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教案撰写是教师招聘面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但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如何撰写教案并不是特别清楚。

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学会实验室制取氢

氧化铝的方法;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书写Al2O3和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来判断两性化合物并验证其性质,学

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合理的实验设计

和分析,提高综合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会用辩证的眼

光看待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

【难点】

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回顾铝箔加热融化的实验现象,融化的铝不滴落,像是有一层膜兜着,这层膜是什么?为什么融化的铝不滴落?

【学生回答】氧化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融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

【教师引导】其实铝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就是由于氧化铝的保护作用,那氧化铝除了上述性质之外还具有什么性质?铝的重要化合物除了氧化铝之外还有氢氧化铝,那氢氧化铝又具有怎么的性质?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氧化铝

(1)氧化铝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及氧化铝的物

理性质相关资料。提问:结合铝箔加热融化的实验及上

述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图片,说说氧化铝都有哪些物

理性质?

【学生回答】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2)氧化铝化学性质

【教师提问】铝表面的这层氧化膜如何去除?

【学生回答】根据前面学习的铝单质的性质,推测出氧化铝可能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所以用

酸或者碱均可以去除这层氧化膜。

【教师活动】提供实验器材(仪器、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钥匙、HCl溶液、NaOH溶液、氧化铝粉末),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根据现象汇报。现象:氧化铝既可以溶于酸,又可以溶于碱。

【教师提问】请根据铝分别与HCl、NaOH反应的方程式,写出氧化铝分别与HCl、NaOH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教师总结】上述实验说明氧化铝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又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而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所以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

【教师提问】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制取烧碱,那么如何制备氢氧化铝呢,能否采用氧化铝与水的反应制取,如果不可以,可以采用何种方法?

【学生回答】不可以;可以用铝盐与碱反应。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3-7,反应得到的白色胶状物质是什么?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氢氧化铝;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教师提问】总结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几乎不溶于水,但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在实验室里,常常用铝盐溶液与氨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另外,铝及氧化铝均可以与酸、碱发生反应,氢氧化铝也可以与酸、碱发生反应吗?

【学生1回答】可以。

【学生2回答】不确定。

【教师活动】播放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示范实验视频并带领学生总结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记录,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总结】Al(OH)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教师补充】根据前面我们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而Al(OH)3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因此它是两性

氢氧化物。

【教师提问】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

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是强碱,可以与氢氧化铝反应

成偏铝酸钠,而氨水是弱碱,不能继续与氢氧化铝反应。

【教师强调】氢氧化铝虽然可与碱反应,但只能与强

碱反应。

【教师补充】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铝

和水。

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如Fe(OH)3、Cu(OH)2等都可

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物和水。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胃舒平为什么能缓解

胃痛?

【学生回答】Al(OH)3是医用的胃酸中和剂中的一种,它呈碱性但碱性又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

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

作用。此外,由于Al(OH)3难溶于水且是一种胶状物质,所以可以保护溃疡面且效力持久。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学习了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同时了解了

Al(OH)3用途。

【作业】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

四、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

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三章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

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

认识的材料,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

基本方法;也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

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

为基础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

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并为必修二

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打下

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材结构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时中铝的重要化合物在自然界储量丰富,用途

广泛、性质独特,占有不可替代的显著地位,学习这部

分知识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这将会提高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学好这一节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已经学过铝的单质和钠的重要化合物知识,认识到铝盐、偏铝酸盐等含铝的化合物,并初步具有了

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的一些经验,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

了基础。但对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规律和学习方法大多数

学生仍需加深认识,尤其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大多数学生可能并不熟练。因此,本

节课的教学是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氢氧化铝的

制备方法,并从中获取关于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

三、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氧化铝

创设问题情景→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归纳整理

第二部分:氢氧化铝

问题引入→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2、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3、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及掌握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的性质,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认识氢氧化铝的性质,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2O

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六、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练习反馈

七、教学用品

试剂: Al2(SO4)3溶液、氨水、NaOH溶液、HCl溶液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八、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物质组成成分的共同特点:都是含有铝元素的化合物。然后说明本节课的任务就是研究铝的两种重要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一)氧化铝的性质及用途

【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在空气中可以稳定存在?

问题2:铝能与沸水反应,可是为什么铝锅可以用来烧水?

