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的教化观念尔雅

儒家的教化观念尔雅

儒家的教化观念尔雅
儒家的教化观念尔雅

试论儒家的_教化_思想

齐鲁学刊 年第 期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张 锡 勤 内容提要 儒家重视教化乃基于其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他们无论对“人之初”时的人性 如何看待,却都始终与修养论、教化论密切相联。重教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政 治、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行教化,儒家有其专门的理论,其中,“乐教”、“神道设教”便是十 分重要的方式。为了使教化取得切实成果,儒家认为教化者的身教十分重要,这是由儒家的历史 观决定的。另一方面,基于对教化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儒家还重视教化的持久性,也就是说教化 应常抓不懈。 “以教化民”,即通过道德教育来感化人民,转移所谓“教化”,就是古人所说的“以教道民”、 世间的人心风俗。儒家既提倡德治,势必注重教化。对于教化,儒家曾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并在长期的教化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其中包含了不少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对今天的社会道德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儒家高度重视教化工作,乃基于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儒家一方面认为人人皆有可能成为圣贤,一方面又指出,世间并没有天生的圣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乃是后天磨练的结果。这后天的磨练,一方面要靠自身的修养,一方面则需外界的教化。从个人讲,要重修身;而对国家、朝廷、执政者来说,则应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二者必须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从先秦时代起,人性问题就是中国思想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更受到儒家的普遍关注。儒家反复讨论人性问题是为了正确认识人类自身,而认识自身则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可以说,儒家的人性论始终是同修养论、教化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性论所以受儒家关注,正是为了给修养和教化提供理论依据。儒家内部对人性的认识存在明显分歧,彼此间有过激烈争论,但是,对立的各派无不强调教化与修养的必要。各派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说明人性,正是为了从不同方面来论证教化和修养的必要。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既认为德善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自然要强调教化的必要与重要。荀子说“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如果没有教化,便无法整治人们恶的本性。 与性恶论对立的性善论也并不轻视和忽略教化。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只是承认人们后天为善的内在依据和可能性。孟子认为,人们先天固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只是仁、义、礼、智四德的“端”而已。它第一有赖于存养,第二有赖于扩充、增长。孟子指出,多数人先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浅析儒家的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儒家的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儒家教化思想注重道德教化,以礼乐教化为基本载体,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并通过各种形式推行教化。儒家的教化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大作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儒家教化思想通过对人的教化作用,最终使人崇德向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号召下,借鉴儒家教化思想,发挥儒家的教化思想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儒家教化思想;方法特点;当代价值 一、儒家教化思想基本概述 (一)理论基础:儒家的人性论为教化思想提供理论根基,人性有恶有善,所以才要很好的发挥教化的重要作用,儒者认为人是教得好的。从先秦起,人性问题受到儒家的普遍关注。儒家为了更好的认识人性实行教化,对人性问题反复探讨。儒家内部对于人性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但共同点是都在强调着修养与教化的必要性。不同派别都从各自的视角去理解阐述人性,能够更好的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证修养和教化的必要性。 (二)内涵:儒家教化思想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及行为教育来达到教化的目的,感化人们,修正不好的行为,使人崇德向善,培养“内圣外王”的圣贤人才。根本目的是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二、儒家教化思想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一)实施儒家教化思想的方法 1.通过提升个人的内在自身修养 儒学的教化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孟子日“人人皆可为堯舜”,孟子一方面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另一方面又指出,没有天生的圣贤,圣贤是经过后天长期努力达到的,因而孟子强调修身养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孔子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本性是相近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不同,所以更要通过儒学的教化作用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通过各种外力的教化作用,最终达到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目的。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统治阶级用刑罚使人屈服,人虽屈服但心不服,没有羞耻心;如果用道德礼仪教育他,则既有羞耻心又听从教化,教化是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有力方式。

