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证券交易员必备的核心法则

职业证券交易员必备的核心法则

职业证券交易员必备的核心法则
职业证券交易员必备的核心法则

职业证券交易员必备的核心法则

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是在包括历史走势在内的行情中表现出正期望值的。以数据库的视角来看,建立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需经过测试集、验证集与训练集的综合迭代优化得到。

1.交易系统的基本要素:进/出场点、止盈/止损与仓位管理三个方面。本文仅讨论如何通过数据维度建立交易系统。

2.测试集:测试指标在某一品种上是否适用,以MACD为例,依据日线的金/死叉做多/空在固定的止盈止损机制下能否取得较高的收益率。

1)样本数量:测试集所需样本较少,10-20次信号即可检验其有效性;

2)指标筛选:同指标不同时间级别表现不一,可通过测试集方式快速筛选有效时间级别;

3.验证集:寻求更多的信号样本验证指标信号是否具备普适有效性,即能否在50-100次信号中表现不错。若验证有效,则继续进行如下步骤。

1)噪声过滤:过滤噪声信号,根据样本中的信号表现筛除高频出现的假信号,如MACD在日线收盘前死叉收盘后未死叉的做空信号表现不佳,则考虑以收盘后是否为死叉为优化标准,忽略盘中波动信号,再次验证是否表现更佳。

2)盈亏机制:信号筛选后观察止盈止损机制的可优化性,如行情波动率不同时的固定止盈止损机制是否存在不匹配,针对波动率问题采用ATR方式建立浮动式止盈止损机制;

4.训练集:在更大范围样本信号中训练信号(最低为验证集的3-5倍),避免过度拟合历史的情况发生,同时细节优化指标的使用规则。

1)过度拟合:在验证集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易员追求完美表现而采用过度拟合区间走势的情况,因此在训练集检验时需观察是否出现该错误;需要明白过度拟合是不具备长期有效性的。

正因没有不变的市场,交易系统也不存在完美的圣杯。祝各位百舸争流,与时俱进,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讲到了如何从数理统计维度建立有效的系统,为保证内容一致性与连贯性,先详细讨论基本要素:进/出场点、止盈/止损与仓位管理三个方面,后续再进行具体策略相关分享。

1.市场判定:判断市场所处的阶段,确定后续趋势的方向,尽可能顺势而为。

2.进场点:好的进场点将使你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优秀的交易员,只要能把开仓点做好,做到极致,错单少,就一定能持续盈利,交易过程的其它问题都不是问题。一个优秀的进场点需要包括:

1)极致的盈亏比:风险可控,盈利无限;

2)最少的假信号:过滤噪声,优化效率;

3.止损:严格的止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所有的系统都具备无法抵抗的系统性风险,小到币圈312事件,大到2008年金融危机,没有严格的止损机制必将失败。常用止损方法:

1)固定止损:例-5%严格止损,适合新交易员训练交易纪律,战胜侥幸心理,反复执行30-100次;

2)参照止损:喜欢震荡行情交易员习惯参考前期高/低点进行止损,需注意偏移一定单位避免故意扫损;

3)波动率止损:牛市与熊市的波动率截然不同,止损可参考市场的波动率进行对应的放大与缩小,提升系统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4.止盈:止盈是美好生活的充分条件,不存在完美的止盈机制,克制自己的欲望,赚钱即能满足生存,多少只是品质问题;

1)静态止盈:A.在目标价格(梯度)清仓;B.持有固定时间周期后清仓;

2)动态止盈:A.回撤止盈:高点回落一定幅度后止盈;B.破位止盈:指标或技术形态提示止盈信号后止盈;

5.仓位管理:优秀的仓位管理机制是成熟交易员的标配,与严格的止损机制结合方为立足市场之根本;常用方法有三种:

1)矩形式管理:等量管理仓位,如合约每次使用资金严格控制为总资金1%,现货每次动用仓位不超过10%;

2)漏斗式管理:初次仓位较轻,逆势加倍加仓,非成熟交易员不建议,容易暴毙于黎明前;