问题3: 在加热铝箔时,为什么熔化的铝箔不滴落?

问题4:复合木质地板、手机外壳、电脑外壳等耐

磨层中有氧化铝,滚珠轴承中有氧化铝,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重要成分也是氧化铝,这说明氧化铝的硬度如何?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思考并完成以上问题。

归纳整理Al2O3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不溶于水的白

色固体,硬度大(滚珠轴承),熔点高(耐火材料) 【教师活动】呈现信息资料: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症与铝的摄入量有密切关系。铝同时对人体

的脑、心、肝、肾功能都有损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

于1989年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物而加以控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不超过60 mg。如经常吃油条、油饼、面窝等油炸食品,喝铝制易拉罐罐装饮料,食用铝

制餐具蒸煮的酸性或碱性食物,都会使铝的摄入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并有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危险。

问题引入:为什么经常食用铝制餐具蒸煮的酸性或

碱性食物,会使铝的摄入量增加?

【学生活动】讨论,猜想氧化铝可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教师活动】根据前面所学铝的性质实验,让学生回忆哪些实验现象可以充分说明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

与碱反应?

【学生活动】知识回顾:未经砂纸打磨的铝箔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刚开始均没有气泡产生,片刻后均有气泡产生。

【教师活动】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引导预学生测氧化铝分别与它们反应的产物。

【学生活动】书写氧化铝与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1)跟酸反应Al2O3+6HCl ═2AlCl3+3H2O

Al2O3 + 6H+ ═2 Al3+ + 3H2O

(2)跟碱反应Al2O3+2NaOH ═2NaAlO2+H2O

Al2O3 +2OH- ═2 AlO2- + H2O

【教师活动】呈现信息资料: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把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让学生根据这段资料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判断Al2O3属于什么氧化物?

【学生活动】小结: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二)氢氧化铝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教师活动】由所学的铝和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现出两性的知识,引导学

生思考:氧化铝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是否也具有两性?

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氢氧化铝,要研究它的性质,必

须先制备氢氧化铝,那该如何制备氢氧化铝?

【学生活动】Al2O3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学生思考后提供制备方案:可溶性铝盐溶液和碱反应来

制备氢氧化铝。

【教师活动】现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有:试管、胶头滴管、Al2(SO4)3溶液、NaOH溶液、氨水和盐酸,让学

生通过实验制备氢氧化铝并证明其是否具有两性?

【学生活动】动手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汇报成果:

1、Al(OH)3的制备:

(1)用Al2(SO4)3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NaOH溶液滴加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逐渐消失;

(2)用Al2(SO4)3溶液和氨水制备一开始有白色沉淀,随着氨水过量,沉淀不溶解。

2、Al(OH)3的两性检验:白色胶状沉淀在盐酸和氢

氧化钠溶液中均能溶解。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时,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好,还是用氨水好?

根据学生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演示实验,并强调实

验中注意变量的控制。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明白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用Al2(SO4)3

溶液和氨水制备。归纳氢氧化铝的性质并写出实验中涉

及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教师活动】走进生活: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氢氧化铝)可以缓解胃部的不适,这说明氢氧化铝的碱性强还是弱?

【学生活动】氢氧化铝的碱性不强,不至于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但却可以与酸反应,使胃液

酸度降低,起到中和过多胃酸的作用。

【教师活动】呈现信息资料:易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稳定性好,难分解(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可有

其对应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而难溶性的金属氢氧化

物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成金属氧化物与水(如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让学生根据这段资料,结合已知氢氧化铝的性质,

分析氢氧化铝还有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小结: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 Al2O3+ 3H2O

【教师活动】呈现新闻:2008年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水体大部分被污染,,但是灾情过后,群众很快就

有干净卫生的水喝。这其中的幕后功臣是谁呢?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卡片找出答案并小结:

Al(OH)3可以作净水剂

(三)课堂反馈

1、有关铝和它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

B、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

氧化铝薄膜

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胃病

2、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 AlO2-

B.Cu2+

C.Al3+

D.Mg2+

3、欲使明矾溶液中的Al3+ 完全沉淀下来,适宜的

试剂是 ( )

A. NaOH溶液

B.盐酸

C.氨水

D.KOH溶液

4、有镁、铝混合粉末10.2 g,将它溶于500 mL 4 mol/L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

