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大学_813经济学_2004真题

中国农业大学_813经济学_2004真题

中国农业大学_813经济学_2004真题
中国农业大学_813经济学_2004真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简答题 1.机会成本相关 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2.劣等品和低档品的逻辑推导(P78) 答:低档品或劣等品(inferior goods):指消费量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通向变动,收入效应极大地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其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计算题 1.生产理论: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要素价格需求函数企业生产量 求:市场长期均衡的产品价格和企业数量 EG A: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 K=10,求: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L 达到最大值时,APL=MPL=2 AN A: (1)TP=Q=10L-0.5L^2-30 把K=10带进去 边际产量(MPL )函数 就是上式对L 求导。MPL=10-L 平均产量(APL )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APL=TP/L=10-0.5L-30/L (2)当TP 最大时,MPL=0。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达到极大值。 当APL 最大时,是APL 与MPL 相交的时候。令APL 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 最大时,是TP 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由MPL=10-L 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由(2)可知,当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 即相应的极大值为 APLmax=10-0.5 * 2倍根号15-30/2倍根号15 =10-2倍根号15 又因为APL 达到极大值,有APL=MPL 所以 边际产量函数MPL=10-2倍根号15 很显然,当APL 一定有极大值时,APL=MPL=10-2倍根号15 EN B: 5.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 解:已知LTC q q q =-+3248,则LAC q q =-+248,欲求LAC 的最小值,只要令d d LAC q =0,即 q -=240,q=2。 当每个厂商的产量为q=2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其长期平均成本为:224284LAC =-?+=。当价格p 等于长期平均成本4时,厂商既不进入,也不退出,即整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故行业长期供给函数即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4。 需求曲线为d Q p =-2000100,而行业的供给函数为p=4。 所以行业需求量d Q =-?=200010041600 。 由于每个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2,若有n 个厂商,则供给量QS=2n 。行业均衡时,Qd=QS ,即 1600=2n ,n=800。故整业行个均衡价格为4,均衡产量为1600,厂商有800家。 EN C . 某竞争 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 ,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生态学排名

071012 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兰州大学A+ 2 北京师范大学A+ 3 华东师范大学 A+ 4 东北师范大学 A+ 5 东北林业大学A 兰州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9718413732.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7012 北京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9718413732.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069 华东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9718413732.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7347 东北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9718413732.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697 东北林业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9718413732.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20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中国农业大学栽培学总复习二

第一题: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作物生产 指在人类的栽培管理下作物(绿色植物)将日光转化成人类所需要的有机质的过程 2、收获指数 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收获指数也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3、作物群体 作物群体就是田间种植作物的所有个体集合,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有自身的特点、结构和生理调节功能。同一种作物构成的称单一群体,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称复合群体 4、稻田需水量 稻田需水量是指,水稻生育期间单位土地面积的总用水量,也称总需水量,包括水稻生长期间植株的蒸腾、株间蒸发和地下渗漏的水量。 5、小麦的春化阶段 小麦从种子萌动到生长锥伸长必须经过一个零上低温的阶段,然后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春化现象,此阶段即为春化阶段 6、作物化学控制 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手段,通过改变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的一门技术 7、大豆无限结荚品种 主茎和分枝的顶芽不转变成顶端花序,条件适宜时可保持继续生长的能力; 在开花结荚后,仍进行茎叶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叠时间较长; 开花顺序先基部后由下向上、由内向外陆续开放; 植株高大、上部纤细、节间较长、顶端叶片较小,荚果分散,稳产性好,晚熟品种多属于此类型 有限结荚品种 开花后不久,主茎和分枝顶端即形成一个顶生花簇和荚果,以后节数不再增加,茎杆停止生长;开花顺序,由主茎上部几个节开始,然后向上、向下和向分枝扩展;稳产差,大多为早中熟品种 9、马铃薯的匍匐茎

匍匐茎是地下茎节腋芽发育的,顶端膨大成块茎,匍匐茎具有向地性和背光性,略呈水平方向生长,其顶端形成勾状,起保护作用 10、双低油菜 油菜品种中种子芥酸含量低于2%,硫甙含量低于30umol/g的品种 第二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第三题:简单题(每题6分,共30分) 1、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使群体的最适叶面积指数的光截获率达到95%左右。 ①品种特性。株型紧凑、矮秆、生育期较短的早、中熟品种,可适当密些。一般株型松散、植株高大、生育较长的晚熟品种应适当稀一些。 ②土壤肥力和施肥。一般地力较差、施肥水平较低、又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密度应低一些;反之,土壤肥力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可以增大。 ③气候条件。短日照、气温高,可促进发育,从出苗到抽穗所需日数就会缩短;反之,生育期就延长。因此,同一类型品种,南方的适宜密度高于北方。 ④栽培方式。育苗移栽的玉米可比直播适当增加密度。地膜玉米发育进程快而整齐,株间的条件比较一致,可比露地栽培适当增加株数。春播玉米生育期长,密度宜稀;夏玉米生育期短,密度宜密。

