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层注入压降测试的设备及工艺问题

煤层注入压降测试的设备及工艺问题

煤层注入压降测试的设备及工艺问题
煤层注入压降测试的设备及工艺问题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支持,课题编号2009Z X05038001。[作者简介] 刘曰武,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渗流力学及油气藏工程方面的研究。

煤层注入 ?压降测试的设备及工艺问题

刘曰武1

方惠军2

徐建平3

林学敏3

芦 梅

3

(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190; 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3.大港油田测试公司 天津300270)

摘要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煤层气注入 ?压降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分析以及注入压降测试的优缺点;分析了煤层气井在注入 ?压降设计、设备以及测试资料分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煤层气 测试 设备 工艺 注入 ?

压降0 引 言

要科学合理地开发煤层气田,首先就需要深入了解煤层气层的特性,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煤层气层的渗透率,这是开发方案编制、井网密度部署、压裂设计、生产产量配置等的依据。因此,准确地确定煤层气层的渗透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试井是获取煤层气井特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煤层跟常规砂岩有很大区别,煤层气的存储方式主要是吸附在煤岩中,并且由于煤储层渗透率、原始地层压力都比较低,如果采用常规试井的方法,则在开井期间很容易造成水、气同出,且由于储层渗透率相对较低,压力恢复时间过长,在测试过程中很难准确取得煤储层的地层真实压力。所以,使试井解释很难准确确定储层参数。

目前,煤层气常用的试井方法主要有注入 ?压降测试、D S T 测试、段塞测试、变流量试井、水罐测试等。由于注入 ?压降测试提供的资料准确度高,而且比较经济,因此该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煤层气试井使用较多的方法。

注入/压降测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注入过程;另一部分是关井过程。首先,按照设计的注入排量尽可能恒定的向煤层注入液体,达到设计注入时间和井口最高注入压力,而后关井测压降至设计关井时间。测试期间,注入过程和关井过程连续进行,且要连续测井底压力。根据注入数据和关井数据,如压力、时间和注入排量,以及其它基本数据,如流

体粘度、煤层厚度、孔隙度等,进行测试资科分析,获取煤层的渗透率、原始地层压力等储层参数。

国内外对注入 ?压降理论和测试方法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

[1-6]

,但是在测试的设计、测试设备,

以及测试工艺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注入 ?压降测试现场应用状况,分别从煤层气注入 ?压降设计、注入 ?压降设备和注入 ?压降测试工艺三个方面,给出了煤层气测试目前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煤层气测试在设计、设备以及测试工艺方面的改进方向,从而为指导煤层气井现场实际测试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煤层气注入 ?

压降法试井测试方法1.1 注入 ?

压降测试的基本原理注入 ?压降试井方法是一种单井压力不稳定试井方法,它是以稳定排量以及低于煤层破裂压力的注入压力,向所测试的煤层注水一段时间,然后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使压力与原始储层压力逐渐平衡的试井方法。用压力计记录注入和关井阶段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由于现阶段注入过程中设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稳定排量的控制比较困难,这将容易造成测试井井下压力数据的波动。因此,试井测试的关井压降阶段的压力数据分析通常最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压力计记录的数据,可求取煤储层的参数。注入 ?压降测试是一种适用于高、中、低压煤层,是目前煤层气藏开发初期煤层气井测试最常用的方法。

2010年12月油 气 井 测 试第19卷 第6期

1.2 注入 ?

压降试井的测试方法注入 ?压降试井是认识煤层气储层参数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的测试方法是将测试管柱、封隔器及压力计等测试工具下入井内预定位置,采用小型注入泵以恒定的排量向煤层中注水一段时间,在井筒周围产生一个高于原始储层的压力分布区,然后开井,使注水压力与原始储层压力逐渐趋于平衡。注入和关井阶段采用压力计记录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测得各阶段煤层的响应参数。

注入和压降阶段的数据都可用于分析、求取储层参数。井下关井技术的应用是注入 ?压降试井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该技术避免了井筒存储效应对压力测试资料的影响。因此,它是获取高质量煤层气试井成果的前提和保证。

1.3 注入 ?

压降法煤层气试井的设备注入 ?压降试井设备包括地面设备系统和井下设备系统两大部分。地面设备系统是由泵注系统、绞车系统和井口系统组成

(见图1)。

泵注系统主要包括注入泵、调速电机、水箱、高压管汇、压力安全阀、流量计、流量调节阀、压力表和供水泵等;绞车系统包括电机、滚筒、钢丝、计数器等;井口装置系统由井口三通、防喷管、防喷头、手压泵等组成。

泵注系统的流量稳定控制和计量是注入 ?压降试井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注入 ?压降测试不成功或不精确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在泵注系统存在问题。

井下设备系统包括井下管柱系统、井下关井系统和井下测试设备(见图2)。井下管柱系统主要包括油管、膨胀式封隔器、塞管等;井下关井系统主要包括由绳帽、加重杆、震击器、万向节、平衡阀、关井阀、密封座节及封隔器等;测试设备主要

包括钢丝、高精度电子压力计等。其中井下关井设备和高精度电子压力计是注入 ?

压降测试的关键井下设备。1.4 注入 ?压降法煤层气试井的测试过程1.4.1 测试管柱下井

按测试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连接下井管柱,记录每一个部件尺寸以及下井油管的数量和长度,以确保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1.4.2 安装和连接地面装置

管柱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下井管柱的长度,确保深度无误后,安装井口设备,连接地面测试管柱。1.4.3 测试管柱试压

实施井下关井,对测试管柱进行试压,确保管柱密封良好。保压30min 时间(尽可能在以上),以保证管柱的密封性。1.4.4 顶替和封隔器坐封

根据管柱体积来计算顶替容积,根据封隔器的型号及坐封形式,实施封隔器坐封,检验封隔器坐封情况,并且记录压力的变化和坐封压力。1.4.5 压力计编程

针对不同测试阶段,压力、温度数据点的采样时间间隔要求不同,压力计数据录取编程情况分别为:①下井阶段:不大于60s 采1个数据点。②注入测试阶段:每5~10s 采一个数据点。③压降初期:每2~20s 采一个数据点。④压降后期:每30s 采一个数据点。

1.4.6 注入煤层气试井测试

通过向测试目标煤层注水,产生一个压裂煤层瞬时压力脉冲,注入时间一般控制在10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成注人时间后,实行井底关井,并且利用压力计和流量计记录压力变化和注入排量。

