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神往。

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苏州园林设计独特,门窗A(简陋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B(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chuán()承②心chí()神往③líng()听④róng()合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答案】

(1)传驰聆融(4分)

(2)A处简朴B处别具匠心(2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③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④,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烽火连三月,。(杜甫《》)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子曰:“默而识之,,诲人不倦……”(《论语》)

⑧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悠然见南山(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3)长河落日圆(4)但愿人长久(5)家书抵万金(6)留取丹心照汗青(7)学而不厌(8)苦其心志(10分)

3.名著阅读。(5分)

(1)根据《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①上文中,“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的人是谁?

②请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一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2)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读书笔记,哪一项标

书有错误?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答案】

(1)①吴用(智多星吴用)②示例:让厢禁军扮作脚夫,把生辰纲装入担内,杨志等扮作客人。让梁中书授命众人听命于杨志。走大路,趁早凉赶路,中午热时休息;走山路,大白走路,避开一早一晚行人稀少之时。先阻止军汉买酒,确认就没有问题后才允许他们买酒。(3分)

(2)B(3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的了解。宋江做

了梁山泊山寨之主后,把聚义厅

...改为忠义堂

...,后来又在忠义堂

...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4.下表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回答问题。(3分)

项目年份实际使用量车辆事故率

公安机关

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

未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

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

未已登记车辆

2014年1.3万辆7.2万辆24.6万辆75.4万辆

2015年2.1万辆10.7万辆15.1万辆84.9万辆

(1

(2)根据表格信息,请就如何降低二轮电动车车辆事故率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

(1)二轮电动车不论是否登记实际使用量均明显上升;在车辆事故方面,公安机关一登记

车辆的事故率明显下降,而未登记车辆事故率明显上升。(2分)

(2)加强二轮电动车登记管理(1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2分)

6.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7.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2分)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答案】

5.示例:战马奔腾,像“的卢马”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然人心惊不已。(2分)

6.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2分)

7.D(2分)【解析】“梦回吹角连营”意境是梦中回到战场杀敌。与之相似的是D项。梦中的金戈铁马走向战场。

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今民生长于.齐不盗皆以美于.徐公

B.水土异.也渔人甚异.之

C.橘生.淮南则为橘君将哀而生.之乎

D.齐人固.善盗乎固.以怪之矣

9.选文划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4分)

【答案】

8.D(2分)

9.德:维护国家尊严。才:他反驳时“避席”以对,显示庄严的态度。引用橘化为枳“的说法,用类比的方法机智反驳。巧用“得无”等词表达出揣度、疑问的语气,显得委婉,不使楚王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4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注】仕:做官。辟:征召。主簿:官职名。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②凝之悉散之亲属。

1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答案】

10.①在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2分)②刘疑之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属。(2分)

11.重其德行(1分).不慕荣华,安于俭苦(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胡萝卜

①曾有人预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不是大数据,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基因组测序。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生物的本源,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对生命进行“改造”。甚至可以说,这项技术将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

②胡萝卜和生菜、芹菜属于植物中的一大类,但它质脆味美,更受大部分家庭主妇青睐。胡萝卜栽培广泛,其根部富含营养物质,如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对30余种胡萝卜样品的基因测序,绘制出了胡萝卜基因组序列草图。这很可能是迄今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序列草图,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站上。

④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一根胡萝卜的DNA组装了一个高质量的参照基因组,确认了胡萝卜共有32113个基因,其中有10530个基因是胡萝卜特有的。而后,他们对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在内的35个不同品种的胡萝卜样品和亚种进行了测序。研究人员称,这一研究不仅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了解胡萝卜的所有营养物质和组成成分,而且阐明了胡萝卜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他们把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和其他植物进行了比较,来确认在进化道路上,胡萝卜的祖先究竟是何时与葡萄、猕猴桃以及西红柿“分道扬镳”的。

⑤此外,他们在胡萝卜根部发现了一个负责积累维生素A前体的基因,正是这个基因让胡萝卜积累起特别多的β胡萝卜素。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为改善胡萝卜和其他农作物的营养价值提供了可能,不仅能够帮助胡萝卜育种者改善胡萝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未来还有望让其他农作物具备胡萝卜的“特长”,使口味更好,更有营养。

(选自2016年5月12日《科技日报》,有删改)12.请写出第②段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13.胡萝卜基因组测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哪些价值?请分项列出。(3分)

