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理精简版

建筑物理精简版

建筑物理精简版
建筑物理精简版

选择题:

1.构成室内气候的要素为(B )。

I.空气温度;1I.空气湿度;Ⅲ.人体产热量;IV.气流速度;V.壁面热辐射

A.I、Ⅱ、Ⅲ、ⅣB.I、Ⅱ、Ⅳ、V C.I、Ⅱ、ⅣD.I、Ⅱ、V

解答室内气候是由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壁面热辐射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环境(亦称室内热环境)。

2.在轻型墙体中,用松散的材料填充空气间层,其隔声量能提高( A)dB。

A.3~8 B.15 C.20 D.30

解答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在轻型墙体的空气间层内填充松散材料,隔声量能增加3~8dB。

hh3.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的房间里,对同一个人夏季只需穿一短袖衫,冬季则要穿一毛衣才感到舒服。除去人体生物钟的影响外,这是因为( C )。

A.冬、夏季室外温度不同B.冬、夏季室内湿度不同

C.墙壁的热辐射不同D.冬、夏季室内外风速不同

解答人对室内环境气候热舒适的必要条件是:人体产热量一对流换热量一与环境问辐射换热量一人体蒸发散热量=0。当人体温度高于周围表面温度时,人体通过辐射失热;反之,人体得热。冬、夏季墙壁室内表面的温度不同,使人体通过热辐射失、得热结果不同,则通过服装加以调整。

4.我国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将我国分成( C )个热工设计分区。

A.3 B.4 C.5 D.6

解答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的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见下表: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

分区名称

分区指标

设计要求主要指标辅助指标

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

≥145d

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

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日平均温度≤5℃的

天数90~145d

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

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

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

日平均温度≤5℃的

天数0~90d,日平均温度

≥25℃的天数40~110d

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

当兼顾冬季保温

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

热月平均温度25~29℃

日平均温度≥25℃的天

数100~200d

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

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13℃,

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

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

0~90d

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

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5.我国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将我国分成了5个气候区,分区的主要依据是( C )。

A.累年最冷月的最低温度

B.累年最冷月的平均温度

C.累年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和累年最热月的平均温度

D.累年最冷月的最低温度和累年最热月的最低温度

解答分区的主要依据是累年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和累年最热月的平均温度。

6.下列关于建筑材料热工性能的叙述,( D )是不正确的。

A .松散、多孔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蒸汽渗透系数较大

B .重质材料蓄热系数较大,蒸汽渗透系数较小

C .材料密度增加,其蒸汽渗透系数减小

D .材料湿度增大,其导热系数减小

解答 一般来说,材料的湿度增大,导热系数也随之增大。

7.为增强窗户的保温能力,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D )。

A .提高气密性

B .采用双层窗

C .提高窗框保温性能

D .增加玻璃厚度

解答 玻璃本身的热阻是很小的,单纯依靠增加厚度,不能有效提高其保温能力。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规定用吸热指数B 作为评价地面热工质量的指标,并依据B 值大小将地面分为( B )。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解答 请参见《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第4.5.1条表4.5.1,见下表:

采暖建筑地面热工性能类别 地面热工性能类别

B 值21/2[/]W m h K -g g Ⅰ

<17 Ⅱ

17~23 Ⅲ >23

10.在桌面正上方上下移动电灯时,桌上的照度和电灯到桌面的距离的关系为( A )。

A .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B .和距离成正比

C .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D .和距离成反比

解答 根据点光源产生照度的基本公式得知,某表面的照度E 与点光源在这方向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它距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称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2/cos E I r α=g ,

11.为增强窗户的保温能力,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D )。

A .提高气密性

B .采用双层窗

C .提高窗框保温性能

D .增加玻璃厚度

解答 玻璃本身的热阻是很小的,单纯依靠增加厚度,不能有效提高其保温能力。

12.为了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而在玻璃上涂贴的薄膜特性应为( A )。

A 、容易透过短波辐射,难透过长波辐射

B 、容易透过长波辐射,难透过短波辐射

C 、对长波和短波都容易透过 C 、对长波和短波都难透过解答 太阳辐射大部分为短波,室内环境辐射为长波,要充分利用太阳热辐射进入室内,并尽量减少室内环境向外辐射散热,即形成温室效应。

nnnn13.下面材料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最大的是( C )。

A .青灰色水泥墙面

B .白色大理石墙面

C .红砖墙面

D .灰色水刷石墙面 解答 查《建筑设计资料集2》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ρ值。

14.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湿空气其温度越高,则其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B )。

A 越小,越大

B 越小,不变

C 不变,越小

D 越大,越小

解答 根据相对湿度计算公式,水蒸气含量不变(即水蒸气分压力不变),温度上升,空气的饱和度气压随之上升,所以相对湿度减小。

nnn15.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从通风的角度看,建筑群的布局一般不宜采用( D )。

A.行列式B.错列式C.斜列式D.周边式

解答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第4.0.1条,居住区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应优先考虑采用错列式或斜列式布置,对于连排式建筑应注意主导风向的投射角不宜大于45°。周边式很难使风导入,这种布置只适用于冬季寒冷的地区。

nnnn16.夏至日中午12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 D )。

A.0°和90°B.0°和180°C.+23°27′和90°D.+23°27′和0°解答夏至日中午12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23°27′和0°。

