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测试 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9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记忆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记忆力不仅是学习、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为了深入了解记忆力的原理,提高自身的记忆力水平,我参加了本次心理学记忆力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升我对记忆力的认识,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实训目标1. 了解记忆力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2. 掌握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3. 学习并运用多种记忆技巧和方法。
4. 提高自身的记忆力水平,提升学习、工作效率。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总结反思。
(一)理论学习1. 记忆力的基本概念:记忆力是指个体对信息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
它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 记忆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如年龄、智力、性格等)、环境因素(如刺激强度、重复次数等)和任务因素(如任务难度、任务类型等)。
4.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阶段。
(二)实践操作1. 记忆力测试: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记忆力测试,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水平。
2. 记忆技巧学习:学习并运用多种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位置记忆、故事记忆等。
3. 实践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记忆技巧,如记忆数字、词语、图片等。
4. 小组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记忆心得,交流记忆技巧。
(三)总结反思1. 总结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记忆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多种记忆技巧,提高了自身的记忆力水平。
2. 分析自身不足: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记忆技巧的运用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3. 制定提升计划:针对自身不足,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如加强联想记忆的练习、多参加记忆训练等。
四、实训成果1. 记忆力水平提高:通过实训,我的记忆力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在联想记忆、位置记忆等方面表现突出。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讨记忆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记忆性与非记忆性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分析记忆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2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分组:将3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
第一组为记忆性学习组,第二组为非记忆性学习组。
3. 实验材料:选取20个简单易记的单词作为实验材料,每个单词包含一个图片和一个文字。
4. 实验步骤:(1)记忆性学习组:在实验开始前,向记忆性学习组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要求他们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记忆实验材料中的单词和图片。
记忆结束后,进行5分钟的复习,巩固记忆效果。
(2)非记忆性学习组:在实验开始前,向非记忆性学习组介绍实验目的和步骤,要求他们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观察实验材料中的单词和图片,但不要求记忆。
(3)记忆效果评估:在实验结束后,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记忆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单词和图片的识别、回忆、再认等方面。
三、实验结果1. 记忆性学习组:(1)识别: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识别方面表现较好,正确率达到80%。
(2)回忆: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回忆方面表现较好,正确率达到60%。
(3)再认: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再认方面表现较好,正确率达到70%。
2. 非记忆性学习组:(1)识别:非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识别方面表现一般,正确率达到50%。
(2)回忆:非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回忆方面表现较差,正确率达到30%。
(3)再认:非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再认方面表现一般,正确率达到50%。
四、实验讨论1. 记忆性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记忆性学习组在单词和图片的识别、回忆、再认等方面均优于非记忆性学习组。
这说明记忆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记忆性学习策略:在实验过程中,记忆性学习组通过反复记忆和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这提示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应注重记忆性学习策略的应用。
记忆力实验报告记忆力实验报告引言:记忆力是人类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记忆力的机制和提升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将在本报告中详细介绍实验设计、结果分析以及对于记忆力的一些思考。
实验设计:我们的实验旨在测试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记忆力表现。
为此,我们招募了30名年龄相近且无记忆障碍的参与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参与者将接受正常休息和饮食的条件下进行记忆测试,而第二组参与者则在睡眠不足和饥饿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测试。
