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练习题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练习题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练习题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练习题

一、判断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

(F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

(F )与用文件系统来管理数据相比,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增加了数据冗余度。

(F )一个信息只能用一种数据形式来表示。

(F )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F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F )E-R模型只能转换为关系模型,不能转换为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

(F )如果一个实体A对应多个实体B,则A与B之间必然是一对多的联系。

[关系型数据库基本原理]

(F )一个关系的主键只能包含一个属性。

(F )在实体-联系模型中,实体具有属性,联系不能具有属性。

(F )关系运算中,选择运算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投影运算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

(F )在一个关系模式中,如果A->B,B->C,则称C部分依赖于A。

(F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可转换为关系模式,联系不能转换为关系模式。

(F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所有的联系都必须转换为独立的关系模式。

[数据库的管理]

(T )数据库的文件包括数据文件、事务日志文件和索引文件。

(F )数据库的一个数据文件可以属于多个文件组。

(F)在SQL Server中,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ldf。

(T )事务日志文件不属于任何文件组。

(T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0个次数据文件。

(F )每个数据库可以有1个或多个主数据文件。

[表的管理]

(F )创建一个表时,对于表的每一列,必须指明数据类型和长度,例如“生日datetime(8)”。( T)在SQL Server中,nchar数据类型与nvarchar数据类型的区别是,前者是固定长度的,后者是可变长度的。

(T )在SQL Server中,存储逻辑型数据值的数据类型是bit.

(F )SQL中的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实现数据增、删、改、查等数据操作。

(F )对于逻辑型的属性,赋值是只能写“YES”或“NO”。

(T)在SQL语句中,对一个字符型的属性赋值,应该两边用单引号将值包括起来。

[数据查询]

(F )关系型数据库的连接查询有内连接和外连接之分,内连接只能实现两个表的查询,外连接可以实现多个表的查询。

(F )在SELECT语句的WHERE子句部分,不能再使用SELECT语句。

(T )在进行分组统计时,如果需要对分组进行筛选,应使用HAVING语句而不是WHERE语句。(T )having子句作用于组,必须与group by子句连用,用来指定每一分组应满足的条件。

(F )数据查询语句select的语法中,必不可少的子句是select 和where。

(F )如果要使select的查询结果排序输出,需要用group by子句配合。

(F )DELETE FROM 语句将表结构同表中数据全部删除。

[索引与视图]

(F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速度,最好在数据表的每个字段都建立索引。

(F )聚集索引一定是唯一性索引,非聚集索引一定是非唯一性索引。

(T )主键索引必然是唯一索引。

(F )视图一旦创建,就存储了数据。

(F)视图只能用来查看数据,不能在视图上进行数据更新。

(F )视图只能用来查看一个基本表的数据,相当于在一个基本表上的投影与选择。

(F )当用户删除一个表后,基于该表建立的视图也不存在了。

[数据完整性]

(F )数据完整性有3种类型: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更新完整性。

(F )外键约束定义了表与表之间的关系,用于保证实体完整性。

(F )检查约束和默认约束都用于保证数据的实体完整性。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T )存储过程可以带参数,从而增加调用灵活性。

(F )SQL SERVER中的所有存储过程都必须由用户自定义,系统本身没有定义好的存储过程。

(F )存储过程一旦创建,其脚本就被加密,不能再次编辑修改。

(F )触发器被定义以后,只有当用户调用它时才触发,用户不调用时触发器不起作用。

(F )可以根据完整性的需要,对某一个表定义SELECT触发器。

(F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事务中的每一个操作彼此是独立的。

(T )表的每个触发动作只能有一个INSTEAD OF 触发器

(T )在表或视图上执行select操作不会激活触发器。

(T )Tempdb数据库保存所有的临时表和临时存储过程。

(T )建表时,在表名前用“#”前缀表是本地临时表。

[数据的安全管理]

(T )SQL Server身份验证有两种模式: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身份验证模式。

(F )凡可以登录到SQL Server上的用户,都可以打开任意数据库,并读取数据库中的表。

(F )如果一个用户能读取某数据库的某表的数据,则该用户必然能对该表的数据进行修改。[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T )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导入到一个Excel文件中。

(F )SQL Server只支持完全备份、事务日志备份、差异备份三种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F )在SQL Server上进行数据库分离,意味着删除数据文件。

二、选择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

E-R图用于描述数据库的(A)。

A.概念模型 B. 物理模型

C.存储模型 D. 逻辑模型

ER图中的主要元素是(B)。

A.结点、记录和文件 B. 实体、联系和属性

C.记录、文件和表 D. 记录、表、属性

以下(A)组术语属于概念模型的范畴。

A. 实体和联系

B. 文件和文件组

C. 索引和视图

D. 存储过程与触发器

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

A.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

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D.内模式

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B)。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射的主要作用是(A)。

A.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 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在DBS、DBMS、DB三者的关系是(A)。

A. DBS包括DBMS和DB

B. DBMS包括DBS和DB

C. DB包括DBS和DBMS

D. 三者的包含关系在不同的场合下会发生改变

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视图是(D)

A 内模式

B 模式

C 存储模式

D 外模式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钟,不包括(D )

A 完整性规则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操作

D 并发控制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是为了解决关系数据库的(A)问题而引入的。

A 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

B 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中的冗余数据是指(D)的数据

A 容易产生错误

B 容易产生冲突

C 无关紧要

D 由基本数据导出

[关系型数据库基本原理]

