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7_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97_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97_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对偶比较法是针对某一绩效评估要素,把每一个员工都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一个员工和任何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和直接排序法类似,也是一种相对的定性评价方法。

优点:

因为是通过两两比较而得出的次序,得到的评估更可靠和有效.

缺点:

和直接排序法相似,仅适合人数较少的情况,且操作比较麻烦.

对偶比较法实验报告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心理学 郑震宇 1110214008 1引言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实验目的: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 2方法与程序 2.1被试 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女生,视觉正常 2.2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及PsyTech心里实验系统,电子按键。 计算机能产生7种不同色调的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青和白,而且纯度高。 2.3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

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橙、黄、绿、蓝、青和白。两次呈现图像间隔时间为1000毫秒,几何图像的形状为圆形。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表1 实验颜色呈现顺序 刺激红橙黄绿蓝青白 红─ 橙 1 ─ 黄 2 3 ─ 绿12 4 5 ─ 蓝13 14 6 7 ─ 青19 15 16 8 9 ─ 白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结果 表1 被试各种颜色选择分数 选择分 序号颜色 数

心理学实验&测验期末复习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又称为调整法和再造法。是给被试呈现一个标准刺 激,然后让被试再造、复制或调整一个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实验中,被试可以反复调整刺激,以减少刺激的起始点对结果造成的影响,知道被试满意为止。 2、对偶比较法: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那个刺激的 某一特征更明显或更喜欢哪一个刺激。 3、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 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4、主试效应:也叫实验者效应,是指由于实验者期望自己的实验出现某种结果, 证实某种假设,导致他们在实验过程,有意或无意地使得结果像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而认为的造成结果偏离了真实值。 5、因果关系的条件: 6、简单效应:在多因素实验设计中,当交互作用显著是,为了考察一个因素在另 外一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上的处理效应,以便具体确定它的的处理效应在另外一个因素的那个水平上是显著的,这种检验方法叫做简单效应检验。 7、地板效应:自变量的各个水平上被试的反应准确率均为100﹪. 8、显著性水平:通常以α表示,是一个临界概率值。它表示在“统计假设检验” 中,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犯拒绝“假设”错误的可能性大小。α越小,犯拒绝“假设”的错误可能性越小。 9、自由度:指当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的参数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 由变化的资料的个数。 10、拉丁方:形成一个R行R列的方阵,且在每一行每一列中一个被试只能 接受一种处理。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个数与实验处理水平相同,而且自变量之间没有交互作用。,每一个被试要接受所有自变量的处理,如果全部按照同一种顺序进行,被试很可能受实验处理先后的影响,很可能存在练习效应,而导致先接受处理的自变量成绩不好,后接受处理的自变量成绩好,所以要用拉丁方,这样使得每一个自变量都有相同的顺序处理。 二、简答题((共8题,共55分)) 1、零结果及造成零结果的原因

