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概念设计分解

结构概念设计分解

结构概念设计分解
结构概念设计分解

一、概念设计

1.结构设计中为什么要强调概念设计?

我们在结构设计中强调概念设计,就是要求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在建筑设计中应特别重视规范和规程中有关结构概念设计的各条规定,设计中不能陷入只凭计算的误区。若结构严重不规则,整体性差,则仅按目前的结构设计水平,难以保证结构的抗震和抗风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

而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更要非常重视概念设计。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发生地震时地震动的不规则性,人们对地震时结构响应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其它不可预测的因素,致使设计计算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差较大,甚至有些作用效应至今尚无法定量计算出来。

因此在设计中,虽然分析计算是必须的,也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但仅此往往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还必须非常重视概念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设计甚至比分析计算更为重要。概念设计是通过无数的事故分析,历年来国内外震害分析和模拟试验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设计与使用经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来的。而概念设计所要求的原则、规定和方法,往往都是基础性、整体性和全局性以及关键性的,有些概念设计的要求,为整个设计设置了两道防线,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2.做好概念设计应掌握哪些方面知识?

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宏观上决定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要做好概念设计,应掌握以下各方面的内容:结构方案要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地理环境、施工技术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有无抗震设防等选择合理的结构类型;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竖向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结构破坏的机制和过程,以加强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承载力和刚度在平面内及沿高度均匀分布,避免突变和应力集中;预估和控制各类结构及构件塑性铰区可能出现的部位和范围;抗震房屋应设计成具有高延性的耗能结构并具有多道防线;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协同工作的可能性;各类结构材料的特性及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非结构性部件对主体结构抗震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要协调布置,并保证与主体结构连接构造的可靠性。

3.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使整体结构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避免结构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地震能量的耗散如果仅集中在极少数的薄弱部位,将导致结构过早破坏。现

有抗震设计方法的前提之一是假定整个结构都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在此前提下,才能以多遇地震作用进行结构计算和构件设计并加以构造措施,或采用动力时程分析进行验算,试图达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的目标,所以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结构的简单性

结构简单是指结构在抗震作用下具有直接和明确的传力途径,结构的计算模型、内力和位移分析以及限制薄弱部位出现都易于把握,对结构抗震性能的估计也比较可靠。

(2)结构的规则性和均匀性

①沿建筑物竖向,建筑造型和结构布置比较均匀,避免刚度、承载能力和传力途径的突变,以限制结构在竖向某一楼层或极少数几个楼层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这些部分将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过大的变形。容易导致结构过早的倒塌。

②建筑平面比较规则。平面内结构布置比较均匀,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建筑平面规则,结构布置均匀,有利于防止薄弱的子结构过早破坏和倒塌,使地震作用能在各子结构之间重分布,增加结构的自由度数量,发挥整个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

(3)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①水平地震作用是双向的,结构布置应使结构能抵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通常可使结构沿平面上两个主轴方向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结构的抗震能力则是结构承载力及延性的综合反映。

②结构刚度选择时,虽可考虑场地特征,选择结构刚度,以减少地震作用效应,但也要注意控制结构变形的增大,过大的变形将会因P-△效应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

③结构除需要满足水平方向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外,还应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震动的能力。现有的抗震设计计算中不考虑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在概念设计中应注意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震动的能力。

(4)结构的整体性

①在建筑结构中,楼盖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楼盖相当于水平隔板,它不仅聚集和传递惯性力到各个竖向抗侧力子结构,而且要使这些子结构能够协同承受地震力,特别是当竖向抗侧力子结构布置不均匀或布置复杂或各抗侧力子结构水平变形特征不同时,整个结构就要依靠楼盖使各抗侧力子结构能协同工作。楼盖体系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平面内刚度和抗力,并与竖向各子结构有效连接,当结构空旷,平面狭长或平面凹凸不规则,或楼盖开大洞口时,更应特别注意。设计中不能误以为,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中考虑了楼板平面内弹性变形影响后,就可削弱楼盖体系。

②结构基础的整体性尤其是高层结构基础的整体性以及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可靠连接是结构整体性的重要保证。

4.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三水准设防要求

结构采用三个水准进行抗震设防,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重现期约50年)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结构仍处于弹性状态,可以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承载力要求进行截面设计,并控制结构弹性变形符合要求。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重现期约475年)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结构产生塑性变形,依靠塑性耗能能力,使结构保持稳定得以保存下来,此时结构抗震设计应按变形要求设计。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重现期约1600~2400年)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结构进入弹塑性大变形状态,此时应考虑防倒塌设计。

多遇地震:50年一遇,比抗震设防烈度约低1.55度。

罕遇地震:1600~2400年一遇,比抗震设防烈度约高1度。

抗震设防烈度:地震475年一遇。

(2)二阶段抗震设计要求

二阶段抗震设计是对三水准抗震设计的具体事实,通过二阶段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对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和第二阶段对弹塑性变形验算,并与构造措施相结合,从而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①第一阶段设计

对于结构设计,首先应满足第一和第二水准的抗震要求,先按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分析和地震内力计算,考虑各分析系数和荷载组合系数等进行荷载与地震作用产生内力的组合,进行截面、配筋计算以及结构弹性位移控制,并采取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延性,使之满足第二水准的变形能力,这样就实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这一阶段设计对所有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都必须进行。

②第二阶段设计

对地震时地震能力较弱或抗震要求较高的甲类建筑结构要进行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层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这一阶段设计主要是针对甲类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结构。

(3)结构延性要求

结构的延性好,吸收地震能量就大,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耐震性能。多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延性要求为μ=4~8,从保证延性的重要性而言,抗震结构的构造措施比计算更重要。

(4)结构自振周期要求

结构自振周期应与地震动卓越周期错开,避免共振造成灾害。

结构自振周期参考值:

框架结构:T=0.085N

框-剪结构:T=0.065N

框-筒结构:T=0.06SN

剪力墙结构:T=0.05N

(5)结构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结构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应采用具有联肢墙、壁式框架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多重抗侧力结构体系。高层结构避免采用框架结构。

(6)抗震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要求

抗震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要适应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要求,并应均匀连续分布。在一般静力设计中,任何部位的超强设计都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而抗震设计中,某一部分结构的超强,就可能造成某些部位相对薄弱,因此在抗震设计中要严格遵循该强就强该弱就弱的设计原则,不得任意加强。在施工过程中,以大代小,以高强钢号代替低钢号改变配筋,应按钢筋承载力相等的原则进行换算。

(7)结构的塑性铰区要求

合理的控制结构的塑性铰区位置,掌握结构的屈服过程和屈服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过早的混凝土剪切破坏、钢筋锚固滑移和混凝土压碎等脆性破坏。

为保证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必须使钢筋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和混凝土饱和层厚度。在设计中无论柱、梁的纵向钢筋、墙的分布钢筋和楼板钢筋,直径宜细不宜粗,间距宜密不宜稀。

二.荷载作用

1.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走廊、门厅、楼梯和楼面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5KN/㎡?

不可以。荷载规范中当人流密集时,其走廊、门厅、楼梯和楼面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3.5KN/㎡。

2.楼梯间是否按消防疏散楼梯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

这要根据建筑要求,是否是消防疏散楼梯,如果是,则按3.5KN/㎡取值,如果不是则按相应项取值。

3.消防车荷载如何确定?

荷载规范规定,消防车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当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取3.5KN/㎡,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柱网尺寸不小于6mx6m)取20KN/㎡。而实际上当楼

盖上方有较厚的地面作法及较厚的填土层时,取上述荷载是不确切的,应按当地使用的最大消防车轮压值及楼盖上覆盖层厚度确定,作用在结构面上的面积和重量,按此计算内力和配筋。而某些楼盖处地面作法较薄时,还应按轮压验算楼板的冲切及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配筋。

4.框架结构设计时,是否考虑灵活布置的非固定隔墙荷载

这一问题,在设计时我们应征求甲方的意见,将其利弊和甲方说明白,利用框架结构的优点,便于以后进行不同用途的分隔。对这种荷载取每沿米墙重KN/m的1/3作为活荷载标准值(KN/㎡)加在楼面活荷载中,并加以说明。

5.地下室顶板是否考虑施工堆载?