A∩B可等价替换为(A)。

A. A-(A-B)

B. AU(A-B)

C. A-(B-A)

D. B-(A-B)

有关系:教师(编号,姓名,生日,职称),从关系中查询所有教授的情况应使用(B)关系运算。

A.投影 B. 选择

C. 连接

D. 笛卡儿积

有关系:教师(编号,姓名,生日,职称),从关系中查询所有教师的姓名和生日应使用(A)关系运算。

A.投影 B. 选择

C. 连接

D. 笛卡儿积

有关系:销售(商品号,推销员编号,销售日期,客户名),那么,该关系的主键是(D)。

A.商品号 B. 商品号,推销员编号

C. (商品号,推销员编号,销售日期)

D. (商品号,推销员编号,销售日期,客户名)

有关系:教学(学号、教工号、课程号),每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以由多名学生来选修,每个老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以由多个老师来讲授,那么该关系的主键是(C)。

A. 课程号

B. 教工号

C. (学号,教工号,课程号)

D. (学号,教工号)

有关系:教学(学号、班级号、班主任,班主任联系电话),一个学生只能属于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一个班主任只有一个联系电话,那么该关系的主键是﹝A﹞。

A. 学号

B. 班级号

C. (学号,班级号)

D. (学号,班级号,班主任)

关系代数中的连接运算是由(B )操作导出的。

A 选择和投影

B 选择和笛卡儿积

C 投影、选择、笛卡儿积

D 投影和笛卡儿积

设有两个关系R(A,B)和S(B,C),与下列SELECT语句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C )

SELECT A,B FROM R WHERE B NOT IN

(SELECT B FROM S WHERE C='C56')

A.πA,B(σC≠'C56'(R?S))

B.πA,B(R ? S)

C≠'C56‘

C.R-πA,B(σC= 'C56'(R?S))

D.R-πA,B(σC≠'C56'(R?S))

[数据库管理]

下面(A)不是SQL Server的数据库对象。

A. SQL语句

B. 存储过程

C. 索引

D. 触发器

SQL Server的物理存储主要包括两类文件,它们是(B)。

A. 图片文件和文本文件

B. 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

C. 函数文件和数据文件

D. 源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SQL Server事务日志文件的扩展名为(C)。

A. mdf

B. ndf

C. ldf

D. idx

下列sql语句中,(D) 不是数据定义语句

A CREATE TABLE

B drop view

C create view

D grant

SQL语言通常称为(A)

A 结构化查询语言

B 结构化控制语言

C 结构化定义语言

D 结构化操纵语言

以下( D )不是数据库对象

A 表

B 视图

C 索引

D 备份

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的文件是(A )

A 数据文件

B 事务日志文件

C 文本文件

D 图像文件

用于数据库恢复的重要文件是( D )

A 数据库文件

B 索引文件

C 备注文件

D 事务日志文件

[表的管理]

如果表S(A,B,C)中,设置A为主键,当向S表插入一行新数据时,该行(D)。

A. A,B,C属性的值都可以与已有的行相同

B. A,B,C属性的值都不能与已有的行相同

C. A属性的值不能与已有的行相同,但允许为空

D. A属性的值不能与已有的行相同,也不能为空

在SQL Server的以下数据类型中,最适合表示一个人的体重(公斤,保留一位小数)的是(D )。

A. char

B. float

C. tinyint

D. numeric

对于数据库中的表A,如果想要清空A中的数据且不留下事务日志,应使用(D)。

A. DELETE TABLE A

B. DROP TABLE A

C. ALTER TABLE A

D. TRUNCATE TABLE A

[数据查询]

对R和S进行连接查询时,如果想在显示中保留R的所有行应该使用(C)。

A.R全外连接S B. R内连接S

C.R左外连接S D. 右外连接S

对R和S进行连接查询时,如果想在显示中保留S的所有行应该使用(D)。

A. R全外连接S

B. R内连接S

C.R左外连接S

D. R右外连接S

对R和S进行连接查询时,如果想在显示中保留R和S的所有行应该使用(A)。

A. R全外连接S

B. R内连接S

C. R左外连接S

D. 右外连接S

已知关系:学生﹝学号,姓名,年龄﹞,如果按年龄降序列出所有学生,并且相同年龄的学生按姓名升序排列。则排序子句应该是﹝B﹞。

A. Order By 年龄,姓名

B. Order By 年龄 Desc,姓名

C. Order By 姓名,年龄 Desc

D. B项与C项都正确

已知关系:员工﹝工号,入职日期,部门﹞,如果按部门降序列出所有员工,并且相同部门的员工按入职日期升序排列,则排序子句应该是﹝C﹞。

A. Order By 部门,入职日期

B. Order By 入职日期,部门 DESC

C. Order By 部门 DESC,入职日期

D. B项与C项都正确

已知关系:课程﹝编号,学分,开课学期,如果按开课学期升序排列,同一学期的按学分降序排列,则排序子句应该是﹝C﹞。

A. Order By 学分,开课学期

B. Order By 开课学期,学分

C. Order By 开课学期,学分 DESC

D. Order By 开课学期,学分 ASC

对工资表(员工号,姓名,部门号,月薪)进行查询,列出属于D01号部门,且工资高于所有D02号部门员工工资的员工信息,查询语句的WHERE子句应使用(B)。

A.部门号=‘D01’ AND 月薪>ANY (SELECT 月薪 FROM 员工表WHERE 部门号='D02')

B.部门号=‘D01’ AND 月薪>ALL (SELECT 月薪 FROM 员工表WHERE 部门号='D02')

C.部门号=‘D01’ AND 月薪>(SELECT 月薪 FROM 员工表WHERE 部门号='D02')

D.部门号=‘D01’ or 月薪>ALL(SELECT 月薪 FROM 员工表WHERE 部门号='D02') 对工资表(员工号,姓名,部门号,月薪)进行查询,分部门统计人数和平均工资,查询语句应使用(D )。

A. SELECT 部门号,Count(*),AVG(月薪) FROM 工资表 GROUP BY 月薪

B. SELECT 姓名,Count(*),AVG(月薪) FROM 工资表 GROUP BY 部门号

C. SELECT 部门号,Count(月薪),AVG(*) FROM 工资表 GROUP BY 部门号

D. SELECT 部门号,Count(月薪),AVG(月薪) FROM 工资表 GROUP BY 部门号

对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进行统计,分性别统计人数和平均身高,查询语句应使用(D)。