实验五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实验五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1 引言 顺序量表的建立方法有两种,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的特点是一次性地将刺激全部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序。主试将多个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就能求出每一个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组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则是把所有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最后按每个刺激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作一个顺序量表。在对偶比较法中,要注意同一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前后两次的呈现要再时间和空间位置上进行平衡。所有的刺激对呈现的顺序也要按照台阶式或斜线式的方法进行安排。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5种图片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量表。 2 方法 2.1被试 等级排列法被试为5名21岁在校大学生,3女2男;对偶比较法被试为1名21岁男大学生。 2.2实验工具 5种不同的图片 2.3实验程序 (一)等级排列法 1 一次给被试呈现5张图片。 2 给被试如下的指导语:“请你做一个图片爱好的实验,这里有5张不同图画面的图片,请你按自己的喜爱程度给它们依次排序。如果排好后你觉得不满意还可以再改,直到排出你满意的顺序为止。这个实验无所谓对错,只要你按自己的爱好程度排序就行,现在就请开始。” 3 主试做好记录。 4 换下一名被试,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 (二)对偶比较法 1 按台阶式排除呈现5种图片的顺序。 2 给被试如下的指导语:“我每次给你看两张图片,请你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一张,最好能说明为什么喜欢这张。” 3 按预定的顺序呈现个对图片,每次都要将两张图片同时放到被试前得桌面固定位置上,一左一右。被试的反应要记到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做完10次后休息2min,然后再按照相反的顺序比较10次,这10次每张图片呈现的位置要和前面呈现时的左右位置调换一下。给被试呈现图片顺序列表见表3.1: 表3.1 对偶比较法图片呈现顺序列表 A B C D E A * 20 19 13 12 B 1 * 18 17 11 C 2 3 * 16 15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lap2~3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1101200227 班级:信息1002 学校:华北电力大学 科目: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二时域抽样与频域抽样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散化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掌握时域抽样定理的基本内容。掌握由抽样序列重建原连续信号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理解其工程概念。加深理解频谱离散化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和物理概念,掌握频域抽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二、实验原理 时域抽样定理给出了连续信号抽样过程中信号不失真的约束条件:对于基带信号,信号抽样频率f sam 大于等于2倍的信号最高频率f m ,即f sam ≥ 2f m 。 时域抽样是把连续信号x (t )变成适于数字系统处理的离散信号x [k ] ;信号重建是将离散信号x [k ]转换为连续时间信号x (t )。 1. 信号的时域抽样 若x [k ]=x (kT )|t =kT ,则信号x (t )与x [k ]的频谱之间存在: 其中:x (t )的频谱为X (j w ),x [k ]的频谱为X (e j W ) 可见,信号时域抽样导致信号频谱的周期化。 2. 信号的频域抽样 非周期离散序列x [k ]的频谱X (e j W )是以2p 为周期的连续函数。频域抽样是将X (e j W )离散化以便于数值计算。 频域抽样与时域抽样形成对偶关系。在[0,2p]内对X (e j W ) 进行N 点均匀抽样,引起时域序列x [k ]以N 点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 频域抽样定理给出了频域抽样过程中时域不发生混叠的约束条件:若序列x [k ]的长度L ,则 应有N ≥L 。 三、实验内容 1.利用MATLAB 实现对信号的抽样。 t0 = 0:0.001:0.1; x0 =cos(2*pi*20*t0); plot(t0,x0,'r') hold on %信号最高频率f m 为20 Hz, %按100 Hz 抽样得到序列。 Fs = 100; t=0:1/Fs:0.1; )e (j ΩX ( ) ∑∞-∞=-= n n X T )(j 1sam ωω∑ ∞-∞=+= n nN k x k x ][][~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1 引言 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它没有等距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建立顺序量表时,要求被试将事物按照某一标准排出一个顺序即可。心理物理学中,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等级排列法(或等级法)是建立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该方法让许多刺激同时呈现,由多个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刺激进行排序;然后把所有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对刺激各自平均等级赋予数值,即成为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是把所有需要比较的刺激配对,然后逐对呈现,让被试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判断:配对的刺激中哪个在这种特性上感觉更为明显。由于各种刺激都需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若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则配对的个数是n(n-1)/2。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它刺激的百分比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前后两次的呈现要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进行平衡。所有的刺激对的呈现顺序也要按照台阶式或斜线式的方法进行安排。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5种图片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量表。 2 方法 2.1 被试 某大学本科生五名,一男四女,20岁。 2.2 材料 5张不同的图片 2.3 程序 (一)对偶比较法 1 按台阶式排出呈现刺激的顺序,见表1 。 表1 n=5时台阶式的排列顺序 A B C D E A * B 1 *

