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

目录

山水盆景的分类

山水盆景制作

编辑本段山水盆景的分类

水盆型把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

旱盆型浅盆中有山石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点缀在山石上.

水旱型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而另一部分是水。

编辑本段山水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1、石料的选择

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国地大物博,山石的种类繁多,常用的山石约有三十多种,基本上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质的则质地坚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

(1)砂积石

砂积石呈灰褐色或土黄色,因产地不同,不但色泽有深浅之分,而且质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别。一般来讲,砂质石质轻而松,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雕出各种形态的峰、洞、岩以及纹理等,还因其吸水性好,栽种植物易于生长,因此,这种松质石是制作山水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这种石料也有缺点,日子久了容易风化。这种石多产于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东等地。

(2)芦管石(也称麦秆石)

芦管石同砂积石的质地、颜色及产地基本相同。芦管石有粗有细,有天然形成的管状小孔和奇峰异洞。选取该石时,应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时要特别小心,否则芦管断裂便影响自然美。

(3)浮石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种,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颜色有灰、灰黄、灰白等色,质地疏松,内部有较均匀的小孔,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用小刀可随意雕刻出各种形态。此石产于东北的吉林长白山以及黑龙江等地。

(4)海母石(珊瑚石)

海母石是一种贝壳类的冲积化石,因多产于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份,需要用清水浸洗一段较长的时间,去其盐份,才可附植小草木。该石质地疏松,便于改造,吸水性也好。这种石多产于海滨。

(5)钟乳石

钟乳石多产于广东、广西等各地岩洞,多为白色或微黄色,经过长期自然岩溶而形成柱状、锥状等各种形状,质地较疏松,锯截较方便。

(6)英石(石灰岩石)

英石盛产于广东英德一带。据《韶州府志》描述:“英石如芙蓉乱削,乳窦交通,p54岩勾漏,无不奇巧玲珑”。其颜色以灰黑色为多,间有白色、浅绿色和带白纹理的杂色。有天然形成的正背石,背石较平坦,正面纹理自然,富于变化。质地坚硬,不吸水,不易破碎,但加工较困难。在选择英石时,以峥嵘、多孔、嶙峋,天然形成的为最佳。

(7)灵壁石

灵壁石质地坚硬,叩之有金属声,有黑色、白色,其中也夹杂有黑、白、赭、绿等色,俗称五彩,多产于安徽省的灵壁县。

(8)蜡石

蜡石无整体的岩层,多以独石存于山中。在我国南方各式各地高温多湿的山坑里,经常被水冲击,形成各种形态,质地坚硬,不能加工造型,只能以独石摆设。色有深黄、浅黄、白等。全石以无损坏、无杂质、表面滑净而有光泽及以窦穴奇形怪状的为珍品。

(9)斧劈石

斧劈石质硬而脆,颜色有多种,有深灰、浅灰、灰黑色和土黄色等。这种石具有丝状或片状的纹理。顺其纹理,略施斧凿或锯截,加工整形,可表现悬崖峭壁或高耸入云、雄伟挺拔的山峰。此石产于江苏一带。

(10)木化石

木化石即古代树木的化石,质地坚硬,加工较困难。颜色有黄褐色和深灰色。它是制作石山盆景的良好石料。

除上述常用的石料外,还有其他岩石,如产于广东花县的菊花石、芙蓉石,肇庆的端石和白星岩石,浙江的松皮石、石笋,四川的龟纹石、鸡骨石等等,也可作山水盆景的材料。

2、石料的加工

(1)工具

①锤子。平口锤(如斧头状),适合加工松质石料;尖头锤(即一端尖,一端平口),用以凿洞和雕琢石纹;平头锤,于于打凿子。这三种锤子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特制大、中、小规格,以备用。

②凿子。用以加工洞、穴、石纹。凿子必须是钢质的,长短、大小应根据需要而定,可多备几套不同规格的凿子。

③钢锯。用钳工使用的弓锯即可,但锯齿要粗些。钢锯用于锯截疏松的石料和在石料上锯出纵、横石纹。

④刻刀。有平口、圆口、斜口等形状,要备有各种规格的刻刀。刻刀用于松石的精雕细刻。

⑤筛子。以金属制的最耐用,用以筛泥、砂、肥料等。

⑥小铲。主要用来拌和水泥以及配石时铲水泥拼接山石。

⑦刷子。水泥胶接山石前,必须用刷子将交接口刷净,胶接后,把在外围的水泥轻轻刷去。

(2)材料

①水泥。标号越高越好。松质和硬质石料都可以用水泥拼接,但拼接白石料要用白水泥。

②黄沙。用来拌和水泥,如用白水泥时,则要用白石米打碎代替黄沙。

③颜料。为了使拼接口的色泽与拼接的石料相似,使拼石后,不留痕迹,多用墨法或色粉与水泥调拌。

(3)方法

选取了合适的石料后,必须进行加工。加工要求做到自然而无人工的痕迹,雕琢不能过于呆板,而要生动流畅,要简洁有韵而不能繁杂失度。具体加工的方法有锯截、雕琢、胶接和衬石四种。

①锯截法。动手前,对每一块石,首先要反复认真研究,按照一定的构思,进行去粗取精,截取适合造型部分作主体。剩下的部分因出自同一块石料,色泽、纹理、质地等方面都相近,可进行必要雕琢造型后作衬石用。不管是松质、硬质石,底部必须要锯平,使其放置平稳。对硬质石料则需要用金钢钻和专门设备才能截取,但在锯截石料时,对质地疏松的要特别小心,要用海绵或厚布垫着,也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破碎或损坏石身及边角。

②雕琢法。“玉不琢,不成器”。一般的石料自然形成完美的形态甚少,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在加工雕凿时,对整块石头要全面审视,再三斟酌,以确定观赏面。确定观赏面后,把底部截平,然后根据石头的自然纹理,观察哪些部位适宜凿洞穴、峰峦、峡谷、岗岭、斜坡、悬崖、峭壁等,做到心中有数。在雕凿时还要掌握松石和硬石的质地,再运用不同的工具,因势利导地施行雕凿。近峰纹理线条要细致,远峰线条要粗犷。

这里介绍几种表现山石、峰峦的各种脉络、纹理的p57法:状如叶脉的荷叶皱宜表现花岗岩的山岳轮廊;乱麻一样的披麻皱宜表现土山的风貌;修直挺拔的斧劈宜表现峭壁悬崖高耸入云的气势;横纹曲折的折带皱宜表现石山的独特气质。

