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论文】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论文】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论文】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论文】

各地级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湖南是农业大省,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土地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湖南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17年湖南省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597.63亿元,农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选取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2017年度农业发展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应用来研究各地级市(州)2017年在农业发展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关性建议,以促进湖南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湖南省;农业发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引言

湖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全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农业经济发展是提高全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湖南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长。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073.6万吨,出栏肉猪6116.27万头,水产品总量达到2424588吨,极大地丰富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2)

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推广新品种和运用新技术,农业生产的单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3)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强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拥有量明显增加。农业不再是以前的男耕女织,而是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融合运作。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开始做农业方面的研究。关于农业发展方面的有:孙研等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空间视角下的农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差异,发现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变特征明显,而且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1]。周振等人梳理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5个发展阶段,运用农业生产“统分结合”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化规律[2]。刘立佳等人利用27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部效应怎样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聚集,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张明涛针对我国农业创新动力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等措施[4]。关于湖南省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则有:彭建刚等人以湖南省为例分析2008年~2017年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及其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过程,发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

度不断提高,已由过渡阶段转变到了协调阶段[5]。庞思羽针对湖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完善监管制度、推进人才培养等对策[6]。杨依茹等人针对供给侧改革下湖南农业发展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且分析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7]。彭升等人通过对湖南省五大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调研,得出了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的结论[8]。陈运雄等人研究了湖南省7市13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探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9]。综合分析我国关于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农业发展整体较好,但是存在部分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业发展需要转型。而对于湖南省农业发展,研究者认为需要加快绿色发展。但是关于湖南省各个地级市(州)农业发展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的研究并不多,大部分文章都是针对整个湖南省的农业发展来研究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当前的数据,研究湖南省各个地级市(州)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给出相应对策。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2017年农业发展数据。这些城市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

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州。共选取了农业的9个指标(数据来源于湖南统计局)。X1:农业产值(万元);X2: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3:粮食产量(万吨);X4:化肥用量(万吨);X5:农村用电量(万度);X6:农村劳动力(万人);X7: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亿元);X8:农林水利事务财政支出(万元);X9: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实证分析

2.1聚类分析

考虑到全省所有城市级别不一样,分别如下:新一线城市———长沙市;二线城市———无;三线城市———衡阳市,株洲市,岳阳市,湘潭市,郴州市;四线城市———常德市,怀化市,邵阳市,益阳市,永州市,娄底市;五线城市———湘西州,张家界市。考虑到湖南省没有二线城市,所以分成四类。分类结果如下:从聚类图可以看出:第一类———长沙市;第二类———张家界市,湘潭市,株洲市,娄底市,湘西州;第三类———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永州市,常德市;第四类———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大致来看: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经济发达的城

市,农业发展自然比较快,因为有经济在背后支撑,可以给予农业发展一定的物质条件,比如说:一些大型机械、化肥的使用量等。聚类图如图1所示。湖南省尽管是农业大省,但是各地区间存在严重的差异。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快,带动农业发展。常德市一直以来就是湖南农业主要产地,农业水平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较慢,产值低,产量少。不过除了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湘西州地理位置偏僻,周边还有大量自然及人文景观遗址,不适合农业大发展。而张家界市,地形复杂,群山环绕,也不适宜农业的发展。因此,湖南省政府可以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拓展山区农业市场,采取扶持措施,加强农村市场建设,促进湖南省各地区农业的协调发展。

2.2主成分分析

由于指标众多,不利于综合分析,因此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成分,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运用R语言,结果如表2所示。由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comp.1在X1(农业产值)、X2(农作物播种面积)、X3(粮食产量)、X6(乡村劳动力)、X7(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视为农业发展情况主成分;comp2在X4