2016年尔雅选修课【科学启蒙】课后习题考试答案

1 下列不属于形式科学的是()。 ?A、地球科学 ?B、数学 ?C、计算机科学 ?D、数理统计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不属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是()。 ?A、心理学 ?B、经济学 ?C、地理学 ?D、工程学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西方科学的形成的两个基础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进行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到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希伯来文明开创的严谨求实的真理探索形式 ?B、希伯来文明记录于宗教典籍中人类对于神性与理性的分辨与探索精神 ?C、古希腊哲学家们发明的记录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形式逻辑体系 ?D、古希腊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于理性和拼搏精神的追逐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Phys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自然科学。() 我的答案:√对 1 中世纪前后,()的著述后来被翻译成拉丁文、希伯来文等欧洲国家语言,传递了古希腊的文明。 ?A、埃及语 ?B、希伯来语 ?C、阿拉伯语

?D、撒克逊语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2 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是()。 ?A、Isaac Newton ?B、Isaac Asimov ?C、Paul Forman ?D、George Sarton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西方科学起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伯来 ?D、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4 爱因斯坦于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人物之一。()我的答案:×对 科学启蒙绪论(三)已完成成绩:75.0分 1 西方公认第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是()。 ?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 ?C、毕达哥拉斯 ?D、德谟克利特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宗旨的教育。如今,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生本教育逐渐完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特色的教育 方式。 “生本教育”的全新理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结合课堂中的几个教学案例,粗浅地谈谈对“生本教育理念观照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1 以学定教,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案例《认识多边形》] 在引导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分类探究,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师:(提出要求)桌上剩下的这些地砖(出示),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能! 师:先想好该怎么分,再动手分分看,分完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学生操作,小组活动) 集体交流分法,并指名到投影屏上展示介绍。 生:我是根据每个图形边的条数来分的,把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分一类,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也分一类。 师:他说的对吗?一起来验证一下。

学生拿起地砖样品(图形)一起数一数它们的边。 教师相机完成板贴: 师:这两类图形你能给它们分别取个名字吗?想一想可以根据什么来取名? 生: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可以叫五边形。 生:由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六边形。 ……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唯一主体,一切知识和技能,归根到底是由学生学会的,通过主动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本课中,教师通过组织自主分类、取名活动,使学生利用认识四边形的经验自主迁移,从而建立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概念,并自然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教师改变了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采用自主探究、开展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留出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以积极姿态,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挖掘、分析隐藏在问题情境中的有关信息和内在知识联系。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促其全面发展”的实践模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较好地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 2 先学后教,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 [案例《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儒学与生活考试答案

选择题(60分) 1、(2.00分) ?A.1924 ?B.1919 ?C.1943 ?D.1949 2、(2.00分) ?A.情 ?B.诚 ?C.性 ?D.和 3、 (2.00分) ?A.礼 ?B.仁爱 ?C.乐 ?D.正义 4、(2.00分) ?A.海德格尔

?B.胡塞尔 ?C.舍勒 ?D.笛卡尔 5、(2.00分) ?A.“自强” ?B.“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2.00分) ?A.《诗经》 ?B.《论语》 ?C.《史记》 ?D.《中庸》 7、(2.00分) ?A.费尔巴哈 ?B.恩格斯 ?C.马克思 ?D.黑格尔 8、(2.00分)

?A.希腊 ?B.印度 ?C.美国 ?D.中国 9、(2.00分) ?A.《上经》 ?B.《易传》 ?C.《易经》 ?D.《易·乾》 10、(2.00分)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庄子 11、(2.00分) ?A.逃避 ?B.积极 ?C.散漫 ?D.无所谓

12、(2.00分) ?A.平常 ?B.需要 ?C.任用 ?D.庸者用也 13、(2.00分) ?A.顾炎武 ?B.朱熹 ?C.王阳明 ?D.严复 14、(2.00分) ?A.莱布尼茨 ?B.牛顿 ?C.休谟 ?D.欧拉 15、(2.00分) ?A.《史记·孔子世家》 ?B.《太初历》 ?C.《报任安书》