实验过程: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我们给每个参与者呈现了一系列的图片,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记住这些图片的顺序和细节。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干扰任务,让参与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分心情况。
最后,我们要求参与者回忆之前呈现的图片。
结果分析:通过对参与者的回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首先,在正常休息和饮食条件下进行测试的参与者,在回忆图片的准确性和速度上表现出了显著优势。
而在睡眠不足和饥饿的条件下进行测试的参与者,则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现象。
这说明了良好的休息和饮食对于记忆力的重要性。
进一步思考:基于这些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于提升记忆力的建议。
首先,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睡眠不仅可以帮助大脑巩固记忆,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其次,合理的饮食也对记忆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神经元的健康,从而提高记忆力。
此外,定期进行脑力训练和记忆锻炼也是提升记忆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解决数学题、玩记忆游戏或学习新的技能,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连接,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良好的休息和饮食对于记忆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提升记忆力的方法。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记忆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注意力和学习策略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记忆力测试,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记忆力水平。
3. 提供一些有效的记忆力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教学重点:1. 记忆力测试的实施与评估。
2. 记忆力训练方法的介绍与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记忆力测试的认真参与和正确评估。
2. 学生对记忆力训练方法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讨论记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介绍记忆力的概念和分类。
二、记忆力测试1. 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力测试方法,如数字记忆、词语记忆、文字记忆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一种记忆力测试。
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测试结果汇报给全班。
三、测试结果分析1. 对每个小组的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记忆力优势和劣势。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记忆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记忆力训练方法介绍1. 介绍几种有效的记忆力训练方法,如联想记忆、重复记忆、思维导图等。
2. 通过实例展示这些方法的操作过程。
二、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记忆力训练方法进行练习。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训练成果。
三、讨论与交流1.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经验和心得。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如何提高记忆力。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记忆力训练的持续性和实践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忆力测试的参与程度和测试结果的正确评估。
2. 学生对记忆力训练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自觉进行记忆力训练,并取得一定成效。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记忆力训练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记忆广度法测定短时记忆的容量,探讨不同类型记忆材料对记忆容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报告方法对记忆容量测试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被试:随机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
2. 实验材料:随机排列的数字表、无关联的汉字、双音节词、四字成语、七言诗词等。
3. 实验程序:(1)数字记忆广度测试:被试每次记忆3至12位随机排列的数字,记忆时间为30秒,记录被试能正确复述的数字长度。
(2)汉字记忆广度测试:被试每次记忆6个无关联的汉字,记忆时间为30秒,记录被试能正确复述的汉字数量。
(3)双音节词记忆广度测试:被试每次记忆7个双音节词,记忆时间为30秒,记录被试能正确复述的词数量。
(4)四字成语记忆广度测试:被试每次记忆7个四字成语,记忆时间为30秒,记录被试能正确复述的成语数量。
(5)七言诗词记忆广度测试:被试每次记忆7句七言诗词,记忆时间为30秒,记录被试能正确复述的诗词数量。
4. 报告方法:(1)即时报告法:被试在记忆结束后立即复述所记忆内容。
(2)延迟报告法:被试在记忆结束后延迟一段时间(如1分钟)再复述所记忆内容。
三、实验结果1. 数字记忆广度测试: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7.8个数字。
2. 汉字记忆广度测试: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6个汉字。
3. 双音节词记忆广度测试: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6.2个词。
4. 四字成语记忆广度测试: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5.4个成语。
5. 七言诗词记忆广度测试: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5.8句诗词。
6. 即时报告法与延迟报告法比较:在即时报告法中,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7.2个单元;在延迟报告法中,被试平均记忆广度为6.5个单元。
