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宏良 张宏良: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张宏良 张宏良: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张宏良: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作者:张宏良

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山西农大讲座大纲

张宏良

(这是2011年元月5日乌有之乡网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的专题讲座。讲座设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主报告厅,在主会场外设有6个分会场视频收看,同时在重庆和北京还设有两个分会场视频收看,是近年来现场学生最多的一次讲座。受现场热烈氛围影响,讲座内容与讲座大纲略有出入,特此说明。)

一,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背景

(一)中国战略转型的内容。

1,在指导思想上,由经济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由以资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由丛林社会向和谐社会转变。

2,在路线政策上,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民生为重点转变,由GDP主义向全面发展转变,由外向型经济向依靠内需转变。如果说以往做饭是为了卖给邻居赚钱,那么现在做饭是为了养活家人,为什么做饭发生了根本转变。

3,在目标模式上,由肥大国家向强大国家转变,由“中美国”附属体向独立发展转变,由民族虚无主义向民族复兴转变。

(二),中国战略转型的国内环境。

1,中国发展成果绝大部分落入了富人和洋人腰包,中国老百姓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工资占GDP比重世界最低,丧失了基本的福利保障,就业越来越困难,家庭抚养儿女数量由以往4个减少到1个,仍然没有工作。

2,越来越大量的财富流向西方国家,形成了“中美国”殖民经济循环圈。中国用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创造的廉价商品,换取美国印刷厂印制的美元;然后通过购买美国债券和股票把美元又送还给美国;美国再用中国购买美国债券和股票的钱到中国来投资,购买中国的矿山、工厂、银行、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产业;最终结果就是中国两手空空,把一切财富都循环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国巨大财富供给下,整个西方国家生活资料价格一路走低,美国消费品价格甚至创出了历史新低,副食品价格远远低于中国。如今,西方发达国家11亿人口家家都用中国商品,而生产这些商品的中国老百姓,却越来越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

3,贫富两极分化世界之最,并且不是通过市场和剥削逐渐形成的,而是通过公开抢劫形成的。对中小企业改制的私有化抢劫,大型国有企业工资双轨制的精英式抢劫,外资扫荡中国资源和产业的殖民化抢劫,鲸吞国家和民众金融资产的劫匪式抢劫,造成财富滚滚西流的买办式抢劫,房价、药价等基本生活资料价格暴涨的垄断式抢劫,等等匪夷所思的各种公开抢劫,使中国贫富两极分化超越了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也超越了老百姓容忍的极限。

4,中国富人集团和洋人资本在完成了一系列私有化和殖民化的经济改革之后,终于提出了最后的政治改革要求——让共产党交出政权,政治上实行多党制和行政上实行邦联制(注意,是邦联制而不是联邦制,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是一个主权国家,如美国,而前者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如独联体。可见,邦联制实际上就是解体国家)。到此人们才发现,20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改革运动,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推翻共产党领导和解体国家的“丢手绢”政治游戏,只要共产党不垮台国家不解体,改革就永远没完没了,并且越改就问题越多,什么时候共产党垮台了,国家解体了,改革也就结束了。20年前苏联共产党没

垮台和国家没解体时,天天喊改革,直到1990年苏联共产党垮台了,国家解体了,改革也就结束了,20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人喊改革了。绝不像普世价值派所声称的那样,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天都不会停止改革。现在,同样的历史逻辑开始在中国重复演绎,中国共产党不愿意接受这个历史逻辑,于是选择了战略转变。

(三),中国战略转型的国际环境。

1,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外向型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中国外向型经济达到了“中美国”畸形状态,外贸占国内总产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二,最高时期甚至达到四分之三,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殖民地国家,中国已完全变成了西方国家的商品加工厂和供给基地,生产主要出口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而不是用于国内人民生活。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对中国商品需求出现临时性下降,立刻造成中国沿海出口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为解救美国金融危机,中国投资4万亿人民币紧急救市,结果造成中国严重通货膨胀,危机转嫁到中国老百姓头上。所以,中国才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转变到依靠内需上来。

2,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性不断敲打中国,从中国攫取更大利益,特别是在资源问题上,在把中国逼上断子绝孙的发展死路。他们对中国既不是单纯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是单纯的自由贸易,而是对随心所欲的“任意主义”:他们国内暂时不需要的商品就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相反,他们国内需要的商品就强迫中国扩大出口(如稀土和焦炭),强调自由贸易;一方面用自己印刷的美元换取中国商品和收购中国产业,另一方面又强迫人民币升值,强迫美元贬值,既让中国遭受外汇资产损失,又让外资从中国获取更多美元,造成中国双重损失。美国对中国如此随心所欲的欺凌和掠夺,就是建立在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在“中美国”的基础上,如果不改变这种发展方式,中国的资源将会被迅速耗光,丧失子孙后代发展的基础。

3,金融危机加剧了资源矛盾,美国等西方国家选择了牺牲中国的途径。虚拟经济能够变现和透支未来预期收益的特点,使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货币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资源支撑能力,其间形成的巨大差额只能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填补。能够填补美国等西方国家资源差额的国家,只能是俄罗斯、印度、中国这样的资源大国。本来,美国也的确瞄准了俄罗斯,认为共产党垮台后俄罗斯的资源肯定会唾手可得,可是没想到俄罗斯迅速走上了民族主义道路,变成了强大的虎狼国家,而印度同样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得获取印度资源同样要付出巨大代价,相比之下,只有获取中国资源十分容易,于是便选择了牺牲中国,把中国作为解决资源矛盾的牺牲对象。一方面,西方资本集团更大规模进入中国,全面控制中国产业和资源,除了全面控制中国传统产业之外,同时开始进入中国的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文化传媒业,甚至生命产业和种子产业;另一方面,又加紧推广转基因主粮,为控制中国失败后转而灭绝中国人口做准备。从古至今中国就有一句话,叫做“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中国主粮大规模采用美国转基因种子,等于是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完全交给了美国人,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及时回头,后果不堪设想。