C 2 3 * D 8 4 5 * E 9 10 6 7 * 2 给被试如下指导语:“每次都给你看两张图片,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张。” 3 按预定的顺序呈现各对图片,每次要将两张图片同时呈现给被试。将被试的反应记录到相应的位置上。做完十次后休息3分钟,然后再用相反的顺序比较十次,这十次两张图片呈现的左右位置与前十次相反。 (二)等级排列法 1 排定呈现5种图片的顺序,A、B、C、D、E。 2 给被试如下指示语:“请你将这五张图片按自己的喜爱的程度排一个顺序:将自己最喜欢的图片放在最左边,最不喜欢的放在最右边,其余3张按自己喜欢程度一次排在两者之间。” 3 主试做好记录。 3 结果 对偶比较法中,A、B、C、D、E五张图片被试选择的次数分别为6、7、2、5、0。根据最后矫正得到的Z值,可以将五张卡片排序为B、A、D、C、E;等级排列法中A、B、C、D、E五张卡片的等级总和分别为10、7、19、14、10,按照计算得到的Z值排序,得到的次序为B、A、E、D、C。 从图2 来看在,在等级排列法中A、C、D的等级排列的次序基本相似,但是B、E两张图片的等级次序相差较大。从图1 来看,是从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的结果的比较,从这张图上来看对A、B的偏爱一直,对C、D的偏爱较一致。对E的爱好程度明显有差异的存在。 具体数据详见表2、表3。 表2 对偶比较法的实验结果和具体运算过程 A B C D E A * B B(B) * C A(A) B(B) * D A(A) D(B) D(D) *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三

中南大学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三数学形态学及其应用

实验三 数学形态学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值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2.掌握基本形态学运算的实现 3.了解形态操作的应用 二.实验基本原理 腐蚀和膨胀是数学形态学最基本的变换,数学形态学的应用几乎覆盖了图像处理的所有领域,给出利用数学形态学对二值图像处理的一些运算。 膨胀就是把连接成分的边界扩大一层的处理。而收缩则是把连接成分的边界点去掉从而缩小一层的处理。 二值形态学 I(x,y), T(i,j)为 0/1图像Θ 腐蚀:[]),(&),(),)((),(0,j i T j y i x I AND y x T I y x E m j i ++=Θ== 膨胀:[]),(&),(),)((),(0 ,j i T j y i x I OR y x T I y x D m j i ++=⊕== 灰度形态学T(i,j)可取10以外的值 腐蚀: []),(),(min ),)((),(1 ,0j i T j y i x I y x T I y x E m j i -++=Θ=-≤≤ 膨胀: []),(),(max ),)((),(1 ,0j i T j y i x I y x T I y x D m j i +++=⊕=-≤≤ 1.腐蚀Erosion: {}x B x B X x ?=Θ: 1B 删两边 2B 删右上 图5-1 剥去一层(皮) 2.膨胀Dilation: {}X B x B X x ↑⊕:= 1B 补两边 2B 补左下 图5-2 添上一层(漆) 3.开运算open :

B B X ⊕Θ=)(X B 4.闭close :∨ Θ⊕=B B X X B )( 5.HMT(Hit-Miss Transform:击中——击不中变换) 条件严格的模板匹配 ),(21T T T =模板由两部分组成。1T :物体,2T :背景。 {} C x x i X T X T X T X ??=?21, 图5-3 击不中变换示意图 性质: (1)φ=2T 时,1T X T X Θ=? (2))()()(21T X T X T X C Θ?Θ=? C T X T X )()(21Θ?Θ= )/()(21T X T X ΘΘ= 6.细化/粗化 (1)细化(Thin ) C T X X T X XoT )(/??=?= 去掉满足匹配条件的点。 图5-4 细化示意图 系统细化{}n B oB XoB T Xo ))(((21=, i B 是1-i B 旋转的结果(90?,180?,270?)共8种情况 适于细化的结构元素 1111000d d I = d d d L 10110 0= (2)粗化(Thick ) )(T X X T X ??=? 用(){}0,01=T (){}0,12=T 时,X X X T X =?=? X 21 1 1 2 3 T ? XoT X ? X X ?T X ΘT T ⊕