石料经过雕琢、剔刻,各种不同的纹理形成了重岩复岭、嵚崟相连、深溪洞壑、峥嵘涧道等自然形态,使山水盆景更符合山峦的自然面貌。

③胶接法。石料经过加工,局部仍有某些缺陷,可选用类似或相同的石料来胶接,以弥补不足。但胶接的所有石料,首先必须在石的质地、纹理、颜色、气势上大体一致,并用水洗净,这是拼接山石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其次,硬石不吸水可随意胶合;

松石需要吸水,在胶合时必须留出吸水线路,防止中间隔绝水分,造成石的上半部分断水,植物不易生长。

通常用的胶合材料是用水泥掺少量与石色相仿的颜料调配而成的。这样胶合后,就不会露出痕迹。也有的在水泥胶接缝上,涂上原来石粉的粉末,效果更理想。

3、石山的布局

山水盆景是运用移天缩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根据“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来造型和布局的。山水盆景以山为主,成功的石山必须是既具形态美和雄伟的山势,又有皱、瘦、透、漏之妙。“皱”就是要求石上表面有纹理,皱褶得有规律,不宜平滑;“瘦”就是要求石块稍长,顶端较宽有棱角,不宜臃肿;“透”就是指石块里面有大小孔道,互相沟通;“漏”是指石料要有孔隙,能够通气排水。我们在选择石料制作盆景时,主要是要根据石的特点来确定主题。如修直挺拔、呈悬崖峭壁的,可用来制作险峰;呈扁长形状的,可用来表现连绵不断的山峦;皱、瘦、透、漏皆备的,不但可作云峰、洲岛、土山,还可作独石欣赏。如何充分利用石的自然形态进行布局、组拼安排,有下面三种方法可供参考。

①独石。独石俗称孤峰,在盆内的左边或右边安置一块较大的石峰,另一侧放置一两块小石作岛屿,这样大山、小岛大小悬殊,各在其位,形成一峰异起于辽阔水面上的景致,此景蕴含深远,主题集中。这种石料以不用人工加工而自然形成的独石为佳。

②子母石。在盆内设置两块一大一小的石峰,左右对峙,母石(主峰)突出,略偏于盆的任意一方,但不能立于盆的中央,这样母石在主位,子石作陪衬,子、母石高矮不一,大小各异,宾主分明。两石隔水相望,遥相呼应,既对立又统一,既简练又符合天然山水的真实性。

③群石。这种石山状如“众如拱伏,主山始尊”。盆内山几座较大的石山组成,群石中的主山必须摆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体积、高度要占绝对的优势,在拼接山石时,主景要突出,宾主有别。如制作“品字”形的石山群,首先选其中一块最高大的石块为主峰,布置在靠近盆中央稍后的位置,其余各石,围绕主峰,依次排列在左右较前的地方。这样山石层叠,穿插联络,丘壑森严,深厚自然,一幅层峦竞秀、清水涟漪的立体山水画犹置眼前。

盆中诸景既要富于变化,又不宜过于人工斧凿,要符合自然山水的气势。山有高低、远近,坡有陡缓、长短,峰有高峻、奇险,峦有圆浑、宏伟,崖有峭险,洞有大小,岸有曲折,树有疏密参差,草苔有秀丽疏落,山水盆景的一峰一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举足轻重的,要全盘考虑,马虎不得。如果能“搜尽奇峰打草稿”,制作起山水盆景来,胸中有千山万壑,自然能够达到完美的境地。

4、配种植物与配置小景

山石盆景的石山制作完毕以后,还要着手种植一些草木,嵌上一些苔藓和配置一些人物,小鸟、亭台、房屋、小桥、小船等,用以点缀,使石山变幻无穷,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

配种植物和配置小景,不但要符合山石和草木的比例,还要注意色彩的和谐,不能任意安放,而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分布。在山石的缝隙、阴暗面和山脚的地方栽植一些常绿的小草木、青苔、以及配置必要的人生、舟楫、桥梁、亭、榭等,以丰富山水盆景的内容,增添生活气息,使内容和形式达到调和统一。

5、山水盆景的保养

山水盆景因泥薄、水浅,植物幼嫩,在保养上要倍加小心。为了便于植物生长,平时应放在半阴阳、向南通风而又方便观赏的地方。夏季气温高,不宜久晒,必须遮挡烈日,以免附石的幼小植物旱死。

山水盆景不但要确保盆中不能断水,而且要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洁;硬石盆景还要在山石上经常淋水,使山上的植物不缺水,以保持青苔和草木的青翠。如植物生长旺盛,同样要进行修剪、整容。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自制泡沫盆景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自制泡沫盆景 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军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张倍毓

自制泡沫盆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活动二 活动设计: 鉴于小学生相关知识缺乏,我们将学习重点放在制作技能上。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泡沫塑料的特性,从环保出发,并且认识假山盆景,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进而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和兴趣。利用图片,简单介绍制作盆景的常识。 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盆景,学习和掌握制作盆景的一般操作技能。突出培养学生“情趣高雅的审美能力,敢想敢做的创新能力,学用结合的动手能力,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泡沫塑料的特性及其用途。 2、让学生在设计中,增强合作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艺术创造的过程,培养创意设计、策划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观察感悟中,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活动重难点: 掌握制作盆景的基本方法,制作出有意境、特色的盆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盆景实物和相关图片。 学生:了解有关盆景及树形态和造型的常识。

美工刀、画笔、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主题,欣赏交流 1.引导学生欣赏盆景图片,初步感受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和造型。 2.学生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所在。 (1)小组交流,师生畅谈。 (2)课件文字展示:盆景是植物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形象思维艺术,也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于一体的精神文化。 3.欣赏示范作品。用铁丝、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种树的造型。 (1)比较后面的盆景和前面所看到的盆景的共同点和差别。 (2)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盆景中的树木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发现材料:泡沫塑料、细铁丝、彩色橡皮泥等材料。 4.出示课题:自制泡沫盆景 二、学习新知 1.欣赏图片与讲解:松柏直立挺拔 柳树婀娜多姿 枫树色彩艳丽 2.学生讨论、交流 (1)山水、陆地、岛屿怎么摆放在盆景里最好看? (2)用哪种颜料上色?