1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有错误?()(2分)

A.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可能是基因组测序,它甚至将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B.胡萝卜栽培广泛、质脆味美、富含营养,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胡萝卜有10530个特有基因,这些基因积累了大量的维生素A前体和β胡萝卜素。D.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他作物也可能具有胡萝卜的“特长”。

【答案】

12.作比较,举例子(2分)作比较:将胡萝卜与生菜、芹菜作比较,突出了胡萝卜质脆味美,更受大部分家庭主妇青睐。举例子:举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例子,准确说明了胡萝卜富含营养物质。(任选一种,1分)

13.绘制出的胡萝卜基因序列草图很可能是迄今最完整蔬菜基因组序列草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了解胡萝卜的所有营养物质和组成部分。阐明了胡萝卜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对改善胡萝卜和其他农作物的营养物质提供了可能。(3分)

14.C(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

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是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瑰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⑥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⑦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

(选自2016年5月8日《文汇报》,作者舒飞廉,有删改)15.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3分)

16.第②段对“青蛙蚱蜢”和“狗”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结合第③段内容简,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3分)

18.【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月亮,请分别说一说月亮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用意。(4分)

【甲】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

(舒飞廉《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乙】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贾平凹《月迹》)

19.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3分)

20.文章结尾写妻子老家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就足“我”当年决心下堤修车的村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5.“我”学骑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摔倒,父亲扶起“我”。“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3分)16.拟人、对比。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我”当时喜悦、得意的心情。(4分)

17.“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土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亲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3分)

18.特点:【甲文】中的月亮时隐时现、月光暗淡;【乙文】长得月亮交接、美好。

作用:【甲文】表现了我沮丧(急切)的心情,【乙文】表现了孩子们心灵的美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4分)

19.故乡事和物曾是“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蕴含着对以前故乡的事物的怀念和感激以及现实生活中故乡无处可觅的失落心情。(3分)

20.结构上与上文对村庄的描写相呼应,内容上强调“我”是被祝福的“陌生人”,深化了“我”对家乡的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东风是机遇,东风是鼓励,东风是关怀……在人生的旅途中,东风无处不在。它帮助我们发现希望,感受温情,获得成长……总有东风为我们而来。

请以“东风为我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剧本以外问题不限;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东风为我来

东风,就是春风。她温馨,和煦,带给人无限的温暖和惬意。在我的家里,东风为我来,给我的成长带来了愉悦、激励和振奋。

在我的生活和学习碰到“寒冬”的时候,父母的关爱,就是浩荡的东风,使我在“冰天雪地里”立即“解冻”,并且立即“苏醒”过来。

永难忘记,我九岁那年,我的小生命经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摧残,我患了严重的哮喘。白天黑夜不停地咳嗽,吐痰,喉咙里像是在拉风箱,旁边的人都能听到我的声嘶力竭的哮喘声。我不想也不能吃饭,也不能睡觉。我就像是掉进了黑暗的冰冻的地狱。

在第一时间里,我的爸爸妈妈把我送进了医院。从他们紧皱的双眉、眼角的泪水,我读出了他们焦急的内心。不停地挂水,不停地吃药,脸上还要套个氧气罩。迷迷糊糊中,我看见了我的爸爸妈妈,寸步不离地陪在我左右。短短的几天,他们的耳旁就有了“白霜”,他

们的双眼成了两只红灯笼。由于彻夜陪伴,他们的眼睑显得很浮肿。我心里一阵酸楚。“爸爸妈妈,我好点了,你们回家去睡一会吧!”“不,”爸爸亲亲我的脸说,“儿子,你是我们家最大的宝贝,我们陪着你,你的毛病会好得快一些!”“是啊,”妈妈也凑过来,轻轻地摸着我的小脸说,“儿子,有我们在你身边,最大的病魔也会逃走的!”

