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335x电源问题汇总----板卡的稳定性问题的杀手
- 格式:pdf
- 大小:760.40 KB
- 文档页数:6
显卡供电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案显卡作为电脑中重要的硬件之一,负责图像的处理和显示,它对供电要求较高。
供电不足或不稳定会导致显卡工作异常,出现画面模糊、闪烁或者系统死机等问题。
本文将对显卡供电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显卡供电问题的原因1. 电源功率不足:显卡的功耗通常较高,需要稳定而充足的电源供应。
如果主机所配备的电源功率不足,显卡就无法正常工作。
2. 电源线松动或接触不良:长时间使用后,电源线可能会松动或接触不良,导致电流传输不畅,影响显卡的供电效果。
3. 显卡接口问题:显卡接口松动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源供应不稳定,出现显卡工作异常的情况。
二、显卡供电问题的解决方案1. 检查电源功率:首先需要确保电源功率满足显卡的需求。
可以查看显卡产品规格表,了解其功耗要求,并选择功率适当的电源。
2. 检查电源线接触情况:将电脑关机,并拔掉电源线,再插回电源插座和主机插头处。
确保电源线牢固连接,并确保插头与插座之间的金属触点干净无污垢。
3. 检查显卡接口:打开机箱,检查显卡与主板间的接口。
如果接口松动,可以轻轻拔下再重新插入,确保接触良好。
同时,可以使用绝缘胶带固定住显卡,防止松动造成供电不稳定。
4. 安装高质量电源: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以考虑更换高质量的电源。
高品质电源供电稳定,能够确保给显卡提供足够的电力,提升显卡的工作效率。
5. 温度控制:显卡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如果散热不良,也会影响供电效果。
可以考虑使用风冷散热器或者水冷散热器,保持显卡温度在适当范围内。
6. 定期清洁:显卡插槽上的尘埃也会导致供电不稳定。
定期对电脑进行清洁,特别是显卡插槽,可以减少尘埃积累,确保供电正常。
三、总结显卡供电问题是影响电脑性能和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显卡供电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电源功率充足,保持电源线和显卡接口良好接触,选择高质量的电源,控制显卡温度,定期清洁。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显卡供电问题,提升电脑的性能和显示效果。
是什么烧坏了你的处理器?ARM研发的路漫长而有趣,众人皆知的开发优势和面对问题时的一筹莫展,让人对ARM 又爱又恨,而你与ARM又有怎样的情节呢?目前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大量应用了嵌入式ARM,如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数控机床等,ARM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促进了工业控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AM335x 微处理器为基于ARM Cortex-A8 处理器,在图像、图形处理、外设以及 EtherCAT 和 PROFIBUS等工业接口选项方面得到了增强。
800MHz主频的Cortex -A8内核能远强于ARM9,可提供快速的数据处理和流畅的界面切换。
图1 AM335x功能框图凭借其6路UART、2路CAN-Bus,2路USB OTG、可支持2路以太网接口等强大的通讯功能,以及工业级性能保证,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导航系统、工业自动化、人机界面等多个行业。
随着Cortex-A8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客户群体迅速增加,客户遇到的问题却也是千奇百怪。
今天我们这里一起来了解下有客户出现的Cortex-A8处理器莫名烧坏现象是怎么回事?为了发现原因,解决问题,致远电子研发工程师对烧坏的模块做了大量分析,发现烧坏模块都是电源域烧坏,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电源域烧坏呢?研发人员分析会不会是模块的某些IO口过压或者倒灌电流导致烧坏IO口,情况严重进而烧坏CPU呢?有了分析方向,下一步马上查阅资料,做实验证实。