二十九美雅景绣的山水盆景

以山水为主体,表现自然景色为内容的盆景,称山水盆景。中国山水盆景,是祖国大好河山,丘壑林泉的艺术再现,是大自然锦绣风光的缩影,它具有高雅优美的意境。 在我国,山水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黄帝赏玉的情景;还记载舜把黑玉制成“玄圭”(工艺品)送给禹,禹规定各地贡品中有“怪石”一项。可见,早在4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玩玉、赏石了。1983年,在江苏武进

山水盆景的造型 山水盆景的造型,以其峰峦的多少和聚散形式,分为五种形式:独峰式、双 合理布局、

立意:创作山水盆景要有一个主题,也称立意。山水盆景是一种移天缩地的高超艺术,要创造出“烟波浩荡连千里,风物凄情似十洲”的意境,一是必须经历名川大山,做到胸有成竹;二是必须开采、收集大自然中盆景艺术素材,如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秀,以及江南秀色、太湖烟波、洞庭橘熟等等。 选石: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必须因石立景;二是因景选石。因石立景是根据石料的种类、形状和色泽等创作意境。如青翠的英石、晶莹的昆石可表现江南水乡春色;刚劲的松化石可表现巍峨的北国风光。 加工:加工的一般方法可分锯截、雕琢、胶合三步。 布局:布局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关键性一步,它包括处理各部分的大小比例、远近虚实、山石与水面的关系。一般先立主峰,再选次峰,山脚线宜曲折。注意发挥艺术空间上以小为远,以大为近的艺术效果。 种植:要严格掌握植物的大小、高度、形态以及山石的比例;在树种选择上,要终年常绿、棵株矮壮、生长缓慢、易于管理的品种。如罗汉松、文竹、福建茶等。 铺苔、点缀、养护:铺苔藓既能存蓄大量水分,又是绿化盆景的一种手法。还要采取切依材料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

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 制作山水盆景,除要具有地形地貌和山水盆景艺术的表现方法等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具体的制作技巧,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创作出高水平的盆景作品。 观选石料 观选石料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因石立意”,即在仅有一块或几块石料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石料进行创作,表现主题。“因石立意”要充分发挥石料的长处,避其短处,把具有自然纹理和丘堑、外形美观的一面作正面,形态较差的一面作背面。如有几块松质小石料,难以制作出挺拔险峻的山水盆景,则可用来制作平远式山水盆景,表现江南山青水秀的风光。“因石立意”所表现的意境常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业余盆景爱好者因石料较少,多为“因石立意”,然后再进行创作。另一种是“因意选石”,在石料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此种方法。如在游览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之后,深为祖国壮丽河山所激发,或读一首’好的诗词而受到启迪,有了创作的欲望,然后根据立意去挑选石料。例如,欲制作表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雪山情景的山水盆景,最好选用浮石、宣城石或珍珠岩等材料,以便很好地反映冰天雪地的山峦风光。如欲制作表现陡峭石林风光的山景,应选择斧劈石或煤石等细长条状的石料。 在大堆石料中挑选山石时,首先要挑选好主峰的石料,然后再挑选与主峰形态、色泽、纹理、质地相协调的较小石料。在选石时,注意挑选具有“瘦、漏、透、皱”的山石,以便生动地表现山峰的各种形态。 下面将具有这几种形状的石料及其加工方法与用途分别介绍如下: (1)瘦。瘦型石概括地说,就是有棱角的长条状石料。瘦型石可布置成壁立当空、孤峙无倚的姿态,看去有亭亭玉立之感。瘦型石能充分显示山峰的峻秀挺拔、崔巍雄奇,臃则反之。 (2)漏。漏在山水景物中指倒挂于山体的部分。漏的位置一般在岩洞中或悬崖峭壁突出处‘漏可增加山水盆景的美感。在松质石料上,可用锯截和雕琢的方法做倒挂。锯截前,先观察好石料,确定是否宜做倒挂和做倒挂的位置,如果适合做倒挂,在下锯前先按预定位置划出锯截线,依线下锯。锯后如有不理想处,可用钢锯条、小刻刀或小铿再进行加工。加工时动作要轻,并把倒挂部分向上,否则倒挂部分易断。用硬质石料做倒挂,多在悬崖峭壁处用水泥胶合上一块瘦型石,胶合上去的石料形态必须和峰峦协调,否则不美。胶合处水泥外露部分的痕迹,可撒一层山石粉末遮盖。 (3)透。透是要求石料上有洞穴,可以透过视线。透,除能使山水盆景更加美观外,还能起到调整重心的作用。如山石一侧过实,使主体重心不稳时,可在过实部分凿洞,以达到平衡,同时也做到实中有虚,解决了虚与实之间的矛盾,使虚实结结合恰到好处。 (4)皱。皱是指山石上的纹理。它如同衣服上的皱榴,皱而有律,繁而不乱。现置于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就是表现这种形式的代表作。山水盆景常用的皱法有以下五种: A斧劈皱。这种皱法大都用来表现高耸的山峰,适合于较硬的石料,其形状好像是斧劈刀砍后留下的痕迹,有的纵横交错,形似乱柴。 B披麻皱。这种皱常用来表现不太高的山峦。最好选用质地疏松的此种石料。 C卷云皱。这种皱宜表现苍老的山峦,以松质石料为宜。 D荷叶皱。这种皱似经雨水冲刷,石沟深陷,犹如荷叶的筋络。 E折带皱。这种皱主要表现成岩山岳,特别是崩断的斜面,其转折的地方根自然,就像折带一样。有的石料自身便具有天然的折带皱形。 (1)斧劈皱(2)披麻皱(3)卷云皱(4)荷叶皱(5)折带皱到商店购买石料时,如能找到瘦、透、皱、漏俱全的石料当然最理想,但通常难以找到,具备其中1—2项也就可以了。一般来讲,长条状石料比圆形石料更便于造型,加工时浪费也少。在选购吸水石如芦管石时,最好选择其质地属中等硬度又能吸水的石料,石质过软过硬都不好;石料软,吸水性能虽好,但质地不坚韧,在加工和搬动时容易破碎;石料过硬,吸水性能差;做成山水盆景,下部湿而上部干,也不美观。同时还要考虑加工问题,硬质石料因其质地坚硬难以加工。一件盆景的优劣,同选石的形态、质量有很大关系。如果石料选择得好,不但加工省时省力,石料浪费少,而且自然情趣浓厚,有时甚至不用雕琢,只把底部锯平,再配几个小山峦,就成为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 在制作山水盆景时,是先铝截后雕琢,还是先雕琢后锯截,各人的习惯不一样。一般来说,如果先锯截后雕琢,就要求制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技术和对石料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否则一旦雕坏,就难以补救。如果先雕琢后锯截,一旦雕琢失误,还可随机应变予以补救。 1.锯截一块或数块石料不经锯截就能制作山水盆景,那是非常罕见的,所以锯截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功之一。要锯平山石底部,应先确定正确的锯截线。锯截线常用水浸法确定,即把要锯掉的那部分山石浸入水中,然后迅速把石料拿出,水浸的痕迹,用粉笔围绕石料划一条线。锯截时把石料放倒,沿线垂直向下锯,大块石料要从几个方面锯截方能把石料锯开。要把锯拿稳拿直,如锯条稍斜一点,锯截后的误差就大了。锯截较硬的石料时,应边锯边加水,不使锯条温度过高而减慢锯截速度。同时要注意尽量不损坏石料边角,因为边的美在山水盆景中是至关重要的。锯截后如底部不太平,可用砂轮磨平或在水泥地面磨平,一般不要再锯,因为再锯峰峦将变矮,也不一定能锯平。如截小块松质石料有些质地坚硬的石料,特别是大块硬质石料,锯截比较困难,可用加热法分开。加热法是将石料放在火上烧烤到一定热度,迅速离火,放在地上,立即向石料上浇冷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石料在纹理处产生裂痕,再轻轻敲击或轻摔,

