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基本信息:授课教师:王建峰办公室:教学楼5楼-教师办公室-实验教学中心

联系电话:183******** E-mail:wjfzy1985@https://www.doczj.com/doc/979789070.html,

课程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特性与重要性,学习并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社会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尝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阐释各种社会现象

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

走进社会心理学

案例引入: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邪恶人性》:越战中美军进行了“梅莱茵大屠杀”。这种事情历史上有很多,这既是一个团体的行为,也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行为。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邪恶?一个好人也可以犯下恶行吗?如果可以,是什么让人们越过那条界线?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当它被跨过之后就会释放出邪恶?或者是人们所处的情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他们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院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实验刚刚开始: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囚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囚犯”的胡言乱语(比如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囚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反抗被镇压: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对于被监禁做出了反抗。第一个罪犯开始“爆发”。很快大家都进入一个新的角色,而并未意识到这仅是一场游戏。“看守”们迅速而残忍地采取了报复。他们把罪犯全身扒光,搬走了罪犯的床,把这次反抗的头目拉去关了禁闭,并且开始骚扰“罪犯”。“看守”在“囚犯”的不顺从下感受到了威胁,开始研究如何训练“囚犯”的方法,比如:随机性进行光身检查、减少洗浴特权、语言辱骂、剥夺睡觉权利以及扣发食物。

开始无条件服:不久之后“囚犯”们开始无条件地服从狱警。经过了仅仅几天逼真的角色扮演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之前的身份似乎已经完全被抹去了。他们成为了自己在监狱中的号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看守”们的身上,他们辱骂并且虐待自己的“囚犯”。仅仅度过了6天,之前快乐单纯的大学生通过实验竟变成了愠怒的囚犯和残酷成性的警卫。实验者也被卷入了自己的实验:甚至连首席研究人员Philip Zimbardo也承认自己沉浸在了“监狱主管”的角色中。事实上,Zimbardo相信这次实验最为有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被转化为一个讲究制度的人物形象——更注重监狱的安全,而不是被试的福利。实验组的其他成员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新角色中。Craig Haney和Zimbardo一样,他们意识到这些囚犯有可能真实地进行一次越狱,同时他试图接触真警察寻求帮助。此时,津巴多发现许多事情都已失控。完全忙于对付管理“监狱”时每天所遇到的危机,而忘记了他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了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应该注意,参加这次实验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神智正常、情感稳定的人。

请回答:假设一名权威人士(例如心理学实验的主试)要求一名大学生对另一名从未伤害过他的大学生施行近乎致命的电击:你认为他会吗?如果是你,你会吗?你认为大学生当中同意这样做的百分比有多少?

米尔格拉姆(Milgram)的权威-服从实验:

服从行为:权威的命令非常荒谬时,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然服从?服从的人是疯子吗?普通人会服从权威吗?米尔格拉姆的经典研究(1963, 1974, 1976)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电击惩罚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教师——真被试,学习者——实验助手。如果学习者答错了,教师就给予电击惩罚,电压从15伏到450伏不断加大。如果教师服从实验者的命令,学习者的反应:在75, 90, & 105v时发出哼哼声,在120v时喊叫“痛啊!”在150v 时学习者喊叫:“实验员,让我出去吧!我再也不想参加这个实验了!不要做了!”在270v 时痛苦地尖叫、坚持要停下实验,在300 和315v时尖叫不回答问题了,330v后,不再叫喊, 挣扎、蹬踢墙壁,如果“教师”请求停下或是询问该做什么,实验者便平静地告诉他:请继续,实验要求你继续下去,继续,这很重要,你没有别的选择,你必须继续,指令按顺序使用,只有上一个指令失效时,才用下一个指令。如果4个指令均失效,实验终止。预测:人们会在什么时候停止给予电击?精神病学家、大学生、白领的平均预测:到135v就会停下来,精神病学家估计只有1%的人会施以最强的450v点击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戈尔斯坦(Goldstein):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弗里德曼(Freedman):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环境,我们怎样对他们和他们怎样对我们发生反应,以及我们怎样收社会情境所影响。

奥尔波特(G.W.Allport):探讨人们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社会情境因素包括:(1)他人的行为、特征或仅仅在场(2)认知过程:我们如何解读(construal)社会情境:我们所见的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而是那些看似真实的——它们是我们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现有理解而构造的、可以预料的“图像”。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对世界的构念(construal)影响自身。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环境本身更为重要。(3)物理环境的影响:仅仅通过改变宿舍楼层的设计,就可以增进居住在宿舍楼里学生间的友谊(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更加乐于社交、更少的舍友间摩擦)。(4)文化背景

社会影响是如何产生作用的?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一方面受社会中的他人、群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又对他人、群体和社会发生作用。人们对彼此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的。比如在教室里,你们所处的情境主要由老师界定,而老师所处的情境很大程度上又由你们来界定。和朋友吃饭时,你所处的情境主要由朋友界定,而你朋友所处的情境也主要由你界定。在这种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1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是一门独立学科。

工业企业、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商业营销需要社会心理学

杨佳袭警案是2008年7月1日在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内发生的,导致六名警员死亡、四名警员和一名保安人员受伤的重大袭警刑事案件。杨佳经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6日上午在上海被执行死刑。作案起因是杨佳曾骑无证自行车遭受警察盘问。

对杨佳案的一些典型的分析言论:

杨佳袭警案并非简单的凶杀案,而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事件,是多年来警民关系紧张的一次集中爆发。转型期的中国表面上已经有现代化的国家框架-----包括市场经济体系、政治架构和所谓的法治体系,可与现实的传统型社会格格不入,因而加剧了社会种种冲突。

这种凶手通常性格偏激,自尊心强而又极自卑,被动攻击性强。当他们受辱、受挫、遭贬、被拒绝、被排斥后,心生仇恨。他们实施报复具有冲动性(有的计划周密),难预防。这类人多数幼年受虐、受忽视,缺乏母爱,敌意强,理解情境主观臆断,两极思维,过度防御,不知如何化解矛盾,受辱不知合理回击,攻击能量容易蓄积。

上海闸北袭警案过程与某些警匪电影剧情相似。媒体暴力影响攻击行为。观察过攻击性榜样的人通常会模仿其攻击行为,观看暴力节目会增加观众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在研究对象上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团体——从小团体到大团体,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特点、原因等,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阶级、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情境下的个体,侧重微观分析,关注社会事件背后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原因、趋势等。

2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现场实验或实验室实验法,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文献法。(二)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的关系

两门学科的共同点:

研究对象是共同的。都把人的心理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人的心理的微观层面。

在两门学科的理论研究上,具有共同的理论假设。许多人格心理学理论常常是社会心理学解释、预测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有力的理论工具;而社会心理学理论也为人格心理学研究提供支持。

两门学科的差异点:

研究着眼点不同。人格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注重个性类型的研究;而社会心理学强调人的共同性,注重研究不同的社会情境对人有着怎样的一致影响。

例1: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原以加利福尼亚州为基地的宗教团体人民圣殿教,在他们的教主琼斯的带领下,移民至圭亚那,并在当地建立了一个没有种族界限的社团,称之为琼斯镇。1978年11月,加州国会议员瑞安从报道中得知该宗教团体涉嫌控制居民的自由意志,遂前往调查。他走访该社团,发现有居民想跟随他回到美国。教主琼斯同意他们离开。但是,当瑞安即将登机时,他与几位随行人员遭到该宗教教徒的枪杀,这显然是琼斯下的指令。

在获知有几个随行人员逃走时,琼斯非常沮丧,接着通过广播向教徒宣扬死亡之美,并表示死后死后他们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重逢。教徒们在一个大帐篷里排成一列,面前放着一大桶自杀用的掺有镇静剂的氰化物溶液。据一位幸存者说,几乎所有的居民都是自愿喝下毒药的。至少有80个婴幼儿被他们的父母灌下毒药,而后其父母也服药自尽了。死者有914人,包括首领琼斯。如何解释他们的行为呢?

例2:有个人叫罗莎,在参加聚会的时候她看起来常常很不自在。她经常独自一个人,站的离人群远远的;别人找她攀谈的时候,她也不太说话。有些人认为她很害羞,有些人认为她冷漠疏离,甚至自高自大。然而,在家的罗莎却活泼开朗,总是愿意倾听别人说话,并且风趣而健谈。罗莎到底是哪种人呢?

