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时 数学广角(一)

第1课时 数学广角(一)

第1课时  数学广角(一)
第1课时  数学广角(一)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九单元导学指导案

春到四月,如火如荼,若诗似画,美到了极致,美到了令人心醉。“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喜欢才女林徽因歌颂四月之美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将四月的万种风情描摹得淋漓尽致,读来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四月之美,美在清明。时光刚刚跨入四月的门槛,清明就如期而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是一种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是一场活着的人祭奠逝去的祖先的亲情style。“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每到清明,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堂的祖先,都会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即便远离故土,也会怀揣湿漉漉的心事回到乡下,挑拣一个最宜祭祀的日子,赶往祖先墓地,虔诚地献上一捧鲜花,点上几支香火,烧上一些纸钱,将祖先的坟墓装扮一新,以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和祝福。清明时节,最容易勾起与已逝亲人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的回忆,让人深刻体悟到亲情的可贵。于是,亲情跨越了时空,泪水模糊了双眼。在莹莹泪光中,就让活着的人好好活着,让已经逝去的人在天堂感到欣慰。四月之美,美在祭祖的哀思,美在人间传递着的温情。

四月之美,美在谷雨。“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因此,谷雨是春播春种的关键时期。在乡间,一到谷雨时节,村民们便忙了起来,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处处嘹亮起劳动的号角,处处律动着劳作的喜悦。他们将生活的希望播撒,将幸福的种子栽种,早出晚归,乐而不疲,笑容满面。他们洒下的是一粒粒咸涩的汗水,成就的将是整个秋天旷野上丰硕的果实。累了,他们举头仰望绽开在湛蓝天空上多情的太阳;倦了,他们想一想等待在前方的耀眼金秋。春风,贴着他们的身影吹过,将灼热的期盼和梦想带向遥远、遥远……他们劳动的姿势,仿佛在大地上书写一首生活的真爱长歌;他们奔忙的步伐,舞动出四月美妙和谐的韵律;他们洋溢在

嘴角的笑意,仿佛闪烁在阳光下的一朵朵桃花。四月之美,美在他们的不辍劳作,美在他们孜孜不倦地创造甜蜜生活的那颗淳朴心灵。

四月之美,美在花繁草盛。“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四月,千芳竞放,姹紫嫣红,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斗妍,好不热闹。桃花,在多情春风的表白下双颊绯红,欲语还羞;梨花,一束束一簇簇,洋洋洒洒,热烈、雪白而纯情;樱花,怀揣粉红的梦想,轻轻摇落一地的深情。地上的小草也不敢示弱,纷纷抬起挂着剔透露珠的绿色脑袋,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四月的小草,已不再是初春时那样遥看近却无了,山坡、谷底、河畔、溪边,到处一派翠绿,尽情释放着勃勃的生机,大地好像悄悄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四月,无论伫立在哪个位置,抬眼,花枝摇曳春风中,群芳嫣然若笑脸;闭眼,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直钻心底;低头,满目尽是绿色小草在招摇。四月之美,美在百花盛开,美在绿草如茵。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之美,美在娇燕呢喃着在天空画出的一道道优美弧线;四月之美,美在败落的花朵已经悄然被青涩的果取代;四月之美,美在孩子们放风筝时撒落在草地上的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就让我们在这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抛开烦恼和忧愁,紧跟春天的步伐,用心感悟尘世的万般美景,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 知识目标 1.认识我们交友的范围在日益扩大。 2.认识友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初步认识和怎样的人交往才能发挥友谊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认识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 2.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 2.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谊的获得付诸实践和努力。 重点 认识友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中的情景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进入中学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成为影响中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学习人际交往是每个中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交往,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专业知识,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世的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更能助人走向成功。正值身心飞速发展的中学生,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人际交往,更需要用友谊编织起彩色的岁月。 教师提问:人为什么需要友谊?是否别人的友情深,我的友情浅?都说友谊地久天长,可为何有时也让人失望?…… 有时友谊让我们向往,有时友谊又让我们困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友谊,解读友谊。 探究一:我的朋友圈