?D.《艺文类聚》 16、(2.00分) ?A.世界 ?B.上帝 ?C.存在者的存在 ?D.自我 17、(2.00分) ?A.胡塞尔 ?B.舍勒 ?C.笛卡尔 ?D.海格尔 18、(2.00分) ?A.唯物史观派 ?B.自由体派 ?C.文化保守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9、(2.00分) ?A.“感觉是最坏的见证”

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礼治”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法律文化思想。“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的习惯,起源于原始人的祭祀。但一经儒家渲染之后,“礼”已不是最初始祭神、拜祖意义上的礼了。而成为“治天下”的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样的礼,实质上是法。以礼为根据,衍生出各种行为规范,老百姓必须严格遵守。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西周的“礼治”要求以“亲亲”、“尊尊”原则来立法,严格维护“礼”所规定的井田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的各种世袭特权,同时主张“明德慎罚”,“罪疑惟轻”等等。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坚持和发展了“礼治”思想,他们视“礼”为根本的国家制度和主要统治方法,作为制定法令的指导原则与基本纲领,从而;使“礼治”具有了法律的性质和内容。儒家的这种改造,经历了五个阶段:1,孔丘以仁入礼,突出了礼的伦理性和强制作用;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实行礼治,使“君子”与“小人”各自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特权,在法律上孔子主张“为亲者隐”,“为尊者讳”,并反对使贵族的法律特权受到一定限制的“铸刑鼎”。2,孟轲倡导仁政,使礼成为国家意志的表现;他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主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守其礼,他的理想社会仍然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宝塔式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强调维护封建贵族的特权。3,荀况对儒家的礼作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以封建等级制的内容。他认为;礼

是“强国之本”,人们都顺严格按照礼所规定的等级各分分享权利和物质利益。“使有贵贱之等”,“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他引法入礼,将礼治系统化、理论化、制度化。4,董仲舒根据儒家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仁义道德心及“阳尊阴卑”的理论,提出了一套维护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董仲舒用阴阳学说对“三纲”加以附会和解释。在他看来,“三纲五常”论是天意的体现。“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三纲五常论体现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5,礼学发展到宋代,融入当时的佛道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朱熹。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而三纲五常即是理的最主要内容。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体现,谁要是违背它,或违犯以它为指导原则的封建法制的制度。就是“逆天”,就为天理国法所不容。 (1)以“五伦”为中心,强调“正名分” 儒家熔伦理与法律于一炉,一方面赋予主要的伦理原则以法律的性质和效力,另一方面强调法律为维持论理原则服务,使伦理凌驾于法律之上。儒家归纳的伦理原则,主要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孔丘首倡“正名”,主张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名分,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求立法必须“名正言顺”,用强制手段纠正各种违反等级名分的混乱现象。孟轲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荀况则明确指出:“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

最新.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D 意识形态、文明 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B 爱国主义 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 中庸 1.7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B 孟子 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D 立德、立功、立言 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C 科学、民主 第二章 2.1

尔雅科学启蒙 简版答案

1Physical这个词源自于:()B、 2“什么是科学” 这个提法是恰当的,正确的。我的答案:× 3计算机科学属于物理学。我的答案:× 4按照维基的分类,医学属于下列哪门学科:()D、 5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形成的基础是:()B、 6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我的答案:√ 7科学这个名词本身是需要发明创造的。我的答案:√ 8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以分为几类B、 9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科学的分类不包括C、 10目前,对科学的定义普遍认可谁提出的较为精准B、 11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对教育提出的三点尖锐的批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12《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是谁的着作:B、 13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谁说的:C、

