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教育思想

庄子教育思想

庄子教育思想
庄子教育思想

庄周《庄子》

《庄子》,也称《南华经》。道家主要代表作。庄子及其后学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着书十余万言","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约前369一公元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教育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为名家惠施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蔑视。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者。老、庄共同崇奉自然,提倡"无为",形成为老庄学派。但庄子转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他将老子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任性自然,希望解放束缚人们的一切桎梏,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出世主义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此后,《庄子》传本岐出。现存的三十三篇为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晋唐以后流行的《庄子》诸本中,虽有内、外、杂之分,但内、外篇界限不固定。一般认定内篇七篇为庄子著,外、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道家后学的作品。历来注解很多,今通行本,主要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等。近期通行的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国外也有版本,如日本福永光司《庄子》、金谷治《庄子》。

研究《庄子》的教育思想以内篇七篇为主。第一篇《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培养人们具有无已、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境界。第二篇《齐物论》,论述齐万物的教育内容,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第三篇《养生主》,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以疱丁解牛为例,指出教育最好的方法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第四篇《人间世》,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提出"心斋"的修养方法,排除思虑和欲望,保持"心"的虚静。第五篇《德充符》,主旨讲有"德"的人,重视人的内在性,看待万物只见它们完全同一,浑然一体,心神遨游于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第六篇《大宗师》,即宗大道为师。忘记形骸的存在,排除耳闻目见的影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第七篇《应帝王》,表达了庄子在政治上的无治主义思想。借寓言人物蒲衣子,道出他所要培养人的超脱心境: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

《庄子》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多采寓言形式阐发哲理。在先秦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运用文学形式所表达的哲学系统之复杂性、诡论性,也胜过其它各派。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的思想源泉。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人生哲理的论述,对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使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更走向任性自然,追求个人精神超脱的方向。其主要教育思想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一)教育目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以实现"道"作为总的教育目的。但他理解的"道"是不能分割和没有界限的:"道未始有封",封指范围、界限。认为理想人物不应该去追求左、右、伦、义、对立、竞争等各种差别,要求对宇宙外的事物根本不去谈论它;对宇宙内现实生活中的

《庄子》,也称《南华经》。道家主要代表作。庄子及其后学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着书十余万言","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庄子(约前369一公元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教育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为名家惠施挚友。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也曾麻鞋布衣见魏王。不愿做官从政。相传楚威王曾以厚礼聘为楚相,遭其拒绝,后"终身不仕",表现出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制度的不满和蔑视。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挥者。老、庄共同崇奉自然,提倡"无为",形成为老庄学派。但庄子转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他将老子以"道"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任性自然,希望解放束缚人们的一切桎梏,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出世主义教育思想。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此后,《庄子》传本岐出。现存的三十三篇为晋人郭象所编,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晋唐以后流行的《庄子》诸本中,虽有内、外、杂之分,但内、外篇界限不固定。一般认定内篇七篇为庄子著,外、杂篇可能搀杂有他的门人和道家后学的作品。历来注解很多,今通行本,主要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谦《庄子集解》等。近期通行的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国外也有版本,如日本福永光司《庄子》、金谷治《庄子》。

研究《庄子》的教育思想以内篇七篇为主。第一篇《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培养人们具有无已、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境界。第二篇《齐物论》,论述齐万物的教育内容,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第三篇《养生主》,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其自然。以疱丁解牛为例,指出教育最好的方法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第四篇《人间世》,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提出"心斋"的修养方法,排除思虑和欲望,保持"心"的虚静。第五篇《德充符》,主旨讲有"德"的人,重视人的内在性,看待万物只见它们完全同一,浑然一体,心神遨游于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第六篇《大宗师》,即宗大道为师。忘记形骸的存在,排除耳闻目见的影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第七篇《应帝王》,表达了庄子在政治上的无治主义思想。借寓言人物蒲衣子,道出他所要培养人的超脱心境: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

《庄子》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多采寓言形式阐发哲理。在先秦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学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运用文学形式所表达的哲学系统之复杂性、诡论性,也胜过其它各派。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的思想源泉。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其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人生哲理的论述,对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使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更走向任性自然,追求个人精神超脱的方向。其主要教育思想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一)教育目的