微观经济学一些真题

微观经济学一些真题

简答题: 1、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清华大学2004研) 2、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人大2000研) 3、用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南开大学2005研) 4、说明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为什么 说明该等式与边际替代率之间的关系。(武大2002研) 5、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三个假设公理是什么?(武大2003研) 6、商品价格下降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到该商品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并据此区分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武大2003研) 7、简述效用最大化原则。(首都经贸大学2001研) 8、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人大2000研) 9、假设王五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I 代表以千元为单位的年收入。 (1)王五是风险中性的,风险规避的还是风险爱好型的,请解释。 (2)假设王五现在的年收入为10000元,该工作是稳定的,他可以获得另一份工作,收入为15000元的概率为y x MU Y MU X ??=??

0.5,收入为5000元的概率为0.5,王五将作何选择?(中山大学2004) 论述题: 1、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希克斯替代效应的异同。(上海交大2004研;厦门大学2006研) 2、我国北方许多大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造成居民用水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答与你的方案有关的下列问题: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的影响?有何补救的办法?(北交大2005研) 3、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是根据什么理论得出来的?你如何评价这个理论?(人大2001研) 4、作“价格-消费曲线”图,论述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推导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中南财大2005研) 5、试画图说明正常物品价格上升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人大2000研) 6、何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它们对低档物品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人大2002) 7、请分析价格——消费曲线分别向上、右下倾斜及呈水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就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就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一般物价的膨胀; B、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总产出的增长率; D、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 A、通货膨胀与失业就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不?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就是什么? 4、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就是因为:( ) A、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B、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她学科; D、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就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就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就是理性的,才就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就是否为理性的,都就是有效的。 6、微观经济学研究( ) ,宏观经济学研究( )。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 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就是稀缺的”就是指( ) A.资源就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 A.股市持续走强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就是(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12.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 A.分散决策B、竞争生产C、纵向传递信息D、要素市场定价 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 )? A.激励功能B、集中资源办大事C、收入再分配功能D、信息传递功能 1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 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 由P=MU/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 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TPL 曲线。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到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关于APL曲线。由于APL=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点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4时,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6、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 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答:(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阶段经营,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意味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II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第II阶段,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2)厂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MPL/PL=MPK/PK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3)如果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在劳动第II阶段开始出处,此时AP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第II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K为最大且MPL=0),如果PL=PK,厂商将在第II阶段内MPL和MPK相等的组合点上进行生产(有均衡条件MPL/PL=MPK/PK,当PL=PK时,MPL=MPK。 7、为什么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答:扩展线是不同的等产量线和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的一系列切点的轨迹。根据对厂商生产均衡的分析可知,扩展线上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在相应(不同的)产量水平或相应(不同的)成本水平上的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