地下室顶板设计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堆放荷载,可取4.0KN/㎡,并在说明中加以注明。

6.在何种情况下采用永久荷载分享系数1.35?

根据荷载规范,对于基本组合

当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γGSGK+γQSQK(1)

γG--当其作用对结构不利时1.2,γQ=1.4

S1=1.2SGK+1.4SQK

当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2=1.35SGK+1.4x0.7SQK

S2> S1 则1.35SGK+1.4x0.7SQK>1.2SGK+1.4SQK

SGK>2.8SQK

则当永久荷载大于可变荷载2.8倍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5。

7.怎样估算各类结构楼层单位面积的重量特征值?

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单位面积的重量标准值与结构类型、层数、使用性质、抗震设防烈度和填充墙材料等有关。根据实际工程的统计结果,下列数值可作为估算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截面,结构底部总剪力的参考依据:

框架结构:11~14KN/㎡

框架-剪力墙结构:12~15 KN/㎡

剪力墙结构:13~16 KN/㎡

框架-核心筒结构:13~15 KN/㎡

当建筑物高度较高(大于20层)可取上限,较低时可取下限,地下室每层可按20 KN/㎡估算。

8.风荷载的基本风压怎样取值?

基本风压W0是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面10米高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荷载规范规定,基本风压应按规范附录中给出的50年(n=50)一遇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 KN/㎡,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

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对于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目前尚无统一明确的定义,一般可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确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或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建筑可认为是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

对风荷载是否比较敏感,主要与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等。对于前几阶振型频率比较密集和振型比较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高振型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应适当提高风压取值。为了便于执行,《高规》说明指出,一般情况下,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可取100年一遇的风压值;对于房屋高度不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其风压值是否提高,根据结构的侧向刚度确定,侧向刚度较大的就不用提高。

对房屋相互间距较近的建筑群,由于旋涡的相互干扰,房屋的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设计时宜考虑其不利影响。群体效应情况比较复杂,荷载规范未给出具体计算方法,一般可将风荷载体型系数进行放大。

9.高层建筑的阳台栏板如何配筋?

根据荷载规范,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WK=ВZμSμZw0 ,对檐口、雨篷和遮阳板等突出构件,风压体型系数μS=-2。而由于建筑物高度大,μZ也相应很大。经计算WK值较大,如果阳台栏板钢筋仅沿内侧配置,满足不了风荷载的要求,所以这种情况阳台栏板应双侧配筋。

三.地震作用

1.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何取值?风荷载参与组合吗?

抗震规范将地震发生时恒载与其它重力荷载可能的组合结果总称为"抗震设计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即永久荷载标准值GK和与重力有关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

(1)雪荷载取0.5;

(2)屋面积灰荷载取0.5;屋面活荷载不计入;

(3)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取1.0;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时,藏书库和档案库取0.8,一般民用建筑取0.5,由此可见,计算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只有各类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自重及竖向可变荷载参与组合,水平可变荷载和风荷载不参与组合。但在进行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地震作用效应与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时,考虑风荷载的组合。当风荷载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取为1.2,一般结构仍取0.0。

2.6度区的建筑结构是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截面抗震验算?

抗震规范规定,6度时位于Ⅳ类场地土上的较高的高层建筑(高度大于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高度大于60m的其他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截面抗震验算。

另外,对于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四级以上的结构截面抗震验算涉及到内力调整,而位于6度区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有许多为三级和二级,所以也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截面抗震验算。

还有一些不规则的结构,也需要进行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这样看来,6度区的建筑结构,还是应该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截面抗震验算的。

3.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和烟囱等的抗震设计如何规定?

突出屋面的小结构明显存在刚度突变,其抗震设计应注意采取可靠措施。计算地震作用时,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和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根据计算结果加强构造措施。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应作为局部易损部件对待,其最大抗震横墙间距和宽度宜按一般楼层的1/3采用。

而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定义为突出屋面的屋顶房间面积小于楼层面积的30%时,可按突出屋面的屋顶间计算。

对于广播、通信和电力调度等建筑物,由于其功能要求,常在主体建筑物的顶部再建一个细高的塔楼,塔高通常超过主体建筑物的1/4以上,其层数多,刚度小。塔楼的高振型影响很大。其地震作用比按底部剪力法的计算结果大很多,远远不止3倍,有些工程甚至大8~10倍,因此,一般情况下应采用振型分解法或时程分析法进行分析。求出其水平地震作用。

4.规范规定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不满足时是否可以仅仅将地震作用按比例放大?

对于刚度较弱,周期较长的结构,地震发生时地面运动的长周期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的影响,但目前抗震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无法对此做出估计。现规范要求控制楼层地震作用的最小值,取地震剪力系数作为控制指标。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7度8度9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 0.016(0.024)0.032(0.048)0.064 基本周期大于5.0S 0.012(0.018)0024(0.032)0.040 括号内数字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如果结构部分楼层实际计算的地震剪力系数与规范规定的相差较多,说明该结构整体刚度偏小,宜调整结构总体布置,增加结构刚度,如果部分楼层的地震剪力系数小于规定较多,说明结构存在明显的软弱层,对抗震不利,也应对于结构体系进行调整,增强这些软弱层的抗侧刚度,不能简单的采用地震作用增大系数的方法。

对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当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板时,一般不要求单独核算地下室部分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四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1.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有何区别?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是指为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

间参数,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寿命。一般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即设计时所考虑荷载和作用的统计参数均是按此基准期确定的。

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达到其预定目的的使用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当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和维修,可继续使用。因而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建筑中不同专业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保温、给排水管道、室内外装修和结构等均可有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

在结构施工图总说明中应该写明设计使用年限,而不应写设计基准期。

2.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的判定以及耐火性和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如何确定的?

混凝土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1)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埋深满足冻深要求),一般情况下,在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其环境类别属二a类,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其底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其环境类别属二b类,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而长春地区实际就属于寒冷地区,应采用C30,而根据长春地区的实际经验,可采用C25级。

(2)室外露天环境下的构件,如雨篷和遮阳板等,受大气及雨雪的交替作用,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其环境类别属二b类,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相应选取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消防水池等构筑物,迎水面直接与无侵蚀性水接触,严寒地区其环境类别是二b,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根据地下防水规范,迎水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为50mm。

3.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电梯筒墙体应选用什么材料?

有抗震设防的工程,在框架结构中电梯筒墙体宜做填充墙,使体系明确。如一定要做钢筋混凝土墙时,结构计算时要考虑墙体的作用,按框剪结构输入。不应按纯框架计算,施工图再加上混凝土墙的作法,因为地震作用过于集中在筒体周围,使与筒体相连的框架受力增大,而按纯框架考虑偏于不安全。

4.框架结构采用现浇空心板时,框架梁如何布置?

在框架结构中,楼板采用现浇空心板,框架梁应双向设置,保证双向抗侧力体系,不能用空心板中的暗梁代替框架梁,形成只单向有框架梁的体系,这时,应将该体系转化成板柱体系,又要加抗震墙。

5.在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上采用钢结构进行加层设计有何要求?

在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上加层,若采用钢结构可分为两种情况:

(1)当加层的结构体系为钢结构时,因抗震规范不包括下部为钢筋混凝土,上部为钢结构的有关规定,两种结构的阻尼比不同,上下两部分刚度存在突变,属于超规范和超规程设计,设计时应按国务院《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要求执行,即需由省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审定。

(2)当仅屋盖部分采用钢结构时,整个结构抗侧力体系的竖向构件仍为钢筋混凝土,则按照抗震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计。此时尚应注意加层带来结构刚度突变等不利影响进行验算,必要时对原结构采取加固措施。

6.在砖混结构总高度和总层数已达到限值的情况下,若在其上再加一层轻钢结构房屋,此种结构形式应如何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因抗震规范无此种结构形式的有关要求,两种结构的阻尼比不同,上下部刚度存在突变,属于超规范和超规程设计,需要进行专门研究,还应按国务院《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要求执行,即需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对设计进行审定。

7.房屋建筑改造时,如何执行抗震规范?