1.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上述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下面的情境中,你的选择会是谁?请把你的选择涂在上面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具体情境见教材) 教师点拨: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填涂。(示例)快乐的事我最愿意与父母分享;心里的秘密,我最愿意向同学倾诉;遇到了困难,我最愿意向老师求助;我最愿意与同学一起外出游玩。 教师总结: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朋友圈的变化 教学活动二: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下图的相应位置。(图见教材) 教师点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别从在幼儿园时、在小学时、进入初中后几个不同时间段来填写。 思考问题:(2)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根据自己的交友情况回答。如上幼儿园时,我的朋友就是同社区的小朋友,年龄相仿,性别基本没有区别,与我的空间距离很近。(上小学和初中后朋友的具体情况略,回答时注意归纳特点) 思考问题:(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教师点拨: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圏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了解并反思自己交友的现状 教学活动三: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教师点拨:(示例)①我觉得更难了。因为我希望自己的朋友与自己能有共同语言,能给自己积极的影响。②我觉得更容易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范围更大了,我们的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扩大了。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懂得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是什么,所以我可以梳理好自己的朋友关系,妥善处理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思考问题:(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教师点拨:(示例,答案不唯一)不会。①虽然在交往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但是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②我们渴望友谊,因为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所以我不会因为麻烦而拒绝友谊。 教师总结: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探究二:友谊的力量 教学活动四: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0~41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在中间的圆中写上你的名字,在周围的圆中分别写上朋友的名字、朋友对你的影响及影响力的大小。(图见教材)

第一次抱母亲优秀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大意,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崇敬爱戴之情。教学重难点: 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崇敬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从小到大,妈妈抱过我们无数次,在妈妈的怀里,我们感到是那样的(温暖、安全)。2.那你有没有抱过你的妈妈呢?抱自己的母亲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齐读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认读: 瘦小重担力大无穷翻山越岭难过愧疚突发奇想轻轻摇动 (1)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齐读。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3)文中“我”突发奇想想干什么呢? 2.过渡:第一次抱母亲,是在什么地方?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我”又是什么感受?现在请打开书,认真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 2.第一次抱母亲,我感到怎么样?(难过、愧疚,更多的则是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那么母亲呢? 3.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我对母亲的情!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母亲对我的爱!现在,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课文。 4.学生再次深情朗读。 5.同学们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老师请同学来分小节读读课文。(指名分小节读) 【适时指导、提示一些语句注意点: " 赶紧" 读说的话速度快一些,表达我对母亲的一种体贴,一种关爱之情。妈"喊响一点,"妈,你别动"表达一种急切。 "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 斤。"读出无力的语气,要体会,要想到她是个病人,这样想才能读好。 有一句话大家要注意:“背(b百)上背(b B)着妹妹”。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谁来读最感人的最后一段。】 四、品读课文。1.哥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