图 2 TI官网M335x数据手册中规定的IO电压范围图 3 Freescale i.MX28系列芯片规定的IO电压范围为了进一步证实两者的不同,研发人员对模块进行了对比实验,经过了多次测试发现,Freescale ARM9芯片CPU的IO耐压值最高为5V,而TI的Cortex-A8平台M335x系列芯片CPU的IO耐压值仅为3.6V!相信这也是Cortex-A8平台的CPU烧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在使用AM335x系列的芯片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 IO使用注意事项:GPIO作为输入时,要确保最高电压不可超过3.3V,最低电压不可低于-0.2V。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的常见电源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引言随着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计算机组装和维修。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电源问题是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常见的电源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二、电源问题一:计算机无法启动当我们组装好计算机后,有时候会出现计算机无法启动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 电源开关未打开: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并打开它。
2. 电源插头松动: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插头是否完全插入,并重新插入。
3. 电源线路故障:解决方法是更换电源线。
4. 电源不稳定:解决方法是使用稳定的电源或者UPS(不间断电源)。
三、电源问题二:计算机反复重启当我们启动计算机后,如果它反复重启,那么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1. 内存故障:解决方法是将内存重新插入或更换故障的内存条。
2. 显卡故障:解决方法是将显卡重新插入或更换故障的显卡。
3. 主板故障:解决方法是检查主板上的组件是否正常工作,如CPU、电容等,如果有问题,需要更换主板。
四、电源问题三:计算机死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死机的情况,可能的原因如下:1. 内存不足:解决方法是增加内存容量。
2. 软件冲突:解决方法是卸载或更新可能引起冲突的软件。
3. 过热:解决方法是清洁电脑内部的灰尘,确保散热正常。
四、电源问题四:电源风扇噪音大当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如果电源风扇噪音过大,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1. 风扇故障:解决方法是更换故障的电源风扇。
2. 灰尘积聚:解决方法是清洁电脑内部的灰尘。
五、电源问题五:电源供电不足在组装计算机或者更换某些组件后,有时候电源供电不足,表现为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如下:1. 更换高功率电源:如果电源供电不足,可以考虑更换功率更大的电源。
2. 优化电源管理:通过关闭设备的电源管理功能,减少电源的占用。
六、结论在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过程中,遇到电源问题是常见的情况。
ATX电源常见故障.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ATX电源的工作原理自从IBM推出第一台PC至今,微机电源已从AT电源发展到ATX电源。
时至今日,微机电源仍是根据IBM公司的个人电脑标准制造的。
市场上的ATX电源,不管是品牌电源还是杂牌电源,从电路原理上来看,一般都是在AT电源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动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买到的ATX电源,在电路原理上一般都大同小异。
在微机国产化的进程上,微机电源技术也由国内生产厂家逐渐消化吸收,生产出了众多国有品牌的电源。
微机电源并非高科技产品,以国内生产厂家的技术和生产实力,应该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电源产品。
然而,纵观整个微机电源市场情况却不尽人意,许多电源产品存在着各种选料和质量问题,故障率较高。
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其主电路原理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1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1以后的电路,不和交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
二者通过C03、C04、C05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
其原理方框图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电路、PS-ON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输出电路和PW-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
