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对大学生的影响

摄影对大学生的影响

摄影对大学生的影响
摄影对大学生的影响

摄影对大学生的影响

摄影选修课是相对于专业摄影课以及专业基础摄影课而言的一种公众文化素质课,在高校中属于一门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摄影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教育,同时还是一种审美教育。它的美育过程主要由欣赏和创作活动两部分组成,通过教育实施可使我们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有必要发掘摄影教育的美育功能,在全国各大高校推广摄影教育,普及摄影选修课,以此丰富高校审美教育的内容、壮大审美教育的阵营,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美化大学生的心灵,让大学生做生活的艺术家,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的教育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由最初的单一性、笼统性,向专业设置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深入性等方向发展。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到的审美和敏锐的发现,各种摄影艺术的理论对于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从而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具有重要意义,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摄影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也是陶冶情操,裨益心灵,蕴含审美理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与科学技术连结在一起的文化艺术。中国的摄影教育在各教育部门和广大摄影人几十年的努力下,在21世纪初,形成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局势。摄影教育无疑是一件形成健全摄影社会的基础工程,对未来中国摄影人才的输送和中国摄影品质的提升,产生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从培养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创造力的基本素质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摄影教育具有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在大学中进行系统的摄影基础理论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动手能力、技术水平,进而培养高尚的健康的心理素质、综合的思维能力和高雅的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有益。

一、培养、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人的审美情趣有高低雅俗之分,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欣赏、表现是有差别的,

这种差别与年龄、学识、气质、教育等因素有关,识别美与丑、善与恶、崇高与卑下,都需要教育和引导。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对象是人、自然与社会,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性格等,表达了作者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摄影教学手段,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为特点,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通过实现对美的事物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欣赏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创作过程中,摄影技术是基础,思想是核心。没有思想不能称为摄影,更不能称为创作,摄影决不是技术决定论,而是偏重于思想,娴熟于技术。比如说,“照相机是硬件,摄影人的头脑是软件,而摄影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素质是无穷无尽的软件系统工程。”多么先进的照相机都是冷酷无情的工具,不能弥补摄影人思想缺陷和对生活认识的不足。在摄影创作的道路上,头脑与手段相比,更能决定摄影艺术水平的发展,创作意识和创作水平的创新,是摄影人的思想见解和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摄影应该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表现某种个人观念上的认识,即使用照相机创造和运用某种表现形式以传达个人情感。因此在素质教育方面应重点开设有关传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特别是现代、后现代艺术介绍的课程,强调培育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之外,多开设学术和艺术讲座,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扩展知识面。

学习摄影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智力结构,结合个人的审美追求,通过实践,充分发挥一种特殊的视觉感知力,形成瞬间敏感能力。多伊芬格说,“为摄影而观察,重新训练自己的眼睛,再塑自己的心智。”分析摄影观察与表现的特征,摄影人不能只看到一个景物,应该通过一个景物联想到多个画面,在理论指导下构造形象,强调用光理念。实际上优秀的摄影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当发现被摄体时首先在大脑里想到是否具有拍摄价值和怎样通过画面把创作意图表现出来等意识。摄影可以促使摄影人必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摄体,而不是从其他任何工具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感受、选择与思考。摄影创作的题材是可视的形象,它不可能像文学那样综合表现抽象的感受。可以说,摄影人的眼力不仅是他观察与表现对象的方式,同时也是他的感受和知觉方式,观察与感受,构思与表现常常是携手并进的。训练有素的摄影人具有一种特殊敏锐的审美感受

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受摄影特性制约,同时又作用于摄影人对各种事态的认识,使摄影人的感受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艺术知觉的选择性。

罗丹说,所谓的大师,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突破某些传统固有的规则,创造出新的规则,也具有突破摄影人主观意识的因素。对感知客观事物的敏感和准确性,个人创作能力结构的自然基础和先天条件,以及智慧、情感、秉性、个性、意志和思维、观察、审美、想象能力等都是成败关键的重要因素。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深入生活,是主观与客观,外因与内因相结合的过程,而心灵洞察是审视能力的具体体现。黑格尔说:“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智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和灌注生动的情感。”生活犹如浩瀚的大海,摄影人要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经验、认识、积累,建立属于自己创作的一片天地,艺术之花就会开得愈加繁茂,因为摄影创作不等于源头取水,一舀即得。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人们对于熟知的东西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反而不去认真审视,更不能透过表面现象渗透其本质特征。摄影不是舍近求远,不能构成不“真知”的思维定势,更不能把摄影创作简单化理解,让“熟知”成为“英雄无用武之地”。

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英国的诗人布莱尔就曾写下“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的诗句,也就是说自然中的任何事物,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象秋风中的飞舞的落叶、岩缝中顽强生存的小草、冰雪中即将枯萎的一朵小花……无不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感,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摄影就是要让大学生有这样一双明亮的眼睛,有这样一颗敏感的心。

二、培养、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普遍存在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学习能力较差的现象。社会各界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传统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究其原因有师资问题,更有设备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的现象,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往往是仪器设备尚未熟悉,实验就要结束了。而摄影就为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照相技术已经比较普及,曾经是贵族们才能享用的照相机也早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许多大学生有意愿也有经济能力购买传统的廉价照相机。照相机这种设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高级玩具”,它充满了知识性、趣味性、实验性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并充分展示人的创造性心理功能及动手操作的能力,随时随地都可以“玩”,经过不断的使用、操作,逐步能自如地实现创作的意图。大学生的每一次拍摄活动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根据创作主题的要求,首先要选定拍摄主体,观察并选择适当的光线,确定光圈、快门的数值,并在取景对焦等步骤进行之后完成拍摄,有的甚至还要经过暗房操作进行冲洗胶卷和放大照片,这样才能完整的进行一次拍摄活动。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一个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来说,如果能够熟练使用自己的普通照相机拍出一批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照片,还能研究和动手排除一些小故障,使设备使用得心应手,这就说明了其科技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修养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术交流,可通过参赛、投稿、办展等形式检验学生实践水平,也可通过方便的网络系统展示作品、开辟论坛,赢得广泛评论,增强创作信心。总之要以开放思维实施教学。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拍摄组图、系列报道、命题创作等,锻炼学生对主题及摄影全过程的把握能力,达到思想性、艺术性、现实性、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摄影的实践活动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没有固定的目标,没有不可变的模式,强调学生个体的独创性,是一种生动的、鲜活的、极具有形象性的教育形式,对于培养和拓展学生智力、创造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学生在创造新的作品时,可以体会到实践的价值和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可以在这些创作活动中激发自己的艺术创作灵感,可以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潜能,可以体会到创造的乐趣。

