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空白”论

【原文出处】河北学刊

【原刊地名】石家庄

【原刊期号】200206

【原刊页号】107~110

【分类号】J2

【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303

【英文标题】The "Blankness"Theory in Chinese Classic Poetical Article Conception

FAN Wei-jun

(Chinese Poetry Research Center,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an 241000,China)

【作者】范伟军

【作者简介】范伟军(1975-),男,安徽省来安县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内容提要】意境“空白”是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本质的展现,是对审美意味世界的充分建构,体现出中国诗哲学的精神内核。本文从思想渊源、内在意蕴、创造与鉴赏等几个层面入手,对古典诗歌意境结构中的“空白”进行集中探究。

【摘要题】文论研究

【英文摘要】The "Blankness" in Article Concepti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aesthetically interested world. It embodies the spiritual nucleus of the Chinese poetic philosoph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blankness"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from the perceptions of ideological origin,intrinsic essence,and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关键词】空白/有无/气韵/动静/体悟

Blankness/existence and won-existence/essence/motion and motionless/experience and comprehend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金元浦.空白与未定性:中国诗学的内在精蕴[J].东方丛刊,1995(4).

[3]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6-0107-04 中国艺术十分讲求“空白”。绘画有“计白当黑”;书法也要求“有无相融”;园林艺术则十分注意空间的设置……同样,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所谓“空白”,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空白”是意境结构的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空白”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生命体验、形上追求。

一、“空白”的思想渊源

“空白”理论建立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是多种思想辐射交汇的结果。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生成思想是“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魏晋玄学“以无为本”的思想在完成人格理想本体建构的同时也激发艺术家自觉地追求“空白”;禅宗以直觉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也影响了艺术思维,从而促使意境“空白”的生成。

(一)“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

道家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阴阳结合、虚实统一、有无相生的。老子曾以车轮、盆子、门

窗等物作喻来阐述这个道理。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车轮、盆子、门窗等天地万物之所以有它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失去其中任何一方面,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作用及本质。只有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天地万物才能运化流行、生生不息。庄子继承并发挥老子的这一思想,通过“象罔得玄珠”的寓言揭示出只有“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形象才能体现宇宙的本体。

“有”与“无”彼此依存、相互作用,反映了完整的世界,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同样,在艺术中不仅要描写“实境”,还要注意创造“空白”,虚实统一,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正如苏轼所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涵虚亭》)此亭空无一物,但收揽朝晖夕照,吐纳山川灵气,虚实作用,有无相生,聚汇了天地精神。

可以说,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是“空白”理论的逻辑起点,它使“空白”的产生成为一种可能。

(二)对“空白”的自觉追求

魏晋玄学的“贵无”思想,推动了艺术家自觉地追求“空白”。“贵无”派玄学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认为“无”是无形、无名,但又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成。“无”通“道”,是宇宙的本体。玄学家这种“以无为本”思想为理想人格的设计提供了形上依据,从而达到对人格理想本体的建构。魏晋玄学家认为,要想达到对“无”的把握,不可以执著于有形、有名;相反,要超越于一切具体的形、名之上。追求理想的人格也是如此,必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徐复观说:“庄子之所谓‘道’,落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1](P3)的确,魏晋玄学家借老庄之说安顿自己的生命,也促使艺术家自觉追求意境“空白”。因为魏晋玄学建构人格理想本体的基本思想是“以无为本”,所以在言、意、象的关系上主张“得意忘象”、“得意忘言”;在“形”、“神”关系上主张略“形”得“神”。艺术家受到玄学的影响,同样不拘泥于具象,不执著于形名,于言外、象外、意外追求无穷无尽的情、意、理,自觉地超越有限,追求无限。

(三)意境“空白”的生成

禅宗吸收道家、玄学等思想对外来的佛教进行改造,注重追求心性,主张顿悟成佛。这种以顿悟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促使意境“空白”生成。

禅宗坚持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统一,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反对从身外求佛。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而要进入到对佛性的永恒把握,则需采取“顿悟”的思维方式。即在意识的刹那转换中完成心灵的凸显与精神的超越,顿悟成佛。“顿悟”思维无须逻辑判断,而是在对客体感性观照的一瞬间直觉其内在的意蕴,达到对心性的把握。即“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禅宗“顿悟”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有相通之处。“禅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晤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诗人在运思之时,纷纭万物一起涌入诗人的视野。诗人摄物归心,对其作审美观照,瞬间顿悟。此时,艺术心灵与宇宙万象相互摄映、心物契合,从而创造出澄澈空明的艺术境界。

