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

初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

初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
初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

初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

法律之路,生无所息,书有所读,岂非幸事。法律人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不断实践。既然选择了法律,就要有啃动各种难懂法律书籍的觉悟。古人曾云,读律佩觿。判牍甚为难解,故佩古觽以解法之纍也。余之刍议:请勿潜意识以为有些难懂之书为初学者所不能读,只要有决心,世上无难事。(《庄子·达生》中痀偻丈人亦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若一遍不懂就数遍,带着自己的经历并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悟内容,坚持必有所得。没有攀登不上去的山峰,没有啃不下的书,我们越努力,法律的信仰离我们就越近。(提示:科技会毁掉你的阅读。建议读书时手机电脑关机。你觉得看书时为他物所扰,读着书又上网玩游戏,能真正做深入阅读吗?《庄子·达生》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当你全神贯注的时候,没有什么书籍是啃不下去的。阅读你缺少的只是那一份专注!邓伟的《学画记》中李可染教授也曾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教诲邓伟,学画如此,摄影如此,读书亦然,万事亦然。)

全文手打,正在写法律备忘录,突然发现手机有提醒邀请问答。遂搁置工作,专心答之,为法学院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一点书目。(后文有一些书目可能会令你头大不适,我建议初心者看到前九本即可,读书既求耐心,亦求适可而止)

馈人玫瑰,手有余香。“初学法律应该看那些书”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大一时候在法学院努力攻读专业书籍,在图书馆花了一个月读博登海默《法理学》的日子。有书有时间可以在书海遨游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啊,而今虽然在律所很忙,不过还在坚持读书,最近重温王泽鉴先生的《民法判例与学说研究》合订本,依稀回到了那些熄灯前读书的大学温暖时光。

(当年趴在家中地板写法学论文的时候······)(当年趴在家中地板写法学论文的时候······)

书单推荐如下:

---------------------------------------------------------------------

----------------------------------------------------------------------

1、《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读书之前,我常抱着先读人而后读书的态度,如果你了解苏力教授,知道他的经历,你会对他的一系列著作非常感兴趣,譬如《走不出的风景》就是他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非常之精彩!言归本书,对于法治而言,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另外推荐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2、《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时代的强音,孟德斯鸠,曾任波尔多法院院长,是我等法律人的前辈。想起了个小情景,若你穿越回东汉末年,对曹操说,你知道“孟德斯鸠”吗,则结局是你必然“卒”也(孟德斯鸠:文言文翻译成,曹孟德实在是一只鸟!哈哈)。扯远了,本书虽囿于时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可称之为具有独特风格的百科全书,也是西方法学最早的古典名著。孟德斯鸠与其以前的法律学者主要满足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不一样,他力图从法律以外,从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从社会的进步去探求这种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规律,并从法律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实质,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古之良贤诚不我欺。

3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

开启每个法律人的入门书籍,为无数的检察官法官律师公证员带来法律之初体验。第一次读,震撼于经典如此之单薄,然而再读者三,你会不断的反思,经典

形式单薄,内容却滴水藏海!《论犯罪与刑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犯罪与刑罚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也是一部震动了全世界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刻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化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记得当时是王充教授在大一第一节刑法课上对我们推荐时说,读三遍以上,在不同时候去读,你会有不同的体悟,而这种体悟是不断加深的!另推荐我们吉大法学院王充老师的《论贝林格的构成理论》,《论新古典犯罪论体系——以麦耶、梅兹格为考察对象》,很有趣味。

4、《乡土中国》》——费孝通

任何法律都要立足于国家的土壤之上,看完这本书建议读读许章润先生的《汉语法学论纲》。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确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正是如此的社会土壤,孕育出了这一片国土上的法律体系。

5、《政法笔记》——冯象

冯象先生的书很值得读,一读入情,二读痴迷。去年看完他的《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颇有感触,文笔不可思议如是。至于《政法笔记》这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政法”的各方面。《政法笔记》所做的,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定社会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与批判。另有冯象先生的《木腿正义》推荐。

6、《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林达的书也是不得不看的,记得大一时候从升豪师兄处借得一本《我也有一个梦想》,在军训期间认真读完。这本“梦想”不是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而是美国种族的梦想,它展示了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

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理趟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而《忧虑-近距离看美国》则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这本书会让人体会美国的法律氛围,让人认可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全面、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画卷,矫正了一些人们从看电影大片中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林达的一系列书指引了无数的法学院新生,这系列中有一本书叫做《带一本书去巴黎》,然后推荐我读这个系列的升豪师兄就从人大“带一本书去柏林”了,另外值得提到,这“一本书”是法国文豪雨果的《九三年》。

7、《法哲学范畴研究》——张文显

张文显老师是吉大法学院三剑客之一,这本书对法学自身的一些范畴的分析是谨严的,是中国法学规范化的和体系化的代表作。其提出和分析的许多概念和“权利-义务”模式对当下的法理学教材有很深的影响。就“学术”的标准看,本书虽然有一些政治化的烙印和某种建构的色彩,但从整体来看,仍是中国法学类的一本可供批判的优秀著作。

8、《法律之门》——博西格诺

大部头的著作。不过,作为一本教科书式的著作,本书涉及了当代法律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域。富于启发而又不乏生动;重在训练思维而又无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说,此书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入法律殿堂。有趣且有分量,这是我对该书的总的评价。和国内大量充斥的“垃圾教材”相比,优劣自判,不必多言。当然你要是觉得它太厚,没关系,还有一本书也可以推荐,经过国内的邓子滨老师润色过的,那就是《法的门前》,这本《法的门前》新增时下热点法律话题,适合法学院的学生以及希望了解和思考美国司法模式。因为结构开放,写作方式新颖

独特,故而素材与观点视角独特,辩论与哲思相得益彰。将有助于法学院新生推开法律之门,步入法律迷宫,以感受思辨与探索之乐。

9、《律师之道》——君合

也许学法律的初衷并不想成为一个非诉讼律师,但是里面提到律师的品质是每一个学习法律或者热爱学习的人都应当具备的。它会为你讲述律师的行业状况,律师的生存法则,还有非常细腻的学习之道。对于初入法学院的新生有很强的实务指导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