14科学中以权威的言论作为真理。我的答案:√ 15西方科学的形式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一是古希腊哲学家们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进行系统的实验。我的答案:√ 科学启蒙绪论(二) 1Georage Sarton认为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的学科是:()A、2阿拉伯科学的形成是在被赶出希腊化世界古希腊学者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我的答案:√ 3Times评选出来的上个世纪的代表人物是:()C、 4怀海特认为欧洲的母亲是:()B、 5科学的起源D、 6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是牛顿。我的答案:× 7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D、 8科学史专业的最高奖是C、 9爱因斯坦出生在哪个国家:B、 10希腊终归是欧洲的母亲。要找到现代观念的源头,就必须看看希腊的情形。

儒学与生活 答案集合

选择题 大学的“三纲领”中统领性的纲领是:止于至善 20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都是什么: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大学》的三纲领不包括:格物致知 致用亲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修身 20世纪三大哲学思想运动不包括:现代主义 三纲领中具有统领性的是:止于至善 我国的思想文化三足鼎立的格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1923年 《大学》提出的与立德、爱人相对应的纲目共有几条:8 具有解构性的是:后现代主义 从儒家大学之道的意义上讲大学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学做圣人 自从“五四“以来,中国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下列哪种格局:三足鼎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可以指:以上都是 就中国的自由主义来讲,今天有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儒家传统 明确反儒家的巨大运动发生在:1919 作为一个思想者,用其所做的观念上的构建来解决问题,它的功能和什么是一样的:宗教所谓“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 儒学的命运是:历久弥新 中国儒学未来10年的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是什么:创教,干政 我国古代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什么:《典论论文》 现代政治对于宗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什么:政教分离 儒家所讲的教化,首先是:诗教 中国文化传统中讲的“乐”,狭义上指的是:音乐 礼的本源是:爱的情感或爱 儒家认为礼的前提是什么:义 教育一个人其实最主要的是什么:情感教育 “乾称父,坤称母”出自:《西铭》 现代法律的进步性表现为:对情感的尊重和对亲情的尊重 所有的社会规范,法德规范,政治规范等他们的基础是什么:道德 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亚圣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 容隐制不是:容忍枉法 “博爱”一词出自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中:韩愈 下列对于语言和言语的说法,正确的是:言语遵守语言的规则 孟子出生于现在的哪个省 孟子所说的四端的内容不包括:尊卑之心 黄玉顺教授认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自觉回到最初的境界 “仁者无敌于天下”是下面哪位名人提出的:孟子 阴爻用(六)表示 下列哪位人物提出了“善为易者不占”的观点:荀子 雅斯贝斯所谓的轴心期的文明不包括:古埃及文明 冯友兰现实认为“元亨利贞”的“贞”是:末期 下列不属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到的世界文明的三大中心是:法国

尔雅公选《科学启蒙》习题答案

科学启蒙绪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不属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是()。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形式科学的是()。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医学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科学启蒙绪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前后,()的著述后来被翻译成拉丁文、希伯来文等欧洲国家语言,传递了古希腊的文明。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西方科学起源于()。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当中提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爱因斯坦于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人物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科学启蒙绪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第一个自称为哲学家的人是()。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欧洲古典时代是指()。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苏格拉底被认为是逻辑体系的建立者。()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希波克拉底被认为是医学之父。()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科学启蒙绪论(四)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 11世纪到13世纪的欧洲处于()。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罗马帝国灭亡后,其疆域主要分裂为()三种文明。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基督教初期的追随者主要是日耳曼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相比之下,中世纪鼎盛时期被认为是整个中世纪最黑暗的时期。()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科学启蒙绪论(五)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被广泛承认的第一位科学家是()。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尔雅满分答案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一) 1 下列哪一项是清代散文家桐城三祖中的成员。() A、段玉裁 B、黄宗羲 C、姚鼐 D、王夫之 正确答案:C 2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 A、仁 B、义 C、礼 D、智 正确答案:A 3 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为政境界、理想境界是() A、义 B、礼 C、智