Liberman & Samuels(2002):研究者请一些斯坦福大学的住校生在他们的舍友中找到两种人:一种是特别具有合作精神的,一种是特别具有竞争精神的,然后这两类学生都参加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是一个游戏,被试被告知他们可以选择竞争性策略或是合作性策略。Liberman等人还设计了两种实验条件:他们告诉一半被试参加的是“华尔街游戏”;告诉另一半被试参加的是“社区游戏”

社会情境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能产生超越个性差异的强大效果。

社会学:提供关于社会而非个体的一般性规律和结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使人们易受社会影响左右的共同的心理过程。

人格心理学:研究使个体与众不同并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征。

四、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自学)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三阶段说: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或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参考资料

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 著, 谢晓非等译. 社会心理学(第十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R.A.Baron, D.Byrne 著, 黄敏儿等译. 社会心理学(上下册,第十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E. Aronson, T.D. Wilson, R.M.Akert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D.G.Mayers. 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第八版). 北京邮电出版社, 2006.

俞国良、侯玉波、章志光等。

第二章社会化

儿时的你,是否曾因穿着裙子跟男孩子一起疯跑、翻墙而被母亲训斥;是否会在跌倒了疼得怕不起来时,听到父亲有力的声音:儿子,你知道男子汉应该怎么做!

少年的你,是否已经结交了三两挚友,与他(她)们相伴而行、如影随形;是否会和大家一起为某个明星而心动,为某部漫画而痴迷?

走进了青春期的你,是否不再欢迎父母走进自己的世界,也不想再做儿时的那个乖孩子;是否会为朋友间的磕磕绊绊而愁眉不展;是否开始了“爱”的萌动,在与他(她)擦肩的一刻也有了触电的奇妙感觉?

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了更远的理想和追求,体验到了更多的欢乐和痛苦……为人父母子女、为人朋友爱人、为人学生师长、为人上级下属……

一、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概念

弗洛姆(E.Fromm):“社会化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到延续的手段”。

赖兹蒙(L.S.Wrightsman):“没有任何一个儿童是在完全的真空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从婴儿出生的时候起,他就是受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和事件所包围,而这些人和事是会塑造他对世界的认知的。个体意识到它所属的社会的各种价值并把它们都吸收进去的过程,一般就称为社会化。

霍兰德(E.Hollander):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种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就叫社会化。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

社会人: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不管怎么定义社会化,但都包含着:1、对个人来讲,通过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群体、社会中的一员,形成自我和个性。2、对社会来说,通过社会化,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和传递社会文化。因此,社会化实际上是个人

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儿。这两个女孩,大的约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活到了17岁;小的不到两岁,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不喜欢穿衣服,给她穿上衣服她就撕下来;用四肢爬行,喜欢白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像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喜欢吃生肉,而且吃的时候要把肉扔在地上才吃,不用手拿,也不吃素食;牙齿特别锋利,耳朵还会抖动。她15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不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就无法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社会化的任务:1明确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望以及基本的行为规范;2促使个体具备实现这些期望的条件,自觉地用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化的类型社会化

是社会对个人不断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个人通过实践逐步认识社会的过程。对个体来说,是个不断学习、内化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过程。对社会来说是人们按照社会文化、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对个人施加影响的过程。教育和受教育是个长期的终身的事情。人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在人生不同阶段,社会化的内容和社会期望,社会化的承担者或影响因素不同。社会化虽然是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但完成基本社会化并不要一辈子。正常情况下,在青年期,一个人的基本社会就完成了。但社会变迁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停留在基本的社会化阶段远远不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要求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断提高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必须进行发展社会化。到老年,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还要继续社会化,适应老年生活。因此,社会化是终身的事情。

1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2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阶段的特点,社会化分为4种:

(1)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个体在儿童期的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学习生活知识、学习语言、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遗传特征决定某些综合潜能和局限,而生活经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经验,在塑造人格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儿童语言和认知本领,内化社会最基本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基本要求。初期社会化是从婴幼儿期到学龄初期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以后社会化的基础。一个人的基本人格在这个阶段已经形成。

(2)预期社会化: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主要任务是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为扮演所期望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

(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要求人们根据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接受新的期望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如职业培训、成人教育。人的基本社会化完成以后并不意味着社会化的终结,人的社会化是终身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变更,职业变化、社会的变迁等,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适应新的社会期待和规范,接受新的价值观念,掌握新的技能。这就是继续社会化或发展社会化。因为:第一、人到成年以后,面对的角色更多,需要人们不断去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事物。随着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结婚、生子、进入职场等,社会阅历深不断,往往会重新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新的角色模式。第二、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断适应新环境,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社会规范,调整自己的思想意识。比如,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环境的改变,生产条件的改变,迫使成年人继续社会化,适应新的生活。第三、职场地位的变化如改行、升迁等等都可能使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态度、生活习惯、技能不适应新的角色和新环境,因此要继续社会化。第四、成年以前的社会化,接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即间接经验,必须有一个将其变为谋生和为社会服务的本领的实践过程。刚参加工作的使用期和上岗培训就是继续社会化。

(4)再社会化:个体在成年期后发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化形式。指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社会化的目的是使个体就范,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但不是所有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化都能顺利完成。社会中总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完成社会化。对于早年经受过社会化训练,却未能获得成功的人以及在思想上、道德上与社会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冲突太大的人,都要进行再教育。这种再教育过程称为再社会化。经过社会化过程以后,生理上达到了成年,但还不具备在社会上和群体中生活和工作的资格,这些人在人格上出现了毛病。这是社会化过程中的病态现象,他的存在干扰了社会生活,妨碍了社会正常的运行。对社会来讲就产生了需要克服这些病态现象的再社会化。补偿教育、强制教育和改造均属此类。如扫盲、工读教育,监狱、劳改教育等特殊机构履行再社会化的职能。一些人到新的环境后主动或者被迫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接受新环境下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也属于再社会化。如民族同化,入乡随俗。

(5)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

阶段性:人的社会化虽然是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分阶段进行的,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社会化的内容、方式,承担者各不相同。不能忽视阶段性这一特点。否则会带来社会问题。中国的教育就有忽视社会化具有阶段性的问题。许多社会里有一些戏剧化的过渡仪式,标识着人生社会化的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戏剧化的过渡仪式代表与现实的某些某一阶段身份地位的改变与结束。过渡仪式标志着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化过程会继续遍及所有人类生命历程循环阶段。宗教典礼、毕业典礼、婚礼、成为父母、都被称为过渡仪式或通关仪式。

三、社会化的内容

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个体获得了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沟通个体和社会的桥梁。个体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并按照他们所处的位置、角色规范来行事。可以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作为社会的成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努力朝国家想要的人才发展,接受和学习国家的政治制度,为国家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道德社会化: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会扮演许多角色。——威廉.莎士比亚

角色:源于戏剧,本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根据编剧和导演的要求,扮演某一特定人物。

社会角色: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gender role):社会为男性或女性确定的行为规范,它是在生物性别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化发展起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性别角色社会化使男性认同男性的角色规定,表现出符合男性身份的行为;也使女性认同女性的角色规定,表现出符合女性身份的行为。

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传统看法认为,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是由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男女不同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生理基础:1)染色体特征;2)大脑两半球单侧优势a左半球:语言与信息加工

b右半球:空间信息和形象思维;3)性腺激素

典型案例: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对新几内亚3个原始部落的研究:《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A. 阿拉佩什部落:性格温和、待人热情;反对侵犯、竞争;少有占有欲。男女皆有典型的女性特征。——男人像“女人”。

B. 蒙都哥莫部落:吃人肉,凶暴,具有攻击性。女性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女人像“男人”。

C. 昌布部落:女性专横跋扈,精力充沛,是家庭经济的支柱;男人喜欢艺术,饶舌,富于情感,在家照顾孩子。——非常态的“男人”与“女人”

生物因素为两性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性别角色特征更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对文化中规定的性别行为模式学习认同的结果。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导致性别角色特征的不同。

性别角色不是性别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的折射,社会文化通过教育、书籍、影视等途径,把对性别角色的要求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了个体,因此,同一性别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以获得迥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别角色。

性别差异的体现

(1)攻击性

(2)助人行为:男性和女性在助人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哪种性别更愿意帮助别人取决于所需求的帮助类型。

男性助人行为多表现于社会方面,女性助人行为多表现于家庭方面。

(3)社会支配性:想象一下这样两个人:甲:喜欢冒险,独裁,粗心,控制欲强,坚强,独立,强壮;乙:感情丰富,依赖性强,爱幻想,情绪化,服从,弱小。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