禅宗的“顿悟”思维促进了艺术创作思维的深化,在诗歌审美认识的发展中因禅宗之助,使意境“空白”生成。鉴赏者也在“顿悟”的瞬间获得一种整体的韵外之致、文外之旨。

“空白”理论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是多种思想对艺术共同影响渗透的结果。其中,道家、玄学、禅宗思想对“空白”理论的孕育生成起到了积极作用。道家“有无相生”的宇宙观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要求艺术形象虚实结合;玄学人格理想的本体建构在艺术上的反映就是要求艺术家不拘泥于现实,超越境相,而追求形而上的审美理想;禅宗以直觉把握心性的

思想要求艺术家对现实作审美的观照,从而在内心获得无限的审美体验。

二、“空白”的内在意蕴

意境结构中的“空白”不是绝对的虚无,其间蕴涵着丰富的意蕴。虚实相生,由实入虚,特定的实象触发产生“象外之象”,“象外之象”又激发出更丰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纷呈叠出,联类无穷,共同建构着一片“空白”的世界。其中,“象外之象”森然林立、丰赡充实;“象外之象”生发的“言外之意”远而不尽、余味无穷。在这个空白而充实的世界中,气韵生动、氤氲流行,传达出生香活意,启示着最高的空灵之境。

(一)“空白”之处丰赡充实

意境中的“空白”是“轮扁所不得言”,“亦非华说之所能精”,是“言所不追,笔固知止”,但它并不是绝对的虚空,其间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形象。

诗人心合造化,言含万象,虽写一草一木,但在那云烟雾霭的“空白”之处投射下森然万象。同样,“善悟者观庭中一树,便可想见千林;对盆里一拳,亦即度知五岳”(汤贻汾:《画筌析览》)。鉴赏者由诗人所描绘的实象生发开来,会感受到一个更为丰富完整的世界。“空白”之中蕴涵着丰富的“象外之象”,这些“象外之象”具有间接的具象性,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即。鉴赏者往往在涵咏默会之际,通过幻想、联想才能得到。鉴赏者由诗人笔下的一叶会想到蓊郁的森林,由作者言及的一花而联想到满园的春色……

由实境而诱发开拓的“空白”充实而丰富。诗人心中纷纭的万物化做了特定的艺术形象,读者由这特定的形象展开联想。此时,诗家之理,诗人之景,往往“至虚而实,至渺而近”,在人们的幻想、联想之中“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也”(叶燮:《原诗》)。诗人用心于虚、虚中有实,鉴赏者自然会从“空白”之中感受到丰赡充实的具象。故袁宏道评价李白云:“青莲唯一于虚,故目前每有遗景。”(《答梅客生开府》)

(二)“空白”之中含蓄蕴藉

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艺术家的感情丰富多彩。艺术家无法通过作品有限的体制完全地复制生活,同样,也无法通过寥寥数语直接再现自己丰富的心灵。他们往往突破有限,追求无限,企图在“言外”建立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

画家虽着墨于咫尺,但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在无笔墨处也含蕴着丰富的含义,于咫尺之间求得万里之远。同样,诗人用语也贵在含蓄,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一唱三叹,远而不尽。意境的“空白”正是突破有限而生成的无比广阔的审美想像空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刘勰提出的“隐秀”说深刻揭示出意境“空白”这种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审美特质。他认为,优秀的诗歌具有“复意”的结构。一是字面之义,一是言外之意。“隐以复意为工”,“隐也旨,文外之重旨也”(《文心雕龙·隐秀》)。

意境“空白”中具有悠远不尽的韵味,这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也是诗人艺术创作成熟的标志。诗人往往致力于追求这种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含蓄美,在刹那间见终古,于微尘处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使自己的诗歌如弦上之音、空外余波,袅袅不绝。

中国古典诗学十分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因为不仅有限的“言”、“象”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而且在“言”外、“象”外的“空白”之中也含蕴着更深远的意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三)“空白”之间生气流行

“象外之象”丰赡充实,“言外之意”含蓄蕴藉。在这片“象外之象”、“言外之意”所建构的“空白”世界中,更有生气流行其间,显示出生香活意,也传达出诗人终极、本原的生命体验。

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同样,在诗歌意境的“空白”之处也是鸢飞鱼跃,生气流行,氤氲磅礴。空寂中见流行,葱笼氤氲、蓬勃生发的“气”运行于“言”外、“象”外、“意”外,鼓荡于无限悠远的“空白”之处,使诗歌获得灵魂与