《庄子》和《老子》一样,以实现"道"作为总的教育目的。但他理解的"道"是不能分割和没有界限的:"道未始有封",封指范围、界限。认为理想人物不应该去追求左、右、伦、义、对立、竞争等各种差别,要求对宇宙外的事物根本不去谈论它;对宇宙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差别,如对立和竞争等,也都应采取不理睬、不评论的态度,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庄子》将这种理想人物,有时称为"圣人",有时称为"至人"、"真人",其最高的品德,是只求

心灵遨游于德的和谐的境地,把万物视为一体,保持不辨差别的思想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寓言形式描绘所希望的典型人物"泰氏",睡时安闲舒缓,醒时逍遥自适,像是一无所知的样子。任人把自己称为马,任人把自己称为牛,他都不在乎。《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无为",而《庄子》则强调"道"的本质是"天放",即"自然放任",放肆自乐于自然之中,使人们完全从社会生活中超脱出来。这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教育空想。但《庄子》这种出世主义教育思想,并不依托于上帝,而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道"的追求。

(二)教育内容

《庄子》为培养无差别境界的理想人物,提出了具体的内容。

1.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庄子》从相对主义思想出发,认为是与非是相对的,彼有一种是非,此也有一种是非。"道"的核心就是不将彼与此对立,把齐是非观念看作是进入"道"的最高精神境界的枢要。这就要求人们领悟宇宙间的精髓和奥妙,在日常彼此相处中,"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把是与非混同起来,听其自然并行,均衡发展。这就是说,要教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是非不置可否,抱超然、模棱两可的态度,以至随波逐流混淆是非。《庄子》认为这样,天下的纷争就可以熄灭了。

《庄子》还认为,善与恶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譬如尧和桀都可以说自己是善的,也都可以说对方是恶的。尧和桀的品行的善恶是因时因人而异的,并没有"常",即固定的界限。《庄子》比喻说,泉水干了,鱼就一同困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互相救助,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与其赞美尧而非议桀,不如把两者的是是非非都忘掉而融化于大道之中。《庄子》认为,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纷然杂乱,是没有办法加以区别的。教育人们"死生一如",达到齐善恶"相忘"的精神境界。

《庄子》又认为,美和丑也是相对的,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指出人们习惯于自我中心,实际对万物的价值标准并不一致。举例说:毛嫱和西施是世人所认为最美的;但是,鱼认为不美,见了就深入海底;鸟也认为不美,见了就飞向高空;麋鹿也认为不美,见了就急速飞跑。这四者谁真正知道天下什么最美丽?由此,认为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美与丑的。

《庄子》把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完全看作是个人的主观成见,希望把这些统统忘掉而融化于大道之中,达到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这就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当然,《庄子》承认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是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的。

2.无己、无功、无名、无情。《庄子》从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境界出发,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在《逍遥游》中生动地描述了"无已"的人的精神境界:他肌肤有如冰雪一样洁白,容貌有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飞龙,而邀游于四海之外。他与万物混同为一,丝毫不考虑自己:洪水滔天,不考虑自己会溺毙;大旱熔化金石、枯焦土山,不考虑自己遭受炎热。《庄子》要人们超脱外物的牵挂,既不追求个人的功劳,也不计较个人的名位,达到物我两忘,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

《庄子》更从任自然思想出发,要求无情:"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指对功,名等自己的一切都无动于衷,不以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劳神焦思以致伤害自己的生命。《庄子》赞叹

说:渺小啊!与人同类;伟大啊!和自然同体。

《庄子》教育人们具有无己、无功、无名、无情的精神,虽主张不计较个人的一切,但并不是提倡大公无私,而是看透功、名,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以达到个人精神上的超脱。