(化肥用量)、X5(农村用电量)、X8(农林水利事务财政支出)、X9(有效灌溉面积)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视为农业发展基本条件主成分。主成分排名如表4所示。通过R语言对全省各地区进行了一个排名,据排名结果可以看出:最高的是常德市,其次就是衡阳市、邵阳市、长沙市、永州市。排名比较靠后的有张家界市、湘西州。这个排名中城市最有争议的就是株洲市和湘潭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农业发展并不快,因为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重点并不在农业,自从提出长株潭城市一体化,就致力打造中部“引擎”之一。就实际传统产业基础而言,长沙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生物制药,株洲主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制造,湘潭主要从事黑色冶金、机电与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其规模和比重是各自城市基础产业方面的主导部分,所以农业发展会相对缓慢。而湘西州和张家界市,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虽然在农业发展方面不够有优势,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是相对较快的。剩下的城市中,常德市和永州市一直是湖南省农业主要产地,发展也比较好。衡阳市是湖南省经济强市,在农业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2016年,共争取中央和省投资137322万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了60.18%,在2017年衡阳市实施农业和涉农重点工程54个,总投资413亿元,所以其农业发展也比较好。而其他城市的农业发展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像益阳

市,其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就比较耦合,益阳市本身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棉麻的重要生产基地,而粮食规模经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其农业发展还是比较稳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湖南省近几年来农业发展迅速,而在农业发展过程却存在不协调现象,当然这一现象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农业发展一般较快、较好,像长沙市、衡阳市和岳阳市,这几个城市是湖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农业发展也较好。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像株洲市和湘潭市,因为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重心不一样,所以会存在差异。而像湘西州和张家界市,由于这两个城市独特地理位置,导致其农业发展较慢,不过可以发展其他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

3.2建议

1)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农业同于其他产业,它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更大。土壤、水源和地形等都是影响农业发展

的自然因素,这些自然因素是不可抗拒的。因此,农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寻找到每个城市最适合的发展模式。另外,要发展绿色农业,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促使农产品更加安全,同时也得顾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一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湖南省正处于初始阶段。为了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应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2)加强农业技术的创新,增加地区之间的联系。湖南省应充分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制定正确的农业产业科技研究计划。有必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依靠湖南农业研究单位的研究力量,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应积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给较落后的地区一些经济或者技术上的援助,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局面,促使湖南农业更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研,何倩.空间视角下农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9,32(5):90-96.

[2]周振,孔祥智.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政策启示[J].管理世界,2019,35(10):24-38.

[3]刘立佳,刘博敏,杜建军.外部效应:如何推动了中国农业产业集聚的发展?[J].生态经济,2019,35(10):101-107.

[4]张明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J].人民论坛,2019(27):88-89.

[5]彭建刚,徐轩.农业产业化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40(5):19-26.

[6]庞思羽.湖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11):108-110.

[7]杨依茹,王伟,易纭好.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湖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策略[J].乡村科技,2019(23):54-55.

[8]彭升,王云华.以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以湖南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3):1-7.

[9]陈运雄,卜艺佳.基于湖南7市13县调研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1):95-103.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

学号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XX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姓名 XXX 专业乡镇企业给管理 入学时间 2012年秋 教学点 XX 2014年5 月26日

内容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以中国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拉开序幕,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回眸这30多年,我们镇农村、农业和农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三农”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但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增强危机感,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为此,我们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据我县农业的发展现状,吸纳省各个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突出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从而扎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三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概述 (3) 二、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保障机制 (3)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3) (二)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3) (三)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3)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3)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 (二)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4) (三)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 (4) (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4) 四、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4) 参考文献 (5)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的内容,具体内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农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农业毕业论文篇一:《农业经济财政支农资金分析》1前言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农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毕业论文篇一:《农业经济财政支农资金分析》 1前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一切产业发展的源头和母体,也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的基础。支农资金的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农业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农业是基本国情的观念,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更高层次上夯实农业基础,打牢农业根基,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明确分工负责,落实管理责任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拨付和项目管理严格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各乡镇政府党政"一把手"对本乡镇财政支农项目的可研论证、申报和资金安全运行、使用绩效等负第一责任;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对财政支农项目的确立、资金安排、项目监管等负第一责任;财政部门负责人对专项资金拨付和财务管理负第一责任。严格实行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追究