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交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
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微机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微机本身的干扰。
计算机组装和维修中常见的主板问题及解决方法计算机的主板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连接和管理各种硬件设备,同时也是计算机运行的重要依托。
然而,在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过程中,主板问题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组装和维修中常见的主板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电源问题电源问题是导致主板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主板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才能正常运行,如果电源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主板的工作状态。
1. 电源无法启动如果计算机的电源无法启动,首先需要检查电源线是否已连接到主板的电源插槽,以及电源线是否插入壁插。
如果连接正确,可以尝试更换一个正常的电源线进行测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电源本身出现问题,可以考虑更换一个新的电源来解决。
2. 电源运行不稳定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源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比如频繁断电或电源噪音较大,可能会导致主板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在于更换一个稳定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线和插座之间的连接牢固。
二、BIOS问题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嵌在主板上的固件程序,负责启动计算机硬件、检测系统配置和设置计算机各项参数。
BIOS问题往往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或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1. BIOS设置错误如果计算机启动时出现错误信息,比如显示器无信号或无法识别硬件设备,可能是由于BIOS设置错误所导致。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进入计算机的BIOS界面,检查设置是否正确。
可以尝试将BIOS恢复为出厂默认设置,或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相关参数。
2. BIOS固件更新在一些情况下,主板的BIOS固件可能需要更新,以支持新的硬件设备或修复已知的问题。
进行BIOS固件更新时需要格外谨慎,遵循主板制造商提供的更新指南。
错误的更新操作可能导致主板无法正常启动,甚至造成硬件损坏。
三、插槽问题主板上的插槽用于插入不同类型的扩展卡和内存条,插槽的质量和连接稳定性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第1篇一、引言主板作为电脑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的运行。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操作不当、配件安装错误等原因,主板供电短路问题时有发生。
本文将针对主板供电短路问题,从故障原因、诊断方法以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主板供电短路故障原因1. 电源线、插头、插座接触不良电源线、插头、插座是连接电源与主板的关键部件,如果这些部件接触不良,容易导致供电短路。
2. 主板供电电路元件损坏主板供电电路元件包括电容、二极管、电阻等,这些元件损坏会导致供电短路。
3. 电源适配器质量不合格电源适配器质量不合格,输出电压不稳定,容易导致主板供电短路。
4. 主板散热不良主板散热不良,导致供电电路元件过热,从而引发短路。
5. 外部因素如雷击、静电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主板供电短路。
三、主板供电短路诊断方法1. 观察法首先,观察电源线、插头、插座是否有损坏、松动等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更换或修复。
2. 测量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线、插头、插座以及主板供电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故障点。
