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晶硅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单晶硅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单晶硅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单晶硅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单晶硅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单晶硅片检验项目和判定准则,指导单晶硅片进料检验作业流程,控制产品

的品质,提供符合生产需求的原材料。

2.范围适用于各规格的单晶硅片的检验判定

3.定义详见品质检验标准

4.职责

生产部下发产品技术要求文件至相关部门

针对客户要求编制产品检验标准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的要求执行

5.内容

产品的基本检验要求

检验环境室温,有良好的光照

运输储存要求

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避免酸碱腐蚀性气氛,避免油污,灰尘颗粒气氛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严禁抛掷,大力放置,且须采取防震,防潮措施。

核对相关信息

收料凭证与供应商来料规格信息核对,外包装无破损。

报料信息需于实物料号一致,数量,规格准确无误。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讲解学习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或过程(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混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编号:AQ-JS-0493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混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Safety operation instruction for mixer

混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中山市小榄镇泰阳模具塑胶制品厂 支持性文件 文件编号:WI-SC-01 版本:A/0 生效日期:2012.09.15 文件名称 混料机安全操作作业指导书 页码:1/3 1.0.目的: 1.1.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设备使用的安全可靠性,特对混料机设备以及混料作业进行规范。 2.0.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注塑部混料人员的作业以及新员工培训之用。

3.0.设备操作流程: 3.1.作业前准备: 3.1.1.首先打开混料机总电源开关,检查混料机电源系统的电压.电流及气压是否达到正常开机要求.在正常的情况下待开机。 3.1.2.检查混料机台转设“手动”操作按扭,在按低速按扭运转按扭启动,启动后(约一段时间)转按高速运转按扭,留意检查运转是否正常。 3.1.3.检查混料机转设全自动,先设定低速调时间约30秒.直接扭动自动按扭,留意检查低速设定时间起动运转后,是否自动转入高速运转运作。 3.1. 4.经检查混料机启动系统正常后,在检查混料机操作余下按扭,如热混(排料.停止)按扭,冷混机(启动,停止,排料)等等,一切正常后,才开始投料。 3.1.5.检查计划混料的各种原材料是否齐备,原料内容与工艺是否一致,现场分类及标识是否放错。 3.2.作业流程:

渗透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

渗透检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 分类统计需进行渗透检验的工件及焊接接头的名称、规格、数量。 2.编制依据: 列出与渗透探伤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 范。 3.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 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 明确检验委托、检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 列出参加渗透检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检验作业人员。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接受委托并察看现场(审核委托项目是否齐全、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4.1.2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采用的渗透液的类型及型号

采用的灵敏度试片 采用的渗透方法 采用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环境温度及检验参数 执行的标准 安全注意事项 4.1.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1.4选择好渗透探伤剂类型及进行灵敏度校验合格 4.1.5辅助工器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完毕 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4.2.1 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探伤报告必需由Ⅱ级或Ⅱ级以上的渗透探伤人员签发。 4.2.2探伤人员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且没有色盲、色弱。 4.2.3 检验辅助工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4. 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进行检验。 4.2. 5. 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 4.2.6. 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探伤人员有权停止工作。 4.2.7. 人员最低配备:持证人员1-2名(Ⅱ级);检验辅助工1-2名 4.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 4.3.1所配备的工器具(包括渗透探伤试块、操作工具、通讯工具等)。 4.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渗透剂、显像剂、温度计等)

检验科仪器操作流程

XK96型快速混匀器(漩涡混匀器)标准操作规程插上电源,拨动钮子开关,使电源接通,指示灯亮即可工作。 ↓ 将需要混匀试管用手直立轻压在海绵体旋转头上,进行混匀。 ↓ 混匀结束后,切断电源,将混匀机清理干净。 注意事项:经常使用后,海绵体如损坏,可打开底板按原样剪两块海绵,用502胶水粘原样上即可使用。 检验科 2011.07.01

DH5000Ⅱ型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按“设定键”→按减值键“▼”或增值键“▲” 设定需要的温度→按“设定键” ↓ 工作中应适当打开气阀,使机内气体流通及潮气外溢。 ↓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洗设备。 注意事项:①第一次使用时,应加高温度将烟气气放掉再进行使用。 ②使用过程中随时注意温度变化,如达到恒温不恒温还 在继续时,应关掉电源,进行检查。 检验科 2011-07-01