4,美国完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追求的对中国军事包围。在美国军事包围圈的支持下,中国周边国家纷纷走上了蚕食中国领土和资源的道路,越来越摆出了敌视和对抗中国的姿态。仅2010年一年时间里,美国就联合周边国家在中国边境周围举行了8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其中美日军事演习的规模,甚至超过了第一次中日战争的规模。最近接连发生的朝鲜半岛危机、美国航母进入黄海、日本侵占中国钓鱼岛、南亚国家蚕食中国南海资源等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所赖以存在的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正在结束,我们必须做好世界环境发生转折的准备。

5,21世纪整个世界的文化转型也要求中国进行政治转型。以信息产业、金融证券业、生物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兴起,引起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由资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由独立化发展向一体化发展、由精英政治时代向

大众政治时代的历史性转变,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个文明发展阶段。人类第三个文明发展阶段的一个主要历史内容,就是东西方文化主导地位的转换,人类社会将由西方竞争性文化向东方和谐共生文化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必然会与统治世界数百年的欧洲中心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之间形成尖锐冲突,加之毛泽东时代中国创造的大众政治文明,在客观上又会取代当今西方国家的精英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中华民族与盎格鲁·撒克逊族群之间的文化冲突,以及与精英统治之间的政治冲突。

(四),中国具备了战略转型的物质基础。

1,就客观条件而言,一是目前中国的财富生产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了建设五有社会的经济基础;二是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已经具备了建立马克思当初所设想的社会占有制的物质条件;三是网络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具备了实行大众民主的技术基础;四是西方国家的反资本主义大游行,在客观上提出了重建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要求实行社会占有的经济制度和大众民主的政治制度。

2,就主观条件而言,一是30年后再次高举革命的红色大旗,表明党内已经开始形成复兴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二是重庆模式表明已经找到了新时期党群一体化的政治平台——唱红歌,有可能再次形成毛主席生前所谆谆告诫的“两个相信”;三是当今中国各类优秀人才已经越来越多地聚集到了爱国主义旗帜下,国家已经具备了社会转型的人才更新能力;四是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人物已经完全走上历史前台,完成了政治亮相,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二,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意义

(一),中国战略转型是社会主义复兴的历史起点。

1,美国航母进入黄海,中国成为世界种植转基因主粮的唯一国家,奥巴马关于中国富裕生活将会导致地球崩溃的讲话等,都再次表明了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历史真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西方国家引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是要支配中国发展,占有中国资源,剥削中国劳动力,消费中国商品,而决不允许中国走上和他们一样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决不允许中国和他们一样成为强大国家。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讲过的这个道理,被历史证明仍然有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再次把中国关在了资本主义大门之外,再次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基本真理——狼允许羊肥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吃掉羊,而决不允许把羊变成狼。既然历史再次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就只能重返社会主义。

2,中国只有复兴社会主义,才能改变美国与中国之间狼吃羊的历史游戏。国内外极端右翼势力由于害怕中国复兴社会主义,总是妖魔化复兴社会主义就是要回到过去,许多人也误以为复兴社会主义就是要回到过去。中国复兴社会主义是要复兴社会主义的原则,复兴劳动人民的权力和福利,复兴中华民族的蓬勃精神,而不是要回到前苏联那样的官僚统治时代,如同当初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运动并不是要回到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时代一样。

3,就当今中国历史状况来讲,要复兴社会主义必须从改善民生开始。道理很简单,事物的起点往往决定终点,要真正贯彻民生政策就必须建立公有制经济,要建立公有制经济就必须改变目前保障私有化和殖民化的政治法律框架,要改变政治法律框架就必须实行党群一体化,把党和人民群众再次结合起来,回归人民社会和人民时代。可见,只要确立了民生起点,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必然会走向社会主义,否则,民生政策就会变成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中国战略转型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基础。

1,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朝野的共同理想。世界文化转型和东方文化的复兴,也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但是,一个崛起的民族,必须是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民族,而决不可能是内部四分五裂互相残暴欺凌的民族,决不可能是少数人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虐杀多数人的民族。极少数人残暴欺压绝多数人的民族,必然是汉奸成群的民族,中国

历史上历次亡国教训无不如此。极少数人与本民族绝大多数人为敌,必然会借助洋人势力祸害本民族,把外国作为退路,无所顾忌地走上汉奸道路。所以,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就是必须完成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铲除汉奸滋生的经济基础,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共同热爱我们国家,共同推动民族崛起。

2,一个民族的崛起,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民族的崛起和消亡潮起潮落,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蒙古灭宋、满族灭明,日本打败中国,中国打败美国,无一不是精神力量决定的。事实证明,建立在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基础上的战争意志品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力量。所以,中华民族必须重新高扬起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大旗,这是目前中华民族变肥大国家为强大国家的根本因素。首先要恢复社会的人性法则,放弃兽性法则;其次要恢复天道文化,放弃金钱统治;最后要恢复崇高的精神追求,放弃肉欲至上的生活目标。

3,一个民族的崛起,还要给世界带来新的政治文化,促进人类社会向更高形态转变。欧洲社会的崛起,就是提供了一种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政治文化,即宪政文明和政党政治。中国崛起将为世界提供一种与信息社会和虚拟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政治文明,即大众民主和大众政治。大众民主取代精英民主,大众政治取代精英政治,是21世纪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目前唯有中国具有与新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政治文化,因而中华民族必将崛起于世界东方。目前必须立刻结束西方文化中心论,西方文化中心论,必将把中国带入历史死路,这次诺贝尔和平奖事件就是典型,正是西方中心论把诺贝尔和平奖等西方标准,变成了政治伦理的终极标准,所以诺贝尔和平奖等西方奖项才会成为打击中国的政治武器。