2 油气井测试 2010年12月

1.4.7压降法煤层气试井测试

井底关井进行压降测试20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测试结束后,现场录取压力计数据,处理数据,并求取煤储层参数结果。

1.5试井数据资料分析

煤层气储层试井的资料分析主要包括常规试井解释和现代试井解释。常规试井解释包括M D H法和H orner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很大片面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精密仪器的发展,现代试井解释方法也日趋成熟。时至今日, Gr ingar ton压力典型曲线(1979)和Bourdet压力导数典型曲线(1983)已经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性标准方法。

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就是利用Bourdet压力导数典型曲线和H orner叠加时间,对原始数据的双对数和半对数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在取得理想拟合效果后,从典型曲线读取合适的压力拟合值、时间拟合值及曲线拟合值,从而计算出煤层的技术指标。注入 ?压降试井资料分析一般也是采用半对数分析法与图版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相结合,最后应用历史拟合曲线对其进行检验,从而判断资料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由于注入过程压力波动较大,并且希望所分析的渗透率值接近煤层的原地应力状态,因此压降曲线的分析结果最具代表性。

1.6煤层气注入 ?压降试井主要优缺点

1.6.1主要优点

(1)流体的注入提高了地层压力,保证了在测试过程中为单相流,它适用于负压、正常压力和超压等各种情况的煤层气井。

(2)不需要井下机械泵送设备,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成本。

(3)可以用标准试井分析方法来分析,结果比较可靠。

(4)探测半径较大,时间相对较短。

1.6.2主要缺点

其缺点主要是对于低渗透率煤层很难进行,因为要保持非常低的注入排量。所以,在采用注入 ?压降方法时,必须预防以下两点:

(1)地层伤害。其原因之一,由于注入的流体可能与地层的化学环境不相容,发生反应;原因之二,有可能注入了会堵塞储层孔隙的微粒。因此,把取自被测试层位的地层水回注到测试井中是最理想

的,至少应当采用与地层和气藏流体相容的淡水。

(2)压开地层。如果注入过程中排量控制不好,使井底压力超过了测试层的破裂压力,就可能会压开地层,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产生被认为是自然渗透率或井筒伤害的假象,使测试结果不可靠。因此,在注入 ?压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井底压力低于地层破裂压力。

2煤层气注入 ?压降测试存在的问题

2.1测试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注入 ?压降测试设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①微破裂试验阶段;②注入 ?压降测试阶段;③原始地应力测试阶段。

2.1.1微破裂试验阶段

微破裂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煤层的破裂压力。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埋藏深度的煤层,其破裂压力有所不同,有些煤层甚至没有破裂压力。在微破裂压裂实验时,应该考虑煤层的应力应变曲线,以此确定煤层变形的特征。目前因为破裂试验缺乏相应数据,主要靠测试试验过程中压力和流量的变化进行确定,往往导致煤层压死,对煤层气井存在严重的破坏性损伤。建议注入 ?压降之前,对煤层的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内应力应变实验,确定测试层的煤层特征,防止煤层压死。

2.1.2注入 ?压降测试阶段

注入 ?压降阶段是煤层气注入 ?压降测试的主要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注入流量难以得到稳定控制,且注入流量过大,测试数据的结果一般表现为注入段的压力测试曲线变平,注入流量不稳定(见图3)。建议应保持小流

量稳定注入,始终保持压力曲线有一定的上升速度。

(2)测试过程中,任意改变注入流量,使注入段的压力变化突然增加,影响压力降落段的数据分析。

1

2

第19卷 第6期刘曰武等:煤层注入 ?压降测试的设备及工艺问题

压力突然增加的现场实际井例如图4所示。建议应保持小流量稳定注入,始终保持压力曲线有一定

的上升速度。

(3)注入流量变化复杂,记录不准确,难以用于测试资料的解释分析。因此,必须合理控制注入流量。2.2 测试设备存在的问题

(1)注入系统不完善,流量不能自动控制,不能自动计量。目前,多数测试队伍所采用的注入系统的流量计量都是使用人工液面读数的方式或计量器液位读数的方法。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得到准确的流量史,只是一个平均的流量值,对于现代试井分析帮助极少,甚至给现代试井分析带来许多困难。建议建立流量自动记录系统,并与压力测试数据同时进行测试,以便进行更精确的现代试井分析。

(2)井下关井器关井不严,存在井筒存储的影响,有时甚至导致整个煤层气注入 ?压降测试过程的失败。建议使用可自动控制的井下开关设备。2.3 测试工艺存在的问题

从工艺方面讲,煤层气测试工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入时间问题和压力衰减时间问题。

由于煤层的性质不同,传导压力的能力也不同。笔者对于国标中所确定的注入时间计算方法的实用性表示疑问。该公式只适用于渗透率较高的煤层,当煤层的渗透率较低时,此公式的实用性需要深入的讨论。而我国大多数煤层都是低渗透煤层或超低渗透煤层。因此,对注入时间的确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注入流量应参考煤层性质进行选定。目前,部分测试已经利用了小流量测试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在煤层气注入 ?压降测试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工艺问题,以及设备问题,尤其

是注入设备和井下关井设备方面的问题。

3 煤层气注入 ?压降测试资料解释存在的问题

煤层气注入 ?压降测试需要相应的解释模型、真实的测试数据、合格的流量测试数据等。无论哪个条件出现问题,都会给煤层气井的现代试井分析带来计算分析上的误差。图5a 给出了注入流量变化条件下测试资料的分析评价分析图,历史拟合分析

图如图5b 所示。

从图5a 中看出,由于注入历史的影响,压力导数的后端不能与理论曲线有很好的拟合,并且相对应的注入段的压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拟合。要得到较好的双对数分析拟合,以及良好的全测试历史的拟合,较为准确的取得流量测试资料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建议考虑煤层特点,建立更多的适合于煤层气试井资料分析的试井模型及资料分析方法。

4 结论及建议

(1)全面介绍了煤层气注入 ?压降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分析以及注入压降测试的优缺点。

(下转36页)

[7]V an der W aa l s J D.T he Equat i on o f State for Gases and

Liqu ids.in N obe l Lectures in Phys i cs,1910.