A.SELECT 性别,Count(*),AVG(身高) FROM 学生表 GROUP BY 身高

B.SELECT 姓名,Count(*),AVG(身高) 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性别

C.SELECT 性别,Count(身高),AVG(*) 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性别

D.SELECT 性别,Count(*),AVG(身高) FROM 学生表 GROUP BY 性别

学生成绩表grade中有字段score(float),现要把所有在55-60之间的分数提高5分,以下语句正确的是(B )

A update grade set score=score+5 where score in 55 (60)

B update grade set score=score+5 where score>=55 and score<=60

C update grade set score=score+5 where score between 55 or 60

D update grade set score=score+5 where score<=55 and score>=60

[索引与视图]

建立索引的主要目的是(B)。

A. 节省存储空间

B. 提高检索速度

C.提高检索和更新速度 C. 增强数据安全性

对于索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一个数据表只能有一个索引

B.一个数据表只能有一个唯一索引

C.一个数据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D.一个数据标只能有一个非聚集索引

Create Unique Nonclustered Index writer_index On 作者信息(作者编号)语句执行后,在作者信息表上创建了一个﹝D﹞索引。

A.惟一聚集索引

B.聚集索引

C.主键索引

D.惟一非聚集索引

对于视图,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

A.视图显示的数据可以取自于多个基础表。

B.视图并不存储数据,每次查看视图时,视图中的数据来源于基础表

C.可以基于一个视图,一次性地更改多个基础表的数据

D.视图存在于内存中,每次重新启动DBMS时,视图便会自动消失。

删除视图用下面哪条语句(A)。

A.DROP VIEW B. DELETE VIEW

C. REMOVE VIEW

D. RM VIEW

对所有的视图都可以进行(B)操作。

A.插入数据 B. 选择数据

C. 更新数据

D. 删除数据

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C )

A 更新视图

B 查询

C 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表

D 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

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C )字段的值进行排序。

A 一个

B 多个C一个或多个 D 零个

下列关于索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 索引是一个指向表中数据的指针

B 索引是在元组上建立的一种数据库对象

C 索引的建立和删除对数据毫无影响

D 表被删除时将同时删除表上建立的索引

在创建表的同时,可以用(A )来创建唯一性索引

A 设置主键约束或唯一约束

B create table ,create index

C create index

D 都可以

[数据完整性]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用于实现参照完整性的办法是(C)。

A.设置默认值 B. 设置检查约束

C. 设置外键约束

D. 设置主键约束

设属性A是关系R的唯一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NULL),这是﹝D﹞规则。

A. 域完整性

B. 参照完整性

C.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D. 实体完整性

以下方法中,用于实现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办法是(B)。

A.为字段设置数据类型 B.设置检查约束

C. 设置外键约束

D.设置主键约束

[存储过程与触发器]

关于存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C)。

A.存储过程存在于内存中,每次重新启动DBMS时,便会自动消失

B.存储过程在每次调用时都会被编译一次

C.存储过程可以包含输入和输出函数,增加了调用时的灵活性

D.执行一次存储过程所花的时间,比执行相同的SQL批处理要长

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是(D)。

A. 一个DELETE和一个SELECT

B.一个SELECT和一个DELETE

C. 两个UPDATE

D.两个SELECT

当触发器执行时,系统会创建临时表保存用户操作更改的行的新值和旧值, UPDATE操作所涉及的值会被临时保存在(D)。

A. updated表

B. inserted 表

C. deleted表

D. inserted表和deleted表

在表或视图上执行( D )操作不会激活触发器

A insert

B update

C delete

D select

存储过程是一组预定义并( B )的t-sql语句

A 保存

B 编译

C 解释

D 编写

一个事务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这是事务的( A )特性。

A原子性 B 一致性 C 隔离性 D 持久性

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 C )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隔离性

D 持久性

t-sql语句中,用(B )语句实现对事务的回滚

A create table

B rollback

C grant和revoke

D commit

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采取( C )

A 完整性控制

B 访问控制

C 并发控制

D 安全性控制

在数据库系统中,死锁属于(B )

A 系统故障

B 事务故障 D 介质故障 D 程序故障

[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一组具有相同权限的用户被称为(A)。

A. 角色

B. 数据

C. 视图

D. 结构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属于﹝C﹞。

A.事务故障

B.系统故障

C.介质故障

D.运行故障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下列(C)操作可以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的转换和转移。

A.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操作

B.对数据库进行还原操作

C.对数据库的导入与导出操作

D.更改数据库文件的后辍

以下关于数据库分离与附加的描述,错误的是(A)。

A.进行数据库分离操作时,可以同时进行更新操作

B.移动数据库前,最好为数据库做一个完整备份

C.要确保数据库移动的目标有足够的空间,满足数据库的增长

D.分离数据库并没有将数据库文件从磁盘上删除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 B )

A 简单恢复模型不允许高性能大容量复制操作

B 完全恢复模型可以恢复到任意即时点

C 大容量日志记录恢复可以允许数据库恢复到任意即时点

D 完全恢复模型在大容量复制时会造成严重数据丢失

日志文件的主要作用是处理数据库的( C )。

A 安全性

B 完整性

C 恢复

D 并发控制

三、填空题

设关系模式R(A,B,C,D),(A,B)->C,A->D是R的属性依赖函数,则由于R中存在__部分__依赖,故关系模式不满足2NF,为使R满足2NF,应将R分解为___A、B、C__和____A、D_____。()