实验心理学实验讲义

3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一、实验介绍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对偶比较法和顺序量表的概念,制作颜色爱好的顺序量表。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 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 刺激,则一共可配成 n( n-1)/2 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 n( n-1)次。 二、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 橙(Orange)、黄(Yellow )、绿(Green)、蓝(Blue )、青(Cyan)和白(White )。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 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刺激红橙黄绿蓝青白 红—— 橙 1 —— 黄 2 3 —— 绿12 4 5 —— 蓝13 14 6 7 —— 青19 15 16 8 9 —— 白20 21 17 18 10 11 ——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三、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有每种颜色被选择的次数,即选择分数(C)。 如果要制作等距量表,还需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P= C/(2*( n-1))=C/12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65-82页 4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实验介绍

对偶比较法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实验报告 名称:对偶比较法 课程名称:实验心理学 学号: 姓名: 年级: 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

实验名称:对偶比较法 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表。被试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大二学生,选取2名,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引言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方法 1 被试 选择心理学系两名大二学生作为被试,色觉正常。 2 仪器 彩色铅笔6支,分别是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 3 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蓝(Blue)、和紫(Purple)。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15次后,应再测15次,顺序与前15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实验报告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2012/10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 *** *** ***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 130000) 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表。被试为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同学4名,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关键词:对偶比较法心理顺序量表 1 引言 物理学的方法包括感觉阈限和测量阈上感觉两大类。阈上感觉的测量是通过制作心理量表来实现的。 一个适量的刺激能引起相应的感觉,但是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时,感觉并不按照同样的比例增加。像声音,重量等等。所以要测量心理量是如何随刺激的物理量的变化而变化,就需要制作心理量表。心理量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心理顺序量表没有相等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它只是按照心理的某种标志把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顺序量表上只能查处某事物在一定的心理量顺序中所处的位置,但是它不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差别是相等的。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

作。 等距量表,又称差距量表,它比顺序量表更为精细,不仅能表示顺序关系,还能测量各顺序位置之间的距离。 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间接方法,是把所有的项目两两配对,然后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对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判断,这种特性在两种刺激中哪一个更明显。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统计各个特征的数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顺序量表,再将其转换为等距量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4名在校女大学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2.2 方法 2.2.1材料 不同颜色的笔一套(10支)。,记录纸。 2.2.2方法 1.实验前,主试按下列公式来计算配对数:n(n-1)/2,n为参加比较的刺激的总数。本实验有10种颜色,刺激可配成10(10-1)/2=45对。这样45对刺激可按台阶式或斜线式排出呈现刺激的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 (四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性别 组别 —! 被试姓名 实验名称: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实验目的: 通过比较五种颜色爱好程度,学习用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学习和掌握对等级排列法测 量结果一致性系数的统计方法分析。 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计算机、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 实验材料:四种实验材料(汽车、方块、玫瑰花、人)的图片,每种物品的 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灰、黑,图片被面均为白色,共 36张, 各种颜色的RGB 函数值如表: 表实验材料的 函数颜色参数值 四 实验步骤: 1、 单击等级排列法实验程序的鼠标,进入实验状态。在“实验材料”菜单中选 择实验材料(汽 车、方块、玫瑰花、人),单击“指导语”,便会出现如下实验 指导语: 现在你看到的是一组方块的图片,它们图案相同但颜色不同。用鼠标单击图片的 背景便可翻看图片。在排序前,请你先看一遍所有的图片,根据对不同颜色图片 的喜欢程度,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进行等级排序,并将图片放在下面相应的位置 上。“ 1”代表最喜欢,“ 9”代表最不喜欢。如果对排好的顺序不满意,可以继 续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实验完成后,请用鼠标单击屏幕中心图标,并按确认图 标予以确认。明白上述指导语后,便可以开始等级顺序实验。如还有疑问请查阅 实验帮助。 2、 不同颜色图片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 3、 结果记录:每次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将记录被试的等级排列结果,结果呈现 方式如表。实验结果存入文件名为“实验结果 .txt ”文件中,并可在帮助菜单 的“结果查询”中查询实验结果。结果文件还可以调到 Excel 或SPSS 中进行统 计分析。 评分 姓名— 主试姓名 实验日期 记录姓名 1 、 1 、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2(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753-18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 2(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2(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理解。 (2)学 习戴维南等效参数的各种测量方法。 (3)理解等效置 换的概念。 (4)学习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1)戴维南定理是指—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 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 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电压 等于该端口的开路电压UOC,而电阻等于该端口的全 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如图2-l所示。这个 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称为戴维南等效电路。等效