17.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它们是( C )。

A.吸热、放热、蓄热B.导热、吸热、放热

C.导热、对流、辐射D.吸热、蓄热、导热

解答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辐射。

nnn18.温度波在围护结构内部衰减得越快,则说明该围护结构的( B )。

A.导热系数越大B.蓄热系数越大

C.热惰性指标越小D.导热系数越小

解答热惰性指标D值是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无量纲指标。D值越大,温度波在其中衰减越快,嗣护结构的热稳定性越好。D=R·S,R和S分别为材料层的热阻和蓄热系数。

19.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室外热作用应该选择( B )。

A.室外空气温度B.室外综合温度

C.太阳辐射的当量温度D.最热月室外空气的最高温度

解答根据夏季隔热设计的特点,室外热作用不仅需要考虑室外温度的作用,而且不能忽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此应该选择室外综合温度。

nnn20.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要求( A )。

A.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得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B.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的最高温度

C.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太阳辐射的当量温度

D.室内空气的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

解答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的隔热设计要求,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得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值。

21.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隔热处理的侧重点依次是( C )。

A.西墙、东墙、屋顶B.南墙、西墙、屋顶

C.屋顶、西墙、东墙D.西墙、屋顶、南墙

解答根据不同朝向的室外综合温度判断。室外综合温度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是:屋顶、西墙、东墙、南墙和北墙。

22.为了加强建筑物的夏季防热,以下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C )。

A.加强夜间的自然通风B.窗户遮阳

C.减小屋顶的热阻,使室内的热容易散发D.墙面垂直绿化

解答屋顶、东、西墙是隔热的关键部位,《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对房间在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有规定。屋顶的热阻必须达到相应的规定。

23.考虑到反射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遮阳构件的颜色应为( B )。

A.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宜用浅色B.外表面颜色宜浅,内表面颜色稍暗

C.外表面和内表面均宜用深色D.外表面颜色稍暗,内表面颜色宜浅

解答外表面尽可能多反射太阳辐射,颜色宜浅;内表面避免产生眩光,颜色可稍暗。

24.在住宅建筑中,卧室常选用暖色调,下面的几种色温中, ( A )K 属于暖色调。

A .<3300

B .4000

C .>5300

D .6000

解答 根据健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表4.4.1光源的色表分组,相关色温<3300K 属于暖色调,适用于客房、卧室等场所。

nnn25.某光源辐射出10W 的单色辐射光通量,该单色光的光谱光视效率为0.29,其光通量为( C )lm 。

A .2.9

B .198

C .1981

D .6830

解答 根据683()()V φλφλ=g

g ,单色光光通量=683×0.29×10=19811m 。 26.在我国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中,侧面采光以( B )为标准值。

A .最小窗地面积比

B .最小采光系数 c .平均采光系数 D .工作面上最低亮度

解答 我国(健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第3.1.2条规定,采光系数标准值的选取,侧面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最低值。

27.采光系数标准值是根据我国下列( C )光气候区的室外临界照度制定的。

A .I 类

B .II 类 c .III 类 D .IV 类

解答 采光系数标准值是根据我国III 类光气候区的室外临界照度制定的。

28.人眼对( B )最敏感。

A .红光

B .黄绿光

C .蓝绿光

D .紫光

解答 在明亮环境中,明视觉最大值在波长555nm 处,即黄绿光部分感觉最亮。

29.在教室照明中,采用下列( D )光源最节能。

A .白炽灯

B .卤钨灯

C .粗管径(38mm)荧光灯

D .细管径(26mm)荧光灯

解答 题中所列的光源中荧光灯发光效率高,两种荧光灯中细管径荧光灯发光效率最高,显色性能好,是粗管径荧光灯的换代产品,所以采用细管径荧光灯最节能。

nn30.我国的采光设计计算中使用的是( C )天空模型。

A .晴

B .少云

C .全云

D .平均

解答 实际天空变化很大,为了便于进行采光设计计算,将天空简化,引入天空模型,有全阴天空、晴天空、平均天空等。我国采用的是全阴天空,又叫全云天空。

nnn31.下列教室照明布置灯的方法中可减少眩光效应的是( D )。

A .灯管轴平行于黑板面

B .灯管轴与黑板面成45°角

C .灯管轴与黑板面成30°角

D .灯管轴垂直于黑板面

解答 灯管轴垂直于黑板面可减少眩光效应。

32.录音机重放时,若将原来按10cm/s 录制的声音按20cm/s 的速度重放,则声音听起来( B )。

A .音调不变

B .音调变高

C .音调变低

D .响度变大

解答 录音信号高速重放时,声音的频率提高,音调变高。

45.录音机重放时,若将原来按10cm/s 录制的声音按20cm/s 的速度重放,则声音听起来( B )。

A .音调不变

B .音调变高

C .音调变低

D .响度变大

解答 录音信号高速重放时,声音的频率提高,音调变高。

nnn3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的波长是( B )m 。

A .0.34

B .0.68

C .1.0 D.2.0

解答 c f λ=g ,式中,c 为声速(m/s),空气中的声速c=340m/s ;,为频率(Hz),本题

中f=500Hz ,声波的波长A=c/f=340/500=0.68m 。

34.在噪声控制中,多采用下述( A )。

A .A 声级

B .B 声级

C .C 声级

D .D 声级

解答 目前在民用建筑物内,允许噪声标准均采用A 计权声级和噪声评价曲线;对于工业建筑和城市环境噪声则采用等效连续A 声级。

nnn35.两堵平行墙相距5m ,其最低简正频率为( D )Hz 。

A .170

B .125

C .68

D 、34

解答 根据简正频率计算公式f=nc/2l ,其中l 为两墙之间的距离,m ;c 为声速按照340m/s 计,n 为正整数,对应于最低简正频率,n=l ,则f=340×1/(2×5)=34Hz 。