2002年,在全世界所有的立法者中,女性只占14%;在所有的首相和总统中,女性只占5% (CIA,2002;IPU,2002)。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首席执行官中,女性仅仅占1% (EagIy & others,2003)。

男性比女性更关心社会统治问题,更倾向于支持保守的政治候选人和维持男女不平等的措施(Eagly & others, 2003)。在陪审员团体中,男性约占一半,但在被选举的陪审团领袖中却占到90%。

在工业化国家,女性的平均工资是男性的77%。这样大的工资差距中,仅有1/5可以被男性和女性在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工作特性等因素加以解释(世界银行,2003)。

(4)性态度:“我可以想象自己正愉悦地享受与不同伴侣的偶尔性关系。”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男性和12%的女性对此表示同意。美国教育委员会最近调查了25万个大一新生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如果两个人真的彼此喜欢,那就可以发生性关系,即使他们认识的时间很短暂。”53%的男生赞同,女性只有30%。在一项调查中,随

机抽取3400个美国人,年龄在18到59岁之间,48%的女性和25%的男性认为情感是他们发生第一次关系的原因。“在世界各地,性都被理解成为女性所拥有的,男性想得到的东西。”——人类学家唐纳德.西蒙

女人们可以为一部长达4小时的电影而着迷,尽管整个情节就是一男一女向往发展出一段恋情,甚至有时候最终都没有什么结果。而男人极其憎恨这样的事情。男人们的向往一般是只能持续45秒,然后就是希望双方都开始脱衣服。而后再来一场汽车追逐的戏。一部命名为“车战中的裸身男女”的影片会更符合男人们的需求。——幽默评论家戴夫.巴里

(5)择偶偏好

小测验:浏览征婚广告,你会选择谁呢?

戴维·巴斯和50位同事调查了各个种族、宗教、政治体制下的1万多人,包含6个大陆和5个岛屿。各地的男性都偏爱那些显示出年轻健康有魅力的女性,而女性则偏爱有财产和地位的男性。(资料来源:From Buss,1994b)

男人选择什么样的女人?各地的男性都倾向于娶更年轻的女性。而且越老的男性,他选择伴侣时偏好的年龄差距越大。在男性二十多岁的时候,他们喜欢娶比自己年轻一点点的女性。但到了六十多岁,从总体来看,男性会娶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女性。

女人选择什么样的男人?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偏爱比自己大一点的男性。更喜欢能为其后代提供保障的男性。她们对繁衍的策略是:生一个就要养好一个。一般来说,能为其后代提供养育保障的男性应该具有的条件是:年龄较大,已经拥有资源,可依靠。或者,虽然年轻,但有抱负、事业心强。

男人要数量,女人要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拉塞尔·克拉克和伊莱恩·哈特菲尔德请一位迷人的女士帮助他们进行一场实验。“你今晚愿和我一起过夜么?”,这位美女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向陌生男子问道。75%的男子表示立刻可以和她走。其余25%的人中有大部分表示遗憾,称今晚已有约会。将提问者换成美男子,结果只有6%的女性表示可以去他家里,但没有人答应立刻动身。这个调查揭示了人类繁衍的主要矛盾。男女对生育采取不同的策略,男性追求数量,女性追求质量。女性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要把可靠的伴侣拴在身边,而男性更喜欢沾花惹草。

透视性别差异

(1)两性之间行为上的平均差异并不意味着所有男性(或女性)都是如此。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有时两性间的平均差异远远小于性别内的个体差异。

(2)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和技能是不变的。男人和女人都能学会更(不)愿意帮助别人、更(不)具有攻击性。

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变化

1967年,美国57%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赞同“已婚妇女的活动应该限制在家庭范围内。”而到2002年,只有22%的人同意。从1960年到1998年,在职的40岁已婚妇女的比例上升了一倍——从38%上升到75%。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市场。1965年,哈佛商学院从没有一个女性毕业生。到20世纪末,其30%的毕业生是女性。从1960年到20世纪末,医学院的毕业生中女性比例由6%上升到43%,法学院则从3%上升到45% (Hunt,2000)。由于每个社会群体都形成了对性别期望的固定模式,因此,儿童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朝着这种固定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很多方面的性别差异,并非“必然”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可以改变的。

四、社会化的途径(自学)

(1)文化: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体。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不同地点,都会使文化带上时代特点、民族特点、阶级特点和地区特点。

社会化是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内在因素为我们的社会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保障,而外在因素则把社会化变成了现实。尽管社会规范无处不在,但每个文化都有他们自己的规范——对社会行为的期待。社会规范——被接受与期待的行为规则——随文化而变化。

美国耶鲁大学的约翰.怀廷领导的“六文化研究规划”小组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及相应的育儿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六种文化分属印度、英格兰、墨西哥、肯尼亚、日本和菲律宾,其中多为原始民族。研究者在每个国家选取24个孩子在3-10岁之间的母亲,观察她们与孩子的互动行为。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的儿童的社会化及行为模式有所不同。A型文化:强调群体的重要性,儿童从小受到责任感方面的训练,乐于助人。他们对家务劳动涉及较早,因而对家庭利益比较关注。那些不服从成人指挥的孩子往往会受到严厉惩罚。B型文化: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学校教育始终强调个人成就,标榜自我中心。他们期待“他人注意”和寻求“支配他人”。

(2)家庭:父母行为是孩子行为的第一参照系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接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影响。对双生

子及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和收养家庭的研究发现,基因的影响大约可以解释人格特性中50%的个体差异,共享环境影响——包括共享家庭影响——只能解释0~10%的人格差异。那么剩下的40%~50%由什么来解释呢?答案是同伴的影响。孩子们比较关注的不是父母怎么想,而是他的同伴怎么想。

思考:学前儿童经常会拒绝尝试某一种食物,即使父母要求也不行。但是一旦他们和一组喜欢这种食物的孩子一起吃饭,他们就会有所改变。尽管吸烟者的孩子更可能吸烟,但是最主要的影响仍然来自同伴。这些吸烟的孩子大多有一些吸烟的朋友,向他们介绍吸烟的快乐,并给他们提供香烟。戴维·罗(Rove, 1994)提到,60年前纳粹少年团的成员大多数来自给他们提供情感关怀的中产阶级家庭。腐蚀他们的并不是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而是周围环境变化导致的“更大”的影响。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化究竟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产生消极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学校: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它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

大众传媒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社会化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一些不健康的、反社会的内容,又有可能给个体社会化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社会认知(一)

不知真假转:马航劫机真相:

1马航是被劫持的,且劫机者向马来西亚政府提出了与马来西亚国内政治有关的政治诉求,马政府在接到劫机者的要求后,经过5个小时的谈判,最后没有答应劫机者的诉求,劫机者在等待无果的同时飞机终于耗尽了燃料……

马政府从始至终都知道飞机在哪里!在得知飞机燃料耗尽后,马政府决定将事件描述成常规航空失事,以避免人道主义压力,避免国内其他政治力量知道劫机者的政治诉求。飞机为什么折返马来西亚?因为劫机者的诉求与马来西亚政府有关。

2谁是劫机者?机组人员。

3劫机者的诉求是什么?是要求马政府立即释放政治犯安华--3月7日,马来西亚上诉法庭推翻反对派领导人安华鸡奸案被判无罪的裁决,现年66岁的前副总理安华说,政府企图用这项指控毁掉他的政治生涯。如果马政府答应释放安华,劫机者会保证飞机安全,并对外宣称飞机出现故障,返航降落在马来西亚某个机场,否则将会毁灭飞机。4劫机者为什么关闭与地面导航的通讯联系?因为劫机者天真地认为马政府会顾虑230多条生命而答应他们的条件!劫机者是希望活着回去的!于是劫持飞机后机组关闭了导航通讯,并启动了与马航总部的内部通话设备,因为在提出诉求前,劫机者不希望导航台知道飞机被劫持,以便马政府答应条件后,飞机能以故障为由体面地降落。5劫机者为什么一直在飞?因为劫机者一直在等马政府的回复。

6为什么马来西亚在失联5个小时后才公布飞机失联?因为马政府正在和劫机者讨价还价,这5个小时里飞机并没有失联,马政府与劫机者之间的通讯一直通畅,且马政府也希望说服劫机者无条件放弃劫机,因此无法发布信息。事实上,飞机一直就在马来西亚附近不断地折返游弋,等待马政府的答复。最后才向西北消失在雷达上。

7劫机者的政治诉求主要是马来西亚国内事情,因此没有必要飞他国。而且,劫机者是希望政府答应条件,自己能活着回去的,也不会飞往印度洋或哈萨克斯坦,那样没出路也没必要。但飞到最后油料耗尽了……

当马来西亚政府确认飞机燃料耗尽后,定下策略隐瞒真相,公布了飞机失联信息。接着误导国际社会,制造了努力但找不到飞机的假象。

8马来西亚政府为什么说谎?因为劫机者的政治诉求如果被大众知道,会引起政治地震,同时如果让国际社会知道马来西亚政府拒绝劫机者要求使飞机毁灭,马来西亚将名誉扫地!