[8]R edl i ch O and K w ong J.O n the T herm odyna mic s of Sol ut-

i ons.A n Equat i on of Stat e.Fugac i t i es of Gaseous Sol ut-

i ons.C hemi ca l Revi ews,1949.

[9]Soave G.Equi l ibr iu m Cons tant s fro m a M odi f i ed Redl i ch-

K w ong Equa t ion of State.Che m.E ng.Sc i.,1972. [10]Peng D Y and Robi nson D B.A Ne w T wo Constants

Equat i on of State.Ind.E ng.Chem.Fund,1976. [11]Sch midt G and W enze l H.A M odi f ied V an der W aal s

Type Equat i on of Sta te.Chem.Eng.Sc i.,1980. [12]Pate l N C and Tej a A S.A New Equat i on of Stat e f or

Fl uids and Fl uid Mixtures.Chem.Eng.Sc i.1982.

[13]Trebbl e M A and Bi shno i P R.Deve lop ment of a New

Four-Para m e ter Cubi c Equat i on of Stat e.Fluid Phase

Equ i l i br i a,1987.

[14]La wa l A S.N ew Cr i t i ca l i ty Cr i ter i a for Equat i on-of-Sta te

Co m pos i t i ona l M ode l s.S PE Pos ter Ses s ion Paper Pre-sent ed at the1987SPE Ninth Sy m pos i u m on Reservoi r

Sim ul at i on,San A nton io,Texas,Feb.1-4.

[15]Bendi ct M,W ebb G B and R ubin L C.An E m pi r i ca l

Equat i on for T he r modyna mi cs Proper t ie s o f Light H ydro-

carbons and T he i r Mixtures,M ethane,Ethane,Propane

and n-Butane.J.Chem.Phys.,1940.

[16]Star l ing K E.Flui d Therm odynami c Proper t ie s f or Light

Pe tro l i em Sys te ms.G u l f Pub,1973.

[17]G B ?T17747.2-1999.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

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1999.

[18]Standing M B and Katz.Dens i ty of Natra l Gas ses.

Trans.AI M E.,1942,146:140-149.[19]Wi l l i a m C.Lyons(编者),李晓明,赵洪才,等(译者).石

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手册.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

[20]刘光启,马连湘,刘杰.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1]张川如.非烃天然气的偏差系数.试采技术,1992,13

(1):29-33.

[22]N eera j Ku m ar,B Tech.Co m pres s ibi l i ty Factor s for N a tu-

ral and Sour Reservo i r Gases by Cor re lat ions and Cubi c

Equat i ons of Stat e.M S T hes i s,Depar tm ent of Pet rol eu m

Engineer i ng,Texas T ech U nivers i ty,2004.

[23]Bruce E Po l ing,John M Prausni tz,John P O’Conne l l(编

者),赵红玲,王凤坤,等(译者).气液物性估算手册.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4]Kay W B.Dens i ty of Hydrocarbon Gases and V apor s at

High Te m perature and Pressure.Ind.Eng.Che m.,1936, 28:1014-1019.

[25]Jof fe J and Zudkevi tch D.Pred ic t i on of Cr i t i ca l Propert ies

of M ixtures.Chem.Eng.Progr.Sym p.Ser ies,1967,63

(81).

[26]Stewart W F,Burkhardt S F and Voo D.Predi ct ion of

Pseudoc r i t i cal Para meter s for Mixtures.Pape r Presented

at the AIChE M eet ing,Kansas Ci ty,M O,1959.

[27]Sut ton J R.The Cr i t ica l Pressure of M ul t i com ponent M ix-

tures.Advances in T herm ophys i cal Proper t i es at Ext re me

Tem peratures and Pres sures.A m.Soc.M ech.E ngrs., 1965.

本文收稿日期:2010-12-04编辑:许兰婷

(上接22页)

(2)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层气井在注入 ?压降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不同煤层进行设计,尤其确定合理的流量、合理的注入压力及优化的注入时间序列。

(3)分析了煤层气井在注入 ?压降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对注入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增加流量自动记录系统,以及增强井下开关的可控性的建议。

(4)分析了煤层气试井资料分析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考虑煤层特点,建立更多的适合于煤层气试井资料分析的试井模型及资料分析方法。

致 谢

本项目得到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的支持,课题编号2009Z X05038001,感谢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允许本论文的发表。

参 考 文 献

[1]冯文光.煤层气藏工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陈彦丽,刘启国,等.浅析煤层气井与常规油气井在试井

方面的差别[J].中国煤层气,2006,3(4).

[3]A nbarc i K,Ertek in T.A Co m prehens i ve Study of Pressure

Trans i ent A na lys i s wi th Sorpt ion P heno m ena for Singl e Phase Gas Flow in Coa l Sea ms.SP E20568.

[4]Er tekin T,Sung W.Pres sure Trans i ent A na lys i s of Coa l

Sea ms in the Presence of M ul t i-M echani st ic Fl o w and Sorpt ion Pheno m ena.SP E19102.

[5]刘曰武,张大为,陈慧新,等.多井开采条件下煤层气渗

流规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0):1679-1686.

[6]庄惠农,韩永新.煤层气层渗流与煤层气试井[J].重庆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S1):18-21.

本文收稿日期:2010-12-04编辑:穆立婷

煤层气排采技术规范

煤层气排采技术规范

煤层气企业标准 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技术规范 (试行) 2008-08-18发布2008-08-18实施

煤层气企业标准 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井排采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包括排采总体方案的制定、泵抽系统、排采设备及地面流程的安装、场地标准、下泵作业、洗井、探冲砂、资料录取、分析化验、总结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排采作业工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对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煤层气井排采作业管理暂行办法 SY/T 5587.6-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起下油管作业规程 SY/T 5587.7-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洗井作业规程 SY/T 5587.16-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 SY/T 5587.5-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 SY/T5523-92 油气田水分析方法 SY/T6258-1996 有杆泵系统设计计算方法