3)金字塔管理:初次仓位较重,顺势减量加仓,关键在于初次建仓点位的判断与后市加仓点。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注意风控,严格风控是成熟交易员的基本属性,少亏方能久赌,久赌方能盈利。

美国证券交易法10b

SEC. 10B. POSITION LIMITS AND POSITION ACCOUNTABILITY FOR SECURITY-BASED SWAPS AND LARGE TRADER REPORTING. (a) P OSITION L IMITS.—As a means reasonably designed to prevent fraud and manipulation, the Commission shall, by rule or regulation, as necessary or appropriat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or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establish limits (including related hedge exemption provisions) on the size of positions in any security-based swap that may be held by any person. In establishing such limits, the Commission may require any person to aggregate positions in— (1) any security-based swap and any security or loan or group of securities or loans on which such security-based swap is based, which such security-based swap references, or to which such security-based swap is related as described in paragraph (68) of section 3(a), and any other instrument relating to such security or loan or group or index of securities or loans; or (2) any security-based swap and— (A) any security or group or index of securities, the price, yield, value, or volatility of which, or of which any interest therein, is the basis for a material term of such security-based swap as described in paragraph (68) of section 3(a); and (B) any other instrument relating to the same security or group or index of securities described under subparagraph (A). (b) E XEMPTIONS.—The Commission, by rule, regulation, or order, may conditionally or unconditionally exempt any person or class of persons, any security-based swap or class of security-based swaps, or any transaction or class of transactions from any requirement the Commission may establish under this section with respect to position limits. (c) S RO R ULES.— (1) I N GENERAL.—As a means reasonably designed to prevent fraud or manipulation, the Commission, by rule, regulation, or order, as necessary or appropriat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or otherwise in furtherance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title, may direct a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 (A) to adopt rules regarding the size of positions in any security-based swap that may be held by— (i) any member of such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 or (ii) any person for whom a member of such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 effects transactions in such security-based swap; and (B) to adopt rules reasonably designed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requirements prescribed by the Commission under this subsection. (2) R EQUIREMENT TO AGGREGATE POSITIONS.—In establishing the limits under paragraph (1), the self-regulatory organization may require such member or person to aggregate positions in— 95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Sec. 10C

史上最实用的股票买卖法全记录

史上最实用的股票买卖法全记录股票炒来炒去,事实上最有用的招数也确实是那么些招,史上最有用的 股票买卖法,详细记录备受投资人推崇的有用招数,学会这些招数,你就不必 再听股评家的评论,你完全有能力列出自己的投资打算 哈奇打算法哈奇打算法,又称10%转换法。它是以发明人哈奇的名字命名的股票投资方法。哈奇打算法的具体操作:投资者将购进的股票在每周末运算平均市值,并在月底再运算出月平均市值。若本月的平均数比最后一次的高价下降10%,则股价有可能显现下跌趋势,投资者便卖出全部股票,而不再购进。等到他卖出股票平均市值,由最低点回升到1 0%,再行买进。这种方法,也确实是当市场趋势发生了10%的反向变动时,便改变投资地位。哈奇实施这种方法不作卖空交易,在实行此种打算的53年中,先后改变了44次地位,所持股票的期限,最短的为3个月,最长的为6年。哈奇在1882年至1936年的54年中,利用那个打算,将其资产由10万元提升到1, 440万美元。那个打算,直到哈奇逝世后,才被伦敦金融新闻公布。哈奇打算法的优点是判定简单,且注意了股价的长期运动趋势,可供投资者进行长线投资选用。在采纳这种方法中,投资者还可按照股类的不同,改变转换的幅度,使这种具有机械性的投资方法增加其灵活性 股票箱买卖法是一种用技术手段和体会判定来决定买卖股票的方法。 股票箱买卖法的认识论基础来源于股票箱理论。股票箱理论认为:股价的运动,就像箱子里的皮球在上下弹动。当球落到箱子底时,遇到支撑力,就会反弹起来,当升高到箱子顶部时,又会遇到箱子盖的阻力和压力,而回档下去。在一定的时刻内,球会在箱子里面一直坚持这种运动,股价也是如此,当其价格下跌到某和程度时,会产生一种跌不下去的现象,看起来有一股力量支撑着,不让股价再连续下降,如同箱子底阻止皮球连续下落一样。而当股价行情上升时,会遇到一股繁重的压力阻挡其连续上涨,就像箱子盖阻挡皮球连续上升一样。人们将股价运动像箱子中弹动的皮球而呈上下跳动的这种状况称作股票箱或股票箱理论。投资者按照这种