9但是,美国已经知道真相。马政府努力把事件伪装成一起普通的航空事故或者一个永远找不飞机残骸的迷,然后赔偿家属了事。但波音公司受不了,他们不愿背上飞机有质量问题的黑锅,于是波音公司和美国政府公布了飞机在失联后又飞了5个小时的铁证。在铁证面前,马政府被迫承认是劫机事件,不是飞机技术故障。

10事实上,美国早已知道全部真相,包括飞机最后飞到那里,但美国只发布对自己有利的,以此要挟马政府好获取巨大政治利益。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案例导入:莫瑞今年9月份已经升入大学四年级了。他近来开始关注就业信息了,并投出了一些简历。昨天他第一次得到公司面试的通知,今天上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后,他终于来到了这家他不太熟悉的公司。这家公司在他原来的印象中是一家比较有规模的独资企业,他多次在报纸上看到这家企业的产品广告。但是,他很快发现这家企业的办公场所还是比较朴素的,甚至有些陈旧。他趁等待面试的时候东张西望,发现大办公室里一派繁忙的景

象,似乎公司的业务很红火,偶尔有两个人也向他这边张望并低头笑语,他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正思忖间,有人叫他到人力资源经理室去。人力资源经理是一位中年职业女性,她看起来非常精明强干,她很有礼貌地请他坐下并介绍自己,然后开始向他询问问题,之后她还向他介绍了这家公司很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但是,莫瑞后来却有点心不在焉了,他在想这位人力资源经理对他的态度究竟如何,以及这家公司是否适合自己。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个体如何理解和思考他人,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和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1、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而形成的直接的、初步的整体性印象。A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B社会认知既包括对人和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也涉及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深度加工。

2、社会印象(social impression):通过社会知觉形成的直接的认识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形象。

A社会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B印象形成的过程即社会知觉的过程。

3、社会推理(social inference):个人根据一定的信息线索,对线索进行整合和解释,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归因的过程。A归因是典型的社会推理过程B刻板印象是一种简单的根据原有经验进行判断的特殊社会推理形式

社会认知的三个步骤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感知特征——形成印象——推理、判断——做出反应

三、社会认知的内容

1、对他人的认知:主要是对他人情绪和性格的认知。

2、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3、对自我的认知: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认识。

四、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1、兴趣和动机2、个性心理特征3、情绪状态4、知觉角度

(二)认知对象因素

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人们的注意会转向那些在知觉领域中突出的方面——主题,而非背景,这叫主题背景原则。Taylor和Fiske(1975)的知觉显著性实验:

2、知名度:一般说来,知名度高、社会评价积极的人,对认知者的心理有特殊的影响力。人们常常把这样的人先入为主地看成是有吸引力的人。

声望让他更高大:1968年威尔森曾在澳大利亚做过一项研究。他首先将大学生被试随机分成4组,然后让原来的老师告诉他们将有一位新老师来上课。第一组被试得知新老师是来自剑桥大学的教授;第二组被试得到的信息是此人是高级讲师;第三组被告知是讲师;第四组被告知来人是学生。课后,让被试估计这位教师的身高。

(三)认知情境因素

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往往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人们做出何种判断以及判断的准确程度,受到判断对象周围背景的强烈影响。

第三章社会认知(二)

第二节社会知觉——感知并了解他人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叫史蒂文。他算不上英俊,但却能接二连三地与漂亮女人约会。对此,我和我的其他朋友常感到纳闷:“他有什么地方好?”我问他与异性交往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吃惊:“秘诀?我只追求肯定会喜欢我的人。”当我要他解释如何知道谁喜欢他时,他补充道:“通过她们看我的方式……眼睛睁得大大的那一种,意味着对我有兴趣……”我仍然感到不解,史蒂文答应在一个社交聚会上给我演示一下。我们来到大厅,他站在门边四处观看,然后说:“瞧那一位——那边的金发姑娘,她可能对我有兴趣。还有一个,在那边。”然后斯蒂文开始行动了。我看到他注视着第一个女人并冲她微笑,她回报她微笑,之后他立即走过去与她交流。在聚会离结束尚早的时候,他们就一起离开了。我仍然不确定斯蒂文究竟都做了什么,但我开始明白,他比我们其他人更善于“阅读”人——尤其是女人。他很好地使用这些技巧来建立人人都羡慕的充满爱情的生活。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整个属性的认识。

社会知觉: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即我们试图了解和理解其他人的过程。

二、社会知觉的途径

2、非言语线索

(1)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由面部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而所有的人也都可以准确地解读这些情绪。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1872年)进化与面部表情:

非语言交流形式是“物种特性”,而不是“文化特性”。面部表情是曾经有用的生理反应所留下来的痕迹(祖先表情动作的遗迹),具有维护生存的价值。达尔文的理论正确吗?面部表情具有普遍性吗?

人类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六种基本情绪:悲伤、惊讶、高兴、愤怒、厌恶、恐惧

(2)身体语言——姿势、手势和动作

身体语言及其文化差异:

目光接触:美国:直接的目光接触是受到肯定的,一个人如果不肯直视对方的眼睛,会被认为是在逃避或撒谎。尼日利亚、波多黎各和泰国:人们教导儿童不要与师长或其他的成年人做直接的目光接触。日本:目光接触很少个人空间与身体接触:中东、南美和南欧:属于接触率高的文化,这些地方的人站得很近,经常触碰对方。

北美、北欧等国:属于接触率低的文化,这些地方的人保持较大的人际空间,较少彼此接触。

手势:“OK”手势美国:“没问题”;日本:“钱”;墨西哥:“性”;埃塞俄比亚:“同性恋”;巴西:下流手势“竖大拇指”手势日本:“男人”;中国:“爷们”、“很棒”;伊朗:是个猥亵的手势

点头:中国:上下点头代表“是”,左右摇头代表“否”;非洲和印度某些地方:上下点头代表“否”,左右摇头代表“是”;保加利亚:表示“不同意”的方式是先将头往后一甩,再回复到直立的位置

(3)言语表情(speech expression):言语表情指人们说话时的语音、声调、节奏变化等,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试一试!试着大声念出“我不认识她”这个句子,以传达出下列各种情绪。你可以通过说话声音的高低、速度、音量以及强调字眼的不同来实现。“我不认识她”

课外延伸:通过非言语线索识别欺骗

虽然我并非天生正直,但不妨碍我有时做个好人。——莎士比亚

大多数人每天至少会说一个谎言(Depaulo & Kashy, 1998)。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有时也表示,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懊悔;敌意、抵触的表现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机械反应。

说谎者一般语言和表情相互矛盾。如果一个人皱着眉头对你说“我爱你”,你一定不要相信。

需要铭记的原则:非言语线索能够提供有关他人内部状态的信息,但是它们出现得非常快,而且容易被误解。将非言语线索作为社会知觉线索时要谨慎使用。

第三章社会认知(三)

第三节归因

1997年8月的一个夜晚,亨利.保罗驾车从利兹酒店的后门驶出,随后驶向沿塞纳河方向的巴黎高速公路。车上的乘客是戴安娜王妃和她的伴侣法耶德以及他们的保镖。汽车越使越快,进入一条隧道。车子突然失去控制并发生倾斜,进而撞向一根柱子,奔驰车随即被挤压为一堆废铁。除保镖外,其他人都命丧黄泉。

2007年4月16日,美国发生史上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韩裔学生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9分钟内用两把手枪170发子弹夺去了32人的生命,并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昆明暴恐案”: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事件造成29死143伤。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attribution):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无处不在,且非常重要!

