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

【摘要】网络建构起人们数字化的生存状态,因其主体的符号性、信息的便捷性和表达的直接性而日渐成为利益求解渠道。网络集群行为是网络社会化后的一种特殊形式,蕴涵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自发秩序。网络集群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机制,剖析这一群体的社会心理因素,是正确处理该行为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社会心理机制;群体心理

【作者简介】许志红,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3)03 - 0181 - 05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意愿的舆论媒介。网络将话语权归属于大众,实现了言语的解放,同时也使日常隐匿的行为得以呈现。信息高度传播和开放的网络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市民社会,成为一个基于现实社会投射下的公共领域。“一些社会生活事件在网络强大的拓展力作用下得到有效复制,呈现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人们的态度、情感、认知集合地映射在网络空间,构成一种新的社会冲突形式,网络集群在信息时代无可选择地发生了。目前学界对网络集群行为未能进行整合研究,更缺少社会心理机制的探讨。事实上,缺失对群体心理的把握就失去了预警的主动权,从而无法实施网络舆情导控和网络心理干预。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读网络集群的发生机理,以期为防范、控制、疏导该行为提供帮助。

一、网络集群行为的界说

集群行为因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独特的群体心理构成而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新的传播手段会产生新的互动方式。当网络化生存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理念时,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方式和新的群体互动经验,网民借助思想观点的交流会形成超越单纯利益关系的神合,在情感的极度张扬、蔓延下产生对社会事件一致的看法,形成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进行网络社会活动的集体。所以在非预期的特定阶段内,一定数量的相对无组织的网民针对某一社会问题,以网络为平台来表达共同诉求而产生具有现实影响力的群体集聚,称为“网络集群行为”。按照事物发展规律,任何事件都具有可知性的必然趋势,但一些网络群体事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它的突发性,网络集群的爆发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难以准确预测和有效把握,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连锁性和随机性,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网络集群除了具有现实集群的特质之外,更因主体、媒介、途径、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主体的符号性。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成为众多个体借助无数虚拟的IP地址的汇集场所。网络中的个体以一个抽象的符号存在与显现,个体之间没有聚类分群的意义,内

部结构也极为松散。但对网络上某一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互动、建立彼此共同话语的时候,网络就再现出一个特定的活动空间,给虚拟个体获得了参与集体行动的机会,分享或批驳着一种思想和意愿,增强自己参与权与维护平等原理,诸种意见相互角斗、交汇、碰撞,力量此起彼伏,众多虚拟个体形成虚拟的群体结构,发展为一定规模和声势的集群行动。

(二)信息的便捷性。网络信息的“一点发信、多点感知,交互传递、滚动扩展”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网络事件聚合能量的倍增器。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增强了网络集群的突发性,信息扩散范围之广加剧了网络集群的防范性,信息包含容量之多加大了网络集群的控制性。一些群体事件通过个体的“多向性、非线性”的快捷传递,信息得以快速蔓延,结果在短时内大量聚集,出现暴涨之势,形成一呼百应的效果。在网络丛林中,个体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缩减对世界的把握与掌控,空间易感性增加,行为的盲目性与冲动性就随之产生。

(三)表达的直接性。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对社会现象心存不满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多半采取适当而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舒缓抗议性情感。当网络嵌入人们的生活,个体就无需顾及现实中遵循的原则,而是把网络作为表达意愿、宣泄情感、鼓动他人的交流平台,解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直舒胸臆,在虚拟世界行侠仗义,呐喊示威。网络是一个“意见丛林”,网络个体作为虚拟人,可以借助指尖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传播自己的心声,个体语言演变成群体语言,增强了群体话语的力量,极易出现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运动。

二、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理

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是外界事件刺激与网络个体心理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时段内,个体形成某种共同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即社会心理,是集群行为的催化剂。网络集群虽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但也蕴涵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自发秩序,有一个从萌发到消亡的过程。社会心理是网络集群演变机理中重要的因素。

(一)萌发期的心理促动。网络集群的致诱因子大多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极易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公众舆论。当敏感事件突发,并对网络群体理性构成极大的挑战时,网络个体会关注并参与到事件之中,表达意愿,形成网络共同体。

1.反沉默螺旋中的自我呈现。沉默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Elisabeth Noelle-Neumann 基于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研究提出的假说:个人选择沉默是因为惧怕孤立,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处于优势或多数意见时,就倾向于大胆而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反之即使自己非常赞同也会选择沉默。但在网络时代,个人摆脱了害怕被孤立的情绪和顾及周遭的无奈,开始极大地释放话语权,提高自我确信度,在自我逻辑推理、猜测分析的基础上引发延伸评说。这是一种“反沉默螺旋”现象。“把社会问题转入集体行动不是自发的,而是行动者、媒体和社会成员共同阐释和重新定义形成的过程。”“反沉默螺旋”现象反映出个人言论的自由度,选择出忠于内心的言论“澄清真相”或“发布异见”,而不会在优势意见中沉默。各种声音在网络中交织、碰撞,这其中既有个体表达出对道德、伦理、法律的追问,也有对社会结构和状态的不满与反抗:既有因信息不对称而对流言提供草根式的支持,也有因标榜个性而对偏差观点结成一致的同盟:既可出现“众神狂乱”,也可彰显公平正义。网络环境中个体充分的自我呈现为集群行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利益诉求中的相对剥夺感。“有效利益表达机制的迟钝或缺失往往激发部分群众对现有体制的失望与不信任。”集群行为与网络的结合表现出政府行政的不公与运行体制的故障。现实社会中出现一些政府漠视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回避社会矛盾,一些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而又不能通过合理的利益表达渠道来解决。当群众出现“想要”和“应得”的利益需求而政府或社会组织无法满足需求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存在两种水平: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群体相对剥夺感是引发集群行为的主要因素。网络解构了传统的权利模式,建构起网络民主,反映出民众受挫后的无奈选择。集群参与者支援当事人往往是对自己不想成为下一个制度或利益的牺牲品而作出的自我保护,失衡心态和怨恨心理的积聚,在网络中反映并扩散,这种行为表现出结构性压力的一致性。受损群体大多是“草根”阶层,他们具有天然的凝聚力和阶层对立意识,通过网络串联这种信息聚合的优势来弥补需求资源的有限不足,当民众自发的利益表达需要获得有效应对,而政府和社会组织不予回应或处于失效状态时,民众的网络声势会进一步增强,网络集群的爆发成为逻辑的必然。