禁止证券交易的行为有哪些

禁止证券交易的行为有哪些 证券市场是一个极易滋生欺诈、操纵和内幕交易行为的高风险市场,在所有市场参与者中间,投资者是最容易受不法行为侵害的对象。公正原则的立法宗指旨就在于通过法律手段禁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行为,保证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 (一)禁止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又称知情证券交易,是指内幕人员以及其他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公司内幕信息的人,利用该利息进行证券交易而获利的行为。 证券法将内幕交易列为禁止行为,是由于证券发行公司内部人员、证券市场内部人员和证券市场管理人员,有先于其他公众投资者得知发行公司内幕信息的便利。诸如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公司分红、上市公司收购等内情,有偿增资或者无偿增资、资产重组计划、公司合并等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趋势。当该类信息尚未公开时,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信息优势从事交易,必然较一般投资者有更多获利机会,而与其作对应交易的投资者则有受损的可能性。掌握内幕信息者利用尚未公开的信息,与一般公众投资者进行交易,致投资者受损,则违背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1、内幕人 下列人员为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内幕人: (1)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有关的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3)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证券交易信息的人员; (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的职责对证券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6)由于法定职责而参与证券交易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 2、内幕信息 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称为内幕信息。 下列各项信息皆属内幕信息: (1)前述临时报告中,所列重大事件,如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重大投资行为,发生重大债务与诉讼等; (2)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 (3)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4)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 (5)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30%; (6)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 (7)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 (8)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不得买入或者卖出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二)禁止操纵证券交易价格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是指在证券市场中,制造虚假繁荣、虚假价格、诱导或者迫使其他投资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作出错误投资决定,使操纵者获利或减少损失的行为。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实质上是一种地不特定人的欺诈行为。操纵者利用非法手段,使投资

美国证券法对资产证券化的规范与借鉴(洪艳蓉 北京大学法学院)

美国证券法对资产证券化的规范与借鉴 洪艳蓉北京大学法学院 上传时间:2007-1-9 借助证券立法中的豁免规定、适时的立法修改和SEC高度自由的执法权限,美国在证券化进程中,培育了一个成熟稳健的机构型ABS市场,并通过简化手续,提高了证券化的运作效率。 资产证券化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一般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与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SPV以证券销售收入偿付发起人资产出售价款,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偿付投资者所持证券的权益。 考察资产证券化短短30多年的发展史,美国不仅是这一金融创新的发源地,更始终占据着市场的龙头地位。截止2000年,美国资产担保证券(ABS)的发行总额已达到2600多亿美元,约占全球份额的75%,;而由于ABS自身良好的证券信用,在美国国内ABS颇得投资者青睐,被誉为仅次于政府“金边债券”的“银边证券”,资产证券化市场也因此成为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广对于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兴旺发达,除了诸多有利因素的配合外,证券法律制度所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贡献不小。因此,本文试图分析美国证券法对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展示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实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如何为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 美国证券法对资产证券化的规范 1929年经济危机过后,美国政府一改对证券市场自由放任的态度而实行国家积极干预的政策,贯彻保护投资者的核心准则,建立起内容丰富、规范完整的证券法体系,并借助证券市场最高监管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充分的执法权力和具有造法功能的法院务实的司法操作,确保证券法体系的市场经济导向,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美国没有专门规范资产证券化的立法,而是通过现存的证券法律制度对它进行证券法层面的调整,其主要问题集中于:ABS是否属于证券法中所定义的“证券”;发行ABS的SPV 其性质如何,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和如何进行监管;对ABS的发行与交易,应如何进行规范。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选取《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1940年投资公司法》为讨论对象。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证券法实现了对资产证券化的有效调整: 一、确认ABS的“证券”属性,将资产证券化活动纳入证券法监管范畴 资产证券化主要有转递结构(Pass-through structure)和转付结构(Pay-through structure)两种基本结构。通常转递证券主要以受益权证(certificates of beneficial interest)的形式出现,一般认为这种受益权证代表持券人对证券化资产不可分割的所有者权益而归属于股权类证券;而转付证券主要以债券的形式出现,一般认为这种债券代表持券人对证券化资产的一项债权而归属于债权类证券。此外,资产证券化运用的证券工具还包括优先股(属于股权类证券)和商业票据。