电路中的电阻称为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所谓等效是指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把有源一端口网络置换后,对有源端口(1-1' )以外的电路的求解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也就是说对端口l-1'以外的电路而言,电流和电压仍然等于置换前的值。外电路可以是不同的。 (2)诺顿定理是戴维南定理的对偶形式,它指出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电导的并联组合来等效置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该一端口的短路电流Isc,而电导等于把该—端口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导Geq=1/Req,见图2-l。 (3)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等效电路是对外部特性而言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时变的还是定常的,只要含源网络内部除独立的电源外都是线性元件,上述等值电路都是正确的。 图2-1 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置换 (4)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开路电压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作者:201201024001 凌红 所属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摘要本次实验目的是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表。被试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学生,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关键字对偶比较法心理顺序量表 1.前言 1.1解释术语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1.2 实验目的 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表。 2.方法 2.1被试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本科生一名,性别女,年龄20,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 2.2材料 E-prime,计算机及键盘。 计算机能产生7种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 两次呈现图像间隔时间为1000毫秒。 几何图像的形状为正方形。

2.3实验设计 本实验自变量是颜色,有5个颜色水平红(Red),绿黄色(Lime),紫(Purple),蓝(Blue),青(Cyan)。因变量是对颜色的喜爱程度。 2.4程序 (1)主试让颜色两两呈现。比完两种颜色之后,换另一对颜色再比较,这样一直呈现下去直到所有颜色都被判断为止。由于每一种颜色都要和另外的颜色配对比较,所以5种颜色共需配成10对即配对数目等于n(n-1)/2(其中n是待比较的样品数目)。但是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相同颜色要比较两次,所以一共要比较20次。 (2)被试坐下,主试开始准备借助计算机向被试呈现成对的颜色,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然后开始实验。 3.结果 1 青 7 2 红 4 3 蓝 3 4 紫 3 5 绿黄 3 ------------------------ 4.讨论 用对偶比较法研究颜色爱好实验结果分析表

DEA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六 数据包络软件(DEA)上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DEA 软件功能; 2. 初步掌握DEA 软件使用。 二、实验方法 1.数据包络分析(DEA ) 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记为DEA )是由运筹学家A .Charnes 和W.W .Cooper 等于1978年提出,以输出/输入作为相对绩效而发展起来的评价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 ,简称DMU )相对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 具有单输入单输出的过程或决策单元其效率可简单的定义为:输出∕输入,A.Charnes 等人将这种思想推广到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生产有效性分析上. 对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过程或决策单元, 其效率可类似定义为: 输出项加权和∕输入项加权和, 形成了仅仅依靠分析生产决策单元(DMU )的投入与产出数据, 来评价多输入与多输出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有效性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以数学规划为工具, 利用观测样本点构成的 “悬浮” 在整个样本上的分段超平面, 来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 2. DEA 模型 DEA 方法中运用较多的是2 C R 模型。设存在有n 个决策单元i DMU , i=1,2, …… ,n,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 种输入和p 种输出,其中第i 个决策单元i DMU 的输入表示为12(,,,)T i i i mi x x x x = ,输出表示为12(,,,)T i i i mi y y y y = ,权重 表示为12(,,,)T m v v v v =???,12(,,,)T s u u u u =???。并且0,0s i t i x y ≥≥,其中 1,2,,;1,2,,;1s m t p i n === 。 T i i T i u y h v x =为第j 个决策单元j DMU 的效率评价指数。 对0DMU 进行效率评价,总可以选择权系数u,v ,在各个DMU 的效率评价指数不超过1的条件下使0h 最大,于是有如下优化模型(即2C R 模型) 00 max T T u y h v x = 1,1,2,,0,0T i i T i u y h i n v x u v ?=≤=??????≥≥? 2C R 模型的线性规划形式是基于凸性、锥性、无效性、最小性等生产公理体 系假设得到的,通过Charess-Cooper 变换,2 C R 模型的分式规划形式可以等价