设关系模式R(A,B,C,D),(A,B)->C,C->D是R的属性依赖函数,则由于R中存在__传递___依赖,故不满足3NF,为使R满足3NF,应将R分解为___A、B、C__和__C、D________。() 对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要求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果关系R的函数依赖集中不存在传递依赖,则称R满足__无传递依赖__,如果不存在部分依赖,则称R满足_____完全依赖_____,如果R 中的属性不能分解为更基本的成员,则称R满足_____属性原子性____。()

SQL包括三个部分,数据定义语言简写作__DDL___,数据操纵语言简写作___DML___,数据控制语言简写作______DCL______。()

数据库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员。

在聚集索引中,表中各行的物理顺序和键值的逻辑顺序相同。

运用索引可以使数据库程序迅速找到表中的数据,而不必扫描整个数据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库通常被划分为用户视图和物理视图。

tempdb数据库中保存所有的临时表和临时数据、临时创建的存储过程。

修改表的字段名可以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

t-sql中删除记录可以使用delete或truncate 语句。

联合查询是指使用union运算符将多个查询结果合并在一起。

关系型数据的数据完整性包括___实体完整性___,__参照完整性___和__用户自定义完整性__。()

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DBMS中用约束来保证外整性,其中,主键约束用于保证___实体完整性_____,外键约束用于保证______参照完整性_______,检查约束用于实现____用户自定义完整性_____。()。

写出约束的中文名,PRIMARY KEY约束被称为__主键__约束,UNIQUE约束被称为__唯一__约束,CHECK约束被称为___检查__约束。()

事务具有四项基本属性,分别是原子性、__一致性__,____隔离性___和___持久性___.() 在存储过程中可以定义事务,开始事务的关键词是____begin tran_______,提交事务的关键词是_ __commit tran___,回退事务的关键词是______rollback tran_____。()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基于表创建,主要用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触发器可以在对一个表进行增、删和改操作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操作时被自动调用执行。

SQL Server中的权限包括3种类型:___对象权限___,___语句权限__和___暗示性权限___。()

在SQL Server中,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包括__登陆账户__管理、数据库用户管理、__角色___管理和__权限_管理、架构管理。()

sql server 的固定角色包括固定服务器角色和固定数据库角色。

使用T-SQL语句grant授予用户或角色权限,使用__deny___禁止权限,使用REVOKE 撤销以前授予或拒绝的权限。

四、综合题

1有关系模式R(U,F),属性集U={A,B,C,D,E},函数

依赖集合F={C->A, BC->D, D->E},请回答如下的问题:

(1) R最高属于第几范式? 说明理由;

(2) 请分解R为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集合,并给出每个关系的主码:

(1)R最高属于第1范式,因为R中存在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

(2)R1(B,C,D);R2(A,C);R3(D,E)

2 在studentdb数据库中,有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所在系),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表(学号,课程号,成绩)

程序填空:

1 Create proc st_g

As

Begin

Select x.学号,x.姓名,y.分数

From stu_info x, grade y

Where x.学号=y. 学号

End

该段程序完成的功能是。

2 create proc st_ag

As

Begin

Select 学号,avg(分数)as 平均分

From grade

Group by 学号

End

该段程序完成的功能是。

3 create proc st_up

@a char(10),

@b char(6),

@c float

As

Update grade

Set 分数=@c

Where 学号=@a and 课程号=@b

当执行此存储过程时,输入数据为‘1234500005’,‘NN0005’,90时,结果是:

Sql语句:

1向学生表中增加一条数据(1234500010,张三,男,1990-12-22,网络系)

insert into(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所在系)

values(‘1234500010’,’张三’,’男’,’1990-12-22’,’网络系’)

2查询学生表中年龄在19-21之间的女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学生表

where 性别=’女’ and datediff(year,生日,getdate())>=19 and datediff(year,生日,getdate())<=31

3查询成绩不在80-90分范围内的课程信息。

select * from 课程表

where 课程号not in (select 课程号from 成绩表where 成绩between 80 and 90)

4查询课程名中不含有“网络”的课程信息。

select * from 课程表

where 课程名not like‘%网络%‘

5将学生表按生日列排序,输出年龄最小的前三条学生记录。

select top 3 * from 学生表

order by 生日desc

6创建视图view1,查询学生选修课程情况,显示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create view view1

as

select a.学号,a.姓名,b.课程号,c.课程名,b.成绩from 学生表a

join 成绩表b on a.学号=b.学号

join 课程表c on b.课程号=c.课程号

7在成绩表中统计平均成绩大于80分的学生信息,要求显示学号和平均成绩。

select 学号,avg(成绩) from 成绩表

group by 学号

having avg(成绩)>80

8查询选修了“计算机网络”的学生修读信息,要求显示学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分数。

select a.学号,a.姓名,c.课程编号,c.课程名称,b.分数from 学生表a

join 成绩表b on a.学号=b.学号

join 课程表c on b.课程编号=c.课程编号

where a.学号not in

(select 学号from 成绩表b

join 课程表c on b.课程编号=c.课程编号

where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樊昌信

第一章习题 习题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 ()b 25.3105.0log E log E 1 log 222 E =-=-==P P I 习题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 习题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2)平均信息量为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7.197977.1100B b =?==H R R 习题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解:3 11 200 Bd 5*10B B R T -= == 习题 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 =比特/符号 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1000*5.795790 b/s b R mH === 。 习题 设一个信息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 us 。试求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解:B 6B 11 8000 Bd 125*10 R T -= == 等概时,s kb M R R B b /164log *8000log 22===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及思考题.

