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方差公式(一)》教学设计方案

《平方差公式(一)》教学设计方案

值得拥有的资料
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
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
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平方差公式(一)》教学设计方案
偏关县天峰坪中学 冯元
课题名称 平方差公式(一) 科 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如下:
1. 学生是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中学八年级学生;
2.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
3. 学生中有几位对数学不太敏感
估计要影响内容进度;
4. 引导学生在加强记忆的基础上对公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感悟"数与式"的实际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能力
探索的精神
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平方差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三、知识与技能
1.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通过合作学习
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平方差公式(一)》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U1] 一、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
1、 配合课件请一位学生讲小学学过的一篇猴子扳玉米的故事
告诉同学们学习千万不能像猴子一样
前面学
后面忘
那么
我们上一节学的什么呢?
2、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a+b).(m+n)=am+an+bm+bn【问题牵引】计算:
(1)(1+3a)(1-3a)(2)(x+2)(x-2)
解:
(1+3a)(1-3a)=1-9
学生讨论:(1)这两个因式中的数字都相同
就是一个因式中的符号为"+"
一个因式中的符号为"-";
(2)这些等式的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教学活动2[U2]
 
二、探索规律
 问:以上计算题中的中有什么共同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
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为即表示为
用语言描述为:两数和与两数差的乘积
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公式的几何证明:
(2)
(1)
 如上图 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请表示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b

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如图2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a+b、a-b ?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a+b)(a

+b) 比较1、2得结果
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以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

结论:通过图形和数字
我们都证明了这个式子的成立
推得公式:
平方差公式:
文字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乘积
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观察公式中等号左边以及等号右边的特点)
注意点:适用条件
前同后异
用平方差;
准确找出"这两个数";
公式中的a
b可以是任意的数或代数式(单项式与多项式)

教学活动3[U3]
三、范例学习 应用所学
 (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下列各题
1, (8+5)(8-5) 2
(+3)(-3) 3, (+4) (-4)
解:1,(8+5)(8-5) 2, (+3)(-3) 3, (+4) (-4)
 =8-5 =()-3 =()-4
=64-25 =-9 =26-16
=39 =- =10
(2)、判断下列式子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并说明理由.
(1)(a +b)(a -c);
(2);
(3)(-m-n)(m+n);
(4).

独立作答
若有错误
其他同学指正
重点说明理由.

(1)不能.
(2)能.
(3)不能.
(4)能.
 将练习2中能用平方差公式的题目作为例题讲解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学会平方差公式的运用.
(3)、计算:
(1) (2x+5)( 2x-5);
(2) (1-2a)(1+2a);
(3);
 (4).通过学生互动的答案:
(1) 4x2-25.
(2) 1-4a2.
(3).
 (4).
教学活动4
四、 应用拓展
(1) 计算:
(2a +b)(2a-b)(4a 2+b2) .
(2) 观察:(-2x+y)( )
在括号内填入怎样的代数式
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1)原式= (4a2-b2) (4a2+b2) = 16a 4-b4.
(2) -2x - y或2x+y.
谁能与计数器比运算速度?
(1) 103 × 97 (2) 59. 9 × 60.1 *(3) - 1997 ×1999
2、有一位狡猾的地主, 把一块边长为a(a>4)米正方形的土地.租给李老汉种植.今年,他对李老汉说:"我把你这块地一边增加4米,另一边减少4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有吃亏,你看如何?"李老汉一听,觉得好象没有吃亏,就答应.同学们,你们觉得李老汉有没有吃亏?
在互动中完成后
 同桌间每人利用平方差公式出两道题
然后交换解答
找出对方做错的地方
并通过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简单的回顾
自己总结得失



.
[U1]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但数学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
因此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是有价值的科学
来源于生活
是其他科学的基础
本节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对学生来讲很抽象
是本节的难点
也是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大障碍
通过巩固练习
让学生逐步体会
为今后学习其他乘法公式

做好准备

[U2]实际上
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
单项式或多项式
在此应注意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特例-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

[U3]从学生最熟悉的整数入手去举例
让学生去观察
去发现规律
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再去拓展规律
弥补学生发现的不足
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学生不可能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
要循序渐进
要经常练习
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

??

??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