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

颜悦南

2012-4-11 8:28:20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1年第9期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该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明确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1.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文明”的界定来看,广义上是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状态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方式之后,通过科技形成的物质和社会状态,包括用理智和实用知识控制自然的技术手段。

生态文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儒家思

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

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学者认为工业文明因面临多重全球问题,必将发生转型,走向新文明,他们大力倡导生态学世界观,但当时并未直接提出生态文明概念。

前苏联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概念的最早使用是在《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1984年第2期文章《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中,文章提出培养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结果之一,将生态文明看做是生态文化、生态学修养的提升。

1987年,中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学术界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概念。叶谦吉教授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观点从生态学及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了生态文明。

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使用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并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个维度。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

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含义,生态文明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人类应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生态文明价值观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与生态系统之间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协调共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发展观要求改造和利用自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控制发展的模式、规模及速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至上,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强调生活方式的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2.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中,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生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

生态文明以生产方式生态化为核心,将制约和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生活、政

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它将促使现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向着生态化方向转变。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享受高效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这“四大文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把人与自然和谐提升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推动政治文明扩大视野,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拓宽公众参与的民主途径。

3.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

生态哲学是科学发展观得以确立的重要的学理根据和文化前提,科学发展观所依据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人本主义取向,则是生态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哲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

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有着内在一致性。

A.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出发点,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B.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提倡的全面和协调,主要是指人与自然和社会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协调发展。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坚决反对人类中心论,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与共同进化。科学发展观不仅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用生态文明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调节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共同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可持续发展也坚持“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等公平原则,同样体现了共同进步的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态文明追求的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一致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实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应该做到:

A.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到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并以此来实现人的行为模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B.加强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应该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按照“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对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人们树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和谐进化的生态发展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消费观和审美观,调动全社会成员的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经济的最佳途径。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改变,就必须要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生态农业;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费的工业发展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建设生态工业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D.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对工业文明追求过度消费物质资料的批判和否定。绿色生活方式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它以提高生命价值为宗旨,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节约资源。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要求改变人们不良的食物需求与消费习惯,简化食物生产、分配、消费环节,避免食物生产与消费功能的异化。这种绿色生活方式,既有利于人自身的健康,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提倡绿色消费方式,要求人们能以一种健康合理、科学文明的姿态步入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抛弃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高消费的畸形消费观,从追求繁华、浪费的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改变人们对资源的强烈占有心态,将环境保护融入日常的消费行为中。

E.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加强生态环保的制度建设

加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的机能,即政府要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和生态行政,完善生态文明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努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体的符合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政治形态。

政策方面:应该逐步建立起合理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树立起科学的政绩观,建立绿色GDP;利用绿色税收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以鼓励他们投资环境保护产业: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使人们尽可能合理利用资源。

法律法规方面:要加强环境法律建设,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和制度,加强法律约束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F.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

环境监管体制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保证,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生态环境执法的监督,加强司法部门的监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执法监察管理体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及实质 工业革命以来产生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荒漠化、森林锐减、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损耗、全球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面临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进行了思考。 1962年: <寂静的春天> 美国Carson 1972年: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之后,人们提出了新观念,新口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地球不是我们从上代人手里继承下来的, 而是我们从下代人手里借来的。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谋求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持续性:不应该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共同性:共同目标,共同努力。 (三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