4,中华民族崛起与以往历史上国家崛起相比较,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和平崛起。这是由东方文化和谐共生的内在特点决定的,是由世界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是毛泽东思想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绝不会重复历史上一个国家崛起同时意味这许多国家灾难的悲剧状况,不仅不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甚至会成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福音,中国将会改变目前世界一体化的殖民规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重建世界一体化规则,把世界一体化发展建立在和谐共生的东方文化基础上。

但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世界一体化发展已经建立在了殖民化的基础上,中国要带领发展中国家重新确立世界一体化规则,势必会与美国霸权主义发生不可调和的尖锐冲突,由此形成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所以,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就中国自身以及与发展中国的关系而言的,并不能决定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会发动战争,危机——战争——革命的历史逻辑有可能会再次重演,中国必须做好接受强加给自己战争的准备。中国战争准备越充分,人类社会避免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如果中国把和平崛起变成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历史保证书,那么战争就一定会降落在中国人民头上。

(三),中国战略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条件。

1,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到现在5年过去了,中国社会不仅没有变得越来越和谐,相反,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社会已经到了矛盾总爆发的边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旧有发展方式造成的,就是仍然坚持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造成的,就是仍然坚持贫富两极分化造成的。建设和谐社会失败的教训告诉人们,和谐社会绝不能通过和谐手段来实现,必须通过强硬手段才能实现。企图通过不除暴而安良、不锄强而扶弱、不劫富而济贫的途径来建设和谐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善良愿望。道理很简单,穷人不是天生的穷人,而是被富人剥夺的结果;弱者也不是天生的弱者,而是被强者欺凌的结果;良民不得安宁,是黑恶势力暴虐的结果。所以,要安良就必须除暴,要扶弱就必须锄强,要济贫就必须劫富,要治安就必须打黑;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2,建设和谐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必须建立现代政治文明,而不是建立

已经被历史淘汰的落后政治文明。30年来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最大的教训之一,就是把西方国家已经淘汰的落后政治文明,当作先进文明引入中国,在中国建立了一套丧尽天良的邪恶法律制度。比如现代政治文明在法制方面的主要进步,就是以自然法取代社会法,以公众立法取代精英立法,以有罪推定取代无罪推定,以公民陪审团取代专业陪审团,以道德判案取代法律判案等一系列变化。西方国家所有这些现代政治文明的进步,几乎无一不是中国大众政治文明的政治成果。可是30年来中国则反其道而行之,以社会法取代自然法,以精英立法取代公众立法,以无罪推定取代有罪推定,已法官定罪取代人民陪审团定罪,以法律判案取代道德判案等,结果就是形成了恶法治世的极端邪恶局面。

三,当前中国战略转型的困难

(一),国内利益集团的反抗

1,战略转型意味着重新分配蛋糕,必然会引起富人的反抗。一块蛋糕大家分,必然会形成次多彼少的利益矛盾,以往蛋糕的绝大部分都分给了富人,现在要多分给穷人一些,富人自然就会减少一些,所以必然要以各种形式进行反抗。以往中国战略转型的失败,就是利益集团反抗的结果。当初党中央十七大提出要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立刻引起了富人的激烈反抗,马上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和高房价,把数十万亿现金资产划入了极少数人的腰包,使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彻底化为泡影。目前,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以民生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结果是大幅度提高工资尚未见踪影,消费品价格却如同火山爆发般喷涌而起,把老百姓现有的那点儿微薄蛋糕又吞噬掉了一大块。由于价格暴涨会通过国有企业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私营企业增加富人收入,通过外资企业增加洋人收入,结果就是官人、富人和洋人都发了大财,唯独苦了穷人。尔后又是发了大财的(汉奸类)官人、富人和洋人联合起来,把穷人的愤怒引向国有企业,要求瓜分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占有的全部资源拱手送给外资企业。如此一折腾,连政权安全的经济基础都已经岌岌可危,民生政策自然也就灰飞烟灭了。

2,当今中国要完成战略转型,必须在现有体制之外建立一种新型政治力量,这是能否完成战略转型的政治关键。人不可能自己用左手砍掉右手,同样不可能依靠精英集团自己减少自己的财富。要重新分配社会蛋糕,就必须有分配蛋糕的新的政治力量,目前这种新的政治力量只能来自于民众,通过发动民众力量,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必须结合当今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赋予现代政治文明诸如人权,民主,自由,平等以新的含义,要让绝大多数人们明白: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人权;造反有理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民主;四大自由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自由;废除财富世袭制是当今社会最基本的平等。目前,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的红色大潮,正在形成中国战略转型最坚实的依靠力量。充分运用这一新的强大政治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战略转型。

(二),美国资本集团的反抗

1,前面讲过,虚拟经济时代与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尖锐冲突,决定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定要用中国资源来填补透支消费形成的巨大财富差额。如果没有中国资源来填补透支消费所形成的货币收入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巨大财富差额,西方国家的经济就会陷入崩溃,老百姓生活水平就会大幅度下降,人民大众就会起来推翻现有的政府统治,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状况。所以,美国等西方国家绝不允许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绝不允许中国经济转移到依靠内需上来,绝不允许中国生产的商品用来满足本国人民需求,必须继续把绝大部分商品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维持美国等西方国家人人都用中国商品的基本生活。美国等西方国家无法减少本国的资源消费,只能选择牺牲中国。

2,前面同样讲过,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大众政治取代精英政治的历史转型期,在历史转型期中,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政治冲突,中国大众政治文明与西方精英政治文明之间的历史冲突,都会通过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反映出来,都会