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是针对新建工程而做的规定,房屋改造时,首先应进行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和抗震鉴定,依据鉴定结果进行设计。当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建造年代不同,且设置抗震缝分开,可分别执行不同版本的抗震设计规范。当新建部分和原有部分同属一个结构单元时,原有部分是否按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复核和处理,可根据已经使用的年限和改造后预期后续使用的年限确定。一般情况下,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按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执行,后续设计使用年限少于50年的,设计地震作用可相应做调整,抗震措施可按原版本抗震规范执行。

8.如何判断结构的不规则性?

根据抗震规范规则,把不规则分为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各有三种类型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不规则类型定义

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不规则类型定义

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结构根据其不规则程度分为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而具体区别如下:

不规则结构:指有一项或两项超过规范要求,且超过程度不大(不超过20%)时,为不规则结构。

特别不规则结构:指的是两项以上超过规定要求,或某项超过规定的指标较多,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将会引起不良后果。

特别不规则结构包括以下几类:

(1)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复杂类型的高层建筑。(带转换结构、带加强层结构、错层结构、连结构和多塔楼结构)

(2)转换层位置超过5层(7度区)

(3)单塔或多塔位置偏置过大的大底盘高层建筑

(4)厚板转换的高层建筑(7度和8度区)

(5)单跨框架高层建筑

严重不规则结构:指的是体型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值超过规定上限值,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

抗震设计中,不宜采用不规则结构,如必须采用,应按照抗震规范和高规有关规定执行,特别不规则结构应尽量避免,如必须采用,须报请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设计,严重不规则结构不得采用。

9.如何判定结构是否属于扭转不规则以及不规则的程度?

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当计算小震作用的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值(或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大于1.2时,判断为扭转不规则,当比值接近1.5时,判断为特别不规则;当比值大于1.5时,一般判为严重不规则。此时,

计算的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为代表值,当位移值小于规范限值的50%时,判断严重扭转不规则的比值可适当放松。

一般情况下,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的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时,需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偏心大小的取值,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一定取该方向总长度的5%,还需注意,最大值和平均值的计算,均取楼层中同一轴线两端的竖向构件计算,不考虑楼板中悬挑的端部。

有几种情况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区别对待,如:平面为长条形布置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和带有大底盘裙房的塔式高层建筑结构等,由于建筑平面端部的相对位移较大或按建筑长度的5%偏心距取值时,计算的扭转位移比经常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此时对位移比的限值要求可适当放松。但是当筒体结构的核心筒较小或开洞过大导致结构整体抗扭刚度偏低,使计算的扭转位移比不满足要求时,则应加强结构抗扭转刚度,而不能放松要求。

10.结构抗震设计时,若计算出的第一振型以扭转为主时应如何处理?

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和刚度偏心的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将产生扭转效应,而且不同振型的地震效应会严重耦连,导致严重震害。模拟地震实验也表明,扭转效应会导致结构的严重破坏。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若计算出的第一振型为扭转为主的振型,或高层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r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h之比大于0.9(A级高度)或0.85(B级高度和复杂高层结构)时,说明结构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合理,导致结构楼层的刚心与质心偏移过大,抗侧力构件(一般体现为剪力墙)数量不足;或尽管平面对称,但核心筒断面太小,导致整体抗扭刚度偏小。此时应对结构方案进行调整,减小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或加强结构的抗扭刚度,必要时可设抗震缝,将不规则的平面划分为若干相对规则的平面。尽可能避免扭转振型成为第一振型。

11.结构抗震设计时,如何判别竖向不规则性?

结构竖向不规则有下列情况:因沿竖向刚度突变存在软弱层,因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存在转换层或因楼层承载力突变存在薄弱层时,地震中也会产生严重破坏。

当高层建筑带有大底盘裙房,计算裙房与其上塔楼的楼层刚度比时,不可取裙房的所有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刚度总和,可取其有效影响范围内的竖向构件。所谓有效影响可由塔楼与裙房交界处做45度向外斜线,取斜线范围内的竖向构件参与设计。

12.何时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地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地震作用都是多向性的,尤其是沿水平方向和竖向的振动作用。高规规定了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情况,即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这主要是看结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情况以及结构扭转效应的大小,总体上是一种宏观判断,不同设计人的认识有一些差异,但不应产生质的差别。一般来说,可根据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之比值判断,若该值超过扭转位移比下限1.2较多(A级高度高层大与1.4,B级高度高层大于1.3),则认为扭转明显,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计算。

13.如何分别计算单向地震作用和双向地震作用?

按照高规规定,单向地震作用计算时,应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计算。因此,质量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不同时考虑。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目前计算方法的近似性以及经济方面的因素。

至于单向地震作用考虑质量偶然偏心和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效应谁更不利,会随着具体工程而不同,或同一工程的不同部位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应该考虑二者的不利情况进行结构设计。

14.单向与双向地震作用扭转效应有何区别?

对水平地震作用而言,只要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重合,则必定有地震扭转效应。按高规的规定,无论单向还是双向地震作用,均应考虑扭转效应。

单向地震作用是指每次仅考虑一个方向地震输入,其作用和作用效应可采用非耦连或耦连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计算,前者主要适用于简单规则的结构。单向地震作用的非耦连计算,也应考虑扭转效应,但忽略了平动与扭转振型的耦连作用。单向地震作用的耦连计算,按高规计算包含了平扭耦连效应。

双向地震作用是考虑两个垂直的水平方向同时有地震输入时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先按单向地震作用耦连计算作用效应,再按双向地震作用耦连计算作用效应,取两者的较大值。

15.如何判断分析软件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和高规均明确要求,计算机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和有效后方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判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结构设计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一般从结构总体和局部构件两个方面考虑。

对结构总体的分析判断包括:

(1)所选用的计算软件是否适用以及使用是否恰当?

(2)结构的振型、周期、位移形态和量值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3)结构地震作用沿高度的分布是否合理?

(4)有效质量系数和剪重比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5)总体和局部的力学平衡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判断力平衡条件时,应针对重力荷载、风荷载作用下的单工况内力进行。

对局部结构的分析判断包括:

(1)截面尺寸是否满足剪应力控制要求,配筋是否超筋?

(2)受力复杂的构件(如转换构件等),其内力或应力分析是否与力学概念,工作经验相一致?

五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1.框-剪结构中,什么情况下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当框-剪结构有足够的抗震墙时,其框架部分是次要抗侧力构件,按框-剪结构中的框架确定框架的抗震等级。而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而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增加部分不超过20%。这时框架部分不是第二道防线,抗震等级不能比抗震墙降低,但这样做不太经济,框架受力增加多。

2.高度小于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否按框-剪结构确定抗震等级?

框-筒结构是混凝土结构布置相对固定的一种形式,是框-剪结构的一种特例,其核心筒具有很强的空间工作能力,适应于高度比较高的情况,而一般框-剪结构,墙体的布置形式比较灵活。房屋高度适用范围比较宽(可少于60m)。因此,规范把框-剪结构按高度区分了不同的抗震等级,而框-筒结构没有按高度区分。实际上,当房屋高度大与60 m时,除6度区外,这两种结构的抗震等级是相同的。而当高度小于60 m时,若框-筒结构按框-剪结构确定抗震等级的话,应同时满足这两种结构的设计要求。

3 .框架结构的角柱有些特殊要求,是否转角处框架柱均按角柱对待?

考虑角柱承受双向地震作用,扭转效应对内力影响较大且受力复杂等因素,抗震设计中对其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有些专门的要求。抗震规范和高规中的角柱是指位于建筑角部,与柱的正交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连接的框架柱。因此,位于建筑平面凸角处的框架柱一般均为角柱,而位于建筑平面凹角处的框架柱,若柱的四边各有一根框架梁与其连接,则不按角柱对待。

4.框架结构中的次梁要不要考虑延性?其构造与框架梁有何区别?

框架梁、柱组成抗侧力结构,有抗震设计时应有足够的延性。框架结构中的次梁是楼板的组成部分;承受竖向荷载并传递给框架梁,有无抗震设计一样可不考虑延性,次梁箍筋按剪力确定,构造按非抗震时梁要求,没有135度弯钩及10倍直径直段的要求;次梁跨中上铁可设架力筋。

5.抗震规范及高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底加强部位时,其高度是确定的?