四、分析与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记忆材料对记忆容量有显著影响。
数字、汉字、双音节词、四字成语、七言诗词的记忆广度依次递减,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2. 本实验中,即时报告法与延迟报告法的记忆广度存在显著差异。
第1篇实验名称:记忆力提升训练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通过特定训练方法是否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记忆力。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2023年3月30日实验对象:随机抽取的3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在18-45岁之间,无记忆力障碍。
实验材料:1. 记忆力测试题库(包括数字、字母、图片等不同类型的记忆材料)。
2. 训练软件(用于模拟记忆力训练游戏)。
3. 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法:1. 前期测试: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对象进行记忆力测试,记录每位对象的记忆力水平,作为实验前的基础数据。
2. 记忆力训练:- 阶段一:实验对象使用训练软件进行为期两周的记忆力训练,每天训练30分钟,内容为数字、字母和图片的记忆游戏。
- 阶段二:在第一阶段训练结束后,再次对实验对象进行记忆力测试,记录每位对象的记忆力提升情况。
3. 后期测试: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再次的记忆力测试,记录每位对象的记忆力水平,与实验前的数据对比,分析训练效果。
实验步骤:1. 招募实验对象:通过海报、网络等方式招募符合实验要求的志愿者。
2. 实验分组:将招募到的志愿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3. 前期测试:对两组进行记忆力测试,记录基础数据。
4. 记忆力训练:- 实验组: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记忆力训练。
-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仅作为对比。
5. 中期测试:在第一阶段训练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记忆力测试。
6. 后期测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进行再次的记忆力测试。
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记忆力提升情况。
实验结果:1. 实验组:经过两周的记忆力训练,实验组的记忆力水平平均提升了20%。
2. 对照组:对照组的记忆力水平基本没有变化。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通过特定的记忆力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记忆力。
2. 训练软件在记忆力提升训练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3. 记忆力训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显著的提升效果。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记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记忆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心理记忆设计方法。
本实验旨在验证一种心理记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对记忆效果的影响;2. 探讨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3. 为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60名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
2. 实验材料:选取60个单词,分为3组,每组20个单词,难度相当。
3. 实验设计:实验组采用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记忆方法。
(1)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将每个单词与一个与它意义相关的图片、场景或故事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记忆链。
(2)传统记忆方法:将每个单词孤立地记忆,不进行任何联想。
4.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记忆能力测试,了解两组的初始记忆水平。
(2)实验组接受心理记忆设计方法的培训,对照组接受传统记忆方法的培训。
(3)培训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记忆能力测试,记录记忆效果。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记忆能力无显著差异。
2. 培训结束后,实验组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3. 实验结果表明,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对提高记忆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五、讨论1. 心理记忆设计方法通过将单词与图片、场景或故事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记忆链,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2. 与传统记忆方法相比,心理记忆设计方法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人们的记忆兴趣,提高记忆效率。
3. 本实验结果为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在实际生活中推广应用。
六、结论本实验验证了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对提高记忆效果的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记忆能力。
此外,心理记忆设计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心理记忆设计方法研究[J]. 心理科学,2019,42(2):123-128.[2] 王五,赵六. 心理记忆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40(3):45-50.[3] 刘七,陈八. 心理记忆设计对记忆效果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4):78-83.。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份课程设计文案,它的作用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记忆力训练课程设计是针对学生记忆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背景、设计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展开讲述。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记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信息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的大脑不断地进行过滤和记忆。