(三)教育方法

1.养生尽年。《庄子》为达到任自然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方法上非常重视养生,在《养生主》开头就提出了"保身"、"全生"、"尽年"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点,不仅贫富、贵贱、利害、得失用不着计较,并要极力远离功名。要无拘无束而去,纯真无知而来。这就是养护生命的道理。所以,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任自然,并由此提出了具体的"缘督以为经"的方法。督是中虚的意思。王夫之注云:"身后之中脈曰督。"经指常道。"缘督以为经"就是顺着自然虚隙,行中道以为常法的意思。《庄子》以庖丁解牛为例,说明宰牛要靠心领神会,顺着牛身上的自然纹理,劈开筋肉的间隙,指向骨节的空虚处。人们的道德修养也要如此,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人际社会中,注意乘虚,游刃于是非、善恶空虚之处,因其固然,如同不去碰牛的筋骨盘结处一样。能做到这样,可以保养身体,养育亲人,精神可以解脱,尽其天年。《庄子》在教育人们自我修养中已意识到掌握客观规律的思想,是极其精闢的。其认真细致观察事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2.任自然,反对教育。《庄子》认为纺织而衣,耕耘而食,是人的真常本性。所以治理天下,就要做到浑然一体而不偏私,即"自然放任"。由于圣人出现,急急于求仁,汲汲于为义,天下才开始迷惑。只有任性自然,本性才不至于离失。《庄子》在《马蹄》篇中用讽刺的口吻描写教育之害,十分生动。说本来是吃草饮水、翘足跳跃的马,经善管理马的伯乐整治后,用铁烧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印记,络首绊脚把它拴连起来,编入马槽,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先有口衔镳缨的祸患,而后有皮鞭竹筴的威胁,马就死去大半了。这种反对教育束缚人性的思想是可贵的;但由此否认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则是不科学的。

《庄子》从反对教育进而反对学习知识的必要。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没有限度的知识,就会弄得很疲困。就是说,《庄子》一方面认为"知"是不能穷究的;另方面,又把"人知"看成是一种沾染,因而主张人应丢掉这些沾染而回归于赤子之心。这就否认了学习理性知识的必要性,使人们停留在原来的愚昧状态中。

3.心斋坐忘。《庄子》为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使心境达于空明的境地,提出了心斋坐忘的学习方法。"心",指精神作用;"斋",斋戒,是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状态。指出"唯道集虚",只有保持"心"的虚静,才能得妙道。为使"心"能做到"虚",《庄子》提出了"坐忘"的主张。要求遗忘自己的形体,抛开自己的聪明。"离形",消解由生理所激起的贪欲:"去知"消除由心智作用所产生的系累。如此,心灵才能开敞无碍,和天地大道融通为一,这样就达到了"坐忘"的境界。实际上,它是排除思虑和欲望的一种"不动心"的精神状态。这和孟子的在学、思、行基础上的"不动心"有所不同,而是否定学、思、行,不仅排除感性认识,也排除理性认识和人的实践,只保持一颗虚静的心。《庄子》和《老子》的'滌除玄鉴"一样,走向宗教神学的过渡。

总之,《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从而使道家真正

成为一个与儒学旗鼓相当的学派,极大地丰富了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弥补了儒家伦理哲学不甚追求自然之所以的不足。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著作。它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教育思想,使之更进一步走向自然放任的教育理想。《老子》着眼于社会的安宁,对自然平治天下的议论多;《庄子》着眼在个人的逸乐,对养生、终其天年的议论多。《老子》最反对当时的礼教;《庄子》最厌恶的是当时一般富贵功名之徒,嘲笑得非常厉害。《老子》提倡禁欲主义教育;《庄子》则提倡放任主义教育。以"天放"做为教育目的,要求齐是非、齐善恶、齐美丑,反对追逐名利,以保持人的自然本性。值得指出的是,老庄学派崇拜人的自然本性,考虑到人的内在本质精神、心灵等命题,这是朴素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本质特征。这与儒家为实现王道仁政理想,以"修己以安人"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和价值是不同的。

庄子后学继承和发挥了《庄子》的思想,形成了庄子学派。两汉时黄老之学盛行,庄子学派被抑。魏晋时期《庄子》之学盛行,对玄学家的教育思想有重要影响。玄学家们从自然人性论出发,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何晏说:"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王弼主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道,万物自相治理。"阮籍公开表明"不与尧舜齐德,不与汤武齐功,"表达出与儒家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玄学家们主张把握个体本身的生命、权利、意义,命运及其本质,使之更加丰富和满足。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西方17世纪最早出现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以及其后的卢梭思想相比,尽管这种观点本身有很大的模糊性,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弥补了儒家教育目的论忽视主体存在之不足,对发展人性、养生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至今仍有其借鉴价值。

陈鼓应在《尼采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认为尼采和庄子都是异端的思想家,道统的非议者。庄子强烈地抨击宗法礼制文化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指出,"五、四以来,我们中国的思想家,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尼采和《庄子》的影响,特别是在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方面。