对偶比较法_等级排列法和两极递进式排序法的比较

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和两极递进式排序法的比较 Ξ 田晓明 冯成志ΞΞ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心理学系,苏州,215006) 摘 要 排序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应用,但对于不同排序方法排序结果的比较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颜色偏好实验考察了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和两极递进式排序法三种排序方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指标,并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三种排序方法在颜色偏好的判断作业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其中以对偶比较法的稳定性稍高;三种排序方法在稳定性、经济性、简便性、直观性和适用条件上各有优劣,文末就三种排序方法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两极递进式排序法,颜色偏好 1 引言 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建立顺序量表的常用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被试以一定标准将刺激排序,尽管其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1];但被试在等级排列时会随着被比较刺激数目的增加变得难以抉择,有研究者建议采用等级排列法时刺激的数目以不超过25为宜[2]。对偶比较法首先将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逐对呈现,让被试就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判断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在这个特性上更明显。其优点是可以检测被试在比较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非传递性,即比较过程中出现三角循环现象;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两两比较的次数随N 的增大而快速增加,一般说来被比较对象不超过15个[3]。另外一种较少提及的方法是两极递进式排序法,是从同时呈现的许多刺激中根据一定标准先筛选出最优的n (n ≥1)个刺激,再筛选出n (n ≥1)个最劣的刺激;然后对剩余的刺激进行层层递进式两极评判,直至筛选完毕。该方法在绩效评估中应用较多,由于从一批员工中区分出最好的和最差的相对比较容易,两极递进式排序法更受人们的欢迎。 这些方法不仅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对社会价值的判断、心理健康评估、感知觉的测量、跨文化比较及偏好判断等[4-9];而且在教育学、生物测量学、经济学、市场与广告学、医学、计算机工程和管理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10-16]。有研究还就对偶比较法数据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17],充分说明了排序方法在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但就不同排序方法的比较却未见报道,那么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和两极递进式排序法所产生 的排序结果稳定性怎样?是否具有一致性?孰优孰 劣?能否利用两极递进式排序法建立顺序量表?本文拟通过颜色偏好实验来回答上述问题,以期为排序方法的实践应用提供实验支持。 2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研究对象为苏州大学45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21名,男生7名;研究生24名,男生8名),年龄介于20~31岁,平均年龄23岁,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矫正视力及色觉正常。212 实验材料 10种尺寸为100×60像素的颜色块为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在观察距离为57cm 时所形成的视角为3114°×1188° (观察距离不固定)。在等级排列法和两极递进式排序法中,色块以5行2列的格式呈现,行间距和列间距分别为1157°视角和1101°视角;对偶比较法以左右方式呈现颜色对,间距为0147°视角。213 实验程序 等级排列法中,被试根据对10种颜色的喜好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用鼠标点击相应色块,全部排序结束后提交结果,10种颜色在网格内随机呈现。对偶比较法中,10种颜色两两配对,被试用鼠标点击消除了空间误差并随机化处理的逐对呈现的两种颜色中更喜爱的一种。两极递进式排序法与等级排列法相似,只是被试需要根据屏幕上呈现的指导语从两极选出一定数目最喜爱和最不喜爱的颜色,本实验中采用2/2,2/2,1/1,即选出最喜爱的2种,然后是最不喜爱的2种,以此类推。214 实验设计 研究采用3(排序方法:等级排列、对偶比较和 ΞΞΞ通讯作者:冯成志。E 2mail :Psyfeng @gmail 1com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8JA630054)、江苏省软科学基金(BR2008022)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788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32(4):788-791