2021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有幸和大家分享考研经验。 英语我是从四月份开始背单词,用得《一本单词》,一直断断续续背边背边忘最后还没背完,所以大家还是坚持每天背单词吧不然效果太差,我是每天拖就没背完,但是书真的是好书...暑假开始做真题,《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真题我一共做了两遍,第一遍做完一定要拿出来一个小时来看详细解析,看看这道题你到底因为什么错了,还有题目的问法和选项也有一些陷阱,对这些陷阱多分析分析,见多了你就会学会绕过去。第二遍的时候比第一遍有感觉。还有,很重要的是作文的翻译,千万不要留在最后再搞,我又是反面教材,翻译和作文也是最后才弄,作文也没背范文也没练,结果最后作文翻译给我减了19分.....心痛。所以大家不要只注重做完型和阅读,翻译和作文搞不好扣分也很严重,不过跟着蛋核英语课程的老师复习,效果很好,很省心,大家可以搜索相关的公众号去看看。 我比较关注新闻,关注国家大事,这是我的个人兴趣爱好。我是粗略的看了一下课本,不是很深入。大家看真题就知道了,政治绝不是死记硬背的,例如辛亥革命的意义等不需要背,浅尝辄止就好了,不需要完全背下来,背下来也不会考。但不是说不背书,有些重点还是要背的,如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当前的物质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这个是一定要背下来的。大家学习政治之前要先翻看下历年真题,看下考试的重点,哪些需要背下来哪些只需要大概了解。我看了李凡老师的视频还有他的《政治新时器》,感觉很不错,大题目全凭自己发挥的。政治是得选择者得天下,政治高分者必是选择高分,后面主观题各省改卷尺度不一,最严的是北京,其次是江苏浙江天津山东四川湖北,辽宁吉林略水,黑龙江重庆大水,很多二区也很水。 关于专业课我下面给出一份粗略的复习时间表。 6月初 过第一遍专业课,自己做笔记。按照我的经验,第一遍看书基本上是抓瞎,毕竟本科四年完全没接触过这类专业书籍,可能接触过,不过完全没印象。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深呼吸放松,安慰自己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毕竟跨考的不少,然后采取正确的合适的读书方法:首先看大纲,这几年大纲都没有变化,大家买一本上一年的大纲就可以,看大纲对应的科目的大标题,根据大标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题库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2016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必做题集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6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必做题集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生物氧化 一、选择题(A 型题) 1.关于生物氧化的错误描述是() A.生物氧化是在体温,pH 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B.生物氧化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并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 C.其具体表现为消耗氧和生成CO 2 D.最终产物是H 2O,CO 2和能量 E.生物氧化中,ATP 生成方式只有氧化磷酸化 2.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 A.葡萄糖 B.ATP C.ADP D.脂肪酸 E.磷酸肌酸 3.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它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线粒体或微粒体 B.它是产生ATP,生成水的主要方式 C.NADH 氧化呼吸链是体内最普遍的 D.呼吸链中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可以解离 E.氢和电子由电负性较高的、电子密度较大的流向电负性较低、电子密度较小的成分,最后传递到正电性最高的氧 4.当氢和电子经NADH 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的ATP 分子数是() A.1B.2C.3D.4E.5 5.当氢和电子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ATP 的分子数是() A.1B.2C.3D.4 E.5 6.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a→a 3→b→c 1→c B.b→a→a 3→c 1→c C.b→c 1→c→aa 3 D.c 1→c→b→a→a 3E .c→c 1→aa 3→b 7.线粒体内膜表面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A.FAD B.NAD+ C.NADP+ D.FMN E.TPP 8.作为递氢体,能将电子直接传递给细胞色素的是() A.NADH+H+ B.NADPH+H+ C.CoQ D.FADH2 E.FMNH2 9.能接受还原型辅基上两个氢的呼吸链成分是() A.NAD+ B.FAD C.CoQ D.Cytc E.Cytb 10.鱼藤酮抑制呼吸链的部位是() A.NAD→FMN B.c 1→c C.CoQ→b D.aa 3→O 2 E.b→c 1 二、填空题1.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2.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

微观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D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就是 ( B )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由用于其她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3、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就是( D ) A、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 B、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 C、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4、如果商品A与B就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D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 ) A、负 B、正 C、零 D、1 6、市场均衡要求( D ) 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 B、价格与数量相等 C、价格保持不变 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 B、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C、为负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8、当生产函数Q=f(L,K)的APL为递减时,则MPL( D )。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情况都可能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C ) A、MPK / PKMPL / PL C、MPK / PK=MPL/ PL D、MPK / PK ≥MPL/ PL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成本下降 C、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就是( A )。 A、厂商的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C、生产规律 12、当生产要素增加1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的情况就是( D )。 A、边际成本递减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D、存在规模收益递减 13、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 A )。 A、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变动成本 B、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固定成本 C、总收益最大化 D、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14、如果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就就是( C )。 A、在市场价格时的水平线 B、在零产量时的垂线 C、与边际成本曲线一样 D、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15、在长期中厂商发生的最大经济亏损就是( A ) A、零 B、其总成本 C、其可变成本 D、其平均可变成本 16、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的条件之一就是( A ) A、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B、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人数 D、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 17、下列对利息率论述正确的就是( C )。 A、利息率仅指银行贷款的利息率 B、利息率即厂商购买一项资本品的价格 C、利息率就是厂商使用资本的价格,即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品所提供“服务”的价格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8、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底效率的资源配置就是因为产品价格( A )边际成本?。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能不等于 19、市场不能向公众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就是因为( D )。 A、公共物品具有排她性 B、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微观经济学部分-历年试题(有答案)