3.网络族群中的社会认同。利益受损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对网络个体是相同的心理刺激,为了达到诉求的相同,个体相互之间会寻找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采取相同的行为模式。Van Zomeren认为不公正、群体认同及效能感都能预测集群行为。当群体中存在着较高的认同时,由不公正引发的愤怒可能是导致集群行为的重要原因。网络群体中的心理认同模型可以描述为:网络个体围绕某一中介性社会事项发表自己的言论,因其来自不同阶层,所属不同地域,自身属性千差万别而具有不同的社会认同。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处于网络的交互结构中,并能在这种结构中再定义自己的解释框架,产生关于某一议题的共同意识时,个体的认同感得到建构,自我分类发生微妙的转变。“大部分群体成员开始重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重新定义自己的社会类别,从而使得最初异质性群体开始形成为具有共同社会认同的群体。”网络个体开始在心理上认同群体的目标,并将此作为道德标准来检验自己的行为,认同感内化为网络个体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他们会团结起来,形成人数众多的群体,获得比单一个体更强大的心理力量,同时出现自我附权现象,以相互支持的感受去争取最大的声音,捍卫群体的目标。认同感成为网络集群的依靠条件。

(二)高涨期的心理激荡。随着对网络热议事件的关注,在认同心理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个体出现情绪、态度的极度高涨,进而感染更多的个体参与其中,活动形式上更为极端。

1.“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意见领袖”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P-F-Lazasfeld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是指群众中具有一定威望和代表性的人物首先接触到大众传播媒介,将获得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见解再传递给周围的人,并对周围的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介成为一种“双向型”、“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回归了人际交往的互动性传播,“意见领袖”就不仅仅是新闻媒介、政府要员,而是更多的公众甚至平民。在网络世界中,最易成为“意见领袖”的有两类人:一类是直接利益人或直接利益相关人,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第一手信息,掌握信息权力,表达出的强烈情绪极,易获得普通网民的同情与支持,迅速成为“小场域”中的一员。另一类是“为民代言”的人,出于公平正义而引领一方民意。“人们对于被压抑的声音,对随时可能被扼杀的声音,总是报以极大的热情

和特殊的注意力。”对这些弱势的呼喊,一些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在虚拟的社会中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大胆陈言,他们敢于直面现实社会中的敏感话题,敢于触及传统媒介的真空地带,敢于发起对事件的追问并能用网络技术推动或改变事件的走向。这些人以自己超强的分辨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对事件作出意义解释和价值判断,在网络群体中形成多重复合的链式关注,以饱含情感和锐气的语言在网络群体中产生共鸣使网民跟随自己的态度迅速作出反应,掀起网络集群的高潮。

2.情绪的感染与循环。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反应,情绪通过人际互动来交流。在网络环境中个体同样会把自己和他人体验到的情绪宣泄表达出来,情绪的流动和交换瞬间即可达成,形成网络情绪的集体释放。“从直接经验中(比如愤怒或喜悦)人们获得了自己的判断视角,并学会了向霸权性的秩序所提供的价值定义发起挑战,遭受压迫的人们尤其需要情感并把它作为受文化的理性标准鄙视的价值观和群体进行肯定的手段之一。”网络集群中,个体的情绪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认同感的驱使之下,其他个体的思维和感情全部注意在某一目标,有意识的自我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位置,情绪的感染使群体心理方向更为一致,并在情绪输出者与集群成员之间形成交互作用的情绪循环。群体的情绪形成相互刺激,加强了社会助长作用,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甚至达到狂热化的状态。通过群体成员情绪的反复加强,形成同质化的情绪状态和共通性情绪集聚共鸣,群体的兴奋力量随群体中个体的数目呈几何级上升。网络情绪的感染扩散与循环,增强了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和集群行动的驱动力。网络情绪越是极端,则个体理智思考与自我控制能力就越弱,或是达到网络集群的高潮,或是转化为现实行动。

3.群体认同极化的出现。网络集群将个体意识建构成集体意识,意义建构越是具有高度共意性,集群成员越有可能展开一致的行动。在集群的萌发阶段,认同感和团结意识逐渐形成,随着对事件的关注,个体间言论趋向一致,获得高度一致的价值感,导致群体在想法和形式上更为极端,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式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能够轻而易举且频繁地沟通,但是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群内成员屏蔽掉群际间的不同看法,在选择性注意和频繁沟通中逐渐放大群体内观点,意见走向极化,形式走向极端,这时理智批判的生成与理智思考的扩张极为艰难,个体对群内话语深信不疑,容易出现语言与行动上的盲从,群体声音出现极大化,将网络集群推向高潮。

4.去个性化后的狂欢:网络空间中因个体的符号性使个体处于匿名的状态下,经历了群体内的认同到群体极化,个体的差异已不再明显和清晰,个人的身份消失降低了对自己行为的觉察,自我控制系统作用减弱,所有的顾虑和恐惧会转移,网络个体出现去个性化现象。在网络集群中这种去个性化一经开始就很难扭转或制止,甚至比现实集群更为激进。这源于网络有比现实更强的虚拟性和隐藏性,个体可以突破和超越现实束缚的人性化空间,可以自由呈现与重塑自我。在网络集群中,个体会在不经意间挣脱理性的缰绳,冲破文明的堤坝,在一种短暂但又强大的力量推动下,以想当然的理性和智慧评论事件,以道德、人性的名义解读事件,甚至放弃责任意识,出现非理性的迷狂。