XS-208B胜光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开启开关到“Ⅰ”升调光亮度,转动反光镜升调节角度。 ↓ 观察镜筒(选择光路),样品标本放到载物台 ↓ 将10X物镜转入光路,对样品标本调焦 ↓ 调节孔径光栏和视物光栏 ↓ 将所需的物镜转入光路对样本、标本调光,在浅色空架放入滤色片, 调节光亮度。 ↓ 观察检验或显示和记录 ↓ 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清洗设备。

检验科 2011.07.01 TDZ5-WS低速离心机操作规程 把需要分离的物质定量(以5ml为宜)放入离心管,每只离心管所加 物质重量基本相等 ↓ 把离心光均匀分布插入离心头孔中,合上盖板。 ↓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离心速度。 ↓ 根据需要选择定时时间,把定时旋钮刻度拨到所需的时间位置。 ↓ 接通电源,电源开关拨到“开”一边,电源指示灯亮,电机开始旋转,样品开始离心,直到定时时间到,离心结束。 ↓ 关闭电源,拔下插头,打开离心机上盖,取出离心管,本次离心操作 结束。 ↓ 仔细清洗设备。 注意事项:①工作中离心头在高速旋转,此时决不允许打开上盖,更不允许在离心头未停时,企图用手掀卡转盘,以防意外。 ②本离心机不适用于密度过大的物质,如金属物质。

某塑料公司作业指导书doc资料

一.目的: 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佳成型周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调机人员的调机和生产工艺调节作业。 三.作业流程: 四.作业控制: 1.作业准备: a.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已生产过的产品,都须具备必要的生产工艺资料、产品样板、材料性能资料及其产品重量、模具的结构资料。已生产过的产品,找出生产工艺资料,输入电脑以及将模具、设备调节到规定状态。 b.检查设备、模具、材料是否可以进入调机状态,材料是否烘干,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并能正常工作,料筒是否清洗干净;料筒温度是否到达成型温度,冷却水水是否打开等。 2.调机: 如为已生产的产品,工艺参数输入后操作正常,产品经检查员检验合格后即可批量生产。如为新产品:a.设定料筒温度为正常成型温度。根据产品重量,设定熔胶和射胶行程; b.根据模具射胶流程确定射胶的压力速度,一般取中压(50-80),速度(30-60); c.根据浇口类型、大小设定射胶的保压时间,(点浇口2-8S,侧浇口和直浇口5-10S); d.根据模具冷却水道分布和产品壁厚确定冷却时间,初设定为15-20秒; e.然后进行手动生产件,根据件缺陷具体增加或减少有关数据,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才能连续正常生产; f. 由手动变为半自动,边生产边调校数据,寻找最佳注塑周期。成型周期=开锁模时间+注射时间+熔胶时间+冷却时间,对以上4个时间尽量缩短。一般一台58吨注塑机,如为二板式模具,开模或锁模时间分别控制在2秒左右,有滑块可适当调慢。注射时间的调节按0.5秒递减试生产,直至出现缺陷,停止调校再回复到上个数据。熔胶时间的确定尽量减少背压和加快熔胶速度,以不出现混色、汽花为宜。冷却时间的调节同射胶时间的调节,以1秒为递减时间试生产,将调校的成品与标准样板比较,若两者质量相同,则为最佳调校时间。

作业指导书与检验规范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经水处理后的纯水,经脱氧后,注入经汽化的二氧化碳进化碳化制冷,制冷温度保持10℃以下。制冷后与调配后的溶液进行混合,完成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详见操作见文件《汽水的混合碳酸化作业指导书》 4.2.5灌装工序 4.2. 5.1上罐、罐清洗消毒 1)上罐人员上罐前先检查叉车叉来的空罐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相符,确认后,割掉包装带,撕去缠绕薄膜,将空罐版小心地推入上罐升降斗,然后开启升降机,将空罐版最上层空罐升至与上罐台处同一平面即停止。 2)上罐人员在接到生产指令时,开启上罐台输送链板和输罐链条,将最上层空罐用干净之木棍慢慢推进入上罐台输送链板上,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输罐链条上,最后输送至自动洗罐处,罐身经清洗、消毒后进入灌装间。 3)当输送链板上有倒罐时,应及时扶正;当输罐链条上有倒罐或卡罐时,应及时停机清出。 4)需换产品品种时,在接到机房信号时,停止上罐,将剩余空罐通过上罐升降机放下并