36.下列物理量的单位, ( B )是错误的。

A .声压[Pa]

B .隔声量[dBA]

C .声强[W/m 2]

D 、声功率[w]

解答 隔声量的单位是dB 。

nnn37.扬声器输出声功率由5W 提高到20W ,其声功率级的变化是( D )dB 。

A .50

B .30

C .20

D .6

解答 根据声功率级计算公式,010lg(/)w L W W =,12010W W -=,则声功率级的变化20102110lg(/)10lg(/)10lg(/)10lg(20/5)6w L W W W W W W dB ?=-===

简述题:

1.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4)防止产生热桥

2.叙述侧面采光(侧窗)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建造和维护费用低(2)光线有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

缺点:(1)采光均匀度不好(2)易产生眩光,易受周围物体影响

3.写出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并写出2种热辐射光源的名称。

发光原理: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 时,发出可见光。如白织灯和卤钨灯

4、请写出室内工作照明设计的主要步骤。

(1)选照明方式;(2)定照明标准值;(3)选光源和灯具,并布置;(4)进行照明计算

5.厅堂音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声缺陷有哪些?如何消除

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声影、噪声

计算题:

1.工作点P 和点光源S 相距2m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面成60°角,此方向上光强值为200cd ,则P 点水平平面直射光照度为( C )lx 。

A .100

B .50

C .43.3

D .2.5

解答 根据平方反比定律,式中I=200cd ,r=2m ,α=90°-60°=30°, 所以22cos cos3043.3I I E lx r r

α===o 2.某一采暖房间的外墙,传热系数为2W/(m 2·K),其内表面换热系数为10W/(m 2·K),室内、外空气温度差为25℃,如室内空气温度为18℃,则外墙内表面温度为( B )℃。

A .<10

B .<13

C .<15

D .<23

解答 热量由室内热空气传给墙内表面,则:()10(18)i i i i q t t αθ=-=?-……① 热量以导热方式通过墙壁,则:()225i e q k θθ=-=?……②

联立①和②得方程组10(18)50i q t =?-=

解得1850/1013i t =-=℃。

3.已知一砖墙(240ram)的传热系数为2W/(m 2·K),为使该墙体单位面积的传热热阻提高到(1.0m 3

·K/W),欲增设导热系数0.04W/(m ·K)的保温层,这种保温层的厚度至少应为( A )mm 。

A .20

B .40

C .60

D .80

解答 单位面积总传热热阻为:20111/1/20.5/R k m K W ===g

欲使单位面积的传热热阻提到 1.0m 2·K/W ,即R 02=1.0m 2·K/W ,则00201//0.040.5R R R d d λ?=-===,

即为保温层传热阻。

0.040.5d m m m =?== 4.外墙构造材料层如下表,计算外墙热阻和传热系数。

序号 材料名称 厚度(mm ) 导热系数[W/(m K )]

1

水泥砂浆 20 0.93 2 空心砖 200 0.58

3 石灰砂浆

20 0.76 (已知:外表面热阻 R e = 0.045 m 2 K/W ,内表面热阻R i = 0.115 m 2 K/W )

总热阻R 0=0.55m 2 K/W 、传热系数K=1.82 W /m 2 K

5.一块20cm 2平板乳白玻璃受到光的均匀照射,其反光系数为0.3,吸收系数为0.1,若已测出透射光通量为0.121m ,则其所受照度为( B )Ix 。

A .0.01

B .100

C .0.006

D .600

解答 由0.3,0.1ρα==,得:透光系数10.6τρα=--=;由透光系数/ττ=ΦΦ,0.12lm τΦ=,有人射光通量/0.2lx ττΦ=Φ=;由照度E S

Θ=,S=20cm 2=20×10-4m 2,440.20.01101002010E lx S -Θ===?=? 6.求纬度ф=30°夏至日正午和下午3时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45.9°,91.8°

7.一扇12.5m 2的门装在17m 2的墙上,设门的隔声量为20dB ,墙的隔声量为30dB ,则由门和墙组成的组合墙的隔声量约为(B )dB 。

A .30

B .27

C .25

D .20

解答 τ墙=10-3,τ门=10-2,

233312.5101710117.310;10lg 10lg 2712.5177.310

R ττ----?+?=≈?==≈+? 8.甲乙两室相邻,隔墙面积25m 2,甲室噪声90dB ,乙室允许噪声40dB ,室内吸声量50m 2,则隔墙应具(A )dB 的隔声量。

A .47

B .50

C .53

D .56

解答 由隔墙噪声降低值NR :

NR=R+101g (A/S )

题中NR=90—40=50dB ,A=50m 2.S=25m 2

解得R=NR-10lg(A/S)=47dB 。

某车间体积为324m3,墙壁面积为122m3,平均吸声系数为0.03;地面面积为98m2,平均吸声系数为0.06,试问欲达到0.6s的混响时间,其面积为98m2的顶棚的平均吸声系数应为( )。

A.0.79 B.0.50 C.0.32 D.0.16

解答根据混响时间计算公式,T60=0.161V/A,可以求出A=86.94m2,又A是墙、地面和顶棚总的吸声量,减去墙和地面的吸声量,可得出顶棚的吸声量。已知顶棚的面积,就可以求出顶棚的吸声系数为0.79。

答案 A

灯具效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所发射的光通量值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光通量测定值之和的比值。照明灯具的分类方法繁多,如按用途分类、按CIE推荐的根据光通量分配比例分类和按防尘、防潮、防触电等级分类等。