中国自贸区的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意义 国务院批准在上海搞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股市应声而起,和自贸区稍微搭点儿界上海本地股都大幅飙升,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从设立自贸区的意义角度可以窥见一斑,兹概要解读如次。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习惯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获得政府批准,政府不同意,你就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政府大权在握,政府非常强势,腐败寻租也由此产生。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试图改变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强势管理模式,使之成为一个服务于百姓、服务于社会及经济健康发展的政府。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核心的一个办法就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所谓负面清单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正面清单管理方式,简单地说,正面清单管理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政府批准,它允许你做,你才合法;负面清单管理是政府事先公布哪些不可以做的事情,凡是清单中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所谓法不禁、皆可行。 为了推进自贸区的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暂时停止四部法律中十二项条款在自贸区的实施,其含义深远。现在的外商投资法、外商合资法等法律对投资设置了不少繁琐的规定和门槛,不利于企业的投资创业,自然要在自贸区内停止施行。 为什么不废除这些法律呢?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个试验区,试验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当然也可能是半成功,如果成功,即可推向全国,如果不成功,试验也可终止或者修正。所以说自贸区不能看成是什么优惠政策,而是一个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如果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成功,将意味着我国新一轮改革的发端,其意义重大。 为什么这个自贸区前面冠以中国两个字呢?含义还是比较深的吧?是国家级的、对全国改革开放发挥示范作用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非上海地方所为。自贸区涉及对外贸易、保税区、实际投资、金融投资等四个方面,从地域范围看共有四个功能区、合计28.78平方公里构成。对普通百姓而言,大概去未来的保税区购物胜过去香港购物吧?能不能做到,还看保税区如何运作。现在大陆物价昂贵,从奢侈品到普通日常用品,大到汽车、小到奶粉、服装鞋帽等的价格普遍比海外昂贵,

公司发展规划范文

公司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体现,其根本任务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激发员工活力,开发员工动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推动企业全面发展,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在未来三年内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从员工的思想工作入手,通过宣传舆论导向等手段让员工接受公司创新发展的改革思路,及时解决在这一进程中的矛盾。举办各种创优争先和比赛活动挖掘员工思想中先进成份,大力提倡敬业爱岗精神,引导员工把个人理想与公司发展目标相结合,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以此激发员工的高度责任心,使公司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以发展为核心,构建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指引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应该以优秀的文化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协调企业和谐发展,而企业的竞争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知识更新。所以,要鼓励员工争做知识型员工,根据公司所需,采取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专业水平和技能有较大的提高,共创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公司制度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责任、细化管理,狠抓落实提高各项工作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岗位规范,使公司管理和员工行为均有章可循,倡导在共同的企业文化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机制的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贵州国惠民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同志、员工的努力。但是,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贵州国惠民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我省及贵阳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企业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目前甚至将来一段时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路径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战略,尽管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就是要从传统上高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依赖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依赖国际市场、产出大批量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制造模式,转为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结合服务与商务模式创新,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产品的制造模式演进。 从当前已经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与模式并结合未来的世界制造趋势而言,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就是沿着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共享经济、工业互联网最终到物联网的模式演化路径。 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简而言之,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互相融合促进的制造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促进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国内学术界研究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并提出服务型制造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最终在国内取得共识并上升为国家制造战略的主要方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将服务型制造作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2016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为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进行了具体规划和指导。 从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而言,服务型制造的产生离不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转变,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与制造业产生了三个深刻的变革:一是整个世界经济逐渐向服务经济演变,进入到服务时代,发达国家服务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普遍占到70%以上;二是制造业本身的充分服务化,世界制造五百强企业中服务环节所产生的收入占到了整体收入的大部分;三是消费领域的变化,顾客不再满足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致性产品,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差异性的产品,同时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在这种趋势下,原有工业时代典型的大批量同质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被重新组织、高度柔性化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新的产业模式所替代,这就是服务型制造模式。 中国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过企业之间增强服务而带来的相互耦合关系,重新组织全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生产、配送等资源,从而更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服务与制造的结合,充分鼓励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融合促进,从而激发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创新;三是通过不断加强服务环节,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制造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共享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提出和其思路,主要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前期,更多通过对现实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心得_优秀范文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心得_优秀 范文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必将承担其历史使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放中积极探索,为中国在推动建设开…本人为您整理了《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心得》,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中国使命与世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必将承担其历史使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开放中积极探索,为中国在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进程中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而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完成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在不断推动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海南自由贸易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 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引擎,具有独特的中国模式。推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延续的是中国以开放求发展的不变追求。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合作、发展、共赢是旗帜,平等、包容、透明是恪守准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多元的经济主体描绘的是世界发展的共同愿景,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推进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振兴战略,更是我国高质量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以及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主动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对内地经济发展形成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种支撑和引领作用不仅是依托其集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开放优势,而且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巨大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也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触发的全球经济结构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我国进一步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创新方案。推进加快建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是我国新时代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企业战略转型成功的内部关键因素 张颉2007年3月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励,令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令市场上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空间挤压和机会吸引的双重作用力使企业产生出战略转型的原动力。 在战略转型时,企业往往比较关注对新市场和新领域等外部因素的分析,而忽略企业内部环境对于战略转型是否支持的分析,或者对于内部环境对战略转型成功所起到的影响没有充分的预计,而这点往往会直接导致企业战略转型的失败,TCL欧洲扩张战略的惨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因此,本文将从与企业战略转型密切相关的三个关键因素:核心文化、战略管理和内部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企业在战略转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1.调整核心文化以适应新环境,指导新战略 首先是对企业的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企业文化是最好的员工凝聚剂。一个企业要成功,需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家带领,而一个企业要把成功长久地持续下去,必须要有适应企业发展阶段的核心文化将员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 企业的核心文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方正与惠普的成功是“企业家创新”与“时运”结合的结果,尽管他们两者之间的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其成功的本质没有什么差异。然而,惠普在成功上市之后,其创始人就带领核心管理者召开了高峰会议,制定了在业界获得美誉的惠普之道。惠普之道是惠普能够持续成功的源泉,也是这么多年使惠普能够不断超越自我的根本原因。 而北大方正就像一只背着金子在飞的鸟,总以为自己很富裕,殊不知你真正的优势是飞翔能力而不是什么外在的财富,而目前外在的财富恰好很可能就是未来飞不过大海的原因。北大方正在领导层频繁变动的过程中,始终也没有制定出自己的核心文化,始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如果连公司的领导层也无法明确地向员工阐述这个问题,那员工更是如一盘散沙似的不清楚自己应该往哪里去发展。方正1.68亿港元亏损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危机,它的发展思想早已预示着这个悲哀的结局。 企业在进之初,首先就需要对核心文化进行调整。因为配合战略转型,必然有新的企业战略和一系列的战略主题被制定和推出,而这些战略的制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核心思想进行指导,那就是未来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企业。而且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改变也会指引员工进行自我转变,