3 排采总体方案的制定 3.1基本数据 3.1.1钻井基本数据 钻井基本数据包括地理位置、构造位置、井别、井型、施工单位、目的层、开钻日期、完钻日期、完井日期、钻井周期、完钻井深、完钻层位、最大井斜、井深、方位、人工井底、补芯高。 3.1.2完成套管程序 完成程序包括套管规范、下深、钢级、壁厚、水泥返高、固井质量、短套管、油补距。 3.1.3煤层深度、厚度及射孔井段 3.1.4解吸/吸附分析成果 包括含气量、含气饱和度、临界压力 3.1.5注入/压降测试及原地应力测试数据 包括渗透率、表皮系数、储层压力、压力梯度、研究半径、煤层温度、闭合压力、闭合压力梯度、破裂压力等。 3.2 排采总体方案 3.2.1排采目的 3.2.2排采目的层及排采方式 3.2.3排采设备及工艺流程设计 3.2.4排采周期 3.3工艺技术要求 3.3.1动力系统 3.3.2抽油机 3.3.3泵挂组合

工厂设备管理远程监控方案

工厂设备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剖析工业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痛点,围绕工业设备运行的核心控制系统,分析不同用户对联网及远程运维的应用需求,在关键远程运维环节,华辰智通,通过“软”“硬”兼施,通过工业网关及思普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用户打造适合自身应用的工厂设备管理远程监控方案。 华辰智通工厂设备管理远程监控和运维方案功能概述 工业设备远程监控和运维管理系统由智能硬件接口设备、智能应用系统云平台套件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服务组成,通过智能采控终端采集设备,将各种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存储、整理、分析,通过智能应用系统实现时时在线监控、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修改、报警等操作,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工厂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是专门针对PLC等工业控制器的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华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云平台PLC远程故障诊断维护及监控平台,就是在此需求上开发出来的。系统以云为基础构建了一套计算与服务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海量的设备接入及客户访问机制。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基于虚拟专用网络(英文简称“VPN”)技术构建了一条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专用安全通道,让设备厂商像在现场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编程,监控等所有操作。

HDRS 远程自动化监控及智能化管理平台 通过工厂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其销售出去的设备运行状态,所处位置等实时数据,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即将发生故障,系统为以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或最终客户提供相关的报警或预警,从而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及最大限度降低故障时间。 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不是一套单纯的设备管理系统,而是一种先进的新型售后服务模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随着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只有服务才能创造出差异化,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所以好的服务才是征服客户最有效的手段。设备云远程综合管理系统所提供的设备管理,生产管理,故障预警等强大的功能正在实现这种优质服务最好的方式。

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规范: 1、城市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2、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SY-T5819-2002 3、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 4、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 5、地面磁法勘探技术规程SY/T5771-2011 6、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 7、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 8、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 9、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 10、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DZ/T01086-1997 11、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1087-1997 12、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DZ/T0173-1997 13、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217-2006 1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SY/T5772-2002 15、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规范DZ/T0170-1997 16、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12950-1991 17、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NB/T10002-2014 18、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J370-2004 19、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技术系统技术规程JSGC-04 20、地面γ能谱测量技术规程DZ/T0205-1999 2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

2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2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4、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94 2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 26、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J340-2004 27、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J341-2004 28、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 29、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C22-2009 3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31、物化探测量规范DZ/T0153-1995

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选型分析

【76】 第33卷 第10期 2011-10(上) 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选型分析 Model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肖中华1,杜永昌 2,夏怀成1,王振峰 1 XIAO Zhong-hua 1, DU Y ong-chang 2, XIA Huai-cheng 1, WANG Zhen-feng 1 (1.燕山大学 车辆与能源学院,秦皇岛 066004;2.清华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摘 要:工业控制系统对工业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对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两种主要形式: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控系统,分别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场合。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工控计算机;嵌入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34(2011)10(上)-0076-03Doi: 10.3969/j.issn.1009-0134.2011.10(上).24 收稿日期:2011-07-03 作者简介:肖中华(1986 -),男,硕士,主要从事车用减振器在线集成制造技术及专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0 引言 现代工业生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环节内部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工业控制技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工业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利用该技术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使工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业控制系统走过了从模拟控制向数字控制、从单机控制向综合控制、从集中控制向分布控制和从简单逻辑控制向智能控制的发展道路。 就具体的工业生产设备而言,其控制器可分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等几种。 最早出现,也是应用最多的控制器是PLC ,它可以顺序执行用户编制的包含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等操作指令的程序,并通过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生产设备的运行。现代的PLC 已经非常成熟,其功能也不断提高,如可进行模拟量闭环控制、连续PID 控制及与其它控制器的数据通讯等。但是,PLC 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进行顺序控制、逻辑控制等相对固定的控制功能,一般作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单元,依靠上位机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存储和智能控制。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运算、存储功能和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且可方便地扩展数据输入输出和通讯功能,因此对于需要复杂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智能 控制功能的生产设备,是很好的选择。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以通用的工控计算机为中心,配备特定的接口卡,软件采用常见的桌面操作系统+专门开发的控制软件,对工业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采用一体化软硬件设计,且功能和配置可按需剪裁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这两种系统,其组成和适用场合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本文中,针对这两种在工业生产设备上广泛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分析它们在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适用场合等方面的不同,为进一步设计开发工业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提供依据。 1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对比 硬件方面,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以通用的工控计算机为中心,配备相应的数据采集、控制和通讯等外围扩展卡,而嵌入式系统硬件采用专用的嵌入式硬件和一体化设计,因此,其系统架构、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系统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1.1 系统架构 工控计算机采用工控母版+CPU 卡的结构;其扩展总线有ISA 、EISA 、PCI 、PCI Express 等,与一般桌面计算机系统兼容,且随主流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换代;机箱采用通用的标准工控机箱,内部有一个或多个风扇进行主动散热,在机箱的进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潘振武2010.4) ●地震勘探工作程序 地震勘探设计—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解释—地震勘探报告与审批—“售后服务” ●地质报告的作用 ——开采(或灾害防治)设计、可行性研究、规划的地质依据; 地质构造影响矿井采区布置、工作面划分。 由于地质构造不清,未采取防范措施,巷道遇断层揭露瓦斯突出煤层、含水层、采空区带来危险。 构造不清造成掘进巷道增加。百万吨掘进率、百万吨死亡率增加。 煤矿五大灾害(瓦斯、水、火、顶板、粉尘)都与煤矿地质条件有关。查明地质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则为合理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维地震为找煤、指导下一步勘查或其它专项目的。 ——为本单位科研集累资料,集累经验; ——展示本单位在行业中形象,是客观的广告和宣传。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6-2000:(22~24 页) “编写成果报告时应充分分析有关地质、物探资料、做到报告内容齐全,观点明确,证据充分,重点突出,叙述清楚,文字简练,图表齐全,整洁、美观。”