目前,对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噪声源来自( )。

A.生活噪声B.施工噪声

C.工业噪声D.交通噪声

解答我国城市区域噪声源主要来自交通噪声。

答案 D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提高照明电器和系统的效率,节约能源;减少发电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体现现代文明的光文化。

节能照明措施:1应用优质高效光源2镇流器应用于节能3灯具应用与节能4建立照明控制调节系统:节能,并延长光源使用寿命

频谱,任何表现在时间或空间距离上有复杂振动的形式的变量,都可以分解为许多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谐振,把这些谐振的振幅值按频率(或周期)排列的图形。

建筑物理考试试卷B

建筑物理期末试卷二 一、选择题(20*2’) 1、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 A.辐射 B.对流 C.导热 D.传热 2、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称为()。 A.热流密度 B.热流强度 C.传热量 D.导热系数 3、人感觉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 A.30~70 % B.50~60% C.40~70% D.40~50% 4、下列哪些措施虽有利于隔热,但不利于保温()? A.采用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 B.采用通风屋顶 C.采用蓄水屋顶隔热 D.采用屋顶植被隔热 5、下列()不是我国目前规定寒冷地区居住房间冬季的室内气候标准气温? A.18℃ B.17℃ C.16℃ D.15 ℃ 6、对建筑防热来说,是()天气作为设计的基本条件。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无所谓 7、适用于东北、北和西北向附近的窗口遮阳的形式为()。 A.水平式 B.垂直式 C.综合式

D.挡板式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在采光设计中为了降低作为展览墙的亮度,(C )是合理的。 A.降低墙面上的照度 B.提高墙面上的照度 C.降低墙面反光系数 D.提高墙面反光系数 10、为了防止直接眩光,应使眼睛与窗口,眼睛与画面边缘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A)。 A.14度 B.30度 C.60度 D.90度 11.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照度,其原因是(D )。 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12.在商店照明设计中,不宜采用(D ) A、白炽灯 B、卤钨灯 C、荧光灯 D、高压汞灯 13.有关光源色温的下列叙述中,(C)是正确的。 A、光源的色温是光源本身的温度 B、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显色能决定的 C、光源的色温是由光源的光色决定的 D、白炽灯色温高于荧光高压汞灯 14. 在下列因素中,(B )与灯具的利用系数无关 A.灯具类型 B.灯泡电功率 C.房间尺寸 D房间表面反光系数.

建筑物理 第三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课后习题答案 1.4章 1.建筑防热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建筑防热的途径有: (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 (2)窗口遮阳。 (3)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 (4)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 (5)尽量减少室内余热。 2.何谓室外综合温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室外综合温度的定义 室外综合温度是指以温度值表示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对给定外表而的热作用。

(2)室外综合温度的物理意义一般用室外综合温度计算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性能、建筑冷负荷和热负荷。 (3)室外综合温度受影响的因素 主要受到室外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太阳辐射照度、围护结构外表面与环境的长波辐射换热量、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等的影响。 3.由【例1. 4-2】可知,该种构造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隔热要求。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是:(a)在钢筋混凝土外侧增加20mm厚的苯板(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同);(b)在钢筋混凝土内侧增加20mm 厚的苯板。试分别计算这两种构造方案的内表面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哪种构造方案的效果更好? 己知:苯板的热工指标为:干密度P o=30kg / m3;导热系数入=0. 042W / (m -K);蓄热系数S24=0. 36W / (m2 ? K)。 答:略 4.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试

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 同。 答:(1)对于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2)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①相同之处在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的要求。 ②不同之处之在于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而的最髙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5.屋顶隔热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的隔热机理是什么? 答:屋顶隔热的措施及其隔热机理是:

西南交大建筑技术科学考研经验(有间快题)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技术考研经验(有间快题) 一、建筑类到底都有哪些方向啊? 建筑学专业(不论学硕或专硕)均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技术(三大方向),建筑技术方向只有学硕招。 ①学硕需要在学校呆满3年; ②学硕颁发工学硕士。学硕无论本科来自外专业还是本专业,本专业通过评估与否,都统一颁发工学硕士; ③学硕和专硕学费一样,奖学金评定公平; ④考试科目均一致,学、专硕的英语也是考英语一。 注意: 录取的时候技术方向和学硕的设计和历史方向一起录取,但不分方向,从高到低录取,但是会有一个平衡,比如技术方向今年进复试的特别多,可能刷的也会多一些,从这几年来看,交大的录取是很公平的。 二、建筑技术考研与其他方向相比有什么优势和特点? ①考研难度比设计与历史方向低 这是建筑技术最直观的特点,得益于考研所考的两门专业课。建筑技术考的两门专业课分别为建筑物理和建筑构造,这两门课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点多,可以说是“背多分”,所以专业课的成绩一般比其他方向要高,录取更有优势。 ②入学后与其他方向所享受的资源一致 这是因为交大的建筑学培养方案里,建筑技术的划分并没有很明确。比如,你学技术方向,依然可以选设计方向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甚至可以选院长,另外还可以选设计和历史方向的一些专业课,上课的老师和能享受的资源和其他方向无异。 ③毕业相对简单 这是因为,建筑技术方向的毕业论文,涉及定量的点相对较多,无论声、光、热,还是详图大样,都可以量化来进行研究,因此,容易出成果。而设计和历史方向,则需要比较深厚的理论积淀,才能写出比较创新的文章,因此,设计和历史方向的毕业要稍难。