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模式

近年来,产业升级与转型成为政府部门、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佛山市市长陈云贤在上任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其中很大篇幅的内容其实就是关于产业升级与转型。企业是产业的组成单元,宏观上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只有通过微观的、具体的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才得以实现。本文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企业转型的五种基本模式。 企业转型(transformation)是指企业的重要方面在本质上和模式上的彻底改变。所谓重要方面,就是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兴旺衰败的重大事情。所谓本质上的改变,就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而是通过量变导致的质变,或是不经过量变而出现的突变。所谓模式上的改变,就是模样和形式都已彻底改变。例如,企业的资本模式从单一老板改变为多个老板再改变为上市公众持股;企业的组织模式从单一家公司改变为多家公司再改变为集团公司;企业所经营的产业从第一产业改变为第二、第三产业;企业的业务模式从OEM改变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再改变为OBM(原始品牌制造) ;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董事长兼CEO改变为董事长和CEO由不同的人担任。这些都属于企业转型的内容。 显然,企业转型符合并且应该具备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见作者另文《论企业战略的三大特征》),因此,它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也就是说,必须在战略管理的框架中把控企业转型的内容、模式和路径。各种书刊文章中经常用到的“转型战略”或“战略转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也应该是这一个意思!)。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A、战略的制定,也就是战略的规划;B、战略的实施,也就是战略的贯彻和执行;C、战略控制,也就是对战略的执行效果进行有效性评估和反馈,并相应调整原定战略。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在五个层面上来做。第一、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ies),也即整个公司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第二、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ies),也即公司所从事的各个业务模块(或事业部等)的经营战略;第三、职能范围战略(functional strategies),也即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战略,如产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等等;第四、战略项目(strategic projects)的战略管理,也即一项具体的、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开发项目的战略管理;第五、针对一个业务专题的战略管理,例如,针对上市为目标的战略管理;针对兼并为目标的战略管理;针对某一(组)竞争对手而做的竞争战略管理。这三大部分和五个层面可以组合成以表1中的具体内容(A01,A02, (05) 表1、战略管理的内容 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 战略控制 公司战略 A01 B01 C01 业务战略 A02 B02 C02 职能战略 A03 B03 C03 战略项目 A04 B04 C04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明确的是自身的发展重点是什么?从而规划出可实施性强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战略规划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产业及市场基本状况可用五种竞争力量关系图进行分析,是供应者重要还是购买者、替代品、潜在的进入者、行业内部竞争更为重要,要做好分析判断。同时对行业内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如企业整体反应速度、战略规划及管理能力、价值链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等。 从竞争角度看,发展战略规划对于企业有以下重要意义: 1、由于企业确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可以使企业的各级人员都能够知晓企业的共同目标,进而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由于企业明确了未来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资源需求,从而使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整合更具有目的性和原则性,进而可以保持组织机构与发展战略规划的匹配性,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3、由于企业明确了未来一定时期内各城市、各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规划,从而使各职能部门、各项目组织都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该做什么,进而可以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 4、由于企业明确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竞争者和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使企业可以从容地应对机遇的诱惑和市场变化,有利于企业改进决策方法,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如何建立一个有能力的组织结构,以更好地实施发展战略规划,这和企业的资源密切相关。要在企业中找到可用的资源,建立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建立一个有能力的组织,就是如何调度资源,使企业具有很强的能力。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为组织配备人才;建立核心竞争力和竞争能力;调整组织结构与工作效果。组织结构设计包括组织架构与职能调整、组织分工、岗位职责描述、汇报关系、考核方式建议、人员编制等。通过组织结构确定对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协调、合作。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职能性结构、地域型组织结构、事业部职能结构、矩阵结构等。 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咨询,我们能将您经常思考的诸多“战略思想碎片”串起来,能帮助您的企业进一步明晰以下问题: 公司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既有的开发经验是什么? 公司的劣势是什么,发展瓶颈是什么? 未来一定时期内,适宜、可行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为了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是什么? 为了获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公司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 当然,许多具体问题也在“必须回答”之列,比如: 是不是“走出去”,如何“走出去”? 是不是进行股权多元化改制,如何改制? 是不是将上市提上日程,如何实现上市? 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就是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转变为行动,实现企业的愿景和预期的目标。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需要对组织进行调整,另外在战略实施中还需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怎么样通过预算,将资源更好地分配给关键部门,实现战略。对于所有需要的战略举措项目,通过项目利益、项目所需资源与能力、项目风险、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等4个方面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32 姓名: 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 n d u s t r y 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XXXXXXXXX Abstract: The discussion was expanded from the basic view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ubject was analyzed under the four subtit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ncountering bottlene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arnings of its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ssue of conceptualizing reform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entioned. Keyword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rning 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

自贸区定位及政策解析

自贸区定位及政策解析

目录 一、四大自贸区.................................................................................... - 3 - 二、自贸区概念介绍 ........................................................................... - 3 - 三、自贸区的成立背景 ....................................................................... - 7 - 四、自贸区的定位.............................................................................. - 15 - 五、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实践 ............................................................. - 19 - 六、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 ................................................................. - 59 - 七、上海自贸区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 - 64 -