设置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是指在抗震墙底部的一定高度内,适当提高承载力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弯曲型和弯剪型结构的抗震墙,塑性铰一般出现在墙肢底部,将塑性铰及其以上的一定高度范围作为加强部位,在此范围内采取增加边缘构件箍筋和墙体横向钢筋等加强措施,避免墙肢剪切破坏,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规范规定了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范围,有地下室的房屋,在设置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时,根据地下室顶板是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分成以下两种情况:(1)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从首层向上算,按规定取值,同时将加强部位向地下室延伸一层,具有多层地下室的房屋仅向下延伸一层,地下二层以下可不按加强部位对待。

(2)地下室顶板不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若地下室顶板无法满足嵌固要求时,通常地下一层底板处可满足,此时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该处向上算,取墙肢高度的1/8及地下一层加首层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此时若有多层地下室,不必再向下延伸。

6.剪力墙结构中有较多的柱,此类结构设计需注意什么?

现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因使用功能的需要在外墙或内墙结构布置有较多的柱,但尚未达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程度,对此类结构在规范中没有规定具体计算方法,如有此类结构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1)结构整体分析按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楼层剪力相应进行调整。

(2)结构抗震等级按剪力墙结构确定。

(3)与柱子相关的梁按框架梁计算,按框架梁构造设置;

(4)剪力墙按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规定设计构造。

7.抗震规范对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墙厚度做了规定,而该类结构的电梯井筒壁及筒内隔墙是否服从此规定?剪力墙结构方案对抗震墙应注意哪些内容?

规范规定一级和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厚度不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25,一般来说,底部的层高较上部大,按此规定,电梯井筒壁厚及井筒内隔墙相对较大,考虑此位置的墙体数量多而长度不大,两端嵌固较好,在满足抗震验算的情况下其墙厚可适当减小。但其作为抗侧力构件,应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和延性,也不宜太薄,而当其不作为抗侧力构件时,可按高规要求设置,但也不宜小于160mm。

剪力墙结构墙肢较多较长时,刚度较大,计算的地震作用也较大,为了降低其抗震作用,一般在考虑方案时应做"减法",减少和减短墙肢,但不宜大薄,以保证地震作用下墙板的稳定。

8.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超筋时如何处理?

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超筋是一种常见现象,处理办法如下:

(1)减小连梁截面刚度;

(2)抗震设计中连梁内力进行调幅;

(3)将连梁进行铰接处理或考虑在大震中该连梁不参与工作,将墙肢分开计算;

应注意经过上述调整后的计算结果和结构层间位移应满足规范要求,或相差不应太大。

六.砌体结构和底框架结构

1.砌体结构伸缩缝间距最大可做多长?

根据砌体规范要求,砌体结构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0米,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适当放大。但最大不可超过20%,即最长不超过60米。

2.抗震设计时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如何控制?

抗震规范规定了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设计中不应突破,出现超层和超高现象,主要是下面几种原因造成:

(1)地下室嵌固不好,作为一层计算;

(2)带阁楼层面积超过标准层的30%,作为一层计算;

(3)错层高度大于600mm算一层;

以上几方面的因素都可通过局部调整满足规范要求。另外,有些住宅均采用错半层的作法,增加了一倍的结构层数,楼板也不连续,抗震设防地区不应采用。

3.多层砌体房屋结构体系如何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横墙承重结构体系、纵墙承重结构体系和纵横墙混合承重结构体系。抗震规范要求: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的结构体系;

(2)纵横墙的布置宜采用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对齐贯通,不应单纯理解为必须轴线和轴线完全对齐,实际上墙体作为抗侧力构件承担水平地震作用时,首先通过水平楼屋盖的传递,才逐层到达基础。因此,墙体的对齐贯通还与楼盖的结构型式有关。

现浇楼盖中,两段横向墙体相对错位在500mm左右时,可以认为是连续贯通的;在预制楼盖中,相对错位在300mm左右时,也可以认为是连续贯通的,而这时,为了增强楼盖的局部传递水平荷载的能力,应当在稍有错位的两墙段之间的楼板内增设暗梁。纵向墙体的道数一般较少,通常为三至四道,个别情况也有两道外墙的,但是,纵向墙体一般较长,因此要求每道纵墙都连续贯通有时比较困难。

纵墙的破坏并不完全是整个墙长上的剪切破坏,地震时纵墙的破坏先是从其薄弱部位开始的,即先在纵墙上门窗洞口过梁处开裂,然后在其中的部分墙段中出现对角斜裂缝,继而发生剪切破坏。设计时容许将纵墙均匀地分为若干段墙,分段对齐,应尽量使各纵墙长度大致接近,以避免侧向刚度上的过大差异导致受力不均,各个击破。

4.住宅工程顶层为坡屋面,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

住宅的坡屋顶如不利用时,檐口标高处不一定设水平楼板。关于屋顶为坡屋顶时层高的计算,规范未做具体规定,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该层的计算高度不应超过3.6m.。

檐口标高处不设水平楼板时,按2001规范7.1.2条的规定,总高度可以算至檐口(此

处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

当檐口标高附近有水平楼板,且坡屋顶不是轻型装饰屋顶时,上面三角形部分为阁楼。计算时此阁楼应作为一个质点考虑,高度可取至山尖墙的一半处,即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至山尖墙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但阁楼的设置比较复杂,需要区别对待:

有的阁楼层高不高,不住人,不设置固定楼梯,只是作为屋架内的一个空间,在房屋高度和层数控制时,此阁楼可不作为一层考虑。

有的阁楼层空间较高,设计作为居室的一部分,这样的阁楼当然应作为一层考虑,高度算至山尖墙的一半。

有的阁楼在顶层屋面上,只占一部分面积,即只有部分阁楼作为居住或活动场所。此时阁楼层是否应作为一层考虑,应具体分析。如考虑阁楼层占总的顶层面积的百分比,阁楼层的结构形式,阁楼层高度等,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5.多层砌体房屋存在错层时,结构抗震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具有错层的结构,在错层部位受力十分复杂。错层的混凝土结构的振动台实验表明:平面规则的错层结构,竖向刚度不规则,对抗震不利;平面布置不规则、扭转效应显著的错层结构,则破坏十分严重。错层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比混凝土结构更差,设计时应注意避免。

当平面规则的多层砌体房屋错层高度超过梁高(一般指楼板高差杂500mm以上)时,不仅结构计算应按两个楼层对待,房屋总层数相应增加后不得超过规范对总层数的限制,而且错层楼板之间的砌体墙体应采取特殊措施解决平面内局部受剪和平面外受弯问题。

当错层高度不超过梁高时,该部位的圈梁或大梁应考虑两侧上下楼板水平地震力形成的扭矩,采取抗扭措施,必要时进行抗扭验算,楼板的水平地震力,可按规范第13章关于非结构构件地震作用的等效侧力法计算。

6.带阁楼的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如何设置?

结构计算时,不论是否住人,阁楼层均应作为一个质点考虑。带阁楼的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时,呆板阁楼层的屋面剖面形式确定:当剖面形式为三角形,即檐口处无砖墙时,可按房屋实际层数按2001规范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并适当加强;剖面形式为屋行,即檐口处有砖墙时,按房屋实际层数增加一层后的层数对待。

特别应注意不论是三角形或屋形,坡屋顶山尖墙部位均需沿山尖墙顶设置卧梁、屋盖处设置圈梁和在山脊处设置构造柱。

7.2001规范中7.1.8条第1款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或抗震墙对齐或基本对齐,在定量上如何把握?