D、仁 正确答案:D 4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出自《论语?子罕》。() 正确答案:× 5 儒家的“仁”表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正确答案:√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二) 1 下列哪一方面不是儒家“仁”的体现。() A、人际关系 B、政治理想 C、心理感受 D、思想文化 正确答案:D

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 A、宋 B、唐 C、汉 D、明 正确答案:B 3 “和谐”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 A、中庸 B、论语 C、礼记 D、仪礼 正确答案:C 4 朱熹说“仁者心知德,爱之礼也。” 正确答案:√ 5 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指的是心心相通的状态。()正确答案:×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三) 1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 A、《春秋》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正确答案:A 2 下列哪一名人不是“殷三贤”的成员。() A、微子 B、箕子 C、许由 D、比干 正确答案:C 3 “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次。 A、456.0 B、356.0 C、365.0

D、465.0 正确答案:D 4 儒学和儒家是一回事。() 正确答案:× 5 仁不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定义,它的哲学范畴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范畴。() 正确答案:√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四) 1 “引仁入政”从而提出了“仁术”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墨子 正确答案:A 2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儒学与生活(尔雅)》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单选题)1: 我国古代儒家的“实践”是指什么层面的? A: 伦理学 B: 认识论 C: 思想论 D: 知识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所谓“三纲”,指的是:() 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 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妻为夫纲 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母为子纲 D: 兄为弟纲、父为子纲和母为子纲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可以追溯至:() A: 唐代 B: 清代 C: 明代 D: 宋代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恢复高考的? A: 1974 B: 1975 C: 1976 D: 1977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儒学能够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A: 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B: 思想家们的功劳 C: 具有自我变革的精神传统 D: 政府的积极宣扬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体现了两种精神,即:()A: 洋务精神和创新精神 B: 维新精神和创新精神 C: 洋务精神和维新精神 D: 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博爱”一词出自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中:() A: 柳宗元 B: 韩愈 C: 李白 D: 杜甫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致用亲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齐家 B: 治国 C: 修身 D: 平天下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象传》出自下列哪部作品中:()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下列位于《十三经》之首的是:() A: 《论语》 B: 《周易》 C: 《诗经》 D: 《尚书》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将国务与教会分开,就是所谓的:() A: 政教融合 B: 政教分离 C: 政教合一 D: 政教对立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现代新儒学的开创者是:() A: 李大钊和陈独秀 B: 冯友兰和熊十力 C: 郭沫若和辜鸿铭 D: 严复和康有为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大学的“三纲领”中统领性的纲领是:() A: 亲民 B: 明明德 C: 止于至善 D: 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单选题)14: 从古到近对于“齐家”的共同点是什么? A: 宗族协和 B: 家族协和 C: 家庭和谐 D: 核心家庭协和 正确答案: (单选题)15: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谁提出的:()A: 老子 B: 庄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16: 可称为全人类导师的是哪位学者?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正确答案: (单选题)17: 儒学的创始人是:() A: 孟子 B: 孔子 C: 庄子 D: 荀子 正确答案:

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一)