制度,财政局和项目主管部门明确职能分工,加强相互监督,审计局依法审计监督财政支农资金,对违规、违纪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给国家和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实行专账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以县为单位,财政下拨到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的财政支农资金,都必须建立专账。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和单位预算资金合并使用;严禁将财政支农资金直接划拨到乡、镇政府或借调到县直主管部门使用。对财政扶贫、义务教育、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粮食"三项补贴"等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在国库设立"财政支农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 3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为契机,不断改进整合资金的引导和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调动民间、信贷、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三农"的积极性。利用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办法,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入"三农",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财政贴息等支农方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吸引金融、信贷资金投入"三农"。 4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造成"三农"资金在分配使用、实施范围等方面条块分割、重复投入,影响了资金的投放效益。只有以资金整合为突破口,以协调部门管理和减少资金周转环节为重点,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过去支农资金以分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

农业发展与展望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按每亩109.5元的标准发放到户,到位率达100%。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我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

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03年开始启动,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乡镇“七站八所”“四权”(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是对乡镇“七站八所”实行“职能分设、机构独立、定编定岗不定人”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七站八所”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我村工作改革的一项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一是改革农村工作管理方法,变农村工作“乡干部包打包唱”为“村干部唱主角”。二是改革村干部报酬兑现方式。提高“村为主”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立和完善“村为主”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采取“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的报酬兑现方式,加大考核力度,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村干部“被动管事”为“主动干事”,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综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现代农业新技术 ——张四春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这样长期困扰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中国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21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

农业现代化论文

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与研究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提供方向。 关键字: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模式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稳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1.1 概念的界定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上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和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弗兰克、格尔申克隆和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和麦克勒兰德等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完善、提升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体系。 进入近现代以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前进发展的方向。作为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也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但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实现方式及方法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根据自己国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

摘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1]。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对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河南寨村农业模式

目录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代农业前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4)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现代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1前言 2明确分工负责,落实管理责任 3撬动社会资金投入 4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近几年,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造成“三农”资金在分配使用、实施范围等方面条块分割、重复投入,影响了资金的投 放效益。只有以资金整合为突破口,以协调部门管理和减少资金周 转环节为重点,对各类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捆绑使用,才能提高资 金使用效益。过去支农资金以分散建设为主,农口各部门条条管理,很难“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以项目整合带动资金整合,将各类支 农资金集中投入到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长期牵动作用的大项目,有利 于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5强化财政监督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安全运行 实行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制,专门负责对财政支农项目的预算、项目方案的审批、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竣工后的管理进行监管。把事 前控制和事后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对每一项财政支农资金都坚 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同时,要严 格拨款制度,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本着“不误农时、不误农事”的原则,严格执行财政内部拨款制度,根据单位用款计划及时拨付 支农资金,保证了支农资金的及时到位。 6建立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应该不断创新财政支农举措,着力构建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涵盖农林牧副渔在内的从基地生产、品种研发、农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支持政策体系,为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 的政策支撑。同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加强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与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和管理水平,应该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区级农业财政财务管理综合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办法 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项目申报、评审、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 程序。开展支农资金专项检查,对财政投资的重大支农项目重点跟进、重点指导、绩效考评,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 使用机制。 7实行集中支付,提高使用效益 一、河南省概况分析 二、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特点与意义 (一)河南省绿色农业的特点 1、绿色农业的标准化。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绿色农 业进行标准化审查与监督的过程,绿色农业标准指的是对绿色化生 产的系统性做出全面管理的一种低碳的绿色的标准尺度,利用这种 标准尺度的制度、管理方式可以帮助绿色农业较全面和平稳的发展。绿色农业的标准化其中包含:农业基础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 标准、绿色农业管理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卫生标准、农业工程和 工程构建的标准。 (二)河南省绿色农业的发展意义 三、阻碍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的难题 四、解决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的创新对策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现状与成因新体系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新课程论文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现代农业新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试析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学生姓名:和建福 学号: 1353004456374 指导老师:李佳芹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级: 2013秋 学校:云南开放大学怒江分院