④就业与其他方向无差别 目前就业市场来看,建筑学毕业的学生主要去向是设计院和地产公司。设计院比较缺人,所以他才不管你的研究方向,只要你肯加班,肯熬夜,抢着要,有一家国内较大的民营设计院HR请我帮他在交大宣传招人,明确给我说,只要你交大的学生来,我就要,来多少,要多少,越多越少,所以,方向并不影响。至于地产公司,他们的HR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根本不知道建筑学还分方向,你的专业是建筑学就足够了,也不要求你会画图,需要你能管理和协调,沟通的能力。 ⑤报考时不限制专业和学历,且录取时无歧视 建筑技术录取上的,大部分比例都是跨专业的,尤以土木,工程造价,工民建等专业的人为多。因为建筑技术方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背景,建筑技术的导师也多为跨专业,因此,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往往更能碰撞出学术火花。另外,专科学历也能报考,且无歧视。跨专业和专科的同学会在复试加试两门专业课,难度较低。 二、报考情况。 去年约80人左右报考。从去年来看,技术录取10个左右,保送生无保学硕的,保送生一般只能保设计和历史方向,竞争相对来说小)。 三、关于统考初试 (一)英语 考研英语和四六级不一样,考的方向也不同,考研英语经常给你下陷阱。2015年的考研英语让我汗颜,出现了很多生僻单词,所以英语单词是基础,必须每天都要夯实。 单词:首先核心词汇3300,49个单元,好好规划,网上有一个17天搞定GRE的计划表,可以参考。利用碎时间去背单词,贵在反复,同时掌握一词多义,考研一般不会考常用的词义,考的都是偏意。你可以结合历年真题来背诵,有本新航道的书,把所有年份的真题整理好了,然后把单词摘出来反复记忆。直到考试前一天都要一直背诵单词,切不可背过就觉得可以记住了。 阅读:我参加了春季班,觉得没啥用,辅导班就是给你讲讲基础,基础不好的人觉得他老牛了,其实不然。但是辅导班主张划句子成分,剖析长难句,这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后来在网上下了宫东风的阅读分析音频,对于以前几年的分

建筑物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建筑物理第1.1章课后练习题 (1)为什么从事建筑设计的技术人员需要学习热环境知识、研究热环境问题?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中将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因此,建筑热工学的知识,对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消耗,降低采暖和空调费用,取得全面的技术经济效果,意义尤为明显。 (2)人体有哪几种散热方式?各受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答: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主要决定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及对外作机械功的效率; 2.对流换热:取决于着衣体和空气间的温度差、气流速度以及衣着的热物理性质; 3.辐射换热:是在着衣体表面与周围环境表面间进行的,它取决于两者的温度,辐射系数,对位置以及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4.人体的蒸发散热:它与空气流速、从皮肤表面经衣服到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压力分布、衣服对蒸汽的渗透阻等因素有关。 (3)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各自涉及哪些因素? 答:人体舒适度与人体本身和室内热环境有关;其中人体本身包含人体产热量、衣着情况;室内热环境包含室内空气湿度、温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四个因素。 (4)为什么人体达到了热平衡,并不一定就是热舒适? 答: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Δq= qm ±qc ±qr –qw W / m 2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许多种不同的组合都可以满足上述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换句话说,从人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当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5)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A:有效温度:根据半裸或者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作为决定各因素的综合评价标准。不足:对湿度影响估计过高,未考虑热辐射影响 B热应力指数:是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与室内环境条件下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之比。不足:只适用于空气温度偏高,衣着单薄的情况,常用于夏季 C预计热感觉指数:为全面评价室内热环境参数以及人体状况(活动与衣着)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丹麦学者房格尔在实验研究,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预计感觉指数。根据房格尔热舒适方程,绘制的线图,可以根据房间的用途,球的不同衣着及活动量时,确保人体热舒适状态的气候因素的组合,作为设计依据。 D心理适应性模型:是解释自然通风建筑中实际观测结果和PMV预测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室内热中性温度和室外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 (7)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8)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是如何划分的?它们对设计有何要求? 答: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划分成五个区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Onin 红光 B、OIOnln蓝绿光 C、□80nm 黄光 D、553nm黃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nl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建筑物理2(声光)》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物理2(声光)》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41014 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physics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践:0 习题:0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2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地位: 《建筑物理2》是建筑环境科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中的热、声、光学的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质量提供保证。 2.教学目标: 1.理论及习题课教学目标 在建筑热学方面,了解建筑热学基本概念,理解建筑热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保温、防潮、防热、日照、节能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和应用措施。 在建筑光学方面,了解天然采光和建筑照明的设计要求,理解天然采光和建筑照明的方法,掌握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建筑声学方面,了解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测量和模拟方法,理解吸声材料和吸声构造的声学特性,掌握噪声控制和厅堂音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了解天然采光和建筑照明的设计要求,理解天然采光和建筑照明的方法,掌握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测量和模拟方法; 3、了解吸声材料和吸声构造的声学特性; 4、掌握噪声控制和厅堂音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条件 (1) 采用辅助教材及参考书目作为教学辅导资料; (2) 以国家标准规范为指定设计参照标准; (3) 为学生提供指定专业制图教室、制图桌、制图工具等; (4) 学生课下自学可利用系资料室、校图书馆、网络资源。 2.教学手段 (1) 理论讲授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 习题课采用“教师讲解+分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 (1)结合工程实例讲授,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2)安排部分作业题和思考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7)