三、培养、提升大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大学生理解了关于照片中应当追求什么之后,就可以开始教会学生对于如何观察、摄取他周围世界中美丽景物,并有自己的方法和见解。这种发现周围世界中美的景物的能力和技巧,会让大学生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观看、分析和评价一幅美丽的照片。而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们将会开始用一种新的标准、新的方式去观察世界,从而用新的目光来抓取美的镜头了。

强调观察和发现是必要的,观察与感觉,构思与表现是优秀摄影人必备的条件,而训练有素的摄影人具有特殊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艺术知觉的选择性,充分的体现出对被摄体客观效果的准确判断能力。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把某种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组织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观察就是摄影人的一种艺术素质,摄影创作离不开观察,因为它不仅是表现取舍被摄体的方式,同时也是感受和理解被摄体的过程,只有具备观察能力,在创作时才能恰当的选择被摄体、表现形式、用光、意图和技术技巧。《画论》上有句名言:“画有法,画无定法。”这寥寥数语精辟地阐述了绘画不仅是绘画,而是所有视觉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律,艺术创作的规律不是教条的、公式化的,而是可以凭借创作者的灵感进行知觉的选择。对于摄影创作来说,与画面构成紧密相关的拍摄位置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能直接影响所构成画面上艺术形象的表现。用光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画面的光线效果和决定画面是否具有艺术质量。根据创作意图和被摄体特征用光,因为用光是摄影人的一种创作思想,一种创作理念。即使是同一被摄体,不同质地,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用光相同,所构成的画面效果也不相同。学习摄影必须研究和探索不同的光源所构成不同的的光线效果,所产生的不同表现意图。

摄影创作没有什么奥秘,更没有什么神秘。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带有普通意义的创作规律,这种规律只能体现在摄影的独特规律之中,需要丰富理论知识和长久刻苦的磨练。只有良好的愿望和激情满怀的按快门不行,要求摄影人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审美判断能力和高度的构成画预见能力,以及娴熟的技术技巧等。摄影创作具有无限丰富的潜力,客观的条件对于摄影人来说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只能捕捉到镜头前有限的被摄体,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瞬间的流逝,在摄影创作中就是一种遗憾。优秀摄影人的本领就是在主客观有限条件中求得无限,使冷冰冰的照相机富于感情,赢得永恒。摄影选修课能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施加审美教育,从而减轻当下不良审美文化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健康、健全的审美意识。因此,探讨推广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摄影选修课具有必要性。

摄影文学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描绘的重要性:有些摄影艺术作品只有在文学的描

绘下,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翅高飞。黑格尔说过:“老人讲的那些宗教意义只是这样的东西,即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都还在它之外。”有些摄影艺术作品本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但一般的人很难感受得出来,而文学就可以对摄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容进行描绘和展示。例如《东方红》这幅摄影名作,如果没有袁毅平的同忆散文,那么人们很难从这幅照片中捕捉到更多的历史内容。但是,这幅作品的确蕴含了很多很多当时那个时代的历史内容。就摄影发展过程来看,摄影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已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摄影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就是二者结合的必然产物。摄影作为近代科学技术与相结合的产物,自产生到现在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趋向完善,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样式。这样的发展是同摄影与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分不开的。从尼埃普斯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窗外景色》到当今摄影名作,从绘画主义摄影到现代派摄影,无不渗透着摄影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如果说,尼埃普斯的第一张照片似乎给了人们有与文字结合的必要的重要启示的话,那么到了当今的摄影名作就可谓是摄影与语言艺术的自如结合了。绘画主义摄影也曾经历了把圣经故事和文学作品构思成照片的阶段,可谓摄影与文学的一大结合。而当今的现代派摄影又到了非用启示性文字而让欣赏主体无法理解欣赏客体的地步。具体到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萌芽的摄影小说,而今发展成为包罗众多文体的摄影文学,就更是摄影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产物了。这样的发展,是从单纯的、简单的文字补充上升到艺术结合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将文学语言纳入作品,增强摄影语言的表现力,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摄影文学语言。提高摄影艺术创作主体文学艺术修养和摄影艺术修养,对摄影文学的理解与否,决定着客体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的发挥.创作主体应将欣赏客体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理解,而不应割裂开来。因而,摄影艺术创作中必须在二者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寻找二者结合的最短距离。二者合一的摄影艺术创作让感性和理性携手于图像,在图像中.感性的直观沉积着深刻,理性的深刻显现着形象。摄影弥合了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阃的裂麒,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摄影文学是“面对快捷的生活流和思维流所出现的运用新的传媒手段从事深度意义阐释的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新形式产生的审美意义不只是审美感知的发展和改变,更多地是在于对现实人的日益丰富的感性本体的确证。闻此摄影文学是可以发挥自由创造力的文学艺术形式,也

对摄影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大家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推陈出新,善于出谋划策,我们的摄影事业就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摄影摄像具有可视性。小说靠读、音乐靠听,而摄像艺术则靠观赏。小说、音乐都不能提供具体形象供人观看,它们是时间艺术,不是空间艺术。而摄影摄像艺术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能表现时间过程。小说是用文字描写来阐明主题、叙述情节、刻划人物、描绘环境的。小说塑造的形象,虽然具体但不可见,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感受艺术形象,再创造出一个贾宝玉、林黛玉来。而经过摄像师和导演演员合作拍的电视剧其屏幕形象则是具体可视的,人物的外貌、行为动作、性格、生活环境历历在目。

