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与音乐无关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B.天籁之音C.余音绕梁D.栩栩如生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C.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D.这是一个铁路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几分钟。当有客人需要上车的时候,它能戛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小一把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海雪原》--长篇革命题材--曲波--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小白鸽。

B.《草房子》--成长小说--曹文轩--杜小康、桑桑、纸月、秃鹤、秦大奶奶。

C.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斗”,斗与斗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拱”,合称“斗拱”。

D.成语“千钧一发”中的“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等于三十斤。

5.下列对名著《童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B.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C.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D.小茨冈: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6.依据名著《童年》,外祖父的童年是很悲苦的,对他所从事的行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染坊的学徒B.水手C.纤夫D.驳船的工头

7.下列对《每日一读》中论语名句的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君子食求饱,居求安。

B.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C.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D.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8.下列对《每日一读》中《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默写错误的一项是()A.蓬莱文章建安骨B.中间小谢又清发

C.俱怀逸兴壮思飞D.欲上清天览明月

二、(9分,每小题9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跌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噪子:“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偯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秧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1)下列句子没有起到设置悬念作用的一项是

A.有人喊了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B.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掀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C.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D.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2)下列对选文画线句子中的“舔”一词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了“舔”一词说明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格。

B.“舔”与“窜”相照应,正因为水渐渐地“窜”上来,人才会有被“舔”腰的感觉。C.“舔”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的“欢乐”与“调皮”。

D.“舔”与“放肆”连用,表明看似温柔的背后是极度的危险。

(3)对描写老汉运用到的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环境烘托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B.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C.环境烘托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D.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三、(9分,每小题9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嘠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摄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桑娜,做得对!”桑娜微微一笑。

(1)下列句子最能体现桑娜作为一个小人物本质特点的一项是

A.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B.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C.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D.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2)对选文所表现的渔夫最大的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生活的无比乐观

B.对人生不公的不满

C.对家庭贫穷的内疚

D.对打渔无获的愤怒

(3)选文的最后一段话,在不同的的版本上有的有,有的没有。下列对这一段话的去与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可以去掉,去掉后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B.可以去掉,系无用之笔,去掉后的结尾文笔更干净利索。

C.不能去掉,否则读者不能知道渔夫最后的真实表现。

D.不能去掉,节选的文章节尽可能地保持原著的本色,以尊重作者。

四、(9分,每小题9分)

1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乙文是甲文原文的后续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非独鼓琴者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①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注:①奚由:“由奚”的倒装,即“由何”,从何。

(1)对下列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哉”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②贤者奚由尽忠哉!

A.①表示感叹,②表示反问。

B.①表示感叹,②表示设问。

C.①表示设问,②表示感叹。

D.①表示设问,②表示反问。

(2)下列对句子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非独/鼓琴者/若此也,贤者/亦然。

B.非独鼓琴/者若此/也,贤者/亦然。

C.非独/鼓琴者若/此也,贤者/亦然。

D.非/独鼓琴者/若此也,贤者亦然。

(3)下列说法与上述两段文字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A.贤者与君主的关系、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不同。

B.伯牙之善鼓琴与子期之善听,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C.为臣子者贤良有才德,却没有君主任用他,他的才能自然隐没不显。

D.伯牙作为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奏者,需要人去欣赏。如果无人欣赏,伯牙的演奏就没有任何价值。

五、(9分,每小题9分)

12.对比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完成下列各题。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①迟日:春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1)下对对甲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B.第二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C.第三句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静态景物来勾画春意盎然。

D.第四句与首句紧相照应,“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

(2)下列对乙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

B.第二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

C.前两句景物之间互相衬托,愈发色彩明丽,春意盎然。

D.前两句是标准的对偶句,如“江”对“山”,“逾”对“欲”,“白”对“燃”。(3)下列对诗歌甲乙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行文思路都是先写景,后抒情。

B.两首诗景物的特点都是明丽欢快、富有生机。

C.两首诗都隐含了作者浓浓的乡思。

六、(18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士笑而然之。

(2)两山排闼送青来。

14.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或为加点汉字规范加注拼音。

chī笑菜qí

山ào chōng 憬

绿蔓箩筐

接茬蜷缩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盼》)

(2)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竹节人》)

(3)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书戴嵩画牛》)

(4)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书戴嵩画牛》)

16.仿照下面的示例,以“爱心”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2)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律?长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山高复低。(《鲁山山行》)

(4)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晚泊孤舟古祠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中晚泊犊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七、(14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①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②.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③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

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

(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饘:zhān稠粥。②持丧:守丧。③见: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多获全济

②甚异之

③辞不相见

④涕泣固请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刘善明,平原人。

②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

(3)选文中刘善明有哪些的特点?

八、(16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迎着风,一顶草帽

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

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慼情。

(2)草帽相撞怎会发出“哐哐”的声音?这表现了什么?请结合第4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请从修辞格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4)分析题目“迎着风,一顶草帽”的含义和作用。

九、作文(50分其中含书写分5分)

20.濮存昕在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

一张纸的厚度:铺上纸踩在连椅上够风筝;几秒钟耐心的等候:公交车司机等待上车的老人;几十厘米的距离:运走斑马线上盲人的障碍,这些既是社会文明风气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素养的展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点滴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彰显着个人的教养。请以“教养”为题,写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分享你的感悟。

要求:

①写一篇记叙文;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有需要,请用“xx”代替。

答案:

1.D

2.D

3.A

4.C

5.D

6.C

7.A

8.D

9.A C C

10.C A C

11.A A A

12.C D B

13.(1)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2)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14.痴笑畦坳憧

màn luócháquán

15.(1)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2)形容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伺机攫取。这里形容老师的严肃。

(3)喜欢。

(4)却。

16.示例: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

17.(1)野旷天低树

(2)万水千山只等闲

(3)适与野情惬

(4)风雪夜归人

(5)满川风雨看潮生

(6)千里莺啼绿映红

18.(1)①救助,救济;②以…为异;③推辞;④眼泪;

(2)①刘善明,是平原人;

②元嘉末年,青州闹饥荒,到了人吃人的程度;

(3)乐于助人;喜爱读书;孝顺父母。

19.(1)文章以“爸爸的草帽”为线索,回忆了爸爸带给自己童年的欢乐,表达了父子相爱相怜的朴素感情。

(2)草帽相撞的“声音“是父亲用自己的声音给儿子配的“音”,表明父亲疼爱儿子,希望儿子高兴。愿意放下身份,和儿子一起天真快乐。

(3)此句用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草帽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并留给自己的难以抹灭的印象。是父亲这样的陪伴,使自己快乐成长,飞向远方。

(4)题目充满画面感和动感,像一幅素描展示了一个父亲在那贫困的年代,用自己唯一的身外之物,极力给儿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也是文章展开情节的线索,还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