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更为繁重,需要他们具备更高的记忆能力。
因此,记忆力训练课程的设计便应运而生。
这种课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目标记忆力训练课程的设计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让他们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2、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率,让他们能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三、教学内容基于上述的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了以下几个板块:1、记忆方法:教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记忆方法的讲解上,因为这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关键。
教师要明确有效的记忆方法,力求简单、易操作,让学生记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字词记忆:针对学生常见的生僻字、难词汇等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并教授记忆技巧,比如通过画图进行记忆、通过造句进行记忆等。
3、数字记忆:数字记忆也是学生记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对一些重要的数字进行讲解,并教授记忆技巧,比如通过模型进行记忆、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等。
4、图形记忆:通过对一些重要的图形进行讲解并配以记忆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并理解各种图形,增强他们的空间记忆能力。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解法: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对记忆方法、记忆技巧等关键点进行讲解。
2、板书法:针对记忆方法、记忆技巧等内容,在板书上进行详尽的展示,方便学生进行复习。
3、联想法: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课程内容。
记忆力训练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记忆力的基本概念,了解记忆的原理和过程;2. 学生能掌握至少3种提升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学习中;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大脑结构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记忆速度和准确性;2. 学生能够通过记忆力训练,提升学习效率,缩短学习时间;3. 学生能够针对不同学科内容,灵活运用记忆力提升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愿意主动参与记忆力训练;2. 学生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记忆力;3. 学生认识到记忆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形成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能训练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学生特点: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引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记忆力提升的方法。
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记忆力基本概念- 记忆的定义与分类- 记忆的过程与大脑功能区域- 记忆力的影响因素2. 记忆力提升方法与技巧- 串联法- 形象法- 关联法- 重复法3. 记忆力训练实践- 数字记忆训练- 词语记忆训练- 图像记忆训练- 文章记忆训练4. 大脑结构与记忆力关系- 大脑发育与记忆力- 大脑各功能区域与记忆力- 提升大脑功能,优化记忆力5. 学科应用案例分析- 语文知识记忆- 数学公式记忆- 英语单词记忆- 历史年代记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记忆力基本概念及大脑功能区域介绍第二周:记忆力提升方法与技巧(1)第三周:记忆力提升方法与技巧(2)第四周:记忆力训练实践(1)第五周:记忆力训练实践(2)第六周:大脑结构与记忆力关系及学科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记忆力提升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学习中。
关于记忆力的实验报告实验者:应用心理学班实验时间:2010.11.15实验目的:比较准确地测试出个体的记忆力、记忆效果以及判断出注意力集中程度。
实验内容:利用已设计好的测试电脑软件,对测试者进行三项测试,以下每项测试均按步骤地重复20次。
1.测试一(逐个呈现数字):上面的方框中会依次出现几位数字,你要尽量记住它们。
当方框中出现“OK”时,你要按照顺序按各个数字。
如果按对了,下一次会增加一位;如果按错了,下一次不增加位数。
每做完一组以后,不论对错,按字母“J”可继续显示下一组。
请记住,如果连续错3次,就表示你记不住了,你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了。
单击“开始”按钮,开始练习。
练习完毕,进行正式测验2.测试二(同时呈现数字):上面的方框中会出现几位数字,你要尽量记住它们。
当方框中出现“OK”时,你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按各个数字。
如果按对了,下一次会增加一位;如果按错了,下一次不增加位数。
每做完一组以后,不论对错,按字母“J”可继续显示下一组。
请记住,如果连续错3次,就表示你记不住了,你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了。
单击“开始”按钮,开始练习。
练习完毕,进行正式测验。
3.测试三(空间位置):屏幕上有16盏灯,你要记住灯亮的先后顺序,当听到第一声响时,表示呈现完毕,请你一次把他们按灭。
如果按对了,下次会增一位;如果按错了,下一次不增加位数。
没做完以后,不论对错,单击开始按钮继续呈现下一组。
请记住,如果连续错三次,就表示你记不住了,就不能继续进行了。
实验结果:1.测试一(逐个呈现数字)实验结果数据如下:2.测试二(同时呈现数字)实验结果数据如下:3.测试三(空间位置)实验结果数据如下:讨论:1.由于测试次数比较少,而且测试个体比较单一,每个测试者的注意力差异比较大。
测试的工作量较多而且测试材料内容枯燥,导致测试者产生疲劳,会影响到这个测试结果。
所以造成偏差较大和缺乏比较的结果,个体测试结果还难以反应出整体的真实情况。
2.记忆测试所花费的时间较大,短时记忆对信息保存的时间大概是一分钟左右,过后,测试者尝试回忆起刚才所记忆的数字,结果真的想不起来。