入4 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

A. 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说明:

第1题考查学生对铝的性质、氧化铝的性质和用途及氢氧化铝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第2题考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氢氧化铝两性的掌握情况。

第3题考查学生对氢氧化铝制备原理的掌握。

第4题考查学生对涉及铝及其化合物的特性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和用途

2、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2OH- ═ 2 AlO2- + H2O

二、氢氧化铝【Al(OH)3】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Al3++3NH3?H2O ═ Al(OH)3↓+3NH4+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2) 受热易分解

Al(OH)3 Al2O3+ 3H2O

4、用途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案(基于资源的教案)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是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为线索,由探测宇宙、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等内容组成。充分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宇宙环境的关系。人类探测宇宙的目的是为开发宇宙资源,开发宇宙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宇宙环境的保护,因而在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开发宇宙资源和保护宇宙环境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重点。本节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思想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或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运用读图、阅读分析资料和讨论等方法,有利于掌握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世界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资料,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领域。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导入新课】通过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日、月、地的关系,已认识到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然而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探测宇宙的意义是什么呢? 【活动】①由学生把课前收集、了解的关于航天发展的资料内容做简要介绍。②阅读教材P11文字和插图,强调学生注意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新”在哪里,并加以说明。 【提问】人类借助航天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穿过地球大气层,进入宇宙太空,开创了探测宇宙环境的新时代。在进入宇宙太空的新探索中,探测器、探测方式、探测内容和意义上,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相关的航天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空间站、宇宙飞船等。 【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填写下列表格内容。

【视频播放】播放“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过程”视频。 【视频播放】播放“拓荒者号火星探测”视频。 【讲述】通过教材和刚才播放的视频片断,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的试航成功,使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已经从空间探索进入到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新阶段。这是因为航天飞机能重复使用,是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可以完成多种任务。航天飞机的出现是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人类自由往返宇宙空间、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成为现实。 【多媒体演示】课本“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大事记”说明我国已步入世界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多媒体课件中介绍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事件。 【提问】宇宙太空有哪些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开发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活动】学生分组,根据所了解的知识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议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限于书本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可举实例说明,也可大胆想象未来开发宇宙的广阔前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讲述】美国的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1)确定登月方案;(2)准备了四项登月飞行辅助计划—“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发射9个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并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发射三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3)研制运载火箭;(4)进行实验飞行;(5)研制阿波罗号飞船;(6)实现载人登月飞行。这项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参加该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这一切说明探测开发宇宙资源需要以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以科学技术做支撑,否则是难以实现宇宙空间探测和开发的。 【视频播放】播放“太空殖民”、“太空生命维持系统”、“人类登陆火星”等视频。【总结】宇宙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后备空间,在人类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探索开发宇宙资源,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宇宙开发离我们并不遥远,目前人类的技术完全能够利用地球周围的资源,如何利用以及什么程度上的利用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行性。宇宙开发对现在的社会生活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分析。 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专题一: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专题一: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问题:铝及化合物的变化 (1)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将铝和铝的化合物放置在”坐标系中。 (2)用连线的方法在坐标系中把两种物质”连“起来,箭头的方向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表示无机物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按照“连线”书写相关转化的化学方 知识梳理: 一、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工业制备铝 1、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铝在自然界主要以形式的存在,镁铝是活泼金属,但是不用特殊保存的原因是: 2、工业上制备钠、镁、铝的原理:(写出方程式) 3、镁铝的重要用途是: 二:铝的化学性质 1.铝与氧气反应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之熔化,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与酸的反应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和浓硫酸、浓硝酸接触会: 3.铝与强碱的反应 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热反应 (1)原理(写方程式) (3)现象 (4)应用: 深度思考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常用来作为各种材料、具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 2.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3、钠、镁、铝原子半径大小关系?设计实验证明它们金属性强弱的关系?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2、常见的铝盐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电离方程式为: (2)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色晶体,____溶于水,水溶液pH____7(填“<”、“>”或“=”)。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 (3)偏铝酸钠的化学式为:,常温下,偏铝酸钠溶液显性, 原因是:。

【世界无烟日】幼儿园无烟日计划

幼儿园无烟日计划 吸烟有害健康,控烟要从孩子做起。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无烟日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目标 1、知道新鲜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了解抽烟对人体健康,社会环境的危害。 2、增强幼儿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材料准备: 教师:棉花、香烟、瓶子; 幼儿:大型积木,剪刀,纸,食品包装,记号笔,禁烟标志等。 过程: 一、通过做实验,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1、捏紧鼻子,闭紧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不能呼吸感到非常的难受。) 2、深呼吸一次,现在感到怎么样?(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二、感知香烟对人类的危害。 1、出示香烟“这是什么?”“你们家有人抽烟吗?” 2、如果把让烟污染的空气吸进后,我们的身体会变成怎么样?