06教案 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的工艺流程

《盆景制作》 教案06 课时名称:第六章山水盆景的工艺流程 授课时间第18(16)周 教学资料《盆景学》彭春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article/detail.asp?t_id=2911 中国花木大王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yuanyi/Categorylist-11-18.html中华园林网盆景奇石> 盆景 艺术 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南山盆景基地湖北省大悟县南山盆景养护基地 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 盆景之家 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 中国盆景网 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bbs/ 盆景中国 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bbs/index.php 盆景艺术在线论坛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树坯选择的标准和方法;熟悉并掌握盆景树坯造型和攀扎的基本技法。 知识、能力培养要点熟悉并掌握树坯选择的标准和方法、盆景树坯造型和攀扎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盆景树坯造型和攀扎的基本技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提问、启发、讨论 教具CAI课件、白板笔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组织教学:(2min)检查出勤人数及假条。点名 复习:(5min)提问1. 盆景的含义及分类 导入新课:(3min)通过上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盆景创作的基本规则。下面

我们就学习树木盆景的工艺流程。 新课内容 第五章树木盆景的工艺流程CAI课件 一、树坯选择(5min)图片讲授 1.枝托的起点和出枝角度 山水盆景制作 佚名文章来源:中国花木大王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9-17 ?作者: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1、石料的选择 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国地大物博,山石的种类繁多,常用的山石约有三十多种,基本上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质的则质地坚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 (1)砂积石

浅谈山水盆景艺术在园林绿地中的运用

浅谈山水盆景艺术在园林绿地中的运用 XX年世界盆景大会提出“传承文化、亲近自然”的主题,而园林绿地是人们生活中的自然空间,是人们工作之余,舒缓压力,愉悦身心的场所。因此,园林绿地的建设已普遍成为城市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自古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就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典型的城市,如扬州就有“两岸杨柳都傍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建设布局。完美地诠释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真谛。山水盆景采用自然山石材质,将山水、树木、花草的自然美,浓缩于一个小的景观,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而将山水盆景的创意与制作,借鉴运用到开放的园林绿地环境建设中,不但丰富了园林绿地的休憩功能,更为人提供了文化的享受。结合自身实践以及工程实例,通过对山水盆景写意手法和技艺的分析运用,营造园林绿地山石、树木、花草,试解将山水盆景“小中见大”的精致有机嵌入园林绿地,而成万里之景。以期创作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画城市。 山水盆景利用大自然中的普通石料,经过艺术构思和技术加工,创造移天缩地的山水景观——有峻峭挺拔、壁立千仞之势;有山峦连绵、景深意长之幽;有玲珑精巧、水穴洞

天之奇。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园林绿地的环境质量与艺术品味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的主入口、花园别墅、主题公园等一些主要景点,常以花草树木为环境基础,利用山石材料,用山水盆景组合的手法和技艺来布置组合园林景观,突出主题。因此本文围绕上述节点,突出山水盆景艺术在园林绿地中构思立意、造型布局、景点的运用。 一、构思立意 制作山水盆景要先构思立意,打好腹稿,做到意在笔先。可先定下创作题目,再定采用何种石种,确定布局形式,如何突出主题。 在大自然中,由于石种纹理、色彩以及产地的不同,导致石料形象各异、姿态万千,这就需要制作者根据石料天然姿态、因材制宜,确定应该表现什么主题,充分利用石料某一部分的天然美,并把握石料的质地、色彩、纹理等特征,因材立意造型避免过多的人工造作和暴露加工痕迹。由此可见,立意的基础就是选材,如用锋芒挺秀的石料,着意表现峭拔奇峰的近山水景,用剔透嵌空的石料,作虎穴龙潭,用圆滑浑厚的溪水石着意表现烟波浩渺的远山水景,就恰到好处,稍作加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二、造型布局

【教案】七年级劳动技术:专题四 第一单元 山水盆景的造型布局

专题四山水盆景 第一单元山水盆景的造型布局课题 教 学 目[来源:学科网ZXXK][来 源:https://www.doczj.com/doc/973611833.html,] 标

1.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 各种款式的特点及其布局要求 讨论法、图片、实物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新授 展示盆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作品? 对是盆景,那么什么是盆景?有关盆景的知识有 那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 出示思考与探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 文: 1.为什么是盆景? 2.盆景的分类? 3.山水盆景常见款式? 4.山水盆景款式设计? 学生阅读课文后逐一提问,学生回答。 一. 盆景的概念 盆景是将自然与艺术美融为一体艺术形式, 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有“无声的诗”、“立 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等美誉。 盆景起源于我国,发扬于日本,目前已成为 世界艺术。 二. 盆景的分类 树桩盆景、花果盆景、竹草盆景、山水盆 景、壁挂盆景、组合盆景和石玩等多种。其中山 以观看图片 的方式引出 学习内容, 打动学生, 使他们产生 愉悦的学习 体验,进而 激起探究的 欲望。 通过阅读课 文,进行讨 论探究,让 学生们自己 去找到问题 的答案,而 不是老师一 味的告知, 有利于培养 学生观察能 力、动脑思 考能力,进

水盆景,主要用来表现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常见的款式有是: 1.偏重式盆景 偏重式盆景的布局,一般为两组。一组比较高大,是盆景的主体。另一组比较矮小,是盆景的客体,用来衬托主体。 偏重式盆景按主景与客景体量的差别,在盆钵中的位置,山石占盆面的多少及所表现的深度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主景、客景体量差别较小 第二种,主景、客景体量差别较大 2.开合式盆景 开合式盆景有称为全景式盆景。就是把远景、中景和近景三部分集中于一个盆钵之中。开合式盆景一般由三组峰峦组成,三组峰峦的大小、形态要富于变化。见图 3.独峰式盆景 又称孤峰式,因其所表现的景物多在近处,故又称近景式。观赏这种盆景,常常感到景物很近,山势高大挺拔,山峦、青苔、草木及其他配