《1996年全国性证券市场促进法》美国证券市场

《1996年全国性证券市场促进法》美国证券市场 监管体制的变革法 “法从产生的第一天起,便与时代脱节”,因为“生活中的法”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不能责怪立法者超前意识的匮乏,而应归因于人的进步,也正因如此,人所组成的社会才变得灿烂。 中国《证券法》经过千呼万唤,终于走上证券舞台。其内容也许不尽人意,但至少我们可以说,正迈向21世纪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拓者们有了“辙”。小平同志说得好,摸着石头过河。的确,“法”这个东西,没细的,粗的也可以;有,比没有强。如果说我们搞了十几年资本市场建设,20世纪都快结束了,还没有《证券法》,我大国业内人士在外国朋友面前定会有些尴尬。“B”股市场萎靡不振,曾趋之若鹜的友邦初是惊诧,后才知是因为没“法”说。有了,不行,可以改;而没有,就没“法”办。“山姆大叔”每10年间就会对自己的证券法拼命“挖挖补补”。如果说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是透着浓郁田园气息的“村姑”的话,那么那目前经过千“拔眉”万“点痔”的《证券法》与《证券交易法》则是玲珑剔透的“摩登女郎”。 90年代证券市场的主旋律是“放松监管”(Deregulation)。这种自由化是出现在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证券市场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概言之,就是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纷纷取消外汇管制,从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游资”(Hot-Money),并开始了全球性的流动。适当放松,合理规范,“游资”就能给东道国带来商计。 从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看,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有繁荣。86年,英国出现了“金融大爆炸”(Big Bang),取消了对外国筹资者与投资者的种种限制,从而使伦敦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远胜于纽约。1990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达613家,而在纽约上市的外国公司却只有96家。因此,90年代初期,迫于国际竞争的压力,为适应证券市场国际化、自由化的发展潮流,“山姆大叔”又玩命地颁布大量的法律,对自己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等证券法律进行修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颁布的几箩筐条例(Regulations)、规则(Rules)与表格(Forms)姑且不说,议会颁布的法律就有几麻袋。这其中主要有《证券实施救济法与廉价股票改革法》、《信托契约改革法》、《加强国际证券合作法》、《股东通讯改革法》、《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慈善事业保护法》,《小企业执行公正监管法》、《电讯法》。目前议员们还在就不同的议案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废除《格拉斯-斯迪格尔法》与《公益事业控股公司法》。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发行人、经纪-交易商、投资顾问、共同基金不仅要满足联邦政府的要求,还要符合州政府的需要。这对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言,就是多了一层监管者。对于来自外国的证券市场参与者来说,就更是巨大的障碍。从联邦获得的自由可能在州的监管下消失,一个有效的全国性资本市场无法建立起来,因此摆在美国议会面前的问题就是需要让国家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摆脱内容各异的州法的限制。为此,1996年9月,议会通过了《全国性证券市场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 the National Securities Markets Improvement Act of 1996,NSMIA)(Congressional Record Online via GPO[https://www.doczj.com/doc/979012278.html,])。1996年11月11日,经克林顿总统签署生效。 笔者认为这应当算是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立法的一次巨大的革命。本文仅对该法对美国联邦与州证券法“挖补”作些介绍,以资感谢中国证券立法的辛勤的开拓者们:有“法”,就有