底框房屋由于结构沿竖向刚度突变,是一种不利于抗震的结构类型,历次地震中均产生比较严重的破坏。为提高其抗震性能。2001规范7.1.8条第1款要求,上部砌体抗震墙

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的轴线对齐或基本对齐,即大部分砌体抗震墙右下部的框架主梁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支承,每单元砌体抗震墙最多有两道可以不落在框架主梁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上,而由次梁支承(二次转换)。

次梁转换的设计应注意下列要求:

(1)托墙的次梁自身应符合托墙梁的构造要求,其计算模型为两端弹性支承,不同于主梁,可否考虑及如何考虑上部墙体与托梁的共同工作,目前规范还没有规定,设计人员应自行解决;

(2)托梁的次梁应按3.4.3条考虑地震作用的计算和内力调整;

(3)次梁的重力和弯矩应作为主梁的集中力和集中扭矩,并应传递到主梁两端的竖向支承构件,形成加的地震作用效应;这个传递过程要按照抗震规范强制性条文3.5.2条的要求,有明确的传力途径;

(4)主梁如何计算集中的地震扭矩作用下的受扭承载力,目前混凝土规范等还没有规定,也需要设计人员自行解决;

(5)主梁两端的竖向支承构件,应考虑主梁平面外的加内力,构造上也应相应加强。

建议在上部结构减少无法上下对齐的抗震墙数量,改为由次梁支承的非抗震隔墙。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通过调查从事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等工作的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设计医药销售管理系统。医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制作需要建立在调查的数据基础上,系统完成后预期希望实现药品基本信息的处理,辅助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并记录一些信息,一便于药品的销售和管理。通过此系统的功能,从事药品零售和批发等部门可以实现一些功能,如:基础信息管理,进货管理,库房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统计,系统维护等。 二.概念结构设计 1.员工属性 2.药品属性 3.客户属性 4.供应商属性 5.医药销售管理系统E--R 图 三.逻辑结构设计 该设计概念以概念结构设计中的E--R 图为主要依据,设计出相关的整体逻辑结构,具体关系模型如下:(加下划线的表示为主码) 药品信息(药品编号,药品名称,药品类别,规格,售价,进价,有效期,生产日期,产地,备注)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负责人,) 员工 姓名 家庭地址 E-maill 电话 员工 编号 年龄 帐号

四.系统各功能模块如何现(数据流实图);1.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药品信息员工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2.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子系 统 库存查询库存信息出入库登记库存报表3.销售管理子系统 销售管理 销售登记销售退货销售查询 4.信息预警子系统 信息预警 报废预警库存预警 5.财务统计子系统 财务统计 统计销售额打印报表 6.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 权限管理修改密码系统帮助 五.数据库设计(E-R图,数据库表结构) 1.药品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药品编号 药品名称 药品类别 规格 进价 有效期 生产日期 售价 产地 备注 2.员工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员工编号 性别 身份证号 员工年龄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u有哪项提供【】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u【】 A. 配筋率大的,Mu大 B. 配筋率小的,Mu大 C. 两者Mu相等

D. 两者M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B.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结构概念设计三

结构概念设计(三) 3.抗震结构体系的优化配置 (1)多道抗震防线 一次巨大的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能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强震持续时间少则几秒,多则几十秒,有时甚至更长(汶川地震强震持续时间80秒以上),一个接一个强脉 冲对房屋往复式冲击,造成积累式的破坏。如果建筑物采用仅有一道防线的结构体 系,一旦该防线破坏后,在后续地面运动的作用下,就会倒塌;特别是当建筑物自 振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近时,建筑物会发生类共振,更加速倒塌过程。如果采 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破坏后,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抗侧力立即发挥作用, 接替挡抗住后续的冲击,避免倒塌。在遇到建筑的基本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近 时,多道防线就显出良好性能,当第一道防线因共振破坏后,第二道防线接替工作, 自振周期大幅变化错开了地震动卓越周期,避开出现持续的类共振,从而减轻地震 的破坏作用,因此设置合理的多道防线是提高抗震能力、减轻破坏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延性的抗震墙是第一道防线,令其承担全部地震力,延性框架是第二道防线,要其承担墙体开裂后转移到框架的部分地震剪力。 对于单层厂房,柱间支撑是第一道防线,承担了厂房纵向的大部分地震力,未设支撑的开间柱则承担因支撑损坏而转移的地震力。 (2)足够的侧向刚度 但“刚一些好”还是“柔一些好”应结合结构的具体高度、体系和场地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根据结构反应谱分析理论,结构越柔周期越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越小,即地震影响系数越小,结构所受到的地震作用就越小。但是,是否就可以 设计得柔一些减小结构的地震作用呢? 国内外地震表明一般性高层建筑还是刚比柔好。采用刚性结构方案的高层建筑不仅主体结构破坏轻,而且由于地震对结构变形小,隔墙、围护墙等非结构构件受 到保护,破坏也轻。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目前世界各国的抗震规范对结构的抗侧刚度提出明确要求。 我国《抗规》规定了各类结构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变形限值要求(见《抗规》 表5.5.1及表5.5.5)。 此外,结构振动和变形的大小不仅与结构刚度有关,还与场地土有关。当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建筑物地震反应会加大,变形和地震力都会 加大。因此,还应根据场地条件来设计结构,硬土地基上的结构可柔一些,软土地 基上的结构可刚一些,通过改变结构刚度调整结构自振周期,使其偏离场地的卓越 周期。较理想的结构是自振周期比场地卓越周期更长,如果不可能,则应使其比卓 越周期短得较多,因为在结 构出现少量裂缝后,周期会 加长,要考虑结构进入弹塑 性状态时结构自振周期加长 后与场地卓越周期的关系, 如果有可能发生类共振,则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在 进行较高的高层建筑设计前, 应取得场地土动力特性的勘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题 一、判断题 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N) 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Y) 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Y) 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N) 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Y) 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N) 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N) 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N) 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 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Y) 11.汽车重力标准是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车列荷 载是一集中力加一均布荷载的汽车重力形式。 (N) 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Y) 13.考虑到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时,应采用荷载组合值。(N) 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 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Y) 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 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Y) 16.波浪荷载一般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Y) 17.先张法是有粘结的预加力方法,后张法是无粘结的预加力方法。(Y) 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N)19.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 20.温度作用和变形作用在静定结构中不产生内力,而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Y) 21.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Y) 22.朗肯土压力理论中假设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无超载。(Y) 23.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既无摩擦力也无剪力存在。(Y) 24.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虽然无摩擦力,但仍有剪力存在。(N) 25.土的自重应力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Y) 26.不但风的作用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水的作用也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Y) 27.平均风速越大,脉动风的幅值越大,频率越高。(N) 28.风压是指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受到阻塞时对阻塞物产生的压力。(Y) 29.地震作用中的体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者均可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N) 30.如果波浪发生破碎的位置距离直墙在半个波 长以内,这种破碎波就称为近区破碎波。(Y)31.远区破碎波与近区破碎波的分界线为波浪破 碎时发生在一个波长的范围内。(N) 32.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可变荷载,应采用 其荷载组合值。(N) 33.对于静定结构,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大于或等 于构件的可靠度。(N) 34.对于超静定结构,当结构的失效形态不唯一 时,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小于或等于结构每一失效形态对应的可靠度。(Y) 35.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足以 抵抗内力,而变形控制在结构能正常使用的范围内。(Y) 36.对实际工程问题来说,由于抗力常用多个影响 大小相近的随机变量相乘而得,则其概率分布一般来说是正态的。(N) 37.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是结 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简称WBS)跟因数分解是一个原理,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 即:项目→任务→工作→日常活动 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 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WBS同时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重要基础。项目范围是由WBS定义的,所以WBS也是一个项目的综合工具。 工作分解结构 [编辑] WBS的主要用途 WBS具有4个主要用途: ?WBS是一个描述思路的规划和设计工具。它帮助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确定和有效地管理项目的工作。 ?WBS是一个清晰地表示各项目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结构设计工具。 ?WBS是一个展现项目全貌,详细说明为完成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的计划工具。 ?WBS定义了里程碑事件,可以向高级管理层和客户报告项目完成情况,作为项目状况的报告工具。