建筑环境物理试题(1)及答案 建筑热工部分(34分) 一、填空(每题3分,共12分) 1、空气的绝对湿度 b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a.能;b.不能) 2、下列各量的单位是:对流换热系数α b ;热阻R a (a.m2K/W;b.W/m2K) 3、太阳赤纬角的变化范围 c a.[0°,90°); b. [0°,90°]; c. [-23°27’, 23°27’] 4、人体正常热平衡是指对流换热约占25%~30%;辐射换热约占45%~50%, 蒸发散热约占25%~30% 二、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说明室外综合温度的意义 答:室外综合温度是由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当量温度和建筑外表面长波辐射温度三者叠加后综合效果的假想温度 2、说明最小总热阻的定义式中[Δt] 的意义和作用 答:[Δt]为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间的允许温差。其值大小反映了围护结构保温要求的高低,按[Δt]设计的围护结构可保证内表面不结露,θi不会太低而产生冷辐射。 3、说明露点温度的定义 答:露点温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出现凝结的温度 4、保温层放在承重层外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1)大大降低承重层温度应力的影响 (2)对结构和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防止保温层产生蒸气凝结 (4)防止产生热桥 (5)有利于旧房改造 缺点:(1)对于大空间和间歇采暖(空调)的建筑不宜 (2)对于保温效果好又有强度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难觅 5、说明四种遮阳形式适宜的朝向 答:水平遮阳适宜接近南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的北向附近窗口 垂直遮阳主要适宜东北、北、西北附近窗口 综合遮阳主要适宜东南、西南附近窗口 挡板遮阳主要适宜东、南向附近窗口 建筑光学部分(33分) 一、术语解释,并按要求回答(每小题2分,共10分) 1、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 2、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 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 符号:φ(1分) 3、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 闫海燕职晓晓编 光 班级: 学号: 姓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

2011年3月

目录 学生试验守则 (2)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3) 实验二建筑日照实验 (5) 第二篇建筑光学实验 实验三照明模型试验 (7) 实验四天然采光模型试验 (9) 第三篇建筑声学实验 实验五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12) 实验六环境噪声测量 (14)

建筑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要按时进入实验室并签到,迟到15分钟禁止实验。 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否则应重新预习,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进行实验。 三、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穿拖鞋、短裤和背心,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四、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不得弄虚作假。 五、要爱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内其它设施,节约使用材料。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对不听劝阻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防止损坏仪器设备,若出现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七、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严禁擅自将实验室任何物品带走。 八、值日人员要认真打扫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指导教师批发的报告要认真改正。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十、课外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 十一、学生因病、事假缺实验者,可凭假条找任课教师补做实验。因旷课缺实验者,必须写出检查,经辅导员签字同意后,方可补做实验。 十二、学生未完成实验室安排的全部实验无权参加最后考试。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温湿度计 热舒适度仪 自动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2011年

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2011年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声学的概念中,哪条错误? A.在声波传播路径上,两相邻同相位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B.物体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C.当声波通过障板上的小孔洞时,能改变传播方向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透射” D.弹性媒质中质点振动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 答案:C [解答] 当声波通过障板上的小孔洞时,能改变传播方向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绕射。 2. 通常室温下空气中的声音速度为______。 A.330m/s B.340m/s C.350m/s D.360m/s 答案:B [解答] 室温下空气中的声音速度为340m/s。 3. 已知甲声压是乙声压的2倍,甲声压的声压级为90dB,则乙声压的声压级为______。 A.84dB B.87dB C.93dB D.96dB

答案:A [解答] 声压级计算公式: 式中P0——参考声压,P0=2×10-5N/m2,使人耳感到疼痛的上限声压为20N/m2。从上式可知,声压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就增加6dB。 4. 多孔吸声材料最基本的吸声机理特征是______。 A.良好的通气性 B.互不相通的多孔性 C.纤维细密 D.适宜的容重 答案:A [解答]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特征是良好的通气性,声音在材料的空隙中向前传播,由声能变为热能。 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量是______。 A.平均隔声量 B.计权隔声量 C.1000Hz的隔声量 D.A声级的隔声量 答案:B [解答] 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量都是以频率计权的隔声量。

2019年北京工业大学355建筑学基础考研

2019 年北京工业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355 一、考试要求建筑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试内容包含中国建筑历史(古代、近现代)、外国建筑历史(古代、近现代)、建筑技术(建筑物理、构造、结构)部分,这几门课程是建筑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建筑历史的演化发展的状况、建筑技术中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中国建筑历史部分 (1)熟练掌握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起源和演化。 (2)熟悉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典型建筑的类型和特征,以及木作、瓦石、彩画等技术细节。 (3)认识中国建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二)外国建筑历史部分 (1)熟练掌握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建筑演变的史实;理解这些风格背后的技术及社会成因。(2)熟练掌握近现代建筑的各种流派及影响;理解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 (三)建筑技术部分:(不超过总分20%) (1)建筑物理①掌握建筑声、光、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②了解建筑物学在建筑规划、总体布局、建筑单体设计、室内设计、构造设计等环节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要素的基本分析方法。 (2)建筑构造①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②理解常用建筑的典型构造做法; ③熟悉常用建筑材料性能及其构造方法和建造技术。④正确设计与表达常用建筑的一般构造。 (3)建筑结构①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②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应用结构造型的能力; ③

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13)

浙江大学建筑学建筑物理历年试题 2000年 建筑热工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最小传热阻:是设置集中采暖设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最低要求,能够保证在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P56 2材料蓄热系数:在建筑热工学中,把无限厚的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P46 3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边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为该状态的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P77 4遮阳系数:是指在照射时间内,透过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P123 5热舒适必要条件: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量正好与人体所处环境的热交换量处于平衡状态。即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呼吸和有感觉蒸发散热量占25%-30%时,这种适宜比例的环境便是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P6 二简答题 1稳态导热时,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对么?为什么。 P42-43 答:正确的,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热阻越小,室内外表面的温差就越小,材料内部温度的分布直线的斜率就越小(斜率=温度变化/厚度)。所以成反比。 2简述用普通玻璃制成温室的原理 答:建筑中应用的普通玻璃对于可见光的透过率高达85%,其反射率仅为7%,显然是相当透明的一种材料,但对于红外线却几乎是非透明体。用这种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的太阳辐射热而阻止室内的长波辐射向外透射,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0 3为了更好的组织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三)建筑学专业