何时归因?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时2负性的事件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不太肯定的事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人际关系心理学》(F.Heider,1958)

在解释他人行为时,人们一般遵循两大原则:

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自身有关,如他的性格、态度或情绪等。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或外部条件有关,如任务难度、机遇、运气、其他人的影响等。

通过真人秀节目“谁想嫁给百万富翁”而嫁给富翁的Conger受到很多批评,她婚姻的动机被归因为追逐财富

这名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睡觉?是睡眠不足(内因)?还是厌倦了上课内容(外因)?那么究竟是内因还是外因呢?(2)凯利的三维理论(cube theory)

归因与一次性观察: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并且全面地观察某人,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尝试一种简单的方案,即折扣原则(discounting principle)和夸大原则(augmentation principle)。

折扣原则:当环境本身有可能导致某种行为时,我们就不能十分确定此行为是当事人的真实自我反应。

夸大原则:当环境本身有可能阻碍某种行为,我们就能够确定该行为是当事人的真实自我反应。

归因与多次观察:“折扣原则”和“夸大原则”有时不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因为那毕竟是在一次观察中得出的结论。

人类行为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时仅仅通过短暂的观察难以推断他人行为的原因,必须在类似的情境中多次观察,根据多种线索才能做出个人还是情境的归因。

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个方面:①行为主体(行动者actors)②刺激客体(行为的对象stimuli objects)③行为发生的背景或情境(contexts)。这三个原因都是可能的,问题在于要找出一个真正的原因。

为了确定原因归于哪一方面,人们应该关注三个重要方面的信息:

1共识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对于相同的刺激或对象,不同的主体是否作相同的反应。(众人皆然or 因人而异)

2区别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只对这一刺激客体作这样的反应,还是对所有此类客体都作同样的反应?(与众不同or 平淡无奇)

3 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始终如一or 偶尔为之)三者不同水平的组合会导致我们对某一行为的起因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三维理论又称共变模型(covariation model)

根据以上三类信息的共变情况,观察者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究竟是来自行为者本身还是来自于刺

练习:假设你在一家商店里做兼职,你看见老板对另外一名员工小张咆哮,并骂他是个白痴。于是,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归因问题:老板为什么要对小张咆哮呢?是老板自己的问题还是小张的问题?还是周围环境的因素影响了他?

社会心理学家麦克阿瑟(McAuthur,1972)以实验对凯利的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三种信息的状况和内外归因的关系。

实验者给被试一个假设的事件——玛丽昨晚观看表演。当一位喜剧演员登场的时候,玛丽笑得前仰后合。实验者变化区别性、共识性、一贯性信息,然后测定被试所进行的归因。

(3)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韦纳(B. 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于1972年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另一个维度是决定成败的因素是稳定的还是暂时的,即稳定性因素。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自豪或羞耻)。

德韦克(Dweck,1975)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韦纳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controllability),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维纳认为,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如下图所示。

三、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指的是认知者系统地歪曲了某些本来是正确的信息,有的源于人类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有的则是由于人们不同的动机造成的。

(1)基本归因偏差

案例:2005年,民权运动家罗莎.帕克斯去世。帕克斯曾在1955年率先带头反抗“吉姆.克劳”法。该法规定,非裔美国人只能坐在公交车的后面,前面座位无人坐时才可以坐,并且必须为白人无偿让座。为了纪念她,美国公交协

会将12月1日定为“罗莎.帕克斯纪念日”,主要城市的公交车预留司机后面的座位一整天。紧邻座位的窗户上张贴了这位女士的相片和一小句话的提示:“一切源于一辆公交”,以提醒乘客。一位记者在那天特意乘坐各辆公交车,观察人们是否会践行这项纪念活动,毕竟在大城市的公交车上一个空座是很吸引人的。他发现,哪怕是在高峰时段,大部分乘客都能遵守,但仍有小部分乘客坐在了预留的座位上。对于记者和同车的乘客而言,这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这些“占座者”有种族偏见?是不是他们是自私或傲慢的人,优先考虑自己的个人需求?简而言之,他们对“占座者”进行性格归因,并且是与其性格和态度有关的负性归因。

对于人类行为,大多数人都抱有一个普遍、基本的理论或信念,即人们的所作所为起因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境。

将行为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并且忽视情境给人所带来影响的倾向称为一致性偏见(correspondence bias)。一致性偏见非常普遍,以至于被称之为基本归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卡斯特罗作文实验:实验目的:探讨归因过程是否存在基本归因偏差。实验设计:两因素混合设计(被试间:文章作者是自己选择写还是被迫写;被试内:支持或反对的言论)。实验材料:一篇与古巴有关的文章实验程序:A在接受实验条件处理的情况下阅读文章B读完文章后评估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态度(因变量)。实验结果:参与者猜测作者的真正想法

知觉显著性在基本归因偏差中的作用

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的注意焦点常放在人身上,而非周遭的环境。事实上,他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我们通常是看不到的。

虽然我们几乎看不见情境,但是,“人”却具有极高的知觉显著性——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所注意到的正是“人”。我们注意到了他们,并倾向于认为他们是引起行为的唯一原因。

(2)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自利归因)

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是指人们在归因时,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即性格或能力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即情境因素。

为什么我们会做自利归因?

大多数人会尽可能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即使必须改变自己的想法或信念,扭曲事实。自利归因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我们都希望别人觉得我们很棒,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告诉别人自己不好的表现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给失败“找借口”,给自己“脸上贴金”。

(3)其他导致归因偏差的因素

诸如迷信、宿命论、行为者的社会地位、长相及性格差异等也会导致归因偏差。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将成败归因于外在的神秘力量。有一定社会地位且受公众欢迎的人物,人们习惯对他的行为作出好的归因。对于一个非常漂亮且讨人喜欢的女孩的过失行为,人们更愿意作出外归因。在“女不如男”的偏见中,人们也常将女性的成功行为归因于运气、机遇等。

第四章自我认识——人们如何理解自己

自我的本质与功能;认识自我的方式。“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塞万提斯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这些都与“自我”有关

一、自我的本质与功能

(1)自我的本质

自我知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是由对自己的看法和信念所组成,为客体我(me);二是自我也包括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为主体我(I)。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自我的内容

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的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如,我有一双大眼睛。

社会自我(social self):指自己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宏观方面是个体对自己隶属的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微观方面是个体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朋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如,我是一名教师。

精神自我(mental self):指个体的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由个体所感知到的能力、态度、情绪、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点所组成。如,我喜欢心理学。

自我体验:我对自己身材产生苦恼自我认识:我长得胖胖的自我调节:我要运动,我要减肥

(2)自我的功能

A自我的组织功能

内涵:人们可以利用自我图式(self-schema),帮助我们去对自己进行了解。

自我图式:影响个体对自己的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认知结构,它会影响人们所注意到的、所思考的和所识记的关于其自身的信息。

自我图式与抑郁

(1)对自我的消极看法(自己是有缺陷的、不足的、无价值的);

(2)对世界的消极看法(当前的生活状况是不满的,这个世界对他们有不合理的要求);

(3)对未来的消极看法(无法在未来取得成就)

自我图式与文化

独立的自我图式: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来定义自我。

互依的自我图式: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的左右。侮辱也能反映出自我镶嵌入关系之中的程度。

B自我的管理功能:人可以做计划,并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抗拒诱惑(延迟满足)实验: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带着小孩在房间中玩耍。接着,研究人员说有事必须离开房间一会儿。在离开前,把孩子最喜欢吃的糖果和一个按铃放在孩子面前。研究人员告诉孩子,如果能耐心地等他回到房间,就可以得到许多粒糖果,但如果孩子不想再等下去了,也可以按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便马上返回房间,但在这种情况下,小孩只能得到一颗糖。在孩子完全明白以上情况后,研究人员就离开房间,并会在20分钟后或小孩按铃后立即回来。这时,小孩面临着选择:他可以马上按铃并得到一粒糖,但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糖果,就必须等待20分钟。在研究中等待时间越长的小孩,大部分长大后学习成绩也越好,同时,他们的父母或教师对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和工作能力的评价也越高。成功的人要懂得自我控制

延伸:自我的生理基础(神经本质):“自我”并不单独存在于某一个脑区,而是与分散于脑各处的诸多脑系统有关。我们主观体验中一个个的东西,在大脑中其实是被各处分散的神经回路所分开表征,然后各处脑系统以一种很协调的方式被同步激活的结果。

二、认识自我的方式

1、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内省(introspection):往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过程。

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

“内省”是如何发生的?该图描述了内省如何使我们觉察到自己内在的标准,并引导我们表现出后续的行为的过程。内省虽然可以让我们了解自身(如价值观、内在标准等),但是:人们很少花时间思考自己;即使人们进行内省,其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

案例研究:你在想什么?