WBS是面向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成组的项目元素,这些元素定义和组织该项目的总的工作范围,未在WBS中包括的工作就不属于该项目的范围。WBS每下降一层就代表对项目工作更加详细的定义和描述。项目可交付成果之所以应在项目范围定义过程中进一步被分解为WBS,是因为较好的工作分解可以: ?防止遗漏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帮助项目经理关注项目目标和澄清职责。 ?建立可视化的项目可交付成果,以便估算工作量和分配工作。 ?帮助改进时间、成本和资源估计的准确度。 ?帮助项目团队的建立和获得项目人员的承诺。 ?为绩效测量和项目控制定义一个基准。 ?辅助沟通清晰的工作责任。 ?为其他项目计划的制定建立框架。 ?帮助分析项目的最初风险。 [编辑] WBS的种类 1.纲要性工作分解结构(SWBS:Summary WBS) 纲要性工作分解结构是指导性的、战略性的工作分解结构。该分解结构只有上面的三级: 第一级:整个系统即防务装备项目,如:飞机系统、电子系统、导弹系统、军械系统、空间系统和地面车辆系统。 第二级:防务装备项目的重大单元,如航空飞行器、舰船、系统实验和资料等。 第三级:从属于第二级的单元,如机体、推进装置、资料、服务和技术出版物等。 2.项目纲要性工作分解结构(PSWBS,Project SWBS) 项目纲要性工作分解结构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对纲要性工作分解结构进行裁剪得到的工作分解结构。 3.合同工作分解结构(CWBS,Contract WBS) 合同工作分解结构是适用于特定合同或采购活动的完整的工作分解结构。CWBS概括了项目的任务,确定了这些任务与项目的组织机构、技术状态的关系,为项目的性能、技术目标、进度和费用之间的联系,确定了逻辑上的约束框架。合同工作分解结构应与合同规定的层次相一致。合同应指出在合同的哪一级别上进行费用累计。承包商为控制其费用而用到的合同WBS的扩延级,应具有费用累计的追溯能力。 而在其他某些具体的应用领域,常见的其他分解结构主要包括: A、合同工作分解结构(CWBS)——它主要用于定义卖方提供给买方报告的层次,通常不如卖方管理工作使用的工作分解结构(WBS)详细。 B、组织分解结构(OBS)——它用于显示各个工作元素被分配到哪个组织单元。

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原理案例计算步骤 一、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水平力平衡 ()——所有力对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取矩() ()——所有力对受压区砼合力作用点取矩()使用条件: 注:/,&&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yy 1、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b、h,计算。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 ③根据假设计算; ④计算(力矩平衡公式:); ⑤判断适用条件:(若,则为超筋梁,应修改截面尺寸或提 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⑥计算钢筋面积(力平衡公式:); ⑦选择钢筋,并布置钢筋(若 ,则按一排布置); 侧外 ⑧根据以上计算确定(若与假定值接近,则计算,否则以的确定值作 为假定值从③开始重新计算); ⑨以的确定值计算; ⑩验证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 2、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材料规格,设计截面尺寸、和钢筋截面面积。 ①有已知条件查表得:、、、; ②假设,先确定; ③假设配筋率(矩形梁,板); ④计算(,若,则取); ⑤计算(令,代入); ⑥计算(,&&取其整、模数化); ⑦确定(依构造要求,调整); ⑧之后按“1”的计算步骤计算。 ㈡承载力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b、,钢筋截面面积,材料规格,弯矩组合设计值,

所要求的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并判断是否安全。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确定; ③计算; ④计算(应用力平衡公式:,若,则需调整。令, 计算出,再代回校核); ⑤适用条件判断(,,); ⑥计算最大弯矩(若,则按式计算最大弯矩) ⑦判断结构安全性(若,则结构安全,但若破坏则破坏受压区,所以应以受压区控制设计;若,则说明结构不安全,需进行调整——修改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二、双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 ,()+() 适用条件: (1) (2) 注:对适用条件的讨论 ①当&&时,则应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增加的用量(即 将当作未知数重新计算一个较大的);当时,算得的即为安全要 求的最小值,且可以有效地发挥砼的抗压强度,比较经济; ②当&&时,表明受压区钢筋之布置靠近中性轴,梁破坏时应变较 小,抗压钢筋达不到其设计值,处理方法: a.《公桥规》规定: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作用点与受压区钢筋合力作用 点重合,并对其取矩,即 令2,并 () 计算出; b.再按不考虑受压区钢筋的存在(即令),按单筋截面梁计算出。 将a、b中计算出的进行比较,若是截面设计计算则取其较小值,若是承载能力复核则取其较大值。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 1.已知截面尺寸b、h,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弯矩组合 设计值,计算和。 步骤: ①根据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一般按双排布置取假设值); ③计算;

建设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建设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作为计划和控制工具的建设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的分解原则,指出建立一套 标准的 WBS 分解体系对提高我们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迫切性。同时结合我国实情,提出了一套初步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标准工作分解结构(WBS ),通过它既可形成国金管理 公司在其众多工程项目中成功推行的一种简便易控的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合同网络图),也可形成对执行工程项目中各类信息的持续积累。在即将推出的具有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操作指导作用的工程项目国金管理软件中,将具体介绍该管理思想的实际操作。 关键词项目管理 WBS 分解结构信息化建设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为适应建设复杂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也为提高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加入 WTO 过渡期结束后的竞争力,我国急需快速成长出一批逐步具备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形态和功能的项目管理公司。 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项目管理工作不规范;②项目参与方 的工作范围不明确和职责不清;③业主 /项目管理方对项目进度、费用和质量控制的监控,难以满足对项目 及时调整、管理、甚至决策的需要;④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整体规划,导致已形成的信息平台之间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实施中获得的各类信息指标,如资源、费用、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的影响因素、 施工工艺、材料 /设备的市场信息等,缺乏有效的、持续的积累。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着手如下两方面的工作:①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②缺乏将项目参与各方联系起来的统一的、标准化的 WBS 分解体系。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在项目参与方之间,建立一种统一的、规范化的 "沟通语言 "或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可既规范企业项目管理行为,也保证项目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同时还可确保业主 /项目管理方获得准确、实时的项目信息,真正高效地实现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统一计划和控制。 为此,本文在研究国外各种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特点和实践经验,初步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 WBS 分解结构。 2建设工程项目的 WBS 分解结构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荷载类型 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3.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荷载不一定能产生效应,但作用一定能产生效应。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 第二章重力 1.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非连续介质。 2.雪压: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3.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第三章侧压力 1.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的受力特点: (1)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或转动而保持原有的位置,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小,当达到某一位移量值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2.水对结构物的力学作用表现在对结构物表面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静水压力可能导致结构物的滑动或倾覆;动水压力,会对结构物产生切应力和正应力,同时还可能引起结构物的振动,甚至使结构物产生自激振动或共振。 3.(1)冻胀力:在封闭体系中,由于土体初始含水量冻结,体积膨胀产生向四面扩张的内应力,这个力称为冻胀力。(2)冻土:具有负温度或零温度,其中含有冰,且胶结着松散固体颗粒的土,称为冻土。 (3)冻胀原理: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底层隆起。(4)影响冻土的因素:含水量、地下水位、比表面积和温差。 第四章风荷载 1.基本风压: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标准高度的规定(10m)、地貌的规定(空旷平坦)、公称风速的时距(10分钟)、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1年)和基本风速重现期(30-50年)。 2.风效应可以分为顺风向结构风效应和横风向结构风效应两种。 3.速度为的风流经任意截面物体,都将产生三个力:物体单位长度上的顺风向力p D、横风向力P L以及扭力矩P M。 第五章地震作用 1.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2.(1)震源:即发震点,是指岩层断裂处。 (2)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地点。 (3)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4)震中距: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5)震级: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6)地震能: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7)烈度: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8)地震波:传播地震能量的波 3.地震波分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第七章荷载的统计分析 1.平稳二项随机过程荷载模型的假定为:

工作分解结构图

采用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讲述聚众网商业策划WBS图可分为四层。聚众网业务分为三块,第一面向企业客户,主要是承接企业业务,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前期处理,并形成完整的执行方案。第二面向威客,主要是通过聚众网按照执行方案发布相关任务,威客承接任务,并按期完成任务。第三是聚众网的运营,主要是确保聚众网的正常运行,以及完成无法外包的企业需求,负责后期审核、整合威客提交的任务。。具体的WBS 树状图如下图 各模块的主要任务如下: (1)项目管理(1200)。主要任务是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在项目的其他阶段进行必要的文档管理。此部分项目计划1000,文档管理200。 (2)需求确定(1800)。按照调研计划,开展需求调研,然后就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将需求分析说明书交由负责人签字,确定客户最终需求并建立相应的变更管理机制,同样交由负责人签字生效。此部分需求分析600,需求调研1000,需求确认200。 (3)网站分析设计(1900)。系统分析,划分网站功能模块,进行后台数据库设计,同时进行页面美工设计,并建立设计文档。此部分系统分析400,模块设计500,数据库设计600,美工设计400。 (4)营销活动(1800)。主要是网站宣传(500),然后是活动方案的制定(500),与企业接触(500),以及管理任务(800)。管理任务又分为三项,分别是发布任务(300),审核任务(300),提交任务(300)。(5)验收总结(1600)。网站商业策划试运行;同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交付最终将产品和用户手册;项目组成员还要提交网站移交报告和开发总结报告。此部分用户培训1300,经验总结600。