(三)淡化期的心理消解。网络集群发展到高潮后会经历一定阶段的沉寂,出现问题的分辨、观点的博弈。当真相公布、事件公正处理后,网络个体的激情会冷却,集群行为淡化下来。

1.理性与非理性之辩: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精神世界中两种不同的精神现象。网络集群中个体秉承“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的心态,在集群高涨期很少有人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言辞是否合理合法,道德与正义的优越感与匿名的安全感刺激着他,使其表述意见、宣泄情感比现实更加激进、猛烈,甚至出现语言暴力现象。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激烈的态度引发网络场域的冲突,出现非理性行为。“当私人议题碰触到社会已建构的道德或伦理底线时,网民群体往往以道德优越感而非法律依据作依托,实施集体对个人的道德讨伐甚至现实攻击。”这其中也有理性的声音,但容易淹没在集群的狂欢之中。随着事件的发展,一些网络个体开始觉察到其过激行为与内心的道德规范相悖,于是开始自我反思与批判,对非理性行为进行反思。同时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理性与非理性展开博弈,“从非理性的观点或行为过渡到用一种理性、专业的观点来参与对事件的讨论,特别是理性的声音更能揭示出事件的本质,能够找寻出现有制度下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根本原因,梳理出事件背后所涉及的利益诉求,还原事件真相,从而寻找到更恰当的策略以解决问题”。理性的观点显示了独到之处,一部分个体开始修正自己的观点,以理性思考为基点,探讨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及解决之道。网络集群行为于是出现理性的“回归”而走向平静。

2.谣言的消解:网络集群的过程伴随着网络谣言的大量传播。对网络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想解读现实,构筑自己独特的意义理解。于是信息理解的心理需求、事件的情绪刺激以及网络人际互动的背景为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澄清真相前,网络个体容易被谣言所迷惑、所征服,容易介入谣言的传播,成为谣言集体行动中的群氓。“谣言是某中背景的见证,如果这种背景发生了变化,谣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将立即停止流转,网络谣言失去了合理性。”谣言的消解,重要的是在于改变背景、公布真相,让被谣言鼓动起的网络个体听到另一种真实声音,所以要通过一切可利用的媒体,将真相推广到需要的地方,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陈述事实,不偏颇报道,不猜测原委,既不隔靴搔痒,也不感性偏激,客观公正地体现媒体的公信力,让网络个体认识真相有自己的理性判断。谣言始于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止于信息的公开、畅通。群体事件真相大白之时即是网络谣言终止之际,同时是网络集群平息之时。

三、网络集群行为社会心理机制的学理反思

网络集群行为是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社会心理学从个体与群体的角度关注集群行为发生的心理机理。上述分析表明,网络个体的舆情表达不足以构成引发集群行为的影响力。利益诉求失效是前提:众多网络个体由此产生的群体相对剥夺感为行为的爆发奠定了群众基础;网络情境下个体将自我分类从个体认同转移到群体认同,个体间情绪的感染产生的心理力量为集群行为提供了动力,在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下,促使更多网络个体加入集群行动中来,个体行为表现得更为大胆和放纵:随着事件的澄清或个体间的博弈,群体内重新建立新的认同,网络集群瓦解或转为现实行动。这就是网络集群

的社会心理机制模型,解释了网络个体如何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在网络环境中发展为网络集群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影响的日益扩大,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需要学理上的基础和逻辑。西方学界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集群行为的研究始于欧洲,如G.Lebon的心智归一法则,H-Allport的社会促进论,H.Blumer的循环反应理论.Turner的速生规范理论.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和Smelser价值累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体,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心理机制在集群行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微妙作用。伴随网络社会的凸起,集群行为生发的空间、手段、规模等与现实集群均发生重大变化,使有些集群理论对网络空间这一群体现象进行分析时的解释力度受到影响,需要根据时代背景对理论进行深化。

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美国学者Smelser的价值累加理论勾勒出集群行为发展的路径,将该理论拓展到网络情境,可为网络集群行为作出学理上的分析。Smelser提出集群行为的六个“充分且必要”条件:环境因素、结构性紧张、普遍情绪或共同信念、诱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力。从网络环境分析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要素:(1)环境条件。互联网打破了现实事件的空间界限,BBS、微博等为网络个体参与网络集群提供了类似真实场景的背景条件,个体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其中,将现实事件聚焦而无限放大。(2)结构性紧张。当感到自己或他人的合理诉求被拒绝、或相反对剥夺感增强、或认为有责任帮助别人表达诉求时,就容易促发网络“民主”的兴起。(3)普遍性情绪过共同信念。网络传播中,网络个体既是受者也是传者,二者身份的转变过程,就是网络共同意识的形成过程。网络强互动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普遍情绪也就在网络强互动中形成了共同信念。(4)诱发因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篇帖子,也可以是一个微博、一段视频。当一个偶然性事件经由网络折射和放大后,与结构性张力、普遍情绪相匹配时,就容易导致网络集群行为的爆发。(5)行动动员。Smelser 认为行动动员的关键是领导者的权威、有效策略和信息传递。网络的领导者能够带领网络群体进行价值较量,网络将碎片化的信息能瞬间聚集起来,推动结构性要素的快速形成,片刻即可达到众人渲染的“蝴蝶效应”。(6)社会控制力。现实中可用的防范策略在网络中无从发挥效应,尤其当官方舆论得不到网络群体的信任时,就会出现言辞责任的缺失与规避,“群众不善于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价值累加最后被放大后,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价值累加理论对社会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思想进行了融合,同时对网络集群行为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整合。但在网络空间的特殊性质上,价值累加理论也有其不足。如理论六因素并非引发网络集群行为的一个序列,有时间顺序、不断累积的充要条件,在网络中无法设定因素间的序列状态,也无法设定每一个因素的权重,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就可能引发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往往具有突发性,当有事件触动大众的敏感神经时,蛰伏网络深处的个体就会四方云集,群情激动,而不需要事前情绪的铺垫与累积。因此在网络集群行为研究中,需要不断转换有关理论的角度,吸收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学科观点,了解网络特质条件下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促进社会心理学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分析,才能妥善处理信息时代的集群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正确使用网络