3. 短路测试法将主板供电电路元件逐一短接,观察电路是否恢复正常,找出短路点。
4. 硬件替换法将主板供电电路元件逐一更换,找出损坏的元件。
四、主板供电短路解决方案1. 清理电源线、插头、插座对于接触不良的电源线、插头、插座,可以尝试用酒精棉擦拭,清除污垢和氧化层,确保接触良好。
2. 更换损坏的元件对于损坏的电容、二极管、电阻等元件,应及时更换,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更换电源适配器如果电源适配器质量不合格,应立即更换正品电源适配器。
4. 改善主板散热加强主板散热,确保供电电路元件不过热。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使用散热膏:将散热膏均匀涂抹在CPU、显卡等发热元件与散热器之间,提高散热效果。
(2)增加风扇:在机箱内增加风扇,提高空气流通速度,降低主板温度。
(3)使用散热片:在主板供电电路元件附近安装散热片,提高散热效果。
电脑ATX电源电路故障检修精要一、概述电脑硬件更新换代快,而主机电源更新较慢,十几年的发展,就是由AT结构变化为ATX电源。
它一旦损坏,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用户一般用新的更换,其实,只要我们熟练掌握它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技巧,修复ATX电源很有必要。
二、电路结构三、工作原理1.整流输出的+300V分别通过两个脉冲变压器加到主电源、辅助电源的功率管集电极,辅助电源开始工作,输出(1)+12V供电TL494;(2)+5VSB、PS-ON到20脚排插。
2.TL49412脚得到+12V,开始工作,它的131415输出+5V,但它被④脚死区控制。
当PS-ON 端为低电平时,④脚电压跳变,解除控制,从⑧、11输出推挽波形,推动小功率对管工作,通过变压器耦合,使主电源功率对管工作,由主脉冲变压器另一端后续电路输出各型电压。
3.TL494输出的+5V,供电LM339③脚,它由四个比较器构成,一般两个用来完成启动控制,一个用来形成power-good信号,一个用来空载检测。
四、维修技巧1.TL494注意:12脚Vcc端有的为20V,甚至高达40V。
2.LM339(如图3)②脚通过二极管(IN4148)等控制TL494④脚;⑥脚通过电阻等联接20针排插PS-ON端;还可以分别测各比较器的输入(+,-)和输出端电压值,判断其逻辑功能是否正常。
3.易损部件:(1)保险、电解电容、开关管、整流桥堆;(2)与开关管联接的启动电阻、限流电阻;(3)开关管附近的快恢复二极管、IN4148和稳压管、小功率三极管;(4)TL494、LM339。
4.常见配件型号:(1)主电源的功率对管为E13007、C4242、C4161;(2)辅助电源管为C5027、C3866,有的为N型场效应管;(3)集成块有两片,一片为TL494,有的型号尽管不含494字样,但功能相同,另一片为LM339,有的用LM393(8脚),但周围一定有多个小功率三极管。
显卡测试问题汇总1: 显卡最为主要的为金手指的保护,所以测试线所有的测试员在拨插的过程中注意方向和力度,尤其是AGP的锁扣一定要先打开,否则必将损伤显卡的金手指和主板的AGP插槽。
2: 所有显卡的外观防护要做到每片板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厘米,一次不的有两片重叠的现象,同时在测试前注意检查四边的贴片元器件,确保在没有撞件和少件的情况下再测试。
3: 功能测试。
3.1:检查BIOS具体的各型号BIOS可参照《显卡BIOS对照表》,开机后在显示器的左上方会有一串数字(例如4.18.20.30.00<prv29-4.5,GM448DBIOS>,同时进入系统后务必在属性中注意观看BIOS,和显存兆数,尤其是芯片型号,有时会因电子元器件的多少而导致型号错的事件发生,同时因工艺的局限会导致显存的空焊,虚焊,假焊等,造成显存兆数的减少.3.2有部分显卡的BOIS需好进入纯DOS的环境下才能看到,例如R9550等一系列显卡,具体如何操作和型号参照作业指导书。
3.3:跑3D程序,在运行3D程序的过程中,测试员因聊天或走神等系列情况都会导致不良品的下线.程序的选择尊从GF2MX400及其以下的主芯片运行3D2000.GF2MX400以上的主芯片显卡运行3D2001.在3D运行过程中注意有无花屏,死机,自动断电等到一系列不良现象的产生.3.4:DVI测试:DVI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DVI接口及性能方面有无缺陷,最常见的现象是不开机,开机不显.花屏等一系列反常现象,同时注意检查BIOS文件和显存兆数,DVI不需进系统,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开机后在DOS环境核查BIOS是否与文件一致.3.5:TV测试,检测TV端子,同时注意检查BIOS文件以及左上角的图标看是否有不上色和变色等现象,此工位的所有工装主板务必是BIOS没有被优化过的,否则画面太快无法检测颜色和BIOS文件.4:近半年内公司又推出S3系列和PVIE系列的显卡.4.1:S3系列的显卡除了要测试上述的所有功能外还要单独运行S3专用的SNOOP测试程序详见"S3系列测试作业指导书".4.2:PCI系列显卡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金手指很长,比普通的AGP显卡要长1厘米左右,同时测试工装主板的AGP也不一样,同属于915系列。