7.3 概念结构设计(S)

7.3 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概念结构是对用户需求的客观反映,不涉及到软硬件环境,也不能直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上实现,是现实世界与机器世界的中介。这一阶段所产生的工作结果一般表现为E-R图的形式,它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易于非计算机人员理解,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7.3.1 概念结构 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应用需求应该首先抽象为信息世界的结构,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用某一DBMS实现这些需求。 概念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 能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 (2) 易于理解,从而可以用它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用户的积极参与是数据库的设计成功的关键。 (3) 易于更改,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改变时,容易对概念模型修改和扩充。 (4) 易于向关系、网状、层次等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它比数据模型更独立于机器、更抽象,从而更加稳定。 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有关E-R模型的基本概念已在第一章介绍。下面将用E-R模型来描述概念结构。 7.3.2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 ·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如图7.7(a)所示。 ·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如图7.7(b)所示。 ·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充,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如图7.7(c)所示。 ·混合策略。即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用自顶向下策略设计一个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以它为骨架集成由自底向上策略中设计的各局部概念结构。 其中最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自底向上方法。即自顶向下地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再自底向上地设计概念结构。如图7.8所示。这里只介绍自底向上设计概念结构的方法。它通常分为两步:第1步是抽象数据并设计局部视图,第2步是集成局部视图,得到全局的概念结构,如图7.9所示。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参考试卷及答案

重点看作业的18套试卷(重点)!18套试卷中有不明 白的可以询问去听课的同学! 第18套习题的最后一题计算题可能会考类似的题目! 书P190例题6-4、6-5,会有类似计算题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参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结构的功能包括 安全性 、 适用性 和 耐久性 。 2.某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抽样试验统计结果:强度平均值为2fcu N/mm 35=μ,均方差为2fcu N/mm 6.3=σ,试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95%保证率)为 29.08 2N/mm 。 3.8.8级高强度螺栓的屈服强度为 640 2N/mm 。 4.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将实际的混凝土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 状况简化为等效矩形分布,简化中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合力大小不变 和 合力点作用位置不变 。 5.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进行截面限制条件的验算,是为了防止 斜压 破坏。 6.轴心压杆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包括强度和稳定两个方面,可分别由式 n N f A σ=≤ 及 N f A σ?=≤ 表达。 7.钢梁丧失整体稳定性属于 弯扭 屈曲。 8.在复核钢筋混凝土T 形截面构件时,若''1f f y c s h b f f A α≤ ,则说明中和轴在 翼缘 (翼缘、腹板)内。 9.在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设计计算中,箍筋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无 (有、无)贡献,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有 (有、无)贡献,对受扭承载

力有(有、无)贡献。 10.轴心受压钢柱的合理的截面形式应根据等稳定性条件来确定。 二、选择题(单选题) 1.一般来说,砼的棱柱体强度比立方体强度低,这是因为(C )。(A)立方体振捣更为密实(B)工程实际与试验室条件的差异(C)压力机垫板对立方体的摩擦作用影响大 (D)棱柱体不容易做到轴心受压 2.砼在双向应力下(C )。 (A)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压 (B)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高(C)双向受压下,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高(D)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降3.当砼应力(σc/fc)不超过多少时,徐变为线性徐变(C )(A)0.6 (B)0.75 (C)0.5 (D)0.9 4.我国砼规范以(B )概率法为基础。 (A)半概率(B)近似概率 (C)全概率(D)伪概率 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比(A )。 (A)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B)出现概率相同 (C)失效概率小些(D)视具体情况而定 6.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 属脆性破坏的构件, 其β值为(A )。(A)3.7 (B)3.2 (C)4.2 (D)2.7 7.结构的功能包括(C )。 (A)强度, 变形, 稳定(B)实用, 经济, 美观 (C)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D)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8.活载的基本代表值是(B )。 (A)设计值(B)标准值 (C)组合值(D)准永久值 9.下面哪些因素对提高砌体强度不利(C )。 (A)砌体和砂浆强度越高(B)砂浆的流动性越大

WBS工作分解结构

W B S工作分解结构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WBS工作分解结构 前言 本文目的是为了满足对WBS概念及应用的全面、系统和实用性阐述的长期需 要。旨在帮助项目经理和项目规划者改善项目结构,有效的启动项目,并在项目的全过程中都把WBS作为规划、控制和沟通的关键工具使用。 本书体现了多年来WBS、新项目的范围界定和计划的发展经历,介绍了已经被大家普遍认可的WBS及其在应用中的一些概念,其中许多更详尽的概念是我提出的。此外还提供了许多例子。 在项目管理中,WBS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它经常被误解,没有得到正确使用,达不到其最大的有效性。像做任何计划一样,WBS的使用也需要训练与思考。开始做一项工作,看上去通常比做一个工作计划要简单些。 本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WBS的概念,定义了主题,简单介绍了WBS概念的历史,定义了一些术语,并明确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WBS概念的作用。 第二章,WBS逻辑基础,讨论了在有效的WBS开发中应考虑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生命期计划:项目群和阶段,提出每一个生命期阶段都是一个单独的、有自己的WBS的项目。 第四章,项目运营中的WBS,阐述了PMBOK?①九大领域中的每一部分与WBS 的关系及其应用。 第五章,WBS的例子与描述。包括对几个不同类型项目的WBS例子的描述,以及第二章中的WBS基本原理的普遍应用的方法。 第六章,WBS原理、步骤和审查表。包括对WBS原理以及推荐给项目经理 用来开发项目的WBS的一系列特定的、注重实效的步骤的总结。 PMBOK?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商标,该商标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注册。

建筑概念设计和结构概念设计

建筑概念设计和结构概念设计 摘要: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看,建筑物向高空延伸,可以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活工作空间,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公共管线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投资,高层建筑设计成为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给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浅析在高层设计中,建筑和结构是关系最密切的专业。建筑师往往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学要求处理建筑体型,包括平面和立面;而结构师则根据受力的合理性进行结构设计,其中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总体布置等对结构的受力性能优劣性起决定性作用。结构的总体布置与结构体型密切相关,简单的体型易于得到规则和受力合理的结构总体布置,可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反之,过于复杂的建筑平面和立面体型,将增加结构设计的困难,造成结构布置的不规则性。因此优秀的设计是建筑和结构的完美结合,需建筑师和结构师密切合作。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具体条件合理选用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 1 结构设计的任务 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建筑使用功能或

生产需要所确定的荷载、抗震要求、设防标准等,对结构基本构件和整体进行设计,以保证基本构件的强度、变形、裂缝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保证结构体系的整体安全性、稳定性、变形性能,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结构保持一定的整体性,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以保证;保证合理用材,方便施工,同时尽可能降低建筑造价。总之,结构设计的核心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满足建筑结构功能要求;二是经济问题。 2 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根据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及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正确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需要遵循相应规范条文进行合理的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基础设计等。 概念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建筑概念设计是对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造型优美、技术先进的总建筑方案的确定;结构概念设计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结构概念设计旨在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满足结构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功能的需要,以及技术经济可能的设计原则,确定最优的结构体系,选择适用的建筑材料和合理的关键部位构造、结合适宜的施工及合理的效益达到房屋设计的统一。 3 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若干原则 建筑抗震性能是概念设计的决定因素,概念设计应遵循