《庄子》的缺点是将"道法自然"思想,引向为一种消极的、颓废的、出世的教育思想。否认教育和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使人们停留在愚昧状态中,结果走向蒙昧主义。其怀疑一切的思想和无原则的处世态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作用。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前言 养生,狭义理解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延长身体寿命,现如今社会上流行着养生的观点就是这个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除了以上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身体与精神并重,而且,相对于身体养生,庄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关键词 庄子养生轻物重生自然无为去知离形养神 正文: 轻物重生 庄子的养生思想中,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不可偏废,同样重要。只是养形思想,没有必要特别的关注,只要注意好调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养形,反而对养生不利。庄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人最应该害怕的应该是睡眠和饮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彻的理解生命,这样才能认识怎样养生。保养生命必定不能脱离形体,养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有的人物质生活丰富却对形体保养的不好,有的人形体没有离散却失去了生命,所以,养生之注重养形和养身是不对的,还必须注重对精神的养护,既要养形养身,又要养神养心。 《庄子》一书是最早提出养生理论的书籍,庄子的养生理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颐养天年,颐养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精神自由思想为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庄子认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断把自己调节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保持心境的平静。 养生问题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道家以轻物重生为出发点,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精神却是在自然二字,所以,庄子的思想既有轻物重生的特点又体

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处处都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道家哲学从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出发,同时又反思人和传统、文化及人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现了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点。 自然无为 庄子的养生态度是以自然无为为主,庄子提倡顺应自然养生。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随之,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明这个观点。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1庄子认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运行,并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没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然,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也和天地自然一样,个人的自然属性主动与天地的自然属性相吻合。庄子认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个人的自然的规律,办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以开放的心灵关照万物,了解万物自身的独特意义,这一思想被称为从无穷的系统中深透到各个据点,了解其独特的内容,不以主观的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真相。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把外物当成关照物,而且把以关照外物的内心也当成了观照对象,从而观照范围遍及内外两重宇宙,无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标举了“心”的深远意义。2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识无涯,庄子认为不应以有涯的生命来追求那无涯的只是,那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表面上看这样的庄子是消级的,再往后看,就能看出庄子要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养生之道是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却是无形不可见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庄子认为人只有实现对道的关照,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庄子把这个境界成为“游”。庖丁解牛妙世故,这个故事也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95.16 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8.211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庄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令狐文艳 摘要:穿越历史的滚滚烟尘,驻足于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战火四起,诸侯并立,英雄辈出,思想繁荣。既有积极入仕的文人幕僚,亦有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庄子于乱世之中,布衣着身,形容枯槁,却乐天安命,沉醉于无为之乐,抛却功名利禄,尽情演绎道法人生。其隐逸、无为、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寓言故事带给后世深远影响。 关键词:隐逸无为山水画寓言 一、庄子的隐逸思想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面对千金相位,鄙视不已,惟愿能享受隐逸之乐,超脱世俗之外,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境界。以隐逸来实现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而把“惠子相梁”比为

“鸱得腐鼠”,可见他鄙视功名利禄,拒入仕途,安于贫困而不显于世。即使身穿粗布衣裳,脚踏麻绳破鞋,饥寒不定,也依然自得其乐,乐鱼之乐,希望像鱼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超凡隐逸的自足生活。 千百年来,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超脱尘外的潇洒形象。先于庄子的范蠡辅佐匡复,当勾践灭吴成就霸业之后,他洞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将亡”的道理,成功隐退,避祸保身,过着潇洒的阔隐士生活。而庄子的隐逸思想高于范蠡明哲保身的举措,其思想依托老庄哲学而形成一种隐逸文化,成为后世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庄子思想内在精神极易引起周代以后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史载,汉代粱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受庄子不仕的影响,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动乱景象。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颇受庄子思想影响的文人之一。在《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而在许由看来,天下对他无所用处,他不愿越俎代庖,这对陶渊明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庄子蔑视功名利禄,不求闻达,其言行对陶渊明的归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陶渊明在少年时代便形成了性好自然、超旷闲逸的品格。《归园田居》其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辛开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