德国有价证券交易法

《德国有价证券交易法》 第一节适用范围、定义 第1条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提供有价证券服务和有价证券附加服务、交易所内外的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以及适用于交易所上市公司表决权份额的变更。 第2条定义 1、本法所指的有价证券,即使对其并不开具证书,为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 (1)股票、代表股票的证书、债券、红利息票、期权证书和 (2)其它相当于股票或债券的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也包括资本投资公司或外国的投资公司所发行的持股份额证书。 1a.本法所指的金融市场工具是本条第1款规定以外的、通常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债权。 2、本法所指的衍生金融工具是: (1)作为定期业务或期权业务进行的期货交易,其价格直接或间接取决于: a)有价证券的交易所价格或市场价格; b)金融市场工具的交易所价格或市场价格; c)利率或其它收益; d)商品或贵金属的交易所价格或市场价格。 (2)在一个有组织的市场上进行业务的外汇期货(外汇期货业务)、外汇期权业务、金融掉期业务、外汇互换期权业务和外汇期货期权业务。 3、本法所指的有价证券服务是: (1)自营或代客购买与转让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 (2)以自营交易方式为他人购买与转让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 (3)受他人委托以他人的名义购买与转让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

(4)介绍或证明关于购买与转让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5)为安排发行证券而自担风险接受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或接受同等的担保; (6)有决定权地为他人管理单项投资于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的财产。 3a.本法所指的有价证券附加服务是: (1)在不适用有价证券保管法的情况下为他人保管和管理有价证券; (2)由提供信贷或贷款的企业为实施有价证券服务而向他人提供信贷或贷款; (3)为投资于有价证券、金融市场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提供咨询; (4)本条第3款第1项至第4项所指的经营活动,如果这些活动以本条第2款第2项以外的外汇交易或外汇期货交易为标的,并且与有价证券服务相关联。 4、本法所指的有价证券服务企业是信贷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和依照《信贷业法》第53条第1款第1句从事经营的企业,倘若它们以专职的方式仅提供有价证券服务或同时提供有价证券附加服务。或者以必需用商人方式建立的经营企业的规模提供上述服务。 5、本法所指的有组织的市场是由国家认可的机构加以规范和监督的、定期举办并且公众可以直接或间接进入的市场。 第2a条例外 1、以下企业不视为有价证券服务企业: (1)仅向其《信贷业法》第1条第6款和第7款所指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或姐妹公司提供有价证券服务的企业; (2)其有价证券服务仅为管理雇员向其所属企业或与其相关的企业参股的系统而提供的企业; (3)仅是既提供本款第1项的有价证券服务,也提供本款第2项的有价证券服务的企业; (4)私营的或公法管辖的保险企业; (5)联邦的、联邦的一项特别财产的、州的、欧盟其它成员国或《欧洲经济区协定》其它缔约国的公共债务管理机构、德国联邦银行以及其它欧盟成员国或欧洲经济区协定缔约国的中央银行; (6)仅是偶尔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提供有价证券服务并且隶属于一个其形式为公法法人的、其职业法中并未排除提供有价证券服务的职业工会的自由职业者; (7)仅提供将购买或转让资本投资公司的持股份额证书或《外国投资法》所许可的外国投资份额的委

美国证券法

美国证券法“证券”定义之“投资合同”的法律辨析 董华春 【关键词】证券投资合同 【全文】 美国证券法“证券”定义之“投资合同”的法律辨析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董华春 写于2002年12月18日 本文发表于《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4期 引言:一个老人对“证券”的困惑 1979年,美国老人Daniel在奔走多年后还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资格象同事一样得到那份令人艳羡的养老金。 事情起源于他的雇主参与的一份养老金计划。 根据该计划涉及的协议,多家雇主为自己所雇用的每位员工向该养老基金每周出资2美元,基金会负责管理基金并在员工退休时以每月75美元的养老金方式付给员工。 该协议规定,员工服务期限必须满20年才有资格享受此收益。Daniel因为工作调整临时下岗了5个月。尽管Daniel四处解释这5个月并不影响他的资格,然而该基金和有关管理部门还是裁定他没有资格享受该计划收益。 委屈的Daniel只好通过法律途径来为自己挣退休后的“口粮”,他的律师以该基金违反美国1933年《证券法》17(a)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10b和Rule10b-5为由起诉。 然而,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该计划不是美国证券法意义上的“证券”,因而不能适用相关法律规定。 Daniel万分困惑;究竟什么是“证券”? 困惑的不只是他。 2001年底,美国安然公司宣布破产之后,一个大众关注的话题是该公司员工的养老金兑现的可能性及因之而来的各种法律问题。在美国,公共社会保险、个人储蓄和养老金制度是个人养老收入的三大支柱。而养老金最主要的形式有ERISA(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ct)》)中规定的“既定收益计划”(Defined-benefit Plan)和“既定贡献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 Plan),以及美国《税收法》401(k)退休金计划。 于是,在美国很多证券诉讼案件中,律师、SEC、法院象Daniel一样困惑了――哪些养老金计划是证券法意义上的“证券”?如果是,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一、囊括乾坤的袋子――美国证券法“证券”定义 证券法律规范管理的对象是证券和与证券有关的各种行为与活动。也就是说,“除非某项金融工具或交易构成了‘证券’交易,否则,不能适用证券法律”。所以,证券法律在多大范围内被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证券的定义。 究竟什么是证券呢?各国证券法有不同的规定。我国《证券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但是并没有更详尽的解释和更宽范围的规定,立法态度相对稳健保守。 美国国会在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对“证券”定义的规定相当宽泛。以33年