插花艺术与盆景_在线作业_2--206

插花艺术与盆景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 1. (5分)盆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A. 盆栽 ? B. 赏花 ? C. 盆栽和赏石 ? D. 赏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插花艺术与盆景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现代花艺强调的是( )。 ? A. 发展 ? B. 继承 ? C. 创新 ? D. 传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插花艺术与盆景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 (5分)苏派盆景老干虬枝,清秀古雅。以()传统造型为主。

? A. “六台三托一顶” ? B. “蓄枝截干” ? C. “一寸三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插花艺术与盆景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岭南派盆景自然、苍劲,飘逸豪放,创造了以()为主的构图技法。 ? A. “蓄枝截干” ? B. “六台三托一顶” ? C. “一寸三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插花艺术与盆景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我国适合培养树木盆景的植物种类是很多的。一般多选用木本植物做成盆景,树木选择标准()。 ? A. 树蔸怪异 ? B. 抗逆性强 ? C. 悬根露瓜 ? D. 枝细叶小节短

? E. 耐移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插花艺术与盆景 展开解析 答案 A,E,D,C,B 解析 2. (5分)盆景艺术是个综合艺术,它综合了()。 ? A. 绘画艺术 ? B. 文学艺术 ? C. 园林艺术 ? D. 雕塑艺术 ? E. 园林栽培艺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插花艺术与盆景 展开解析 答案 B,C,A,D,E 解析 3. (5分)盆景艺术的意境有以下四个特征()。 ? A. 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 B. 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 ? C. 意境具有诗情画意 ? D. 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 ? E. 意境中包含着作者的情感 纠错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 目录 山水盆景的分类 山水盆景制作 编辑本段山水盆景的分类 水盆型把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 旱盆型浅盆中有山石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点缀在山石上. 水旱型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而另一部分是水。 编辑本段山水盆景制作 山水盆景是以观赏岩石为主的一类盆景。制作山水盆景,首先必须进行艺术构思,确定主题,然后按照山石的天然气质,取其全部或局部适宜造型的石料,并以植物及必要配件进行人工雕琢,配置成假山。将奇峰异峦、高峡飞漾、百嶂千峰、洞幽奇景等自然景色,浓缩到浅盆中,盛在几案上,俨如一幅立体山水画,使人如临碧波绿水之前、名山大川之间,意趣盎然。 1、石料的选择 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我国地大物博,山石的种类繁多,常用的山石约有三十多种,基本上可分为松质和硬质两大类。松质的吸水性好,容易加工雕琢造型;硬质的则质地坚硬而不吸水,不易加工。不管松质或硬质山石,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料必须具有天然纹理、色彩以及形态自然等特点。 (1)砂积石 砂积石呈灰褐色或土黄色,因产地不同,不但色泽有深浅之分,而且质地的松硬程度也有差别。一般来讲,砂质石质轻而松,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雕出各种形态的峰、洞、岩以及纹理等,还因其吸水性好,栽种植物易于生长,因此,这种松质石是制作山水盆景最常用的石料之一。但这种石料也有缺点,日子久了容易风化。这种石多产于浙江、安徽、四川、河北、山东等地。 (2)芦管石(也称麦秆石) 芦管石同砂积石的质地、颜色及产地基本相同。芦管石有粗有细,有天然形成的管状小孔和奇峰异洞。选取该石时,应取其自然、完整的部分,稍为加工便可成型。但加工时要特别小心,否则芦管断裂便影响自然美。 (3)浮石 浮石是玄武岩的一种,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颜色有灰、灰黄、灰白等色,质地疏松,内部有较均匀的小孔,能浮于水面,吸水性好,用小刀可随意雕刻出各种形态。此石产于东北的吉林长白山以及黑龙江等地。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二)山水盆景 1.山水盆景的定义 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 2.山水盆景的类型 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 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1)水盆景 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水盆景,盆中有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水,水中有时还养有小鱼。 (2)旱盆景 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旱盆景,盆中没有水。常利用盆面的平整、光泽或反光来象征水。 (3)水旱盆景 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

整的景观。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水旱盆景:盆中预留有一定的位置可以存放水。这类盆景常表现江岸的景色。 不论哪一种山水盆景都必须配植草木,否则盆景就缺乏生机,即使水盆中的石山,也必须配置树木,不然就成了一般的工艺美术品或石玩。 3.山水盆景的形式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风神各异的山水景观。而山水盆景正是这种自然景观的艺术缩影。这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不同的布局造型,变化处理,盆中的景物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式特点。 根据山峰数量的多寡可以分成:孤峰式、双峰式、群峰式、散置式等;

《盆景与插花艺术》复习题

《盆景与插花艺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插花文人花新娘捧花粘贴心象花组群插花韵律生花阶梯婚礼花车鹿角枝飘逸枝树木盆景盆景花草盆景附石盆景盆景无土栽培盆景欣赏 盆景意境 二.判断并该错(正确打√,错误打╳,在错误处的下方划线并改正) 1.插花的发源地是中国。(╳) 东方插花或中国和古埃及 或西方插花的发源地是古埃及。 2. 日本的花道最初是由中国唐代佛教供花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的。(√) 3. 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美,讲究意境,选材繁多,色彩艳丽。(╳) 简洁淡雅 4. 中国插花起源于佛教供花。(√) 5. 在花材搭配时,松枝搭配香石竹比搭配菊花更适宜。(╳) 菊花比搭配香石竹 6. 生花意为生长着的花。构图简洁,造型优美,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姿与色彩。(√) 7. 鉴赏插花作品时,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优美和安静。(√) 8. 父亲节常以送红掌、香石竹、百合等花材为主。(╳) 黄色月季和向日葵 9. 欣赏盆景时可从盆景的具体景象、意境与情感、形式与技巧等方面进行鉴赏。(√) 10. 日本的花道最初是有中国唐代佛教供花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的。(√) 11. 文人花的主要风格特点是自然活泼、轻巧别致、富有雅趣、潇洒奔放。(╳) 自由花 12. 在处理花器与花材之间的关系时,应以花器为主,花材为辅。(╳) 花材为主,花器为辅 13. 心象花借花表现作者返璞归真、与世无争的心理和胸怀,自由自在地抒发人的个性和情趣。(╳)自由花 或主要注重情感的表现,借花抒情,以此表达作者的心愿和情感