·其它物探成果资料 ·区域地质资料 ·周边其它煤矿、小窑情况 需要时:煤质、岩石力学性质,水文地质试验、观测成果表。 地球物理测井资料 一般应有: ·视电阻率(电阻率电位) ·自然伽玛 ·伽玛—伽玛(密度测井) ·自然电位 ·孔斜测量成果 ·地温 80年代开始数字测井,增加: ·声波测井---可计算岩层的波速 ·中子测井 ·可直接显示出煤层的碳、灰、水比例 ·可直接显示出岩层的砂、泥、水比例 ·计算岩石孔隙度和其它岩石力学指标 ·可测定或计算地层倾角 矿井资料 ·采掘工程平面图 ·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APP测试方法

App测试方法总结 一、安全测试 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入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收信息功能 6)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7)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入用户数据 10)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4)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5)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6)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 7)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 8)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 9)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 3.数据安全性 1)当将密码或其它的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 2)输入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 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存储在它们预输入的位置上。 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须至少在4-8个数字长度之间。 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它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他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删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入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 6)党建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 7)应用程序应考虑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 8)应用程序不能忽略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更不能在安全警告显示前,利用显示误导信息欺骗用户,应用程序不应该模拟进行安全警告误导用户。9)在数据删除之前,应用程序应当通知用户或者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取消”命令的操作。10)应用程序应当能够处理当不允许应用软件连接到个人信息管理的情况。 11)当进行读或写用户信息操作时,应用程序将会向用户发送一个操作错误的提示信息。12)在没有用户明确许可的前提下不损坏删除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中的任何内容。13)如果数据库中重要的数据正要被重写,应及时告知用户。 14)能合理的处理出现的错误。 15)意外情况下应提示用户。 4.通讯安全性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在任何计算机测控系统中,都是从尽量快速,尽量准确,尽量完整的获得数字形式的数据开始的。因此,数据采集系统作为沟通模拟域与数字域的桥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及高速A/D转换器的出现,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原来由小规模集成的数字逻辑电路及硬件程序控制器组成的采集系统被微处理器控制的采集系统所代替。因为由微处理器去完成程序控制,数据处理及大部分逻辑操作,使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大的提高,系统的硬件成本和系统的重建费用大大的降低。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芯片,微处理器组成。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采集系统结构框图 其中信号调理电路,它是传感器与A/D之间的桥梁,也是测控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信号调理的主要功能是: (1)目前标准化工业仪表通常采用0~10Ma,4~20mA信号,为了和A/D的输入形式相适应,必须经I/V变换成电压信号。 (2)某些测量信号可能是非电压量,如热电阻等,这些非电压量信号必须变为电压信号,还有些信号是弱电压信号,如热电偶信号,必须放大,滤波,这些处理包括信号形式的变换,量程调整,环境补偿,线性化等。

(3)某些恶劣条件下,共模电压干扰很强,如共模电平高达220V,不采用隔离的办法无法完成数据采集的任务,因此,必须根据现场环境,考虑共模干扰的抑制,甚至采用隔离措施,包括地线隔离,路间隔离等等。 综上所述,非电量的转换,信号形式的变换,放大,滤波,共模抑制及隔离等等,都是信号调理的主要功能。 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桥,放大,滤波,隔离等电路。根据不同的调理对象,采用不同的电路。电桥电路的典型应用之一就是热电阻测温。用热电阻测温时,工业设备距离计算机较远,引线将很长,这就容易引进干扰,并在热电阻的电桥中产生长引线误差。解决的办法有:采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智能传感器加通讯方式连接:采用三线制连接方法。 信号放大电路通常由运放承担,运放的选择主要考虑精度要求(失调及失调温漂),速度要求(带宽、上升率),幅度要求(工作电压范围及增益)及共模抑制要求。常用于前置放大器的有uA741,LF347(低精度),OP-07(中精度),ICL7650(高精度)等。 滤波和限幅电路通常采用二极管,稳压管,电容等器件。用二极管和稳压管的限幅方法会产生一定的非线性且灵敏度下降,这可以通过后级增益调整和非线性校正补偿。此外,由于限幅值比最大值输入值高,当使用多路开关时,某一路超限时可能影响其他路,需要选用优质模拟开关如AD7501。 共模电压的存在对模拟信号的处理有影响。高的共模电压会击穿器件,即使没有损坏器件,也会影响测量的精度。隔离是克服共模干扰影响的有效措施。常用的隔离方法有:光电隔离,采用隔离放大器等。 系统的原理及其组成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各行业中,常需要对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如液位、温度、压力、频率等。但传统的采集方式是在PC机或工控机内安装数据采集卡,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安装麻烦、易受机箱内环境的干扰,而且由于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和地址、中断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挂接很多设备。而通用串行总线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这些冲突,很容易就能够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多点的外置式数据采集系统,这不仅能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还能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同时有利于系统的维护。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App常用测试方法总结

APP常用测试方法总结 一、安全测试 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入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收信息功能 6)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7)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入用户数据 10)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4)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5)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6)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 7)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 8)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 9)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 3.数据安全性 1)当将密码或其它的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 2)输入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 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存储在它们预输入的位置上。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须至少在4-8个数字长度之间。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它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他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删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入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 6)党建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 7)应用程序应考虑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

工业设备物联网解决方案 菲利科

【菲利科】工业设备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 关于物联网,我们了解到的是,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物联网(loT)目前已经成为当下热门。据IDC研究数据表明,尽管有66%的元器件厂商和67%的加工厂商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领域,但其中只有分别不到半数和半数左右的厂商能够真正开始试点,大多数企业仍然在这一领域摸索前行。 随着企业成本的持续增长,工业领域对于移动化的潜在需求,设备联网、产品物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从工业和企业角度来说,产品物联网化将从运营、销售、售后等各方面帮助提升企业的效率,为工业或企业在行业的洗牌中占据一定优势。 但目前的工业企业即使认识到物联网是必然的趋势,却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物联网道路。 首先一个很大的阻碍就是技术难度和投入成本的问题,开发团队需要横跨多个领域的人才,而组建自身研发团队或外包开发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由于投入周期长,需要承担巨大时间成本,有可能错失业务转型和升级机会,难以在短时间内验证物联网化商业模式带来的益处。 在这一大背景下,菲利科选择从解决方案切入,致力于协助企业快速实现设备智能化升级,并打造设备管理一站式云平台。以设备接入、后台运营管理以及行业大数据,共同为企业和工业构建一整套的菲利科物联网服务。 适用企业: 各类规模的制造企业,以机械制造加工装配为主 以多品种小批量,多品种多批量为主的各种生产类型 研发和批产混合生产模式的制造企业 适应各类按库存、按订单生产的制造企业 生产管理模式寻求突破、创新,产品工艺复杂和状况多变的制造企业 适用行业 方案系统