证券法笔记

证券法笔记 商法-证券法一、证券法的基本问题:1、证券:资金需求者为了筹措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公众发放由社会公众购买 且能对一定的收入拥有请求权的投资凭证。特征:1)证券是一种投资权利证书;2)证券是一种可转让的权利证书;3)证券是一种面值均等的权利证书;4)证券是一种含有风险的权利证书。2、证券分类:1)股票: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发行的,表明股东所知股份数额和权益的一种有价证券。特点:A、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证券;B、股票是股东权凭证;C、股票是无期限的投资证券。2)债券:政府,或金融机构,或公司依法向投资者出具的、在一定时期内按约定的条件履行还本付息义务的一种有价证券。特点:A、债券的发行人可以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也可以使金融机构或企业;B、债券是债权凭证;C、债券是有期限的投资证券。3)股票与债券的区别:发行主体不同:股票的发行主体是股份有限公司,而债券的发行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金融机构或企业。收益的多少不同:债券所得到的收益通常是固定不变的;股票所得到的收益通常是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而定的。风险大小不同:债券发行的条件是预先约定的,收益跟发行人经营业绩不发生直接关系,除非发行人倒闭破

产(公司倒闭可能性大,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几乎没有风险),否则无论发行人盈亏如何,都须全面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股票投资风险大,公司倒闭,股东要蚀掉本金,公司在经营年度内没有盈利,股东也没不能得到任何利益。持券人与 发行人之间所发生的法律关系不同:a、权利:股东享有 的是股东权,可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依法干预;债券持有人享有的是债权,不能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干预。b、公司倒闭时:债权人可以请求用公司现实资产先行偿还;股东必须在满足了债权人的要求后,才有权要求分配剩余资产。3、 证券法:1)概念:是关于证券募集、发行、交易、服务 及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规范总和。4、证券法的 原则:1)公开原则:亦称为信息公开制度,是指证券发 行者在证券发行前或发行后根据法定的要求和程序向证券 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投资者提供规定的能够影响证券价格 的信息资料。要求做到真实、全面、及时、易得、易解2)公平原则:证券上市关系主体在证券募集、发行、交易、服务活动中应公平合理,照顾各方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做到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守信。内涵:A、证券商事关系主体参加证券市场活动的机会均等;B、证券商事关系主体在商事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承担上对等; C、证券商事关系主体在承担商事责任上要合理; D、在仲裁、司法工作中,仲裁人员,司法人员应实事求是、秉公办案,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文版)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 第七十八条之一 简称 本章可简称为《1934年证券交易法》 第七十八条之二 规则的必要性 鉴于下述原因,在证券交易所里和在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市场上进行的一般证券交易受国内公众利益的影响。