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而且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资源的消耗十分严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突出表现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二、我国对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做的努力: 中央再三强调要实施科学发展观;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 的社会;要改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1、率先于1993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2、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3、制定和完善了120多部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等法律法规; 4、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多部门、多层次运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5、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公约,积极参与环境国际合作。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中的哲学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与哲学理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关注经济建设与生态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辫证唯物主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关键字:生态文明哲学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代表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和谐进步状态。大自然作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导致生物的生存危机, 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是前提和基础, 站在社会进步的角度, 生态文明同三大文明一样, 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 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对生态文明哲学底蕴的考察和思考,有利于人们对自身和大自然的前提性反思, 有利于人们在伦理价值层面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生态维度, 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生产观和发展观[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虽然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但他们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对这一整体的把握构成了其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3]。生态文明体现了尊重自然的天人观,尊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平等,尊重自然不是承认自然环境决定论,也不是否定以人为本,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的存在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界就是爱护人类自身的家园。在价值关系中,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而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青山青我目,流水静我耳”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意义,“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意义。如果我们对自然客体进行人格化,那么自然就获得了主体资格,人类就成为了自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言的自然。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从而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把自然置于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地位,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自然资源。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建设的资源,然而,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已是不堪重负。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能源耗竭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人类可以健康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无不警示着人类,要遵循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自然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 自然进化与人类社会进步的统一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的进化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体,任何有碍于自然进化的行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只有持续地发展下去,人类才能永恒地生存在地球上。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躯动,使生产者只求赚钱,而不顾对自然的保护;加上时代的局限,人们在19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还不能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在当时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具有严重的不可持续性。对此,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雇拥劳动制度实质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这种不可持续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这就是说,在公有制社会里,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控制之下,根据人的需要按最集约化的方式来组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可避免浪费,从而有利于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已接近具备这种可能性。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它既可以收市场竞争之利,又能设法避免市场竞争的盲目性。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还很多,预计要经过长期探索才能实现“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 ;..

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为五大建设。“生态文明”主题的提出与发展,说明科学发展观在理论深化与实践探索中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实践既是对科学发展理念的现实检验,又为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提供了一步丰富与发展宝贵资料。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于几大文明建设整体推进的理性思考和果抉择,标志着我们党对文明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 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科学发展理论新贡献。要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新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容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过度消耗资源和深度环境污染的代价。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 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因此,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强调在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地处理地区间、城乡间、经济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外与国内间的关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 应该做到: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人类自始至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人类永远无法否定和摆脱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人类即便为了生存改造自然,也必须服从自然规律。然而,人类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巨大的本质力量不断地膨胀,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下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掠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人类还在对自己的物质成果沾沾自喜的时候,人类已经陷入了恶劣生态环境的困扰与折磨中。因此,目前人类只有一种选择来弥补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那就是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同自然界的主奴关系,走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在全社会长期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理论宣传,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德育的实践活动,使生态自觉、生态关心成为一名普通地球人的良知。唯有首先转变观念,人类才能在实践中展开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赶超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战略,采取追求国民经济总产值高速增长和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工农业中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益的以量取胜的产业居多。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做到:首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继续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逐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农技,在不对土壤、水资源进行破坏的前提下,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的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费的工业发展路子,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精心整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人存在于自然,也可以说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的存在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生存不能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更好的保障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 精心整理

论文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下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发展绿色工业,并用于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十八大会议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在我国,首先应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思维生态文明建设 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哲学意蕴,体现了矛盾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等一系列严谨的哲学思维。 矛盾思维矛盾思维是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维,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首先,人与自然是对立性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受制于自然。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内在创造力,它不仅创造了地球上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命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人是具有意识和思维的能动存在物,在改造客观对象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使自然成为自己的对立物,并且伴随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控制征服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是引发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 其次,人与自然是统一性的存在。脱离了人的自然是抽象的自然,脱离了自然的人是抽象的人。人与自然不仅是对立性的存在,更是统一性的存在。一方面,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

提供了基本场所,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也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存发展实践使自然实现了“自在自然”向“自为自然”的转变,原始的自然深深打上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成为带有深刻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化自然。人与自然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存在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 系统思维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天人合一”的一体性存在。“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元素的变化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自然这个整体性的存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各种和谐关系的基础。自然是生命之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自然各种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有机整体。“万物同源,和谐共生”,人与自然万物本就是唇齿相依的一体性存在。 其次,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共生”就是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紧密互利不可分割的关系。“共荣”就是共同繁荣,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荣辱共存关系。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与物共适美美与共的有机整体世界观和生命观。一方面,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自然是环环相扣休戚与共的循环链条,是存在普遍联系的有机系统。人与自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6000字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6000 字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

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题目: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2级 \

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摘要】在工业文明迅速高效地发展、其丰硕成果被人类各阶层所享用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所陷入的生态环境危机。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样发展计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 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含义 在2003年7月28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首先,核心是以人为本,指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能让人民有梦可做,有梦可实现,人民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根本。 其次,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整体的前进发展要处于可循环、可持续的良性运转状态,不能出现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保护这样目光短浅的做法,而是应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最后,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指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论自然生态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意义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可 行性及意义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学号:201209425 姓名:徐鑫