ATX电源网上维修讨论电源故障的分类:电源故障的类型主要分为“市电环境影响”、“硬”故障和“软”故障三个方面,下面我们先来介绍最简单的故障类型。
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电脑,有时能够启动、有时不能启动。
连续更换了几个电源,可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观察后发现,故障通常发生在早上8:00—11:00和晚上6:00—10:00这两个时间段。
而且,电脑正常启动后显示器的画面有暗黑色干扰条纹显现。
事实上,这种故障现象与供电环境有关。
因为是住宅的供电线路,受附近电器设备的影响,出现某时段电压降低过多而引发的。
这一问题只能考虑在电脑供电线路上采取稳压措施或安装后备式UPS电源来解决。
因此,当我们发现电脑出现这种规律故障时,不妨先检查一下供电线路。
1. 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的开启与关闭,而是利用+5VSB与PS—ON信号的组合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它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当PS—ON小于1伏时开启电源,而大于4.5伏时则关闭电源。
2.电解电容器的好坏可以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1K或R×10K挡,测试其充放电情况来大致的加以确认。
测试时红表笔接电容的负极,黑表笔则接正极,接着观察万用表的指针。
正常时指示值会先达到零位附近,然后,再缓慢地向阻值增大方向偏转,当指针基本不动时所指示的数值越大,就说明被测电容的质量越好。
1、完全不能工作由于电源的高压整流、滤波及开关变换电路部分长期工作于高温、高压、大电流、多灰尘的恶劣条件下。
因此,当交流电压波动较大、负载较重、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出现时,电路元件就有可能会出现短路等较为严重的故障,造成交流保险管熔断或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动作,从而使电源因失去输出电压而完全不能工作。
这种故障多发生于那些保护功能存在缺陷或完全失效的电源产品之中。
并且,受损部件往往也比较直观,故检查维修的难度不高。
但是,由于这部分电路与市电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如果没有丰富的维修经验,最好还是送修或更换一台新电源为好。
主板供电不足的解决方法主板供电不足是指主板所需电能不能得到满足,导致主板出现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供电线路设计不合理、供电质量不过关、供电线路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决主板供电不足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优化供电线路设计。
主板供电电路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采用合适的线材和连接器,以确保电能的传输和供应质量。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一些耐高温、电流能力强的线材和连接器,提高供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通过设计合理的供电线路,确保电能传输的平稳和稳定,避免供电缺陷。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增加供电模块。
如果主板供电不足的问题无法通过优化供电线路设计来解决,我们可以选择增加供电模块来满足主板的需求。
比如可以增加一块供电扩展板,提供额外的电源输出,以满足主板的需求。
这需要对主板和供电模块进行兼容性测试,确保供电模块能够正常工作,并供应足够的电能给主板。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升级电源。
一些老旧的电源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给主板,导致供电不足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升级电源,选择一款输出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的电源,以满足主板的需求。
在选择电源时,要注意查看其输出功率、效率、稳定性等参数,确保其能够满足主板的供电要求。
此外,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电源管理模块。
电源管理模块可以对电能的供应进行调控和管理,以满足主板的需求。
通过调整电源管理模块的参数和工作方式,可以提供稳定的电能给主板,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
电源管理模块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主板的需求和电源管理模块的性能来决定,在选购、使用时要注意与主板的兼容性问题。
