上过来的请求。服务端要检查IP 是否存在于平台静态路由表中,如果不存在,那么这个请示必须丢弃(可选择记录到系统日志)。匹配的请求无论处理的结果如何,服务端必须给出应答,应答发送到平台静态路由表中指定的端口。

7.3.2.2 平台管理功能 7.3.2.2.1 时间同步

功能说明:平台的时间同步采用NTP 协议完成。

7.3.2.2.2 平台注册 1)功能说明:

平台使用平台编号作为唯一标识,平台使用“平台静态路由表”实现消息

路由,平台的路由不可能看起来是这样: 平台编号 IP 地址 端口 连接方式 100 192.168.0.1 5060 UDP 101 172.16.30.1

5060

UDP

NTP 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