物联网运维系统由智能硬件接口设备、智能应用系统云平台套件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服务组成,通过智能采控终端采集设备,将各种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存储、整理、分析,通过智能应用系统实现时时在线监控、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修改、报警等操作,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技术优势 可靠性 ①云服务拥有全球异地容灾备份机制,确保全天24小时服务。 ②具有亿万级别的高并发处理能力和毫秒级的个性化触发能力。 安全性 ①菲利科采用“公有云”+“私有云”模式,将设备运行数据与商业数据分离,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将存在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②智能数据采控终端与基础数据、云服务平台数据交互,采用对称加密技术、云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确保整个方案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灵活性 ①菲利科提供的FIAP(柔性物联网应用平台)系统,可对数据灵活展现,通常复杂的、个性的需求都能直接通过配置而非开发方式实现。 ②智能数据采控终端是可编程模块,可支持同时接入多类型工业设备、数据采集可自行编程定义,随着用户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可自己配置新功能,不受供应商限制。 中立的第三方 ①菲利科是专注于工业领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②对客户的业务、数据不构成任何风险与影响,保持中立第三方位置。 ③菲利科的每一个客户都有自己的专用系统。 系统价值 方案价值 实现产品服务智能化 通过工业物联网运维系统,使原有产品和服务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时时掌控设备信息、客户信息,实现了高效的设备、厂家、代理商、客户、人员一体化管理流程。 提升行业竞争优势 更加有利于客户对产品使用。实现客户对产品的智能化使用、智能化管控。提高了客户工作效率,降低了客户非智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成本风险。

槽波地震勘探施工标准.

Q/JMJT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标准 Q/SXJMJT××××-2015 槽波地震勘探施工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In-seam Seismic exploration ××××-××-××发布××××-××-××实施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槽波地震勘探施工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In-seam Seismic exploration Q/SXJMJT××××-2015 主编部门: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

关于发布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槽波地震勘探施工标准》的通知 为保证槽波探测施工质量,指导施工,由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槽波地震勘探施工标准》通过公司组织专家会审,现批准为五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编号为Q/SXJMJT××××-2015,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集团公司槽波探测工程中严格执行。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集团公司2015年科技规划要求,在晋煤集团技术中心的组织下,会同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各矿总工和集团公司相关专家等,共同完成编制工作。 在编写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试验,总结了国内多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并通专家多次评审,反复修改后,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由晋煤集团技术中心管理及具体解释。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集团公司,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窦文武、焦阳等 主要审核人:付峻青,刘永胜、卫金善、杨新亮、李应平、牟义

软件测试方法总结

软件测试方法总结 软件测试方法总结1 工作刚满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软件的熟悉与理解 2. 跟随开发人员对软件的改进进行了跟踪测试,利用功能组合的方法,对各种工具进行了测试,提交Bug共计405个,已验证关闭268个。 3. 对软件用户手册和管理员手册的一部分进行了测试与更改,期间也加深了对该软件各个功能的理解 对已经实现的功能基本上都进行了测试,对软件使用上的改进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间也了解了软件的功能需求,主要是对客户端服务器端及方案设计器进行了功能测试。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这段期间软件根据用户的反馈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变化,我跟据开发的进度一直在不断的测试,对新增加的工具边使用边学习,提交缺陷报告,并及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处理有歧异的缺陷报告,反复验证修复后的缺陷。直到上一周利用他们出差的时间,我有对以前测试过的工具重新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的组合测试。通过这段时间的改进,软件的各项功能已经越来越全面, 目前软件的基本功能都已实现,致命错误越来越少,

期间也试用了自动化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由于软件还没有整体完成,在使用中不好匹配协议,现在正在熟悉另一个自动化工具RationalRobot来进行性能测试。 下半年,主要工作时是: 1. 随着软件的逐步完成,将细化功能测试并及早的着手准备性能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等其他方面的总体测试, 2. 测试所有与本软件有关的文档 3. 解决所有遗留的有歧异的缺陷报告,参照提交的缺陷报告进行回归测试。 4. 随着其他项目的开展着手准备测试前期的工作。 具体的工作实施安排还将根据项目组的工作进展和规划进行调整。 软件测试方法总结2 时光荏苒,如今xx年的帷幕已经谢下,xx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公司高层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佰腾科技又走过了一年。而我也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20xx年我所负责的工作,以下就是我对过去这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测试工作及经验 作为软件部测试组的一员,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在20xx年中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XXXXXXXX测试用例的编写,对系统的测试、跟踪; 2.XXXXXXXX需求、高保图、界面和功能的测试;