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44 版本:00 页码 1 / 3 生效日期:2018.10.15

文件名称: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44 版本:00 页码 2 / 3 1.目的: 对IQC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2.范围: 本检验标准只适用于公司散热风扇。 3.抽样标准: 若无不良来料检验记录,按正常检验标准平均取料抽检。 若上批来料有不良记录,此批按加严检验标准检验,如接着连续3批来料检验为合格,将自动转为正常检验标准。 4.检验内容: 外观、尺寸检验、性能检验及试装。 5.检验方法: 5.1 IQC收到采购单后,依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 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主管,如符合,则按下面步骤检验(环保材料必须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 5.2 外观、尺寸检验: a.塑料件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裂纹、气泡、缺料、变形,无明显毛刺、 划伤等缺陷。 b.露色均匀,无明显斑痕、划伤。 c.外形尺寸、安装孔、风扇线长度及插头型号符合承认书要求或与样 品一致。 5.3性能检验: a.风扇在额定电压下,其电流应为额定电流的±20%内。 b.在额定电压下用转速表测量风扇转速,其值应为额定转速的±10%。 c.将风扇扇叶固定,将电压调制额定电压,测量其堵转电流。堵转电流 应不大于工作电流的1.8倍,且不能有上升趋势。 d.风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其噪音应无明显增大,且无明显振动。运 行5分钟后,工作电流应无明显变化。

文件名称:风扇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A-44 版本:00 页码 3 / 3 5.4试装: a.抽取5PCS来料用对应的插座做连续插拔10次,插座与插头配合无过 松、过紧现象,且导通性能良好。 6.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6.1.每个抽样统计出检验不合格数量:主要或次要; 6.2.没有任何缺陷的样品为OK; 6.3.根据抽样检验结果,对照抽样方案判定合格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数量, 合格物料在外包装上贴上“PASS”纸,并在送货单上盖合格章;不达 要求则及时反馈SQE工程师,并对该批物料盖不合格章、写不良标签。

德鲁克压力校验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德鲁克压力校验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一、压力变送器(P-1)的校验操作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1、连接变送器和仪器之间气源管路 2、连接电气线路 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1、仪器安装电池 注:安装可充电鎳銘电池组后, LOAD 可能会由于充电不足,而显示电 池电量低。应接上适配器/充电 器对电池完全充电。 2、打开仪器(按下前面板上的I/O开关键) 在第一次打开仪器的电源时,它会进入BASIC模式,主屏幕会在输入显示区显示电压,在输出显示区显示压力。如果要切换到采用电流作为输入,则按下F1键。同样,再按F1键,将返回到电压。 3、选择校验模式 按下TASK键,在任务栏中有PT, P-P, P-V, P-SWITCH等选项,选择P-1,按回车键确认。 4、设置24V电源

按下OUTPUT键,选择24 VOLT OFF项,使用左右键改变开、 关(ON、OFF)状态,按回车键确认并退出。 5、更改压力单位 (1)按下OUTPUT键,选择UNITS项,可以看到四组单位,用上下键可以选择,并用回车键确认。 (2)如果你所需要的单位不在上一步内,可以使用一下方法进行查找。 8、按下SET UP键,选择SETTINGS项,按回车键确认进入菜单。 b、选择UNITS项,按回车键确认进入菜单。即可选择你所需 要的单位。 6、变送器加压校验 (1)压力调节 (2)待测压力变送器 8、显示屏会显示电流大小和压力大小,达到你需要压力 时,停止升压。(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缓慢进行) b、进行压力变送器校验时,需先关闭排气阀。 c、操作手泵,使施加的压力增加到略低于所需压力值。调节 容积调节器,直到所需压力。 d、降低压力值,直至开关断开(由开关符号表示)。随后,