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一

1.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一般认为,概念设计做得好的结构工程师,随着他的不懈追求,其结构概念将随他的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丰富,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创新、完善。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部分结构工程师只会依赖规范、设计手册、计算机程序做习惯性传统设计,缺乏创新,更不愿(不敢)创新,有的甚至拒绝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纳(害怕承担创新的责任)。大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计算机结果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而不能及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他们在大学学的那些孤立的概念都被逐渐忘却,更谈不上设计成果的不断创新。 强调概念设计的重要,主要还因为现行的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理论存在许多缺陷或不可计算性,比如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内力计算是基于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截面设计却是基于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一矛盾使计算结果与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差之甚远,为了弥补这类计算理论的缺陷,或者实现对实际存在的大量无法计算的结构构件的设计,都需要优秀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来满足结构设计的目的。同时计算机结果的高精度特点,往往给结构设计人员带来对结构工作性能的误解,结构工程师只有加强结构概念的培养,才能比较客观、真实地理解结构的工作性能。 概念设计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过程是不能借助于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结构概念,选择效果最好、造价最低的结构方案,为此,需要工程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结构概念,深入、深刻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 2.协同工作与结构体系 协同工作的概念广泛存在于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对于任一个工业产品,我们均不希望其在远未达到其设计寿命(负荷、功能)时,它的某些部件(或零件)即出现破坏。对于建筑结构,协同工作的概念即是要求结构内部的各个构件相互配合,共同工作。这不仅要求结构构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能共同受力,协同工作,同时达到极限状态,还要求他们能有共同的耐久寿命。结构的协同工作表现在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关系上,必须视基础与上部结构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处理。举例而言,对砖混结构,必须依靠圈梁和构造柱将上部结构与基础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不能单纯依靠基础自身的刚度来抵御不均匀沉降,所有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 对协同工作的理解,还在于当结构受力时,结构中的各个构件能同时达到较高的应力水平。在多高层结构设计时,应尽可能避免短柱,其主要的目的是使同层各柱在相同的水平位移时,能同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但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与层数的加大,巨大的竖向和水平荷载使底层柱截面越来越大,从而造成高层建筑的底部数层出现大量短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大截面柱,可以通过对柱截面开竖槽,使矩形柱成为田形柱,从而增大长细比,避免短柱的出现,这样就能使同层的抗侧力结构在相近的水平位移下,达到最大的水平承载力;而对于梁的跨高比的限制,一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际上与长短柱混杂的效果一样,长、短梁在同一榀框架中并存,也是极为不利的,短跨梁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剪力很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习题题库

第一套习题 一、选择题 1. 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A)取极限强度的20% (B)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C)取应变为0.2时得应力 (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2. 砼在双向应力下 (A)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压 (B)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高 (C)双向受压下,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高 (D)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3. 用螺旋筋约束砼,使 (A)砼的强度和延性均提高 (B)强度能提高,延性并不能提高 (C)延性可以提高,强度不能提高 (D)强度和延性均不能提高,计算中也不考虑 4. 我国砼规范以何种概率法为基础? (A)半概率 (B)近似概率 (C)全概率 (D)伪概率 5. 结构的功能包括 (A)强度, 变形, 稳定 (B)实用, 经济, 美观 (C)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 (D)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6.金属锰可提高钢材的强度,对钢材的塑性 (A)提高成分 (B)提高较多 (C)降低不多 (D)降低很多 7.建筑钢材单向受拉时屈服点f y与单向受压的屈服点f yˊ之间满足 (A)f y> f yˊ (B) f y< f yˊ (C) f y= f yˊ (D) f y= 0.58f yˊ 8. 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的失稳是 (A)弯扭屈曲 (B)弯曲屈曲 (C)扭转屈曲 (D)局部屈曲 9. 钢结构有哪三种常用的连接方法 (A)搭接、对接和T型 (B)焊接、铆接及螺栓 (C)焊接、对接及螺栓 10. 梁刚度不足的后果为 (A)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B)不满足使用要求 (C)耐久性较差 (D)易脆性破坏 11、轴心受压RC柱在长期荷载下发生徐变, 使: (A)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钢筋压应力增大 (B)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钢筋压应力增大 (C)混凝土压应力减小, 钢筋压应力减小 (D)混凝土压应力增大, 钢筋压应力减小 12、适量间接配筋柱进入极限状态的标志是 (A)混凝土压碎, (B)外层混凝土剥落 (C)间接钢筋屈服 (D)纵筋屈服 13.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宽计算是以哪个阶段作为计算依据的 (A)Ⅰa (B)Ⅱ (C)Ⅱa (D)Ⅲa 14、超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变εs和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ε c (A)εs>εy, εc=εcu (B)εs<εy, εc=εcu (C)εs<εy, εc>εcu (D)εs>εy, εc<εcu 15、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 由于剪跨不同发生剪压、斜压和斜拉破坏, 其承载力 (A)剪压>斜压>斜拉 (B)斜压>剪压>斜拉

浅谈对结构概念设计的认识

浅谈对结构概念设计优化的认识 产品中心 设计一部杨英瑜 0 前言 建业网校登载的“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方法”,仔细阅读,觉得对成本控制,确实很有帮助,但文章只给出思路及若干值得关注的工程结构问题,然而没有答案;对这些问题,如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是可以较为完满解决的,但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情况,往往是立项后,建筑方案一确定,希望施工图立等可取,这样,要想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周期及工期,都有困难,因为商机不等人,故想从结构概念设计优化的角度,先从一些影响较大的局部问题,进行概念设计优化分析,对控制结构成本,比孤立地对单个问题的分析[1],也许会更有好处;本文将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对某些项目的基础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以求对开发新项目时,能起点借鉴作用。 一、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景 2006年6月份,我国召开“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工程院江 欢成院士在他的报告中指出[2] : “我国优化设计工作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它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行业中的落实”。然而在比较讲究经济效益的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可能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文献[3]指出:建筑结构构件的断面尺寸是离散量,规范中的一些要求、实际设计时的约束和约定,很难用显式表达,一个稍大的工程结构,设计变量及约束条件都很多,……凡此种种,都要求要有很实用和方便的软件工具,这可能是妨碍结构设计优化普遍推广的原因;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单位也不少,文献[2][3]的单位就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文献[2]介绍,经他们优化过的工程,在实物工程量上,可节约5%~10%,甚至更大,而在建筑空间和平面使用方面,带来的效益更大;作为有十五年开发经历的建业集团,年开发量200万㎡(见建业网集团简介),要想结构成本,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开展结构设计优化,应该是提到日程上来的时侯了。 二、目前结构设计优化的一些具体做法 1)、复核性的优化 文献[2]介绍的案例中,很多是在既有施工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笔者把这种做法称为复核性的优化,因为甲方认为建筑、结构不尽合理或配筋过多不经济,委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以求克服某些缺陷或降低成本,这种做法,不是全面、全过程的优化,往往带有原设计的弱点,但经过优化后,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优化设计的周期较短,直接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故甲方很容易接受这种做法。 这种做法也有实际问题,如修改设计的费用、责任问题,文献[2]的作者江院士还坦言:“好朋友劝我不要搞,因为得罪人,特别是得罪同行,得罪老朋友”。虽如此,江院士还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毕竟是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2)、全面优化 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说从立项、建筑结构方案、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交付使用,每一个环节都有定位及需要优化的问题,目前房地产行业,全过程、全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概念总结

荷载与作用 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 如重力、土压力、水压力、风压力。 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效应—结构的内力、变形, 应力、应变, 速度、加速度等。 作用:直接作用—(狭义)荷载:广义荷载 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荷载 间接作用——能引起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非直接作用因素 如地震、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作用的分类: 1.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永久作用: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可变作用: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 (3)偶然作用: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如地震、爆破。 2.按随空间位置的变异性分类 (1)固定作用:在结构空间位置上具有固定的分布。如结构自重、固定设备的荷载等。(2)可动作用:在结构空间位置上的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分布。如房屋中的人员、家具荷载,桥梁上的车辆荷载等。 3.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1)静态作用:对结构或构件不产生加速度或其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 如结构自重、土压力、温度变化等。 (2)动态作用:对结构或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 如地震、风、冲击和爆炸等。 重力 1结构自重 自重——由地球引力产生的组成结构的材料的重力。 2土的自重应力 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组成的三相非连续介质。 土的自重应力为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 雪荷载 1雪压:单位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2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2.影响屋面雪压的因素。 (1)风对屋面的影响—漂积作用。 (2)屋面坡度对积雪的影响。 (3)屋面温度对积雪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