X射线工业CT中的数据采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方向是,FPGA通过12C通讯模块接收到上位计算机的命令,然后由命令解析模块对命令进行解析并完成相应的处理;另一个数据流方向是将数据从DDCll4中读出,把数据缓存在FPGA内部RAM块中。数据输入模块接收到DDCll4的串行数据转换转为并行数据,一次转换完以后通过DAT—VAL通知RAM控制模块读入并行数据DATAl,由RAM控制模块将数据通过DATA2写入RAM中。一次数据采集完成以后,洲控制模块通过DAT—RDY信号通知数据上传模块,由数据上传模块将数据传输到上位计算机中去。以下重点介绍几个模块。 3.1参数设置模块 该模块由12C通讯和命令解析两部分组成。上位计算机向数据采集系统发命令,它们之间采用12C通讯协议。在FPGA中,由12C通讯模块接受上位计算机的通讯命令。每个命令20位,其中高4位为命令编码,一共可以提供16个命令编码;低16位为命令参数。命令解析模块根据高4位判断命令的类别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本系统中常用的命令见表l。 表1系统常用的命令表 上位计算机覆有通过数琚校验,通知数据 采集系统重传数传据。命令解析模块解数据重传0011析到该命令后,通过RE_TR信号通知滤 波模块从RAM中取出上一次的数据,并 发起一次上传 FPGA接收到命令以后,通过数据上传模块将接受到的数据反馈到上位计算机。上位计算机通过反馈的数据判断参数是否设置正确。如果参数设置不正确则重新设置。 3.2积分控制模块 信号采集的积分时间由CONV控制。当CT机扫描到一个位置时,通过START信号通知数据采集系统开始采集数据。积分控制模块根据设定的SAM—TEME控制CONV高低690电平的时间,根据SAM—NUM决定变化的次数。图5是该模块在QutartusⅡ5.1下的仿真。 图5DDCll4逻辑控制时序图 图5中,SAM_T啪设置为3,为了减小仿真时间,采样时间设置的是100个系统时钟。在每一个位置得到的第一个数据是上一次采样结束到下一个位置到这段时间内电流的积分电压转化的结果,不是真实的数据,因此这个数据要抛弃掉,因此每到一个点CONV变化的次数为SAM_NUM+1次。 3.3数据输出模块 数据输出模块有两个功能:在系统参数设置阶段,回传上位计算机下传的命令;在系统工作时,将一次采样的数据打包上传数据。数据打包的格式是:位置编码+各个通道数据+校验和。 数据通过一个PCI总线接口板传到上位计算机中去。为了减少上位计算机和FPGA之间的数据线,采用串行传输。数据输出模块把数据从RAM中读出,并按照12C的通讯协议把数据传送到PCI总线接口板中去。 4抗干扰设计 由于信号探测模块输出的光电流很小,并且X射线工作的环境恶劣,干扰严重。因此抗干扰问题是X射线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难点。 干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入系统:1)X射线和市电的电磁干扰在模拟光电流的传输线路上进人系统。2)工频干扰通过DI)C114的电源进入系统。 因此本系统采用三方面的措施来消除干扰。在信号探测模块上加金属屏蔽外壳,减小进入系统的X射线和市电的电磁干扰;减小光电流信号在PCB板上的走线长度,并对其进行包地处理;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电磁干扰r5]。但是没有办法消除由DDCll4电源带进来的工频干扰,因此在得到的数据中有一个比 较明显的50HZ的干扰,如图7所示。本系统  万方数据

三维地震监理工程合同书

编号^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三维地震监理工程合同书 方: 方: 期: i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丁?约定双方经过谈判 .协商而共冋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i i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H 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I I i时请详细阅读内容。1

三维地震监理工程合同书三维地震监理工程合同书甲方: 乙方: 合同编号: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 、工程名称及工程内容: 、合同价款: 、甲方责任:1协助乙方与三维地震勘探施工单位建立联系。 2对乙方的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乙方责任: 1、审查三维地震工程的〈〈勘探设计》,并出具书面意见。 2、随施工队伍进驻施工现场,对野外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理。施工期间不得出现现场无监理人员现象。 3、根据野外资料对进站上机进度安排,及时进驻计算站,对资料处理 与解释进行质量监理。 4、参加最终勘探报告的评审。 5、提出监理报告。

6、监理人员必须具备工程师以上技术职务和三项以上三维地震工程 项目的实践经验。 7、对实施监理过程中的白身安全负责。 &不得与施工单位发生影响监理工作公正性的不正当往来。 五、监理工期及监理时间 1、监理工期:监理工作的工期从审查〈〈勘探设计》起到施工单位〈〈勘探报告》通过评审,监理单位提出监理报告达到合同规定要求为±o 2、监理时间:时间约为年月至年月。 六、付款方式 1、合同签定并野外施工监理结束,提交野外施工监理报告后付乙方

合同价款的%(万元)。 2、合同全部履行并达到合同所规定条款后付给乙方余额,计万元。 七、工程质量及违约责任 1、工程质量:参与监理的三维地震勘探施工及勘探报告质量必须达 到〈〈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及合同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2、违约责任:乙方所监理三维地震施工达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或勘 探报告不能通过评审时,乙方必须承担全部连带责任,赔偿甲方由此造 成的直接损失,并白费承担返工过程中的监理任务。 八、其它1、本合同履行地: 2、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经协商后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 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合同一式份,甲方份,乙方份。 4、本合同白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注:无本企业合同管理部门的审批,财务部门不得作为下账依据,供应部门不得作为入库验收的依据。

软件日志测试方法总结

软件日志测试方法总结 一.我们为什么要做日志测试? 虽然额外的日志记录可能会导致软件程序的执行速度下降。但如果有详细的日志记录就可以帮助我们更迅速地诊断问题,加快我们对故障的响应,并且往往可以显著地减少发现一些隐藏得非常深的错误的问题! 二.日志级别 log4j定义了8个级别的log(除去OFF和ALL,可以说分为6个级别),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OFF、FATAL、ERROR、WARN、INFO、DEBUG、TRACE、ALL。 ALL 最低等级的,用于打开所有日志记录。 TRACE designates finer-grained informational events than the DEBUG.Since:1.2.12,很低的日志级别,一般不会使用。 DEBUG 指出细粒度信息事件对调试应用程序是非常有帮助的,主要用于开发过程中打印一些运行信息。 INFO 消息在粗粒度级别上突出强调应用程序的运行过程。打印一些你感兴趣的或者重要的信息,这个可以用于生产环境中输出程序运行的一些重要信息,但是不能滥用,避免打印过多的日志。 WARN 表明会出现潜在错误的情形,有些信息不是错误信息,但是也要给程序员的一些提示。 ERROR 指出虽然发生错误事件,但仍然不影响系统的继续运行。打印错误和异常信息,如果不想输出太多的日志,可以使用这个级别。 FATAL 指出每个严重的错误事件将会导致应用程序的退出。这个级别比较高了。重大错误,这种级别你可以直接停止程序了。

OFF 最高等级的,用于关闭所有日志记录。 如果将log level设置在某一个级别上,那么比此级别优先级高的log都能打印出来。一般来说测试环境会设置为DEBUG级别,客户正式环境会设置为ERROR级别。 三.如何查看日志? windows的直接使用Notepad++、UE编辑器查看日志文件就可以了,以下详细介绍linux系统的日志查看方法: 1.使用ssh工具连接服务器 2.连接成功后,使用cd命令切换到tomcat/logs/下的catalina.out文件 3.使用tail命令查看日志文件,例如tail -f catalina.out,默认会显示最后10行日志,-f参数可以循环读取日志,当前产生的所有日志都会输出。如果需要查看日志文件中已存在的N行内容,可以使用命令tail -f -n 1000 catalina.out(查看文件中1000行内容,并循环输出当前产生的日志) 4.一些偶发的问题,我们在提交bug时,可以将错误堆栈截图上传,帮助开发更快的定位问题。