14. 婚礼花车整体效果要色调明快、造型简练、高雅华贵。(√) 15. 在公共场所及专题插花展览的室内布置时,应力求华丽喧闹的设备和色彩。(╳) 切忌 或简洁朴素,浅淡素雅 16. 色彩的设计包括同色系配色、近似色配色、对比色配色。(╳) 同色系配色、近似色配色、对比色配色和等距色配色 17. 在处理花器与花材之间的关系时,应以花器为主,花材为辅。(╳) 材器 或辅主 18. 在花材搭配时,野生植物花材适宜搭配娇艳的花朵。(╳) 不适宜 19. 在选择花器时,尽量选用花器色彩与花材色彩相同或相近。 (╳) 避免 20. 选择彩度较高的花色能使插花作品鲜明生动,但要避免单调和刺眼。(√) 21.制作开合式盆景,一般把近景、中景各置于盆的两端,在盆后放置一组远山。(√) 22. 起源于中国的盆景于盛唐和宋代传入日本,经由日本传入欧、美等地区。(√ ) 23. 红枫类盆景树木在夏初将老叶摘去,秋后发出嫩叶更艳丽。(╳) 夏末 24. 宋代是中国盆景艺术的鼎盛时期,同时通过文化交流传入日本人。(╳) 唐 25. 盆景中“以小见大”是靠尺度合适来实现的。(╳) 或“疏密得当”比例关系 26.“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玩,树活则灵”,讲的是静中求动的道理。(√) 27. 山水盆景选石标准中,“漏”是指石料上有洞穴。(╳) 透或倒挂于石体的部分 28. 蟠扎和修剪是树木盆景造型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29. 聚散式盆景,景物从盆的一端向另一端蜿蜒伸展,构成长长的延绵状山脉。(╳) 延绵 或山峰数目较多,有聚有散,有大有小,并且山峰与山峰成分离状布局 30. 盆景选配几架时,首先应做到同形同配,即圆盆配圆几,方盆配方几。(√)

教大家制作简易山水盆景

教大家制作简易山水盆景 爱好园艺的朋友,在种花养草之中,自然也想持弄几盆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来愈加丰富自己的业余闲暇生活。树桩盆景是需要有活的树本来做,且需一定的年限来持弄,不好自己培植,大部分人都是在园艺市场购置。而山水盆景,除了用名贵之石,石材还是比较容易得到,制作山水盆景的关键,我认为是个人对自然风光观赏艺术的表现,置景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或置换,以表现个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即不受材料制约的因素多些,更能表现自我创造力。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小工艺方式,材料容易搞,又不多花钞票,自己动手创造美的享受,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与生活、工作和学习,以及事业都是有益的。我们自己做的,放在自己家里,特别是家里有院子或阳台大的,做好后放在露天处,过一段时间长了青苔和小草,更加逼真好看,如果做的多了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也可以拿到园艺卖些钱。 我现在介绍的这种山水盆景制作方法,就举例就地取材的一种。你只要感兴趣,一座妙趣横生的山水盆景很容易从你的手下诞生。 一、工具:钢锯条、平头镙丝刀、美工刀、铅笔刀、摄子、缝纫针、颜色、502胶水 二、材料:炉碴(即:火电厂、锅炉房排出废弃的大块炉碴)大小几块、山水盆一只(园艺市场有售,长方、椭圆形的都可以,自己用一块大理石板材作也可)、水泥少许、细砂少许、粘土(这些随便一个建筑工地都可以搞到)、木质好的圆形铅笔一支、火柴一盒、旧木筷子一双。 三、制作方法:没做山水盆景之前,要先根据自己想象的一种山水景致来选拣石材,应大致有山形的形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适合制作的材料,甚至也可以用人造石(水泥),朽木, 木炭,煤渣代替. 山的制作是先把大小石材的底部小心锯平(锯不平可于以后用水泥座平),然后,用平头镙丝刀按自己想象小心地雕刻出大小山形(山水讲究奇,如果所选炉碴自然成趣,就不要再做大的加工)。把成形的大小炉碴沾水泥浆,拌水泥时最好根据石材的颜色加些颜料,这样就可以在粘合处做得天衣无缝。粘合好后放一边待凝固 现在作景致点缀品: 山水盆景中的摆件安放应做到“因景制宜”何处宜置亭,塔,舟,桥,都要根椐景物的环境主题需要,如山脚处宜居人家,可置屋舍,水湾平滩处可作渡口,宜摆舟船,至于这个人是撑船还是垂钓由你自已决定。溪沟上跨设小桥,山腰处置凉亭等。另外在安放摆件时,还要注意大小比例关系,以少胜多。摆件可以到园艺花鸟市场买。 现在开始摆盆。山水盆景的摆盆,关键是要使盆中山石间摆出远近、疏密、主仆等透视关系,你可以多摆几次不同的方案,满意为止。大致景致形成后,就可以进行点缀了,除了凉亭小船外,也可以用钥匙链儿和火柴作悬索桥,用空地潮湿处的青苔贴在山石上作草皮显示山的葱翠,还可以在山脚某一处用粘土填充后植入文竹作为山林树木,如果用吸水好的石材作的山石具有良好吸水性,上面敷贴的青苔是可以成活的。至于还要怎么点缀山水盆景就由自已设定。

艾青《盆景》赏析

艾青《盆景》赏析

《盆景》艾青 好象都是古代的遗物 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 主干是青铜 枝桠是铁丝 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 在古色*古香的庭园 冬不受寒 夏不受热 用紫檀和红木的架子 更显示它们地位的突出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早已失了自己的本色*

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 受尽了压制和委屈 生长的每个过程 都由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摆一布不能自一由伸展一部分发育 一部分委缩 以不平衡为标准 残缺不全的典型 像一个个佝偻的老人 夸耀的就是怪象畸形 有的挺出了腹部 有的露出了块根 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

芝麻大的叶子 表示还有青春 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 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声音 ` 但是 所有的花木都要有自己的天地根须吸收土壤的营养 枝叶承受雨露和陽光 自一由深展 发育正常 在天空下心情舒畅 接受大自然的一爱一抚 散发出各自的芬芳