对摄影作品尤其是艺术摄影作品的形式感运用程度上的把握,还取决于创作者对艺术内涵和意蕴的理解。而这个度的把握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分界线,稍不留神,一个韵味十足的作品就会变成匠气十足的俗画。韵味是什么?韵味是一种含蓄,是一种超然,是一种灵气,更是一种境界;匠气是什么?匠气是一种机械,是一种刻板,是一种僵硬,更是一种庸俗。匠气的东西,往往留有刻意模仿痕迹,一味玩弄技法,涂脂抹粉,乍看很漂亮,然经不起推敲和艺术鉴赏,终究成不了经典。摄影者在创作摄影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对形式感的着重把握,也要避免斧凿痕迹的无意泄露,做到既自然贴切,又关照主题,使画面的形式与内容的表述相得益彰,作品因此而出彩,耐人品味,意境悠远。

摄影是一门技术,是一种语言,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技术, 是因为它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才能很好地运用和操作; 说它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不需要通过文字而是通过图片就可以表达出人们心领神会的主题思想;说它是一门艺术, 是因为它能够把深刻的内涵通过图片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加以表达。

如何才能拍摄出较为理想的照片,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一、认真学习摄影理论,了解和掌握光与影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熟悉相机性能,做相机的合格指挥者!。同样一部相机, 出自不同的摄影者往往拍出的照片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切实了解手中相机的性能很重要。有的人认为只要手拿高档相机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其实不然。再好的相机,如果您不了解它的性能, 也未必就一定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要想一部照相机在使用中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前提是对手中使用的相机的性能了如指掌, 把对相机的任何疑问消化

在使用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疑虑临时抱佛脚。要多阅读有关摄影专业的书籍,尤其对新近面世的相机都应适当了解,这样,即使您偶尔使用一部没有使用过的照相机时, 也可以触类旁通, 操作起来也能八九不离十。

二、经常深入生活,提炼基本素材。要把生活中富有意义的典型瞬间摄取下来, 应当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生活、工作中去。既要多观察您周围的人和事, 还要深入到您周围之外的空间去观察、创作。要求作者深入生活, 抓住事物的本质,熟悉生活,发现典型细节。只有这样, 才能使摄影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认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深挖细掘, 提炼主题,抓取典型瞬间,创作出富有时代特色、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摄影作品。通过长期刻苦的磨炼练就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典型,从普通场景中找到新意的本领,拍摄出来的摄影作品反映的生活才会闪耀出思想艺术的光彩。

三、摄影艺术表现生活应该生动、真实。只有生动、真实的摄影作品才有感人的效果,造作、摆布,只能使人感到虚假和难以接受。即使偶尔这样的照片发表过,也不能满足于这种创作!手法带来一时成功的喜悦。因为长期下去,摄影者的摄影技能很难提高。应当切记,任何靠造作摆布作秀出来的作品,其生命力是极为有限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作秀上,不如把功夫放到追求生动和真实方面,即努力提高自己的抓拍技能。

四、要不断学习积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摄影是运用光的艺术, 是展示思想的艺术,同时也是创造美的艺术。摄影作品表现的生活应该比生活本身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这就要求作者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对生活中各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体验。摄影艺术表现的作品虽然只是一瞬间,但作者摄取的这一瞬间,应该反映生活最生动、最美好的实质, 对摄影者来说,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是对摄影者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要在短时间内,充分运用影调、光线、角度等手段,表现出拍摄对象在稍纵即逝的瞬间画面,要在平时的积累上下功夫。这样,您就能在精彩瞬间出现的一刹那轻松而果断地按下您的快门。

摄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自然交汇的结晶,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也是陶冶情操,裨益心灵,蕴含审美理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摄影者通过画面的构思、色调的均衡、场景的剪裁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使观赏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满足。与此同时,摄影器

材凝聚了各种高新技术,包括机械、电子、物理、化学等。通过对摄影器材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接触到现代科学各个领域,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艺术修养,因此,摄影不仅仅是会摆弄照相机,而是一种包括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过程。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是一场革命,它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将摄影艺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对高校学生进行摄影知识和摄影艺术的教育,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美学教育,如果我们打破传统观念,把摄影从专业的、纯艺术的框框里解放出来,放到培养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创造力的层面上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摄影艺术的普及在充分挖掘人的心智潜能、健全人的思维机能和思维方式、培养人的动手能力、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情感、激发人的兴趣、实现人的成就感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摄影艺术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摄影有助于开发心智潜能直觉是萌发创意灵感的基本内在动力。直觉思维是摄影艺术创作和拍摄活动的根本思维方式。摄影拍摄和艺术创作时的心理(思维)过程可分为动机和动力(为什么拍)、题材和对象(拍什么)、表现手法(怎样拍)三个阶段。“为什么拍”,是指要调动起拍摄欲望和审美激情,对将来熟悉或不熟悉的拍摄内容进行预测,这个预测主要是靠直觉感,当端起相机面对纷繁无序、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时,就要思考“拍什么”,即使面对已确定好的拍摄对象,也要判断何时按下快门,这个思考判断也是靠直觉感。当然,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完整连续的、有时是很短暂的过程,直觉思维的发生是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行为,是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心理感觉。摄影对象所具有的唯一性、整体性、现场性、瞬间性的特征又制约和规定着摄影的思维方式,所以摄影者在按动快门的瞬间,怎样构图、怎样曝光、怎样变换角度、怎样调换色彩等一系列技术及艺术技巧的处理,都主要靠直觉来把握,这种靠直觉思维来拍摄的方法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抓拍。直觉思维要求一种异常敏锐的直觉眼力,这种眼力是由各种力(物理力、生理力以及理智力、感受力、意志力等)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合力”,是人的摄影活动和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感性积累、情感体验积累和知识经验积累。直觉思维使拍摄者处于一种非自觉、非理性的状态,这种自觉不自觉的状态发挥