即使人们进行内省,其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

人们在自我反省时,有时很难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许多心理过程是发生在意识知觉之外的。

人们通常只是把听起来合理的理由带入脑海。这些听起来合理的理由,可能并不是正确的。但糟糕的是,我们会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些理由。

Nisbett & Wilson,1977:要求人们去评价购物中心里衣物(如连裤袜)的质量。研究者很惊讶地发现,展示柜台上衣服放置的位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喜好。展示柜台上越靠右边的衣物,人们越喜欢。研究者知道,是摆设的位置(而不是因为连裤袜之间有任何明显的区别)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因为事实上每双连裤袜都是一样的。然而,被试完全不知道摆设的位置会影响其判断。当他们对自己是如何做出选择进行内省时,并没有发现这个奇怪的理由会影响他们对连裤袜的选择。

案例研究:噪音降低了对电影的喜爱吗?实验结果:喜好水平无差异,但被试认为噪音有影响。

简言之,自我无法仅靠自我省察来了解,假如自我省察是认识自己的唯一知识来源,那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2、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Bem,1972)

动机的自我知觉:通过观察自身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推断自己的动机

内在动机: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希望或愿意从事该项活动的倾向性

外在动机: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从事该项活动的倾向性。

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也就是说,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外在原因所引起的,使得人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案例研究:奖励越多,兴趣越大吗?

奖励实验:在最初的基线期,研究人员先测量美国小学生玩数学游戏的时间。在奖赏期间,再以奖品来鼓励他们玩数学游戏。在后续期,去掉奖励后,玩这些游戏的兴致比基线期还低。这表明奖励降低了小学生对游戏的内在兴趣(Greene, et al., 1976)。

小故事:一个老人住在安静的地方。从某一天开始几个年轻人常来附近踢球,老人忍受不了他们发出的噪声,想让他们换个地方踢球,但劝了几次那些年轻人都不听。后来老人同他们谈判:“我很高兴看到你们玩得这样开心,我年轻时也常这样做,但是我现在老了,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球,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这几个年轻人很高兴,每天他们都来起劲地踢球。有一天,这个老人愁容满面地告诉他们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现在起,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这几个制造噪声的人不大高兴,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继续来踢球。一个礼拜后,老人来找他们,说:“我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五分钱了,成吗?”“区区五分钱?!你以为我们会为了区区五分钱把时间浪费在这里踢球让你快活吗?不成,我们不干了!”年轻人大叫。从此,老人又过上了安静快乐的日子。对于这些孩子,他们如果只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踢球),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情绪的自我知觉:通过观察自身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认识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情绪的产生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体验到生理的唤醒(激发);接着,再为这个唤醒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通常借助于情境信息)。

案例研究:我们为什么会愤怒(Schachter,1962)

实验过程:实验前告诉被试,要考察一种新维生素化合物对视敏度的影响效果。在被试同意的前提下,为他们注射药物。但实际上控制组接受的是生理盐水,实验组被试接受的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使被试出现心悸、颤抖、灼热、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反应而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

药物注射后,将实验组被试分为三组,“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未告知组”:对被试说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误告知组”:告诉被试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然后,人为地安排两个实验情境:“欣快”情境与“愤怒”情境。

实验组的三组被试和控制组各有一半进入“欣快”情境,另一半进入“愤怒”情境。当被试进入“欣快”情境时,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在室内唱歌、跳舞、玩耍,表现得十分快乐,并邀请被试一同玩耍。而进入“愤怒”情境的被试则看见一个人(实验助手)正对填写着的一张调查表发怒、咒骂、跺脚,并最后撕毁调查表;被试也被要求填写同样的调查表,表上的题目带有人身攻击和侮辱性,并会引起人极大地愤怒。

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被试的情绪状态;同时通过一份有关参与者情绪和身体状态的自我报告来测量被试的情绪状态。实验证明,提供不同的情境线索给被试,被试对相同的生理唤醒会有不同的合理化解释,进而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时候,存在不止一种对唤醒状态的合理解释,而且也很难断定唤醒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某一因素或另一因素造成的。唤醒的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情绪的自我知觉也可以解释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影视中常常看到的场景:漂亮的女士处在危险中,英俊的男生英雄救美后与其喜结良缘;恋爱中的两性在丛林中追来跑去,然后在角落里的深情一吻;为了躲避危险一男一女携手狂奔,然后是彼此情感的进一步升华;玩完刺激无限的过山车,年轻爱侣们的心似乎更贴进了……这所有的场景都有一致之处,首先是相应的场景引发了人们的生理唤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后其间的人们有意或无意中将这种反应看做了“我为他(她)而心跳”(虽然认识不一定正确),最终导致了更进一步的相亲相爱。

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自己

费斯廷格(Festinger,1954)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们希望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2在缺乏直接的客观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3一般说来,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我们相似人进行比较。

什么时候进行比较?在缺乏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并且在某个特定领域中正经历着一种对自己的不确定时,人们倾向于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

与谁进行比较?取决于社会比较的目的:认知自己(准确的自我评价):与和自己类似的人。保护自己(感觉良好):下行社会比较。提升自己(自我进步):上行社会比较

第五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Myers,1993)态度的ABC模型:A情感因素;B意向因素;C认知因素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信念和看法,包括了解的事实、掌握的知识以及持有的信念。

2情感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的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反应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试一试!测量态度的认知和情感成分

填写这份问卷,你就知道心理学家如何测量态度的认知和情感成分了。

1、在每个尺度上圈出最符合你对蛇的感觉的描述的数字:

2、在每个尺度上圈出最符合蛇的特性的描述的数字:

二、态度的形成

1、经典性条件作用:联结学习——(喂狗实验)

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过程,我们会变得喜欢或者讨厌某些新的事物或事件,仅仅是因为它们与某些我们已经喜欢或讨厌的事物或事件联结在了一起。

基本概念:【无条件反应】由外界环境刺激(无条件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条件反应】由原本不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条件反应形成的基础是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中性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正确”看法的奖励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下,人们会通过奖励和惩罚来习得某种态度。

行为的分类:(1)反应性行为:针对外在环境中已经出现的刺激做出反应。(经典性条件作用)(2)操作性行为:与外在刺激无关,而是有机体自发的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

建立行为或态度的方法——操作性条件作用: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3、观察学习:模仿他人的态度

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经历奖励或惩罚的直接经验,而常常是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某种态度。

三、态度的测量

(一)直接测量

1、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总和量表

由一组与测量问题有关的陈述语和记有等级分数的答案组成的并以总分作为评价依据的态度测量表。

它的特点有:①主要应用于测量态度意向等主观指标。②它由一组陈述语及其等级分答案组成。③答案一般分成五个等级,分别记以1、2、3、4、5,具有排序功能④评判回答者态度强弱的依据是他在所有陈述语上的得分总和。

2、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Osgood)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它不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语词表示自己对某个对象的态度,而是要求人们用处在成对语词之间的量度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二)间接测量

1、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克墨迹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

3、生理反应测量

运用仪器测量人们对某些事物评价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推断其态度的方法。(测谎仪)

第六章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两个概念

利他行为(Altruism behavior):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带有一定个人目的和利益倾向的,同时也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他人的在场:旁观者效应

吉诺维斯血案:一天夜晚,在纽约皇后住宅区的小巷子里,一位名叫基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的女子被残忍地杀害了。攻击过程持续了45分钟。事后,至少有38位居民承认自己听到了吉诺维斯的呼救声,并且还冲到窗户边察看。然而竟然没有一个人试着去救她——甚至也没有人报警。

Darley与Latane并没有认同这种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即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你会帮助突然发病的人吗?想象你自己是参加实验的被试,你按时抵达实验地点,发现那是一个走廊,走廊两旁有数个小房间。一名主试将你带到其中一个房间内,告诉你另外一个(两个、五个)同学坐在其他房间里和你一起参与实验。实验是讨论与学校生活有关的个人问题。实验过程中每个被试通过麦克风向其他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确保大家畅所欲言,他解释说每位参与者都是匿名的,并各自待在自己的独立房间内,通过对讲系统进行沟通,他不会旁听讨论内容。实验者要求被试轮流讲述自己的个人问题,每个人有两分钟的时间,然后其他人对此发表评论。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一次只有一个人打开麦克风讲话。团体讨论开始了。你听到第一个被试说自己很难适应大学生活。他有点尴尬地提到自己有时会癫痫发作,特别是出于压力之下。第一个人说完后,其他人轮流发言,第一轮结束。第二轮中,第一个人又说话了,你惊讶地发现,他刚刚提到的癫痫病发作了:我…呃想我…需要…帮助,因为我…呃…真的有…呃…有麻烦…谁能给我一点…呃…帮助…呃…谁…呃…能帮我(咳嗽声)…呃…我快…我快…死了救我…呃…救救我(咳嗽,然后静了下来)。

实验设计

自变量:被试相信参与谈话的人的数量:第一组:被试相信对话的就他们两个人(病人+自己)。

第二组:被试相信一起谈话的还有两个人(病人+自己+1人)。第三组:被试相信一起谈话的还有四个人。(病人+自己+4人)

因变量:每个实验组中试图提供帮助的被试所占的比例。提供帮助的被试中,行动前等待时间的长短。

实验结果

为什么旁观者效应会出现呢?

