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3学分

总学时数:60学时

适用专业:本大纲适用于经济管理类本专科各专业

课程教材:

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杨星主编《国际金融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王聪著《国际金融通论》暨南大学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书目:

1.姜波克主编:《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易纲,张磊,《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

3.李敏,《国际金融实务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4.[美]迈克尔·梅尔文《国际货币与金融》(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相结合。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

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工程、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国际银行业务

编写日期:2006年5月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需要预修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前期课程作为基础。国际金融学是一门应用型经济理论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一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的一门学科。一方面阐述了开放经济下内外部均衡的相互冲突以及解决这种冲突的理论方法,另一方面从国际金融市场和应用,分析各种现实的问题。其任务是阐明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国际金融是金融学核心课程,是财经类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通过学习《国际金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国际金融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

基本内容与要求

国际金融作为金融学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以开放条件下的内外均衡如何实现问题为主要内容,介绍当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主要重大问题。这门课程将系统介绍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为金融专业学生掌握国际金融领域内的理论与实务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原理,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框架,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一些基本的分析工具与原理来分析理解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教学方式

基本理论的讲解,结合课堂讨论、期中课程论文及期末专题交流。

第一章外汇与外汇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外汇的概念、种类、作用以及外汇市场的概念、类型、作用和特点;熟练掌握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套汇与投机、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等相关知识点。

第一节外汇概述

第二节外汇市场

第三节外汇交易

复习思考题

1.国际外汇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进行即期外汇交易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什么是远期外汇投机,如何进行远期外汇投机?

4.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有何异同?

5.套期保值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第二章汇率及其决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汇率的概念、主要种类,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国际平价关系与汇率的决定等知识点。

第一节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第二节汇率的种类

第三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四节国际平价关系与汇率的决定

复习思考题

1、有哪些经济因素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2、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国际收支状况会有什么影响?

3、简述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内容。

4、利率平价如何解释汇率的决定?

5、假定香港的利率高于美国利率,根据国际费雪效应,港币对美元未来会坚挺还是疲软?为什么?

第三章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外汇风险的概念、分类及构成要素、掌握外汇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点

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

第二节外汇风险的度量第三节外汇风险的管理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外汇风险的管理?

2.经济主体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折算方式的选择如何影响会计风险的计算?

4.如何预测经济风险?

5.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中有哪些常有手段?

第四章汇率制度与政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汇率制度的概念和种类;掌握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以及影响一国汇率制度的因素;熟悉外汇管制及汇率政策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汇率制度的种类

第二节汇率制度的选择

第三节外汇管制与汇率政策

复习思考题

1、各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是如何处理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问题的?

2、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一国应如何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

4、一国货币实现自由兑换的条件是什么?

5、复汇率制及其表现形式?

第五章国际资本流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国际资金流动的状况及其特点,明确国际资金流动的机制,掌握国际资金流动和货币危机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危机论

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开放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

2.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对新古典主义福利分析的修正

3.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南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5.试总结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异同

第六章国际收支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衡量方法,熟练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与调剂机制理论、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理论等。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第三节国际收支理论

第四节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第五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均衡

第六节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对编制国家的意义。

2、简述吸收分析法的主要观点。

3、简述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4、简述国际收支弹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类型。

第七章国际储备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特点、作用、供求和结果管理等相关知识点

第一节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国际储备管理

第三节中国的国际储备

复习思考题

1、国际储备的构成与来源如何?

2、国际储备的作用有哪些?

3、如何区分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4、怎样区别作为国际储备手段的特别提款权与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5、如何把握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国际货币体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作用和早期的货币体系,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及其改革前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三节牙买加体系

第四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分析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具备的条

件。

2、试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缺陷。

3、试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4、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极其利弊。

5、试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条件的必要性及其问题。

6、试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前景。

第九章国际经济货币一体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条件和矛盾,最适货币区等相关理论

第一节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的实践

第二节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复习思考题

1、在产品多样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上,凯南和麦金农的观点有什么不

同?他们的分析过程怎样?

2、结合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分析货币一体化各种形式的演进关系。

3、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包括哪些内容?

4、《马约》规定的欧元的趋同标准是什么?这些标准是针对货币区的什么条

件?

5、简述货币区的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