如今却一切都颠倒了少的变老 老的变小 为了满足人的好奇 标榜养花人的技巧 一揉一可饶之可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或许 这也是一种艺术 却写进了 对自一由的讥嘈 扭曲的灵魂 ──《盆景》赏析 郭宝臣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这是《盆景》中的诗句。读着这些诗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 十年动乱,凡是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那是怎样的年代呵!国家的经济、文化不仅遭到严重摧一残,几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遭到了摧一残,人一性一*被践踏着,灵魂被扭曲着,这真是一场空前的民族的灾难。 诗人经历过这场灾难,他的痛苦不亚于任何人。对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他早就想揭露,他早就想控诉,可是,那时他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被剥夺了写诗的权利。诗人这种欲发而不能的痛苦,恐怕要比别人深重多了。这种种痛苦在诗人心中积淤着,等待着喷一发。 重见天日之后,1979年,诗人参加作家访问一团一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花圃的时候,诗人看到了盆景,这盆景一下子触一动了诗人的心灵,诗人在当时就迅速记下了自己的感受,后来一经过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的特点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的特点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其审美效果的获得受制于诸多因素。 盆景欣赏的前提是盆景,作品本身的优劣直接制约着欣赏活动的成败。欣赏盆景,首要的一条就是盆景本身必须有景可赏,这样才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兴趣,才会吸引观者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盆景作品。古人“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蕙风词话》卷一)这值得盆景欣赏者借鉴。只有那些“意境绝佳”的盆景作品,才更耐人寻味,趣味无穷。 由于盆景欣赏的效果是盆景与观者双向交会的结果,因此,除了上述这一点,欣赏者本人的素质也很重要。由于他(她)在欣赏过程具有主体性作用,欣赏者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趣味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欣赏的效果。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其产生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诗话、画论及造园艺术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对于这样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欣赏者本人假若缺乏良好的中国文化素养,欣赏时不能够调动各种文化知识和审美经验,是难以较好地理解和把握盆景的意味的。如果欣赏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盆景艺术,还应当在历史主义的 审美原则指导下,调动有关的民族知识和历史知识,把它们和特定的盆景艺术创作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理解,这才有较为深入的审美效果。 在具体欣赏时,“观”的阶段要“穷形尽相”,体察人微,方可在各种感受的互相融合中产生丰富激烈的情感活动,使美感得到升华。在“品”的阶段,则要求“澄怀味象”,这里的“味象”,对盆景欣赏来说,就是指品味盆中景象,是欣赏者根据自 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情感等,运用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

去扩充、丰富盆中之景,领略、开拓盆景意境的过程,此如上文所述。而此处的“澄怀”,即澄彻胸怀,摒尽杂念,则是欣赏盆景前理应做到的心理上的准备。 盆景是一种特殊的园林艺术,欣赏时也与园林有不同之处。园林再小,欣赏者总是身I艋其境地游览的。可盆景再大欣赏者也只能身在其外,这就更需要欣赏者“心入其中”了。欣赏者只有去除~切尘世的俗念,超脱于一切功利得失考虑之上,保持一种“虚以待物”的心境——审美的心境,才能在审美主体与盆景之间建立一种审美关系,才能产生美感。要不然,“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牡丹亭·惊梦》)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对于中国盆景艺术,只有多看多赏,“好句频读”,多多进行欣赏实践,才能不断积累盆景审美经验,提高盆景鉴赏水平。就整体来说,盆景美感是逐渐增长的。

中国五大流派盆景艺术欣赏

中国五大流派盆景艺术欣赏(多图) 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盆景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体现出园林之美。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 我国幅员辽阔,因为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流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持续出现新的流派,形成百花竞艳的大好局面。就传统的五大流派来说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后三派过去统称江南派)等。 岭南派盆景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 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创作题材,或师法自然,或取于画本,分别创作了秀茂雄奇大树型、扶疏挺拔高耸型、野趣横生天然型和矮干密叶叠翠型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树木盆景;又利用华南地区所产的天然观赏石材,依据“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画理,创作出再现岭南自然风貌为特色的山水盆景。岭南派盆景多用石湾陶盆和陶瓷配件,并讲究景盆与几架配置,题名托意,体现了“一树二石三几架”的一树效果,成为我国盆景艺术流派中的后起之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山水盆景实验报告

实验二山水盆景制作 姓名___班级__学号_ 指导老师_蔡建国_实验时间_2010.11.26__得分_____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掌握山水盆景制作的步骤和要求,熟悉不同石材制作盆景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器具 实验材料:石材、石盆(云盆)、培养土、水泥、钢筋 实验器具:钢锯、云石机、打磨机、小山子、晒水壶、凿子 三、实验步骤 1、精选石材 在已确定山水盆景立意的基础上选用石材时,首先选择主体石,因为它是构成盆景的主体。主体确定后其他客体和衬体材料选择都要以主体石作为依据。来确定石材的大小、高低、质地、纹理、形状,以及颜色等。选择软石类如砂积石作主体石时,应选与立意要求相一致,而且易于加工的石材,最好不选用圆形或扁平质薄者,对石质过松或过硬的也不宜选用。这是因为不利于造型和加工。选择硬石类如斧劈石,不成片状结构或无法加工成片状者,或过于疏松易碎裂者均不要选用。 要根据盆景制作的立意和构图要求选用石材,根据制作盆景的大小选用石材,如制作大型盆景就要选大料,制作中、小型盆景就要选用中、小石料。如制作瀑布飞泉的景观,就要选用竖向具有白纹的石料;如制作晚霞的景观就要选用带有红色的石料;制作雪景就应选用白色的石料。一个盆景作品中不仅是由一块石料构成,可能由数块石料组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选石时一定要石种一致,纹理形状一致,质地粗细一致,颜色深浅一致。选择石材的大小、高矮都应比立意构图要求大一些,从体量上讲要高点、宽点、厚点。要留出加工制作的余

量。 另外,选择材料时,也可因材立意,根据石料的形状、质地、色泽来确定 制作的内容, 可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和保持天然的形态适当加工,确定哪块石料宜作峰,哪些宜作峦,哪些宜作主山,哪些宜作配景等。根据现有石料依势审度,综合考虑确定立意,进行制作。 2、盆面布局 盆景的布局,要突出主题,做到层次分明,这是盆景制作成败的关键。如要突出主峰,则主峰必须高耸,群山环抱,起到烘云托月作用;如要表现群峰之美,山岩就不能齐头,须有参差高下,错落有致,视之犹如扶老携幼,相互顾盼。并考虑远近之形,求得大小协调。山有三远:山下仰山颠,色彩清明,有突兀感,谓高远;山前窥山后,色彩重晦,有重叠感,谓深远;近山望远山,若明若暗,有缥缈感,谓平远。待形、位确定后,须穿凿景物,摆布高低,常言道:“山籍树而为衣,栩籍山而为骨”;“石本顽,树活则灵”。在配置花草时必须遵循“树不少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见树之精神。”从民族传统格式和欣赏习惯出发,山石盆景中配置的树,其枝宜左长右短,山石趋势则应上重下轻,使山石精神兀立,高低栽插,上下相偎。 盆景的布局,还须有强烈的对比。所谓虚实、动静、肥瘦、起伏、疏密、显隐,相互制约,互为转化。以虚实而言,做到虚实相间,恰到好处,使景物保持稳定,危岩险崖,确保重心。对水面、空间等虚处,则保持虚中有实,实中求虚,互为呼应。如要表现一座主峰,则可让众山拱伏,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一近一 远,显示主峰的突兀。在辽远的水面,可置礁石或 白帆点点,这样,既避免 了过分的空旷感,又使虚 处不显得乏力。如系一块 孤赏石,其峰、涧、洞、壑,则应做到不崩漏,不 紧沓,石色秀润,纹脉相 连,富有瘦、透、皱、漏 的特点。 3、石材锯截、雕琢 山水盆景平面图 1:10