《庄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庄子》的养生思想研究 【摘要】庄子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在在如今仍具备很积极的社会意义——其看似圆滑,实则为解决心灵困境的不二法宝。在庄子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特点在于以达生为目标,以卫生为方法,以尊生为原则。由此可见,庄子是在根植于社会的角度来关注生命,其既可以理解为能够停留在人世间,又可以理解为已经超越人世间。其讲究的是怎样处理生命和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可以算作“与道为以”、超脱万物的一种理论。 【关键词】生命;养生;庄子 一、引言 在如今物质社会和生命哲学体系中,人类心灵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在于怎样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生活“并轨”。而庄子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则以原始的道家智慧方式提供了这一矛盾的解决办法——其中所提到的“养生”并非简单的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类,而是在整个社会生活方向应怎样处理自身和周围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的问题,在如今“养生思想”越发“热门化”的如今,借助于对漠视生命现象这一社会环境中行为的透视,对生命本来的价值和庄子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养生思想体系做出了阐发,对其养生思想内涵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挖掘,以期给当代生命问题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资借鉴,同时也给如今当下社会价值选择中短视拘泥、彰显外物、漠视生命的现象提供反思进路。 二、庄子养生思想的本体建构 (一)道:庄子养生思想的形上根据 庄子养生思想中向来以“道”作为生命本体建构依据之所在——其“源于万物,高于万物”。就其起源层面而言,有研究者曾在作品中提到其来源至少有二:首先是来自于现实取向,即“日常经验中的道路”——这实际上也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道”的主要出处。其次则是来自于神话取向,将之定位为宇宙运动的“循环往复”这一法则(原理)——这才是正宗的“道家哲学”。从路径角度上来说,上述两个“道”的来源明显是分别借助于对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所体现出的本质两个角度的思考而获得,而此二者也正是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体系的产物,就生命价值观角度来说,儒家一般都讲究向外的社会认同,道家则反之,即向内的自我认同。前者重视的是修齐治平,体现的是社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甚至讲究如郭沫若所写剧本《虎符》中那般“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而道家的着眼点则在于生命本身,讲究的是将人的精神予以非相对化、非中心化、非主体化,从而使得精神能够超越一切,从而使得精神能够达到悠然自得的境界。其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于无名、无功、无己、齐万物、齐生死,故而道家多以清修隐者等看破生死的人员作为典型人物。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是普遍概念,庄子作品中体现出的“道”和别的思想流派中的“道”既相互联系又有相异之处。简单地说,“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不脱离诸社会主体,又具有超越性。

庄子教育思想

庄子教育思想 第780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庄子教育思想 逍遥行者 2011年4月6日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

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之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形象(10张)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

《庄子》的养生思想定稿

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庄子》的养生思想 学习中心:安徽无为奥鹏学习中心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年级:0809 学号:200810457859 学生姓名:谭世平 导师姓名:陈瑶 2010年9 月18 日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形神的相互关系 (3) 二、养生之道 (4) 参考文献 (9)

《庄子》的养生思想 内容摘要:《庄子》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奇书,凡谈到《庄子》一书思想的,无不涉及到他的人生哲学,而养生思想是其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体现。有着后人虽能够发展却不可超越的理论智慧. 关键词:《庄子》;养生;养神;养形;顺应自然。 庄子(前369~前286年),本名庄周,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83岁寿终,可以说是古代的老寿星。庄子的一生平平淡淡无拘无束,不为名利不求金钱,他的精神似乎已超出了常人。庄子那种逍遥豁达,满不在乎的思想道就了他成为一名圣人,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点,例如在《列御寇》中,他对炫耀富贵的曹商所作的辛辣讽刺就是证明,这也说明了庄子生活即使是这样贫穷,日子是这样难熬,但并没有消蚀他的清高和孤傲,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因此他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烙下了他深深的印章。他的哲学著作《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在养生愈来愈被重视的今天,庄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大师,不仅在哲学与文学上独树一帜,对于养生也有着独到的理念,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养生问题与形神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形神问题是养生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管子?内业》中已经提到:“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把人的精神归结为精气,与形体可合可离;《黄帝内经》涉及形神讨论的文章,竟达38篇之多。《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认为形与神相伴相随,互用互制,俱往俱来,俱生俱灭;荀况在形神问题上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西汉初《淮南子?原道训》总结形与神的关系是:“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中国古代养生形神兼顾,以养神为主。 在《庄子》的养生体系中,养神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神”和“形”内外两部分组成的,《庄子》一书中一般都将“神”和“形”相提并论,如:劳君之神与形。(《徐无鬼》);苦心劳形,以危其身。(《渔父》);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刻意》);“神”和“形”两者,在庄子的思想中所担当的角色并不是完全平等的,有主次的分别。