生命,也达到对宇宙万物的生机活力与深层生命内涵的体认。就诗歌而言,音节、文字只不过是其外在皮相,而意境“空白”之中生生不息的气韵,才是诗歌生命的精华。构成诗歌的“理”、“事”、“情”也同样要靠“气”去“总而持之,条而贯之,所以理、事、情之为用也”,“三者借气而行者也,得是三者,而气鼓行于其间,氤氲磅礴,随其自然所至即为法,此天地万象之至文也”(叶燮:《原诗》)。“气”犹如精灵,浩翰蓬勃、出而不穷,赋予诗歌以无限的生机活力及深层内在的审美内涵。

意境“空白”中流行不已的生气,根植于宇宙元气,禀承于创作主体。阴阳二气是宇宙的本原。两者相互摩荡、竭力张扬,孕育生成宇宙万物。“气”也是人生命的本源,人禀宇宙元气而生。同样,诗人在创作时以生气灌注于作品,也使作品获得了活色生香。所以方东树曾以“人身”喻“诗文”:“观于人身及万物动植,皆是气之所荡,气才绝,即腐败臭恶不可近,诗文亦然。”(《昭味詹言》)

阴阳二气生成自然万物,诗人之心为外物所触动,往往发诸笔端,在作品中传达自己所感受到的宇宙元气。诗歌意境“空白”之中流行不已,生生不息的“气”成为沟通天人的中介、融通物我的载体,虚空中传出动荡,空白处生气流行,这正是艺术家以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此时,诗人心灵与宇宙万象互摄互映,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至境。

三、“空白”的创造与鉴赏

意境“空白”传达了诗人终极的生命体验,也体现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追求。因此,创造意境“空白”是诗人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唐代司空图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概括“空白”这种艺术的高格与极致。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是要寄“风流”于“言外”,使诗歌达到一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审美极致。可见,诗家所追求的不是吉光片羽式的言辞,而是一种与宇宙生命深层的契合。在中国诗学中,诗人围绕着这一审美理想,往往采取以静制动,以虚写实,万取一收,以少总多,以比兴促含蓄的方法来追求实现意境“空白”的最大值。

(二)以静制动,以虚写实

审美主体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需要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苏轼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涌动的万物投射、映照于心空,审美主体只有宅心玄远,心境澄明,才能创造出意境“空白”。

万物跃迁,昭晰互进,纷纷涌入诗人的心胸。而物欲利害也在纷扰人心,进而影响到诗人的艺术构思。诗人必须虚静其心、超越功利,才可实现以静制动,对自然万物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正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言:“画家的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而欲在作品中开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是很难的事。”[1](《自序》)对于诗人而言,也是如此。因此,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纷扰,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与现实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以宁静浑沦之心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审美主体惟有凝心静虑,方能直觉体验到律动不已的万物的本质。

诗人心境空明,所以往往能以虚运实,在恍惚缥缈的虚空之中见出生命绸缪往复、优游徘徊,从而使诗歌具有空灵淡远的意境。诗人通常描写遥岑寒沙、淡烟远岸等虚空渺远之景。在隐约迷蒙、虚无缥渺的空间之中自由地展开性灵的跃迁活动。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云:“夫秋水蒹葭望伊人而宛在,平林远岫托遥兴而悠然,古之骚人畸士,往往借此抒其性灵而形诸舞咏,因更假图写以寓其恬淡冲和之致,故其为迹多闲闲数笔而其言思能令人玩赏不尽。”平林远岫、秋水蒹葭是艺术家追求的极境。在杳杳空蒙、迷离恍惚之间,人与景似远若近、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留下悠远不尽的意趣。