COOH O H +△ O —COCH 3 COOH COOH O —COCH 3 实验7-2 阿斯匹林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阿司匹林制备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通过阿司匹林制备实验,初步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等方法。 3.巩固称量、溶解、加热、结晶、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水杨酸分子中含羟基(—OH )、羧基(—COOH ),具有双官能团。本实验采用以强酸为硫酸[1]为催化剂,以乙酐为乙酰化试剂,与水杨酸的酚羟基发生酰化作用形成酯。反应如下: M=138.12 M=102.09 M=180.15 引入酰基的试剂叫酰化试剂,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酰氯、乙酐、冰乙酸。本实验选用经济合理而反应较快的乙酐作酰化剂。 副反应有: —COOH —COOH —C —O — + —OH OH OH 水杨酰水杨酸 —COOH HO — —COO — 乙酰水杨酰水杨酸 制备的粗产品不纯,除上面两副产品外,可能还有没有反应的水杨酸等杂质。 本实验用FeCl 3检查产品的纯度,此外还可采用测定熔点的方法检测纯度。杂质中有未反应完酚羟基,遇FeCl 3呈紫蓝色。如果在产品中加入一定量的FeCl 3,无颜色变化,则认为纯度基本达到要求。 利用阿斯匹林的钠盐溶于水来分离少量不溶性聚合物。 三、实验试剂 水杨酸2.00g(0.015mol),乙酸酐5mL(0.053mol),饱和NaHCO 3(aq),4mol/L 盐酸,浓流酸,冰块,95%乙醇,蒸馏水,1%FeCl 3 。 四、实验仪器 150mL 锥形瓶,5mL 吸量管(干燥,附洗耳球),100mL 、250mL 、500mL 烧杯各一只,加热器,橡胶塞,温度计,玻棒,布氏漏斗,表面皿,药匙, 50mL 量筒,烘箱。

复习思考题完整版(2019.04)

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 2.机器和机构有何联系与区别?构件和零件有何联系与区别? 3.试列举3个机构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4.试列举3个机器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5.构件自由度的定义?机构自由度的定义? 6.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的定义?运动副的分类?平面高副与平面低副的区别? 7.运动链的定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8.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公式)? 9.什么是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应如何处置? 10.什么是基本杆组?基本杆组的自由度是多少?基本杆组中运动构件数与 低副是如何匹配的? 11.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机构的结构分析步骤如何? 12.为什么要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的条件?一个高副需要用什么来替 代?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3.等腰梯形机构、平行四边形及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各属于什么机构?有什 么特征? 14.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有哪几种方式?试分别举例说明平面四杆机构的演 化? 15.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转动副成为整转副)的条件是什么? 16.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 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 17.曲柄滑块机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急回特性? 18.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 19.行程速比系数K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公式)?与急回特性之间的关系怎 样?

20.压力角的定义?与传动角的关系?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可能出现在什 么地方?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21.凸轮机构的有几种分类方式?各有什么特征? 22.描述凸轮机构工作情况的参数有哪些? 23.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 哪些产生刚性冲击?哪些产生柔性冲击? 24.为什么要进行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应满足什么条件? 25.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的设计思想? 26.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它在哪一轮廓曲线上度量?压力角变化对凸轮 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与凸轮几何尺寸有何关系? 27.滚子半径的选择与理论轮廓曲率半径有何关系?如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失 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8.从动件的偏置方向应根据什么原则?为什么? 第5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29.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的齿廓曲线有什么要求? 30.为什么说啮合线是“四线合一”?“四线合一”对齿轮传动具有什么好 处? 3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具有哪些特征?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 齿轮标准安装时具有哪些特点? 32.什么是渐开线齿廓的运动可分性?为什么它对传动有利? 33.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是指哪些?主要几何尺寸如何计算(公 式)? 34.渐开线直齿轮、斜齿轮和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各是 什么? 35.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公式)? 36.分度圆和节圆、啮合角与压力角有何区别?分度圆和节圆在什么情况下 相重合? 37.何谓根切?有何危害?造成根切的原因是什么? 38.齿轮为什么要进行变位?正变位齿轮、标准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在齿形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 20m in 冷却 15m in 抽滤 洗涤 粗产物 乙酸乙酯沸石加热 回流 趁热过滤冷却 抽滤 洗涤 干燥 乙酰水杨酸 测熔点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O O H O H +(CH3CO)2O 浓H2SO4 O O H OCOCH3 +CH3COOH 副反应:

O O H O H 2 O H C O O O O H + O H 2O O H OCOCH 3 O O H O H + OCOCH 3 C O O O O H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名 称 分子量 m.p.或b.p. 水 醇 醚 水杨酸 138 158(s) 微 易 易 醋酐 102.09 139.35(l) 易 溶 ∞ 乙酰水杨酸 180.17 135(s) 溶、热 溶 微 四、实验步骤: 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 (0.050mol )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0.100mo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 ,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 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 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馏分。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90℃)重结晶。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 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 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 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 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 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与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O-酰化(酯化)单元反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2) 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O-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以及乙酰水杨酸的鉴定、提纯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5) 进一步熟悉基础化学实验的重结晶及熔点测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通常也称为阿司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19世纪末,人们成功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一个广泛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试验。 反应式: COOH OH +(CH 3CO)2O H SO COOH OCCH 3 +CH 3COOH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酯: COOH OH n H +C O O O C O O C O O +H 2O 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酯不能溶于NaHCO 3,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FeCl 3,形成深色配(络)合物,而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因而未作用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1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目的:掌握由酸酐作为酰基化试剂和醇反应制备酯的方法;巩固普通蒸馏、抽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学习应用显微镜熔点仪测定熔点的方法。 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一种具有解热止痛、治疗感冒作用的药物,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制备乙酰水杨酸一般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生产中所用的水杨酸可以由从植物冬青树中提取的冬青油(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水解得到。这两种原料在制备出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反应式如下: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锥形瓶、普通蒸馏装置、抽滤装置、小烧杯、水浴。 材料及试剂:水杨酸、乙酸酐、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FeCl3溶液、乙酸乙酯、浓硫酸、浓盐酸。 实验步骤: 1.乙酸酐蒸馏:量取乙酸酐30mL加入5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普通蒸馏,收集137-140℃的馏分备用。 2.乙酰水杨酸制备: 方法一:在125mL锥形瓶中加入2g(0.014mol)水杨酸、5.4g(5mL,0.05mol)新蒸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旋摇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水浴上加热5-10min (水浴温度70-80℃)后进行冷却。冷却至室温,既有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然后加入50 mL水,将混合物继续在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结晶用少量冷蒸馏水洗涤,抽干后将粗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自然晾干,产物约1.8g。 方法二: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7.0g (0.050mol)干燥的水杨酸和10mL (0.100mol)新蒸的乙酸酐,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至水杨酸全部溶解,水浴加热,保持瓶内温度在70℃(为什么?)左右,维持20min,并时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用冷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得乙酰水杨酸粗品。 3.乙酰水杨酸的精制与纯化: 方法一:将粗产物转移至100 mL烧杯中,搅拌下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然后过滤,用5-10 mL水冲洗漏斗后,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有4-5 mL浓盐酸和10 mL水配成的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既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用冷蒸馏水洗涤2-3次。抽干后,将结晶移至表面皿上,干燥后约1.5g。用显微熔点仪测定该粗产物的熔点,约为133-135℃。取0.1g结晶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5mL 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为什么?)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精制。若需精制,可将上述结晶溶于最少量的乙酸乙酯中(约4-6 mL),溶解时应在水浴上小心加热,若有不溶物出现时,可用预热过的玻