3、做实验: 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4、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请幼儿讨论吸烟的危害。 三、教师介绍世界无烟日,并引导幼儿寻找戒烟的方法。 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要禁烟,并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在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标志(出示戒烟标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2、很多地方出现了无烟商场、无烟列车,处处禁烟,可是那些吸惯了烟的人,总是想吸烟怎么办呢?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吸烟的人戒烟。 四、游戏“禁烟小卫士”,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既然生产香烟的厂一点儿也不好,干脆我们来搭建一个戒烟工厂,这个工厂里专门生产戒烟食品和禁烟标志。 (2)分组游戏:a组:用大型积木搭建戒烟工厂。 b组:绘画禁烟标志。 c组:用各种材料制作各种戒烟食品。 (3)游戏“禁烟小卫士”。 (4)抽烟的危害这么大,如果周围有人吸烟,我们要怎么办呢?

【世界无烟日】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新闻稿

世界无烟日主题活动新闻稿 世界无烟日是全世界人民所应该关注的,无烟日主题活动的新闻稿有哪些?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世界无烟日活动新闻稿,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宁阳十二中通过“说、看、写、评”等方式认真开展“世界无烟日”宣教活动。 一是“说”。5月29日课外活动,各班以“拒绝吸烟,做文明少年”为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同学们轮流发言。有的介绍“世界无烟日”的来历每年5月31日,世卫组织及各地合作伙伴都纪念世界无烟日,突出强调与烟草使用相关的健康风险,并且倡导采取有效政策,减少烟草消费;有的历数烟草的危害烟草使用是全球最可预防的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每年10%的成年人死亡是由于烟草使用;有的利用图片介绍吸烟者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0%,不少同学惊讶;有的专门介绍对未成年的危害,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还会影响身体发育,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 二是“看”。5月30日,鹤山乡卫生院疾病防控中心来到学校,在综合楼前放置了宣传版画,供同学们观看。据介绍,我国吸烟者人数世界第一(近3.01亿),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有7.4亿人口遭受二手烟暴露,每年有1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每年二手烟夺去10万中国人的生命,对不吸烟女性和儿童的影响格外严重;中国共计有7.4亿主要为妇女和儿童的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公共场所是发生二手烟暴露最为严重的地方,其中餐厅最高,达88.5%。图片内容丰富,制作巧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写”。5月31日,根据德育处安排,利用假日各班学生写一篇关于“世界无烟日”的感想体会,加强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自觉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题铝的重要化合物

葫芦岛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高一年级化 学学科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双选题)将一定量的镁铝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盐酸中,合金恰好全部 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入的NaOH溶液 的体积(V)与沉淀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的沉淀是Mg(OH)2、Al(OH)3 B.B点的沉淀是Mg(OH)2、Al(OH)3 C.A点的沉淀是Al(OH)3 D.B点的沉淀是Mg(OH)2 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在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Na+、NO-3、AlO-2、SO2-4B.Na+、Al3+、NO-3、SO2-4 C.K+、Cl-、AlO-2、CO2-3D.Na+、Mg2+、Cl-、HCO-3 3.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淀淀消失;若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D.FeSO4 4.将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与10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按下列两种方法相混合:①将NaOH逐滴加入AlCl3中,边加边振荡②将AlCl3逐滴加入NaOH中,边加边振荡。对上述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同B.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相同 C.现象不相同,沉淀量相同D.现象不相同,沉淀不相同 5.下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的相互滴加,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