了人的右脑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心智潜能。二、摄影有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进行摄影艺术创作,重要的不是结果,而在于时时处处闪现的创造的火花。照相机、感光材料的不断进步,为摄影家解放了双手,使他们能更多地专注于艺术,专注于创造,即使一个初学的儿童也能很快地进入创造的阶段,也正是因为摄影技术的普及性,艺术创新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一种有作为的创造状态必定是充满创造性思维的,一百个优秀的摄影师从同一个位置拍摄同一对象,可以得到一百张不同的照片,同样,一个优秀摄影师从同一个位置拍摄同一个对象,也可以拍出不同的空间关系结构的影像。摄影艺术表现的视域广度和感知映像的丰富(借助摄影媒介特性获得的客观、主观世界),是其他视觉艺术无法比拟的。三、摄影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作为一种工具,照相机包括各种应用附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可根据自身智力和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合适机型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照相机实际上是一个“高级玩具”,它充满了知识性、趣味性、实验性和创造性,它集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电脑、材料、数学等学科为一身,融科技常识和专业学问为一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那丰富的功能,可靠的效应,便于入门,充满了趣味;它那复杂的性能,神奇的奥秘,引发人们探索的欲望。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并充分展示人的创造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解除相机烦琐的操作,全面释放创作空间”(佳能相机广告语)。所以,在素质教育中,选择摄影工具来培养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是很合适的。

四、摄影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摄影既然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美学价值不言而喻。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教育。摄影用来完成艺术创作,凝聚了拍摄者的审美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爱憎评价,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种具有审美属性的创造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摄影艺术。由此可见,摄影在拍摄活动中所获得的图像,是否具有审美属性,是区分纪录手段还是摄影艺术这一不同性质的根本依据。摄影艺术的审美过程可以使人们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去发现独特的美,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内化于人的身心,从而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通过照相机这个工具,加上精湛、娴熟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既具有历史纵深感、又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五、摄影有助于丰富情感照相机没有感情,但使用照相机可能没有情感。比如,

高兴是一种欢喜和愉快的感情,高兴起来拍照,按一下快门,尽管还没有看到所拍的照片,但他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就是手拍到的,于是心灵得到满足,高兴的情感便实现了。情感心理学认为,人从儿童到青年,情感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并且在每个阶段情感的表现和发展有各自特点,在不同阶段,摄影活动对情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互不相同、各有特点的。在儿童阶段,拍摄者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情感的不稳定,表现出的往往是一种主观的、以感情为基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少年阶段,拍摄者在感情上仍然以自我感觉为支柱,但是已开始更多地依赖抽象的思想和内心情感,能够控制情绪并且与思想相互作用。在青年阶段,拍摄者倾向于以个人喜爱的方式来实践他们的社会和知识技能,并且关心他们自己的感情和智能。这是一个探索更亲密关系的新的情感依恋的阶段,拍摄者感情表露大胆而富有激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依附于世界,情绪表达的艺术媒介丰富而多样。摄影的艺术媒介则为他们的激情与理智找到平衡。在这里,摄影家内心情感通过艺术形象升华为艺术感情,超越了狡隘的个人功利,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具有寓热于冷的情感表现特点。摄影的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能力,不仅有利于摄影活动,也是一个当代青年寻求全面发展的情感世界所不可缺少的。

六、摄影有助于拓宽兴趣在衡量一个人的兴趣品质时,我们往往以兴趣的健康高雅、广泛深厚、稳定专一、积极有效为标准。一个人的兴趣品质往往影响着这个人的心理智能能否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展。学习摄影能引起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在某些小学的课外兴趣活动中,许多儿童对摄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西方一些国家,摄影是中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它能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国内的大学,如我校开设的摄影选修课,是学校一百多门选修课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比其他艺术形式,摄影所具有的易学、易会、易见效果的特色,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精神。摄影活动在以下五个方面对人的兴趣培养起着积极作用:(1)提高人们探求课外知识、增加见识的兴趣。(2)增强人们关注人生、热爱生活的兴趣;(3)增加人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的兴趣;(4)加深人们对文学和其他艺术的了解及学习民族民俗文化的兴趣;(5)促进人们的创造精神,满足人们的创造兴趣。所以,摄影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拓宽了人们的兴趣。

七、摄影有助于实现成就感在教育上强调成就意识的意义,在于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优化其个性心理品质。学习摄影的过程有助于激发成就动机和实现一定的抱负,从而使个体的愿望和结果统一起来。在许多学生的摄影课期末结业论文中,都会写到初进暗房做实验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成就感。“初进暗房,虽然神经有些绷紧,但同时又有一种成就感,好像要完成一件别人不能完成的大事一样。至少底片上是有影子,有图像了,证明我还是成功了一点,这份喜悦已盖过了‘拍得是否好’这个念头。初进暗房冲洗胶卷,操作并不复杂,但寄托了每个初学者的成就意识。只要操作规范,就能立竿见影地实现自己的“成就目标”,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这些微小的成就感不断地被激发、被积累,从而大大提高了其抱负水平和成就动机,为学生们增强信心,战胜困难,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提供了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摄影艺术教学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把摄影艺术教学纳入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容,这是时代的呼唤,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上的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为中国的专业摄影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和发展带来一举两得的好处。目前的摄影艺术教学还存在很多主客观的发展制约因素,为了能真正发挥摄影艺术教学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更多地吸引摄影方面的教育人才,加大摄影艺术教学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摄影艺术课时,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摄影日益普及的状况下,在21世纪的今天,新一代大学生不应成为摄影的门外汉,而应把摄影作为工具,创造性地投入到各项工作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

大学生摄影大赛策划书(完整版)

策划编号:YT-FS-8891-58 大学生摄影大赛策划书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大学生摄影大赛策划书(完整版) 备注:该策划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活动背景: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大学生有展现自 己独特一面的欲望与能力,普通的比赛已不能满足我 们日益膨胀的需求。这次摄影大赛,用微拍这种全新 的模式,记录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美丽的青春 画卷上留下每一个人的美好回忆,让一秒钟的闪光灯 给予我们美好瞬间定格的感动与兴奋。 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以“醉美北华,微影青春” 为主题,以细腻的镜头记录我们的生活,传递青春活 力,展现魅力北华。 活动宗旨:发挥特长,勇于展现,提高人文素质 活动内容:大学生摄影大赛 活动目的: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提高同学综合 素质,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态度,丰富校园第二