最后,我们可以考虑检查和更换老化的供电线路和元器件。
长期使用和老化可能导致供电线路和元器件损坏或性能下降,进而导致供电不足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定期检查供电线路和元器件的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以确保供电的正常和稳定。
总之,主板供电不足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优化供电线路设计、增加供电模块、升级电源、使用电源管理模块以及更换老化的供电线路和元器件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主板供电不足的问题,确保主板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AM335x电源问题汇总----板卡稳定性问题的杀手 在最近支持AM335x的过程中,不时发现有些朋友的AM335x系统板出现各种类似于“稳定性的”问题:系统在一般状况下可以正常的运转,但是一旦遇到重负载、运行至高主频的情况,板卡就会发生死机。这种稳定性问题也算是比较常见,诱因也比较多,Debug思路如下:
Debug这种问题时,首先一定要确保原理图的设计合理,驱动移植正确。特别要注意DDR这块的设计,DDR3的话一定要做software leveling,此外可通过软件进行DDR的读写压力测试等,来验证是否是DDR的问题。对于这些调试手段,论坛上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详细的描述。这里,我主要想描述的,是在通过各种手段排除了上述因素后,还需要额外注意的一个因素----电源质量。这种因素往往比较隐蔽,不太容易被发现,发生概率也不是很高。下面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大家了解一下这类问题的现象、起因和解决方案,也方便大家在以后的Debug过程中多一些手段。
案例1:系统可正常上电运转,一旦开启3D加速器,跑些3D demo,系统就出现宕机的情况。 案例2:比如系统板可以正常上电运行启动,运行Linux也是正常的,但系统轻载跑的时候没问题,但是一旦负载加重(运行比较复杂的大型程序时)便会宕机。
案例3:系统跑在频率800MHz时一切正常,设置电源跑在1GHz的供电,让AM335x跑在1GHz时会出现死机的情况。
PS: 以上案例都使用了的TI PMU方案,如果非TI PMU方案,更需要注意这方面的影响。 从现象上面来说,这三个案例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板子一般都是可以正常的启动使用的,仅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出现了问题,而且不是必发的,有些板子一直正常。并且,DDR3都做过了SL,且读写压力测试都是OK的,DDR方面的因素基本可以排除。这时就需要注意查电源了。
对于电源的排查,这三个案例的测试过程也都相差无几,主要通过两个手段: 一,通过示波器抓取相应的供电波形,来辨识电源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测试点的选取,一定要选在电源的受电端,即靠近AM335x侧,这样监测到的电压才会比较接近AM335x的实际接收电压(测出线损造成的影响),另外在抓取波形时,一定要用边沿触发的方式,并使用AM335x允许的最低电压作为触发电平(如测试1.1V的VDD_CORE,即使用1.056V的作为触发电平,边沿触发。这样如果能触发成功,则能抓到1.056V以下的波形;如果不能成功,则说明电平值一直在1.056V以上,这种波形是在spec允许范围之内的,没有问题)。
二,亦可以尝试略微提高VDD_CORE或者VDD_MPU的供电电压,来反向验证这个问题。根据测试情况,一般提高25~30mV供电电压后,再次抓取波形时,抓不到1.056V以下波形即可。
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一般这种问题在供电端的电压都是正常的,只是由于线损和负载导致AM335x的受电端电压超出了spec要求。案例1增加了25mV电压在VDD_CORE的供电上(因为3D加速模块是通过VDD_CORE来进行供电的)。案例2 , 3把电压余量加在VDD_MPU这一路供电上(因为调整至1G主频时,主要的变化在VDD_MPU电压)。 接下来,我们以案例1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参考下列的分析报告。 某客户AM3354启动3D死机调试分析报告 1. 现象概述:
某客户目前在使用AM3354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板子在启动3D时会发生死机情况(测试数据:前批测试300块中出现了10块问题板,目前又测试了600块,出现了8块问题板)。 在某客户的应用案例中,由于死机情况仅在AM3354启动3D demo时出现,因此,今天我们对给AM3354 3D加速模块供电的电源轨VDD_CORE做了深入的测试分析。在某客户的应用中,AM3354跑在600MHz,根据AM335x芯片datasheet要求, VDD_CORE电压应为1.1V(+/- 4%)。