2021年世界无烟日幼儿园中班教案范文6篇

世界无烟日幼儿园中班教案范文6篇 1.了解吸烟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2.知道公共场所不能吸烟,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1.吸烟会使人咳嗽。 2、吸烟会引起肺癌。 3、吸烟会使牙齿变黄。 4、吸烟会引发火灾…… 5.有相同调查结果的幼儿举手,教师统计数字。 6.请幼儿观看课件,巩固吸烟对人体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1)咳嗽;(2)牙齿变黄;(3)肺癌;(4)影响下一代;(5)影响他人;(6)污染环境;(7)引发火灾 (三)交流 ___ 1.教师提问:哪些地方不能吸烟,可以贴禁烟标志?(幼儿讨论) 2.教师小结:汽车站、电影院、医院、幼儿园、公共汽车、加油站等公共场所不能吸烟。 3.向幼儿宣传世界无烟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要禁烟,并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许多地方出现了无烟商场、无烟列车,处处禁烟。我们小朋友也可向家人宣传吸烟的危害,让他们珍爱自己以及他人的身体、保护环境。

1、知道新鲜空气对人们的重要性,了解抽烟对人体健康,社会环境的危害。 2、增强幼儿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 1、经验准备:幼儿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材料准备: 教师:棉花、香烟、瓶子; 幼儿:大型积木,剪刀,纸,食品包装,记号笔,禁烟标志等。 1、捏紧鼻子,闭紧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不能呼吸感到非常的难受。) 2、深呼吸一次,现在感到怎么样?( ___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1、出示香烟——“这是什么?”“你们家有人抽烟吗?” 2、如果把让烟污染的空气吸进后,我们的身体会变成怎么样?

3、做实验: 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4、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请幼儿讨论吸烟的危害。 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要禁烟,并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在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标志(出示戒烟标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2、很多地方出现了无烟商场、无烟列车,处处禁烟,可是那些吸惯了烟的人,总是想吸烟怎么办呢?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吸烟的人戒烟。 (1)既然生产香烟的厂一点儿也不好,干脆我们来搭建一个戒烟工厂,这个工厂里专门生产戒烟食品和禁烟标志。 (2)分组游戏:a组:用大型积木搭建戒烟工厂。 b组:绘画禁烟标志。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认识 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宇宙,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找到了解的办法。今天,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有效和精确地了解宇宙的办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科学”。科学已经表明,宇宙是如此浩瀚而古老,因此人间世事往往显得无足轻重。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的心情激动,感叹不已,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了解宇宙,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知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然而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宇宙是由无数的行星、恒星、彗星、星云等组成的,宇宙中是否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成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宇宙对我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以下让我介绍一下人类探索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宇宙知识吧。 恒星 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除了太阳系内的流星、彗星和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和土星)之外,整个天空中的星星都是恒星。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所组成并能自己产生能量发光的近似球体的天体。由于它们的位置看上去似乎恒古不变,因此,古人它们为“恒星”。 在中国古代,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就有了关于恒星颜色的记载:“白如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恒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诱人的色彩呢?天上的星星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从恒星光普型我们可以知道,恒星所呈现的不同颜色,代表了它们表面所处的不同温度。一般来说,发蓝光的恒星是年轻的星,会发热、温度较高,大约在2500~3500开,如猎户座η星。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星,它们已经到了中年,温度居中,大约在6000~500开,如御夫座的五车二星。而发红光的恒星是垂亡的老年星,温度较低,大约在2000~3000开,如参宿四和心宿二等。 当你用眼睛直接观察恒星时,你会发现恒星有的亮些,有的暗些,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不同亮度的恒星的光给予你的眼睛视网膜的能量大小不同。 不过恒星的这种亮度不是恒星的真实亮度,由于恒星距离有远有近,在夜空中看起来很亮的星可能是因为这颗星距离我们很近,相反,一颗看起来很暗的星,只是由于距离遥远才显得很暗。因此,恒星的目视星等反映不出恒星的真实亮度。 黑洞 广义相对论表明,引力场可以造成空间弯曲,强大的引力场可以造成强烈的空间弯曲,那么无限强大的引力场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就用这个理论描绘了一个假设的完全球状星体附近的空间和时间是如何弯曲的。他