课堂活动,展示风采,挖掘人才,通过大赛为学校校园生活提供一道极具特色的亮点,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气氛,学会珍惜校园美好时光。 活动时间:初赛时间,决赛时间 活动对象:北华大学医学院全体同学 活动策划单位:北华大学医学院 参赛形式:在作品内容健康向上,尽量贴近主题的前提下,提倡作品风格多样化。同时要求作品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艺术性。 参赛要求: 1. 作品题材不限,人物、动植物、母校风景等 2. 作品以电子稿的形式参与,每张作品需备注作品名称及作者信息 3. 作品可附加简短文字便于明确表达(不超过20字) 4. 提交原创作品,不得剽劫或抄袭他人作品。不得将作品进行后期处理,作品署名权归作者所有, 5. 每人参赛作品不超过5张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摘要:如今,网络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上网的方式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与网络的关系到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正如大多数人所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也有各自不同的用处,结果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网络与大学生活,双刃剑,利用网络,网络信息真实性 引言: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 信息容量大: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网络尤其是各大网站提供了信息传播的平台,使更多人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 时效性:利用网络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各大门户网站的竞争也使这种时效性的准确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如今,通过电视直播,网络电台直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我们关注的内容。 分享性: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得信息不再是传统上的一个人或者是人活动的相对较小的圈子,而是一个庞大的交流圈,每个人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东西。 便捷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每个人的想法就是更简单,更快捷。 在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掺杂着负面的效应,毕竟网上信息量大,鱼龙混杂,不免有不良的垃圾信息等。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导向起了不利的影响。 1.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 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作为一个载体,衍生出了多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在它积极作用的背后,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华,所谓精华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然对立又统一的一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中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上网的利,肯定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这大大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因此,就出现了远程教育,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

江 苏谣 科言 技情 大况 学社 网会 络调 查 ---10#204专题小组

江苏科技大学网络谣言 情况社会调查 韩青松、张刘、陈仕博、李训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镇江1340602311、1340602332、1340602405、1340602116 中国) 摘要:本次社会调查通过随机访问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位高低的调查者。探索如何针对网络谣言进行有效规范的管制,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分清其危害,提高警惕性和预防能力。近年来,伴随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危急全体社会成员的又一项新增危害,可能造谣者仅仅是一时兴起的一句玩笑话,也可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设计,经过不停的转发转述就有可能演变成社会的群体事件、突发事件。这种低级趣味不仅仅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平时生活、扰乱了市场经济、也给政府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非典时期的“板蓝根”事件直至今日的日本核泄漏“抢盐风波”,在这些风波背后,风雨过后我们细细回想,不难发现“谣言”这只黑暗的大手在背后进行着推波助澜、浑水摸鱼。 关键词:网络谣言社会秩序别有用心政府警惕预防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rumor social surveys Qingsong Han、Liu Zhang、Shibo Chen、Xun Li (College of material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1340602311、1340602332、 1340602405、1340602116 China)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文摘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影响;对策 互联网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能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平等性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新空间.等等。但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互联网在强化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着他们的民族意识。所谓网络“新人类”。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很强的国际色彩。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但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互联网还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或可能产生影响和冲击。 2、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具有正面作用。但是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 3、互联网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年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也在增多 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学生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也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4、互联网的虚拟性将导致数字化人的出现,造成青年学生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这两种存在之问的反差十分巨大。造成了许多青年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同时,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有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比如目前网上非常普遍的网恋现象。其实网络背后的那个活生生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双方都难以知道。可很多人就喜欢去追求这种符号化的情爱快感。 5、互联网的全球性使文化网络传播成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诱因 网络使人们形成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由于技术的原因,对网上的内容现在没有也很难做到进一步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使得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淫秽、色情、暴力内容也在网上广为传播。这些造成了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征,使得西方文化的渗透加剧。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的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向全球大众不断的传递文化信息,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思想阵地,使青年形成西化的倾向,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 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对青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大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少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我们应该作出积极的、超前的反映。只要我们扬长避短。

大学主题摄影大赛策划

大学主题摄影大赛策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策 划 书 **部 2010年9月制一、活动背景 女性美是大千世界纷繁美好事物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人类善以自身,尤其是女性作为审美的对象,把女性外在的容貌、体态乃至内在的性格、品德等作为美的标准。 二、活动主题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影伊人,徐海绽放。 三、活动单位 ****大学***** 四、活动时间 (待定)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对象 ****大学全体学生 七、作品要求 1.以女性为主题的原创作品,内容积极健康; 2.可以一张作品参赛,也可一个主题多张作品参赛; 3.作品上交两份:一为电子档,二为冲洗作品 4.两份作品均标明姓名、系别班级、联系电话,附简要作品 说明; 5.参赛者保留作品原稿 八、征集办法 1. 截止日期(待定) 2. 作品上交两份:两份电子档发送到(待定),冲洗作品交 (待定) 九、活动流程 第一部分初赛:作品征集 1.征集作品 2.作品评选(评委待定) 第二部分摄影交流会 1.主持人介绍本次比赛到场的嘉宾,宣布比赛开始; 2.嘉宾作摄影方面讲座; 3.主持人宣布获奖作品;

4.嘉宾对本次参赛作品、获奖作品点评; 5.嘉宾颁奖,并与获奖选手合影留念; 6.主持人宣布大赛结束。 第三部分作品展 1.时间(待定) 2.地点:主楼 十、前期准备工作 1. 制定详细的活动; 2. 分配各部门工作; 3. 做好活动前期宣传工作(海报、宣传单的制定); 4. 初赛作品征集工作; 5. 确定到场评委及嘉宾 6. 提前批好活动场地,准备活动当天需要用的道具; 7.购买比赛用品及奖状奖品 十一、“摄影交流会”组织工作 1.工作人员到场签到,布置会场; 2. 大会过程中,维持好现场的纪律和秩序; 3. 记者站采集照片。 4. 赛结束后,工作人员收拾场地,做好清洁,归还所借道具。十二、“作品展”组织工作 1. 工作人员到场签到,布置展览现场; 2. 每天作品的收藏