任务四正确使用网络 同学们,芊芊走到这步的原因是什么? 在现代生活中,一台电脑可以搞定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这是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方便,但也因此产生了依赖,而其中尤以网络依赖为主。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先是由心理学家伊万·戈德堡(Ivan Goldberg)于1991年提出来的。是指在无成瘾物质的情况下过度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生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根据我们对于网络的不同需求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大致有:(1)网络游戏成瘾。现行的各种网络游戏都是通过闯关、奖赏、角色扮演等来吸引人的眼球,致使很多同学为了最终的通关、游戏中的虚拟奖赏以及在角色扮演中的的角色满足而不断的沉迷。(2)网络色情成瘾。一般表现为沉迷于成人话题的聊天室和一些网络色情文学,以达到自己某些方面的满足。(3)网络关系成瘾。主要表现为沉溺于网络交友、聊天,结实陌生人等。(4)网络信息成瘾。主要表现为难以克制的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可能并不是很

需要的信息。(5)网络强迫成瘾。主要表现为着迷于网络购物、交易、写作或者其他的在线赌博等等。(6)电脑成瘾。这种主要是针对与电脑机器本身而言,沉溺于电脑的编程写作或者是单机游戏。 网络成瘾者一般会出现如头痛、头昏、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及社会交往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行为冲动、情绪抑郁等情况。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就有必要去找专业人员来进行评估、治疗了。 关网活动 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推选一名平时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监督员。监督员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观察同学们的与网络有关的日常生活情况,并用本子记录下来(比如上网的时间,休息的情况,上课的情况等)。然后所有的同学到手机营运商申请手机关网一个星期,手机仅只用来打电话,接电话。监督员在此期间要观察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与关网之前有什么不同,同时也用本子纪录下来。活动结束之后,以宿舍为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合理地使用网络。 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通过自己不断的给自己灌输相应的上网有害的信念,让自己在内心将这种信念不断的得到强化,同时最重要的是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能上网,自己一定能够做到的,就放佛有人在身边在一直强调一样。从而拒绝网络。比如在特别想要上网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现在还不可以,等把手头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再说。”“上网会让我浪费更多的时间的”每当抵制住了诱惑,认真学习,度过了充实的一天后,就进行自我鼓励,如“今天我又赢得了一次胜利,继续坚持,加油!”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强自己的意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 厌恶疗法 主要是运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在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自己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还要提

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网络视频直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恶意竞争,运作方式同质化 近年来,网络直播逐步进入人们视野,门槛低、获利快,在2016年迅速成为国内创投圈一大热词,不仅名人大咖加入直播行列,各大手机APP也陆续推出直播功能,例如罗胖上映客、网易BOBO直播、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直播页卡等,网络视频直播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内,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网络直播行列,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一些恶意竞争,例如:一些直播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恶意攻击其她平台;某些网络直播平台的观瞧人数涉嫌造假;行业潜规则,挖走其她平台人气主播;利用不正当营销手段恶意炒作,哄抬主播身价等等。其次,网络直播商业运作方式雷同,缺乏创新性。纵观国内各大直播平台,都就是以游戏电竞与美女主播为主,颜值、猎奇内容成为秀场主题元素,虚拟礼物打赏为主要变现模式,没有形成精细化与个性化的平台发展策略。 (二)内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 一方面由于直播门槛低,直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为博粉丝眼球,拉近关系,部分主播突破了行业底线,直播一些大尺度、低俗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观众窥私欲驱动直播内容向低俗化方向发展,尤其就是近几年,网络直播出现乱象,内容的过度娱乐化与低俗化就是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最大的隐患之一,特别就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渗透力越来越强,网民年龄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这种隐患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会越大。 (三)监管不力,打“擦边球”现象频现 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国家对于网络市场的监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网络直播无法实现技术拦截,只能依赖人工监管。特别就是移动视频直播,没有上传步骤,按下摄影功能,云端就会同步抓取、同步储存、同步传递,即时性强。对于PC网络直播平台也很难实现对直播画面的实时监控。这样一来,网络直播中“擦边球”现象增多,由于直播场就是匿名制的虚拟社交,部分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打“擦边球”现象在直播秀场很常见。 在网络直播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属于虚拟社交,虚拟社交就是各种关系、等级的混合体,它甚至要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这就容易导致直播用户的网络集群行为,引发舆论狂潮。因此,网络直播场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蓄意制造网络骚乱的场所,例如,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传播一些虚假视频,误导观众等。另一方面,一些暴力失德行为也不断出现在网络直播中,这也就是政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因。 网络视频直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平台建设,创新运作方式