复习专题一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复习专题7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7月24日 星期五 时间:40分钟 〖知识回顾〗 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反应方程式,并归纳出Al 、Al 2O 3、Al(OH)3的化学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200 mLMgCl 2和AlCl 3的混合溶液,其中c (Mg 2+)=0.2 mol·L -1,c (Cl -)=1.3 mol·L - 1,欲 使Mg 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加4 mol·L -1NaOH 溶液为 A .128 mL B .80 mL C .72 mL D .40 mL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可用铝制槽车装运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浓硝酸 D .浓氢氧化钠溶液 3.某无色溶液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为 A .H +、Na +、Fe 3+、Cl - B .Mg 2+、Cl - 、Ba 2+、H+ C .OH -、NO 3-、Ba 2+、K + D .OH -、Mg 2+、Na +、Ba 2+ 4.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 42-全部转化成BaSO 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Al Al 3+ AlO — 2 Al(OH)3 Al 2O 3 (10) (11) (12) (13)

世界无烟日活动记录

世界无烟日活动记录 导读:篇一:世界无烟日活动记录 地点: 大团镇芦洋小区、街道马路、商店、菜场等 出席人员: 大班阶段的部分孩子和老师 活动目的: 在第33界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我们大团幼儿园的师生举行了一次上街“小手牵大手”控烟宣传活动。通过我们的宣传活动能使我们大团地区的居民、农民和外来人口充分认识吸烟对健康、对家庭的不良影响,鼓励大家禁止吸烟并能激发大家自觉、坚决抵制香烟诱惑的意识。 过程: 我们的路线是芦洋小区——几家小区旁的工厂——大马路—— 水果店——菜场一条街。在宣传过程中孩子们手举禁烟牌子,口喊“关注生命、请不要吸烟“的口号,情绪非常的高涨。两个禁烟小卫士手拿宣传资料,看见路人就发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资料。路人见了都夸我们的孩子比大人还懂事,而且都很乐意的接受。在宣传的过程中,大家都很赞赏我们的这次活动,特别是一些妈妈和奶奶,她们都希望我们能多举行一些这样的宣传活动,让一些烟鬼们少抽一支烟,这个烟味呛的我们很难过,孩子们的举动会让他们有所感触的。

这次活动虽说天气较热,人也比较累,但是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篇二:世界无烟日活动记录 2020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33个“世界无烟日”,各大社区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我们居住的Pole depot 社区早在3月份就做了策划,并举办“世界无烟日”的中文创作比赛。 Pole depot 社区的“世界无烟日”的中文创作比赛,不论文体,诗歌、散文、记述文都可以,口号、广告词、照片、图画也可以参赛。基于烟草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同时也想了解一些悉尼社区的活动,我按今年的主题“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投了一稿,参 加 Pole depot 社区的“世界无烟日”中文创作比赛。 5月20日收到 Pole depot 社区的来函,邀请我参加5月31日在好市围图书馆的举行的“世界无烟日”活动。我应邀参加,活动之后感慨良多,留点文字记录。 感慨主要有四: 1、 Pole depot 社区“世界无烟日”的活动策划严谨,有活动 计划,有时间表,有工作分工,注重细节,善始善终,堪称完美; 2、社区对“世界无烟日”活动很重视,参与创作评审并出席5 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活动和致辞、颁奖; 3、悉尼的华人中藏龙卧虎,很多老人中文造诣颇深,参赛作品 水平高; 4、社区义工活跃,在整个“世界无烟日”的活动中处处有义工

第2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解析

第2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应用 1. 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 于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 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②2Al +3Cl 2=====点燃 2AlCl 3 ④ ⑤ (铝热反应) 4. 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 镁 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Cl 2、O 2氧化 2Mg +O 2=====点燃 2MgO 3Mg +N 2=====点燃Mg 3N 2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 Mg +2H 2O=====△ Mg(OH)2+H 2↑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 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 2Mg+CO2===== 点燃 2MgO+C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深度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2)Mg、Al 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3)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4)Mg是活泼金属,而Al是两性金属() 2.依据Mg、Al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2)Al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Al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 当?为什么? (3)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4)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题组一对比掌握铝、镁的性质 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①CO2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2.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铝的导电性比铜、银更强,所以常用以制造电线、电缆 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