注塑配料作业指导书

光华电子工贸有限公司 一、使用目的:规范配料员的拌料操作,预防拌料作业中带来的质量及安全事故。 二、适用范围:用于配料员在配料作业中的操作指导。 三、拌料程序及注意事项: 1、配料员上岗前必须先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熟悉各原材料特性,能灵活运用比例,熟练搅 拌机操作及明了各安全事项。 2、配料员接到主管签发的《生产通知单》后,根据“注塑产品单重表”之单重,按比例计算出 每批订单所需各种料米、染料数量。 3、核查料米、染料、扩散粉等相关原材料储存量,如存量不够,应马上填写“请购单”限期采 购。 4、打开搅拌机加料门,用气枪对搅拌箱进行清尘后,用干净碎布再给予拭擦,如遇顽固色渍, 沾少许白矿油先涂抹一遍(清理搅拌箱切记拉下电源总闸,以防发生意外)。 5、校正托盘天平,根据比例用量,称好染料待用(称不同颜色染料时,每次应彻底清擦托盘)。 6、将料米倒入搅拌箱,加入备用染料及浇上白矿油,合上箱盖,拉下扣环手柄,根据各材料特 点,结合实际经验,合理调节时间继电器,设定搅拌周期。按下启动开关进行搅拌。(注:加色粉时尽量撒开以便均匀扩散,浇白矿油时尽量避开色粉,以防色粉结块,添加油量不宜过多,以达到染料均匀附粘料米即可,否则将导致干燥周期延长)。 7、机器在搅拌作中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启动作业。 8、当机器搅拌至设定时间则自动停止动作,表明料米色已搅拌均匀。此时可摇动转向轮,将搅 拌箱闸门口向下方倾斜,用干净口袋套住放料闸门,扣上弹簧袋夹,打开闸门放料,放下的料米应及时封口,明确标识,运送到指定点整齐排放。 9、定期检查、清理搅拌机各活动部件,添加润滑油,延长其使用寿命。 编制: 审核: 批准: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介绍

XXXXX公司作业文件 检验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服装生产用面料、里料和辅料的进货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检验、产品完工质量检验和成衣出厂质量检验、外协产品的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外检的项目。本规定适用于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质量检验工作。 2 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已得到满足。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1 GB / T2660—1999 衬衫 3. 2 GB / T2666—2001 男、女西裤 3. 3 GB / T13661—1992 一般防护服 3. 4 GB/12014---2009 防静电工作服 3. 5 GB/8965---2009 阻燃工作服 3. 6 FZ / T80004—1998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3. 7 FZ / T81008—2004 茄克衫 4 职责 4. 1 技术质量部负责本检验规程的制定。 4. 2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负责本检验规程的贯彻实施。 4. 3 质量检验员负责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实施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5 检验的方法和内容 5.1 进货质量检验 5.1.1 采购物资按对服装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分类 A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主要部分和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有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的采购产品。如面料、特殊服装的里料、有纺粘合衬、缝纫线、拉链、绣花、印花等。 B类:指构成服装产品的其它部分,一般不会影响服装的使用效果,即使略有影响,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的采购产品。如一般里料、钮扣、四合扣、无纺粘合衬、口袋布、垫肩、松紧、商标等。 C类:指不直接用于服装产品本身,但又起到服装保护作用的采购产品。如包装纸箱、塑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检测作业指导书医学检验

《文件已阅声明表》 《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 文件名称: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检测作业指导书表号: KM-MP03?02?02 《文件修改记录页》

《Procedure amendment form》 表号:KM-MP03.02.03 《文件信息表》 《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表号:KM-MP03?02?04

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检测作业指导书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for analysis of NSE)1.原理(Test principle): 反应原理“三明治”法,总检测时间:18 分钟。 第一次孵育:20μl 标本和一份生物素抗NSE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一份钌复合体标记的NSE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后,反应形成一“三明治”样抗原-抗体复合