这便于有必要为这样的交易以及与此相关的做法和事务,其中包括官员、董事和主要的证券持有人的交易,作出规定和控制;有必要消除存在于国内证券市场体系中的障碍和存在于国内证券交易结算和支付体系中的障碍并完善它们的机制,并且对保护与此相关的证券和基金要求提供相适宜的报告;并有必要为使这样的规定和控制合理完整和有效而作出必要的要求,目的是为了保护州际间的商务、国家信贷、联邦税权,也为了保障国家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并使之更加有效,还为了确保在这样的交易中维护公正、诚实的市场行为。其理由如下: (一) 这种交易 1. 一般地由公众以大额量进行,且大部分都起始于在证券交易所和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的市场所在州之外的场所,并且/或者受州际间的商务、邮政手段及媒介手段的影响。 2. 构成州际间商务流通的一个重要部分。 3. 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从事州际间商务的证券发行人的证券。 4. 涉及到了信贷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在州际商务中的贸易、工业和运输的金融安排,也直接影响到在州际的商务额,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信贷。 (二) 在这种交易中确定并提供的价格通常散布到全合众国及外国并被引用,由此构成一个基础,以确立证券买卖的价格,证券拥有者、买方和卖方亏欠合众国及数个州的某些税额,以及银行贷款的附属值。 (三) 在这种交易所里和市场上的证券价格容易频繁地受到人为的操纵和控制的影响,这样,这种价格的散发往往导致极端的投机,结果使证券价格出现突然的、不合理的波动,从而又--- 1、 交替引发可用于州际间商务中的贸易、运输和工业的信贷额不合理的扩张和收缩。 2、 阻碍证券价值的适当估价,并由此妨碍证券拥有者、买方和卖方亏欠合众国和数个州的税款的公正计算。 3、 妨碍银行贷款附属值的公正估价,并且/或者给国家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的有效运转造成障碍。 (四) 导致大范围失业、扰乱贸易、运输、工业,并且加重州际间商务负担,恶化公众福利的国家紧急状态是由证券价格的人为操纵和其突然的、不合理的波动以及由在这种交易所里和市场上的极端投机而促成、加重、延续的。为了应付这样的紧急状态,联邦政府被迫做出的巨大牺牲就是加重国家信用贷款的负担。 第七十八条之三 定义及应用 一 定义 除非上下文中另有要求,本章所称: (一)“交易所”是指任何组织、协会、或数人组成的小组,无论是否为股份有限,它为把证券买卖双方聚合在一起,或者为发挥其他与证券有关的、由众所周知的股票交易所正常发挥的那些作用而组成、维持或提供一个市场或设施,并且包括由这样的交易所维持的市场和市场设施。 (二)“设施”,用于一个交易所时是指包括这个交易所的房地建筑,无论是在该房地建筑上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以及在交易所里为实现或报告一笔交易这样的目的而使用该房地建筑或资产和使用由此带来的任何服务的任何权力(除此之外还包括交易所维持的或经交易所认可的由行情自动收录器或其他手段通往或来自交易所的任何通信系统),也包括使用任何资产或服务的任何交易所权力。 (三)1、“成员”,当用于国家证券交易所时是指--- (1)任何不通过另外一个作为经纪人的人提供服务而被允许在交易所交易大厅进行交易的自然人。 (2)任何与这样的自然人协作的记名经纪人或交易人。

试论证券法的公开性原则(一)