目录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征--------------------------------3 1、现代农业基本概念---------------------------------------3 2、现代农业的特征------------------------------------------3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3 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4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4 3、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4 4、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 三、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 1、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科技转化率低---------------------------5 2、农业经营规模小-------------------------------------------5 3、农村教育落后,农业科研人才短缺。-------------------------5 4、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5 四、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5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 2、培养具有市场意识的现代农民。-----------------------------6 3、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品---------------------------6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01、某某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02、某某地区农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03、某某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设计(或结构优化研究) 04、某某地区农业结构演变特点及机制分析 05、某某技术推广效益评价 06、某某新技术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07、某某地区土地利用政策分析 08、某某地区经济发展对农业的影响研究 09、某某地区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 10、某某地区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11、某某地区什么生产的生产模式分析 12、某某地区什么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前景分析 13、某某地区什么生产的比较效益分析 14、某某种植模式(种植方式)的比较分析 15、某某地区与某某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16、某某地区与某某地区生产结构比较研究 17、某某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8、某某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结构调查分析 19、某某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20、某某地区农村教育及其发展对策 21、某市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分析 22、关于某地税费改革的思考 23、农民增收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24、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25、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2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27、对如何启动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探讨 28、生态养猪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9、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研究 30、某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31、“民工潮”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探讨 32、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农户关系的分析 33、绿色食品产业研究 34、农村城镇化改革中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35、农村城镇化研究 36、中国关税制度改革研究 37、我国生鲜农产品零售方式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等 38、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实证研究 39、南京市蔬菜供应链管理的思路探讨 40、放心食品研究 说明:自己针对所学专业结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定题目以上题目仅供参考。

现代农业论文

立足发展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摘要:"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而”十二”也已发布,农业发展还将是相对重要的一部分。技术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我将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建议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举措。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1.粮食作物超高产、高品质育种。国际粮食价格发生了严重变动,粮食的供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我国耕地不能增加且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唯一出路只有靠提高单产,因此粮食作物育种任重道远,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粮食作物超高产、高品质育种。 2.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可进一步节约成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光能、热能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生产效益上下工夫。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是传统农业分化和演变的关键点。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6,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战略高新技术已经全面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不断超越生物固有的生产潜能,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具有了智能性和精确性。 通过几年的探索,中国现代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但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很多做法,对世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坚持实现城乡统筹,实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基础系统,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战略纳入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战略之中,把农业现代化纳入农村现代化战略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只有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农村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结合进行,拆除城乡壁垒,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要让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让务工经商的离农的农业人口既离土又离乡,引导土地合理流转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完善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对主产区政府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强化并落实销区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粮食风险基金比例,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在粮食主销区建立粮食生产补偿基金,出台相关运费补贴等政策,帮助主产区解决商品粮外销、外运的问题,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充分体现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政策。三是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合作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现有政策和自己渠道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投入,在粮食主销区提取部分土地出让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

学号 道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姓名宋杰 专业烟草栽培技术 入学时间 2013年春 教学点道真县 2015年 1 月 5日 内容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以中国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拉开序幕,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回眸这30多年,我们镇农村、农业和农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三农”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 良好。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 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但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 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 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增强危机感,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 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为此,我们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据我县农业 的发展现状,吸纳省各个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突出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从而扎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三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概述 (3) 二、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保障机制 (3)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3) (二)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4)

(三)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 (4)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4)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 (二)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4) (三)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 (4) (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5) 四、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5) 一、概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发展进步的动力和力量源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二、建立健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木之根水之源,是促进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是我县村镇稳步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

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农业论文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新常态背景下如何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支持榆林农业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榆林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榆林特色农业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金融要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设立专营机构.健全保险体系四个方面对现代特色农业进行支持。 关键词:TFP;农业投资;现代特色农业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基本情况 (一)现代特色农业概念和发展情况现代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将区域内特有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代特色商品的农业经营方式。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区和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各类农作物46种,其中23项优势农业资源占据陕西省第一位。随着榆林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带等“四区一带”产业布局的逐步形成,现代特色农业已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仅仅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而没有配套政策措施和金融资金的大力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仅仅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中省市各级政府和金融