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一) 摘要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教化理念或教化之道,有“虚”与“实”两个特点。“虚”,是指它作为理想性的存在,必与现实世界尤其是政治和政权的运作保持间距;“实”,是指它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必须要有一个“以身体道”的群体作为其实存性的人格体现和传承的载体。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乃伴随着“政”与“教”的解构,使教化之道由政治的事务逐渐转变为一种社会的事务,一种与人的个体内在生活相关的精神的事务,真正地发挥出其“本虚而实”的作用。在中国现代以来,“心性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教化之本或“教养的本原”,亦经历了一系列与现实政治事务解构的过程。但中国现代的文化状况,其病实在于有“解构”而乏“建构”。儒学“以身体道”群体的失落,心性儒学之“道问学”层面的退居学院化、知识化一端,“后革命”时代主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性之“实”的教化方式的被边缘化,导致了切合民众生活之文化自觉和整合功能的缺失。返归历史文化本原以建立核心的教化理念和文化整合认同的超越性价值基础,已是势所必然。对中国经济崛起在文化发展方面的要求,中国学人应有足够的理论和文化上的积累与准备。 关键词教化理念本虚而实解构建构以身体道心性儒学 1.虚与实一种文化精神,“教化”是其核心。这教化之本在西方文化为宗教所担当,而在中国传统上则是由中国的哲学,尤其是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哲学来担当。教化,既要具备一套核心的教化的理念或教化之道;同时,还要有一种作为这教化之道或理念的现实实存性(现实的人格化)的体现。 作为文化精神之核心的教化之道,有两个重要的特点:“虚”和“实”。这教化的理念或教化之道,本质上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它理应与现实的世界尤其是政治的、政权的运作相互保持间距,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必须是“虚”的;同时,这教化的理念又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必须要有一个“以身体道”的阶层或群体作为它实存性的人格体现和传承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必须是“实”的。教化理念或教化之道这“虚”与“实”两面,“虚”是其本,而“实”是其用,本“虚”才能用“实”,二者乃一体之两面,既相反而又相成。儒家教化理念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立身之所的缺失,正是由于这“虚”与“实”的错位所致。 在历史上,各个文明系统大都存在过某种形式的所谓“政教合一”的阶段。这个政教的合一,就是把教化之道的本“虚”之体,进行了“实”的政治和权力运作。教化之道本体现着一种理想性。这理想当然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存在,因此这教化之道总在对现实世界起着一种奠基和赋予价值或价值本原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比较容易把二者混淆起来。欧洲中世纪以教会干预世俗政治,由此而有所谓神权与王权的斗争。这是政教相混淆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过此种情况。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原本是以内圣为本,但至汉代儒术独尊之后,这个观念在现实中却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倒转——君王即是圣者(皇帝也被尊称为圣上)。这种“虚”与“实”,理想与现实的混淆,或现实理想化,理想现实化的状况,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现实的世界是一个定在,现实中所发生的事情皆具偏执和偶然性的特性。黑格尔把宇宙过程看作一个“恶”的过程。他讲,理性和精神有一种“狡计”,它自身可以藏于背后,安坐不动,不受影响,而让各种私利动机出场,在它们的相互斗争中去实现自己。黑格尔讲“绝对理念”、“绝对精神”,这“绝对”两字就表明了理念、精神之理想性的意义。但现实却是一个相对的、偶然的,充斥着“恶”的过程。所以,一旦我们把这“实”与“虚”或现实与理想相混同,让实存的权力代表一种理想性的理念来说话,并冒充这种理想性的理念来行使这权力的话,就不仅“污染”了这理念,同时,也造成了人的越界或僭越,从而造成人类历史上种种野蛮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情形,中西方历史上都出现过。人们批评儒学,认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2016年尔雅选修课【科学启蒙】课后习题考试答案

2016年尔雅选修课【科学启蒙】课后习题考试答案 制作延安大学刘锟1 不属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是()。 ?A、心理学 ?B、经济学 ?C、地理学 ?D、工程学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2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西方科学的形成的两个基础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进行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到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希伯来文明开创的严谨求实的真理探索形式 ?B、希伯来文明记录于宗教典籍中人类对于神性与理性的分辨与探索精神 ?C、古希腊哲学家们发明的记录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形式逻辑体系 ?D、古希腊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于理性和拼搏精神的追逐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Phys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自然科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医学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 科学启蒙绪论(二)已完成成绩:75.0分 1 中世纪前后,()的著述后来被翻译成拉丁文、希伯来文等欧洲国家语言,传递了古希腊的文明。 ?A、埃及语 ?B、希伯来语 ?C、阿拉伯语 ?D、撒克逊语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是()。

