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6期743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刘继亮孔克勤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乐。200062)

近■年来,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一进化0理学。进化心理学综合了进化生物学的各种理论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法则.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进化心理学者(如B,s,s1999,Carver1996)主张用进t论的视野来看待和研究人格问题,为人格心理学棱)概念的建构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进化人格心理#的理论遵循着一个前提,即人格由心理机制和行为瘫略构成,心理机制是人类长期进化选择的产物,行,个体差异的产生是由于个体使用了不同的适应性策吾。依据其观点.人格理论对人性的描述应包括以下与容:人类行为指向的基本目标和适应性问题.已进化勺心理机制,物种典型的行为策略等。进化人格心理牛为人格领域的研究注人了活力.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砚野。

1进E对产生复杂心理机制的影响

11矗应问题

人苣的存在与发展受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力量的影响,』类复杂的生理、心理机制都是进化选择的结果。进E过程最重要最基本的产物是适应。适应是可遗传可l化发展的特征,它们通过自然选择而存在,并有助于,}决进化过程中的生存和生殖问题。

人-{面临两大适应性问题:生存问题和生殖问题。所有生,日的远祖都曾成功地解决了这两大问题。他们具体的;}决方式,或是组织结构的改变。或是生理、心理机制I々变化。

人.s的生存会面I临许多不利因素,如粮食短缺、气候恶劣疚病传播、战乱不断等等,Darwin称这些不利的生存.}件为“自然界的敌对因素”。

人tS还必须解决生殖问题.生殖问题是进化人格心理学”究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了如下几个方面内容:①再性成员内部成功的竞争,②选择配偶,@成功受孕,旺保护配偶,⑤两人间互利性关系的形成,⑥结成同盟,j加以维持,⑦父母照科和社会化。

每?种生殖问题又包含若干子问题。比如,成功的同性j}员问的竞争就可能包括:获得异性需要的品质或贽t{,对双方社会地位的考虑,双方形成互刺性关系。取得某异性的亲属朋友的认同,向对方求爱,遭到同性竞;,者的蔑视等。

12心哩机制的实质

一},已进化的心理机制是存在于机体内部的一系列过程,它具有如下几方面重要特征:①它的存在是因为它解决丁人类在幔长的进化历程中面f临的经常发生的生存和生殖问题。②一种心理机制在功能上不是全能的.它只对一部分刺激信息起作用。刺激可以来自内部.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可能是从环境中主动地提取出来的,也可能是被动地从环境中接受而来。③输入的信息通过一个程序(决断法则)转化为输出结果。输出结果会词整生理变化,向其它的心理机制提供信息,或是产生外显的行为。输出结果解决丁特定的适应问题。特种心理的进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拥有这种机制。一切行为的出现都可归因于基本的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击发现、描述和解释那些心理机制的实质。

13对两种心理机制的分析

Buss归纳出了十种典型的心理机制,其中包括怕蛇、女性优越的空问记忆能力、男性的性嫉妒、偏营养食品、男性喜好富有吸引力的年轻女性、女性对物资经济资源的追求和偏好等等。

例如,怕蛇心理机制的存在。是因为它解决丁人类在进化历程中面临的生存问题。对蛇的恐惧感是由一小部分刺激所激活的.如在可攻击的距离范围内见到的细长而光滑的生物体。当个体认为蛇具有危险性,此时自己又处在蛇能够攻击的距离范围内时,决断法则会将这些信息加以转换,激活相应的生理反应,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出现外显的行为,如进跑。这样,通过减少槛蛇咬而毙命的危险就解决了有关个体生存的适应性问题。