庄子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

庄子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 摘要:庄子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教育理想上,都坚持人性“归于自然”,培养自然人;在教育内容上,都反对社会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和束缚,否定智慧、知识和书本的积极作用;在教育方法上,都注重依照自然法则,拒绝人为的强制教育手段。二者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关键词:庄子;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比较 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虽然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但在哲学基础、教育理想、内容方法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一、哲学基础之比较 1.庄子自然教育的哲学基础 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使有关“人”、“人性”的哲学命题进入了思想家的视野。人何以存在,以何种状态存在,人的本质、价值应如何彰显等问题,成为百家争鸣的焦点。春秋时期,“人”就已经被赋予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但对于人性问题,老子和孔子谈得很少,老子不言性,孔子也仅谈“性相近,习相远”;到了庄子,“人性”问题才被进一步挖掘。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以及庄子的“自然人性论”。 庄子的人性论源于“道”的原则。庄子的“道”继承了老子“道”中返璞归真的“自然精神”,奠定了庄子“自然人性论”的基础。孟子虽然承认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但“人”这一概念,一开始就被固定在了社会意识、理念、道德、教育等后天外在因素之中,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庄子的“自然人性论”恰恰相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通过自然之道来理解人性。庄子的人性论基于一种与自然相和谐、没有任何“人为”色彩的、至真至朴的“性”。“人性”就是“道”的体现,自然生成,无所谓善恶,不能人为改变。庄子在《庄子·天地》篇中这样解释“性”:“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认为,人性源于“一”,即“道”,有其内在的条理和规律,不需要通过善恶人为引导,人性本质上与自然一脉相承,应抛弃一切违反人性的东西,保持其自然本性。冯友兰先生曾说:“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1]庄子还认为,人应该按自然本性生活,“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庄子·马蹄》)庄子自然天放的人性观把主要目标放在个体解放、养生修身上,追求“真人”的理想人格。所谓“真人”,即与“道”合一、返璞归真之人。庄子强调把一切为仁、义、善、美、名、利等所奴役的“假我”、“非我”统统舍弃掉,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的主要思想_庄子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名周,字子休,东周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为你搜集庄子的主要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体上继承了老子的体系,并在此之上增加了自己的观点理论。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对宇宙的本源阐述。在老子“人法自然”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天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道”的自然规律是无边无界的,冥冥之中没有操纵万物的主宰,万物都是自生自养,在天地中自然演化。 庄子的处世思想主张淡然旷达,要从容的面对一切祸福哀乐,不为万物及自身的变化而欣喜悲伤。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追求自由,因为他的自由精神所以庄子一生不追求做官,用功名利禄来束缚自己。庄子主张人之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而对欲望的追求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很危险的。 政治思想上庄子不主张推崇古代的圣贤,他认为万物平等,不应该将人划分等级,出现君臣百姓的阶级之别。庄子还反对“人为”的追求,他主张清静无为,只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自然就会出现至德之世。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

思想碰撞,如法学、儒学、墨学几大显学在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交锋争辩。这是一个东方文明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文人学者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主张游说列国,相继粉墨登场。 这是一个探索真理追求自我学说的年代,庄子处于此等思想上的大争之世,博读众家,建立自己独特的庄子学派理论。从思想核心和风格上,庄子有别于其他大家诸子,甚至和道学的开拓者老子也有显著不同。老子虽然也寻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但是在他的学说中也还有政治主张及目的,老子的学说也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庄子则是纯粹出世无为的思想学说,他是从自我出发来建立世界观,阐述社会和政治,是完全的形而上学理论。 庄子的思想哲学体系是抽象的本我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也不寻求统治者的采纳认同,庄子只是通过抽象的思辨来理解探索宇宙真理,而没有试图通过世俗的践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庄子对于后世哲学文化的影响贡献在于他建立了抽象的哲学本我论。庄子最吸引后世瞩目的的是他的“逍遥处世”说。庄子追求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是看淡人生名利之后的洒脱超然,就像是万物轮转我心不动始终如一。这是一种出尘超脱的人生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庄子的抽象哲学本我论没有任何人能够吸收发展超越,庄子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形而上学,后世无一人能够继承。