网络集群行为的内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85875715.html, 网络集群行为的内容分析 作者:谢和平田晓红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5期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网民对苏家权事件的评论文本数据为样本,进行高频 特征词分析、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认为在此次事件中网民表现出了高参与性、高互动性、高针对性、相对扩展性、情感倾向性等特征。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内容分析苏家权事件 网络集群行为是指一定数量的、无组织的网络群体围绕特定的现实主题,在一定诱发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以意见的强化与汇聚为特征的,具有现实影响力的网民聚集①。不同于传统的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以具有虚拟性、隐蔽性、交互性等特征的网络为平台,以网络虚拟社区(论坛、博客、个人空间等)为集聚和言论空间。参与主体的广泛复杂性、参与形式的虚实交互性、网络事件效应扩散的难以控制性、事件演变的鲜明结构性、事件效应的双重性是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②。 近年来,网络集群行为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研究领域来看,多集中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方向,如沈晖(2009)从集群行为理论和社会工作视角对网络集群行为的作用机制和暴力倾向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干预设想③;魏娟、杜骏飞(2009)运用斯梅塞尔的价值累加理论,以魔兽世界玩家集群事件为例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④。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机制、演变过程、组织特征、应对与调控策略等。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为基于相关理论视角下的质性探讨,缺乏量化研究。 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虚拟隐蔽等特性使其能够较真实准确地反映网民对某一具体事件的认知与情感倾向状况,而内容分析法是对媒体报道的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客观和量化描述最为合适的方法之一⑤。基于此,本研究以腾讯新闻评论文本数据为样本,采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博导沈阳教授领衔开发的ROST CM6内容挖掘软件对网络群体行为进行相关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处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2.1%。腾讯公司作为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和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其网民数量在中国网民总数中占有较大分量,影响力不言而喻。苏家权事件是发生在2013年3月的城管商贩流血冲突事件。3月17日下午,广州天河区车陂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两名城管队员 对一位卖菠萝的占道经营小贩进行劝导执法,不料该小贩突然挥刀袭击,其中一名执法队员苏家权被砍7刀,包括头部和面部5刀,可能因此毁容。该事件性质恶劣,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实施细则

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实施细则 为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和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现就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提出如下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有效整合各系及职能部门的力量及资源,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既有明确分工,又能通力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使学生心理问题能及早发现,尽早干预并有效解决,建立有效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三级网络的设置

心理健康网络第一级:学生处心理发展中心及其所指导的学生心理发展协会。 心理发展中心是由分管学管工作的校领导和学生处领导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院学生心理发展协会是由心理发展中心指导的学生社团。 心理健康网络第二级:系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及系学生会心理健康部。 心理健康网络第三级:班级(班主任)及班级心理委员。 三、分工职责 (一)一级网路 学生处心理发展中心和院学生心理发展协会主要工作职责为: 1、指导、服务各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各系报告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干预和通报。 2、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普查及学生档案建立、提供心理咨询、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等。 3、培训班级心理委员,指导心理委员开展班级心理活动。 4、定期组织全院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加强层级管理和骨干培养。 5、针对全院学生开展“四进四巡”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6、学生心理发展协会(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具体工作包括:

运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运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网络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想法只有真正了解青少年,才能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交流、宣泄的场所,同时也把青少年的真实想法呈现在成年人面前,因而网络是成年人了解青少年的良好途径。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这种了解不能针对某个具体的人,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青少年群体的特征才能被真实地呈现出来。要通过网络了解青少年,首先必须要了解网络本身。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的了解并不深入。因为不了解网络,所以当看到青少年在网络上聊天、交友、游戏、购物时,就会联想到网络成瘾,认为是不好的东西。这种看法显然具有片面性。作为教育者,对青少年爱好的东西应该以接受、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了,才能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才能知道应该怎样帮助青少年抵御侵害。 由于青少年的判断和识别的能力不强,因而网络在开阔他们的视野的同时,也会通过传播不好的信息使他们误人歧途。如果成年人只是对其一味批评,不但不能给予他们帮助,还会失去青少年的信任,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与青少年站在一起去接受新事物,才能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和引导,这种帮助和引导也才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学校应利用校园网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这些方式

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这些形式之外,学校还应该利用现有的校园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互配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国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公共心理健康服务网站的针对性不强;在线心理咨询往往以解决问题为主,缺少轻松、便捷的交流氛围,预防效果不佳;有些网站由于专业性过强,对青少年来说略显晦涩,非常不易理解,无法起到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包括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字、影片、短片、书籍、动画或游戏等,内容涉及心理科普知识、心理问题调适方法、如何寻求帮助、应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知识、如何分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等,应尽量减少说教的内容,增加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添加链接的方式增加专栏的容量,可选择内容健康、趣味性强、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公共心理健康服务网站或其他学校的校园网,共同构成比较丰富的网络系统。 心理辅导平台可以以、博客、群等任何一种或几种形式构建,只要可以满足群体交流、小团体交流、单独辅导等多种需求即可,可聘请专业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应鼓励青少年使用网名在平台内进行自由交流,内容不限,辅导教师可适当对其进行引导,逐渐提升青少年对心理辅导平台的信任度,吸引青少年通过心理辅导平台寻求帮助,开展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而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交友网站的机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也可以依托校园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提供获得知识的良好网络渠道相关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XXXX 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XXXX 心理咨询室

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做好我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结合我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的现状,特制订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遵循”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原则,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咨询释疑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密切结合的体系。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任务: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三、主要内容 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中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中小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使中小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试,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 4、解析异常心理现象,使中小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5、加强对心理障碍的疏导和咨询,解决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6、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 四、具体方案 (一)健康教育 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举办2—3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如:适应、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情绪调节、应对焦虑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对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专题培训,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心理测验及辅导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测验及相应的辅导,具体