Visual Basic课程设计报告所属课程名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记忆力测试课程设计难度:2星课程设计时间:2012.2.27 ~ 3.23学号:姓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〇一二年三月一、程序功能(1)启动程序时显示图1所示的启动界面。
单击“开始”按钮,如图2所示,程序一次弹出3个随机生成的大写字母。
半秒钟后,字母消失,一个竖线光标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刚才的字母(图3)图1 启动界面图2 显示字母图3 输入字母(2)用户输入3个字母后,程序判断输入的字母是否和随机产生的完全相同。
如果相同,程序再随机生成4个字母让用户记忆输入;如果不相同,以图4所示的方式将生成的字母与输入的字母进行对比,用户可以发现自己那个字母输入不正确。
(3)在图4所示状态下,用户可以选择“重复本步”让程序再生成相同个数的字母重试;如果选择“从头开始”则从3个字母重新开始。
图4 输入错误时的显示内容(4)要求字母以突出的立体效果显示,像是写在有厚度的木板上。
(5)用户输入字母时,无论其键盘是否处于大写锁定状态,都以大写形式显示。
在用户没有输入完当前要求的字母个数前,可以通过“退格键”逐个删除以输入的字母。
(6)窗口上命令按钮的标题文字和有效状态应根据程序的状态不断变化。
在用户输入字母时,只有“退出键”可用;当输入错误时,“开始按钮变为重复本步”按钮。
在不同阶段,提示文字的内容页不同。
知识点:控件数组;Timer定时器控件;Line直线、Shape形状、Label标签控件的使用;键盘事件处理;随机值生成。
二、课程设计的详细设计显示字母时使用随机函数产生字母。
定义一个静态变量来控制直线光标的显现与消失。
键盘的KeyPress事件是整个程序的主要时事件。
使用静态变量来储存游戏进行的关数。
用两个数组分别储存程序显示的字母和用户输入的字母,并进行比较。
用一个数组来储存成绩,当查看排名时使用比较排序法选出前三名,显示并保存到文件中。
三、程序调试过程【问题1】:可以输入字母的个数超过所要求的(如第一关可以输入8个字母)【解决办法】:If k > z Then Exit Do【问题2】:字母无法显示0.5秒【解决办法】:使用一个静态变量x,当x=1时显示字母,当x=2时字母消失。
其中x变为2时,该过程是第二次执行,时间间隔为0.5秒(由计时器的Interval属性决定)。
四、更上一层楼新功能:当输入字母错误时,程序会使用红色将其突出显示;增加了成绩的储存及显示成绩排行榜的功能。
改进:每通一关就有提醒,完成整个游戏后也有提醒;退出游戏时后会提醒用户是否保存成绩。
五、课程设计总结要灵活使用静态变量和控件数组。
适当地使用过程能使程序代码简洁。
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掌握了键盘的KeyPress事件,明白静态变量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判断是否需要归零或继续使用,以及计时器控件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判断和使用Enable属性。
在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边界值。
六、源程序代码Dim zimushow(0 To 7) As String, zimukey(0 To 7) As StringDim k As Integer, z As IntegerDim order(1 To 4) As String'zimushow() 用于储存显示了0.5秒的字母,zimukey() 用于储存键入的字母'k 主要用在键盘事件中,相当于Index,还在cmdrestart和cmdstart过程中调用'z 用于记录游戏进行的关卡数(=z+1)'order() 用于成绩保存中================================================================================ Private Sub cmdstart_Click()Dim index As IntegerIf cmdstart.Caption = "开始" Then '开始游戏For index = 0 To 2lbzimu(index).Visible = TrueShapeheng(index).Visible = TrueShapeshu(index).Visible = TrueNextTimershow.Enabled = Truecmdstart.Enabled = Falsecmdrestart.Enabled = Falsecmdpaiming.Enabled = Falsez = 2 '记录游戏进行到几关Label2.Caption = "记住下列每个字母"ElseIf cmdstart.Caption = "重复本步" Then '重复本关游戏For index = 0 To zlbchacuo(index).Caption = ""ShPheng(index).Visible = FalseShpshu(index).Visible = FalseNextcmdstart.Enabled = Falsecmdrestart.Enabled = Falsecmdpaiming.Enabled = FalseLabel3.Caption = ""k = 0Call changcolorTimershow.Enabled = TrueEnd IfEnd Sub================================================================================ Private Sub cmdrestart_Click() '重新开始Dim index As Integer, i As IntegerIf cmdstart.Caption <> "重复本步" Then '说明游戏还没开始,点击无效Exit SubEnd IfCall savingcmdstart.Caption = "开始"Label3.Caption = ""k = 0For index = 0 To zlbzimu(index).Caption = ""lbchacuo(index).Caption = ""ShPheng(index).Visible = FalseShpshu(index).Visible = FalseNextFor i = 3 To zShapeheng(i).Visible = FalseShapeshu(i).Visible = FalseNextz = 2cmdstart.Enabled = Falsecmdrestart.Enabled = Falsecmdpaiming.Enabled = FalseCall changcolorTimershow.Enabled = TrueEnd Sub================================================================================ Private Sub cmdpaiming_Click()Dim i As IntegerForm1.Hide: Form2.Showorder(4) = z + 1Call MingCibel1.Caption = "1" & Space(8) & order(1) & Chr(13) & Chr(10) & _"2" & Space(8) & order(2) & Chr(13) & Chr(10) & _"3" & Space(8) & order(3) & Chr(13) & Chr(10)Open App.Path & "\save.txt" For Output As #2 '将保存成绩For i = 1 To 3Print #2, order(i)NextCloseEnd Sub================================================================================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退出程序Call savingEnd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 