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某县关于深入实施农牧村互补战略,全力推进某村“一特四化”、促进牧民增收,抓住机遇发展高原绿色生态科技畜牧产业,进一步推动我村“一特四化”项目的顺利实施,不断调整、优化、改善我村畜种畜群结构,提高全村牧户的科学经营管理能力,依托我村被列为**牦牛产业带的实际,组建了某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迈进。但由于我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不久,牲畜暖棚、活畜交易市场、牲畜药浴池、合作社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急需建设,资金周转十分紧张,为此特向担保公司申请贷款畜牧业生产资金800万元。

(二)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自然条件:某村是纯牧业村,地处国道213线两侧。平均海拔2800-4483米,内陆性气候特征明显,高寒湿润,降温频繁,雨雪天气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降水大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某村草场以高山草甸和低灌丛草甸为主体,载畜密度大,且水份涵养能力强,牧草生长期为155天,枯黄期210天。

2、社会经济条件:某村通讯畅通,交通便利,国道213

线贯穿村而过,周地边共有9个行政村,人口近万人。草原面积约110万亩,周地边区2008年末各类牲畜饲养量为

30.51万头数。

二、项目概况及资金来源

某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某村4个村民小组的253户,注册资金120万元;于2011年3月成立,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21.256万亩,圈滩种草面积886.65亩,半人工刈割草场面积16577.68亩;各类牲畜存栏23027(头只匹),其中牦牛14560头,能繁母牛8676头。

1、畜种改良项目

需引进种公牛150头,每头5000元,共需资金75万元;

需引进牦雌牛2000头,每头3500元,共需资金700万元;

2、牲畜药浴池项目

修建牲畜药浴池1座,共需资金12.4万元;

3、活畜交易市场项目内容及投资:

(1)合作社办公区、养殖区、屠宰区、活畜交易市场征地费:需征用草场180亩,每亩0.8万元,共需资金144万元;

(2)活畜交易市场场地硬化及围墙修建费:场地硬化6000平方米,硬化费用180万元;交易棚2座,面积910

平方米,总造价28万元。修建交易市场宿舍面积为346.5平方米,总造价48.51万元,修建交易区铁艺栏杆500米,总造价费用为13.5万元,共计需资金270万元。

(3)修建养殖区、交易区、屠宰区围墙1200米,每米造价费用530元,计63.6万元。

4、合作社办公用房建设项目

需修建一幢砖木结构合作社办公用房及宿舍、门卫建筑面积为940.6平方米,共计需建设资金188.12万元。

以上组建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共需各类建设项目资金1453.12万元。为了解决资金困难,某村253户群众克服困难,多方自筹资金211.58万元,急需申请办理“一特四化”专项担保贷款800万元。项目缺口资金441.54万元。

建设资金来源:争取国家投资及地方配套450万元。

三、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分两个阶段进行,(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完成土地征用,养殖区、交易区的围墙,场地硬化,交易棚、办公区、交易市场宿舍等建设项目。(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完成屠宰区、冷冻库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

四、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

1、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牧

民组织化程度。把全村农牧民组织到合作社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在经营体制、经营方式、产品生产方式转变上取得根本性突破。

2、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全村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托我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把加强各类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全村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推进畜牧设施建设,兴建水利设施,推行基本草原灌溉,有效解决我村草场缺温、缺水、抗灾能力弱的问题,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畜牧业集约化发展,为改善全村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畜牧业夯实基础。

3、加强畜种改良,优化畜种畜群结构。立足某村牦牛养殖的实际,加大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积极引进种公牛、牦雌牛,不断改善和优化牦牛品种,扩大种畜繁育规模。做好牲畜生产性能测定,品种选留和培育、配种方案的制定,种畜串换及引进、技术培训等工作,加快非生产畜出栏,优化畜群结构,提高母畜比例,以加快畜群结构调整促进良种推广,促进形成某村牦牛良种品牌。

4、建立健全某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以加强某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利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示范、吸引、带动牧户,提升村级生产能力,吸收外部资本和引导龙头企业到牧区安家落户,从事畜产品开发,带动生

态畜牧业基地建设。二是做好某村牦牛销售的市场营销,宣传和推介特色畜产品产品,力争把某村建成**镇及周边乡镇的畜产品的集散地。三是做好品牌建设,积极构建畜产品交易、初中高级畜产品加工链,实施产销一条龙,扎实推进某村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牦牛肉、鲜奶等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赋予生态内涵,增加生态元素,提高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某村活畜交易市场,使农牧民更便利地参与市场经营。

可行性分析:

1、经营模式:某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生产经营的方式,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其宗旨是以成员服务对象,为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提升成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会员的生产能力,增加效益。办社理念是以利民为核心,利益为纽带,协商为基础,章程为依据,利益共享为目标。

2、发展前景:某村位于某县南部,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独特高原地貌和高温差下的冷凉气候条件,为我们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生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纯天然、无公害的草场、没有化学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气、水源、土壤、生物等成为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的天然净土。牦牛肉、鲜牛奶营养价值高、无污染、低脂肪,具有天然野味的特点,同时,合作社在生产中基本不使用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