庄子的养生哲学

庄子的养生哲学(六) 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张京华 倒置之世 上古十二帝王至德之世的社会,从伏羲、黄帝时开始有了变化,到夏商周三代以下,境况就大不一样了。 《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枭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职。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在宥》: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肱,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悉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灌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斤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之心。 自上古十二帝王以后,道德下衰。到燧人和伏羲时,人世与天道不能合一,但人世还可以顺从天道。到神农和黄帝时,人世不能顺从天道,但还能够安于天道。此后道德愈衰,到唐尧和虞舜时,对社会进行治理改造,以善行取代道德,离开人性而趋从人心。纯朴的人性涣散了,变成了人心与人心互相竞逐役使。智慧不足,就造了文字,进而追求广阔的知识。文字和知识淹灭了纯朴的心灵。人心迷惑,从此再不能够回复人的初始性情。 黄帝失德,境内出现了战争。尧舜失德,设置了官吏。商汤流放了君主夏桀,周武王杀死了君主商纣王。从此以后,强者欺凌弱者,所有做帝王的人都只是在扰乱人心。 黄帝用仁义扰乱人心,尧舜不顾生命的损伤而讲求仁义,又增设制度。但仁义不能免于疏漏,流放四凶,就说明仁义并不足以治平天下。以仁义治理天下,天下遍受惊扰。上有君子之人讲求仁义以争名,下有小人盗劫杀人以争利,各种不同的主张分别流行,是非善恶互相争执不休,人人以聪明相欺骗,以刑法诛除同类,强制异己。人心迷乱,人性散漫,天下大乱了。 庄子认为,人类社会所以会有这样巨大变异的根本原因,是性情分离。上古至德之世人性向道,人情与人性一致,叫作“性情不离”,所以社会是和谐均平的。自黄帝以下,“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骈拇》),人性不向道而向物,即人性脱离了宇宙万物的普遍性而沿着个性的方向极端发展,最终是以人情取代了人性。人性是道赋予的,人情是人后天具有的。以人情取代人性,也就是以个性的物取代了共性的道,就叫作“性情分离”。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李镇明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庄子的养生哲学

庄子的养生哲学(七) 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张京华 与世同波 性情分离导致了倒置之世的出现,导致了至德之世和倒置这世的分离,同时也是导致了天人关系、人道关系的分离。所以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与人道相去远矣。”(《在宥》)又说:“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缮性》)“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性情本来是合而不分的,道也是唯一和绝对的,而性情的分离却导致了人情和人道的产生。人情与人道背。离天道而存在,现实社会也背离开道而存在。二者相差绝远,相互违背,交相离丧。人道极端发展,往而不返。天 道均平而统一,从此而不可得见,不复存在。 理论和理想上统一的道与实际上不和谐不统一的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从哲学上看,实际存在的社会历史与现实应该就是道的存在与运动的表现与形式,是道的内涵的一部分。因为有和无是统一的,现实物质世界的存在与运动和抽象思辨中的统一性、和谐性、有序性是统一的,形而上学的道与实际上的社会历史与现实也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形而上学的道与实际上的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也就是道的统一性和道的不统一 性的矛盾,或者说是宇宙万物统一和宇宙万物不统一的矛盾。 在这一点上老子和庄子也是相一致的。老子是一方面论述了“道”在最大概念上的统一,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一方面又指出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 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的天人矛盾。 道既然是绝对的,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统一的,就不应该有现实中人道的分离。同样,既然有现实中人道的分离,就不应该有哲学上绝对统一的道。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庄子没有解决。庄子的“道”原来就有两个含义:有生于无和有无同一。庄子从有生于无中推导出了雕琢复朴、归根反真的历史观,当这个历史观被现实中的“倒置之世”否定以后,庄子退而求其次,又从有无同一中推导出了“与世同波”的现实观。 《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 莫若释之而不推。不推,谁其比忧。 《在宥》: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 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 《寓言》: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 《寓言》:(又见《刻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庄子的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提出论点,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此段分为两个部分。 上半部分,不应当怎么样。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以有限的的生命去追求无尽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 从表面的意思来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人的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但是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总好过无知,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就能看得更高更远,就好象今天人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恐怕没有人会愿意像远古那样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可是存在一个问题,可能很难有人能回答,是古人快乐还是今人快乐。 庄子真的是要人们无知,变成傻子吗?显然不是,庄子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论,如果真是从肤浅的角度上去认识这句话,那就显得自我矛盾了。所以,其实庄子主张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知”,他所追求的是大智慧,反对小聪明,反对投机取巧的聪明,反对追逐名利的智慧。 下半部分,应当怎么样。庄子认为:“缘督以为经”,顺从自然之中道。“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做善事并一定能得到好的名声,做恶事也并不一定受到惩罚。这里庄子有了一个限制词“近”,他所要表达的是做恶事虽然有些时候没有受到惩罚,但是长远宏观来看终究是不好的,他还是主张“善”,但是他所主张的善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不