(三)建筑学专业 1、专业基础平台 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时间(周数):1 一、参考书与资料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的涵意》刘育东天津大学出版社 美术3(Fine Arts(3))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实训102 适用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 先修课程:美术1、2 六、推荐教材:《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美术3(Fine Arts(3))实训(实操)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102 实训(实操)学时数:102 实训(实操)项目数:5 二、使用教材与参考书《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建筑美术(Architectural Sketch) 总学时:102 学时分配:实训102 先修课程:美术1、2、3 六、推荐教材:《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七、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建筑美术(Architectural Sketch)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美术 课程总学时:102 实训(实操)学时数:102 实训(实操)项目数:5 二、使用教材与参考书《高等建筑美术-色彩》 建筑力学(1)(Architectural Mechanics(1))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建筑力学》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力学》钟光珞,张为民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理论力学》马棣勋等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力学(2)(Architectural Mechanics(2))一、课程说明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 推荐教材:《建筑力学》周国瑾施美丽张景良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建筑力学》钟光珞,张为民编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红光 B、510nm蓝绿光 C、580nm黄光 D、555nm黄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 )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m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 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 )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建筑物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离地面()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0 B.1.2 C.1.5 D.1.8 2.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存在着温度差的地方,就会发生热量的传递 B.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发生热量传递 C.对流传热发生在流体中 D.密实的固体中的热量传递只有传导一种方式 3.下列传热()是以导热为主。 A.有空气间层的墙体 B.有加气混凝土的墙体 C.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墙体 D.有空心砌块的墙体 4.以下四中建筑围护结构中,相对来说()的耐热性最差 A.屋面 B.墙体 C.窗户 D.钢筋混凝土住 5.人眼对()最敏感 A.红光 B.黄绿光 C.蓝绿光 D.紫光 6. 下列材料中,()不宜用作吸声材料。 A.超细玻璃棉 B.泡沫玻璃 C.泡沫塑料 D.海绵 7.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高度,其原因是() 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 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 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 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 8.就工作照明而言,光通利用率最高的是()灯具。 A.直接型 B.半直接型 C.半间接型 D.间接型 9.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声波,声速最快的是在()中。 A.钢筋混凝土 B.木材 C.水 D.空气 10.下面几种限制眩光的措施中,()有误。 A.应限制光源亮度,不宜过亮 B.消除镜面反射 C.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保护角 D.降低工作面照度 二、多选题(选对一个得一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建筑物理光学习题

建筑物理光学习题 1.建筑照明一般属于以下哪种视觉? A.暗视觉 B.明视觉 C.中间视觉 D.介于暗视觉和明视觉之间 2.发光强度是指发光体射向: A.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B.被照空间的光通量密度 C.被照空间内光通量的量 D.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的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 3.亮度的单位名称是: A.流明 B.坎德拉 C.勒克斯 D.坎德拉每平米 4.一个点光源垂直入射到被照面上所形成的照度与光源距被照面的距离的几次方成反比? A.一次方 B.二次方C.三次方D.四次方 5.当点光源垂直照射在1m距离的被照面时的照度值为E1时,若至被照面的距离增加到3m时的照度E2为原E1照度的多少?A.1/3 B.1/6 C.1/9 D.1/12 6.下列哪种材料为漫反射(均匀扩散反射)材料? A.大白粉刷表面 B.较粗糙的金属表面 C.金属表面 D.光滑的纸面 7.下列哪一种材料属于较理想的均匀漫透射(均匀扩散透射)材料? A.茶色玻璃 B.透明玻璃 C.压花玻璃 D.乳白玻璃 8.人眼的明适应时间比暗适应时间为: A.长 B.短 C.相同 D.差别不大 9.乌鲁木齐(?类光气候区)的光气候系数为: A.0.90 B.1.00 C.1.10 D.1.20 10.下列哪个地区的光气候系数为最小? A.拉萨地区 B.重庆地区 C.北京地区 D.上海地区 11.在保持相同的光系数条件下,哈尔滨地区(?类光气候区)比北京地区(?类光气候区)的采光窗面积:

A.小20% B.大20% C.小0% D.大0% 12.在保持相同的光系数条件下,上海地区(?类光气候区)比北京地区(?类光气候区)的采光窗面积: A.小20% B.大20% C.小0% D.大0% 13.在采光口面积和窗底标高相同条件下,下列哪种形状侧窗的室内各点照度总和为最大? A.正方形 B.竖长方形 C.竖长方形 D.圆形 14.下列哪种采光方式只采用采光系数的最低值做为评价值? A.单侧采光 B.顶部采光+双侧采光 C.顶部采光 D.顶部采光+单侧采光 15.住宅起居室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为:A.0.5% B..0% C..5% D.2.0% 16.医院病房的窗地面积比宜为:A./5 B./6 C./7 D./8 17.下列哪种采光窗的计算点是错误的? A.单侧窗:在距侧窗对面内墙m处 B.对称双侧窗:在双侧窗间距离的中点处 C.锯齿型天窗:在跨中点处 D.矩形天窗:在距跨端m处 18.下列哪种窗朝向的晴天方向系数为最大? A.水平窗 B.东向垂直窗 C.南向垂直窗 D.北向垂直窗 19.在高侧窗采光的展室中,当展品的上边沿与窗口的下边沿所形成的下列哪种角度可避免窗对观众的直接眩光? A.>0?时 B.>4?时 C.<4?时 D.<0?时 20.下列哪种光源的寿命长? A.白炽灯 B.卤钨灯 C.荧光灯 D.高压钠灯 2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 红光 B、510nm 蓝绿光 C、580nm 黄光 D、555nm 黄绿光、 2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完整版)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