一、四大自贸区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 平方公里。2014年12月,上海自贸区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扩至120.72平方公里。 广东自贸区:包括广州南沙新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28平方公里,共计116.2平方公里。天津自贸区:119.9平方公里。福建自贸区:118.04平方公里 二、什么是自贸区?——概念介绍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的内涵 目前国际上对“自由贸易区”最权威的定义来自1973年的《京都公约》。“自由贸易区”指一国的领土部分,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

中国制造业转型之路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 常鑫鑫(武汉) 一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所依赖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品的出口不断上升。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仅为90亿美元,1994年突破一千亿美元,2007年突破一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1.14万亿美元,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走向全球各个角落。目前,我国有7个大类的制造商品产量世界排名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制造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制造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以服装、机电、家电、化工、船舶、集装箱等为主,主要途径是为代理品牌加工,附加价值低,特点为劳动密集、生产简单、管理简单,但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为严重。这些代加工生产很少涉及到价值链高端,无法形成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利润低下。在经过一系列的制造业改革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仍没有改变。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五个方面的“软肋”:劳动生产率低,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研发投入不足,国际上大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比重在5%左右,甚至达到10%-15%,而我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凤毛麟角”的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5%的水准;耗能太高,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工资成本不断上升,一项美国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亚洲其它七个国家;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国有制造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 二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业的发展一帆风顺,而进入21世纪后,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众多,整个产业被迫转型? 1993年前供给决定需求的时代。“萨依定律”告诉我们生产自动创造需求,虽然这一观点在当今受到广泛的质疑,但是在物质匮乏的特定时期该定律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和生活物资都较为匮乏,国家不得不实行配给制,粮票是这一时代的标志。从

四大自贸区实际是“八个” 存一大隐患

四大自贸区实际是“八个”存一大隐患 2015年04月06日06: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胡欣欣刘东 在最终获批的方案中,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则包括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陈波认为,前海应该积极争取与其他自贸片区的合作,争取足够多的载体,并通过实体企业进行复制和推广。 核心摘要:有研究机构的人士认为,目前四大自贸区实际是“八个”自贸区。因为此前广东的前海、横琴、南沙以及福建的平潭、厦门等都曾有单独申报自贸区的意愿,加之这些地方各有特色,且多数曾经有开放先行的基础,组团获批后,实际运作过程中虽有省一级政府协调,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仍有之前单打独斗的惯性。不过,整体来说,各地处于一种竞合状态,并共同承担着以开放促改革以及一带一路试验田的功能。 虽然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尚未挂牌,但是随着总体方案获批的消息传出,新一轮的先行先试将陆续展开。 尽管有学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目前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的紧要工作是将方案在自己的片区“推下去”。 但是如何“推下去”,将是在自贸试验区这个“命题作文”下,对地方智慧的考验。 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 但与此前上海以直辖市作为自贸区的推进主体不同,广东、福建两个省自贸区的园区均分布在三个城市,这将带来与以往不同的推行规则和管理体制,而这其中,也将带来新一轮的城市与城市间、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 四个,还是八个? 在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获批后,就有研究机构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实际是“八个”自贸区,而不是四个。 他解释说,此前广东的前海、横琴、南沙以及福建的平潭、厦门等都曾有单独申报自贸区的意愿,加之这些地方各有特色,且多数曾经有开放先行的基础,组团获批后,实际运作过程中虽有省一级政府协调,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仍有之前单打独斗的惯性。 以福建为例,尽管福建全省主打对台交流牌,但是福建省内的平潭、厦门两地曾分别提交试点申请,福建省也对两者进行过不同的功能定位。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2013年11月举行的福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平潭综合试验区要以建设自由港为目标,探索创新两岸合作模式;厦门经济特区则要努力在探索自贸区建设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现实意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交流日益频繁,特别在加入WTO之后,我国贸易形势一片向好。然而,作为东亚距离最近的邻国,我国与日韩两国之间始终存在许多贸易问题,“中日韩自贸区”议案一直未实现突破性进展。今年5月底,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再次将这一课题提上日程,使我们再次看到建立自贸区的曙光。本文借此契机,站在我国角度对近年来中日韩三国贸易格局作出分析,并对未来“自贸区“的构建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中国,日本,韩国,自贸区 5月22日,中日韩三国峰会在东京召开,会后三国宣布将在2011年内完成建立自由贸易区(FTA)谈判的官产学联合研究,争取2012年启动谈判,努力在2011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谈判。这意味着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研究进度将提早完成,自贸区建设进程将进一步加快。那么,我国与日韩两国共同建立自贸区意味着什么?而其中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势必成为未来我国外贸经济需要思考的问题。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与日韩两国整体贸易走势。 一、中日韩贸易形势总体平稳 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态势良好,贸易总额逐年增强(如图1),特别在2011年加入WTO之后,十年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29.2美元,翻了近6倍。尽管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额有所下滑,但2010年外贸恢复情况十分乐观,出现34.7%的增幅。 图1:2001-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国研网整理 诚如上图所示,我国外贸增长势头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示,我国外贸将本着“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着重提高进口数量与额度——以此不难推断,未来若干年我国外贸空间仍十分广阔。 另一方面,从横向对比来看,如图2所示,在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亚洲国家占据53%的份额,而在亚洲国家中,日韩两国贸易额分别占据19%和13%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从这一比重可以看出,中国对日、对韩贸易在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图2: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分配情况(单位:%)