《第一次抱住母亲》阅读附答案

张炜月①母亲病了,住在医院了。我们 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的 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您别动,我来抱您。”②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 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③护士在后 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扑哧一声笑了,说:“你妈这 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不到九十斤。”母亲笑着说:“这位姑 娘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却取笑我:“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⑤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 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 母亲总让我们放下,她自己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 去承受那么重的负荷。⑥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的说:“妈,我对不住您啊!”⑦护士也 动情的说:“大妈您真了不起。”⑧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那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⑨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有很小心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 妈放上去吧,轻一点。”⑩我突发奇想:“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一回泥。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 一会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11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坐在椅子上看我抱母亲。12 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 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选自《读者》2004年第5期) 17.第四段“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一句中的“竟然”的意思是,“我心里很难过”的原因是(4分)18.第五段能否删去?为什么?(5分)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突发奇想要“抱母亲入睡”?如果是你,在这种情境下你 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真实想法。(6分)20.作者在第12段写道:“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请根据人物和情节,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描写此刻“母亲”的心理活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4分)出乎意料。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却承受过那么重的负荷。(每横线2分)18. (5分)不能删去。这一段是插叙,(1分)补充交代母亲过去一直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 么重的负荷,(2分)为下文“我”产生愧疚之情作铺垫。(2分)(意对即可)19.(6分) 第 一问:源于我的愧疚(1分)、感恩之情(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2分)第二问:无论是 否抱母亲,只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且言之成理即可。(2分)20.(6分)参考示例:孩子,今天如果不是护士姑娘说了,我不会让你抱的,怪难为情的(或会让人笑话),妈看到 你的这份孝心,就知足了,就欣慰了。如今你长大了,我的爱终于有了回报,妈真的为有你 这样的孩子而高兴

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两端都种) 【学习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06页例1。 【课程标准描述】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目标】 1.动手观察,理解“间隔、间隔数、两端都栽的含义,发现并理解间隔数、棵数、总长之间的关系。 2.会解决生活中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会根据间隔数、总长求棵数。 3.学会猜测、讨论、验证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感悟构建数学模型(线段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激发研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手指间的间隔,初步了解“间隔”,说一说生活中的间隔,加强对“间隔”的理解,通过“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这一情境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两端都栽含义,通过猜想、验证“20米,每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几棵”发现并理解间隔数、棵数、总长之间的关系,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目标2。 3.通过经历探讨交流、猜想验证,画线段图发现规律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以及通过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评价目标1) 请同学们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之间都有一条指缝。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指缝叫“间隔”。那么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课件出示)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间隔”?(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楼梯等都有间隔。)出示课本106页例题1的图片,引出课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评价目标1、2) 师出示完整问题: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 1.理解信息。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板:两端要栽) (3)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①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②“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

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一、请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沉重( zhòng chóng ) 的担( dàn dān ) 子两行(háng xíng)泪水 二、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 -----------------------------------------------------------------------------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圈(板书) 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指导学生据实回答并填写(1)-(3)题 2、组织学生反思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归纳概括:(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约重要的部分。(板书)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指导学生按教材P40探究和分享 2、分析:(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总结: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互相靠近。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板书) 知识模块二:友谊的力量 探究与分享三:教材 P40-41探究与分享 1、指导学生反思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完成“朋友影响力”图. 2、归纳总结:发现朋友对一 1、据实回答并填写 (1)-(3) (1)把自己的选择涂在 P38上面的星号☆里 (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 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 伴?请把他们的名字 写在P39图的相应位 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 性别、性格、地域、民 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 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 什么特点? 2.交流分享:随着年龄 的增长,我的交友的范 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 有所发生的变化 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 长,寻找友谊更难了 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 而拒绝友谊吗?为什 么?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完成“朋友影响力”图。 (2)分享: 了解并反 思自己的 交友现 状,正确 认识友 谊,为自 己今后的 人际交往 做准备。 让学生懂 得我们的 成长需要 友谊,友 谊是我们 健康快乐 成长、不 断进步的 重要保 证,从而 正确认识 友谊 让学生懂 得朋友对 一个人的 重要影 响。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2、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编排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二、新课学习 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 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不明白? 五、作业:书P118第1、2题。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抱母 亲》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三、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朗读配乐:舒伯特的《小夜曲》。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习生字词。 一、揭题导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

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 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相机板书:原因感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习情况,看看通过预习,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捧好书做好准备,我随机抽查。听的同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读课文,并且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时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