是的,亲情就是东风,她为我而来,吹走了寒冷,留下了温馨。一个星期后,我就出院了。

光阴荏苒,我已经是初三的大孩子了。在我的九年学习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甜酸苦辣时时有,喜怒悲乐在轮回。在我喜滋滋地把三好生奖状递到父母手中的时候,爸妈提醒我要谦虚不要骄傲,他们的提醒就像是最清凉的东风,吹醒了我的发热的头脑;在我考试失败的时候,又是爸爸妈妈,用最温暖的话语安慰我,就像一个从严冬里走出来的人,扑面而来的是温暖馨香的东风,寒意顿时无影无踪。

不会忘记,初二时候,舅舅给我买了一只新手机。我一下子沉迷在游戏中。回家后常常是急急匆匆完成作业,挤出时间去玩僵尸偷菜。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一下子进入了“严冬”,从班级前五位跌倒了班级后五位。看着惨不忍睹的成绩,我惊呆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白眼,亲戚的嘲讽,就像一条条皮鞭,抽打着我,体无完肤啊!可是,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暴风骤雨般的训斥,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高压,而是心平气和地和我认真做了分析。他们说,天下没有常胜将军,还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爸爸甚至还说,有失败才会有进步;有大的失败,才会有大的进步。爸妈和我都肯定问题出在游戏上。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就像一艘迷航的小船,在爸爸妈妈的东风般的吹拂、激励下,我的成绩又跃马扬鞭,迅速名列前茅了。

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爱,就是东风,吹走了病魔,吹醒了我发热的头脑,在我成长的每一步中,都盛满了你们对我的殷切希望,盛满了最无私的爱。

……

爸爸妈妈的爱是东风,东风为我而来。我会借着这股东风“长风破浪会有时”,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爱。

2016苏州市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 ( )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神往。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A___( 简陋简朴)而富有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B_____(别有用心别具匠心),整个院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chuán ( )承②心chí()神往③líng()听④róng()合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在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 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 _________。(杜甫《________》)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 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⑦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 _____,诲人不倦……”(《论语》) ⑧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_____ ______,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名著阅读。(5分) (1)根据《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_________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①上文中,“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的人是谁? 答: ②请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一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答: (2)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 .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4.下列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消息进行比较 分折,回答问题。(3分)

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201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数 学 注意 事项: 1.本试卷共 21 题,满分 13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由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井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 ,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目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 .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2 的倒数是 3 3 B. 3 C. 2 D. 2 A. 2 3 3 2 2.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 0.0007 ㎜,将 0.0007 用科学记数法科表示为() A. 0.7 10 3 B. 7 10 3 C. 7 10 4 D. 7 10 5 3.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 a 2b 3ab B. 3a 2 2a 2 1 C. a 2 a 4 a 8 D. ( a 2b)3 (a 3b) 2 b 4.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 40 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 5 组,第 14 组的频数分别为 12、 10、6、 8,则第 5 组的 频数是 A.0.1 B.0.2 C.0.3 l D.0.4 b A B A 5. 如图,直线 a / /b , 与 a 、 分别相交于 、 两点,过点 做 直线 直线 l 的垂线交直线 b 于点 C ,若∠ 1=58 °,则 ∠ 2 的度数为 A.58 ° B.42 ° C.32° D.28° 6.已知点 A(2, y 1) 、 B(4, y 2 ) 都是反比例函数 y k ( k 0) 的图像上,则 y 1 、 y 2 的大小关系为 x A. y 1 y 2 B. y 1 y 2 C. y 1 y 2 D. 无法比较 7.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水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某市结合地方实际,决定从 20161 月 1 日起对居民生 活用水按照新的“阶梯水价”标准收费,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 50 户家 庭某月的用水量,如小表所示: 用水量(吨) 15 20 25 30 35 户数 3 6 7 9 5 则这 30 户家庭该月应水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平江路,这一条_____( 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_______(yù)的市井生活气息。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_______(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______( shì)雅致的生活。 ①_____( mián)延②浓____(yù)③____(sù)说④闲_____(shì) 2.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名著阅读。(5分)

(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边一段文字,用几个短语概括昆曲的特点(其中至少一个是主谓短语),含标点不超过40字。(3分) 昆曲,如一坛经年温醇的美酒,缓缓地在舞台流淌而出,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载歌载舞如行云流水,典雅的词,婉转的曲,在丝竹声乐里,在亭台水榭上,在小桥流水间,舒徐缓行。遥想当年,一到中秋,苏州人便倾城而出,在虎丘曲会,“唱者千万,鼓吹百十处”。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昆曲是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京剧、川剧、越剧、晋剧、湘剧、赣剧、桂剧、闽剧、婺剧、滇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捷 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2013苏州市中考试题语文及答案