?A、Isaac Newton ?B、Isaac Asimov ?C、Paul Forman ?D、George Sarton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西方科学起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伯来 ?D、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4 爱因斯坦于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人物之一。()我的答案:√ 科学启蒙绪论(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西方公认第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是()。 ?A、泰勒斯 ?B、赫拉克利特 ?C、毕达哥拉斯 ?D、德谟克利特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欧洲古典时代是指()。 ?A、公元前900年-公元476年 ?B、公元前700年-公元476年 ?C、公元前500年-公元476年 ?D、公元前300年-公元476年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逻辑体系的建立者。()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希波克拉底被认为是医学之父。()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 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达德、九经等。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 3.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性善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善良的,后天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决定人的好坏,性恶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恶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和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完善得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

儒家文学教化说与价值理性

第31卷 第3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Vol.31 No.3Jou rn al of Sou th west C hina No rm al University(Hu m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 ces Edition)M ay,2005儒家文学教化说与价值理性 刘文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儒家教化说被误会的成分甚多,其中最重要的误会就是儒家的教化是政统的工具理性,这一观点有很大的商榷余地。与其说儒家提倡教化说是为了工具理性,还不如说更为根本的是为了“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的“价值理性”。 关键词:儒家教化说;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5)03-0162-05 儒家教化说被现代知识分子误会的成份甚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有意误会还是无意误会,最重要的一个指证就是儒家教化说是政统的工具理性。然而,我们认为这一指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看到儒家提倡教化说的真正目的或出发前提是为道统的“价值理性”的实现。 价值理性与文学教化说的关系中确实有异化的一面,古代的儒家对此已作过深刻的“内部批判”或“内在批判”,道家的“外部批判”或“外在批判”也揭示了这一层面。但是古代的批判无论如何也不及20世纪的现代批判全面、猛烈与深刻,20世纪现代知识分子思想来源的多元性(中国与西方)使这一批判更具有多元色彩,也更上层楼,闻一多《〈三盘鼓〉序》说他在“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这句古训里“嗅到了数千年的血腥”[1]。张少康说《诗大序》使诗歌创作“流为经学之附庸、封建说教的工具”[2]。曹顺庆先生写道:“汉帝国的文论家们认为文艺动人之情并不就是坏事,统治者正可以利用这一点,用文艺去感化人民,教化天下。《毛诗序》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只要人们能`发乎情,止乎礼义',那么,文学艺术不仅不会毒害人们,而恰恰能成为统治阶级`治心'的得力工具,”[3]等等。现代知识分子由于批判武器的多样性,对文学教化说的异化层面、负面意义的揭示与批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与广度,这一现代批判当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体现了现代启蒙理性在中国文化、中国文论的研究与反思上的重要成果。 然而,历史毕竟是复杂的,教化说在历史上亦是复杂的,教化既可以有利于统治阶级,也可以不利于统治阶级,这不利的一面正在于教化不异化的这一面拱卫了价值理性,造就出了充满价值理性光辉的无数仁人志士,从而显现出它正面的社会学意义。就拿礼教来说,异化了的礼教当然是吃人而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是礼教如果不异化并且有人真正坚守这不异化的礼教,它又对统治者形成了强烈的挑战,鲁迅先生于此看得非常明白深刻,他说: 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 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 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 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 奉也不过偶然崇奉。……于是老实人以为如 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 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 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 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 们要迂执得多。……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 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 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4] 以此观文学上的教化说亦然,一当坚守真正的文学教化说,此时之文学教化就不是“用以自利”的,而是为天下为人的价值理性的启发拱卫了,从孔子及后代继承孔子精神的士人身上是可以看出文学教化说的最初立意是在此的。 162收稿日期:2004-03-30 作者简介:刘文勇(1967-),男,四川南部人,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文化与文论。 DOI:10.13718/https://www.doczj.com/doc/9a9747728.html, ki.xdsk.2005.03.0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