摘要:生态自然观在西方学者看来,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在批判机械自然观的基础上,论证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从自然优先角度,用辩证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努力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人与自然协调一致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无疑会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它不仅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有重要的启发。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 1.概述 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在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总值而不顾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规模庞大“征服自然”活动,这既破坏了宝贵的地球自然资源,又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匾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自然观中有关人与自然的辩证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观念: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测及标准答案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5题,每题4分) 1 .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A.实现现代化 ? B.发展工业化 ?C.实现共同富裕 ? D.推行可持续发展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有所谓的“3R原则”,指的分别是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Reusing(资源化),3R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当前我国环境发展的形势是 ?A.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 ? B.整体有所改善,局部出现恶化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且到现在为止是唯一的一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 C.中国 ? D.日本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以下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 C.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 D.发展煤炭生产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8题,每题4分) 1. 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几个原则包括 ? A.保护生态 ? B.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 C.提高居民的生活标准 ? D.保护文化历史 ?E.将自然融入城市 我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暂无 2.环境伦理观核心意涵包括 ? A.要尊重和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生活? B.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并且关心人类 ?C.做任何事情,既要着眼当前,并且思虑未来 ?D.先保证GDP的发展,后思考环境问题的改善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3 .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 ? A.生产采用的原料是清洁的 ?B.减少生产的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 C.生产的车间和工人要保持要清洁干净 ? D.减少生产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产品 我的答案: ABD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暂无

“以敬畏和感恩之心,守护着自然世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一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以敬畏和感恩之心,守护着自然世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一位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 “生命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回归自然,然而人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令人悲叹。” ● “由宇宙论引申出来的治国理念提倡依据自然节律而施设政令,国家政治运作的正当性也都要通过宇宙生化、四时轮替的规则得到确证。” ● “人只有在与自然生态的变迁节律和谐共存中,在对于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无私奉献中,才能真正拥有一种诗意而美好的生活。”

5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达文应邀做客珠海,为中大珠海校友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中国古典宇宙论与生态文明”的精彩讲座。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演中,冯先生以翔实的文献引证、缜密的观念辨析及精深的理论思考,重新梳理了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中的发展脉络,也为今天这个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与理论依据。 冯先生指出,在中国古典的宇宙论中,天地宇宙、时间空间、人人物物,都可以视作生命的体现。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念,也正是从发现自然、重视生命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中国的宇宙论不仅把天地万物的变迁看作是有生命的,而且强调生命变迁是有节律的。因此,当我们把每个个人、每一物类都看作生命体,那么这些生命体其实都需要通过与大自然变迁的节律相协调、适应才能够发生、发展。能够适应天地宇宙的时空节律而获得生存与繁衍的物类,必然会把时空变迁的节律内化为自己的结构;无法与之相适应与协调的物类,则必然会被淘汰。 “不要说是整个物类的变迁史,就拿我们个人的生命体来讲,譬如我是广东人,因为长期生活在南方,比较适应较为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而当我来到北京,三两天以后,嘴唇常常要爆裂甚至是流鼻血,这显然是南方气候变迁的节律,已经在我的生命过程中内化为我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时候我去到美国出差会有时差,生物钟就是一个生命体适应大自然变迁的时间和空间的节律形成的。”用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例子,冯先生就形象地诠释出个体生命与自然节律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所以,古人的宇宙论传递的其实就是自然生态的变迁节律与各个生命体、生命形态紧密的内在关联: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另一方面,主张人要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在讲座中冯先生着重提到,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得到了自然的煦育和护佑,也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与感恩之心。然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无节制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与征服。原本心中的敬意开始消弭,原本抑制的欲望无尽伸张,随着人的肆意宰制与取用无度,自然界已经不堪忍受,于是通过各种灾害来对人类予以警告。这就是人类不断地“掠夺他人、掠夺自然、掠夺未来”必然面临的危机。 因而通过本次讲座的契机,在今天重新讨论“中国古典宇宙论与生态文明”,其实就是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找寻人对于自然的敬仰、敬畏与感恩之心。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一“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辩证法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 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十分紧张,人均耕地面积、淡水和森林资 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 ;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 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 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

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的先哲们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生态文明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而探寻出的一条新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进逻辑,总结世界各国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