又如一个关于男性性嫉炉的例子。当你与你的配偶去参加一场聚会,你因事离开一会儿。当你返回时,你发现自己的伴侣正与一陌生人兴奋地交谈着.他们二人身体靠得很近.目光深情地注视着对方,你还发现他们不时抚摸对方的肌肤。这些线索就台激起一个人的性嫉妒。这些信息作为刺激传向其心理机制,意味着你正面临着一个适应性问题一失去配偶。内部决断法则会对这一系列信息进行评估、加工.并促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或是是玉规二人的行为,或是威胁第三者。或是对第三者拳脚相向,还有一种作法就是对你们二人的关系重新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心理机制的结果可能是生理的激活.可能是威胁、痛击的行为方式,也可能是向其它心理机制提供信息(如重新评定你们二人的戈系)。

心理科学第23卷

2人格由心理机制和行为策略构成

21,、理机制的持定问题

生由进化通过喇种可能影响心理机制的产生。一个可能睦自然选择产生了.人类一般性心理机制,如通过操作生条件反窘于或逻辑推理学习的能力。^类一般性心理札制能够用来解决若干适应性问题。一些机能用来解趄一个特定问题.比如,~个8—24个月大的孩子惧怕互生人和黑暗.这与解决孩子的安全性问题有关。另一些一般性心理机制可以同时解央几个问题.比如.Ⅱ求地位的机制能够解决吸引异性和为后代提供安全’#护的问题。

另一一种可能是自然选择产生了用来解决特定适应性问题f】特定心理机制。对人格心理举而占,进化理论是科!:而有用的元理论.它认为人的心理机制:①在不同的i应领域依据不同的原舅!l来操作.@数量可能是几十J百或上千.⑤是解决特定的适应问题的复杂方法。E为^类与茸他生物一样,会面临大量的适应周题.如毛偶、育儿,处理杜会关系等。这些具体的同题就需要;俸的解决办{击.一小部分一般性心理机制无法解决,量的适应性问题,人类就需要大量的船决特定问题酗特定心理机制。

自耪选择的结果主要不是产生通用的一般性心理机制。H攻击性、吸引、决断理论、知觉的心理物理学、语言等镊I戋中的进化心理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类心理涉及到许多复杂和特殊的机制.每一种机制都叁提供一种独特的功能,以解央面临的特定问题。

22目#指向性行为策略

人类荽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解决面临的特定目标和适应性日题。借助于心理机制。人们就能对一定的目标作出i应,产生一系列行为结果去达到目标,1三【刺于种战的‘}衍。心理机翩产生的行为不仅仅是物理性的动作.它还受到情绪的控制.并与具体的情境相关联。人们n常会采用认知的、动机的、情绪的和行为的策略去达jl特定的目标。事实上.鼠标指向的行为策略也是心j!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口’临的基本目标包音着众多的具体内容。例如:。使异t更加关注我”(个人的追求),“拥有一个男友或女友”生括目标).“吸引配偶”(进化式的生活日标)等。从生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几种形式都构成了择偶的口窖。

3人格自『进化基础

31择偶¨题

人类世顼解决生殖和种族繁衍的问题,生殖问题是进化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棱心.而选择删偶工与解决生殖问题紧密相关。Carver、Seheier、BI赫认为.进化视野中的人格研究应主要关注择偶同题。在选择配偶方面,女性倾向于选择成功的男性.因为他们能为配偶和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资源。相反.男性则喜欢选择年轻,富有生殖价值的异性为伴侣。

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择偶趋向决定了-二者在择偶策略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32人性观

所有的人格理论都有关于人性的假设,并砚萁为理论建构的拔心。比如.Freud强调人的性本能.Maslow强调^的自我实现,Adler强涸追求优越,Hogan、MeAdams、MeClelland、Wiggins等人认为^们重在追求地位、权力、声望和亲密感等等。

进化心理学家将基本的心理机制和行为策略视为人性的基础。A凳祖先在进化的历程中面临营造择的压力.而人类解决这些选择压力的方法就构成丁人性。人性具有整津性.但允许有量上的变异。一般的男性和女性都希望在许多方面共有一种通用的功能结构.只有在碰到特殊的适应性问题时.才会显示出差异。现代入及其具有的功能性机制都是成功进化的结果。33进化视野巾的大五人格模型