是为“名”而“善”。一方面,如果是为了求名声而为善,那么终究是要令人失望的。一方面,庄子又认为为善终究是好的,只是可能不被人们察觉。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讨论善恶的问题,而是从这个问题中反应得出,应当顺从自然之中道,忘却感情,不为外物所滞。食物不过是填饱肚子,衣服不过是遮羞耻避寒暑。人是物质的,首先肯定是满足这种物质性,而当这种最根本的东西变成为“欲望”的时候,人们的痛苦就产生了,因为一旦欲望的产生,人哪怕是取得再大的成就,始终是不会满足的,心智始终是有限的,这样无边无际的的追逐,人怎么会有快乐可言呢?于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开始不择手段,哪怕有再多的食物始终有人饥饿。因此,庄子讨厌追名逐利的智巧。他主张的是一种对于自然本质的认知,而这种对自然本质的认知往往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与其费唇舌还是让人难以理解,不如否认“认知”,好比对待流氓,与其给他大道理,不如给他几个拳头。 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一段也分两个部分。 上半部分,主要是从正面来论证为什么庖丁解牛能解好。文中说了,庖丁在三年前所见的是“全牛”,三年之后所见“非全牛”,现在则是“神遇不以目视”。这是一个认知逐渐提高的过程,从表面而肤浅的认识事物到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解牛的本质是什么呢?庖丁解释:“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依照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骼间大的空处,顺着牛的的天然结构去解剖。 下半部分,从反面论证,那些不遵从自然规律是怎么样的呢?“良

庄子的教育思想59468

试论庄子的教育思想 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本,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在他那里,“道”是一个自然本真的世界,理想的世界,也是他看世界的一种方式,即对宇宙万物“以道观之”。“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 一、庄子的“本真”思想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由此不难看出,庄子所指的自然就是一种不受干扰强制、自然而然的性状。他是在本性而非自然界的意义上言说自然的。这种本性也不是一种动物本能,而是被预设的一种人之为人的本性。庄子强调自然天性,崇尚自然真情,反对人为。 庄子认为,自然也就是自然本真,即保持事物的真实状态。“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笑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贵真也。”“本真”就是一切顺乎天性,对于外物来说,由于人的无为而保持了它的自然本性,所以为归真;对于人而言,由于自己的自然无为,既没有损害外物的自然本性,也没有离开自己的自然本性,同样也为归真。 二、庄子的“自由”思想 陈鼓应指出:“庄子将‘无’变成相对概念而加以超升,而拉开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在这一点上,和老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在对道的剖析与追问中,指向不可穷尽的无限,或者指向宇宙万物形成之初始,指向泯灭小大、死生、是非、言与不言的齐一,指向混沌虚无的根本。 庄子,主张实现个体真正的自由,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庄子认为自然境界是人生之最高境界,而道法自然又是达此境界的根本保证。在庄子看来,自然境界、婴儿境界也即物我同一,天人二体。在这种境界和状态中,时空的界限、主客的界限、天人的界限消失了,物的生命即是人的生人的生命即是物的生命,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但是庄子提出了物无待、逍遥等许多表征自由的概念,更加注重将人生的理想境界与人的精神自由联系在一起。 逍遥则是庄子所要达到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是一种无待的绝对自由之境。“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辫,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是说,要达到真正逍遥的境界,就必须无待,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冲破物我对待的有限观念和自我中心的有限境域,摆脱外力的限制,顺应天地、自然地法则,以游于无穷博大之境域。人的精神在此无待、逍遥的境界就能获得完全的解放、自由,进入忘我的境界,就能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游心于物之初”;“游乎四海之外”;“浮游乎万物之祖” 三、庄子的“无为”思想 庄子从对道的认识出发,提出顺应自然、积极“无为”的教育主张。庄子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以顺应、保护人的自然本性为目的,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甚至扼杀它。教育就是去掉外在人为的因素,回归人的自然本真。在教育过程中更应关注个人,关注个体自身,在协调个体的自我关系方面发挥作用,使个体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庄子无为思想的价值在于他的批判和否定精神,他崇尚自然、提倡无为、主张绝圣弃智、绝学守愚,行不言之教,重无书之惠,不仅具有极大的批判力,而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