第二章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习 题 2-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 点。 答: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表面吸热——内表面从室内吸热(冬季),或外表面从事外空间吸热(夏季) 结构本身传热——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 表面放热——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冬季),或内表面向室内散热(夏季) 2-2、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 答:在空气间层中,其热阻主要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 的辐射换热强度。所以,空气间层的热阻于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地增长关系。 要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可以增加间层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以增加对流换热热阻; 或是在间层壁面上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增加辐射换热热阻。 2-3、根据图2-17所示条件,定性地作为稳定传热条件下墙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应 区别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并说明理由。已知λ3〉λ1〉λ2。 答:由可知,由于是稳定传热,各壁面内的热流都相同,当值越大时,dx d q θλ -=λ各壁层的温度梯度就越小,即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就越小。dx d θ2-4、如图2-18所示的屋顶结构,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外气温不得低 于多少?并作为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已知:ti=22℃,ψi=60%,Ri= 0.115m2?k/W ,Re=0.043 m2?k/W 。 解:由t i =22℃,ψi =60% 可查出Ps=2642.4Pa 则 pa p p i s 44 .15856.04.2642=?=?=?可查出露点温度 ℃ 88.13=d t 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内表面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1)将圆孔板折算成等面积的方孔板m a a d 097.0422==π 2)计算计算多孔板的传热阻 有空气间层的部分(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0.17) W K m R /)(35.004.011.074 .10265.017.074.10265.0201?=++++=无空气间层的部分W K m R /)(24.004.011.074.115.0202?=++= 3)求修正系数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热工学 1.为什么人达到热平衡并不一定舒适? 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q=±qc±qr-qw 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许多不同组合都可以满足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从热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2.室内热环境有哪些因素?通过建筑设计能够最有效改善的是哪些因素? 室内热辐射,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室内气流。 能通过设计有效改善的是室内温度,室内气流,室内湿度。 3.室外气候因素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影响室内环境?哪些情况有利?哪些不利? 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导热。 有利: 不利: 3.决定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的哪些方面?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影响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 4.为什么我国规定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得小于最小传热阻? 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即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5.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 耐久性; 2、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 3、外保温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 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内部表面局部结露 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缺点: 1、适用于规模不太大的建筑,才能准确判断外保温是否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 2、在构造上较复杂,必须有保护层; 3、由于要设保护层,所以造价要高. 6.在夏热冬冷地区,适宜采用哪些遮阳方式? 7.分别详述多层实体维护结构,有封闭空气层维护结构,带通风空气层围护结 构,制备覆盖围护结构的隔热机理及适应性。 1.多层实体结构的传热抓药是实体结构的导热,在进行隔热处理时可通过增 加实体结构的热阻,以降低结构的导热系数,从而增加隔热能力。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建筑113班 姓名:刘凯 学号:01111318 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 指导教师:郑秋玲 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

2014年5月9日 实验一采光实测 实验日期: 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 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 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

(一)采光系数测定 (二)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 (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 (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 实验步骤: (一)采光系数测定 实验步骤及原理 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 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 /Ew)×100%。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 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 2.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 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 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

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 习题 2-1、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几种传热方式?分别简述其要点。 答: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表面吸热一一内表面从室内吸热(冬季),或外表面从事外空间吸热(夏季)结构本身传热一一热量由高温表面传向低温表面 表面放热一一外表面向室外空间散发热量(冬季),或内表面向室内散热(夏季) 2-2、为什么空气间层的热阻与其厚度不是成正比关系?怎样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 答:在空气间层中,其热阻主要取决于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和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所以,空气间层的热阻于厚度之间不存在成比例地增长关系。 要提高空气间层的热阻可以增加间层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以增加对流换热热阻;或是在间层壁面上涂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增加辐射换热热阻。 2.3、根据图2.17所示条件,定性地作为稳定传热条件下墙体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应区别出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并说明理由。已知入3〉XI)入2。 答:由q =-普可知,由于是稳定传热,各壁面内的热流都相同,当人值越大时,dx 各壁层的温度梯度丝就越小,即各层温度线的倾斜度就越小。 dx 2-4、如图2.18所示的屋顶结构,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室外外气温不得低于 多少?并作为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线。已知:ti=22°C, 4)i=6O%, Ri= 0.115m2*k/W, Re=0.043 m2*k/Wo 解:由ti=22"C,虬=60% 可查出Ps=2642.4Pa 贝p = Ps x/=26424x0.6 = 158544/pa 可查出露点温度七=13.88 °C 要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内表而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露点温度 1)将圆孔板折算成等面积的方孔板 -d2 =a2 a = 0.091m 4 2)计算计算多孔板的传热阻 有空气间层的部分(其中空气间层的热阻是0.17) =四竺 +0.17 +丝竺? + 0.11 + 0.04 = 0.35 (m2 K)/W 01 1.74 1.74 无空气间层的部分 % =停 + 0.11+0.04 = 0.24 (m2-K)/W 3)求修正系数 0 097 A, =1.74 W/(m K)%=号言=0.57 W/(m 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