完整版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CCD和CMOS采 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设备。试论述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机器视觉是近20?30年出现的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好、 非接触、快速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军事、民用等等领域。 发展前景:随着光学传感器、信息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市面上已经有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企业提供配套的软硬件服务,相信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机器视觉系统代替人力进行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成本。价格持续下降、功能逐渐增多、成品小型化、集成产品增多。 机器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给出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三个实例并叙述之。答:一、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实时跟踪焊缝位置,实现实时控制,防止偏离焊缝,造成产品报废。 二、在火车轮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抓拍轮对图像,找出轮对中有缺陷的轮对,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提高效率。 三、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跟踪,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分别绘出一维和二维的连续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论述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答:傅里叶变换是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余弦函数叠加之和。一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二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 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作用和目的: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图像灰度变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灰度变换:基于点操作,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变换公式转换为一个新的灰度值。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使图像的对比度扩展,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讲课稿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消息与信息有何区别?信息和信号有何区别? 答:消息必须转换成为电信号,才能在通信系统中传输。人们接受消息,关心的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就是信息。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或者说是有效内容。信号是消息的载体。 1.6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 答: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压缩编码。信号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1.7何谓调制?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调制包含调节或调制的意义。调制的主要目的是使经过编码的信号特性与信道的特性想适应,使信号经过调制后能够顺利通过信道传输。 1.8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性能指标? 答:可靠性和有效性。用一下指标来衡量:传输速率、错误率、频带利用率、能量利用率。 1.10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的种类有哪些? 答:无线信道的种类:视线传播、地波和天波、散射;有线信道的种类:明线、对称缆和同轴电缆1.13何谓多径效应? 答:多径效应移动体(如汽车)往来于建筑群与障碍物之间,其接收信号的强度,将由各直射波和反射波叠加合成。多径效应会引起信号衰落。 1.16什么是快衰落?什么是慢衰落? 答:通常将由多径效应引起的衰落称为“快衰落”。衰落的起伏周期可能以若干天或若干小时计,这种衰落就是“慢衰落”。 第二章信号

2.11何谓平稳随机过程?广义平稳随机过程和严格平稳随机过程有何区别?答:若一个随机过程X(t)的统计特性与时间起点无关。广义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与时间起点无关,只与t1和t2的间隔有关。 2.12何谓窄带平稳随机过程? 答:若信号或噪声的带宽和其“载波”或中心频率相比很窄。 2.14何谓白噪声?其频谱和自相关函数有何特点? 答: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所有频率具有相同能量的随机噪声称为白噪声。 2.15什么是高斯噪声?高斯噪声是否都是白噪声? 答:高斯白噪声:如果一个噪声,它的幅度分布服从高斯分布,而它的功率谱密度又是均匀分布的,则称它为高斯白噪声。 2.23信号无失真传输的条件是什么? 答: 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 3.1调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附近。二、通过调制可以提高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 3.2模拟调制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3.3线性调制有哪几种? 答:振幅调制、双边带(DSB)调制、单边带(SSB)调制、残留边带(VSB)调制。 3.4非线性调制有哪几种?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 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 1、重结晶操作 2、抽虑操作 三、实验操作流程: 三、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副反应: 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并经常摇动。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思考题6)。 乙酰水杨酸熔点:136℃。 六、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热过滤时,应该避免明火,以防着火。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 FeCl 3 135℃。 3、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 ~ 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4、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经干燥处理,醋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 140℃的馏分。 139 ~ 5、本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90℃) 90℃)重结晶。 6、产品用乙醇-水或苯-石油醚(60 ~ 七、深入讨论: 1、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英文名称: aspirin 其他名称:乙酰水杨酸,醋柳酸。适应症:阿司匹林是使用最多、使用时间长的解热、镇痛和消炎药物,能抑制体