(1)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在一个突发事件中,旁观者越多,则每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少。

(2)对情境解释的模糊性:人是社会性动物,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第一反应是从其他人的表现中寻找线索,再推论自己应该怎么做。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人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解释。

众人致误现象(pluralistic ignorance):在突发事件中,旁观者参照其他人的态度和行动来做出反应,尽管没有一个人能够确定正在发生什么。通常情况下,所有的旁观者都会踌躇不前,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并运用这种“信息”来合理化自己的不行动。

“房间充烟实验”

(3)评价忧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如果我们知道有人在观察我们的行为,我们就会“怯场”。我们会担心做错什么事情,或他人对我们的行为做出消极评价。避免社会贬低的动机抑制了助人行为。

某些情境下,对于评价的担忧使得人们更可能提供帮助。

(4)权衡成本与收益

南京彭宇撞人案:“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并判断“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二)求助者的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帮助,特别是潜在帮助者是男性的时候。权衡收益和成本;社会规范(三)求助者的外表吸引力:一个有魅力的求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案例:美国一家周刊请22岁的女明星莎莉·穆莲丝以不同的社会形象在高速公路边举起“停车”提示牌,并在路边停着掀起前盖的抛锚汽车。结果表明:

一、名词解释 5*4=20

1基本归因偏差:指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性格、人格特质以及态度的倾向

2责任扩散:指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

3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4顺从:指对他人的请求做出肯定的答复

二、选择题 5*6=30 5 B 6 C 7 A 8 A 9 B

5下列哪一阶段属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习俗水平?

A利己主义定向B好孩子定向C社会契约定向D伦理原则定向 6下列哪一项不对自我效能感的行程发挥作用? A生理唤起B社会劝说C自我控制D示范效应 7下列哪种观点不属于有关助人原因的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生物学解释 C社会交换论观点 D社会规范论观点 8 HC凯尔曼的三阶段理论不包括 A矛盾B 服从C同化D内化

9以下有关攻击性行为描述错误的是

A攻击性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B攻击性行为是经过内化了的行为C攻击性行为是外显的行为D攻击性行为是对他人有伤害的行为

三、简答题 10*3=30

10 试阐述任意两个归因理论的主要思想11 试阐述从众的原因 12 任选两个阿希所做的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并阐述四、论述题20 前不久18名复旦的学生被困黄山并导致一名前去营救的民警牺牲,此事经网络迅速传播并引起社会热议,其中批评指责成为了主流声音。试使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对此事做一分析

参考答案:10海德的常识心理学、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应推论说、三维归因理论等等任选二 11 从三方面讲,一是来自于群体的因素(规模、凝聚力、个体地位等),二是个人因素(个性、性别、文化等)三是他人的影响(“反从众者”作用、群体与个人的认知差距等) 12从众实验(比较线段长短)、社会认知的热情的中心品质作用(两组7个品质的形容词,仅将“热情”换成了“冷酷”,结果大不相同)等 13 舆论的导向(尤其是首先报道的一批舆论近些年道德社会化的危机)、刻板印象(高分低能的印象?)归因偏差、内群体效应、群体的态度形成、从众、人际交往理论中信息的传递(前登协会长人人网上的言论偏颇)等等

单项选择题

第1题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 C )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 A.罗斯B.卢梭C.奥尔波特D.鲍德温

第2题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医生应该救死扶伤,军人应该绝对服从命令属于( C )。

A.领悟角色

B.实践角色

C.理想角色

D.规定性角色

第3题( A )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A.同辈群体

B.父母

C.家庭成员

D.大众传媒

第4题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C )。

A.初级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5题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B )。A.警察B.朋友C.外交官D.法官

第6题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C )。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

第7题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D )。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

第8题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B )。 A.初级社会化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

第9题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访谈法,另一种是( B )。 A.实验法B.问卷法C.观察法D.预测法

第10题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C )。 A.父亲B.朋友C.外交官D.妻子

第11题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

第12题 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 A )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A.罗斯B.奥尔波特C.鲍德温D.塔尔德

第13题( B )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

B.社会角色

C.社会行为

D.社会心理

第14题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继承形成的皇帝属于( B )。 A.自致角色B.先赋角色C.理想角色D.规定性角色

第15题( B )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第16题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C )。 A.理想自我B.实际自我 C.心理自我D.应该自我

第17题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 B )进行比较。 A.比自己强的人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差的人D.自己不熟悉的人

第18题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A )。A.皮克马利翁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第19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C )。

A.宽大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第20题“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D )会影响社会认知。 A.经验B.需要C.价值观念D.情感状态

第21题( D )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A.罗森塔尔B.伍德C.希金斯D.费斯汀格

第22题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D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

第23题( B )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A.自我B.自尊C.态度 D.意识

第24题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不包括( D )。

A.个体所处的场合

B.个体的交往对象

C.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

D.个体的内部标准

第25题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A )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

第26题根据维纳的归因模型,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C )。 A.运气B.任务难度C.能力D.努力

第27题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于( C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宽大效应

第28题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C )。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易出偏差性

第29题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打听某人怎样时,常会听到“这人不错”、“挺好的”之类的话,其实也许他脑海中正浮现出此人的负面信息,恨得咬牙切齿,这属于( D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版印象D.宽大效应第30题三度归因理论是由( A )提出来的。 A.凯利B.海德C.维纳D.库利

第31题( C )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A.维纳

B.凯利

C.罗森塔

D.库利

第32题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B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 A.任务难度B.机遇C.能力D.努力

第33题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说,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 A )的人。 A.相似B.相反C.熟悉 D.互补

第34题“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 )阶段。 A.服从B.认同C.内化D.支持

第35题( B )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A.社会判断理论B.社会交换理论C.公平理论D.爱情三角理论

第36题爱情三角理论由( C )提出的。 A.伯克威茨B.李C.斯腾伯格D.鲁宾

第37题刚进学校的儿童为了避免老师的处罚而循规蹈矩就是一种( A )行为。 A.服从B.认同C.内化D.态度

第38题卡茨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 )。 A.功能理论B.三阶段理论C.社会判断理论D.学习理论第39题( D )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 A.亲情B.友情C.喜欢D.爱情

第40题( B )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爱情三角理论

第41题( A )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爱情三角理论

第42题( D )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A.情感交流

B.人际沟通

C.情感探索

D.自我暴露

第43题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B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

B.相似性

C.吸引力

D.可信赖性

第44题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 D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

B.潜意识区

C.拒绝区

D.不明朗区

第45题有关态度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由( A )和霍夫兰的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

A.谢里夫

B.卡茨

C.史密斯

D.费斯汀格

第46题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D )提出的。 A.海德B.凯尔曼C.谢里夫D.费斯廷格

第47题古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 A )创立并完善的。 A.巴甫洛夫B.斯金纳C.谢里夫D.霍夫兰

第48题社会心理学家( B )于1958年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A.伯克威茨B.舒茨C.斯腾伯格D.鲁宾

第49题心理学家雷维奇通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 D )种类型。 A.5 B.6 C.7 D.8

第50题( B )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A.态度B.信念C.价值观D.行为

第51题心理学家李夫指出,受到电视节目影响最大的是( D ),因为他们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具有强烈情绪、激烈活动以及冲突的节目内容所吸引,因此较易于学习攻击行为与攻击态度。 A.成人B.男性C.女性D.儿童

第52题( C )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A.社会判断理论B.社会交换理论C.公平理论D.爱情三角理论

第53题( A )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A.态度

B.信念

C.价值观

D.行为

第54题( B )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A.社会判断理论B.社会交换理论C.公平理论D.爱情三角理论

第55题功能理论有两种一种是由( B )于1960年提出的,另一种是由斯密斯等人于1956年提出的。

A.海德

B.卡茨

C.费斯汀格

D.谢里夫

第56题( B )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A.去个性化B.服从C.社会抑制D.社会影响