201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绿▲(yīn)如盖②月光▲(jiǎo)洁 ③笛声▲(yōu)扬④心情愉▲(yuè)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杜甫《▲》) ④▲,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请依次 ..写出他们的姓名。 ①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②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5.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 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的倒数是() A.B.C.D. 2.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7×10﹣3B.7×10﹣3C.7×10﹣4D.7×10﹣5 3.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a+2b=3ab B.3a2﹣2a2=1 C.a2?a4=a8D.(﹣a2b)3÷(a3b)2=﹣b 4.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 A.0.1 B.0.2 C.0.3 D.0.4 5.如图,直线a∥b,直线l与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1=58°,则∠2的度数为() A.58° B.42° C.32° D.28° 6.已知点A(2,y1)、B(4,y2)都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y1、y2的 大小关系为() 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 7.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水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某市结合地方实际,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水按新的“阶梯水价”标准收费,某中学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30户家庭某月的用水量,如表所示: 用水量(吨) 15 20 25 30 35 户数 3 6 7 9 5 则这30户家庭该用用水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5,27 B.25,25 C.30,27 D.30,25 8.如图,长4m的楼梯AB的倾斜角∠ABD为60°,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性能,准备重新建造楼梯,使其倾斜角∠ACD为45°,则调整后的楼梯AC的长为 ()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 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梦▲(huàn) ②挺▲(bá) ③新陈▲(dài)谢④孜孜不▲(juàn)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苍松翠柏相印成趣。五彩斑澜的野花,遍地都是。林中鸟语,枝头蝉鸣,仿佛互相唱和,给人一种甜密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汤姆繁躁的心情也 安定下来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②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④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⑦▲,▲,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⑧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①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 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

201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绿▲( yīn)如盖②月光▲(jiǎo)洁 ③笛声▲(yōu)扬④心情愉▲(yuè)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杜甫《▲》) ④▲,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⑧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请依次 写出他们的姓名。 .. ①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②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5.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①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②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3分) (1)母:该睡觉了!子:▲ (2)母:▲子:▲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 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人物中选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并结合小说某个情节说说理由。 A.汤姆· 索亚B.保尔· 柯察金 4.根据下面的对话内容,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内容清楚,格式正确,正文内容(含标点)不超过45字(4分) 赵老师:李敏同学,学校把“端午诗会”安排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开始,你们节目组准备好了吗? 李敏: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计划明天下午再最后彩排一次。 赵老师:那场地布置得怎么样了? 李敏:已经布置好了。就是学校报告厅有点小,要安排初三两个班级的同学自己带凳子。 赵老师:星期五下午初三学生要完成中考志愿网上填报工作,所以这次活动他们不参加了。 李敏:那就没问题了。 赵老师:好的。请你以学校团委名义写个通知吧,让初一、初二师生准时参加活动。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8题。

【精校】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物理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解析: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 B、声音的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但都需要一定的传播时间.此选项错误; 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跑完5Om用时约3s B.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 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1000W 解析:A、中学生50m跑的时间一般在7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5月份苏州地区气温舒适,平均气温在20℃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一般电视机的功率在150W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比电视机小得多,在40W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答案:C

3.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A.放大镜赏花 B.手影游戏 C.水中折笔 D.水中倒影 解析:A、用放大镜看花时,花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B、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C、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D、平静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2018年江苏苏州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⑴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②描(huì)▲ ③(màn)▲长④经天(wěi)▲地 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2. (3分)肥皂泡的泡壁厚度大约是0.0007mm,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7X 10「3 B. 7X 10「3 C. 7X 10「4 D. 7X 10「5 3. (3分)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a+2b=3ab B. 3a6 7- 2a2=1 C. a2?a4=a8 D. (- a2b) 3-( a3b) 2=- b 4. (3分)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 A. 0.1 B. 0.2 C. 0.3 D. 0.4 5. (3分)如图,直线a// b,直线I与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直线I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仁58°,则/ 2的度数为() 6(3分)已知点A (2, y1)、B (4, y2)都在反比例函数y丈(k v 0)的图象 x 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为() A. y1>y2 B. y1 v y2 C. y1=y2 D.无法确定 7 (3分)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阶梯水价”的有关文件要求,某市结合地方实际,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对居民生活用水按新的阶梯水价”标准收费,某中学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30户家庭某月的用水量,如表 所示: 用水量(吨)15 20 25 30 35