大学生恋爱观对人生的影响

大学生恋爱观对人生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这也成为了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或者是心理教育的主题 之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逊关于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成熟期。现在我们就处于成年早期,在这个时期里我们会遇上喜欢或被喜欢的人,从而开始我们所谓的的恋爱。 对于所有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对待爱情的态度: 1. 认为爱情是纯理想的,是完美的,是朦胧的。这类大学生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的爱情是纯洁的。这种爱情往往基于双方共同的理想,注重精神世界的交流,追求浪漫式的爱情的情调而少有现实生活的掺杂。调查显示,这类人在大学生活中所占比重较少,只有5%的人认为大学爱情结果是找到纯洁的爱情和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爱情基于真实的感情。最求这种爱情的人往往由于过高的内心要求而很难找到理想中的恋爱对象。 2. 认为爱情是一种慰藉。现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的情感受到

世界影响也变得多太复杂大学生作为步入社会的提前练习场所,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有大约1/5的人认为他们恋爱动机在于满足一时的新历需求而有30%的人认为他们的动机在于只是不想让大学生 活变得寂寞。与此同时还有6%的人并不明确爱情因该基于什么因素。这种盲目的爱情并不能创造出高尚的稳定的爱情,恋爱双方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摩擦,从而导致爱情匆匆结束,最终致使受到伤害,这也是大学爱情成功率极低的原因之一。 3.并不明确爱情的定义。绝多数人都或多或少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这其实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模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精神方面,大学生越来越不能明确爱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无论是纯理想的境界还是结对世俗的观点,大家都不能很好的明确爱情的定义。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人对于爱情持有朦胧态度,并以为自己 已经拥有或者是即将拥有,曾经拥有真正的爱情。可以说,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爱情观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 那么恋爱到底是什么呢,感情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特征呢? 感情是一对男女基于必须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构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我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感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不一样的感情观。感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多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是描述感情的,我国的《诗

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的看法和建议 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师生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只有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分析研究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克服网络文化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才能使网络文化为高校各项工作服务。 一、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1、发表不当言论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上网族可以匿名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就可以在不同的网站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发表者本人并不在意,他所得到的就是情绪的一种宣泄。这种不负责任的宣泄有可能会对国家,或某个组织,或是对某一个体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触犯国家的法律,造成犯罪。比如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因个人爱好在电子公告上张贴武器发展的相关信息,造成了国家泄密事件,触犯了国家法律。 2、扮演黑客,进行网络攻击和入侵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商的群体,这个群体对新生事物有着更多的好奇心理,网络的开放性使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放任自己。因此,一些大学生就制造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进行发布,对他人电脑进行攻击,侵犯其他隐私,甚至盗取国家机密,走上犯罪道路。 3、传播不良信息 互联网和其他媒体相比,它所提供的内容相当丰富,信息量很大,它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一种现象不得不面对,那就是互联网上存在的大量黄色网站,而在我国上网族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54.2%,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和可塑性较强,使得他们成为“网络黄毒”的最大受害者,对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一旦沉迷于这些不良信息,就会不可自拔,进而成为色情网站的“常客”,甚至会利用网络传播这些不良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上当受骗 网络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且喜欢研究和探索,追求时尚。网络聊天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和任何陌生人交流、沟通,甚或是交朋友的平台。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上网族通过它获取到的信息都是华丽的,而信息是否真实,却缺乏考证。因此,在聊天中对于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相信网络上的人或信息,使得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几率大大增

社交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46.67%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7、水的三态变化 浏览或者收藏各种帖子,发表言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6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53.33%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了解同学近况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 27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90%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玩社交网络推出的各种游戏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3.33%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到网络集市买卖各种商品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21杯,食盐 6.67%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 视频。(课件展示) 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 把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消磨时间,漫无目的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11 水的形态 36.67% 变化的条件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0霜 9 我觉得社交网络对帮助我们通过舆论参政议政,影响决策者意见____℃以下 ] 雪 选项 水蒸气(气体) 12 15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校园摄影比赛策划书

校园摄影比赛策划书 大学生校园摄影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微笑,世界上共同的、最易懂的语言;微笑使人有喜有乐,微笑使人光彩夺目,微笑能化敌为友,微笑能使生活丰富多彩。微笑是一种态度,爱生命、爱生活、爱自己!微笑中有宽容,有安慰、有自信!微笑是贯彻落实“弘扬社团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方式。从一个微笑开始社团联合会宣传部借“世界微笑日“的锲机展现许昌学院莘莘学子的风采特策划组织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 增强大学生组织创作能力和大学生艺术与审美的交流,关注生活,关注社团发展,激发大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其观察事物、宣传事物的能力,构造和谐校园,缤纷社团的氛围,展现青春活力。 三、活动主题: 聚焦生活百事,微笑美丽瞬间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许昌学院委员会 许昌学院社团联合会 协办单位:许昌学院大学生摄影协会 赞助单位:第一范文网、大学生精英论坛 五、参与对象: 许昌学院各学生社团,许昌学院摄影爱好者 六、活动时间: 前期宣传时间:20XX年5月8日——20XX年5月15日作品征集时间:20XX年5月12日——20XX年5月25日作品评选时间: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7日作品展出时间:20XX年6月8日—20XX年6月10日七、活动事项: (一)前期宣传:

1、通过在许昌学院宣传栏等地方放置版面、悬挂条幅、粘贴海报等进行宣传; 2、召开各院部社团部、社团负责人例会,要求各院部、各社团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 3、各社团可通过版面、海报、条幅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并适当的给参与此次活动宣传的社团加以量化分,动员社团成员以及摄影爱好者参与此项活动。 (二)参赛事项: 作品要求:围绕主题,针对生活中每一个具有新颖、美丽、幸福的微笑瞬间进行照片采集。 1、作品大小以5寸为准; 2、作品形式、风格不限,彩色、黑白、数码均可,涉及真人真事的,需要配详细图片说明(100字以内); 3、参与者应对投送作品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著作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作品涉及的著作权、肖像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如何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如何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了解知识,掌握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外,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并且日趋明显。首先网络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阻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滥语,性格愈加怪异。对此,要积极加以教育、引导。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采取一些措施。 一、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 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2、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 家长老师应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控力。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主办各种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等。有意识的将青少年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3、开展正常的性知识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 家长和老师可通过适当方式,对其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讲解。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觉得不便谈而敷衍了事。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及时开设正式的性知识教育课,以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使青少年对性有个正确的认识,以消除其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4、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 首先青少年应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外部支持。 5、家庭和学校应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上网瘾的孩子的作息时间。以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小环境。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李霞611009219 顾文竹611009220 沈贝贝611009221 胡颖61100922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了解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问题的基本情况,我们学习小组对我校一些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总结网络的积极意义、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意见与解决方法,为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做出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网络文化,道德修养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遍布各个领域,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正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这就必然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现在,网络文化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文化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调查的目的与问卷设计 本项调查旨在了解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四人组设计了共20个问题:性别、上网的频率、每次上网的时长、是否有通宵上网的经历、上网的主要目的、平时浏览最多的信息、网络吸引您的最大原因、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会做什么、如何处理从网络中搜集到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完成开放型作业的方式、在上网的过程中是否浏览过政治上的反动宣传言论、如果遇到这些宣传会采取的措施、是否经常在网上结交新朋友、是否更愿意上网而不是和亲密的朋友呆在一起、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与大部分网民不一致且经过思考认为自己是对时会怎么做、网络文化对你的现实生活是否有影响、网络文化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通过网上发泄交流你觉得怎么样、网络对您的影响多大、该怎样建设更和谐、健康、文明的网络利用文化。 (三)调查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我们学习小组采用的是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使用情况,主要了解大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时段、目的、内容等;二是网络交际问题,主要了解有无网上交友经历、原因、表现等;三是网络道德观,主要了解网络用语,对网络黑客和网络不健康信息的态度等。为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四人组在针对我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发放填写,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本次调查总体是我校大学生,共发放40份,实收35份,回收率87.5%。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0xx大学生摄影大赛策划书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20xx大学生摄影大赛策 划书正式版

20xx大学生摄影大赛策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 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从1949到20xx,共和国风雨兼程,走过了60年的光辉岁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乐章。大连工业大学建校51来,追随着共和国的步伐,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持续提高,和谐校园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校园环境得到巨大改善。为繁荣校园文化,彰显人文价值,全面展示建国以来以及我校建校以来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大学生记者团特举行庆祝建国60周年摄影比赛,欢迎全校同学踊跃参与!

一、主题:“喜迎60华诞掠影校园”主题摄影比赛 二、时间:__月__日到__月__日 三、主办单位:_____ 承办单位:大学生记者团 四、策划人:_____ 主要负责人: _____ ____ 五、比赛活动时间安排 1、宣传阶段:__月__日—__月__日 2、作品征集:__月__日—__月__日 3、展览及评选:__月__日—__月__日 六、宣传方式(选取以下的几种):海报、横幅、展板、宣传单、广播台、网站(主要校网)、短信群发 七、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大学生恋爱观对人生的影响

大学生恋爱观对人生的影响 大学生正确的感情观 一、感情的本质和特征 1、恋爱概述 (1)人类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类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疏远异性期(10――11、12岁)、接近异性期(13――15、16岁)、两性初恋期(17、18――20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逊关于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成熟期。 (2)恋爱的概念 黄希庭认为,“男女双方培育感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个性强烈的互相倾慕”。 康德认为,性冲动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谓恋爱就是咱们借助了想象的力量,把它从周期性里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有延续性的东西。 夏威夷大学曾文星教授认为,“恋爱”乃是指两个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联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刻的心理现象。对恋爱的明白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性欲望 第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心理需要 第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 因此,恋爱是一种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感情的过程。 (3)何谓恋爱观 人们关于恋爱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恋爱观。 感情是人生的重要资料,但又不是人生的全部。正确地认识感情的本质特征,认识感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建立正确恋爱观的基础,也是青年大学生谨慎驾驶感情之舟的前提。 2、感情的本质 感情是一对男女基于必须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构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我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感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不一样的感情观。感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多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是描述感情的,我国的《诗经》、希腊的史诗、罗马的神话甚至基督教的《圣经》,都有动人的感情故事。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也对感情有自我独特的见解。英国

大学摄影比赛策划书(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我眼中的常理工”摄影比赛 一、活动背景 校园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大赛以展示学校风采为主题,激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去留心留目,在学校中寻找美的碎片,寻找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大学,是个丰富多彩的地方,学习、生活、工作;恋爱、游戏、逛街;网吧、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操场等等。只要是大学里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可以通过对不同场景的记录,展现出一个个体的生存特征,通过多个个体的特征,再现常理工最真实的存在。 二、活动目的 1、展现校园美好的生活画面,彰显我校风采,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提升大学生的生活品味。 2、此次校园摄影大赛旨在挖掘同学们身边的精彩内容,着重刻画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校园文化活动本身的魅力,扩展同学们的艺术视野,弘扬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普及推广摄影知识,提高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展示参赛者的摄影技术、想象力、审美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摄影爱好者之间的影艺交流。 三、活动对象

本次活动的面向对象是全院学生。 四、作品要求 1、参赛注明【我眼中的常理工】。 2、参赛作品围绕校园,包括校园风景(如:建筑物、风景、教室等)和人文气息(如:寝室文化,课余活动,校园生活等)。 3、参赛作品一律为电子版,相机、手机拍摄(500万像素及以上)的作品均可参赛,每位参赛选手最多可上交5张照片或组图。 4、参赛作品不包括多次曝光、合成照片及经过技巧处理的图片(可适当裁剪)。 5、参赛作品需如实填写作品信息,注明作者姓名、专业、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作品说明等。 6、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 五、评分细则: 1.主题分数(即是否紧扣主题)30分; 2.角度性分数(即照片是否积极向上、具有创新性)30分; 3.照片意义分数(即照片的宣传水平,照片是否展示校园风采这一主题意义尤为重要)40分。 并由分数高低选出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创意奖2名,优秀奖若干(视参赛作品数量及水平而定)。 六、投稿方式

