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组织机构学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机构学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机构学复习资料
信息组织机构学复习资料

第2章信息组织概述

1.信息组织的内涵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

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

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从层次上看,信息组织包括了序化和优化两个层次,序化是基础,优化是延伸。

2.信息组织要素

●属性与序、规范和操作是信息组织的两对基本要素,是信息组织进行的依据,信息组织学科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

(1)属性

●属性反映了信息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外在属性称为外表特征,内在属性称为内容特征。

●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

(2)序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在时空中的表现,即事物发展中的时间序列及排列组合、聚类

状态、结构层次等空间序列。

(3)规范

●有序无序是针对一定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规范。

●信息组织规范主要包括:

①基本术语规范;

②有关信息技术规范(信息交换格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语言、网络标准与协议

等);

③信息组织技术规范(如信息描述规则、信息代码、信息标引规则和信息组织成

果编排规则等);

④其他相关规范。

(4)操作

●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这一操作一般是依据一定的信息资源描述处理的规范,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选择、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组织进信息资源集合和

检索工具。

3.信息描述规范

●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

传统文献著录时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都柏林核心集》则将其描述项目分为1 5个大项。题名、作者或创作者、主题和关键词、描述、出版者、其他责任者、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描述文字规范:采取的文字

●描述级别规范:详略程度

●描述格式规范:各种描述项目的次序、描述的标识、描述项目的表达形式等

4.词汇规范

●用词规范:同义规范、词义的规范;

●词间关系的规范:这些关系包括等同、等级、相关三种基本类型。

5.句法规范

●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辅助符号

①关系符号:分类组织中用:+ :( );主题组织中用:—,:②联系符号:防止错误的组配关系③职能符号:明确主题标识的句法含义④逻辑组配符号。

●句式转换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1.信息组织的原理

●系统原理

●语言学原理

●逻辑学原理

●知识分类原理

2.概念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其内涵是它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3.概念的关系

●按照概念之间是否存在共有的外延,概念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是指至少有一部分外延系统得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的类型有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等。

①同一关系,即具有相同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②包含关系,也称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在另一个概念外延之中,并且是另一个

概念的组成部分。

③交叉关系。指部分外延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交叉关系概念只有部分外延重

合,其交叉部分通常形成一个新概念。

(2)不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是指不存在共有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①矛盾关系。指外延之和等于上位概念外延的两个不相容概念之间的关系,其特

点是两者之各等于上位概念。

②反对关系。指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两个相互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

③并列关系。指一个属概念下几个不存在共有外延的并列属概念之间的关系。并

列不相容关系概念之间既有其上位类的共同属性,又是相互排斥的。

4.概念的划分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概念的外延分为若干个小类的方法叫做划分。

●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每次划分必须根据同一个标准;划分出来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

第4章分类组织

1.分类组织

●分类组织是依照类别特征组织信息对象(包括信息概念、信息记录和信息实体)的方法。

2.类目

●类目是能够准确表达信息对象内容中一组有共同属性信息的名词、概念、词组或短语。

3.类目间的关系

●类目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1)同一关系

①同义词(类名相异)

●是指一个类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

②边缘科学或两门学科为各自目的所研究的共同问题(类名相同)

●这些类目都是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内容。

●在分类表中,这种关系主要通过设立交替类目来实现。

(2)从属关系

●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在具有从属关系的类目中,被区分的类称为上

位类,亦称母类;区分出来的类被称为下位类,又称为子类。

●类目表是采用等级的形式表达类目间的从属关系。

(3)交叉关系

●概念间的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一部分相重合。

●具有交叉关系的类目称为相关类目,类目表中采用参见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类目关系,“参见”。

(4)并列关系

●概念间的并列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面的两个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在类目表中,是指由同一个上位类划分出若干个小类,这些小类之间的关系。

(5)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概念间的矛盾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在外延上互相排斥,但其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

●概念间的对立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在外延上互相排斥,但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

(6)类目的关系

●类目表的纵向联系:从属关系——上下类目;并列关系——同位类。

●类目表的横向联系:同一关系——交替类目;交叉关系——相关类目。4.分类法的类型

●分类法按照其编制的方式可以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1)等级列举式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通常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按

照划分的层次,逐级列出详尽的专指类目,并在以线性形式显示时,以缩格表示类目的等级关系。

●比较著名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有:美国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我国的《中图法》。

(2)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是一种依据分析兼综合的原则编制的分类法类型。其基本思想是:任何复合主题,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基本概念;同时,它们也可以通

过相应基本概念的组合加以表达。

●著名的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有阮冈纳赞的《冒号分类法》

(3)列举-组配式分类法

●是一种在详尽类表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的分类法。

●著名的列举-组配式分类法如《国际十进分类法》

5.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结构

(1)类目表

●类目表包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和复分表。

①基本部类

●它是依据分类法的编制原则,将反映人类全部知识的图书所作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区分。

②基本大类

●基本大类是分类的纲目,有的类目表称之为大纲。基本大类是整个类目表的第一级概括性的类目。它是在基本部类的基本上进一步展开而成的。

③简表

●由基本大类再进一步区分展开为简要概括分类表全貌的类目,就构成简表,又称基本类目表。简表一般是由三级类目组成,是整个类目表的骨架。

④详表

●在简表的基础上,根据各门学科的发展情况,图书出版情况,并结合使用对象情况,继续逐级展开,就构成了详表。

⑤复分表

●分类法一般将这些共性子目抽出,单独编列成表,供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时共同使用。这种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称为复分表。

●通用复分表,又称共同区分表,是一种供主表各大类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通常在类表的前部或后部集中编列。