(二)万取一收,以少总多

中国画用笔十分简约,常常只着墨于寒塘雁迹、太虚片云等细微之处。虽只寥寥数笔却写出画家通天尽人之怀。同样,中国的古典诗歌也十分注重提炼文字,抓住生活中富有包孕

性的一点进行集中描绘,万取一收,以少总多,以创造意境“空白”,增强意境“空白”的表现力。

日常生活中,语言传递着思想,但往往又遮蔽了意义,不能完满地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样,在艺术创作中,语言也无法完全传达艺术家丰富的审美体验。许多诗歌理论家都认识到语言这种无法“尽意”的局限性。陆机存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忧患;刘勰也陷入“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困境……正是因为“言不尽意”,所以人们诉求超越语言,试图破语言之执。古代诗歌理论家提出的跨越语言的理想,就是提炼语言文字,寄意于言外,让人们在言外获得无穷的意蕴。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的“用晦”主张。认为诗歌贵在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唐代的皎然更是道出“寄意于言外”的极致,“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诗式》)。清代刘熙载的看法与皎然同出一辙。他在评论杜甫诗歌时写道:“杜诗只有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艺概》)精炼的语言文字中自然流溢的性情深深打动、感染着读者,人们已经忘记“言不尽意”的缺憾,而沉浸在意境“空白”之中。可见,优秀的诗人,能够避开语言的局限,寄意于言外,在言外建立一个真挚感人、风光无限的世界;读者亦陶醉其中,得意忘言。

诗人创造出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艺术意境“空白”,在抒发自身独特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将创作视角指向未来的接受者。接受主体通过对“空白”的填补与创造,与创作主体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也创造、延伸、扩展了“空白”,获得“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鉴赏者入神临意,体悟意境“空白”,形成了“辨味”、“妙悟”、“香观”等审美体验方式,是以直觉感悟体验意境“空白”。晚唐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云:“愚以为辨于味后可以言诗也。”所谓“辨于味”,就是鉴赏者对诗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感悟与把握,意境“空白”是诗人摆脱功利、超越知性、心灵顿悟的结晶。“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宋人严羽充分充分认识到意境“空白”的这一特点,大力提倡“妙悟”,要求鉴赏者凭借感性的直观、心灵的体验去领会其中的审美意蕴。钱谦益言:“诗之品第,略与香等……以嗅映香,触鼻即了,此观诗之方便法也。”(《香观说书徐元叹诗后》)也正是要以直觉体验的方式去把握诗歌意境“空白”。鉴赏者“体悟”的审美体验方式与诗人“写意”的文本创作方式是互为表里、互为体用的,诗人以静制动,以虚写实,以少总多,以比兴促含蓄建构了自己的表意系统,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审美理想隐然潜寓于文本之中。相应地,鉴赏者也只有通幽默会、涵咏体悟,才能与诗人的心灵感应、共鸣、交流。同时,读者在直觉体验文本之际,个人的心灵也自然融入其中,参与对意境“空白”的创造。

创作主体通过创造“空白”抒发情感,接受主体也以体味、填补、扩大“空白”来寻求心灵的解放。意境的“空白”将主体与客体,创作过程与鉴赏过程浑然无界地融为一体。由此,“文学成为一种完整的审美体验过程,是一种人生或生命形态的有机活动”[2]。就诗歌而言,它也自然地达到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真切传达出每一位个体的生命体验,反映了人类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

结语

朱光潜先生曾对“空白”作过精辟的概括:“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意,而尤在无穷之意。”[3](P480)意境“空白”是艺术审美本质的展现,是对审美意味世界的充分建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诗哲学的精神内核——“超以象外”方能“得其环中”。意境“空白”融合物我、沟通天人,使诗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地飞翔,读者的心灵能够诗意地栖居。诗人和鉴赏者在这片“空白”的世界中优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VIP专享】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 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 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 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 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

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DOC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 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

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

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 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

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

议古代诗歌的意境之美

议古代诗歌的意境之美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不灭的魂灵。对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关注,是肯定生命个体价值,丰富拓展个人生活,提高个人审美情趣,建设繁荣发达社会精神文明的需要。 关键词:古代诗歌;意境美;形态;生成因素;影响 我认为写诗最重要的是营造意象,尤其是学写古典诗词体的诗,首先要在营造意象上下功夫。意象在诗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一、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诗歌是要言情表意的,而言表的形式则是景象。情意是含,景象是外在表现。诗词创作,必须正确处理“情与景”“意与象”的关系。尽量避免有意无象、有情无景,也尽量避免有象无意、有景无情,努力做到意象相兼、情景交融。只有意象相兼、情景交融的作品,才有魅力,才能使人赏心悦目。意象这个东西,正是意与象相兼,情与景交融的东西。营造出好的意象,就能使作品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如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首怀古诗,