体。 第二次孵育:加入链酶亲和素包被的微粒,复合体在链酶亲和素和生物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固相。将反应液吸入检测池中,检测池中的微粒通过电磁作用吸附在电极表面。未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 除去。在电极上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用光电倍增器检测发光的强度。 通过检测仪的定标曲线得到最后的检测结果,定标曲线是通过2 定标点和试剂条形码上获得的主曲线生成的。 2.样本收集和储存(Specime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2.1样本收集(specimen collection):类型(type):血清(serum);用量(volume)50μL,仪器加样量(sample volume )20μL。 2.2拒收标本(specimen rejection):EDTA抗凝血、严重脂血标本、接受过鼠单克隆抗体者、严重溶血(hemolysis)标本拒收 2.3标本储存条件(sample storage conditions):室温(room temperature)保存6小时; 2-8℃24小时; -20℃3个月;十五天后处理标本。 2.4其他(others):为避免纤维蛋白对结果的影响,必须确定离心处理前样本已经完全充分凝集。对于正在接受抗凝剂治疗的病人样本,需要延长凝集时间。 3.试剂(Reagent): 3.1Elecsys NSE 试剂盒, 产品目录号12133113 3.1.1试剂内组份: 试剂包装,100个检测 M 链酶亲和素包被的微粒(透明瓶盖)每瓶6.5ml 链酶亲和素包被的微粒:0.72mg/ml,结合力:470ng 生物素/mg 微粒,微粒经防腐处理。 R1 生物素化NSE 特异性抗体(灰色瓶盖)每瓶10ml。生物素化单克隆抗NSE 抗体18E5 (小鼠):2mg/L;磷酸盐缓冲液:100mmol/L,PH值7.4;经防腐处理。 R2 钌复合物标记的NSE 特异性抗体(黑色瓶盖)每瓶10ml。钌复合物标记抗NSE 单克隆抗体(小鼠):84B10 1.0mg/L; 磷酸盐缓冲液:100mmol/L,PH 值7.2;经过防腐处理。 3.1.2未随试剂盒提供的组分 Modular Analytics COBAS601 免疫分析仪所需材料:

作业指导书及制度

铜川市王益区全新食品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及管理制度 版本号/修改号:2008/01 受控状态: 2008年5月31日发布 2008年6月1日实施铜川市王益区全新食品有限公 烤鸡蛋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采购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生产卫生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检验管理制度 检验规范管理制度 化验室管理制度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成品库管理制度 原材料库房管理制度

文件管理制度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规章制度 员工奖罚制度 配料过程生产记录 烘烤过程生产记录 包装车间原始记录 产品检验报告 供应商资格认可表 人员名单 采购进货单 不合格原材料采购处理单 不合格品处理单 企业主要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厂区环境检查记录 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食品添加剂入库记录 食品添加剂出库记录 领料单 半成品检验记录

消毒记录 烤鸡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烤鸡蛋。 2 使用设备 蒸笼、烤箱 3 工艺流程 3.1选蛋:应选择表面光亮无裂痕的鲜鸡蛋。 3.2清洗:应将鸡蛋表面的粪便、血丝等洗干净。 3.3剥壳:将鸡蛋的外壳全部去掉,要求表面光滑无杂物。 3.4腌制:将剥好的鸡蛋放在腌制槽里腌制1个半小时。 3.5烘烤:前半小时150℃后一个半小时300℃,要求烤出的鸡蛋色泽金黄、蛋清劲道,蛋 黄沙暄, 3.6装袋、根据产品不同使用不同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要求袋外干净无杂质,袋口和 袋外无油污。 3.7灭菌:将包装好的鸡蛋放入灭菌箱内温度126℃时间8小时。 3.8成品:将灭菌好的鸡蛋放入成品库里待售。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使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对生产过程工艺和各项指标进行控制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职责 生产部负责抽查生产工艺条件,并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检验。 3、工艺流程 3.1抽样与抽样频率 3.2检验步骤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对烤鸡蛋成品各项指标进行控制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确保产品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 (1)来料暂收 (2)来料检查 (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 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2)贵重物品及特殊要求物料要逐一检查。 (3)新的物料需给技术开发部确认。 5、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即时向采购及品管主管反映,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6、不合格品的处理: (1)IQC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 (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IQC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7、材料环保要求管理: (1)原材料必须符合无毒或低毒环保要求,且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法规要求,每批来料必须符合联昌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之规定,第一批来料必须附有第三方的检测报告(如SGS)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并贴有环保标签,按批随货物送达; (2)原材料为环保产品,必须要求仓库单独放在环保区域且要分类保管,贴上环保标签;