2. 测试过程及数据: 2.1 测试思路: 在测试中,我们共使用了3块有问题的板子,2块没问题的板子作为测试样本。对于每块板子,我们都会在跑3D应用时和不跑3D应用时,对VDD_CORE进行电压检测,从而确定该3D死机问题,是否是由于电源的不稳定性而导致。 2.2 测试点选取: 为了确认电源对该问题的影响,我们将测试点取在了近AM3354 VDD_CORE引脚端(选取了一个去耦电容)进行电压波形的检测。 2.3 波形检测办法: 我们在示波器中,首先按照datasheet中的要求,设置了VDD_CORE的电压许可范围1.144V ~ 1.056V,触发电平设置为1.056V,触发方式为单步、边沿触发。在实验过程中,一旦VDD_CORE的电压跌落在了手册要求的1.056V以下,示波器便会抓取到相应的波形;如果无法被触发则说明电压正常(此时,我们会使用强制触发方式,再次抓取波形,以确定当前的电压值在允许范围内)。
3. 测试结果分析: 3.1. 实验一:确认VDD_CORE的电压范围符合SPEC -- Issued Board 1测试&结果分析 VDD_CORE: 跑3D Demo时 VDD_CORE: 不跑3D Demo时
结果&分析: 在跑3D demo时:板卡运行一段时间会出现3D报错信息。我们使用单步、边沿触发,可以频繁得到触发后的波形图。左图为其中一张,可以看到,目前VDD_CORE的电压浮动范围已经向下超出1.056V,约超出10mV左右,已经超出datasheet要求。 在不跑3D demo时:板卡运行一切正常。我们使用单步、边沿触发时,一直得不到触发结果,使用强制触发后,抓到的波形图参考右侧,可见此时电压是符合datasheet要求的。 测试前瞻: 为了排除该问题是个体影响,我们又拿出一块有问题的板子进行测试。
3.2. 实验二:再次确定问题板的电压范围 -- Issued Board 2测试&结果分析 VDD_CORE: 跑3D Demo时 VDD_CORE: 不跑3D Demo时
结果&分析: 和问题板1的测试结果一致:板卡在运行3D Demo时会出现报错信息;在不跑时一切正常。在跑3D Demo时,我们可以频繁得到单步触发的电压波形,这意味着VDD_CORE的电压频繁超出了datasheet的要求,板卡在跑3D Demo数分钟后,便会出现死机情况。不跑3D时,VDD_CORE电压符合要求,没出现问题。此外,我们又测试了一个问题板,结果是一样的:三块问题板在运行3D程序时,VDD_CORE的电压都会频繁超出datasheet限定的范围。 测试前瞻: 在多次的测量中,我们发现:在有问题的板子跑3D时,电压都会频繁出现向下超出1.056伏的情况,超出的幅值最大约为10~15mV。(参考下图:issued board2跑3D测试的放大图)。因此,在下一步的测量中,我们在有问题的板上,把初始的TPS65217输出电压设置提高,使得AM335x的VDD_CORE输入端电压达到datasheet的要求范围,板子是否能正常工作?
3.3. 实验三:确认升压后VDD_CORE的范围 -- Issued Board 2升压为1.125V测试&结果分析 VDD_CORE: 跑3D Demo时 VDD_CORE: 不跑3D Demo时
结果&分析: 在升压25mV后issued board2 的测试中,在跑3D Demo和不跑3D Demo时,板卡工作一切正常。使用示波器进行多次抓取VDD_CORE的波形,我们都无法得到单步触发的结果。多次采用强制触发后,抓到的波形图,与上图类似,可以看出此时波形都在datasheet手册允许的范围之内,板卡运行一切正常。 当通过升压的方式调整AM335x的VDD_CORE电压,使其在datasheet的允许范围内后,板卡运行正常。 测试前瞻: 对比实验二和实验三:在有问题的板卡上,跑3D demo时,由于输入端电压不能满足AM335x的要求,导致了死机情况的发生,略微提高PMIC端电压后,使输入端电压在1.056V之上,便不在有死机问题。那么在默认输出1.1V时,VDD_CORE的电压输出在PMIC端是符合datasheet要求的吗?
3.4. 实验四:确认默认配置时电源端输出是否正常-- 1.1V电源端的测试&结果分析 VDD_CORE: 跑3D Demo时 VDD_CORE: 不跑3D Demo时
结果&分析: 为了确认这个电压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对TPS65217的VDD_CORE电源输出端也进行了测量(就是板卡上的test point),在默认设置为1.1V时,使用示波器进行波形的抓取,我们都无法得到单步触发的结果。多次采用强制触发后,抓到的波形图,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此时波形都在datasheet手册允许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跑3D会死机的板卡上,TPS5217的电源输出端是满足datasheet要求的。但是在板卡的走线、材质和电路阻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到达AM335x的电源输入端时,这个电压发生了变化,无法满足AM335x的需求,从而引起了问题。 测试前瞻: 通过以上4个测试,基本上可以定位出当前某客户运行3D死机问题的根源就在电源上,当AM335x的输入端电压不能满足datasheet要求时,会有死机情况的发生;PMIC的输出提高25mV,使得AM335x的输入端电压满足datasheet的要求后,便不再有死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