思考题整理完整版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容器几何尺寸:(1)容器的大小;(2)形状h/D;h/D为0.25时杀菌时间最短。 导热型圆罐的杀菌时间(扎丹):t0=A(8.3hD+D2) 8.什么是致死率及部分杀菌量? 致死率:致死率是热力致死时间的倒数,热力致死时间Ti的倒数1/Ti为在温度θi 杀菌1min所取得的效果占全部杀菌效果的比值,称为致死率. (以热处理时间为横坐标,以致死率为纵坐标图为致死率图。) 部份杀菌量:细菌在T℃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为I分钟,在T℃加热了t钟,则在T℃温度下完成的杀菌程度为t/τ。 9.说明比奇洛基本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图表示杀菌时间的推算方法。 基本原理:找出罐头食品传热曲线和各温度时细菌热力致死时间性的关系,为罐头食品杀菌操作(理论上达到完全无菌程度)推算预定杀菌温度工艺条件下需要的加热冷却时间。(图自己补,分别是食品传热曲线,热力致死时间曲线,致死率曲线,三幅图加上文字表述) 9.杀菌方法的选择与酸度有什么关系?(网上找的) 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很大。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偏酸性时,促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作用更明显。酸度不同,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微生物在同一杀菌温度,随着pH的下降,杀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所以食品的酸度越高,pH越低,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越弱。酸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的程度随酸的种类而异,一般认为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苹果酸次之,柠檬酸稍弱。由于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食品酸度与微生物耐热性这一关系在罐头杀菌的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酸度高,pH低的食品杀菌温度低一些,时间可短一些; 酸度低,pH高的食品杀菌温度高一些,时间长一些。 10.为什么要进行反压冷却?如何进行操作?(网上找的) 为减少冷却阶段罐内外压力差防止容器变形、损坏玻璃罐跳盖等现象,常采用反压冷却。 加压冷却(反压冷却):在通入冷却水的同时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 (要注意的是,杀菌锅温度声高到了杀菌温度T,并不意味着罐内食品温度也达到了杀菌温度的要求,实际上食品尚处于加热升温阶段。对流传热型食品的温度在此阶段内常能迅速上升,甚至于到达杀菌温度。而导热型食品升温很慢,甚至于开始冷却时尚未能达到杀菌温度。因此冷却时需要加反压) 操作: 一般高温杀菌115~1210C,需打入137.3~166.7kPa的压力。 杀菌釜内反压力的大小,以使杀菌釜内总压力(蒸汽压力与补充压力之和平等于 或稍大于罐内压力与允许压力差Δp允的好,即: p釜=p 釜蒸+p反≥p2-Δp允 p反=p2 -p釜蒸-Δp允 反压杀菌冷却时所补充的压缩空气应使杀菌釜内压力恒定,一直维持到镀锡罐内 压力降到1+Δp允大气压,玻璃罐内压力降到常压时才可停止供给压缩空气。 11.说明内容物腐败变质的类型,分析其原因。 胀罐:从程度分隐胀、轻胀、硬胀 从性质分:理化性胀罐、细菌性胀罐。氢胀:[H+]↑→罐壁腐蚀→ H2↑假胀:装量过多,真空度低 教育资料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新乡医学院医用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 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

实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酰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掌握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通常称为阿斯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较大。19世纪末,人们终于成功地合成了可以替代水杨酸的有效药物——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斯匹林仍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实验。反应方程式为: COOH OH + (CH3CO)2H+ COOH O C CH3 + CH3COOH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间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COOH OH H+ O C O O C O O C O O + H2O 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斯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

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以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阿斯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 三、试剂 2 g(0.014 mol)水杨酸、5.4 g(5 mL、0.05 mol)乙酸酐、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乙酸乙酯、浓硫酸、浓盐酸 四、实验步骤 在125 mL锥形瓶中加入2 g水杨酸、5 mL乙酸酐和5滴浓硫酸,旋摇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70~80℃的水浴上加热10~20 min。取出锥形瓶迅速加入50 mL 蒸馏水,将混合物在冷水浴中冷却使固体析出完全,如不出现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减压过滤,用滤液反复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几次,继续抽吸,将溶液尽量抽干。粗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称重。 将粗产物转移至150 mL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25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抽气过滤,副产物聚合物应被滤出,用5~10 mL水冲洗漏斗,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4~5 mL浓HCl和10 mL水配成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使晶体完全析出。减压过滤,用洁净的玻璃钉挤压滤饼,尽量抽去滤液,再用冷水洗涤2~3次,抽干水分。将结晶移至表面皿上,干燥后约1.5 g,熔点133~135℃。 纯度检验:向盛有5 mL乙醇的试管中加入1~2滴1%三氯化铁溶液,然后取几粒固体加入试管中,观察有无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 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结晶的一半溶于少量的乙酸乙酯中(约需2~3 mL),溶解时应在水浴上小心的加热。如有不溶物出现,可用预热过的玻璃漏斗趁热过滤。将滤液冷至室温,阿斯匹林晶体析出。如不析出结晶,可在水浴中稍为加热浓缩,并将溶液置于冰水中冷却结晶,抽滤收集产物,干燥后测熔点。 乙酰水杨酸为白色针状晶体,熔点135~136℃。 五、注意事项 析出的固体与母液分离,常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气过滤。 为了更好地将晶体与母液分开,最好用清洁的玻璃塞将晶体 在布氏漏斗上挤压,并随同抽气尽量除去母液和结晶体表面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樊昌信

第一章习题 习题在英文字母中E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l E log 2"^ log2 P E log 2 0.105 3.25 b 习题某信息源由A,B,C, D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 3/16, 5/16。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 习题某信息源由A,B,C,D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 01, 10, 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X5ms。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2)平均信息量为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R b R B H 100 1.977 197.7 b s 习题试冋上题中的码兀速率是多少? 1 1 解:R B 亍200 Bd T B 5*10 习题设一个信息源由64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均为1/32, 其余48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96,若此信息源每秒发出1000个独立的符号,试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该信息源的熵为 =比特/符号 因此,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R b mH 1000*5.79 5790 b/s。 习题设一个信息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 us。试求码元速率 和信息速率。 解:R B 11 8000 Bd T B125*10 6 等概 时,R b R B log 2 M8000* log24 16kb/s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网络安全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osi安全体系结构? 为了有效评估某个机构的安全需求,并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负责安全的管理员需要一些系统性的方法来定义安全需求以及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方法,这一套系统体系架构便称为安全体系架构。 2.被动和主动威胁之间有什么不同? 被动威胁的本质是窃听或监视数据传输,主动威胁包含数据流的改写和错误数据流的添加。 3.列出并简要定义被动和主动安全攻击的分类? 被动攻击:消息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 主动攻击:假冒,重放,改写消息和拒绝服务。 4.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服务的分类 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抵赖性。 5.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机制的分类。 特定安全机制:为提供osi安全服务,可能并到适当的协议层中。 普通安全机制:没有特定osi安全服务或者协议层的机制。 第二章 1.对称密码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明文,加密算法,秘密密钥,密文,解密算法。