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心理学领域广为流行的人格结构理论。该模型认为。人格由外倾性、宜人性、公正性、神经质、开放性这五个嗣紊构成。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大五人格模型酌风行可解释为:①人格五丈因素表述了人们在运用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人们运用这些策略去达到^类特定的目标,②另一方面.五太目索仅仅是系统中的“噪音”一关于自然选辑的中性变异,因而从进化论角度来看显得无足重轻。③太五因素可能对人类适应的“社会图景”的重要维度进行了总结。许多进化论者支持后一种观点。

进化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如外顿性、宜人性、公正性。是反映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的心理难度。它们为回答适应性的生活问题提供了如下信息:谁的社会地位较高.谁的较低?谁有可能得到提升?准会成为我的盟友?谁拥有我需要的资源?港台与我分享这些资源?我又将会和谁分享我自己的资源?处于困境对.我将依靠淮?准会背叛我?这些人格因素与识别他人地位状况和是否能形成盟友有关。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那些能精确地识别社会情景的维度并加以反应的个侔易于解决面临的适应性问题。那些知觉到他人的个体差异并作出反应的人就具有选择优势。容易取得地位,选择和吸引配偶,容易与人形成有效的协作关系。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作者:刘继亮, 孔克勤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062

刊名:

心理科学

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0,23(6)

引用次数:2次

引证文献(2条)

1.琴美兰试论人格研究的历史"解释"主义取向[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6(01)

2.王新民进化论心理学对人格研究的整合[期刊论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0)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812466477.html,/Periodical_xlkx20000602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15日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包括非生环境和生物环境。 (3)相互关系一相互作用:①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有机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种内竞争: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种间竞争、捕 食、寄生、共生。 2.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 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环境的分类:①按性质分: 自然环境、非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 ②按范围分: 宇宙环境(空间环境)、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 ③按 主体分: 人类环境、 (生物) 环境 ④按影响分: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4.环境因子 :生物有机体以外的 一切环境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分类:①按环境因子特点:气候类、土壤类、生物类 ②按对环 境的反应: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性因子。 5.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 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6.区别: 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 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7生态因子的分类:①按生命特征:生物因子、非生物 因子;②按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③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 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④按利用方式: 条件、资源;⑤ 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 子、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8.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是对生物的生存、生长、 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这个因子成为该生物限制 因子。 9.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 素称最小因。 10.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 ,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 生物的耐受限度时 ,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两定律异同: 都是对生态因子数量的法则,但是前 者是决定植物的生长,最小因子增加有利于其生长,而后者生态因子的增加会使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1.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 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 12.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 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 (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 )之间的范围称生态幅或生态价。 13.适应方式 :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 性和1.生态学 :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1)有机体:包括生命的各组织层次 2)环境: 14. 适应: 生物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特