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分析南大2017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问答/综合题本题分数:20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农业文明的本质特点 1、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2、人对自然的顺应性,并对自然现象有敬畏之心。 3、人的生活节奏及其方式跟随自然界的节奏和速度来变化。 4、人的智慧在于调整人的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二、工业文明的本质特点 1、人远离自然,活在人造的环境中。人的大多数生活资料来自于大规模的工业制造;。 2、人不停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让自然向人低头。 3、人的生活自成系统,基本无需自然节奏的影响。 4、人的智慧在于发明和创造,让自然中本没有的东西,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 题号:2 题型:问答/综合题本题分数:20 如何用嵌套的视角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的心理、行为? 答:用嵌入的观点来看待儒家思想,首先看到的是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儒家思想的重心是在官和家里面建立它的秩序。中国人的一生加本身就在家庭中,若能把家庭的秩序建立好,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最稳定的社会。中国人是在家中生活,儒家思想将其一切重心都放在对家庭秩序的维系上,维系的核心是孝道。对孝进行扩展即儒家所关注的五伦关系。对家中秩序的遵守也会引起对官场秩序的遵从。儒家的重要性是在于儒家讨论官家的秩序。儒家的五伦包括:第一,最为重要的,是从孝的原始状态中建立的父子关系;第二伦即夫妻;第三伦,兄弟;第四伦,君臣;第五伦,朋友。这就是第一个特点,即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其延伸。五伦关系的第二个特征是父子、夫妻、兄弟、君臣皆为不对等关系,只有朋友是对等关系。在一个重视秩序和等级秩序的社会,只有不对等的关系才能起到稳定秩序的作用。最后一个特点,因为有不对等关系,才在中国看到了权威的重要性。不对等导致中国社会是靠权威来建立秩序的。权威的两种分类:靠先天性建立的权威以及靠后天性建立的权威。先天性权威与后天性权威相比较,先天性权威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上更占据主要的位置。中国人倾向于在先天性上建立权威,而今天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倾向于在社会性中增长权威,这便是反差。在此种层面上可以观察中国人的变化。 题号:3 题型:问答/综合题本题分数:20 “天地人”是如何塑造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的? 答:(一)对大自然的依赖、敬畏与感恩。西方是上帝造人说,中国是天地化合。 (二)土地的不能移动导致的安土重迁。谈西方一般谈移民、流动、个体主义,但中国的特点是土地不能移动,因此耕种的土地的位置决定人的位置,即安土重迁的思想。 (三)农业灌溉所养成的节俭与储蓄的心理。节约是为了以备后患。这种心理最直接反映在中国人的存钱心理。 (四)地缘观念的形成。地缘观表现在中国人对熟人、同乡和方言有天然的好感。 题号:4 题型:问答/综合题本题分数:20 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 答:构成要素之一:天地人:自然(天)、土地(地)与人的作为(人)相互联系构成要素之二:小农经济 (一)劳动使家庭成员自然组合,家庭是中国人合作的基本单位。

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以及 解决办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网络视频直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恶意竞争,运作方式同质化 近年来,网络直播逐步进入人们视野,门槛低、获利快,在2016年迅速成为国内创投圈一大热词,不仅名人大咖加入直播行列,各大手机APP也陆续推出直播功能,例如罗胖上映客、网易BOBO直播、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直播页卡等,网络视频直播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内,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网络直播行列,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甚至出现一些恶意竞争,例如:一些直播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恶意攻击其他平台;某些网络直播平台的观看人数涉嫌造假;行业潜规则,挖走其他平台人气主播;利用不正当营销手段恶意炒作,哄抬主播身价等等。其次,网络直播商业运作方式雷同,缺乏创新性。纵观国内各大直播平台,都是以游戏电竞和美女主播为主,颜值、猎奇内容成为秀场主题元素,虚拟礼物打赏为主要变现模式,没有形成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平台发展策略。 (二)内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 一方面由于直播门槛低,直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为博粉丝眼球,拉近关系,部分主播突破了行业底线,直播一些大尺度、低俗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观众窥私欲驱动直播内容向低俗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网络直播出现乱象,内容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是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最大的隐患之一,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渗透力越来越强,网民年龄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这种隐患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会越大。 (三)监管不力,打“擦边球”现象频现 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国家对于网络市场的监管存在技术上的难度。网络直播无法实现技术拦截,只能依赖人工监管。特别是移动视频直播,没有上传步骤,按下摄影功能,云端就会同步抓取、同步储存、同步传递,即时性强。对于PC网络直播平台也很难实现对直播画面的实时监控。这样一来,网络直播中“擦边球”现象增多,由于直播场是匿名制的虚拟社交,部分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打“擦边球”现象在直播秀场很常见。 在网络直播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属于虚拟社交,虚拟社交是各种关系、等级的混合体,它甚至要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这就容易导致直播用户的网络集群行为,引发舆论狂潮。因此,网络直播场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蓄意制造网络骚乱的场所,例如,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传播一些虚假视频,误导观众等。另一方面,一些暴力失德行为也不断出现在网络直播中,这也是政府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因。 网络视频直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平台建设,创新运作方式 网络直播作为新兴产业,门槛低、盈利快,但模仿是目前网络直播行业的现状,缺乏创新意识。首先,树立创新意识,对用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推出高质量、原创性、专业化的内容资源,并加强品牌产品的打造,增加用户消费欲望和潜力。其次,线上线下相结合,巩固稳定用户数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元四级”网络体系模式建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元四级”网络体系模式建构 大学生“二元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是一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网上虚拟教育和网下现实教育对接即“二元”心理健康教育结构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有效实施。“四级”教育网络体系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辅导员团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突出了以大学生自我发展、相互支持的心理互助为主要途径,形成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助、互助、他助综合平台,在大学生服务、管理、教育中有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标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二元四级危机干预大学生 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障碍性咨询方面,主要针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治疗,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相对缺乏,这既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目标,也不符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事实上,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身体劳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及紧张心理状态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疲劳和焦虑;强迫和嫉妒心理;心境不佳、丧失兴趣、消极悲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抑郁心理[1]。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能够从多方位实现对大学生全覆盖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反映了我们在注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发展的同时还特别关注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行业、适应岗位的心理发展能力,对于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构建心理健康“二元四级”教育网络体系丰富、发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扩大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面和受益面,在行业领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二元四级”教育网络体系的构成 社会文化背景、环境因素等多因子和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紧密相关,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单纯的网上教育或网下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逐渐转变为网上和网下联动的模式,网上虚拟教育和网下现实教育对接,即是“二元”教育结构。网下教育即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来实现。网上教育是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设心理健康知识网络课程、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网上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网上心理互助等,引领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认知和道德情操。“四级”教育网络体系:一级结构即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和日常心理咨询与教学、研究工作;二级结构即辅导员团队,落实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实时掌握全體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三级结构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协助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灵电影、心理交流会、户外拓展等活动。四级结构即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通过日常学习、生活接触为周围同学提供人际关系的支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实时进行疏导或介绍到咨询中心。通过四级结构运行