工业4.0智能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工业4.0智能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近些年在“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工业现场设备层的数据采集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实现工业4.0,需要高度的工业化、自动化基础,是漫长的征程。 工业大数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各国制造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基础都是工业大数据的搜集和特征分析,及以此为未来制造系统搭建的无忧环境。 华辰智通工业互联网-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大家都认识到实时获取设备层数据、消除自动化孤岛现象是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基础环节。但是,工业现场的设备种类繁多,各种工业总线协议并存,这也就导致了数据采集这项工作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很难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来。 数据采集一直是困扰着所有制造工厂的传统痛点,自动化设备品牌类型繁多,厂家和数据接口各异,国外厂家本地支持有限,不同采购年代。即便产量停机数据自动采集了,也不等于整个制造过程数据都获得了,只要还有其他人工参与环节,这些数据就不完整,所以不论智能制造发展到何种程度,工业数据采集都是生产中最实际最高频的需求,也是工业4.0的先决条件。

1.工业数据采集工具: 工业数据网关称为工业采集网关,也可以称为工业数据采集网关;它通过以太网接口:RJ45 接口;串行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可以连接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施耐德、台达、汇川、和利时、松下、永宏、海为和MODBUS 系列等。PLC、制器、输入/输出等设备,安全准确传输数据。 HINET 系列数据网关由湖南华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该网关采用高性能工业级32 位处理器和工业级无线模块,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支撑平台,是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适用于工业互联网便于大规模部署的工业数采终端。HINET 系列数据网关自带PLC 等工业控制器协议,一次性解决工业设备联网、工业设备数据采集及传输等难题。 HINET 系列数据网关是一款单协议单接口的工业数采终端,根据不同的型号HINET 数据网关支持的PLC 品牌包含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施耐德、台达、汇川、和利时、松下、永宏、海为和MODBUS 系列等。 2.对工业生产设备数据采集: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

地震勘探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潘振武) ●地震勘探工作程序 地震勘探设计—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解释—地震勘探报告与审批—“售后服务” ●地质报告的作用 ——开采(或灾害防治)设计、可行性研究、规划的地质依据; 地质构造影响矿井采区布置、工作面划分。 由于地质构造不清,未采取防范措施,巷道遇断层揭露瓦斯突出煤层、含水层、采空区带来危险。 构造不清造成掘进巷道增加。百万吨掘进率、百万吨死亡率增加。 煤矿五大灾害(瓦斯、水、火、顶板、粉尘)都与煤矿地质条件有关。查明地质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则为合理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维地震为找煤、指导下一步勘查或其它专项目的。 ——为本单位科研集累资料,集累经验; ——展示本单位在行业中形象,是客观的广告和宣传。 ●《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6-2000:(22~24 页) “编写成果报告时应充分分析有关地质、物探资料、做到报告内容齐全,观点明确,证据充分,重点突出,叙述清楚,文字简练,图表齐全,整洁、美观。” (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内容): 文字说明包括:序言;概况;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野外施工方法;资料处理和解释;地质成果;结论等七章。 附图包括:实际材料图;反射波T0等时线平面图;煤层底板等

高线图;地震地质剖面图;地震时间剖面图等。 附表包括:测量成果表;工程量统计表;断层控制表等。 1.以往地质资料(包括矿井地质资料)收集、分析 目的:了解地层、地质构造特征;以往地质工作质量; 地震地质条件。作为物探工作设计、资料解释的依据。 存在问题:——收集不足(范围、内容) ——分析、利用不够,如测井资料 ——对以往地质资料中差错甄别不够 应收集的资料 ·最近(新)的井田勘探报告或矿井地质报告 ·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 ·综合柱状图 ·主要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基础资料表 ·钻孔坐标 ·主要剖面图 ·煤、岩层对比图 ·全部有关钻孔的钻孔综合柱状图(含测井曲线) ·其它物探成果资料 ·区域地质资料 ·周边其它煤矿、小窑情况 需要时:煤质、岩石力学性质,水文地质试验、观测成果表。

移动客户端测试总结

LOFTER现在提供iOS、AOS等多个平台的移动客户端服务,这两个端也已经相继开发了几个版本,最近开发的2.0版本即将上线,测试了这么久也该总结一下了。 现在我们测试时,开发会先在本地机上打好包,然后我们在开发提供的网址上下载这个包就可以了,这样在真机上直接测试可以更直观的发现bug。以下是功能测试时需要注意的点: 1.登录 ?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错误时,界面有提示信息 ?用户主动退出登录后,下次启动APP时,应该进入登录界面 ?对于支持自动登录的APP,数据交换时,是否能自动登录成功且数据库操作无误 ?密码更改后,登录时是否做到了有效数据的校验 ?对于未登录时一些页面的操作,是否做了控制 ?切换账号登录,检验登录的信息是否做到及时更新 ?对于多个端都进行操作时,确保数据库操作无误,且每个端可以及时看到数据的更新 ?对于一些软件,支持一个账号只允许登录一台机器,这时,需要检查账号登录多个手机时,是否将原用户剔除,且能够给出提示信息 ?APP切换到后台时,再次切换到前台的测试,如登录时,有电话打进来 2.离线 离线是应用程序在本地的客户端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以功程序下次调用 ?对于一些程序,需要在登录进来后,这时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以浏览本地数据 ?对于无网络时,刷新获取新数据时,不能获取数据且能给出友好提示 ?切换到后台,再次切换到前台时,可以正常查看 ?离线后又连上网,这时对数据有更新时,需要从服务器端获取新数据来更新客户端数据,且要更新本地缓存信息 ?对于一些界面的数据不提供离线查看,需要给出相应提示且界面更新后无任何数据 3.Sqlite数据库 AOS和IOS客户端都采用了sqlite数据库,当APP需要在客户端保存数据时,它们会创建相应的数据库表,最常见的就是对账号的保存,这时的测试点主要有: ?跟一般数据库一样,需要见擦数据的增,删,改,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