现代人格心理学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总和式定义 始于古罗马时代,他们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比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方面,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有一定启发作用。这种定义是肤浅的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合。 2、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比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室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看做是又组织的,并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统一性。 比如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室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室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即对自己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比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比如思科恩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 上述定义虽指出了人格的某些特征,但是不全面。奥尔波特指出人格室人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二、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教科书中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 3、《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三章生态系统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 [教学时数]4 本章重点 1.生态学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分 3.生态系统分类 4.食物网 5.生态危机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学概念 1.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ecology) 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学科。 1866年,德国的动物学家黑格尔(haeckel)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interaction)的科学。后来,一些著名生态学家也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1966年,smith认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生活之地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又可把生态学称为环境生物学(evironmental biology)。著名美国生态学家E·odum(1956)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不同定义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基础生态学分支和领域。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科之一。初期主要研究植物,后来逐渐涉及动物和人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向生态学的不断渗透,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动力,使其成为多学科、较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目前,生态学家普遍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学三定律 美国环境学家小米勒(G.T.Miller,Jr.)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是: 生态学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该定律为哈定(g·hardin)所提出,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种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可称为相互联系定律。 生态学第三定律:我们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该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或可称之为勿干扰原理。 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科的两大发展方向:微观——分子生物学;宏观——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是活的生物在自然界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环境污染(三废)、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不足等问题。——全球性的事态激化,称为“全球性生态灾难”——才重视生态学。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三大生态学问题。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78个国家,包括118位国家首脑参加,讨论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学战略性问题,生态学的作用已不言而喻。这次大会推动了全球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的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Community):在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称为生物群落。 随着环境条件的千差万别,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森林、草原、荒漠等等)。而特定的生物群落又维持了相应的环境条件。一旦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人们把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也即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生态系统(Ecosystem):指一定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或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心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创构一种理论。通过实践研究检验这一理论。找可行的方法测量与评人格。将人格理论应用于实际 人格研究的理论派;特质论观点,精神动力论观点,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学习论,认知观点,生物学观点 人格;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作出类似的反应。。。特质流派的特征(1)注重行为的长期稳定性,不注重特殊具体化(2)注重行为的差异性,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3)容易把人们进行比较(4) 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根源特质表(PF)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 ⑴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⑵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性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3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上(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3)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本能;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可以从根源,目的,对象和动量四个方面加以解释 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力比多。性本能)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管理和执行部分(自我要伺候外在世界,本我,和超我三个苛刻的主人)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一部分,限制自我,指导自我已达到理想的自我 。自我防卫机制: (1) 压抑(2) 拒绝(3) (4)理智化(5) 升华(6) 投射(7)合理化(8)反向生成(9)抵消(10)倒退 意识;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知觉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前意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 1、一般态度类型 2、机能类型--1)外倾思维型2)内倾思维型3)外倾情感型4)内倾情感型5)外倾感觉型6)内倾感觉型7)外倾直觉型8)内倾直觉型阿德勒,把自卑与补偿看作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 霍妮;认为文化因素决定人格,重视社会环境在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作用 神经症人格类型;依从性,反抗型,退避型 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1)个体现象学,尊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2)人的责任,人对自己最终要发生的是负责,人可以做出选择。(3)此时此地,做好现在做的事,人不应该成为过去经验的牺牲品。(4)人的成长,人有一种成长和发展的倾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罗杰斯,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广泛应用于诸多社会生活领域和心理治疗实践领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者。 自我的概念;个体对所作为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行为主义,重视从学习的角度看待人格,他们使用强化,条件作用等概念来解释包括迷信行为在内的各种人格现象 斯金纳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强化,唉一种刺激情景中,人或动物的某种反应所带来的后果使得该反应出现频率的增加的过程。 罗特的内控与外控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都工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认知流派------凯利--人人都是科学家 个人构念—被个体习惯化的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构念

生态学知识点汇总收集-复习资料

生态学知识点汇总收集-复习资料 名词解析: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内稳态通过生理或行为的调整来实现的。如恒温动物、合欢的昼开夜合。内稳态是提高耐性限度的一种重要机制,但不能完全摆脱环境制约。) 负反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耐性限度的几种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 驯化过程是通过酶系统的调整来实现的,因为酶系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内起作用,并决定着生物的代谢速率与耐性限度,驯化即体内酶系统的改变过程。 物种定义: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生理、生态和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问题详解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必背整理

0 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1 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概述