塑料公司作业指导书

塑料公司作业指导 书

第一节调机指导 一.目的: 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佳成型周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调机人员的调机和生产工艺调节作业。 三.作业流程: 四.作业控制: 1.作业准备: a.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已生产过的产品, 都须具备必要的生产工艺资料、产品样板、材料性能资料及其产品重量、模具的结构资料。已生产过的产品, 找出生产工艺资料, 输入电脑以及将模具、设备调节到规定状态。 b.检查设备、模具、材料是否能够进入调机状态, 材料是否烘干, 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并能正常工作, 料筒是否清洗干净; 料筒温度是否到达成型温度, 冷却水水是否打开等。 2.调机: 如为已生产的产品, 工艺参数输入后操作正常, 产品经检查员检验合格后即可批量生产。如为新产品: a.设定料筒温度为正常成型温度。根据产品重量, 设定熔胶和射胶行程; b.根据模具射胶流程确定射胶的压力速度, 一般取中压( 50-80) , 速度( 30-60) ; c.根据浇口类型、大小设定射胶的保压时间, ( 点浇口2-8S, 侧浇口和直浇口5-10S) ;

d.根据模具冷却水道分布和产品壁厚确定冷却时间, 初设定为15-20秒; e.然后进行手动生产件, 根据件缺陷具体增加或减少有关数据, 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才能连续正常生产; f. 由手动变为半自动, 边生产边调校数据, 寻找最佳注塑周期。成型周期=开锁模时间+注射时间+熔胶时间+冷却时间, 对以上4个时间尽量缩短。一般一台58吨注塑机, 如为二板式模具, 开模或锁模时间分别控制在2秒左右, 有滑块可适当调慢。注射时间的调节按0.5秒递减试生产, 直至出现缺陷, 停止调校再回复到上个数据。熔胶时间的确定尽量减少背压和加快熔胶速度, 以不出现混色、汽花为宜。冷却时间的调节同射胶时间的调节, 以1秒为递减时间试生产, 将调校的成品与标准样板比较, 若两者质量相同, 则为最佳调校时间。 第二节混料指导 一.目的: 规范混料操作, 稳定生产状况。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混料人员的作业。

检验作业指导书

广东宝贝儿婴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BBE/WI-01 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编制: 分发号:A/0 审核: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15日 生效日期: 2014年11月30日批准: 广东宝贝儿婴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一、修改记录 (2) 二、原料检验标准 (3) 三、辅料检验标准 (5) 四、首件检验规范 (6) 五、巡回检验规范 (8) 六、成品检验规范 (9) 七、出厂检验操作规范 (11) 八、干燥箱操作规程 (15) 九、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6) 十、注塑机操作规程 (17) 十一、吹瓶机操作规程 (19)

二、原料检验标准 PP树脂: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检验依据:《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3-1988。 3、原料检验 3.1感官指标: 本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嗅、异物。 3.2规格型号 应符合采购要求。 4、抽样方案 每批取50kg进行检验。

PET树脂: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原料检验 2.1检验依据:《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 13114-1991 2.2感官指标: 白色颗粒,不得有异味,异臭、异物。

三、辅料检验标准 包装袋检验标准 1、合格供应商评审 1.1 供应商是否有提供营业执照; 1.2 供应商是否能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1.3 对产品的价格、供货的及时性进行评价。 2、辅料检验 外观:袋质均匀、平整、无皱折;无杂质、无污迹。塑料袋应无气泡、缩孔、针孔等缺陷。