其情意是对历史沧桑的感叹。我们写咏史诗,往往容易流入议论过于直露的弊病。而《乌衣巷》这首诗,把“朱雀桥”与“野草丛生”、“乌衣巷”与“夕阳残照”、“王庭前燕”与“寻常百姓家”这些意象构成对比关系,在极短的篇幅,融入了宏大深沉的历史涵。确实称得上是一篇意象相兼、情景交融的佳作。这比起“安王导今何在,富贵荣华难久长”之类的直白,给人的感染力要大多了。 二、意趣独特、避免雷同 一首好诗,必须格调清新。格调清新不仅表现在立意上,更要有独特的意象和意境。由于能表现同一主题的形象是无限的,每个形象又可以多角度去使用,这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意象去表达类似的主题。同是写爱情坚贞,有的用“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表白。有的用“会飞鸟儿不怕高,郎妹相爱不怕刀;为了结对比翼鸟,生在一起死一道”来表白。有的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表达,也有的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来表达。这就保持了格调独特,避免了彼此雷同。 九龄的《望月怀远》则又有不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此诗乃望月思怀的名篇,写景与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清单

实用文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飞鸟:自由的灵魂——中国古代诗歌里的飞鸟意象

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宋代文豪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则有“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的词句。他们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由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鸿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历代表现人鸟和谐相处的诗句很多: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 ——李中《思九江旧居》 诗人不仅与鸥鸟为友,还要与它们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盟约。北宋黄庭坚的《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在处理完公事之后,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落木千山、澄江映月的壮阔景色,让他生发出乘扁舟、弄长笛、归隐江湖的愿望。继他之后,南宋诗人屡有“盟鸥”之作: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姜夔《庆宫春》 但这种能够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 人民网[小中大] 收藏此页我要投稿51681 人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算起的话,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00多年了,所以说,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发展的历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也正因为诗歌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长期发展的进程当中,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那富有民族性精华的古典诗词,在今天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美感教育作用,大量的古典诗词依然被人们所喜爱,这也就是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从一些基本的诗词规律入手,引领大家去享受古典诗词带给我们的音乐美、艺术美和建筑美。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处处可以看到,古典诗词还被人们所热爱,古典诗词还继续在流传,古典诗词还依然焕发出它的新鲜的生命力。古典诗词既然那么美,我们大家都想学它,那么,怎么去学呢?从哪儿找一个切入点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切入。 第一个方面,我们欣赏古典诗词就要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领略、把握诗词的意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那种深邃的、优美的境界,那种优美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标准,也是欣赏诗歌首先应当注意的。 什么叫“意境”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们欣赏一首诗,看它怎样写景,看它怎样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这是古代诗歌创作意境的一种艺术追求。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所呈现出来那种美的形态,是反复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说,大家读诗,体会意境美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意境美就是一种意境或者那种美的感受就是一种感受,不是这样的,其实意境美是非常丰富的,我把它概括为八个方面。第一种意境叫“雄奇阔大”;第二种叫“旷放开朗”;第三种叫“苍凉悲壮”;第四种叫“深邃沉郁”。这四种类型有个共同点,就是表现了一种“阳刚之美”。此外还有四种,第一种叫做“浓艳瑰丽”;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第三种叫做“清新素雅”;第四种叫做“凄冷寒凉”。这四种大体上集中表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柔之美”。所以诗歌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非是“阳刚美”,无非是“阴柔美”。那么“阳刚美”一种类型就是“雄奇阔大”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则奔腾震荡,磅礴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赏析教学的几点建议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2、加强诵读涵咏。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 元件0, 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意象创造的规律进行诗歌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意象包括/ 意0和/ 象0两部分, 是诗人独特的内在情思与生活中典型的外在物象艺术的统一, 是诗人将意融入客观物象后创造出来的可感触、以表意的具象。意象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基本美学范畴, 前人早就对它进行过论述。从现在所看到的资料分析, 关于意象理论的阐述, 其渊源最早可上溯到5易传#系辞上6: / 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0。意思包含: / 象0来自自然又超脱自然, 是诗人对自然物象的再现、表现,自然物象创造为诗歌意象后可以帮助/ 尽意0; 另一方面, 取象本身并非目的, / 立象0 是为了达/ 意0[ 1] ( P. 49) 。当然,5易传6所云/ 意0、/ 象0与后来诗歌理论中的/ 意象0还有相当距离, 但提出/ 立象以尽意, 系言以明象0 的主张, 为后人把/ 意象0作为诗歌美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基础。意象概念在六朝刘勰5文心雕龙6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 刘勰在5文心雕龙6里明确提出意象概念, 并认为/ 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 诗篇之大端。0刘勰把/ 意象0 的作用提高到/ 驭文0、/ 诗篇0 之/ 首术0、/ 大端0的位置。意象内涵在唐代得到继承和发展, 皎然就说: / 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 义类同者,尽入比兴,5关雎6 即其义也。0[ 2] ( P. 164) 皎然已经精辟地指出了意象创造的方法, 并认识到/ 禽鱼草木人物名数0均可入象达意的规律, 关于意象内涵的认识深化了。意象理论在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李东阳曰: / 意象俱足, 始为难得。0[ 3] ( P. 514) 何景明曰: / 意象应曰合, 意象乖曰离。0[ 4] ( P. 246) 王廷相曰: / 夫诗贵意象透莹, 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 镜中之影可以目睹, 难以实求也。,,言征实则寡余味也, 情直致而难动物也, 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 感而契之, 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0[ 5] ( P. 126) 他们强调意象创造的艰难、象和意有机结合的要求等, 至此, 意象已经成为一个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形象创造的根本范畴, 具有审美本体的意味。 古代诗歌意象理论指导着诗歌创作的实践,产生了难以胜数的丰硕成果, 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是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意象世界。她们像夜晚满天的星斗, 交相辉映, 各放异彩; 又像百花园圃里盛开的鲜花, 品种繁多, 姿态万千。为了认识这些意象, 准确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意象类型的研究工作, 或从形式的角度,或从结构的角度, 或从手段的角度等等, 产生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 如从意象创造的目的性角度切入, 可以高屋建瓴,很清晰地把握意象的类型。因为诗人创造意象的目的不外乎描摹物象、抒发胸臆两种情况, 所以, 我们把古典诗歌意象的类型分为两类, 即再现性意象和表现性意象,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再现性意象 所谓再现性意象是指诗人以个性化的诗歌语言再现生活物象, 以达到描摹物象、表达情思目的的那么一种意象。从意象形式的角度研究意象类型的研究者称之为/ 描述性意象0[ 6] ( P. 364) 。再现性意象是一种侧重描述物象的意象, 由于这类意象创造的目的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物象, 它的特点是诗人忠实于客观自然事物的原生状态, 一般不作曲折、深奥的寄托性的主观/ 附着0, 诗人遵循客观存在和创作的规律, 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 用诗歌语言来描绘和渲染自然万物。我国许多古典诗诗歌就以再现性意象的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如晋人傅玄5天行歌6: / 天时泰兮昭以阳, 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 日月兮运周。俯视兮河海, 百川兮东流。0通过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物象的描述,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力量及其运转不息的精神, 全诗气势磅礴, 境界雄阔, 完全忠实于自然原生状态。再如杜甫5绝句6: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0诗歌展现的自然物象选择之精当、声音表现之婉转、色彩搭配之和谐、空间转换之灵动, 逼真、谐和地再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原生印象, 透露着原生态自然的动人气息, 洋溢着欢快激越的情绪。全诗格调清新, 摄像开阔生动, 确如东坡所云:

古代诗歌意象意境整理经典收藏

诗歌意象意境整理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分为三类: (1)人物形象。诗歌中人物形象有三种①诗歌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②指诗歌中诗人摄取的历史人物等,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年少英雄周瑜。③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归园田居》中“我”这一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杂诗。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意境题的常见命题方式: (1)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3)这首诗(词)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意象意境题的常见答题规范: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 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 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题: 一、景物形象: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 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 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 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 形象、情感,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意象内涵的固定性(常见意象表达的常见情感) (1)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意象,一般与 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 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 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 路难》)/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 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芭蕉 等,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 寒蝉、西风、归雁、夕阳、残照、斜阳、猿啸、子规(杜鹃、 杜宇、蜀鸟)、鹧鸪、笛、管等多抒发羁旅行役的凄苦、孤独。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声梧叶 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 调水仙子·夜雨》) 注意:①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 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②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 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而古人又以为蝉餐风饮露,故而蝉又是高洁的象征。如:露重 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 《狱中咏蝉》 ③鹧鸪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 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 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鹧鸪的叫声还可用 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 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3)冰雪、松、菊、梅、竹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 高尚。(梅兰竹菊寓高洁) 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 蓉楼送辛渐》/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 孝祥《念奴娇》) 注意:“梅”常象征斗霜傲雪、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杨柳(折柳)、兰舟、长亭(短亭)、关山(月)鹧鸪 鸟、草(芳草、青草)、残月、南浦、灞桥等,多用于挥写离 别之苦。 例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 坡闻鹧鸪》) 注意: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 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 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成语“堤 柳堆烟”指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无情 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 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 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 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 “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 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 比,让诗人感慨物是人非、盛衰无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