【世界无烟日】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例文

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例文 大家都知道每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幼儿园举办相关的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关于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活动背景: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英文名称是world no tobacco days。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的成年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即11亿人)的人吸烟,其中有2亿为女性。资料表明,全球有近47%的男性、12%的女性在吸烟。在发展中国家,有48%的男性和7%的女性吸烟,而发达国家则分别为42%和24%。 烟草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泻、结核、气管/支气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泻外,其它六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 而在我国,烟草生产、烟草消费、吸烟人数均为全球首位,吸烟人数达到了3.5亿!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烟草危害:目前由吸烟引起死亡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冠心病、肺结核等各占5-8%;中国成人男性总死亡中,12%归因于吸烟,最终可能增至33%;目前2/3的男性在25岁前成为吸烟者,几乎无人戒烟,大约50%长期吸烟者在中年或老年时将因吸烟而致死。 根据目前吸烟模式分析,中国现今在0-29岁的3亿多男性中至少有1亿人最终将因吸烟而死亡;1920xx年中国吸烟致死亡人数为60万,21世纪,每年接近100万,至20xx年将达到200万,至21世纪中叶,当现在的年轻人步入老年时,每年将有300万人,而且几乎全部为男性,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新课导入】 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熔点为2 054℃,沸点为2 980℃,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刚玉(corundum)的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是含少量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刚玉。一般红宝石因含有少量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则因含少量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 明矾(alum)是一种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化学式为 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 KAl(SO4)2===K++Al3++2SO2-4 电离出的Al3+和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 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由于铝在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目前用于饮用水净化的含铝的净水剂已逐步被含铁的净水剂所取代。 【教材讲解】 一、复习回顾:回忆氧化钠(Na2O)的化学性质。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Na2O 和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呢? 二、新课教学 展示氧化铝样品,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归纳整理并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坚硬。难溶于水,熔点高(俗名刚玉)。 用途:保护膜、耐火材料 实验探究:取一小块铝片分别放入盛有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刚把铝片放入溶液中时,没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请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这是因为开始时是表面的氧化铝先与酸和碱反应,然后才是铝和溶液反应。通过这个实验说明氧化铝既能与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与一般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不同。 学与练: ①写出氧化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对比氧化钠与氧化铝的性质,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整理并板书: (2)化学性质:氧化铝的两性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Al2O3+6H+=2A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 与Na2O的化学性质比较: ①Na2O能与水、CO2反应,Al2O3不能; ②Na2O 、Al2O3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的通性),Al2O3又能与强碱反应(Al2O3的特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课本第58页实验3-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及物质的溶解性分析生成的白色沉淀的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 2.氢氧化铝 (1)制备:化学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教材第58页实验3-8,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方案教案及总结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2020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0)发起的第32个世界无烟日,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活动目的让孩子们了解吸烟有害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吸烟更会污染环境,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二、活动时间:2020年5月30日 三、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内容 1.认识禁烟标志。 2.了解吸烟对身体和环境的危害。 (1)通过故事、图片教育幼儿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图片上的人长得怎样?他为什么会咳嗽、生病?幼儿将自己调查的资料与大家共享。(有吸烟人的牙、衣服、手指图片)图上的人被什么呛得直流眼泪?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为什么哭? 加油站为什么发生火灾?知道吸烟容易造成火灾。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吸烟污染环境,使空气变得浑浊;吸烟既危害自己,又危害别人的身体健康;吸烟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理解词语:污染 3.宣传戒烟 发放宣传单,通过大手牵小手的活动,向家长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 4.绘画"禁止吸烟"标志 指导幼儿每人制作1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带回家里,鼓励幼儿人人争做禁止吸烟的小宣传员。

2020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为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给孩子们创设无烟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在中班教师设置、张贴禁烟标志,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吸烟危害健康》宣传内容;各班教师根据孩子的特点组织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中孩子们进-步认识了香烟的危害,孩子们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自己身边还在吸烟的长辈和亲人,用实际行动让他们知道吸烟的危害,遵守禁烟的规定。 通过活动让孩子小手牵大手,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个一个社区,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无烟环境,提高了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讲文明、讲卫生、该陋习、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中来,为净化身边的美好环境,营造、一个健康、清洁无烟的社会环境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2020年5月

【幼儿园教案】大班组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活动策划方案,认识禁烟标志 懂得保护环境