时尚对中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

时尚元素对中学生的影响 这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中国正在融入世界的大舞台中。作为青少年是国际化影响最深的群体,他们和他们的上一代有着很大的观念差异,他们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的新气象更敏感,更新奇,更容易接受,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选择的方式是多样的,而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势必对造就了成长中的孩子的个性多样化。在那些十四、五岁的稚气未脱的面孔后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呢?他们喜欢的是什么? 针对此问题我们研究小组展开了调查研究。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中学生时尚想法大调查 针对中学生对时尚生活的需求与看法,我们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取被访者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我校各年级学生。以下为调查结果。 活泼幽默的老师最具人气值。 活泼幽默的老师更能和学生接近,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年龄和身份上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与之接触。在教学上这类老师能充分使用他们的活泼幽默来调动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令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而不觉枯燥。这类教师往往在工作上比较成功。因此,教学风格活泼,性格幽默的老师历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和蔼型慈祥长者的形象同样被学生的所称道。和蔼可亲的老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轻松自如。和一些以威严著称的老师相比,和蔼型的老师在他们眼里是那样可爱,学生也乐意与这样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势必也就更愿意向这样的老师敞开心扉。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严肃的老师是最不受到学生欢迎的类型,这也充分说明了现在的学生性格普遍外向活泼,对于严肃古板,高高在上的老师,在课堂上天性受到压抑,在课堂外则敬而远之。 娱乐明星的“群众基础”在中学生中最为广泛 中学生对于自己崇拜的偶像,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古今对照,娱乐圈的这些明星真可谓身价百倍,地位不能同日而语,所到之处,灯光、闪光灯、狂热fans的目光无不聚焦在他们身上,他们日进斗金赚钱之能事更是非常人所能想象。他们今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及答案10.1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社会 答: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2)文化 答: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3)人格 答:人格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帮助个人决定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此行程包括内隐与外显过程在内的行为的一致性。 *2.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行为作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即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即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内在的体验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准备阶段。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二是那类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三是那类由各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群体所表现的行为。 第二章 *1.列举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三大母学科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学科,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完全的人文学科。 2.列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拓展方法。 答:(1)一般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研究法(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2)拓展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 *2.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答:(1)家庭。家庭式个体早起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起点,家庭环境之下的社会化的质量和效果将为个体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内部的教育和父母的思想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特征都对儿童的性格特征和社会交往特点产生影响。学前期儿童的成长状况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器以后的社会化进程。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仍会继续,个体将在自己独立的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等各种新的社会角色。总之,大部分个体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 (2)学校。学校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体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力量。在学校里个体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价值和行为规范。学校中进行的社会化对个体的知识储量、技术水平、价值观和人格规范的塑造和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学校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角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中的集体类活动尤其是竞赛类活动利于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纠正自己的行为。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在年龄、兴趣爱好、地位、价值观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群体。这类群体往往是非正式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同辈群体的特征一是有明显非主流性;二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 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 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 (二)员工的态度p99 1.态度的分析: ●态度是人对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倾向。(考点) ●态度直接显示出个体的中心价值和自我意向。 ●态度会影响到行为。 2.工作满意度(考点) (1)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报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满意导致生产率。 2.工作满意度(考点)p100 (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人际关系; ●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3.组织承诺(考点)p101 (1)组织承诺的定义:员工表现为组织成员身份的强烈期望,愿意为组织做出较多的努力,对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有明确信任和接受。 作为一种态度,组织承诺反映的是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组织承诺包括三种形式: ?感情承诺,即对组织有深厚的感情。 ?继续承诺,即为保有在组织已有的位置和福利, 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 ?规范承诺,即由于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员工为了尽自己的责任而留在组织中。 (2)组织承诺的结果 ●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考点) ●培养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对于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依赖感有实际意义。 (三)员工的知觉和归因p102 1.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选择、组织及解释的过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受他们的知觉支配的。 2.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考点) 社会知觉常见的失真现象包括:(考点)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光环效应—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投射效应—推已及人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 个体的社会化有素质的基础 A性别 B生物遗传 C个性 D能力 ()2. 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的过程 A截然相反 B互不相关 C辩证统一 D互为矛盾 ()3. 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4. 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5. 个体对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 B自己健康状态 C他人对自己评价 D自己社会化状态 ()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 B主我 C超我 D客我 ()7. 社会化的特点包括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 自我意识包括 A本我 B主我 C超我 D客我

()9.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 制止作用 D.发展作用 C.创造作用 B.发动作用A. ()10. 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 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 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 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 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 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 B自己心理特征 C自我感觉 D自我标准()13. 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 B心理特性 C社会特性 D行为特性()14. 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和所属群体