微观经济学部分——历年试题 一、选择题 1. [2003】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C) A. 高失业率 B.高通货膨胀率 C.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D.国际收支逆差 2. [2004]有关“生产什么”的经济问题是指(A ) A、生产哪些商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 B、哪些商品可以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 C、哪些商品可以使得一定时期内的福利增长率最大化 D、生产中使用哪种资源组合 3. [2005]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D) A. 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 C.收支平衡 D.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4. [2(X)6]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D) A. 保持充分就业 B.保持价格稳定谍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选择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5. [2(X)7]所有社会都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D) A、维持充分就业 B、确保价格稳定 C、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D、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人们的满足最人化 6. [2009]所有社会而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C) A、确保所有适龄人口都有工作 B、确保政府收支绝对平衡 C、确保可利用的经济资源获得最大可能产出 D、确保国际贸易平衡 7. [2003]如果政府决定国防开支多一些,教育上的支出就会少一些,这种现象反映的经济学原理是(C) A?规模不经济 B.比较成本 C.机会成木D?职业非流动性 &【2009】如果政府决定增加医疗支出,因此导致交通运输支出减少,这是关于卜列哪一项的例子?C A、比较成本 B、规模不经济 C、机会成本 D、过度支出 9. [2(X)5]如果-个消费者放弃购买套装,而决定购买电视机,它说明以下哪?种经济学原理?(B) A.比较成本 B.机会成本 C.边际成本 D.沉没成本 10. 【2006】消费者决定购买DVD而不买书,这说明的是哪二种经济学概念?(C) A.比较成本 B.边际成本C?机会成本 D.负成本 11. [2007]如果我决定不去购买一块地毯而是购买一台笔记木电脑,这涉及到的经济学概念是(C) A、机会成本 B、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 D、总成本 12. 【2008】如果政府决定增加教育支出并因此减少国防支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D) A、边际成本 B、规模不经济 C、工作的非流动性 D、机会成木 13. 【2009】在口由市场经济中最不可能见到的情况是(C ) A、大企业做出关键性经济决策 B、消费者?主权得以体现 C、国家决定资源配習 D、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14. 【2004】指令性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依赖于(C ) A、价格机制 B、生产者 C、政府 D、企业家