第十三章 山水盆景制作

第十三章山水盆景制作 第一节山石材料与制作工具 一、常用山石材料 (一)软石类 1、砂积石别名水秀石、吸水石、透水石。是泥沙和碳酸钙凝聚沉积而成。多呈土黄、红褐色。质地不均匀,含碳酸钙多的部位较坚硬,含泥沙多的部位较疏松。砂积石易于加工,吸水性强,适于雕刻大中型盆景,可造出山、崖、坡、嵴、峰等多种景观,加之青苔和小植物的生长,很富有生气。其缺点是石感不强,易破损。主产山东、安徽、浙江、广西等地。 2、芦管石别名麦秆石。乳黄、乳白至红褐色,系石灰岩内流出含重碳酸钙的地下水,在草秆、树枝表面沉积、凝结而成。常与砂积石同生一处。芦管石有粗细两种:粗者如竹秆,细者如麦秆。石形不规则,常见有芦管状、草秆状、杂骨状等,因其石高低错落,只要稍作加工,可产生奇峰异洞效果。 3、浮石别名浮水石、浮岩。是火山喷发的熔岩泡沫冷凝而成,因质轻能浮于水面而得名。有白色、浅灰、灰黄、灰黑等色,内多气孔,极易加工,能雕凿塑造各种山形。因其

吸水性好,便于青苔和种植各种小植物,极富生气。缺点是日久易风化,且很少有大料。主要产地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嫩江,以及各地火山口附近。浮石一般作小型山水盆景,最适宜制作平远的山水盆景,来表现清雅秀丽的江南风光,也是制作悬崖式盆景的常用石料之一。 4、海母石又称珊瑚石、海浮石。是海洋中珊瑚虫类海洋 生物的遗体层积而成。质轻,疏松多孔,吸水性强,易雕凿。通常用于制作中、小型山水盆景。此外,由于海母石含盐分较多,制作前需用清水冲洗、浸泡一段时间,才能附生植物。主产我国南方沿海的浅海区域,以福建、广东为多。 (二)硬石类 1、英德石因其产地在广东英德一带,故而得名。它是石 灰岩经自然风化和长期侵蚀而形成的,多为灰黑色或浅灰色,常间有白色或灰白色脉纹。质地坚硬,不吸水,大多具有很好的天然形状,石形有巢状、皱状,以多孔表面皱纹富有变化为上品。英德石坚固耐久,不易损坏,也不宜雕凿。在山水盆景中,适宜于表现奇峰怪石、孤峰、海礁等。 2、斧劈石由于石料多呈修长的形状,故江浙一带又称剑石。为页岩的一种,主要含有石灰质及炭质,是经过长期沉积而形成。由于沉积年代、风化程度以及所含成分的差别,颜色有灰黑、灰白、青黑、浅棕色变化,以浅灰不含杂质者最佳。斧劈石质地较坚硬,脆性强,吸水性能较差,难于生

盆景的陈设与欣赏

盆景的设与欣赏 1.盆景的设 对盆景设的要求必须根据设的目的来确定。其根本点就是让盆景尽情地完成向观众展示美的同时,保证盆景植物的成活与生长。由于瓦盆比观赏用盆(又称细盆、化妆盆)的透气性能好,有的树木盆景平时用瓦盆养植,展览前要根据创作目的换上紫砂盆或釉啕盆,盆面铺上青苔,与盆景协调的配石,根据造型的需要,有的还需点缀大小、形态、色泽适宜的配件,并题上景名。山水盆景平时如用粗糙或较深的盆钵养护,设前应换上汉白玉、石或釉啕盆。品位高的盆景还应配上红木雕制的几架,没有红木几架可用一般木材精工细做,还可用钟乳石、瓷墩来做几架。总之,必须让景、盆、几架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设盆景示例 ①背景整洁,各件作品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不同树种、不同款式的搭配,就连几架也应有一定变化。②盆景摆放的高低要适宜。 (1)公共场所的盆景设在宾馆、接待室、会场设盆景,一般根据需要作临时布置,必须根据接待对象和会议容,选择适合的盆景作品。要了解被接待对象的风俗习惯,尽量避免犯忌讳。例如:对以菊花作丧葬用花的国家来宾,就不能设菊花盆景。在庄重的会场上,应在较高处放置松柏类盆景,低处置以时令鲜花.盆景以点布置,鲜花以线布置,点线结合,色彩搭配协调,效果就好。

纪念堂庄严肃穆,盆景设时间也较长,可设一些象征英雄气节的花木盆景,如梅"兰" 竹"菊"铁"松"柏等。 (2)家庭盆景设居室盆景设应小而精,设地点应在视觉中心位置,一般放在迎门或临窗面的拐角处。有院落的家庭可在室外的瓷质"木质支墩上放置。节假日或贵宾来访时,应清洁盆钵配上几架,因为几架对盆景特别是小型"微型盆景的烘托效果十分显著。 家庭盆景的设同样要注意环境的色调,不要被家具"用具的色彩所冲淡。按中国古典式风格布置的房间,可在墙上挂些特意配制的中国字画,使诗"书"画"景相互协调,翰墨书卷气息更深更浓。 2.盆景的欣赏 对于一件盆景艺术作品而言,创作者是把散见于自然的美,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地浓缩概括成独特的景象奉献给欣赏者的,而欣赏者则是从具体的感性的艺术形象出发,去鉴赏和品味作品的艺术涵,并产生和获得一定的思想启迪和审美愉悦。欣赏盆景艺术作品获得的审美愉悦程度,与欣赏者自身的学识"素养"审美情趣密切相关。一般来讲,欣赏盆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欣赏盆景的自然美因为盆景是以自然物来塑造生活情景,其自然景象美的特点是十分突出的。树木花草的根"干"枝"叶在生命延续的一年四季中,用不同色彩和姿态展示其自然美;山水盆景则以其自身的颜色"质感和组成展现自然风景的美,当你步入盆景艺术的殿堂,就会发现这里是旷野疏林,那里有绝壁偃松;远观是崇山峻岭,近看有悬崖瀑布;有的如腾云揽月,有的像出水蛟龙。透过盆景的具体形象,我们看到了自然风景的自然美。 盆景的自然美 ①垂枝柏枝条自然下垂的自然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