电源适配器检验规程

1 目的:掌握电源适配器的检验标准,使来料质量更好的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 2 适用范围:电源适配器。 3检验仪器和设备:万用表、耐高测试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调压器、游标卡尺、卷尺。 4 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面、底壳无开裂、毛刺、变形、划伤、缩水、污迹现象。 4.1.2金属件无氧化、霉斑、污渍,AC插脚、DC插头无松动。 4.1.3螺钉无氧化、漏打、打花、打滑、松动现象。 4.1.4线体无烫伤、划伤、破损、脏污、芯线无外露骨。 4.1.5贴纸内容应正确,铭牌贴无倒贴、贴歪、漏贴、贴错、翘起等现象。4.1.6面、底壳缝隙不能大于1mm,配合良好,不能有内松动现象。 4.1.7铭牌贴或胶壳刻字内容正确、文字清晰,无错字、别字。 4.1.8丝印清晰,无错字、别字毛边。 4.2开机检查: 4.2.1适配器内部元件必须与样品一致。 4.2.2元件上锡良好,无虚焊、连焊。 4.2.3 PCB板无短路、断路,铜皮无起翘。 4.2.4线圈包扎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现象。 4.2.5硅钢片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 4.3电气性能: 4.3.1电气性能参数如下:

4.3.2高压测试:经过下列条件测试时,应无漏电、飞孤、击穿。 初级对次级:3000V,10S,0.5mA; 4.4 DC转输线:DC头无氧化,连接顺序无错乱。 4.5老化:经老化试验后,表面温度不能超过65℃,面、底壳无变形、烧焦现 象。各性能指标在规格范围之内。 4.6跌落试验:经跌落试验后,外壳无破裂,插头无松动、脱落现象,晃动 无异响,各电气性能正常。 4.7阻燃性:经阻燃测试后,材料能阻燃。 5检验方法: 5.1外观:目测法。 5.2结构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5.3开机检查:目测法(有异物用游标卡尺测量)。 5.4电气性能:用测试架测试各性能指标,用耐高压测试仪测试适配器的耐 高压能力。 5.5DC传输线:用专用测试架测量。 5.6老化:在常温下带额定负载通电老化4小时。 5.7跌落试验:适配器从1m高处自由跌落地面三次。 5.8阻燃试验:把适配器外壳敲开,用明火对外壳进行燃烧,当火源离开适 配器时,外胶壳应立即熄灭,不再燃烧,则此适配器外壳是阻燃材料。6缺陷分类:见附表。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 4.1.物料入场检验 1.1人员及职责 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 所需的物料。 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 2.1自检 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

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 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 4巡检是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单独存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调查原因,改进装配流程、方法。 6.出现以下情况,检验员可以拒检 6.1 使用未按周期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检 验 作 业 指 导 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木工、喷胶、硬皮巡检 1、熟悉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及要求. 2、按照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案,对敲好抓钉的木板孔位进行抽检(要求用大货螺丝旋),并核对样板防止孔位偏移现象。整体试装:常规产品每款至少2张以上;新产品3张以上;之前出现问题较多的产品3张以上;来料无法判定的木板3张以上、特殊情况加大试装比例或进行全组。其余按照检验标准要求。 3、海绵、树脂喷胶棉、硬皮等必须按照订单要求,防止裁错、用错、拿错。 4、所有硬皮产品经抽检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硬皮其他要求按照检验标准。 二、现场待装配、包装的配件检验 1、根据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案,对生产领用的软件外观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允收范围内时, 不良品剔出,返工或更换。超出允收范围时,退回上道工序重检或通知责任部门及时处理。 2、本批领用的配套软件少于抽样基数时,采用全检方案,不良品剔出。 3、对现场不需组装的产品各配件进行随机抽样试装,常规产品每款至少2张以上;新产品3张以上;之前出现问题较多的产品3张以上;特殊情况加大试装比例或进行全组。其余按照检验标准要求。 3、试装产品检验内容: 5.1安装后整体外形是否有歪斜不正现象,尺寸是否控制在公关范围内; 5.2安装螺丝配置是否正确; 5.3升降机构是否灵活; 5.4脚垫、脚轮有无异常,转椅移动是否灵活; 5.5产品功能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声响; 5.6产品着地平整度及安全性能。 三、现场安装半成品检验 1、对现场员工安装的半成品或成品,采用全检方案。 2、检验内容 2.1安装后整体外形是否有歪斜不正现象,尺寸是否控制在公关范围内; 2.2安装螺丝是否到位,螺丝端部是否有毛刺; 2.3脚垫、脚轮有无异常,转动是否灵活; 2.4产品着地平整度及安全性能。 3、存在不良的装配产品或半成品剔出,并监督责任人返修。 4、半成品安装后随机抽样试装,每批次不得少于2只,试装产品检验内容同上述现场待装 配、包装的配件检验中的第5条。 四、包装入库检验 1、纸箱唛头的名称、规格内容是否正确,各标识、标记及其位置是否正确。 2、产品各配件内包装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根据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案两倍基数,对箱内各配件数量、摆放方式要求进行检验。抽样 过程中出现一箱有存在不符合项的,即通知责任人全部自检返工。 4、属散装出货的产品,对照“产品领料单”对各相关配件的包装分别进行抽样检验,检验 操作方式同上述包装入库检验中的第3条。 5、产品包装检验内容: 5.1包装袋规格、印刷是否正确;