第57题( B )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A.社会促进

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

D.社会学习

第58题米尔格拉姆的经典电击实验证明了( D )行为的普遍存在。 A.模仿B.暗示C.从众D.服从

第59题个体受到外界压力,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叫做( C )。

A.顺从

B.从众

C.服从

D.盲从

第60题“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 C )现象。 A.社会抑制B.社会促进C.社会惰化D.从众

第61题“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 )。 A.直接暗示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D.反暗示

第62题著名的阿希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C )现象的存在。 A.模仿B.暗示C.从众D.服从

第63题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刺激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 A )。 A.社会促进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D.社会学习

第64题( B )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A.人际吸引

B.利他行为

C.攻击行为

D.求助行为

第65题( C )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A.旁观者效应

B.评价焦虑

C.责任扩散

D.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第66题最早会社会促进问题进行研究的是( A )。 A.特里普里特B.米尔格拉姆C.津巴多D.奥尔波特

第67题挫折—攻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

A.伯克威茨

B.多拉德

C.弗洛伊德

D.班杜拉

第68题我国“千金买骨”的成语故事是个( B )的例子。 A.直接暗示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D.反暗示

第69题( C )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A.社会促进B.社会影响C.去个性化D.社会抑制

第70题( D )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A.进化心理学B.社会交换论C.社会学习理论D.移情—利他假说

第71题著名心理学家、( C )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A.本能论B.认知失调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挫折—攻击理论

第72题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是指( D )。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第73题“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 D )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A.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

B.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

C.群体规模和相互性

D.共同外部威胁

第74题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C )。 A.同乡会B.集邮爱好者协会C.学校的班级D.高校里的诗社

第75题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B )。 A.机关的科室B.集邮爱好者协会C.学校的班级D.工厂的班组

第76题某个人认真学习、工作,服从上级,尊敬师长等行为属于群体规范中的( A )。

A.正式规范

B.非正式规范

C.一般的社会规范

D.反社会的规范

第77题( A )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A.竞争

B.合作

C.奖励

D.互助

第78题关于群体规范的研究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D )。 A.麦格拉斯B.多伊奇C.克劳斯D.谢里夫

第79题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力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是( C )。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正式群体

第80题“运输竞赛”是一项说明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是( A )和克劳斯于1960年进行的。

A.多伊奇

B.麦格拉斯

C.谢里夫

D.奥尔波特

第81题群体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分为正式群体和( C )。

A.参照群体

B.成员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大群体

多项选择题

第1题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 B,C )。

A.理想角色

B.功利性角色

C.表现性角色

D.领悟角色

E.实践角色

第2题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A,B,C,D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档案研究法E.参与法

第3题个体社会化的历程包括( B,C,D,E )。

A.婴儿期社会化

B.儿童期社会化

C.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D.成年期社会化

E.再社会化

第4题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 B,C )。

A.先赋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开放性角色

D.理想角色

E.自致角色

第5题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是( A,B )。 A.强制性的B.非强制性的C.道德性的D.政治性的E.法律性的第6题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的研究的内容包括:( B,C,D,E )

A.社会态度

B.人际关系

C.人际沟通

D.利他行为

E.侵犯行为

第7题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有( A,B,C,D )。

A.角色规范化

B.角色合并法

C.角色层次法

D.角色地位变化法

E.角色认同法

第8题角色冲突的原因主要有( A,B,C,D )。

A.角色准备不足

B.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C.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

D.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E.角色失败

第9题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 A,B )。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D.调查实验法

E.模拟实验法

第10题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 A,E )。

A.先赋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开放性角色

D.理想角色

E.自致角色

第11题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三条原则包括( A,B,C )。

A.知情自愿

B.风险最小

C.风险—获益分析

D.伦理分析

E.风险分析

第12题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 C,D )。

A.实验观察法

B.调查观察法

C.一般观察法

D.参与观察法

E.现场观察法

第13题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A,B,D )。

A.道德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经济社会化

D.法律社会化

E.文化社会化

第14题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层面的研究包括的领域有( B,C,D,E )。

A.群体心理

B.人的社会化

C.自我

D.社会认知

E.社会态度

第15题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 B,C,D )。

A.生理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法律社会化

E.心理社会化

第16题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A,B,C,D )。 A.家庭B.学校C.同辈群体D.大众传媒E.遗传因素

第17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A,B,C,D,E )。

A.个体社会心理

B.个体社会行为

C.人际交往心理

D.人际交往行为

E.群众心理

第18题社会的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其特性主要有( A,B,C,D,E )。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D.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E.文化具有整合性

第19题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 A,B )。 A.角色内的冲突B.角色间的冲突C.角色外的冲突 D.直接冲突E.间接冲突第20题根据角色存在的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 C,D,E )。

A.规定性角色

B.开放性角色

C.理想角色

D.领悟角色

E.实践角色

第21题根据角色占据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 C,D )。

A.理想角色

B.领悟角色

C.先赋角色

D.自致角色

E.实践角色

第22题角色失调主要包括( A,B,C,D,E )。 A.角色紧张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E.角色失败

第23题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 A,B )。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D.调查实验法

E.模拟实验法

第24题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C,D,E )。

A.理想的自我

B.应该的自我

C.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E.心理自我

第25题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A,B,C )。 A.向上比较B.相似比较C.向下比较D.横向比较E.纵向比较

第26题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A,B,E )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动作表情D.眼神表情E.言语表情

第27题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 A,B,C )。

A.行动者

B.行动者知觉的对象

C.行动产生的环境

D.行动的结果

E.行动的原因

第28题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的途径包括( C,D )。

A.他人告知

B.查看资料

C.亲身经验

D.社会学习

E.模拟实验

第29题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包括( A,C,D )。

A.认知者的经验

B.认知者的学历

C.认知者的需要

D.认知者的情感状态

E.认知者的能力

第30题印象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有( A,B,C,D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宽大效应E.开放效应

第31题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A,B,D )。

A.物—我分化

B.人—我分化

C.物—人分化

D.自我的词的掌握

E.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第32题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D,E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理想的自我

E.应该的自我

第33题社会认知的特征包括( A,B,C,E )。 A.选择性B.双向性C.整体性D.多元性E.易出偏差性

第34题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 A,B,C,D )等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A.重要他人的评价

B.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C.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D.社会比较

E.自我评价

第35题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包括( B,C,D )。

A.正常阶段

B.冷漠阶段

C.疏远阶段

D.终止阶段

E.封闭阶段

第36题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有( A,C,E )。

A.T小组训练法

B.互相体谅

C.角色扮演

D.彼此包容

E.合理利用良性心理效应

第37题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 B,C,D )。

A.改变态度

B.改变认知

C.改变行为

D.增加新的认知

E.改变情绪

第38题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 C,D,E )几个阶段。 A.反对B.支持C.服从D.认同E.内化

第39题态度是由( A,B,C )构成。 A.认知B.情感C.行为D.心理E.表情

第40题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 A,B,C )而得以实现的 A.联想学习B.强化学习C.观察学习D.社会学习E.行为学习第41题态度的特性包括( A,B,D )。 A.社会性B.经验性C.广泛性D.动力性E.多元性

第42题态度改变的理论有( B,C,D,E )。

A.认知理论

B.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理论

D.社会判断理论

E.功能理论

第43题人际关系的特点有( A,B,C )。 A.个体性B.直接性C.情感性D.相似性E.权威性

第44题态度的形成会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A,B,C,D )。 A.社会环境B.家庭C.同伴D.团体E.工作单位

第45题改变态度的方法主要有( A,B,C,D )。 A.劝说宣传法B.角色扮演法C.团体影响法 D.活动参与法E.观察法

第46题导致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B,C,D,E )。 A.熟悉B.接近C.相似D.互补E.吸引你的个人特征

第47题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一般需要经过( A,C,D,E )这几个阶段。

A.定向阶段

B.熟悉阶段

C.情感探索阶段

D.情感交流阶段

E.稳定交往阶段

第48题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 B,C,D )三种成分。 A.接近B.亲密C.激情D.承诺E.吸引

第49题心理学家鲁宾在对大学生的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爱情的三个主题( B,C,E )。

A.相互吸引

B.依恋

C.关怀与奉献

D.激情

E.信任

第50题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A,B,C )。

A.包容的需要

B.控制的需要

C.情感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生理的需要

第51题从状态上划分,可将人际关系分为( A,B,C,D,E )。

A.正常关系

B.竞争关系

C.协作关系

D.障碍与冲突关系

E.封闭状态关系

第52题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有( B,C,D,E )。

A.定向原则

B.相互性原则

C.交换性原则

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E.平等原则

第53题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A,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