2021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学长考研已成功上岸啦,这篇文章是关于复习方法和参考书籍的,大家有选择借鉴吧。 说来惭愧,我英语四六级都是500带一点,败在听力比较差,考研英语初试不考听力也算是救了我一命。 我是4日开始考研复习的,第一天就带着我的复习资料去了图书馆,背了2个list,刚开始脑子比价乱,也没好好规划,后面慢慢有了状态。英语单词我用的《一本单词》,一个list一个list的背,A4白纸上随便画,以记住为准则,哪怕你只是用眼睛看,背单词的方法看个人。我看别人还有用软件在碎片时间背,我自己也下载了软件,但我一般都用碎片时间玩游戏了,也没打开过单词软件。 背单词是个持续工作,背完了就再翻到前面重新背,我也不记得我背了几遍,反正最后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我一般早上背单词,我不说早上几点,因为起床时间不稳定。刚开始背40多分钟一个小时慢慢就20分钟看一眼重温下。 英语就靠真题,真题我差不多做了3遍,我是5月份开始的,拿着《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去复印店复印了两份。第一遍只做阅读,对错无所谓...重点是阅读里的单词,根据标注,我就在卷子上用荧光笔标记,然后拿出我的小本本抄在小本本上,每天整理一篇,因为我开始的早,所以时间充足。小本本上的单词一定要背,很重要。在这儿插一句说一下我做阅读的方法,考研阅读文章长短段落差不多,我是先把后面题目的题干关键字画出来,第几段,谁,题型是什么,然后阅读时到了这一段,我就重点去读,然后顺便读完把题目也做了,一般考研阅读就是一段或几段一题目,依次往下,除非是全文的题,最后阅读完再做,方法看个人,仅供参考。 做第二遍之前,我看了蛋核英语的课程,对翻译、作文、完型有了解题思路的了解。第二遍的时候我就带上翻译题和完形填空了,二者之中略偏重翻译,我自己做题时没有阅读全文,只看画线句,动笔写翻译,不用完全和标准答案一样,但要翻译准确,遇见代词之类你最好指示清楚适当回顾前文。大家也可以关注木糖英语和蛋核英语公众号,学习起来也很方便。 我的政治算是开始的比较早的,虽然很多人都说政治放在考纲出来之后再准备也来得及,但是我还是从8月开始着手了,事实证明,早一点开始确实让自己再后来专业课背书的关键时期不至于手忙脚乱。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中国农业大学《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指将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或基因组提取出来,或者人工合成基因,按照人们的愿望,严密的设计,经过体外加工重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受体)细胞中,使之能在受体细胞遗传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三要素:供体受体载体。 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1.目的基因的获取2.重组体的制备 3.重组体的转化4、克隆鉴定5、目的基因的表达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酸序列(4-8bp)并由此处切割双链的核酸内切酶。1、来源:原核生物2、性质:在核酸分子链的内部制造切口3、功能:自身保护作用(R/M 体系:保护自身的DNA不受限制,破坏外源的DNA使之迅速讲解) 影响限制酶活性的主要因素:1、DNA的纯度2、DNA 的甲基化程度3、温度4、缓冲溶液5、DNA的分子结构 Klenow片段:E.coli DNA聚合酶Ⅰ经胰蛋白酶或枯草杆菌蛋白酶部分水解生成的C末端605个氨基酸残基片段。该片段保留了DNA聚合酶I的5ˊ-3ˊ聚合酶和3ˊ-5ˊ外切酶活性,但缺少完整酶的5ˊ-3ˊ外切酶活性。功能:1、3ˊ断的补平;2、DNA 3ˊ末端标记;3、cDNA第二链的合成。 平齐末端DNA 的连接方法:1、同聚物加尾法2、衔接物法;3、接头连接发。 双酶切相对单酶切的优点:可保证插入外源片段的方向,防止载体自连,提高重组率。 星号活性:在非理想的条件下,内切酶切割与识别位点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序列,这一现象称星号活性。部分酶切:指选用的核酸内切酶对其在DNA分子上的全部识别序列进行不完全的切割。 发生部分酶切的原因:底物DNA纯度低;识别序列甲基化;酶用量不足;反应缓冲液和温度不适宜。 碱性磷酸酶和S1磷酸酶的功能:碱性磷酸酶主要是脱磷酸作用,其产物具有5-OH末端,这种功能使它在DNA 分子克隆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该酶可以有效防止粘性末端分子自连。 S1核酸酶:是一种高度单链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可降解单链DNA或RNA,不仅能催化RNA和单链DNA 分子降解成为5单核苷酸,而且它也能作用于双链核苷酸单链区。功能:测定杂种核酸分子的杂交程度,给RNA分子定位,测定真核生物基因中间隔子序列的位置,探测双螺旋的DNA区域,从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粘性末端中移去单位链突出序列以及打开双链cDNA合成期间形成的发夹结构。 载体:在基因工程操作中,把能携带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叫载体。 基因工程对载体的要求:1、在宿主细胞能独立复制2、有选择性标记3、有一段多克隆位点4、分子量小、拷贝数多5、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 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复制起点2、具有抗菌素抗性基因3、若干限制酶的单一位点4、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质粒的分离:通常加入溶菌酶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来促使大肠杆菌的裂解。1、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2、碱变性法3、微量碱变性法 质粒载体的基本构型:1、共价闭合环状DNA 2、开环DNA 3、线性DNA 表达型质粒载体:主要使外源基因表达出蛋白质产物,如果在大肠杆菌里表达,必须使所克隆的真核生物的基因置于大肠杆菌的转录和翻译之下。 穿梭质粒载体:人工构建的具有两种不同重复起点和选择标记,可以在两种不同的寄主细胞中存活和复制的质粒载体。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操纵元件:阻遏基因I ,操纵基因O,启动基因P,核糖体结合位序列,转录终止信号。 质粒载体不稳定的因素:1、结构的不稳定性:DNA 的插入,缺失和重排都会造成质粒载体结构不稳定。 2、分离的不稳定:在寄主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胞没有获得质粒拷贝,并最终繁殖成无质粒的优势群体。 影响质粒载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新陈代谢负荷a、复制负荷b、转录和翻译负荷2、质粒载体的拷贝数3、寄主菌的重组体系 PCR的原理和特点:原理: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首先待扩增DNA模板加热变性解链,随之将反应混合冷却至某一温度,这一温度可使引物与它的靶序列发生退火,再将温度升高,使退火引物在DNA 聚合酶作用下得以延伸,这种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就是一个PCR循环,PCR就是在合适条件下的这种循环的不断重复。特点:1、灵敏度高2、简便快捷3、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反向PCR:是用反向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以外的DNA片段,对某个已知DNA片段两侧的位置序列进行扩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