四年级数学上册8数学广角——优化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 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 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①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②“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 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一、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 ---------------------------------------------------------------------------------------------------------- 二、回答问题。 1、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 ------------------------------------------------------ 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 3、默读文章的最后一节,用“﹏﹏”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在原文右边的空白写写自己的感想。 ---------------------------------------------------------------------------------------------------------------------- 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a、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 b、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 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和朋友在一起课时练习人教版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 一、选择题 1、经调查显示,51.6%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中学生表示快乐时光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这说明() A.只要有友情,就不会有烦恼 B.朋友的多少决定了快乐的程度 C.青少年更渴望与同龄伙伴的友谊 D.对于青少年来说,同龄伙伴比父母和老师更重要 2、李刚和孙林是一对好朋友。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孙林有一道题不会做,作为好朋友的李刚应该() A.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给孙林传个纸条把答案告诉他 B.好朋友也应该讲究原则,这是考试,应该实事求是 C.告诉他,我也不会 D.个人独立完成试卷,有不会的问题,考完以后再一起解决 3、在中学这个新环境里,我们从陌生到熟悉,逐步适应了紧张而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在跨越陌生的过程中,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敞开心扉,主动向新同学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②沉浸在过去的友谊中,不忘老朋友 ③记住同学的名字,做出一个友好的表示 ④用善意的微笑面对新同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朋友之间友情的最珍贵之处是() A.索取 B.借助朋友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愿望 C.学习上的互相帮助 D.以真挚的友情帮助朋友排除烦恼

5、“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这告诉我们()A.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B.我们要慎交朋友 C.人无完人,朋友难免有缺点 D.我们要明智而慎重地选择朋友 6、踏着欢快的步伐,我进入了理想的中学,面对新学校,新同学,我会() ①努力结交新朋友,开展新友谊 ②在班集体中快乐成长,与朋友结伴而行 ③怀着美好的心情,尽快适应全新的初中生活 ④沉湎在小学熟悉的环境中 A.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7、“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只要有热情,就会有朋友 ②讲友谊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 ③与朋友相处,要学会宽容,不要斤斤计较 ④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能尔虞我诈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8、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散发出芬芳的清香,他就把这一堆土带回了家。一时间,他家香气满室。路人惊讶地问这堆土:“你是什么奇异的泥土?还是一种稀有的香料?或是……” 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堆普通的泥土而已。”路人又问:“那你散发出的浓郁香气是从哪儿来的呢?”泥土答:“我只是曾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久了。” 看完这篇短文,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谈谈: (1)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朋友和友谊对我们成长会有什么影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搭配(二) 第一课时 教案

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材第101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实物投影,数字卡片。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1 .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如: 1.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 (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从写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意选出2张,做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共能

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多少个不同的积?写出这些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6种。 2.9个。 3.18种。 思维训练 共能组成12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6个不同的积,这些算式是: 1×21×31×42×12×32×4 3×13×23×44×14×24×3 事物的排列数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应用排列知识来解决问题。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可以通过摆一摆或列表的方法,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再确定第二、第三的位置,看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学习教材第101页例1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看看用四个数字卡片一共能摆出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摆的时候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摆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儿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试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第一次抱母亲阅读答案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 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笑了,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九十斤。”母亲说:“这位姑娘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

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象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了出来…… 1、课文括号里的词语应该是(羞愧)还是(愧疚)? 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 3、为什么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留下来?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 【参考答案】 1、愧疚:愧疚kuìjiù形容词惭愧内疚,感觉对不起的意思羞愧:羞耻 2、因为母亲从小到大都是以力大无穷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所以“我”以为母亲应该很重,有很多斤,因为这样才能挑起那么重的担子。但是没想到母亲竟然那么轻,但就是这么轻的身体却撑起了整片天空。 3、母亲感动,因为母亲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会抱着她,会在自己孩子的怀里…… 4、母爱真的很伟大