战略转型案例

万达 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集文化、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 几乎每一次转型都是快人一步 06、07年开始进军文化旅游地产的时候,国内的大热潮还是商业综合体 从15年开始商业综合体接近饱和,大家一致转型文化旅游地产,而这时的万达长白山、西双版纳都营业了,而青岛、无锡、南昌等地都已获取土地 不得不说万达一直在引领行业潮流 诺基亚 一直忙着出售资产的诺基亚,终于决定出手买入资产了。2015年,诺基亚开价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交易将以换股的方式进行,新公司沿用诺基亚品牌,如果一切顺利,这家曾经的全球头号手机制造商,将成为超越爱立信、华为的全球头号电信设备制造商。 没有一成不变的企业,也不存在永远赚钱的生意,诺基亚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成立于1865年诺基亚,最早是芬兰西南部的一家木浆厂,1890年代开始在橡胶产品领域崭露头角,随后在1910年代开辟电话、电缆、发电业务,此后80年的时间,诺基亚漫无边际地拓展业务,从事造纸、个人电脑、橡胶、制鞋、化工、制铝、电视等多种生意,直到1998年,成为全球头号手机制造商,保持领先地位超过10年,直至被智能手机生产商击溃。 显而易见,经营环境总是处于变动当中,那么,企业如何寻求更加安全有利的位置? ——转型是永恒的答案,不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转型的本质,是业务变轨过程中资产结构的重组。 当某一业务前景不妙的时候,赶在贬值之前将其脱手套现,无疑是一个明智选择。 2014年,诺基亚完成与微软的交割,正式退出手机市场,利用出售手机业务所获54.4亿欧元,巩固电信设备制造(Networks)、地图导航(HERE)、技术研发及授权(Technologies)三大业务。 其中,地图导航HERE成立于2006年,技术在全球范围处于领先地位,但营收规模有限,如今诺基亚正在积极地寻找潜在的买家,而电信设备制造业务起步较早,2007年吸收西门子同类业务,如今贡献了诺基亚全年营收的绝大部分,属于核心业务。谋求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无疑在试图进一步巩固该业务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关于青年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对于企业的意义

关于青年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对于企业的意义 一、现阶段就业青年的思想现状 当前,很多毕业青年都会抱怨自己所在岗位没有前途,吃不饱饿不死,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收入低等等,这其实不止是个人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现实问题。但我们要相信:“行行出状元”,青年在企业中并不是没有发展,相反而将会是主力军!如何正确定位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事业观,摆正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才是企业从业青年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信仰,也是解决问题的根结所在。 在认识思想现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靠企业、个人共同完成,企业如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晋升平台,尽力为自己的员工铺好路子,才能让处在不同位置的每一位员工都能看到自己未来影子,在纵横交错的职业规划中坚定信念,保存一份憧憬和希望,从这几年的实践证明,用对一个人鼓舞一大片,用好一个人巩固一方市场,用活一个人成就一个项目。 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管理者来说,培育能干的员工、奋力合作的团队,就是我们竞争和立足社会的利器,对于一线奋斗的工作青年,虚心学习、努力向上,就是你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征服世界的“钢剑”!其实企业系统不仅仅局限在人员的更新上,应该从怎样做好整个系统

的更新与维护的基础上来思考,还有就是企业的工作重心不仅仅局限在生产效益方面,怎样更好地为职工提供更好的发展舞台,才是一个形成企业真正强大后劲的必经之路。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个人认为:青年员工如何利用职业平台取得个人事业上的发展,企业怎样利用员工的合力实现企业的发展,是青年员工和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也正是职业生涯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 1、青年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充分理解企业的愿景,把个人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发展的规划相结合,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青年职业生涯目标。 2、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关系就是: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所有青年部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的部分)实现之和。 3、个人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内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体系,帮助青年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做好青年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把企业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变成人力资本,企业才能最终实现未来的愿景。 4、青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公司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要把制定青年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公司的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于此,我认为青年要认识到基本的几种规划方法: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2015年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注定无法平静。在社会各界的高度聚焦下,国家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关注与扶持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此举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将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因此如何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就成为制造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传统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的战略蓝图2015年,“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2025”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15年,“中国制造2025”概念将从领导企业向中小企业以及从高端制造业向传统制造业迅速传播。中国制造企业将以“中国制造2025”作为战略蓝图,打造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的智能制造。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生产方式上,制造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征;分工方式上,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一体化等特征;产业组织方式上,

将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等特点;商业模式上,将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体验和个性成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利润的重要来源。此时,“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提出,有利于指导中国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二、生产模式的变革是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的发展基础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趋 势的显现,我国制造业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后劲不足的弊端日益明显。传统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将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变革,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 企业需通过智能制造积极面对市场挑战。例如海尔在佛山工厂构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最终促成首批50万个用户参与定制的洗衣机正式下线。海尔的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并不是为了迎合制造业的大趋势,而是内在驱动力使然,为了提升竞争实力,海尔需要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消费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制造业突破现有的生产模式,根据消费需求海量数据与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与传递;而在进行这些非标准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信息与数据也是大量的,需要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这两方面大数据信息流最终通过互联网在智能制造设备交汇,由智能制造设备进行分析、判断、决策、调整、控制开展智能制造过程,确保生产出高品质个性化产品。这就决定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制造母机融合后,最终形成新

看看古人如何训鹰

看看古人如何训鹰--------特有意思---(转载) 发表日期:2010-8-8 21:54:39 奴鹰是怎样炼成的 人是用什么方法驯鹰?使鹰这种原本高傲不羁的猛禽在被捕后,由天之骄子变节成奴性十足的猎鹰呢? 现在,我们不妨带着这个疑问,从人与鹰的不同视角,做一个全程透析吧。 【1 】熬鹰 大家知道,禽类被孵化出壳的那天,大脑一片空白,多将第一眼看到的爱抚者印象为父母,待其羽翼丰满后,还会将捕捉它的人视为仇贼。因此,驯鹰者必需先设法将其“以鹰为亲”的印象抹去,然后再给它新建父母印象,只有让它“认贼作父”了,日后才能驱使它。 具体的做法,概而言之曰“熬鹰”,既,把被捕的鹰,用铁链拴在秋千式的荡架上,或囚在笼内,鹰最初表现出的是暴烈悍野的气质,两只虬劲的利爪不停地抓挠,将拴链牵动的哗哗作响,并用喙去喙击铁链,即使鹰喙已鲜血淋漓....即使鹰嘴已经结满黑硬的血痂,仿佛也不知疼痛,依然倔强的啄击。待它表现出体能被耗的再也拖不动铁链时,正式的熬鹰这才算开始了,据行家说,鹰在双目圆睁的时候别动它,而当其眯眼欲盹时,就出其不意的打它一下,....如此反复折腾,目的就是不让它睡觉,待它精神疲惫的濒临崩溃时,为防意外,就不再打它了,而是改为对其通宵达旦的搔扰,或是让它落不稳,或是使它受声音惊吓,总之还是不能让它合眼入睡...。