第四节 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第四节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一、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又称比较判断法。这个方法由费希纳(1896)的实验美学选择法发展而来,由 寇思(工blrnl894)在其颜色爱好的研究报告中介绍出来,后来又经瑟斯顿进一步发展完善,因此,该方法又称瑟斯顿第五型比较判断法。这个方法类似恒定刺激法,按照恒定刺激法的方式,应让被试比较标准刺激相变异刺激。但用这个方法比较美感和态度时,标准刺激要屡次出现,会使人看腻了而影响正确判断,从而改成两刺激对偶比较,这样可以克服恒定法的不足,但其结果又能转化为恒定刺激法的结果。 1、对偶比较法的具体步骤 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两两配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两个刺激中哪一个刺激的某种屑性更明显,如甲物比乙物好看,受欢迎……它要求每一个刺激都要分别与其它刺激比较一次。如果用n代表相比较刺激的数目,那么比较的总次数就是:n(n—I)/2。例如10个刺激,若每一个刺激都与其它的刺激比较一次,则需比较10(10一1)/2=45次。为了控制空间误差、时间误差等系统误差,要求每对刺激随机呈现,用AB法平衡空间和时间误差,即每对的两次比较中某刺激先呈现,在另一次比较时,则后出现等。 记录方式有两种 (I)用字母表示,即当A与B比较时被试觉得A比B好(即某一属性明显)就在A行 B列的交叉处写上“A”,如果B与G比较时,被试报告G比B好,就在B行G列的交叉处写上G,最后统计得分时,记录表上4的个数即为4的分数,同样,B的个数为B的分数,依此类推。这个得分,称作选择分数,用字母c表示。所有各刺激所得选择分数的总和应该是比较的总次数,即c=n(n一1)/2.最后可用这一点,对选择分数的计算是否有误进行核对。 (2)用“1”表示某一特征明显,“o”表示不明显。 c分数的计算很简单,纵列“o”的个数或横行“1”的个数,就是该项的得分数。关于对选择分数进行核对,前面所讲是在只进行一轮比较,即每一个刺激与另外的刺激只比较一次时c=n(n一1)/2。实验中为控制空间、时间等系统误差往往需要比较2次、4次……,因此,c就应是n(n一1)/2乘上同一对刺激相比较的次数。 选择分数百分数的计算是将每个选择分数都除以(n一1),因为,有n个刺激,每一刺激都要与其他刺激比较一次,这样对某一刺激来说,须比较n一1次,因此所得c的最高分数应是(n一1)分。 用这种方法计算百分数,在出现c为0或c=n—l时,对于以后的正态转换有一定因难,故选择分数百分数的计算一胶还采用将每一个选择分数加o.5分的办法,其意义是每一个刺激自身相比,无所谓好坏,各得o.5分。这样,再计算百分数P时,就用n代替n一1去除c。 3.对偶比较的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 对偶比较是被试对每对刺激中的两个成份进行选择,即某一属性是明显还是不明显,所以实验是两个类别的反应.这同恒定刺激法的两类反应一样,如果把这两类反应称作“有”和“无”或考是“成功”和“失败”,那么每个刺激的选择分数,就是报告“有”或“成功”的次数,而其百分数P,就是报告“有”或“成功”的百分数。在上表所举的例子中,H的次数是零,即成功次数为零.面A刺激的次数是9次,就是对所有的刺激来说其成功次数是9次,百分数是1,J刺激成功的比例只有22.6……。选择分数的百分数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某一刺激的某个属性被选择为明显的比率。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1002班王燕 摘要:本实验采用了对偶比较法测定了两名被试对颜色的爱好程度,并发现了不同被试之间颜色爱好的差异性,从中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 关键字:对偶比较法顺序量表颜色爱好量表空间误差 1.前言: 1.1 心理量表是传统心理物理法中用来测量阈限上感觉的一种方法。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主要有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等距量表(equal-interval scale)、比率量表(ratio scale)。其中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不等距,没有绝对零点,它只要求将事物按某一标准排出一个次序。建立此量表的的要求就是让数字的大小对应事物属性的等级,而不需要关心量表的单位是否一致。因此,顺序量表的建立比较简单,一般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来制作此量表。 1.2 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这种方法是把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的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一个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每个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做比较,假如以n作为刺激的总数,那么配对的数目应为n(n-1)/2对。每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1.3 对偶比较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顺序量表,还仅仅是针对一个被试的心理物理量表,尚不能直接推广到更大的人群中;第二,这一量表模型要求对偶比较是可传递的(transitive),如果刺激A优于刺激B,而且刺激B优于刺激C,那么刺激A优先于刺激C,然而,有些情况下这种传递性难以保证,这时就不能采用对偶比较法了。 2.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材料:红、橙、黄、绿、蓝、青、橘红共7种颜色圆,配成对,每对刺激比较两次,第二次呈现的顺序相反,左右位置对调,共42次。 2.2 被试: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大二年级学生一名。 2.3 实验程序: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线性系统状态空间分析 1、模型转换 图1、模型转换示意图及所用命令 传递函数一般形式: )()(11101110n m a s a s a s a b s b s b s b s G n n n n m m m m ≤++++++++= ---- MATLAB 表示为:G=tf(num,den),其中num,den 分别是上式中分子,分母系数矩阵。 零极点形式: ∏∏==--= n i j m i i p s z s K s G 1 1 ) () ()( MATLAB 表示为:G=zpk(Z,P,K),其中 Z ,P ,K 分别表示上式中的零点矩阵,极点矩阵和增益。 传递函数向状态空间转换:[A,B,C,D] = TF2SS(NUM,DEN); 状态空间转换向传递函数:[NUM,DEN] = SS2TF(A,B,C,D,iu)---iu 表示对系统的第iu 个输入量求传递函数;对单输入iu 为1; 验证教材P438页的例9-6。求P512的9-6题的状态空间描述。 >> A=[0 1;0 -2];