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进化生态学:是研究进化过程的生态机制以及生态特征与生态关系进化规律的学科。 2.寒武爆发:6亿年前,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只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3.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它是指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者则被淘汰的现象。 4.稳定性选择: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5.单向性选择: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向某一变异方向发展 6.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则大为减少的选择 7.平衡性选择:使二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在群体中的比例在若干代中保持平衡的现象称平衡性选择。平衡性选择也即是保留不同等位基因的选择。 8.复式化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综合地、全面地进化过程,其结果是生物体各个主要方面比原有的水平都要高级和复杂。 9.分化式进化:由一个物种分化为近似而不同的物种的进化。这类进化包括有形态生理上的趋异、趋同,辐射、平行、重复等形式 10.特化式进化:特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的一种特异适应,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 11.简化式进化:简化式进化简称退化。它是由结构复杂变为结构简单的进化方式 12.镶嵌进化:不同器官的进化速率常常很不相同。有些器官进化很快。而另一些器官进化停滞,因而造成一种具有混合特征的表型,即快速的前进进化的新适应特征和处于进化停滞状态的原始特征同时存在于一种生物上,这就是所谓的“镶嵌进化”。 13.幼态持续:人类形体进化是由于控制发育的激素发生变化,造成发育的迟缓,即所谓“幼态持续”。 14.化石:化石是古代生物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知识点概述 第一章 1.乔治·布丰可以说是进化思想的先驱者。 2.拉马克(法国)1809年《动物学哲学》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 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 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 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

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 “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 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 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 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 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拥抱自由。 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强烈批评不同,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解释人类对宗教的需要,并认为现代心理治疗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而弗洛姆认为对宗教的需要产生于逃避自由的需求。 新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方法有重要影响。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01宿舍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我防御机制: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所发展的保护机制。 ·3、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阿德勒的人格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 ·4、自我同一性(艾里克森):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它的另一个极端是“同一性混乱”。 ·5、基本敌意: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因而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 ·6、基本焦虑:这种对父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这种焦虑称为基本焦虑。 ·7、特质:它是指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 ·8、机能自主性: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性的。 ·9、情结:一组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不可自拔时其背后肯定有某种情结存在。 10、罗洛梅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他强调自由选择。 ·11自我概念:个体在现场场中有一部分关于自我的感知和认识及自我概念,他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15、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一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它来源于存在的根基而非自我的意志。它是一切生命肯定、准确、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 16、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对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解释。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人们用来解释个人的经验。一个构念就是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预测未来。 ·17、认知方式:具体讲个体组织或表征信息的表现出的偏好性习惯性。表现为个体对外部世界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的一贯方式。 ·19.原型:所谓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20.高峰体验: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娱的感觉,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巅,那种愉悦虽然短暂但却尤其深刻,那种感觉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心理学家称之为高峰体验。

《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汇总

概念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 物环境,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2.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指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并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3.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 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简单定义)。 4.农业生态系统: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5.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 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6.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7.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20世纪40年代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研 究工作,初步奠定了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8.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概念与体系。 9.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 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10.生态学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1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12.生态学原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是其方法基础。 13.生态因子: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起作用的各种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CO2、 O2 、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等。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14.Liebig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 结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综合,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物环境:A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a大气候:离地面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B小环境: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领接环境/b小气候:生物所处的局域地区的气候 大环境直接影响小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反作用环境。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CO2 、H2O 、食、天敌……)分类:A性质:1气候因子 2土壤因子 3地形因子 4生物因子 5人为因子B有无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 2非生物因子C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1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地) 2非密度制约因子(气候,降水)D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作用特点:1稳定因子(引力,光强)2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四季,潮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或间接作用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地域某种生物余姚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之歌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的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光质的生态作用:尽管生物生活在日光全光谱下,但不同的光质对生物的作用是不同的,生物对光质也产生了选择性适应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 波长的辐能,这个带对应于辐射能流的最大节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植物物种间对光照强度表现出的适应性差异,是已进化的两类值物间的差异:1阳地植物 2阴地植物 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1昼行动物 2夜行动物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常常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水平时,动物才开始活动,因此不同季节随着日出日落的时间差异,动物活动时间也有变化 生物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1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2 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3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才能开花的植物 4 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A繁殖的光周期1 长日照动物 2 短日照动物 B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 C换卖鱼换羽毛的光周期现象 D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