网络集群行为

2012.6 64 网络集群行为初探 朱思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原因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律规定,以求对其有初步认识,并对构建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控制机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特征;规制 0 前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集中表达意见的平台,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宽松性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网民参与到对某一热点社会事件的挖掘、评价中来,形成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在揭露贪腐、反映民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而演变成为网络暴力,极大地损害了公共利益,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研究,以提出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 1 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 一般来说,网络集群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 超时空性 在网络集群行为中,参与者的行动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社会身份的限制,网络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和情绪整合到同一时空进行互动。尽管网络事件的参与者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也没有在某一确定时间点下的固定物质场所中进行聚集,但由于互联网成为了参与者之间时刻存在的依托与载体,它将高度分散的参与者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类似行为汇聚成为网络集群行为。另外,由于缺乏姓名、年龄、性别等身份的核实,使得互联网拥有多个聚集个体,并能更加便利地为集群行为的发生提供场所与机会。只要拥有电脑和网络,就可以成为事件的参与者。 (2) 超功利性 传统的集群行为一般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人聚在一起,由于共同的原因产生的群体性行为,个人的参与行为往往和其自身的利益相关。而网络集群行为突破了这一规律性,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参与行为和参与目标都与自身利益基本无 关,具有超功利性。曾经轰动一时的“犀利哥”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犀利哥”事件伊始,网民的积极参与,纯粹是为了娱乐、恶搞以及对时尚和潮流的戏谑,并不涉及自身任何利益。后来,事件演变成为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对社会道德的呼吁。从参与者的参与行为与目标来看,其目 的并不是为了维护或争取更大的个人利益,而是以维护社会公共道德,建立社会秩序为目标。由于参与者之间没有利益瓜葛,加上网络中信息量庞大,很容易分散网民的精力、时间以及注意力,另外,由于网络集群行为参与者之间没有明晰的组织结构,使其缺乏内在的凝聚力,持续互动的时间也就难以长久,关注点与目标因而也容易发生转移。从参与动力来看,和伦理道德有关的内容及其所激发的道德情绪又比较容易成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动力来源与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在道德情绪的激发之下,网民自由地宣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进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 (3) 成员关系松散 2011年引爆慈善危机的“郭美美”事件的参与者具有同样的特性。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相互之间以虚拟世界中的网名来称呼,基本隐匿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信息资料。同时,这一事件自始至终都没有明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的引爆虽然没有组织者,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却可以在没有被组织和明确分工的情况下,自觉地依据自身的优势进行工作,自发地形成较强的组织结构,建构起明确的内部分工体系。“郭美美新浪微博炫富”事件发生后,仅仅3天,其微博关注用户就达到19万余人。到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但是现在在百度网页搜索“郭美美事件”依然可以得到2,050,000条结果,大多围绕郭美美与红十字

网络环境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环境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比大小(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一、设疑激趣: 1、创设情境:少年演讲比赛 教师提问: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的得分高呢?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2、大胆猜测: (1)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2)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郑强和李明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87○9.90 2、评委会给张华多少分呢? (1)独立阅读,分析信息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3、你能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4、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5、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解释与应用: 我能行: 1、独立练习:P91、2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我最棒: P93、4题(重点指导第3题,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 一、数学游戏:猜价钱 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比大小(一) 教学挂图练一练中的题目 2针对专题学习中感兴趣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写一篇200字左右学习感悟(基于对本专题学习的认识和收获)。

借网络集群行为现象分析当今社会心理趋向

借网络集群行为现象分析当今社会心理趋向 论文摘要 笔者谈网络集群行为,并试图以集群行为和网络的起源为基础,从而研究网络集群行为的种种特征,大致包括自发性、狂热性、短暂性、蔓延性、非常规性等。而后,通过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结论,对当今社会心理趋向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社会心理趋向的研究结论。第一章、引言 1、写作背景 网络的从无到有,正是社会生活从慢到快的转变的直观体现,也正是因为网络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交际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它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入我们的生活,而且是以一种无孔不入的方式。可以说,网络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人类数字化的生存状态由网络而起,正因为网络的符号性、信息的便捷性和其表达的直接性而让网络日渐成为信息交互渠道。在网络的发展当中,其早已不知不觉间创造了一个崭新万能空间。事实上,网络已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超级王国,一个跨越了地区、民族、国家、人种,文化,横穿整个人类历史,甚至是全部空间的全然一新的数字化世界。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中,它悄然中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情感取向,改变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同样的,网络这个庞然大物也使得我们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在网络之中,各种不一致的声音意见交织、碰撞,在这其中,既有对社会结构和状态的愤懑与反抗,也有对伦理、道德与法律的追问;既有因自诩个性而对偏差观点的同盟,也有因信息过时而对蜚语流言进行草根式的支持的网民;既有“魑魅魍魉”,也有公平正义。总而言之,网络的大环境之下,个体充足的自我展示与呈现,为网络集群行为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2、写作动机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匿名性以及强烈的交互性使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与层面的观点黏合在一起旋即组成“意见同盟”,形成强大的舆论潮和群体性意见,进而转化成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群行为是网络社会化后的一种特殊形式,蕴涵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自发秩序。因此,准确了解和把握网络集群行为和其社会心理趋向是了解网络集群行为具体发展过程真实图景的关键环节,是社会控制机制进行针对性的调适和有效发挥控制功能的前提。所以,剖

心理健康四级网络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建设的通知
重要通知 加入时间:2011-11-4 15:48:09 shenjp 点击:1862
各学院: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防止事故,保持 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需要。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工作,成效显著。为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经学校研究决定,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工 作网络,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安排 1、全面加强学院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负责落实本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各学院根据工作需要重 新调整学院心理辅导员,负责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的日常工作,面向全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院心理辅导站心理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 (1)在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做好新生入学后的心理普查及心理档案建立,以便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及早发现、及时干预、跟踪服务。 (2)深入到学生当中,重视开展经常性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一般性咨询工作,加强与学生在思想、感情、 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掌握情况,化解矛盾。 (3)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习成绩突然急剧下降,或出现失 恋、违纪、言行异常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心理关注,在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及时给予指导或干预, 对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转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专家咨询治疗。 (4)重点关注新生入学、毕业生就业、期末考试、研究生复试等特殊阶段学生的心理及情绪变化,积极主动 地帮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面对压力;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2、班级心理委员 各学院应在各个班级中指定专门的学生担任心理健康宣传员,在学院心理辅导站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班学 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及心理状况信息汇总。每个班级设置 1 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纳入学生干部编制。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