>> B=[1 0;0 1]; >> C=[1 0;0 1]; >> D=[0 0;0 0]; >> [NUM,DEN] = ss2tf(A,B,C,D,1) NUM = 0 1 2 0 0 0 DEN = 1 2 0 >> [NUM,DEN] = ss2tf(A,B,C,D,2) NUM = 0 0 1 0 1 0 DEN = 1 2 0 给出的结果是正确的,是没有约分过的形式 P512 9-6 >> [A,B,C,D]=tf2ss([1 6 8],[1 4 3])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尤叶10094002 1引言 顺序量表的建立方法有两种,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的特点是一次性地将需要比较的刺激全部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序。主试将多个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则是把所有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最后按每个刺激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作一个顺序量表。在对偶比较法中,要注意同一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前后两次的呈现要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进行平衡。所有的刺激对呈现的顺序也要按照台阶式或斜线式的方法进行安排。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5种图片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量表。 2 方法 2.1 被试某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六名,三名男生三名女生,22岁 2.2仪器5种的不同的图片 2.3 实验程序 ㈠等级排列法 ⒈排定呈现5种图片的顺序,见表1。 ⒉给被试如下的指示语: “请你做一个图片爱好的试验,这里有5张不同颜色的图片(将图片放在桌面上),要求你按自己喜爱的程度排一个顺序:将最喜欢的图片放在最左边,最不喜欢的放在最右边,其余的3张,按自己喜欢的程度依次排在两者之间。如果你排好后觉得还不满意,可以再改,直到你觉得满意为止。这个实验无所谓对错,只要你能按自己对某种物品的爱好程度排顺序就行。现在就请开始。” ⒊主试作好记录。 ⒋换被试乙,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 ㈡对偶比较法 ⒈按台阶式或斜线式排出呈现刺激的顺序,见表2。 ⒉给被试如下的指示语: “我每次都给你看两张图片,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张,最好能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一张。” ⒊按预定的顺序呈现各对图片,每次都要将两张图片同时放到被试前的桌面固定位置上,一左一右。被试的反应要记到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做完10次后休息2分钟,然后再用相反的顺序比较10次,这10次每两张图片呈现的位置要和前面呈现时的左右位置调换一下。 3 结果 分别用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所做两次试验,得到两组不同结果,具体结果与运算过程详见表1和表2 表1 等级排列法的实验结果和具体运算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