小学语文教师考编试讲稿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教师考编试讲稿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考生,我今天试讲的教材是,下面我的试讲正式开始。 同学们今天可真精神,都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妈妈抱过我们无数次,在妈妈的怀里,我们感受到那么温暖。那你有没有抱过你的妈妈呢?你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妈妈头上的白发,觉得很难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把课题书写来(第一次抱母亲)。同学们,写字如同做人,要一笔一画,把字写的端端正正。好,我们把课题读一下,预备齐,声音可真响亮。 那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或者说你想知道什么?你来说一说,你想知道为什么要抱母亲? 还有吗?你来说,你想知道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别着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那里会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此之前,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请 看大屏幕。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者词语,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解决。 2、把课文读流利,遇到长句子或者难读的句子,就多 读遍,努力做到句句通顺,声声响亮。 3、一边读一边思考我们刚刚提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都听清楚了吗?好,开始读书吧! 巡视:1、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习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2、对于自己在读书中发现的新问题做个记号,待会儿和大家共同研究,你可真会学习。 (1)读词语 从同学们的坐姿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读好了,那本课的生字词你们还认识吗?请看大屏幕,第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你举手的姿势很标准,你来试一试。恩!字正腔圆!第二组词语谁来读一读?你来!别着急,第二个词语,哎,是的,摔倒的摔,是翘舌音,你再读一遍。这下正确了。请坐。同学们,我们一起将本课的重点词语读一遍。预备齐,你们的声音真像鸟儿一样,悦耳动听。 (2)写生字 那在这些显红的生字当中,你觉得哪些字需要格外提醒大家注意的?谁来当一当小老师,你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来说,你觉得“翻”这个字需要大家格外注意。好,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书空,“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半部分是羽,要写的大小相同。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把这个字写三遍,同桌互相比一比,看看谁写的字工整美观,给他加五角星。 (3)理解词语

2017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案(第一课时)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学广角——推理 主备人:王荣飞 学习内容:教材P109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旧知准备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礼物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 (出示盒子),请你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出现学生乱猜) 2、同学们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呢?请听老师的提示,盒子里装 的是熊大和光头强其中的一个。请你猜猜是谁?(学生再猜。) 3、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呢?你们能确定吗? 4、请听老师的第二个提示,盒子里装的不是熊大。 5、你现在能猜出来了吗?说说你的想法。 老师亮出光头强,揭晓答案。 6、刚才在游戏中我们顺利的猜出了盒子里的光头强。是因为老师给了大家的什么? 7、对,这就说明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 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通过我们的分析,逐步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

二、预习新知。 教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例1. 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 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请猜一下小刚拿的是()书 小丽拿的是()书 (要求:1.把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 2.和同桌交流分享你的方法。)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可以这样想“先根据.....可以确定.....再.....最后......” 师: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有相当的同学推理错了。我们还有什么更直观、简洁的方法来提高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如果遇到困难,看看课本能不能帮到你的忙? 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一个条件写出人名和书名并连线。 师:这个方法好,会用吗? 师:以上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三、自学检测。 1、 四、巩固练习 1 、发奖品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出色,老师想为每一个同学发奖品。,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出示4种礼物

《第一次拥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抱母亲的原因。 4、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抱母亲的原因。 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录音)刚才在课前有细心的同学,已经听到我们放了一首关于谁的歌,回想一下,你抱过自己的妈妈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走进作者张炜月,一起看看他是不是也和同学们一样。(板书课题)都说题目是书本的眼睛,我们一起来多读几遍。 二、初读感知。 过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么? 1、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B、将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C、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师巡视听读情况,检查读书情况。) 2、认读词语,学习生字 过渡:读好词语是读好课文的前提。 A、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B、教学生字: (a)重点观察并分析生字的书写规律。 (b)范写“瘦”,提示书写要点。 (c)生描红练写,师随堂指导。 3、认读难读的语句。 三、范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1、指名分段诵读课文。其他同学细心听,认真思考: 本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2、师范读指导。生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师小结。 4、“我”为什么抱母亲呢?生自由说,师总结。 四、总结全文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原文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原文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您别动,我来抱您。” 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土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让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

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