诸位不妨设身处地体悟一下,如此这般一连数日的施虐于鹰,鹰的感受是什么?是一次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戕害啊,桀傲自由的心灵,在经历了徒劳的挣扎后,终因悲愤、饥渴、疲劳、恐惧而无奈的屈服了,除了身心疲惫不堪而没了脾气之外,更主要的便是大脑浑浑噩噩的近乎空白了,对不? 人要的就是这个空白效果,俗话说:白纸好画画。待到这时,驯鹰者则用小恩小惠来上演“亲鹰秀”了,又是给鹰喂鲜肉,又是给鹰疏羽毛,使鹰的意识在朦胧中新建印象,于是鹰便认贼作父了。有了这个基础之后,人方能点击下一步指令,....直至把鹰驯服的乖乖听话。如此折腾,固然熬鹰,人不是也同样被熬吗? 其实不然,王公贵族之家,那是雇佣两三个人,用车轮战术对付鹰的。作为玩猎鹰的大善人,哪有亲自上阵熬鹰的?就如玩亲民的活菩萨,是不会亲赴拆迁现场的。 如果鹰的世界也有宣传媒体,并且被人类所控制的话,那么,有关熬鹰施虐的帖子,定会如张宏良的新浪博客那样被封杀,而“亲鹰秀”的视频则会被“粉丝团”所顶起。 回头再说熬鹰,若有人感叹:“太残忍了吧?”对此问,还是引用某官员“对待刁民要硬气”,这句名言思路来回答吧:“对待刁鹰要硬气,不能心太软。”有这样威恩并施的成功案例在先,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熬鹰之术在世界各地的司法机构倍受效法了。 【2 】驯鹰 待鹰认贼作父之后,下一步的驯练,曰之“跑绳”,一条长绳,一头

中国四大自贸区的区别.

总结: 广东自贸区:面向港澳,侧重服务贸易自由化。 天津自贸区:面向东北亚,促进京津冀制造业升级。福建自贸区:面向台湾,侧重两岸经贸合作 上海自贸区:面向全球,侧重金融中心

广东自贸区 面向港澳,侧重服务贸易自由化 “广东自贸区更加突出同香港澳门的合作,特别是加强对香港澳门服务业的开放和衔接。”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服务业开放将对提升广东制造业实力有巨大帮助。广东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两者可互相促进。 “广东是中国南大门,广东自贸区面向东盟。”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认为,广东自贸区与已有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相接,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此外,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很重要的节点,自贸区平台亦可发挥作用。

“最难的是理念合作。”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分析,以往是香港主导带动广东发展,现在广东经济总量壮大,两者趋于平等,香港放不下架子又害怕空心化,而广东有些自满情绪,如何同心是关键。“以前香港与广东前店后厂,而现在广东企业直接去国外了。能成店,香港才愿意把资金、人才、科技等带来,否则就会担心被抽空。”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港澳的金融、物流、科技、专业服务等,都是珠三角缺乏的。有了广东的腹地,港澳的服务业也延长了产业链。双方形成利益互补关系,很重要,双方要形成共识。” 片区介绍 ●南沙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距香港、澳门的海上航程为38和41海里。定位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目前已建立起航运物流、高端商务和商贸、科技智慧、高端装备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与香港隔海相望,紧邻香港国际机场和深圳机场两大空港,定位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经莲花大桥与澳门相连,已实行创新的环岛电子监控分线监管模式,定位为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摘要: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变更下,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符合各国发展实情和适应新国际环境的必要途径。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重中之重也是要以建立自贸区来推动我国经济与贸易共同发展。为此,我国领先提议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本文结合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分析建立和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意义;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一、自贸区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1.自贸区的内涵。贸易区可分为两类,一是全面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更多国家或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在最惠国待遇的条件下,进一步开拓市场,逐步淘汰某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的市场准入条件,投资和贸易在此范围内得到自由,从而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要素如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二是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海关对在该地区境内货物的运送实施特殊的监管政策,从而以“境内关外”为自贸区的核心。 2.自贸区发展历程。大量区域化贸易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美国与欧洲联盟等国家转移了经济合作的重心,迫使区域经济的合作急速发展,2007年为止已建立了194个自贸区并得到实施。1990年以后,国际形势的大幅度转变,我国逐渐提出发展贸易的相关战略,我国利用双边与多边相结合的贸易合作形式把我国的自贸区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与7个国家实施并建立了自贸易区,中国自贸易区的发展也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迅速飞跃。 二、建立和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分析 1.建立上海自贸区的原因。(1)全球贸易竞争越发严重。在深化经济过程中,发展和加强多边和区域的贸易是世界各国获得盈利而采取的相应办法。当前,美国、欧洲和日本试图替代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对经济结构作出新创举,快速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形成一个新的贸易和服务的全球化高规格时代。我国对于新时代的游戏规则不能掉以轻心,为此我国选定上海主动打开自贸区,创建一个相互关联的交易平台和强而有力的服务制造,顺应时代的脚步。 (2)中国本身改革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到我国目前的市场框架和结构的阻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变更,过时和落后的管理系统需要改变,顽固不化的利益集团和既得利益需要破除。要想实现上述的任务,务必引进有号召性的国际影响力,借鉴成功的经验,“强制“改革开放。因此,我国政府通过建立上海自贸区来打造中国的“升级”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