白矿油检验作业指导书

白矿油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B/HJ.ZY-0502-2008 1. 采样 1.1 以材料供应每槽车为一批,每批抽样一个。 1.2 采样方法 随机抽取约1000ml白矿油,分装于两个洁净的500ml塑料 瓶中,贴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家、名称、批号、采样日期、采样人姓名。一瓶用于检测,一瓶盖好密封留存三个月备 查。 2.技术标准 2.1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无任何杂物。 2.2 磺化 磺化后下层溶液颜色呈淡黄色为合格。 3. 检验方法 3.1 外观 目测,取约50ml白矿油于比色管中,在光线充足处观察。 3.2 磺化

3.2.1 需用仪器:磨口比色管 3.2.2 需用试剂:浓H2SO4 3.2.1 准确量取50ml白矿油,盛于磨口比色管中,加入浓H2SO4 10ml。塞好塞子,用力振摇5分钟,静置观察反应后下层 溶液颜色,呈淡黄色为合格。 3.3 馏程 3.3.1 需用设备:石油产品蒸馏器、沸石、蒸馏烧瓶 3.3.2 检验方法 精确量取100ml白油倒入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沸石,按 《石油产品蒸馏器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观察并记 录第一滴馏出物馏出时的温度,此为初馏温度,以后每5℃ 记录一次蒸馏出来的体积,直至蒸馏完毕。 3.4 运动粘度 3.4.1 需用仪器:毛细管粘度计、吸球、恒温水溶、循环泵3.4.2 检测方法 3.4.2.1 样品的装入 用移液管将适量样品油装入洁净的毛细管粘度计中。 3.4.2.2 仪器的安装 将装有试样的毛细管粘度计浸入已准备好的恒温溶中, 将粘度计固定在铁架上,恒温水保持在25±0.1℃,恒温20 分钟。注意在固定粘度计时,必须把粘度计大体积扩张部分至少浸没2/3。温度计用另一支夹子来固定,务使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的中央点。 3.4.2.3 样品的测定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 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 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1.5 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1.5.1 允收 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数时,则判为该批来货允收。IQC应在验收单上签名,盖检验合格印章,通知货仓收货。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限定的不良品个数,则判定该送检批为拒收。IQC应及时填制《IQC退货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交仓库、采购办理退货事宜。同时在该送检批货品外箱标签上盖“退货”字样,并挂“退货”标牌。 1.5.3 特采 特采,即进料经IQC检验,品质低于允许水准。IQC虽提出“退货”的要求,但由于生产的原因,而做出的“特别采用”的要求。 若非迫不得已,公司应尽可能不启用“特采”。“特采”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可行时还必须征得客户的书面许可。 1.5.3.1 偏差 送检批物料全部不良,但只影响工厂生产速度,不会造成产品最终品质不合格。在此情况下,经特批,予以接收。此类货品由生产、质检单位按实际生产情况,估算出耗费工时数,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5.3.2 全检 送检批不合格品数超过规定的允收水准,经特批后,进行全数检验。选出其中的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合格品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1.5.3.3 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1.6 紧急放行控制 1.6.1 紧急放行内涵 a. 紧急放行的定义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 b. 紧急放行条件 产品发现的不合格能在技术上给以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发生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的零部件质量,可紧急放行。 1.6.2 紧急放行的具体操作步骤 1.6. 2.1 应设置适当的紧急放行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 1.6. 2.2 若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2.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IPQC)指来料入仓后,至成品组装(或包装)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