p As IntegerIf ((KeyAscii >= 65 And KeyAscii <= 90) Or (KeyAscii >= 97 And KeyAscii <= 122)) OrKeyAscii = 8 ThenElse '只有字母和退格键能用KeyAscii = 0Exit SubEnd IfIf zimushow(0) = "" Then '游戏未开始时不能输入字母KeyAscii = 0Exit SubEnd IfIf Timershow.Enabled = True Then '显示字母期间不能输入!!KeyAscii = 0Exit SubEnd IfDoIf KeyAscii = 8 Then '退格键If k <= 0 Then Exit Sublbzimu(k - 1).Caption = ""k = k - 1Call lines(k)Exit DoEnd IfIf k > z Then '不能超出本关的输入个数(如第一关只能输3个字母)Exit DoEnd Iflbzimu(k).Caption = UCase(Chr(KeyAscii))zimukey(k) = UCase(Chr(KeyAscii))If k <= 6 ThenCall lines(k + 1)End Ifk = k + 1If k > 8 Then Exit SubIf k = z + 1 Then '式子成立代表字母输入完成,开始对比答案Timerline.Enabled = FalseLine2.Visible = FalseFor i = 0 To zIf Chr(zimushow(i)) = zimukey(i) Thenp = p + 1Elselbchacuo(i).ForeColor = vbRed '错误字母变成红色End IfNextIf i = p Then '输入的字母完全正确k = 0 'k为静态变量,完成一关之后应归0If z = 7 ThenMsgBox "恭喜,您已通过全部关卡!!!", 64, "完成"Exit SubElseMsgBox "恭喜您通过本关,现在进入下一关", 64, "恭喜"z = z + 1End IfShapeheng(z).Visible = TrueShapeshu(z).Visible = TrueCall changcolor '把颜色变回原来的颜色Timershow.Enabled = TrueElse '输入错误时显示正确字母For k = 0 To zlbchacuo(k).Caption = Chr(zimushow(k))ShPheng(k).Visible = TrueShpshu(k).Visible = TrueNextLabel2.Caption = "输入错误,多数人能记忆七个字母,回车进行当前步测试"Label3.Caption = "正确的字母序列应为:"cmdstart.Caption = "重复本步"cmdstart.Enabled = Truecmdrestart.Enabled = Truecmdpaiming.Enabled = Truecmdstart.SetFocusCall lines(0)End IfEnd IfExit SubLoop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Dim index As IntegerTimershow.Enabled = FalseTimerline.Enabled = FalseFor index = 0 To 7lbzimu(index).Font.Size = 37 '调节字体lbchacuo(index).Font.Size = 37Shapeheng(index).Visible = FalseShapeshu(index).Visible = FalseShPheng(index).Visible = FalseShpshu(index).Visible = FalseNextFor index = 0 To 2lbzimu(index).Visible = FalseNext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QueryUnload(Cancel As Integer, UnloadMode As Integer) If UnloadMode = 0 Or UnloadMode = 1 ThenCall savingEnd IfCancel = 0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line_Timer() '使直线变成光标Static g As Integerg = g + 1If g Mod 2 <> 0 Then '单数时直线显现Line2.Visible = TrueElseLine2.Visible = False '双数时直线消失End If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show_Timer()Dim index As Integer: Static x As IntegerTimerline.Enabled = FalseLine2.Visible = Falsex = x + 1If x = 2 Then '两次Timer事件的间隔为0.5s,此时字母消失For index = 0 To zlbzimu(index).Caption = ""x = 0NextLabel2.Caption = "凭记忆,依次输入刚才显示的字母"index = 0Call lines(index)Timerline.Enabled = TrueLine2.Visible = TrueTimershow.Enabled = FalseExit SubEnd IfRandomizeFor index = 0 To z '随机显示字母zimushow(index) = Int(65 + Rnd * 26)lbzimu(index).Caption = Chr(zimushow(index))NextEnd Sub================================================================================ Private Sub saving()Dim s As Bytes = MsgBox("是否察看并保存成绩?", 33, "请问")If s = 1 Then Call cmdpaiming_ClickEnd Sub================================================================================ Private Sub MingCi()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p As StringOpen App.Path & "\save.txt" For Input As #1i = 1Do While Not EOF(1)Input #1, order(i)i = i + 1LoopFor i = 1 To UBound(order) - 1 '从大到小排序For j = i + 1 To UBound(order)If order(i) < order(j) Thenp = order(i): order(i) = order(j): order(j) = pEnd IfNextNextCloseEnd Sub================================================================================ Private Sub changcolor()Dim index As IntegerFor index = 0 To 7lbchacuo(index).ForeColor = vbBlackNextEnd Sub================================================================================ Private Sub lines(index As Integer) '确定光标(直线)的位置Line2.X1 = lbzimu(index).LeftLine2.Y1 = lbzimu(index).TopLine2.X2 = Line2.X1Line2.Y2 = lbzimu(index).Top + lbzimu(index).HeightEnd Sub。