则这30户家庭该用用水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 25, 27 B . 25, 25 C. 30, 27 D . 30, 25 8. (3分)如图,长4m 的楼梯AB 的倾斜角/ ABD 为60°为了改善楼梯的安全 性能,准备重新建造楼梯,使其倾斜角/ ACD 为45°则调整后的楼梯AC 的长 C. (2 . ::-2) m D. (2「— 2) m 9. (3分)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 B 的坐标为(3, 4), D 是OA 的中点,点E 在AB 上,当△ CDE 的周长最小时,点E 的坐标为( ) 5 C . (3, —) 10. (3 分)女口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 ABC=90, AB=BC=2 ■:, E 、F 分别是 AD 、 CD 的中点,连接BEBF 、EF.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6,则厶BEF 的面积为( )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户数 3 6 7 9 5 D. (3, 2)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2012年苏州市中考语文大阅读(含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快手刘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从此我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 ④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壮年,精神饱满,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他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掉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 ⑤我上中学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街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地变着“小碗扣球”。 ⑥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花瓣夹在书里面,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卷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⑦高中二年级,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忤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了。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快像吐尽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⑧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 苏州—1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 2.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跑完5Om用时约3s B.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0N C.5月份苏州地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0℃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约为1000W 3.下列现象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 放大镜赏花B.

A. 书包带较宽 B. 热气球升空C. 水坝下部较宽 D. 纸片托水 8.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距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该液体质量为60g 9.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

方法,下列根椐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10.最新型客机波音787的“电子窗帘”用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按钮随意改变透明状态的调光玻璃.透明度的变化是通过两个透明电极和夹在其中间的溶液来实现的,在两个透明电极上加上电压,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溶液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调光玻璃的透明状态随之改变,透明电极被坚固的内烯酸树酯保护着,该“电子窗帘”没有利用下列哪种物理属性() A.比热容B.硬度C.透光性D.导电性11.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

201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1分) ①滋▲(rùn) ②宽▲(róng) ③抑▲(yáng)顿挫④十拿九▲(wěn)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当你打开一本本不同的书藉,就如同进入一座座不同的城堡,远离世间的宣哗与躁动。千年的先贤圣人、今世的凡夫俗子都可能与你不期而遇,你可以与之娓娓而谈,也可以与之唇枪舌箭。书中的人物任你调遣,书中的声音任你顷听,书中的思想任你评判。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②大漠孤烟直,▲。(王维《▲》)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④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1)下而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同答问题。(3分)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米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不意的办法表达思想。请你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2分) 5.今年,苏州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

(完整版)苏州市2016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英语 第一部分单项填空 1. Edward and William are brothers. There is uncommon similarity between two boys. A. an ; 不填 B. an ; the C. a ; 不填 D. a ; the 2. —Here’s a box of chocolate on our desk. For me or for your mom ? — It’s, Dad. Happy Father’s Day ! A. hers B. her C. yours D. you 3. — What does Justin Bieber’s song Never Say Never impress you most ? — It tells us that we do almost anything if we never give up . A. can B. have to C. should D. need 4. A good student connects what he reads what he sees around him . A. for B. with C. in D. on 5. — Oh , dear ! A power cut ! — Sorry , I didn’t know you the washing machine . A. are using B. used C. use D. were using 6. To make your DIY work perfect , you’d better not start you get all the tools ready . A. when B. while C. before D. after 7. If the customer rings up for me again , please the call to the sales department . A. run through B. look through C. go through D. put through 8. —pale you look ! 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 ? —I’m not feeling well . I’ve got toothache . A. How a B. How C. What a D. What 9. Steve Jobs was full of —always coming up with new ideas which led to great changes in society . A. instruction B. invitation C. introduction D. invention 10. Our teacher often advises us the habit of making notes while reading . A. to develop B. develop C. to developing D. developing 11. — Playing video games is a waste of time . — I can’t agree more . There are meaningful things to do . A. the most B. the least C. more D. less 12. There’s no ticker left for Lang Lang’s piano concert . you your sister can go to it .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 (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_____ ②描(huì)_____ ③(màn)_____长 ④经天(wěi)_____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改为_____②_____改为_____ 【答案】(1). (1)①承(2). ②绘(3). ③漫(4). ④纬(5). (2)①恣(6). —姿(7). ②弛(8). —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1)本小题需要注意的字是:纬。(2)本小题中需要改正的错别字是:恣—姿,弛—驰。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_____》)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⑥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