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专题规划等政策保障措施促进榆林特色农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此外,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榆林市鼓励和协助本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榆林已扶持三家特色农业企业在上海股交所挂牌。 (二)榆林现代特色农业的现状和特征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农牧交错区域,不仅有广袤的黄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沙地资源,非常适合现代农业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正在成为继八百里秦川之后陕西第二大粮仓,农业产能和农民人均收入稳居全省前列。xx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476.40公顷,其中特色产业规模覆盖面积达到80%;xx年榆林实现农业总产值134.78亿元,特色农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xx年榆林农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其中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0%以上。 1.现代农业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作为现代特色农业主体的主力军,榆林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70个,农业经营主体居全省第一。此外,榆林还是全国唯一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整市推进的地级市,目前纳入追溯系统管理

现代农业经济学论文

一、假设你服务于某国际机构,该机构主要从事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的调查,并且负责对被调查国提出政策建议。你现在被指定担当东南亚A国的粮食需求的预测。以此为前提,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A国的经济发展十分显著,并且,今后将以年率8%的速度持续增长10年。 ?A、你预测随着A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B、如何去预测A国的粮食需求?你预测该国的粮食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注意:需至少利用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概念各一次以上。 ?2、粮食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农业政策,其政策目标有三项,请具体说明。 二、传统农业是一种以传统要素为主要投入因素的农业经营形态。与之相对应,现代农业一般可以理解为近30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将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式”农业,即资本、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来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都是通过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即用化肥、农药、灌溉、良种、农机、电力、信息等物质技术,甚至生物、航天航空等技术要素,替代以人力、畜力、土地、水为主的传统要素,实现发展方式的变迁。 ?美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迁基于地广人稀的特点,其农业的现代化以机械化为突破口。日本人均耕地不足0.04 公顷,在小规模农户经营基础上,日本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成熟程度与发达水平,比欧美农业毫不逊色。比照美日现代农业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 ?请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农业的BC过程与M过程?其基本的技术问题分别是什么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你认为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应该选择何种模式? 1、请从学校网站下载论文封面并装订好 2、10月31日之前送交给我,由我统一邮寄给胡教授 粮食政策目标 粮食政策的目标有三项: 1,粮食危机的避免(安全问题):基本政策手段为提高粮食自给率,确立粮食安全保障体制 2,粮食供给的安定化: 量性稳定化(储藏体制的确立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现代农业发展论文 泥炭腐殖酸肥料国内外的发展 摘要:综述了生物肥料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对泥炭腐殖酸肥料的研究、生产、以及发展方向做出了介绍。 关键词:泥炭肥料有机化合物 泥炭是沼泽(湿地)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有产物,是一种含有机质超过50%(以绝干物质计)的天然有机物。腐殖酸(Humic Acid,简称HA)是泥炭有机岩中最有价值的主要成份,它是由芳香族及其多种官能团构成的高分子有机酸,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特性和吸收、结合、交换等功能,在参与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主要是从风化煤、褐煤中提取腐殖酸,本项目是从泥炭中直接提取而得到腐殖酸。泥炭是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所含有的腐殖酸在肥料上应用潜力巨大。 泥炭腐殖酸的肥料化应用技术是化工和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涉及泥炭的物理和化学改性、腐植酸提取加工、肥料产品定型和生产加工、肥料农业应用等技术领域。其技术终端产品——泥炭腐殖酸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生态肥料和环保型肥料。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向追求质量效益型的方向转变时期,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肥料的使用深刻影响

着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现阶段我国由于肥料产品主要以高浓度化学肥料为主,化肥用量过大且使用不合理,化肥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消耗了大量能源和资源的同时,也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施肥品种结构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低,化肥对土壤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提高化肥利用率,节本增效是化肥行业和农业应用领域的重要课题。 泥炭腐殖酸肥料的功效已被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所证明,其在培肥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增产提质,增强作物抗病性、抗逆性、抗旱性,刺激作物生长,消除土壤污染和农产品污染等方面的效果是其它肥料无法比拟的。泥炭腐殖酸肥料在农业生产领域用途广泛,作用显著。泥炭腐殖酸本身对土壤的改良具有重要作用,可有力解决耕地地力下降、贫瘠土壤、沙漠、盐碱地等的改造和利用问题。腐殖酸的螯合作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节约投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可消除或降低化肥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腐殖酸的刺激作物生长和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的作用明显,是其他肥料品种无可比拟的。对于化肥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间接地减少能源消耗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内外泥炭资源总储量约5000亿吨,总面积4亿公顷左右,腐殖酸是泥炭中的最重要成分,国内外泥炭及其腐殖酸的综合开发利用方兴未艾,在农业、园艺、工业、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泥炭腐殖酸资源的农业肥料化开发应用是泥炭资源开发的重要