2.加密算法使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什么? 替换和排列组合 3.分组密码和流密码区别是什么? 流密码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加密,分组时若干比特同时加密。比如DES是64bit的明文一次性加密成密文。 密码分析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说密码中,比特流的很多统计特性影响到算法的安全性。密码实现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流密码通常是在特定硬件设备上实现。分组密码可以在硬件实现,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实现。 4.攻击密码的两个通用方法是什么? 密码分析与穷举法(暴力解码) 5.为什么一些分组密码操作模式只使用了加密,而其他的操作模式使用了加密又使用了解密 答:出于加密与解密的考虑,一个密码模式必须保证加密与解密的可逆性。在密码分组链接模式中,对明文与前一密文分组异或后加密,在解密时就要先解密再异或才能恢复出明文;在计数器模式中,对计数器值加密后与明文异或产生密文,在解密时,只需要相同的计数器加密值与密文异或就可得到明文。 6.为什么3DES的中间部分是解密而不是加密? 3DES加密过程中使用的解密没有密码方面的意义。唯一好处是让3des使用者能解密原来单重des使用者加密的数据。 第三章

仿真技术实验程序及思考题解答完整版汇总

实验一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中m 文件的编写; 2. 掌握龙格-库塔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假设单变量系统如图所示。试根据四阶龙格-库塔法,求系统输出y 的动态响应。 1.首先把原系统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CX y bu AX X ,根据四阶龙格-库塔公式, 可得到: ?? ??? =++++=+++1143211) 22(6 k k k k CX y K K K K h X X (1) 其中: ?? ???????+++=+++=+++=+=) ()() 2()2()2()2()(3423121h t bu hK X A K h t bu K h X A K h t bu K h X A K t bu AX K k k k k k k k k (2) 根据(1)、(2)式编写仿真程序。 2.在Simulink 环境下重新对上述系统进行仿真,并和1中结果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要求给出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并分析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 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单从每一步看,步长越小,截断误差就越小,但随着步长的缩小,在一定求解范围内所要完成的步数就增加,不但引起计算量的增大,而且可能导致舍入误差严重积累,因此同积分的数值计算一样,微分方程的解法也有选择步长的问题。 源程序: r=5; numo=[1];deno=[1 4 8 5]; numh=1;denh=1; [num,den]=feedback(numo,deno,numh,denh); [A,b,C,d]=tf2ss(num,den); Tf=input('仿真时间 Tf= ');h=input('计算步长 h='); x=[zeros(length(A),1)];y=0;t=0;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2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利用酚类的酰化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的原理和制备方法。 2、掌握重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熔点测定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可通过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得。 COOH OH +(CH 3CO)2O H 2SO 4 COOH OCOCH 3+CH 3COOH HO n C O O O C O O C O O *m +H 2O (n-1)主反应 副反应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水溶性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溶于碳酸钠溶液,利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可把聚合物从乙酰水杨酸中除去。 粗产品中还有杂质水杨酸,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而乙酰水杨酸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与三氯化铁显色,因此,产品中残余的水杨酸很容易被检验出来。 三、实验药品及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图 抽滤装置干燥装置烧杯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反应装置 五、实验流程图 2g水杨酸 5ml乙酐 5d 六、实验步骤 在125ml的锥形瓶中加入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小心旋转锥形瓶使水杨酸全部溶解后,在水浴中加热5-10min,控制水浴温度在85-90℃。取出锥形瓶,边摇边滴加1mL冷水,然后快速加入50mL冷水,立即进入冰浴冷却。若无晶体或出现油状物,可用玻棒摩擦内壁(注意必须在冰水浴中进行)。待晶体完全析出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用少量冰水分二次洗涤锥形瓶后,再洗涤晶体,抽干。 将粗产品转移到150ml烧杯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几分钟,直到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抽滤,副产物聚合物被滤出,用5-10ml水冲洗漏斗,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4-5ml浓盐酸和10ml水配成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出。用冰水冷却,使沉淀完全。减压过滤,用冷水洗涤2次,抽干水分。将晶体置于表面皿上,蒸汽浴干燥,得乙酰水杨酸产品。称重,约 1.5g,测熔点133-135℃。 取几粒结晶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的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 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晶体的一半溶于少量(2-3ml)乙酸乙酯中,溶解时

通信原理第七版课后答案樊昌信

第一章习题 习题1.1 在英文字母中E 出现的概率最大,等于0.105,试求其信息量。 解:E 的信息量:() ()b 25.3105.0log E log E 1 log 222E =-=-==P P I 习题1.2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试求该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的信息量。 解: b A P A P I A 24 1 log )(log )(1log 222 =-=-== b I B 415.216 3 log 2 =-= b I C 415.216 3 log 2 =-= b I D 678.116 5 log 2 =-= 习题1.3 某信息源由A ,B ,C ,D 四个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 这四个符号等概率出现; (2)这四个符号出现概率如习题1.2所示。 解:(1)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属于四进制符号,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2×5ms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Bd 10010 521 3 B =??=-R 等概时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b 2004log log 2B 2B b ===R M R R (2)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比特977.15 16 log 165316log 1634log 414log 412222=+++=H 则平均信息速率为 b 7.197977.1100B b =?==H R R 习题1.4 试问上题中的码元速率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