●专类复分表是一种只限于在某一基本大类或专门领域使用的复分表,一般设置于相应大类之下。

(2)标记符号

●标记符号通常是数字、字母、或数字加字母的形式。只用一种符号的标记称为单纯标记,它又可以分为单纯数字制和单纯字母制。

①顺序制

●顺序制是采用若干字母或数字连续编号的方法,配号时不管类目的等级,只按类目排列顺序分配号码的标记制度。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②层累制

●层累制又称为小数制,用类号的位数来反映类目的级别及其关系。如《中图法》

●混合制是把分类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采用层累制,一部分采用数序制,两部分结合组成一部分类法。如《科图法》

④分面制

●分面制也称为分段标记制,是用若干段符号的组合来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记制度,它能显示类目的组配结构。如《冒号分类法》

(3)注释

●注释是对分类法的编制、类目的含义、使用操作等所做的说明。注释可包括编制说明、大类说明、类目注释。

(4)索引

●类目索引以类目名称为标题按字顺排列,并附以相对应的类号,用以帮助使用者尽快从自然语言角度找到类目,它是利用分类表的辅助工具,通常是以检

字表的形式附在分类表的后面或者单独成册。索引又可分为直接索引和相关索

引两类。

①直接索引

●直接索引是将分类表中的类目(也可包括一些重要的注释和实例),按照—定的字顺次序排列起来,并在每个类目的后面标明它的号码。

②相关索引

●相关索引除了将分类表中的类目、注释、实例等归纳成标题,按字顺排列外,还采用一些综合方法,将许多与这个标题有关的类目也集中在一起,以便从—

个主题去研究和寻找各个有关类目。

第5章主题组织

1.主题组织

●主题组织是按照信息对象等所反映的主题特征的异同,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这些语词能表达宽泛程度各异的概念语词和语词符号标识这些特征,通过参照系

统等方法揭示概念词间关系,并将概念语词、语词符号按音、形顺序排列来组

织信息,以便提供一种易用的面向具体事实、概念的检索途径的信息组织方法

和活动。

●主题词是用于描述、存贮、检索信息主题的受控词汇,是主题表中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最基本词汇单元。

●主题词分为单元词、标题词、关键词和叙词,标题词是先组式语言,即在主题标引前,其概念已组配好;单元词和叙词是后组式的语言,即只在正式标引

式才将概念加以组配,显然它的适用能力比先组式语言强;而关键词是不受控制的语词,是一种接近自然语言的一种主题语言。

3.标题词

(1)概念

●指经过规范化处理的,用来标引文献的词或词组,通常为比较定型的事物名称。

(2)标题词的参照系统

●标题的语义参照是标题法揭示标题之间的语义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主有单纯参照、相关参照和一般参照。

●单纯参照是反映同义关系的参照,一般用“见(see)”、“见自(see from)”来显示等同关系。

●相关参照是指两个具有等级或者相关关系而又是正式使用的标题词之间的参照,用“参见(see also)”、“参见自(see also from)”来显示。一般参照是

一种概括性的举例性参照。

4.叙词

(1)概念

●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表达文献主题的词和词组。(2)叙词的参照系统

●叙词法使用参照系统来显示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方法与标题法中的基本相似。

5. 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在文献的标题、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对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能作为检索入口的、具有关键性描述作用的词汇。常有三种形式,即题外关键词索引、题内关键词索引和单纯关键词索引。

单纯关键词索引是将从文献的正文、摘要和题目中抽出的关键词按照字顺轮流领头进行排列、没有上下文修饰的一种索引。

题内部关键词索引(Keyword in context index ,KWIC)又称为上下文关键词索引,就是把关键词保留在文献的题目之内,关键词的上下文和词序都不变。在编制索引款目时将每一个关键词按照字顺轮流做检索标目,排在版面的固定位置,并用黑体字表示作为标目的关键词,其上下文(即前后文)均随之移动位置。

题外关键词索引(Keyword out of context index ,KWOC),也称上下文索引,是单纯关键词索引的一种变体,是针对KWIC 索引提出的改进形式。其编制原理与单纯关键词索引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把文献中抽出的一组关键词同时放在题目、号码上面,轮流领头进行排列,或者是单个关键词轮流放在题目、号码前面。在这种索引款目下,不仅著录文献号,还要著录文献的题目,以便读者选择文献时参考。

6. 《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LCSH

7. 《医学图书馆标题表》

R e l a t e d t e r m

R T

C

相关叙词

相关关系 T o p t e r m T T Z 族 族首词 N a r r o w t e r m N T F 分 下位叙词 B r o a d t e r m B T S

属 上位叙词 等级关系 U s e d f o r c o m b i n a t i o n U F D

代 非叙词 U s e

U S E Y 用 叙词 等同关系 英 文 原 文

英文 缩写

拼音 缩写

中文 简称 中文名称

语义关系

●重要的医学数据库MedLine并是采用MeSH做为主题分析的根据。

8. 《汉语主题词表》

●《汉语主题词表》包括:主表、附表、范畴索引、词族索引、英汉对照索引、轮排索引

(1)字顺表

●由叙词款目和非叙词款目按字顺排列的一览表,亦称为主表。

《汉表》叙词款目样例

《汉表》非叙词款目样例

(2)范畴索引

●亦称分类索引,范畴表,是一种按照词汇所属学科或范畴编制的概略分类系统,是从分类角度查找叙词的辅助工具。

(3)词族索引

●亦称等级索引,指将众多词族按族首词(款目词)字顺组织编制的索引。(4)轮排索引

●是将词表中的叙词、非叙词按词素的字顺排列,含有同一词素的词组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表。

(5)双语种索引

一种将全部叙词及非叙词与相应外语译名相互对应,按外文译名字顺排列的索引,是通过外文译名使用词表的辅助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