【幼儿园教案】大班组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活动策划方案,认识禁烟标志懂得保护环境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2020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第三十三个世界无烟日,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活动目的让孩子们了解吸烟有害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吸烟更会污染环境,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二、活动时间:2020年5月30日 三、参加人员:大班组全体师生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内 五、活动内容 1、认识禁烟标志 2、了解吸烟对身体和环境的危害。(1)通过故事、图片教育幼儿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图片上的人长得怎样?他为什么会咳嗽、生病?幼儿将自己调查的资料与大家共享,(有吸烟的人牙、衣服、手指怎样?)图上的人被什么呛得直流眼泪?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为什么哭?加油站为什么发生火灾?知道吸烟容易造成火灾。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吸烟污染环境,使空气变得浑浊;吸烟既危害自己,又危害别人的身体健康;吸烟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理解词语:污染 3、宣传戒烟:发放宣传单,通过大手牵小手的活动,向家长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 4、绘画“禁止吸烟”标志指导幼儿每人制作1个“禁止吸烟”的标志带回家里,鼓励幼儿人人争做禁止吸烟的小宣传员。 禁烟倡议书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为树立和展现我园良好的园风和精神面貌,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创造文明、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国际关系学院幼儿园向全体师幼和家长发出倡议——“构建无烟校园”!让我们一起行动,让烟蒂、烟盒在校园销声匿迹。吸烟严重危害吸烟者的生命,二手烟同样可以致命。中国目前有超过3亿吸烟者,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因为暴露于二手烟而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同步练习及答案

1.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A. B. C. D. 2.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3.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 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 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 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4.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5.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 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 “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6.下列有关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B. 牛顿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 C. 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D.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7.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无水和生命 B. 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现在有很多证据已经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 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行星 8.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学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大爆炸宇宙论 9.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地球太阳银河 B. 银河系太阳地球 C. 银河系地球太阳 D. 太阳银河系地球 10.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B. 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C.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 D. 地心说有其局限性,日心说没有局限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星是指宇宙中不动的星球 B. 宇宙是由几千个星系组成的天体系统 C.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 D. 银河系只是有群星组成的天体 12.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 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A. B. C. D.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归类,结合初中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学生对Al 2O 3 等金 属氧化物的性质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碱的性质的理解更完整。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交流与类推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一方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Al 2O 3 、Al(OH) 3 的主要物理性质; (2)理解Al(OH) 3 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3)认识Al 2O 3 、Al(OH) 3 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Al(OH) 3的制备探究其两性,根据Al(OH) 3 与Al 2 O 3 的关系类推至Al 2 O 3 的两性,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Al 2O 3 、Al(OH) 3 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 2O 3 、Al(OH) 3 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 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Al 2O 3 、Al(OH) 3 的两性 四、教学难点:Al(OH) 3 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讲述法,讨论法 六、教具准备: 试剂:0.5 mol/L Al 2(SO 4 ) 3 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七、教学过程: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 C.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所以能用铝制容器存放盐酸 解析:选D。铝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Al2O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盐;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Al2O3,其熔点高,难熔化,起保护作用,但存放盐酸时,会与酸反应,即D项不正确。 2.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 解析:选B。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A项错误;C项中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杂质的性能,通常用作净水剂,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铵盐都溶于水,D项错误。 3.(2013·哈尔滨高三模拟)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 B.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 D.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即加入铝片,铝片表面发生钝化 解析:选C。Mg的活泼性强于铝,因而A项不能发生反应;B项后者产生的H2多;D 项不再发生钝化,因为浓H2SO4稀释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而热的浓HNO3与铝会发生反应。 4.(2013·黄冈高三模拟)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2 mol·L-1H2SO4溶液 B.18 mol·L-1H2SO4溶液 C.6 mol·L-1KOH溶液 D.3 mol·L-1HNO3溶液 解析:选A。Mg、Al都可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但遇浓H2SO4时Al在常温下发生钝化,Mg虽反应但不产生H2。与KOH只有Al反应。Mg、Al都与HNO3反应,但HNO3为强氧化性酸,都不会产生H2。 5.下列各组物质,前者逐滴滴加到后者中直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消失的是() A.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 B.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 C.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 D.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 解析:选A。将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先生成Al(OH)3沉淀,Al(OH)3又溶于过量的H2SO4中,A正确;Ba(OH)2滴入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BaSO4、Al(OH)3沉淀,而Al(OH)3又溶于Ba(OH)2,但BaSO4不溶解,B错误;Al2(SO4)3滴入NaOH溶液中,开始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