试论证券法的公开性原则(一) 证券,是以证明或设定权利为目的所作成的书面凭证。证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是证明持券人享有一定的经济权益的书面凭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狭义的证券专指资本证券,即证明持券人享有一定所有权和债权的书面凭证,以表明持券人对一定的本金带来的收益享有请求权,如股票、债券等。本文所研究的“证券”指狭义的证券,即股票和债券。证券市场是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流通的场所,它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由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构成。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是证券发行人发行证券以筹集资金的市场。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交易市场,是对已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按其有无固定场所,证券市场又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81年,我国恢复国库券发行。1987年,深圳成立了第一家证券公司。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1998年撤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至2000年11月,我国个人投资者开户总数已达5500多万,拥有证券公司98家,证券交易部2600多家,上市公司1063家,总市值达46000亿元。证券法,是调整证券发行、交易等活动中,以及国家在管理证券机构和管理证券发行、交易等活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证券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证券法是指一切有关证券发行、交易及其监督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狭义的证券法是指证券法典,在我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本文所讨论的“证券法”主要是指狭义的证券法。我国自发展证券市场伊始,就注重对其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立法,引导其健康成长。1992年12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此后,又发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大量的法规和规章。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这是对证券市场进行合理化管理的必然产物,也是证券市场正常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于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原则,是一定现象的出发点。法的原则,是法学理论所研究的,并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法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它反映着法的本质、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生活对法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具有最高的命令性和普遍性。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证券法基本精神的体现,贯穿于证券发行、交易、管理以及证券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始终,在证券法体系中处于最高效力地位。我国《证券法》总则第3条明文指出:“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是我国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也是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将“三公”原则作为证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客观需要,是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其中,“公开”性原则,作为基础原则的基础,又尤为重要,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一、公开性原则的意义公开性原则是“三公原则”的基础,是“公平、公正”原则实现的保障。没有“公开”性原则的保障,“公平、公正”便失去了衡量的客观标准,也失去了得以维持的坚实后盾。只有公开,才能有效杜绝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保障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转。美国大法官布兰迪斯(Brandies)的名言如是说:“公开是现代社会疾病的救生药,阳光是最好的杀虫剂,电光是最棒的警察”。公开性原则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约束证券发行人的行为,改善其经营管理。公开性原则要求发行人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格式和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公布与投资者决策密切相关的资料,可促使发行人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其内部管理;同时,增加发行人内部状况的透明度,将其置于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还可激励发行人全面加强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以改善各种上市指标,不断自我完善。其次,有利于证券市场上发行与交易价格的合理形成。以股市价格为例,其价格的形成固然与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等公司外部环境有关,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文版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 1934-06-06 文章来源:中国社科院《美国法典》 第七十八条之一简称 本章可简称为《1934年证券交易法》 第七十八条之二规则的必要性 鉴于下述原因,在证券交易所里和在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市场上进行的一般证券交易受国内公众利益的影响。这便于有必要为这样的交易以及与此相关的做法和事务,其中包括官员、董事和主要的证券持有人的交易,作出规定和控制;有必要消除存在于国内证券市场体系中的障碍和存在于国内证券交易结算和支付体系中的障碍并完善它们的机制,并且对保护与此相关的证券和基金要求提供相适宜的报告;并有必要为使这样的规定和控制合理完整和有效而作出必要的要求,目的是为了保护州际间的商务、国家信贷、联邦税权,也为了保障国家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并使之更加有效,还为了确保在这样的交易中维护公正、诚实的市场行为。其理由如下: (一)这种交易 1.一般地由公众以大额量进行,且大部分都起始于在证券交易所和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的市场所在州之外的场所,并且/或者受州际间的商务、邮政手段及媒介手段的影响。 2.构成州际间商务流通的一个重要部分。 3.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从事州际间商务的证券发行人的证券。 4.涉及到了信贷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在州际商务中的贸易、工业和运输的金融安排,也直接影响到在州际的商务额,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信贷。 (二)在这种交易中确定并提供的价格通常散布到全合众国及外国并被引用,由此构成一个基础,以确立证券买卖的价格,证券拥有者、买方和卖方亏欠合众国及数个州的某些税额,以及银行贷款的附属值。 (三)在这种交易所里和市场上的证券价格容易频繁地受到人为的操纵和控制的影响,这样,这种价格的散发往往导致极端的投机,结果使证券价格出现突然的、不合理的波动,从而又--- 1、交替引发可用于州际间商务中的贸易、运输和工业的信贷额不合理的扩张和收缩。 2、阻碍证券价值的适当估价,并由此妨碍证券拥有者、买方和卖方亏欠合众国和数个州的税款的公正计算。 3、妨碍银行贷款附属值的公正估价,并且/或者给国家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的有效运转造成障碍。 (四)导致大范围失业、扰乱贸易、运输、工业,并且加重州际间商务负担,恶化公众福利的国家紧急状态是由证券价格的人为操纵和其突然的、不合理的波动以及由在这种交易所里和市场上的极端投机而促成、加重、延续的。为了应付这样的紧急状态,联邦政府被迫做出的巨大牺牲就是加重国家信用贷款的负担。 第七十八条之三定义及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