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多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多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多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多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道德品质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标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的敏感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幼儿将来能成长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在细微处下功夫,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

标签:幼儿品德培养

一、故事影响

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理,而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帮助思考。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需要寻找一定的载体,使用特殊的教育方法。而儿童故事,特别是生活故事语言口语化,情节简单生动,想像丰富奇特,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在幼儿品德养成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幼儿非常愿意从故事中去学习主人公的良好品德。我们应充分发挥故事对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价值。如《小熊过桥》能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要有自信心并勇敢地战胜困难,知道在别人发生困难时应积极鼓励并予以帮助;《小红帽》告诉幼儿在遇见坏人的时候要机智勇敢;《萝卜回来了》、《小山羊过桥》帮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应该团结互助的道理等等。作为成人,我们要引导幼儿喜欢故事,帮助幼儿选择故事。如世界儿童文学精品《安徒生童话》、家喻户晓的《丑小鸭》、一生乐于助人的《雷锋叔叔的故事》、蕴含着许多中华美德的《中华美德故事》等等,都能给幼儿最适合的道德教育,我们就应充分发挥故事对幼儿道德养成教育的价值。

二、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就是通过他人的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去教育影响幼儿的一种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作为启蒙教育的老师,更要做到以身作则,时刻牢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传统,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去熏陶孩子。教师在做到为人师表的同时,还应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尤其是幼儿伙伴中的好人好事。这种来自幼儿群体的“榜样”形象化、具体化,可使其他幼儿知道如何去做,让幼儿在群体中总是有“榜”可依,有“样”可学。

三、行为评价

家长和老师要对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它能及时引起幼儿内心的情绪体验,从而控制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