最新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现在的大学生眼里似乎觉得谈恋爱是大学里的一门人生必修课,可在对爱情似懂非懂得年纪又有几个能爱的刻骨,爱的深沉呢?所以在男女朋友交往时应懂得正确的交往方式。 大学生恋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既不容否定,也不容回避。处理与异性的感情交往,乃至恋爱问题,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都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这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尤其是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对方的影响而发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也就是说,经过了恋爱。恋爱对一些个性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层交往为提高青年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难怪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与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紧张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恋爱正是使人时高兴时痛苦的事。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因此恋爱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恋爱的进一步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负担超重。 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恋爱问题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个方面。青年期性功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引起了大学生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在大学这个主要由18-23岁的青年聚集在一起的小社会中,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由过去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转化为在爱河中公开淌徉,而成为校园内的一个现实问题。 大学生挤过了独木桥后,学习压力缓解了,课余闲暇时间多了,面对的是崭新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在短暂的新鲜与好奇过后,漫长的思乡情绪就会萦绕心头,加之目前我国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相对减弱,集体生活经验少,一时难以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一旦学习目的不明确,难免会出现空虚、无聊,再看周围高年级同学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爱情就以其特有的诱惑力吸引这些空虚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在场观众,大家上午好: 在当今高校文化生活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通讯交流、娱乐放松的主要传媒工具。就工具性而言,网络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但对办事与否、事情对象本身好坏无法左右,故网络的工具性这一属性无法成为其判断网络优劣的利弊标准。今天谈网络对大学生主体的影响,就不能脱离大学生特点,大学生充满活力、好奇心强、乐于接收新事物,对于自己热衷的事物往往狂热、充满幻想,却又青涩、阅历尚浅。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利弊评判标准是网络所带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变是否有利其身心发展。而我方观点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首先从网络本身出发,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而繁杂。而当下道德与法制的监管尚不完善,网络信息本身良莠不齐,谣言蜚语也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同时,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可以让大学生在这种虚拟平台上找到高度的自我认同感,这种虚幻性往往导致大学生迷恋网络,甚至忽略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交往。 其次从大学生思维及行为方式的转变方面来看。在思维方式上,尽管网络的便捷性使我们短时间能找到答案,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更加依赖于网络的便捷查找,而逐渐导致自主思考的缺位。另外,大学生的自制力和分辨力并未发展完善,很多人抱着“不以为然”或“一探究竟”心理浏览了许多具有诱惑性的信息内容,这些隐性的不良信息,利用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和狂热的心态,散布一些过激言论,潜移默化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而在行为方式上,网络的开放性及娱乐性,导致大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耗在网络上,例如:微博、人人等本是用来精彩人们生活的零碎时间,现如今已把大学生活变得支零破碎,更有甚者沉迷于游戏动漫小说一发不可收拾,包时包夜、逃课挂科,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最后,今天我们讨论利弊的问题,并不是说弊大于利就应该珍爱生命、远离网络,而是在这个普遍相信网络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帮助的社会中,冷静的审视其作用于大学生的结果,从而让我们大学生以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网络,更加理性的思维利用网络,更加成熟的心态驾驭网络。从而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回归大学本质,并有利于信息平台的完善和网络环境的净化。 所以我方观点坚持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大学校园摄影大赛活动总结

大学校园摄影大赛活动总结 在老生区全体辅导员老师、社区学生工作助理的努力下,经过策划、宣传、征稿、评选、展览等一系列紧张繁忙的工作,面向全校的摄影比赛历时两个月,终于在XX月XX 号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回首组织比赛的整个过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一、策划启动,踌躇满志 本次活动的总指挥于晓锋老师在开学初就发动我们征集本学期社区活动的项目,并承诺一定给与大力支持。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决定由我、XX、XXX三人分工合作,负责“魅力校园精彩瞬间——大学生摄影大赛”的工作。 XX月中旬,本人起草了本次大赛的策划书,包括大赛的稿件征集宣传海报内容、分工合作内容及经费预算。决定在4月底进行全校性的广泛宣传;XX月XX号之前收集稿件;由我负责作品收集、联系作者、邀请评委及整个活动的统筹策划等工作;曹胜利负责展览的准备工作;许森荣负责奖品的购买等工作。大家踌躇满志,对此次活动的期望颇高。 二、全校宣传,影响广泛 XX月XX号,在准备好此次大赛的宣传海报基础上,宣传工作启动。本人发动海桐的勤工俭学同学帮忙,在学校的每栋宿舍楼下张贴a3的海报,而且在西南、荔山门口的宣

传栏张贴了两张较醒目的海报。从后门的稿件征集过程来看,宣传的效果是很不错的。而且不少同学就作品收集的规格、数量等问题与我取得联系,比如光是此类邮件,我们就收到不下10封,询问参赛的有关事宜,可见此次活动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三、稿件征集,响应热烈 XX年XX月XX日,是我们收集作品的截止日期,共收到31名作者的作品160余件。之后陆续还有作品寄来,但是出于公平考虑,我们拒绝了这些作品参赛的要求,并向有关作者说明情况。最后我们评出的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包括6名作者的16幅作品,说明获奖比例较低,更说明此次比赛的作品征集工作开展得较好,广泛而充分地收集到了作品。我负责稿件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其中因为作者的作品不符合规格、缺少作品简介、缺少作者简介、关于评奖的答疑等问题要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31位作者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联系,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得到的也是充分的锻炼和劳动的快乐。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四、邀请评委,公平公开 此次比赛的评委成员广泛,我们邀请了摄影协会、美术专业、设计专业的5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人员组成。他们对我们收集到的高质量的作品啧啧称赞,认为虽然不少作者的专业与摄影相差甚远,但是表现出极高的创造性。我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