现代农业新技术课题论文

现代农业新技术课题论文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现代农业新技术 课题论文 题目: 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看南涧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的提升姓名: 李春芝 学号: 2015年12月 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看南涧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的提升目录 1 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农业基本概念 现代农业的特征 2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3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2.4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南涧县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员配备不足,服务力量单薄

.2 技术服务单一,农机农艺不配套 4 提升南涧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对策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推行综合建站 充实优化乡村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要的推广经费 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 探索建立农技推广全程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看南涧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的提升 摘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主要内容。要加快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步伐,就必须提升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本文通过现代农业概念、特征的理解,分析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南涧县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南涧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的对策。 关键字:现代农业南涧县服务技能提升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主要内容。要加快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步伐,就必须提升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技能。 1 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农业基本概念 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

农业新技术论文

论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关键词]持续发展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论文: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出路

是“浅”,是表土作业,耕作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过深地翻搅,尤其是深旋,不利于保持土层的稳定,容易杀死蚯蚓,破坏土壤的自然恢复能力,还会降低地表的覆盖度,影响保护性耕作的防护耕作的防护效果。可以说,浅旋、浅耙等播前整地作业有浓厚的传统耕作味道,是为常规播种机顺利作业而采取的不得已做法。随着通过性能好的新式免耕播种机的不断出现,旋、耙等播前表土耕作将会逐渐减少。 对新式免耕播种机的要求,首先是通过性好。能够在秸秆粉碎覆盖、高留茬或整秆立、卧覆盖的地块顺利通过;其次是动土要少,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目前国内开发了一些采用前置带状旋耕装置来破除播种行秸根茬的免耕播种机,使用效果不错,但其带状旋耕的工作宽度和深度差异较大。关于这个宽度,国外有一种说法是“应小于作物行距的1/ 4”;带状旋耕的深度,应与浅旋5厘米以内的要求一致,宜浅不宜深,至于种子的播种深度,可由开沟器保证。 由于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土壤耕作的减少,容易滋生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病虫草害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规模普及保护性耕作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其中,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传统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而控制杂草是主要矛盾。 控制杂草的措施有两类:一是化学除草,二是机械除草。采用化学除草,首先要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选择除草药剂,再选择气候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喷洒时机,以最低的投入达到高效除草的目的。化学除草搞得好,还可以免除或减少中耕除草作业程序。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性耕作才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大范围采用化学除草又会引发出污染问题。从国外的经验看,一方面是开发或引进新低毒、低残留高效专用除草剂;另一方面是机械除草,利用各种形式的除草机械和表土作业机械切断草根,干扰和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控制或清除杂草的目的。美国通过这种措施,使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2/3,使污染问题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在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合理使用除草剂防治草害,同时重视利用接茬、倒茬等关键时节,利用机械除草手段,抑制和防治草害,降低保护性耕作发生草害的危险。 三、保护性耕作的判定及实施 综上所述,关于保护性耕作的判定及实施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取消铧式犁耕翻,是保护性耕作的首要特征。②秸秆根茬应覆盖地表,翻埋入土的不属于保护性耕作。③地表覆盖达不到3个“三”(覆盖量30%、覆盖度30%和1/3秆高留茬)就不能算作保护性耕作。④松土深度大于耕层厚度为深松,除在保护性耕作起始年用于破除犁底层外,其后何时深松视需要而定。⑤松土深度小于耕层厚度为浅松,主要用于除草。⑥播前整地等表土作业的深度应控制在5厘米以内。⑦保护性耕作应慎用或者不用旋耕机。⑧带状耕作的宽度应小于行距的1/4。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出路 崔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人民政府)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出路。 [关键词]农机化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就是把农业置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生物技术科学化,劳动手段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化,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搞不搞机械化,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业徘徊不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工作,对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牧业后劲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农业经济 Nong ye jing ji 7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